登陆注册
9563400000021

第21章 娱乐让我们不快乐(1)

娱乐不仅仅只是娱乐,娱乐也不仅仅只是赚钱的产业,娱乐一定包含着某种教育和引导的功能。当今反对娱乐教育功能的观点,无非是反对某一种教育,而大力提倡另一种教育。说到底,娱乐都是“灌输”,灌输的内容不同而已。当今我们很多的不快乐,一方面来自娱乐极其愚蠢、恶心的灌输,另一方面来自娱乐灌输的结果。商品社会中的娱乐,本质就是推销。推销的嘴皮功夫,虚虚实实,街头骗子的伎俩与正儿八经的广告其实差别不大,常常会伤害我们。更重要的是,娱乐具有强大的欲望刺激作用,人们的欲望在形形色色的疯狂娱乐中,已如同升空的氢气球,必定爆炸。人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壮观的全体升空,看不到炸裂之后的碎片。娱乐在商业社会中,已经变成“愚乐”。

01

明星时代的虚伪暧昧

一个女粉丝狂热迷恋刘德华13年,为到香港见刘德华,父母变卖房屋,倾家荡产,甚至还要卖肾。终于见到刘德华,合影留念了,女粉丝还不满足,还要与刘德华单独相处。新的要求难以满足,陪同前往香港的父亲,身无分文,最后留下遗书,投海自尽。

这样一个悲剧发生之后,人们都在问:到底是谁的责任?

有人说刘德华有责任,有人说女粉丝有责任,有人说女粉丝的父母有责任,有人说教育有责任,有人说粉丝演变为暴民也有责任,等等。上述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也都没有充分的道理,都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说话,寻找不同的责任者。我认为,这个悲剧真正该负责任的是商业制度,在商业制度中的每个人,都被这个制度绑架,或者成为其帮凶,或者成为其牺牲品。

从商业制度的根本要求出发,偶像明星就是要花枝招展地勾引粉丝,制造明星与粉丝的暧昧是这种制度绝对需要的。过去,明星为了保持这种暧昧,甚至不愿公开自己已经有对象,总要保持自己是单身,以便给粉丝留下幻想的空间。现在,明星谈恋爱不像过去那么忌讳了,但是,明星越来越用各种色情、半色情的方式挑逗粉丝。明星为了更多地挑逗粉丝,现在不光包含异性粉丝,有时连同性粉丝也想一网打尽。可怜的粉丝却大多没有意识到,这种暧昧是多么虚伪,多么不真实。

粉丝疯狂迷恋明星,绝对是明星希望的,求之不得的。明星的专辑取个名字叫“最爱你”;新曲取个名字叫“想你”、“今夜你会不会来”;歌词里唱“陪你睡”,等等,让人联想到风月场所、卖肉生涯的专业广告词。古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在商业化的娱乐世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可怜的粉丝们在商业包装的“艺术”面具下,如痴如醉。

对比一下,假使有人爱上一个妓女,妓女表面上风情万种,曲意逢迎,其实是为了钱。如果他没有很多很多钱,妓女当然不愿与他天长地久。结果这个人傻乎乎地为妓女要死要活,责任在妓女吗?责任当然应该在那个开设妓院的老鸨以及卖淫的制度上。

娱乐商业利用英俊的男明星,漂亮的女明星,使尽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勾引傻乎乎的百姓,使其成为心甘情愿的粉丝。这种勾引也不再是过去常用的“异性相吸”的手段,即男明星勾引女粉丝,女明星勾引男粉丝,现在,不少男女明星都表现出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特征,目的无非是将“勾引面”扩大,而并非某些性学专家所说的“性解放”,性学专家在这里也充当了商业娱乐的工具。这种无孔不入的“勾引”力量远远超过几年的校园教育。

娱乐商业制造的浩大声势和无法抗拒的诱惑,目的就是要你失去理智,要你狂热,要你冲动,要你心甘情愿地掏钱!你随时随地都有为明星付钱的冲动,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你爱上明星,不管你爱上的是明星真实的本人,还是包装出来的表面。

有人说教育没有给粉丝以正确对待明星的态度,这种说法很可笑,有正确的态度就不是粉丝了。再说,如何才算正确的态度?难道只知道付钱,不要求任何回报就是正确?日常生活中,恋爱多年,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在娱乐商业中呢?爱上明星,除非“分手”,否则永远只是付钱,没有结局。

在商业的唆使下,为了更多地挣钱,商业也会指使明星给粉丝们一点点回报,例如见面会,签个名,合个影。但是,如果粉丝主动索取回报,索取的限度在哪里才算是正确的?商业恨不能掏空粉丝所有的口袋,自己却付出最少的成本。商业在要粉丝付钱的时候没有限度,为什么粉丝要求回报的时候就该有限度?所以,粉丝像常人一样爱上明星,对商业和明星来说,都是一个麻烦。商业制度只是想用虚假的暧昧,俘虏所有的粉丝,让粉丝像吸毒一般地上瘾,然后打开粉丝所有的钱包,它怎么可能给粉丝真正的回报?

说这个悲剧是愚昧造成的,确实有一点道理。原因就在于,这个悲剧中的女粉丝,以及女粉丝的父母,都没有真正认清娱乐商业、娱乐明星的本质。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的娱乐商业,借助被操纵的明星,把粉丝们变成了奴隶。而整个社会也把商业至上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没有对这种不创造任何真实财富的娱乐商业进行必要的限制。

商业社会通过操纵欲望,已经绑架了人们,明星是商业控制欲望、实施绑架的工具,粉丝就是被绑架的人质,必须为自己的欲望付出金钱的代价。如果粉丝想从明星那里得到真正的回报,就好比人质想从绑匪那里得到好处,太天真了。

文化娱乐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例如教育、消遣、赚钱等。娱乐的首要功能应该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商业化应适可而止。过度的商业化甚至唯商业化,会导致娱乐提供精神享受的功能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可能摧毁人们的精神世界。

偶像崇拜的怪圈

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各种各样的偶像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灵魂。围绕在众多偶像明星周围的崇拜者、痴迷者、程度不同的粉丝们,成为商业机制中最重要的利润源泉。偶像们有时候讨好粉丝,有时候对粉丝摆臭脸;粉丝们有时候拜伏在偶像脚下,甚至为偶像自杀,有时候对偶像的出格破口大骂。媒体的态度也暧昧不清,有时候帮着偶像煽动粉丝的狂热,有时候护着偶像指责粉丝的愚蠢,有时候也会假装正义,攻击偶像的失德,玩一点落井下石的把戏。偶像崇拜的世界,就是这样神鬼莫测。

这是一个怪圈,一个悖论,首尾缠绕而混乱。

偶像崇拜来自宗教。偶像是崇拜者的领袖,因而对粉丝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粉丝愿意为偶像牺牲,愿意竭尽全力维护偶像的一切,甚至无视偶像的具体情况,把偶像变成自己心中的梦幻。如一个名叫杨丽娟的粉丝,痴迷偶像刘德华,不思茶饭、不思婚嫁,已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在偶像崇拜的光环下,粉丝们或全部或部分地处于丧失自我的状态,如同被巫婆神汉跳大神而蛊惑的无知者,如同被神棍大师一招骗术而神魂颠倒的痴迷者。源自宗教的偶像崇拜进入商业社会,简单来说,偶像就是上帝,心怀崇拜之情的粉丝就是信徒。但这只是偶像崇拜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商业社会金钱至上,有钱就是老大,甚至还有“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不管制造这个口号的人,内心是真是假,至少很多人相信:我是出钱的顾客,我就是上帝。在偶像崇拜的关系中,粉丝就是掏钱的机器人。所以,粉丝对于偶像,时不时也有上帝的自我感觉。比方说杨丽娟,就自以为自己作为“上帝”,可以对偶像刘德华提出自己的要求。还有一个周杰伦的粉丝,对周杰伦崇拜得不行,他希望见到周杰伦。这个要求看起来不算过分,但是很难实现,因为他没有钱买昂贵的演出门票。于是,这位粉丝天天祈祷天上的飞机掉下来,乘客里面有周杰伦,正好掉在他面前。

于是,偶像崇拜在商业社会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怪圈:偶像是粉丝的上帝,粉丝也是偶像的上帝。偶像是粉丝的奴隶,粉丝也是偶像的奴隶。两个互为上帝、互为奴隶的角色,成天纠缠不清。很多事情,孰是孰非,永远理不出头绪。一个偶像落难了,奴隶粉丝控诉:媒体杀了偶像!媒体说,没有你们这些狂热的粉丝,我何苦成天追击他们的消息和行踪?正因为扮演上帝角色的粉丝,对于偶像有无数的要求,媒体才为粉丝们效劳,为粉丝去实现心愿。所以,媒体说是扮演上帝角色的粉丝杀死了偶像。

在粉丝和偶像的复杂关系中,媒体的角色同样会随时变脸,百变莫测。当偶像是上帝,媒体成为偶像上帝的吹鼓手。有时候收了偶像的红包,便大力推进偶像的造神运动;有时候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以偶像为上帝的护神运动中。当粉丝是上帝,媒体则突然转身成为粉丝的代言人。有时候以难以置信的职业精神,满足粉丝哪怕一点点窥视的欲望;有时候又突然良心发现,嘲笑被包装的偶像背后的真实面目。媒体有时候显示“独立”、“客观”的立场,有时候则在背后大老板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为金钱服务。

本来,互为上帝、互为奴隶的偶像和粉丝的关系已经够复杂了,由于媒体的搅和,更加乱成一锅粥。当偶像是上帝的时候,媒体会为了榨干粉丝奴隶,而将偶像“捧杀”;当偶像是奴隶的时候,媒体会应粉丝上帝的要求,为了榨干偶像,而将偶像“棒杀”。

只有一个是清晰的:看着大笔进账的老板数钱的时候,哗哗的声响伴着流淌的口水,把钱数得更加精确。但是,这个清晰的景象一般人看不到。真正的上帝是有钱的大老板。偶像和粉丝互为上帝,是资本家玩弄“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的把戏。偶像和粉丝互为奴隶,是资本家把所有人当成奴隶的本质。媒体嘛,绝大多数时候,只是听命于资本的马前卒,冲在社会的前面,做一些大老板不能直接做,而又很想做、必须做的事情。这是金钱至上社会的必然,每个人都是金钱的奴隶。掌握大笔金钱的人,才是上帝。

偶像和粉丝的关系,都存在于大众领域。而在大众社会之外,看不见的金钱之手时不时地拨弄一下,便能引发一场海啸。在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中,由于偶像超强的吸金能力,他与大资本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所以我们看到,偶像每一个光辉或丑陋的故事背后,都是大把的金钱,都是金钱的力量。

但凡进入这个怪圈,就无法摆脱,就容易失去自我,就容易变得疯狂。不管是偶像本人还是粉丝本人,都一样。当人们说粉丝可怜的时候,是因为偶像具有超级力量;当人们说偶像可怜的时候,是因为粉丝具有强烈渴望。偶像是粉丝的寄托,粉丝是偶像的基础,但是,他们双方在外部条件变化时,会随时转换上帝的身份。付钱的粉丝以为自己是上帝,却又对偶像唯命是从;偶像自以为自己是粉丝心中的上帝,却又要讨好掏钱的衣食父母。而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鄙视商业社会的偶像崇拜,鄙视金钱至上的商业社会,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娱乐圈的刺激已让人麻木

商业化的娱乐圈毕竟铜臭味过重,表面上光鲜灿烂的刺激并不能长久,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娱乐光环的虚幻,人们开始以平常心对待娱乐圈。在常规刺激已渐渐失灵的时候,绯闻八卦成为新的刺激方式。时间久了,绯闻八卦也索然无味,于是,娱乐圈不由自主地使出了最后的撒手锏,各种各样的丑闻主动或被动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如果说娱乐圈与大众之间的常规刺激类似男女之间激情游戏的天然手段,那么,绯闻八卦的刺激就好比男女之间日子久了,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技巧。而丑闻的大量出现,则预示着娱乐圈不得不使用强力性药、壮阳药。因为,刺激大众的手段已经告罄,娱乐圈只能刺激自己了。

媒体报道称,曾经红极一时的歌手臧天朔因涉嫌聚众斗殴,被北京警方逮捕。在这一确切消息之外,其他没有被证实的报道称,臧天朔还涉嫌窝藏犯罪嫌疑人,还涉嫌组织“恶势力”。所谓“恶势力”可以理解为黑社会的另一种别称,也可以理解为还没长大的幼年黑社会。报道一出,新浪立即做了一个专题,罗列了一堆娱乐圈的暴力事件,例如:窦唯怒烧媒体车辆(据说事后还是臧天朔摆平的),李亚鹏怒打记者,梁家辉醉打公交司机,周杰与保安对打,范冰冰怒踹记者,张学友酒后掐人脖子,张铁林对路人动粗,王志文殴打记者,歌手童孔捅死物业经理……太多了。

一些明星动手打人,由于被打的对象不少是记者,因此,有些舆论认为,是由于狗仔队太过分。实际上,两者都是娱乐圈催生的怪胎。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媒体把罪魁祸首定位在消费者本身,认为是消费者超前消费,想不劳而获,才导致了金融危机。这种观点如同面对娱乐圈的种种丑陋,把第一责任归结到大众头上。言下之意是在说,由于大众的低级趣味,才导致娱乐圈去迎合大众,暴力、色情泛滥成灾,同时大赚钞票。这一说法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真正的罪魁,在金融危机中,是经济体制和理念;在娱乐圈里,也是制度和观念。两者的共同点是:一切为了金钱。

娱乐圈的自我刺激除了暴力之外还有毒品,如导演张元被抓,歌手谢东被强戒,以前还有某女歌手因吸毒被人用酒瓶捅瞎一只眼;除了毒品,还有性,陈冠希闹得很大,张钰的“潜规则”人尽皆知;此外还有诈骗,日本媒体报道,著名音乐人小室哲哉因巨额诈骗被警方逮捕;此外还有造谣和恶意中伤。

同类推荐
  • 名人的金钱哲学

    名人的金钱哲学

    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本书将世人感兴趣的兵法和智谋,进行采编、选择、选注、点评,内容包括:贪小便宜吃大亏、治人如治水、物极必反、出奇招领风骚、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等。
  •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心灵情感的故事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心灵情感的故事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2个忠告——杰出青少年长大的关键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2个忠告——杰出青少年长大的关键

    本书是关于青少年励志、立志的成功学读本,对必须自信、确定目标、发挥长处等青少年在人生环节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依据卡耐基的言论进行阐释。
  • 成功只和自己比

    成功只和自己比

    用你的优势赢过别人的劣势,没有什么了不起。在你的劣势上输给别人的优势,也没有什么关系。例如,在打球上,也许你永远都比不上姚明,但只要你今年比去年进步就好。成功没有可比性,自己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尺。
热门推荐
  • 奇土摇篮

    奇土摇篮

    西大陆曾有一场爆炸,别说人类,大陆万米的上空连只飞鸟都不会经过。东大陆曾一度人满为患,又在未知的变化中,人口却比原来还少了。伤痛本该在亿万年的演变中被自然抚平,可是时光似乎被加速了,在加速中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雷霆公敌

    雷霆公敌

    罗伊:机甲,机甲,就知道机甲!机甲开的好,就一定是好人吗?!总统:罗伊这家伙,得到的功勋和招惹的麻烦一样多。嗯,还是麻烦多一点!大老婆:哼,罗伊这家伙,沾花惹草的本事不比他的机甲格斗技术差!朋友:谁是罗伊?我不认识他!
  • 梦境奏者

    梦境奏者

    诞生于奇迹,醉心于诡秘,在稚嫩神明提起手中画笔所描绘的这个怪诞世界里......信仰、符文、魔法,一切的光怪陆离都被层层迷雾所包围。以琴声驱散迷雾,以看穿真实的双眼去凝视未知的深渊。“伟大且不可亵渎的存在们啊!在悠扬的琴声中安然睡去吧......”“在奏者所构筑的完美梦境中沉睡,直至永恒。
  • 大明天子之京师风云

    大明天子之京师风云

    古之帝王几人贤明,几人圣。天家自古最无情。现代人朱昱,意外回到前世,他会如何选择?
  • 旧爱新婚:Boss情劫娇萌妻

    旧爱新婚:Boss情劫娇萌妻

    迷乱的酒吧,她被推进昏暗的包房,对上中了药的男神!面对爱慕多年的男人,她忍不住放肆一把,壁咚,床咚,各种咚……却遭遇警察临检!呜呜……不料这男人抓起她的手,宣告她豪门夫人的身份。自此,假婚真爱,名门老公对她许以盛宠……
  • 黎明背后

    黎明背后

    敢点开你就试试,你会发现........
  • 妖眼临安

    妖眼临安

    天生左眼碧蓝,右眼碧绿,左勘鬼怪,右通神佛,天下临安,莫不能识
  • 快穿之流星划过

    快穿之流星划过

    叶华雅只是对着流星许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可谁知却由许愿者变为被许愿者。从此为了完成各个炮灰的愿望,叶华雅奋斗在各个世界里。由一个大龄女青年变成了一个当得了贤妻,斗得了小三;练得了武术,绣得了刺绣;杀得了丧尸,修得了仙道的女大神。
  • 皇后公主都是孩他娘

    皇后公主都是孩他娘

    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摒弃高大上的传统写法,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一对两小无猜的平民小孩因机缘巧合进入了太子府,从此展开了一段段和各国皇室成员的感情故事,并结成了夫妻。他们共同奋斗,成功建立自己的一番事业。围绕着争王立储发生了一个个惊奇的故事。儿子继位,皇权和父权发生了矛盾,最终以武力结束。齐太后不顾风险收留了老情人,却引来国破逃亡到荒岛。王多达寻衣求药又当太上皇,却被幽禁不得归。荒岛去世身边还像父亲一样是单传,感叹真是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