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93200000004

第4章 宦海名臣之谜(3)

正在这时,据《诚意伯刘公行状》载,洪武八年“正月,胡(惟庸)丞相以医来视疾,(刘基)饮其药一服,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公遂白于上,上亦未之省也,自是疾遂笃。三月,上知公且不起,御制文遣使驰驿送之归”。不久,刘基便含恨去世。

5年以后,御史中丞涂节揭发左丞相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谋反时,刘基暴死的秘密才公开。

原来,是胡惟庸指使他带的医生在药中下了毒。刘基死后不久,他的长子刘琏在江西参政任上也被胡惟庸的党羽所逼,跳井自杀,死时只有32岁。洪武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间,刘琏之弟刘景按父亲说的进京,朱元璋曾多次当面对他说,是胡惟庸一党害死了他的父亲和哥哥。

胡惟庸正月探视刘基,刘基三月病重还乡,四月死去,可知胡下的是慢性毒药,以此不被别人察觉。但此事是否与朱元璋有关,不得而知。

因为,朱明知胡、刘二人如水火不容,却仍要派胡去看望刘基。刘基服药病得更重,向朱元璋反映情况时,他为什么不加以调查?朱赐刘基归老青田的诏书中为什么又说“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并把刘比作恋恋不舍旧巢的鸡?刘基死时,朱为何不加怀疑而后又说得这样肯定?胡惟庸探病,本为朱元璋所派,为何《明实录》和《行状》于洪武八年条内却对这一情况不加记载,莫非有所忌讳?

也还有人认为刘基长期体弱多病,40岁时便已“齿脱头童”了,因此刘基“寿终正寝”的可能性很大。

不论刘基死因如何,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明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9、 是什么造成了于谦的悲剧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少时即“慨然有天下为己任之志”。他为官廉正,极有才干,又因在宣德元年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中的出众表现而受到宣宗赞赏。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举南犯,于谦运筹帷幄,捍卫了明朝,立下了盖世功勋。而后于谦大力改革军制,受到景帝重用。但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嫉妒,最后被诬陷入狱,于景泰八年被处死。一代名臣于谦突遭横祸,成为千古奇案。

此事还得从明英宗时说起。史载,英宗正统十四年,年仅23岁的英宗不听劝阻,受自己佞臣王振的唆使,下令自己御弟朱祁钰驻扎京师,自己亲自点精兵50万挥师北上,迎战蒙古瓦剌部,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擒。

古语说得好: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可是此时此刻,英宗已成异邦阶下囚,皇太子尚年幼无知,也先部落随时都可能兵临北京城,这怎能让大臣们不忧心如焚呢?

当年九月,在大臣们的拥戴下,朱祁钰登基,是为景泰帝。可虽然这样,依然无法平定民心,英宗带领的50万精兵已全军覆没,京城仅余不足10万的兵力,且都是羸弱之卒。一些贪图享受、贪生怕死的大臣这时候煽动王公贵族向南逃,甚至公开地散布谣言,声称天降灾祸,唯有南逃才可以消灾免祸。

大臣们不停争吵,景泰帝无所适从。就在这时候,新任兵部尚书于谦再次站出来,厉声喝道:“凡倡议南迁者,立斩不饶!”

翌年,也先惨败,向明朝请和。因此,在瓦剌过了一年游牧生活的英宗被迎回北京,被迫接受“太上皇”的尊号,住到了南宫。

景泰八年一月,皇帝突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这便为新年的宫廷罩上了一层阴云。

景泰帝废了英宗皇储,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不料未满一年,他唯一的儿子却死了。从这时起,皇储之位始终未定,这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阴谋活动的极好温床。

就在正月十六夜里,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都御史徐有贞等趁皇帝卧病休养、朝廷内外人心浮动之机,把做梦都想复辟的“太上皇”朱祁镇迎回了金銮大殿,而朱祁钰则在其兄复位的欢庆声中撒手人寰。

英宗复位后,徐有贞、石亨等少不了加官晋爵。他们大权在握,就着手下一步的行动:陷害忠良,排除异己,首当其冲的就是于谦和王文。

石亨始终嫉恨景泰帝让于谦做兵部尚书,再加上北京保卫战中于谦明智地否决了自己拥城固守的方案,石亨对此耿耿于怀。

石亨、徐有贞等捏造王文、于谦“逢迎景泰篡位”,并且声称于、王二人看到景泰帝一病不起,就阴谋迎立襄王。英宗对那两个奸臣毫不怀疑,所以命石亨和他的党羽都御史萧维桢主持会审。

萧维桢、石亨对王文、于谦进行严刑拷问,逼迫其承认一切罪行。王文对其无耻行径非常气愤,厉声质问道:“召迎亲王必须有金牌,派人也要有马牌才行,现在这两样东西在哪里?”问得那两个奸臣无言以对。于谦冷笑着对王文说道:“你无需费口舌了,这是他们的诡计,目的就是置你我于死地,辩解也是徒劳。”

一连审了几天,于、王二人依然不招供。石亨等人又缺乏证据,只好以于谦和王文阴谋迎立外藩为名,请求凌迟处死这二人。明英宗念及于谦的功劳,不太情愿地签发了处死王文、于谦的旨令,但是,他把凌迟改为斩首。几天后,王文、于谦慷慨就义。

10、 严嵩为何能权倾天下

严嵩仪表堂堂,且颇有文采,曾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后攀附权贵夏言,很快就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至此,他利用职务之便,使出浑身解数向世宗邀宠,渐得皇上好感。

明世宗刚愎自用,喜怒无常。严嵩多方揣摩,投其所好。所以明世宗对其十分宽容,甚至连其证据确凿的贪污行为也不加过问,这使严嵩真正明白皇上对官员们是否清正廉洁并不关心,他所关注的乃是官员们是否忠实和顺从于自己。

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出现了所谓的祥瑞“景云”。夏言、顾鼎臣奏告世宗,严嵩根据世宗好祥瑞的特点,投其所好,请明世宗临朝受群臣庆贺,世宗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奏请。严嵩意犹未尽,又作《庆云赋》及《大礼告成颂》上之。严嵩的文章本来就颇有文采,对于这两篇文赋,更是绞尽脑汁,作品极尽其歌功颂德之能事。世宗见到他的文章更是高兴,不由得啧啧赞赏。从此,严嵩更加受到世宗的宠信。

明代冠制,皇帝与皇太子冠式是唐朝所称的翼善冠。但是,世宗崇信道教,不戴翼善冠,独戴香叶冠,并命令制作沉水香叶冠五顶,分别赐给夏言、严嵩等。夏言说这个冠不是大臣们所应戴着的,还给世宗,世宗大怒。可是严嵩遵旨戴着,并且用轻纱拢住,以示郑重,世宗大悦。

后来,世宗因故将夏言去职,武英殿大学士遗缺,由严嵩补授,从此严嵩开始出阁入相。

11、 戚继光斩子了吗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戚继光的诗。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将领在反抗倭寇历史中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出身将门,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长期在山东、浙江一代担负抵御倭寇的重任。从小就目睹倭寇对沿海人民残酷蹂躏的他,对倭寇充满刻骨仇恨。他立志要荡平倭寇,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那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正是他非凡抱负和坦荡胸襟的真实写照。

明朝历史上的倭寇,不同于一般的海盗,他们往往都是有着严格纪律的军事组织。要战胜这些倭寇,只有更加严格的纪律才行。

戚继光就是一个以严于治军而闻名的军事将领。他经常以岳家军为榜样,对士兵进行教育,并且坚持与部下同甘共苦。历史记载,戚继光的军队号令严,赏罚信,因此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戚家军”对于倭寇来说,无异于让他们丧魂落魄的“丧钟”,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却是救星。

这样的一支钢铁军队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铸造成的?戚继光必然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最为典型的,就是浙江、福建一带盛传的戚继光斩子的种种传说。

关于戚继光斩子的说法,史籍多有记载。如福建《仙游县志》记载:“戚公至莆田,将出师,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先锋,勒马回,且求驻师,公怒其犯令,杀之。”

看来戚继光斩杀自己的儿子是因为此子在战场上临阵回头,违反了戚继光制定的军纪,所以戚继光怒而杀之。连自己的儿子违纪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严惩,如此严明的纪律,也无怪乎戚家军屡战屡胜了。

深究其细节,史籍记载说戚印“临阵回顾”,对戚印如此做法的原因,除《仙游县志》中所说的“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先锋,勒马回,且求驻师”外,后人还有多种其他看法。

有人说,戚印原本奉命诈败,以诱敌深入,但在战场上看到形势大好,杀敌心切的他便不肯诈败,与敌人进一步交锋。虽然最后大胜,但是他的自作主张还是违反了戚继光的命令,因此被戚继光斩杀。

有人说戚印奉命出征,途中得知敌军数倍于己,恐怕寡不敌众,决定暂时回军,此举为戚继光所不能容许,因而被斩。

还有人说,戚继光有军令,不许在战斗中回顾或退回,但此次战斗中戚继光因为战马中流矢而落马,戚印担忧父亲的安危,回马探视,结果乱了行列,差一点使战斗失利,因此戚继光回到军营后依法斩子。

戚继光斩子之说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浙江临海县至今还有纪念戚印的“太尉庙”,福建福清县也有“思儿亭”、“相思岭”等古迹。

但是,有人认为戚印是否真存在还是一个问题,认为所谓戚继光斩子很有可能是被后人杜撰出来的,是为了赞扬戚继光严明的军纪。

首先,查证正史,至今没有发现戚继光斩子的记录。所有对戚继光的事迹有明确记载的正史如《明史》等书都没有提及过此事。《明史·戚继光传》说“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此书虽然认为戚继光与同为当时名将的俞大猷相比“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但是也同样找不到戚继光斩子的痕迹。而戚继光斩子是严明军纪的表现,绝非是见不得人的,所以这些典籍不予收录的原因应该不是为了隐讳什么,而是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故事。

其次,此事与戚继光的《年谱》有颇多不合之处。天启壬戌年(1622),戚继光的几个儿子编订了年谱。这本年谱对戚继光的事几乎是有闻必录,但是却没有有关斩子的蛛丝马迹。

从《年谱》中还可以了解到非常重要的一点:戚继光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与王氏结婚,即使婚后立即得子,到他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赴浙江抗击倭寇时,其子也不会超过16岁,16岁或许可能随父从军,但是怎么可能充当先锋?

史载,戚继光在他死前半年之时,还曾经建立孝思祠祭祀其历代祖妣,在他自己撰写的《祝文》中,有“今有五子一侄,率承丞尝”的话。这“五子”是指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此五子中长子祚国也是在1567年出生的,当时戚继光在闽、浙的抗倭已经结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即戚继光在南方抗倭的过程中是没有儿子的。

还有史料记载,戚继光在福建抗击倭寇时,曾在1563年到兴化九鲤湖祈祷九鲤仙,祈祷的内容之一就是“续嗣之忧”。如果当时他已经有可当先锋的长子戚印,又怎会有此祈祷?这一条史料也可以证明当时戚继光确实没有儿子。从以上的分析无疑可以得出结论,即戚继光并没有戚印这个儿子。从“戚印”这个名字与戚继光诸子的显在区别也可以看出,戚印最多也不过是戚继光的一个义子。

戚继光斩子一事真耶?假耶?此谜还需更多的史料来求证。但毫无疑问,无论真假,人们对戚继光将军的怀念是真的,人们对这位被“父”斩杀的“戚印”所寄托的也并不是谴责,而是对他的同情,所以后世才有“思儿亭”、“相思岭”等古迹的产生。

12、 魏忠贤私通客氏之谜

明天启年间,北京城流传一首民谣:“委鬼当朝主,茄花满地红。”委鬼,指作恶多端的魏忠贤,茄花,指熹宗的乳母客氏。这二人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在当时炙手可热。关于他们之间的联合究竟有没有性的因素,后人有不同的猜想,一般的说法是魏忠贤的确曾私通客氏。

魏忠贤是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忠贤”二字是天启二年(1622)熹宗赐予他的。他自幼不读书,目不识丁,是一个市井小人、无赖之徒。少年时期善于骑马射箭,尤其是好赌博,经常聚众赌钱。娶妻冯氏,生有一女。因为在一次赌博中输得精光,被一群赌棍们侮辱打骂,无地自容,一怒之下自宫(自我阉割),改名曰李进忠。万历十七年(1589)被选入宫,隶司礼监秉笔太监名下,管理甲字库(掌管银珠等以备御用)。以后又贿赂王安手下太监魏朝,由他介绍,做了熹宗生母王才人的宫内典膳(御厨)。

客氏,生年不详,死于崇祯元年(1628)。明保定府定兴县人,是民人侯二之妻,18岁入宫做熹宗的乳母。熹宗幼年失去母爱,客氏朝夕相伴,似同亲母,她甚至把熹宗梳下的头发、剪过的指甲,都当作宝物精心收藏起来。她还精于烹调,熹宗膳食必经其手煎妙烹炸,如果客氏几日不在宫中,熹宗便不进食。有此厚恩,明熹宗即位后,将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可客氏后来竟与宦官魏忠贤勾搭成奸,干预朝政,残杀忠良。

魏忠贤是个太监,一个太监怎能与人私通?后人对此解释有二:一是魏忠贤自断欲根做了太监,但未断得彻底,因而还有性欲的冲动,与客氏私通完全可能;二是魏忠贤从当时宫中另一太监魏朝那里得到一个秘方,割童子阳物,与药石同制,服过几次,重复生阳。而这个魏朝,曾与魏忠贤结拜为兄弟,宫中称魏忠贤为“大魏”,称魏朝为“二魏”。这兄弟俩也的确很有缘分,曾先后为客氏的情人。

相传魏朝净身之后,私访秘方,割童子阳物,与药石同制,服过几次,玉根垂生,故与客氏入帏以后,能够欢欢乐乐,尽善尽美。魏朝既得到了满足,客氏也享受到了人间之爱,他们相亲相爱,如同夫妻。可魏朝不满足现状,认为偷偷摸摸,碍手碍脚,不是长远之计,不如名正言顺,讨个正式夫妻。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客氏到熹宗面前,恳请皇上大发善心,赐给两人对食吧!

客氏是熹宗的乳母,魏朝是熹宗得意的太监,一男一女,服侍左右,旧情难忘。当客氏入奏熹宗的时候,熹宗当然就毫不犹豫地批准了,从此淫荡女遇着了放荡男,成为实质上的夫妻。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正当二人恩恩爱爱的时候,突然间杀出一个第三者来,这便是魏忠贤。

魏忠贤做了宫内典膳之后,与客氏有了接触的机会。客氏还很年轻,风骚放荡,她对魏忠贤烧的菜赞不绝口,又见他身体剽悍,常借故和魏忠贤接近,而魏忠贤本就不是什么正派人士。两人一来二去,就勾搭上了。

魏朝觉得有变化,暗中侦察,才知魏忠贤不够朋友,勾通客氏,占有己妻,好几次与客氏争闹。客氏有了魏忠贤,哪顾魏朝,当面唾斥,毫不留情。

魏忠贤知道事已暴露,断然一不做二不休,公开占有了客氏,不久就与魏朝发生了正面冲突,两个人扭打到了熹宗那里。熹宗不知这两个“假太监”的底细,只是觉得可笑,最后了却乳母心愿,将客氏判给了魏忠贤。二人又使计害死了魏朝,从此客魏二人,盘踞宫禁,淫乱宫闱。此后,魏忠贤极力培植党羽心腹,又小心侍奉熹宗,权势渐渐扩大,形成祸乱朝纲的阉党,于天启五年和天启六年,两次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又打击朝中反对势力,其权势愈加膨胀。天启七年,熹宗病逝,崇祯继位,魏忠贤逐渐失势。天启七年十一月,崇祯下令逮捕魏忠贤,魏忠贤畏罪自缢而死,一代权阉至此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13、 崇祯帝为何要杀袁崇焕

同类推荐
  • 科学知识大课堂——上下而求索

    科学知识大课堂——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人小鬼大1

    人小鬼大1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
  • 穿越缺点小王国

    穿越缺点小王国

    童话《穿越缺点小王国》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指出了小朋友们身上容易出现的缺点,用精彩的故事说明了缺点存在的原因和危害,告诉小朋友们克服缺点的对策。而散文集《异想记》则是文吉儿的“青春赋”,抒写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 王坪往事

    王坪往事

    《王坪往事》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推出的一部原创红色题材少儿长篇小说,作者是被小读者们亲切的称为“红军哥哥”的著名红色文学作家张品成先生。作品以1934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医院建立前后为历史背景,通过红军医院里一群小红军的成长故事,呈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小红军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书中小红军们的特殊视角,生动再现了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生活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眩

    她没想到,她的苏醒肩负着如此艰巨的使命。
  • 新身份的社交圈子

    新身份的社交圈子

    张昊作为一名学渣重生了,却发现新身份的社会圈子里,结交的都是高智商的社会精英!冷静,不要慌,看着眼前关于“切片”的科学纪录片,张昊暗自决定想尽一切办法隐藏好重生者的身份!
  • 系统,启动

    系统,启动

    炘沅,世界第一杀手,再做一次任务时,武功尽失,旋即,他便来到了江州。获得了外星来的“鬼东西”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道路。
  •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遵从起点和创世的召唤,脑洞大开的我开始写上古世纪的前传,话说,上古世纪这个名字好挫!好了、简介就这样,字数已经够了,最后再吐槽一句,上古世纪的地名和人名让人看的蛋疼菊紧......
  • TFBOYS之十年之约不曾忘

    TFBOYS之十年之约不曾忘

    本书讲述的是三个女孩遇到了三只,记得加欣欣的qq542810114,欣欣在这里等你哦
  • 若许暗夜,不负微光

    若许暗夜,不负微光

    北初汐看着面前对自己仍旧毫无防备的男人,看着自己居然主动端水给他,那双一直被阴霾雾霭所笼罩的……
  • 三道少年双师

    三道少年双师

    道儒你有什么愿望?道鲤你有什么愿望?道氤你有什么愿望?
  • 拒嫁名门:相府无盐庶女

    拒嫁名门:相府无盐庶女

    她是苏府最丑最窝囊的小女,婚嫁之龄,受尽冷落。上下无不对她冷眼有加,退避三舍。就连奇丑之男前来相亲,也被她的丑态活活吓死。噩梦醒来,脱胎换骨,成就绝色容貌。他是天帝之子,三界之首,容貌妖娆,性格温柔,为她屡犯天条。他是魔界王子,却能毁身灭道,只为博她一笑。面对三界险恶,她一路过关斩将,成就辉煌的至尊神女。
  • 牧光

    牧光

    忠诚与背叛,生命与死亡,光明与黑暗,以及无处不在的阴影—当神火熄灭,神坛崩塌,神国坠落,神灵陷入无尽的黄昏,失去信仰的信徒又该如何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