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00000013

第13章 “差不离”和“一刀切” (2)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李冰是战国末年秦国的一位有大功于民的历史人物。由于史料的欠缺,他被授任为蜀郡守的年份,从未见有明文的记载。距他时代不远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

你看,只有短短的35字,而且连“蜀守冰”的姓氏都不交待,实在是够简略的了。随后的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写《汉书·沟洫志》时,也用了35字,除了给“蜀守冰”添上李姓以外,可以说什么内容都没有增加。最早的历史文献,连其生于何时,死在哪年,都一无所知,你能苛求它把李冰受任为蜀郡守的具体年份告诉给后世的读者吗?写到这里,我真由衷地钦佩:不知余先生用的什么法道,竟然能从尘封了二千多年的故纸堆里,把这个尽人皆不知的“公元前251年”考证出来的!

当然,有关此事的蛛丝马迹不能说一点儿也没有,例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就有几条李冰任蜀守的记载(今本《风俗通》已佚,见于《北堂书钞》、《太平御览》等类书转引):

秦昭王得田广之议,伐蜀郡,平之后,命李冰为守,开成都两江,兴迪溉田万顷已上,到秋收阅数百千里。而水有神,籍为民害。冰遂刺杀江神,无复水旱之灾,岁常丰熟。(《北堂书钞》卷一五六引)

秦昭王伐蜀,令李冰为守。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主者自出钱百万以行娉。冰曰:“不须,吾自有女。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冰〕拔剑,〔神〕忽然不见。良久,有苍牛斗于岸。有顷,冰还,谓官属令相助,曰:“南向要(腰)中正白是我绶也。”还复斗,主簿刺杀其北面者。江神死后,无复患。(《太平御览》卷八八二引)

这两段引自《风俗通》佚文的记载,夹杂着李冰剑斗江神、为民除害的传说,显然带有荒诞迷信的成分。但剔除了这些以后,它似乎还保存着一些可资参考的史料,如:任命李冰为蜀郡守的是秦昭王,时间在伐定蜀国以后。那么,这两点是否能完全肯定呢?恐怕未必。我们来看看其他正史和地志的说法。据《史记·秦本纪》载:

〔昭襄王〕(即秦昭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侯煇反,司马错定蜀……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蜀守若(张守节正义谓“若”即“张若”)伐楚,取巫郡。

又《六国年表》载:

〔秦昭王六年〕蜀反,司马错往诛蜀守煇,定蜀。

另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六》载:

周灭后(东周亡于公元前255年),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

《史记》和《华阳国志》的记载,一说秦国伐蜀建郡早在秦昭王六年(前301),第一任蜀守是张若而不是李冰;一说任命李冰为蜀守的是秦孝文王而不是秦昭王,时间要在东周灭亡(前255)以后。显然与《风俗通》的说法不相吻合。这种由于史籍长期失载所造成传闻异辞的现象,往往是难以避免的。那么,矛盾又如何来解决呢?当代著名的史学家任乃强教授,在其《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一书中,对于李冰受任蜀守的年份,就作了比较客观而中肯的阐释:

秦灭周移九鼎,在昭襄王五十二年(前二五五)。又四年,王卒,孝文王即位。《秦本纪》谓其:“十月己亥(四日)即位,三日,辛丑(六日)卒。”秦以十月为岁首,故史表有孝文王一年。然据《史记》、《索隐》孝文王即位时已五十三岁。则昭襄王晚年,孝文王实际已主秦政。以此推之,冰为蜀守在公元前二五六——〔前〕二五○年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而)

这就是一位前辈学者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对于还没有确凿根据去伪存真、可加论定的问题,只能暂时存疑,绝不肯随随便便来个“一刀切”。可是,我们余先生手中的这把刀已经切惯了,他才不管你史料中有多少说法,一刀下去就切在了“公元前251年”上,也不交待根据何在。这样做,除了把本来已经纷繁复杂的问题搞得更浑以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㈡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吗?

余先生在《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中写道:

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自27岁考中进士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

范钦的生卒年份,似乎历来就有点难以考定,因此《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上海辞书版)、《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版)和《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台湾中央图书馆版)等工具书都没有加以注明。不过由于范钦是位著名的藏书家,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总算有人把他的生卒年定下来了。我看到的有陕西人民版的《历代藏书家辞典》和辽宁人民版的《中国藏书楼》,它们都说:范钦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卒于万历十三年(1585),享年80岁。尽管这两部工具书和学术专著没有把考定的过程和依据具体写出来,但有了这个数字总比没有好,因为我们可以据此对余先生的说法进行讨论了。

余先生说:“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这样讲,似乎有点以偏概全。因为范钦从公元1506年出生,到1585年去世,其间经历了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和神宗(万历)四朝,尽管世宗在位的时间比较长,有四十五年,但范钦毕竟还在其他三位皇帝统治的时代生活了三十五年,现在余先生一刀下去,把“嘉靖年间人”切留下来,而将其他三朝都丢进了垃圾筒,恐怕是不够妥当的。譬如我的母亲在旧社会生活了大半辈子,新中国成立后也过了三十来年,你能说她是“旧社会中人”吗?

㈢法国的狄德罗是在张岱死后24年出生的吗?

余先生在《文化苦旅·夜航船中》写道:

仍然想起张岱……在他死后24年,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诞生了狄德罗,另一部百科全书将在这个人手上编成。

我有时候感到很奇怪,余先生不是非常讨厌别人老在人名、地名、年月之类文史细节问题上抓他的小辫子吗?那么,你在遇到这些细节时,干吗不把话讲得留点余地呢?譬如“24年”改说成约数“20多年”,不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吗?但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余先生却偏要把它锁定在“24年”。如果你确有根据倒也罢了,可实际上又拿不出来。这就等于把“辫子”交到了批评者的手中,真是何苦呢!

通过查检有关的工具书就可以认定,法国的狄德罗出生于公元1713年,往上推24年,是公元1689年,那么,张岱是不是在这一年去世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几部权威的人名大词典是怎么注释张岱生卒年的:

《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1597—约16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1597—1667以后)

《中国文学大辞典》(1597—1684或1689)

这三部工具书,对于张岱生年的说法完全一致,说明它们肯定有可靠的依据;但在卒年问题上可就众说纷纭了:一个说“约1676[年]以后”,另一个说“1667〔年〕以后”,还有一个说“1684或1689”年。好比三个歌手唱出了三种调门,叫人不知听谁的好。由于张岱晚年处于改朝换代之际,长期退隐林泉,“三十年来杜门谢客,客亦渐辞老人去。间策杖入市,人有不识其姓氏者”(《陶庵梦忆》序)。因此,世人不知道他的卒年,是不足为奇的。他平生著述甚多,但传世者较少,后人只能根据其中一鳞半爪的记载,进行分析、研究和推断。由于史料不足,甚至有时还自相矛盾,加上研究者各执一端,于是张岱的卒年便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余先生仍然一如既往,不取约数,不肯存疑,挥刀砍向第三说的“1684约1689”,切去前面的“1684约”,留下后面的“1689”,再进而推算出狄德罗的出生是在张岱死后24年。但是请问余

同类推荐
  • 屋头青瓦是谁家

    屋头青瓦是谁家

    故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可能它是一座山、是一条河、是一株树、是一栋老房子。作为村庄的孩子,我熟悉村庄的每一缕眼神、每一个表情。村庄也是我永远的牵挂,谷场上的方格子,榆树上的知了壳,槐树梢上的明月,星光下的萤火虫……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 唐代诗文创新研究

    唐代诗文创新研究

    本书从对独领风骚的大家的创新求变加以阐释研究,通过对大唐创新推进的重新审视,激励今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对新时代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识的提高,对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素质都所有启迪和借鉴。
  • 万物皆有爱意

    万物皆有爱意

    《万物皆有爱意》囊括了作者数十篇文字,大多数写作并发表于过去数年间。将文章汇编成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回顾往事的过程。一篇篇翻阅着,想到时光如水,匆匆流逝,许多事情都变得面目全非了。好在有这些文字,为生命的曾经在场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印证了曾经有过的心情,曾经的感受和领悟。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热门推荐
  • 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以社会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古今中外各种读心识人术的方法和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你如何读懂一个人,如何穿过一个人外在的层层迷雾进入到他的核心,也就是他的气质和性格中去,进而得窥他行事的逻辑。这几个方面是:形体及着装、面容、朋友家人、兴趣爱好、语言、行为、置身环境时个人状态的自在与否。
  • 老舍文集:诗文、曲艺与书信

    老舍文集:诗文、曲艺与书信

    《老舍文集:诗文、曲艺与书信》收录了老舍先生各个时期的主要诗文、曲艺作品和书信。老舍先生的诗文反映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文学感悟。其曲艺作品追求新文艺品格,通俗有趣、丰富生动。而通过其书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老舍先生其人。诗文:《剑北篇》《成渝路上》《鬼曲》《红叶》《恋歌》等。曲艺:《试验田》(相声)、《打瘟神》(快板)、《别迷信》(鼓词)等。书信:《家书》《致郁达夫》《致郭沫若》《致朱光潜》等。
  • 快穿之走心

    快穿之走心

    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故,到了每个地方,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人生。
  • 都市神师

    都市神师

    林帆45度仰望天空,叹了口气,他终于确定了,自己被一只狗坑了。看着这个没有一丝灵气的世界,想想那个揍自己不断的老爸,林帆有种想死的冲动。但是他能死吗?能!地球离了他还会转吗?会!等等.....谁在接话?林帆向身后看去,当他看到一个全身雪白的小狗时,怒气直冲云霄,大吼一声:“死狗,拿命来!“
  • 青春的泪就该放肆的流

    青春的泪就该放肆的流

    尹夏樱独自走在大街上,喧闹的城市顿是安静了下来。下雨了,难道老天爷可怜我吗?尹夏樱自言自语。冰冷的雨水冷酷又放肆的打在她的脸上可她却感觉不到一点寒冷,她拿整个青春下的赌注最终还是失败了,爱到了尽头根本就不值得挽回。尹夏樱在心里想。一丝冰冷得东西划过脸颊,她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她体会到了心痛到哭不出声的感觉。她独自一人向海边走去......
  • 医婿当道

    医婿当道

    一代神医进入都市,委身成一个小小赘婿,人人都当我韩飞是个废物,但一朝翻身,这天不能压我,这地不能挡我,看韩飞凭借医术纵横都市!
  • 末世重生:女王陛下万岁

    末世重生:女王陛下万岁

    新世纪30年,旧历2036年,末世第一安全区区长唐果去世,享年40岁。全国人民为其默哀,所有安全区旗帜皆降落。她的死,载入了末世历史中,堪称末世之后发生的最大的一起事件,短短一天希望安全区内发生了五起暴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狱咒前传黑色战争

    狱咒前传黑色战争

    钥匙被分别掌管后,世界也变得四分五裂了。但是界门是无法挡住充满欲望的野心。在这场战争中,精灵族是输的最惨的一方,族人们都己成了一盘散沙,想要再次稳固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幸运的是精灵族的寿命都很长,但藏在黑暗中的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 超仙传

    超仙传

    浩瀚宇宙,万灵主宰,欲念成痴妄成灾。三界神人,超仙凡体,一念俱灰万灵尽。帝听风本是一个弃子,遭“发资”“仙资”“根资”三拒终入仙门。身怀多重秘宝自护逆天,又有仙界神龙“续命”与冰炎相助。行大道玄幻奇境,空之禁秘境险生。一缕分神独闯修真界,借凡人之躯塑万灵之体。帝听风凭借逆天功法,扶摇直指逆天而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修真至诚终归超仙至尊。一修执天下,一凡道超仙。新书道中劫已经上线,请各位道友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