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4100000006

第6章 雷霆第一击(2)

1097年5月,第一支十字军由戈弗雷率领,挺进尼西亚。弗兰德伯爵罗伯特以及少年骑士唐克里德,陪在他身边。那位消沉了大半年的前任领导人--隐士彼得,也加入了队伍。大部分十字军还很尊敬他,把他当成东征的一个精神象征。但他已毫无神采,骑在驴背上落寞前行。

这支军队沿途经过了那个可怕的港口,当年“人民十字军”在那里遭到覆灭。十字军战士震惊地瞪视着,半年多过去了,这里依旧散落着惨白的骨头、腐烂的头颅。血色已经淡去,但白骨还摆着扭曲骇人的姿势。从这些姿势里,可以看出它们生前遇到了何等恐怖的屠杀。

这些尸骨让十字军提高了警惕,戈弗雷决定避开原来的路线。他找到了一条罗马人铺设的古老大道,但是这条道路早已荒废,上面到处是树木和野草。走这条路费力些,但是更安全。土耳其骑兵不可能在这种地方设伏。

三千名十字军,手持短剑利斧,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来。沿途他们栽下木十字架,给后面的大部队指路。

十字军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向尼西亚推进。

道路上一片沉寂,土耳其人似乎消失了。

5月6日。

尼西亚出现在地平线上。

十字军停下脚步,凝神观望。

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穆斯林城市。这个城市有过光辉的历史,当年它曾是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在亚洲的璀璨明珠,如今则是罗姆苏丹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它最强大的堡垒。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均以尼西亚为核心,国王的后宫、金库、司令部都在这里。

小亚细亚的城市都只驻扎少量土耳其部队,但这里是例外。为了对抗拜占庭,这里聚集了最精锐的卫戍部队。不过最可怕的并不是土耳其军队,而是城市本身。

尼西亚坐落在一个盆地里。它的北面和东面相对平坦。南面不远处,一座八百米的高山拔地而起,俯视着整个城市。它的西面,则是一个浩渺的大湖。湖水一直延伸出数十公里。在高山与大湖之间,尼西亚蹲伏着,如同一个巨大的熊罴。

这个熊罴还披着一身坚实的铠甲。

尼西亚的西边被大湖保护。其余的三面都环绕着十米高的城墙,总长度达五公里。一百多座塔楼矗立在城墙上,从十七米的高处窥伺着敌人。城墙外面还有一道两重的壕沟。

山与湖,墙与塔,联手守护着尼西亚。

戈弗雷下令在城下安营扎寨。

这个时候,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几乎是致命的错误。他深入尼西亚城下,却失去了和后续部队的联络。他的部队是前锋,波希蒙德的部队应该紧随其后,建立起一条稳固的补给线。

但是,一天过去了,波希蒙德没有出现。

第二天又在焦急的等待中过去了。然后是第三天……波希蒙德还是没有出现。

戈弗雷陷入了惊恐。部队没有补给,已经开始出现粮荒。上万大军屯兵城下,既无粮草又无援军,现在进退两难。

这是土耳其人的天赐之机。城外的十字军孤立、饥饿,苏丹如能赶在波希蒙德到达前一举消灭他们,尼西亚之围很可能就自动瓦解。

但是城内的土耳其人没有行动。上帝给了他们七天的时间,可是他们始终安静地龟缩在城内。

原因也很简单--苏丹的大军此刻还远在东方。

是的,苏丹没有在首都。

去年秋天,他亲自率军消灭了“人民十字军”。此后,他就完全低估了十字军。苏丹知道十字军在陆续抵达君士坦丁堡,也知道他们很快就会进攻自己。但这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像一群鸡一样容易宰杀。--他还有国家大事要处理呢。苏丹带领主力部队开往东方边境,他筹划在那里抢夺一小片土地。在苏丹看来,这一小块土地比十字军重要得多。

这个决定改写了历史,也挽救了戈弗雷和唐克里德。

上万十字军在饥饿、恐慌中等待了一个礼拜。据说军中已经有人饿死。但是,万幸的是:敌人没有向他们发起攻击。

城内的人在等待:等待他们的苏丹,带着大军夹击入侵者。

城外的人在等待:等待波希蒙德,带着援军和粮草拯救他们。

第八天,苏丹的弯月旗还渺无踪迹。一面红色的十字旗出现在西方的地平线上,波希蒙德的大军赶在苏丹前面,抵达尼西亚,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食物。

十字军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波希蒙德终于赶在了苏丹的前面!--他只早了两天,但那是命运攸关的两天。

这次危机终于过去了。但是它暴露了十字军的一个弱项:缺乏统筹,各自为政。戈弗雷可能决定快速进军,波希蒙德则可能决定稳重缓行。十字军还没作战,一支大军就险些被活活饿死。所有人想到这个,都不由得毛骨悚然。

十字军首领们从危机里吸取了经验。不久,他们就在军中建立了理事会,首领们在会议上做出最后决策。会议上大家可以争论,但决策一旦做出,所有人必须服从。这个机制运转得非常成功,会上经常有激烈的辩论,但它的决策无人抗命不从。没有最高领袖,而部队依然可以团结作战,在军事史上这是相当罕见的。

十字军中还有两千名拜占庭战士,一个叫塔蒂西乌的人是他们的首领。这个人也是皇帝的个人代表,他身上有一半阿拉伯血统,作战勇猛,经验丰富。塔蒂西乌的外貌也很突出,所有人见了都会过目不忘--因为他没有鼻子。他的鼻子在一次战斗中被人砍掉了,此后一直戴了个铁鼻子。此外,他的身上还少了另一个东西--比鼻子更重要的东西。

他是个太监。

拜占庭皇帝是基督徒,并没有妻妾成群的后宫。但是他依旧沿袭东方传统,蓄养了大批太监,塔蒂西乌就是其中的受宠者。

一道通畅的供应线从君士坦丁堡一直延伸到尼西亚城下。拜占庭帝国全力以赴支持十字军,粮食、草料、器械,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前线。十字军再也不用担心供应,他们开始放手攻城。

尼西亚除了湖滨一面外,其余三面各有一道大门。戈弗雷围攻东门,波希蒙德围攻北门,南门留给了雷蒙伯爵。此刻,雷豪正带着大军从君士坦丁堡赶来。

十字军莽撞地发起了一次进攻。拜占庭公主曾说“这些骑士发起冲锋时,可以冲垮城墙”。尼西亚的城墙驳斥了公主的一派胡言。骑士冲锋在野战中威力巨大,但对攻城战却没有用处,十字军发动的第一次进攻被击退了。土耳其守军从塔楼上射出阵阵箭雨,还有大量的石块、滚油。转瞬之间,城墙下、壕沟内横尸累累。进攻被挫败了,十字军退回营地。

但接着发生了一件让所有十字军吃惊的事。尼西亚守军从城里伸下挠钩,把墙下的死尸钩上城墙。不久,这些尸体就被剥光,用钩子挂在城墙外。

还有一些尸体被切断四肢,用投射器掷向十字军营地。有些还没断气的伤兵,很可能也遭到同样的下场。

这些没有手、没有脚的肉团在地上翻滚惨叫。十字军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一块块血肉模糊、没有手、没有脚的肉团,他们早就知道这是生死相搏的战斗,但这种残酷还是让所有人震惊。

惨叫声慢慢消失了,十字军也停止了进攻。他们意识到不可能靠一次突袭攻破尼西亚,他们决定耐心等待雷蒙完成合围,然后再慢慢地绞杀这个城池。

从西方来了一群野狼

向尼西亚赶来的,不仅有雷蒙,还有另一个人--罗姆苏丹阿斯兰。

尼西亚守军向他发出了求救,阿斯兰忽然明白了整个局势,他是个非常聪明敏锐的人。阿斯兰有一个传奇人生。十一年前,他从伊斯法罕的监狱里逃出,快马奔回小亚细亚。这个囚徒以闪电般的速度重建罗姆苏丹国,定都尼西亚。这样的一个人绝不会愚蠢,开始他犯了一个错误,但他马上清醒过来:这次从西方来的不是畜群,而是野狼。

他征集了手下的所有精锐骑兵,快速驰援尼西亚。这支军队号称五万铁骑,实际上可能在一万到两万之间。这个数目不是很大,但他们全部是最精锐的土耳其骑兵。上万铁骑铺天盖地冲来时,几乎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

在希腊和波斯的战争中(见《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第一章《希腊的春天》),骑兵与步兵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步兵士兵摆出密集的青铜方阵,可以轻易地挡住骑兵的进攻。波斯骑兵主要是骑射手,适宜于远程攻击,但无法真正冲击方阵。如果地形开阔,波斯骑兵可以靠机动性毁灭敌人。但如果辅助部队能牵制住敌人,青铜方阵一旦发起冲锋,就可以彻底摧毁一支骑兵部队。可以说,古典战争是步兵的天下。征服地中海的是罗马的步兵,而不是东方的骑士。

但是到了中世纪,一切都不一样了。

一个小小的发明改变了一切。这个发明就是马镫。马镫发明前,骑兵没法稳稳地坐在马上。如果和敌人发生冲撞,很容易掉下来。骑兵不敢正面冲击步兵方阵--那不是战斗,而是自杀。所以骑兵对付步兵只能靠投射武器。

马镫改变了一切。这个发明并不复杂,但很奇怪,直到很晚的时候,它才被发明出来。而它一旦普及,骑兵的黄金时代就到来了。骑兵从此可以端坐马上,像闪电一样冲击敌人,巨大的冲力足以撕裂阵形。如果说步兵方阵是一面墙,那么传统骑兵是一支箭,而中世纪骑兵则是一只巨大的铁锤--而再坚固的墙也承受不了反复地捶打。

于是,步兵沦为配角,骑兵纵横欧亚,成为战场的主宰。

虽然同样是骑兵,十字军和土耳其军也不一样。

无论是希腊时代,还是罗马时代,或者中世纪,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西方军队总是装备更厚重,阵形更坚固。而东方部队总是更机动、更灵活。西方如同雄狮,而东方则如同飞龙。

这次也不例外。

以骑兵而论,十字军骑士几乎全是重装甲,未来的铁叶甲还未出现。十字军披挂的是厚重的锁子甲。细密的铁环彼此相扣,覆盖全身。骑士的标准武器配置是长矛、剑与盾。发起攻击时,骑士持平长矛,用踢马刺驱马前冲,矛尖要始终稳稳对准敌人的要害。当士兵全力冲锋时,形如闪电,势不可当。用力得当的话,长矛可以洞穿盾牌,撕裂铠甲,刺透对方身体。

由于骑士全身披挂重铠,手持长矛,所以他们不可能像关羽张飞那样施展武艺。他们只是寻找对方的弱点,然后发起闪电一击。在外行看来,这个过程似乎并不复杂,其实它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骑士从小就在习武场学习。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不断苦练,为的就是避开敌人的攻击,同时击倒对手。

近距离作战的时候,他们使用剑。这些剑锋利、厚重,舞动起来威力极大。一剑下去,可以轻易地切掉头颅或者臂膀。骑士们的剑术看着并不花哨,但是很实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在他们手下根本走不了几个回合。至于盾,则是一个上宽下窄的厚木,表面覆盖一层金属,看上去如同一个铁鸢。骑士冲锋时,一般右手持矛,左肩扛盾。盾牌可以保护一侧身体:从肩到腿。

这样的一名骑士,可以说是古代的人形坦克。当成百上千的骑士排成阵线,集体冲锋时,尘沙飞扬,大地隆隆。那是死亡的风暴,钢铁的漩涡。

相比之下,东方骑兵要脆弱一些。

大部分土耳其骑兵没有锁子甲,多半只穿一个简单的胸甲。他们也没有十字军骑士的重矛。事实上,土耳其骑兵很少使用长武器,有的话也是比较轻的矛或者狼牙棒。但是他们善用马刀,土耳其人的刀比十字军的剑要窄、薄一些,但铁质似乎更好。坐骑上,双方也有明显的区别:土耳其军的马没有十字军的高大。

这样比起来,似乎土耳其骑兵处于劣势,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杀伤性武器。--那就是他们手中的箭。

西方骑士从小就开始练习冲锋和剑术,土耳其骑兵则从小练习马术和弓箭。从他们身上,依旧可以看出波斯帝国骑兵的影子。

土耳其射手在马上的轻盈灵活,当世无匹。骑手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他们可以灵巧地翻到战马的左侧、右侧,也可以忽上忽下在马上盘旋。土耳其的战马体型虽不大,但速度极快。当马匹全速奔驰时,他们依旧可以射中远处的野兽,天上的飞鸟。

土耳其人射箭时出手极快。当时人评论说:阿拉伯人射出一支箭的工夫,土耳其人可以射出十支。

他们手中的弓是复合弓,由木头、兽角、筋腱制成,有的还有特制的发射机关。一箭射出,往往六十米内可以射穿铠甲,夺人性命。当时的一个史学家记录了一个实例:

一名十字军骑士在山坡发现了落单的土耳其骑兵。他用盾牌护住身体,挥矛直进。那个土耳其人随手射出一箭。这支箭呼啸着冲向十字军骑士,如同一道闪电。它击中盾牌,穿透了铁皮和木头,继续呼啸着冲向锁子甲。接着它又穿透了铠甲,撕裂皮肤,直中要害,骑士当场死亡。

十字军也有弓--十字弓。这种弓的射程比土耳其的更远。拜占庭公主曾经震惊地评论说:“如果用十字弓射城墙,箭头可以深入墙体。有时候整支箭都会穿进墙体,消失不见。”这也许是夸大。但是十字弓的威力确实惊人。基督教会曾多次重申:这种武器杀伤性大,基督徒之间不得使用。

不过十字弓有两个很大的缺点,一个是精确度不高,一个是射速慢。这个弓有一套机械装置,射手必须用两只脚蹬住弓身,用手拼命拉弓弦,才能上箭。这样的武器缺乏机动性,威力虽大,攻击效果却无法和土耳其箭雨相比。

东西方骑兵特点不同,作战方式自然也不同。

十字军骑士习惯于发动正面冲锋,用巨大的冲击力撕碎敌人阵形。步兵则马上跟进,扩大战果。

土耳其人的战术则完全不同。他们机动性更强,擅长发动突然袭击。在敌人疏于防备的时候,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点,发挥箭的优势进攻敌人,然后骑兵开始形成包围圈,将敌人团团围住。他们非常喜欢包围,十字军曾吃惊地说:“哪怕敌人数量比他们多,土耳其还是努力想包围对方。”如果此举不能奏效,他们往往佯败,引诱敌人追击。一旦敌人追了上来,进入伏击圈,他们就猛地转身,冲向敌人。

这个战术确有奇效,许多敌人都被这样的奇袭打得落花流水。急风暴雨的进攻,快如闪电的撤退,夹杂着铺天盖地的箭雨,这就像一个最可怕的噩梦。

战术最需要的是空间

这次,阿斯兰就准备发起一次奇袭。

他侦查了十字军在尼西亚的部署。北面是波希蒙德,东面是戈弗雷。这两面地形相对平坦,很容易被发现,无法发动奇袭。但在尼西亚南面,是高耸的山丘。他的军队可以从那里悄悄进入尼西亚的阵地。而且,那里是空着的。尼西亚的南面,没有敌军!这是十字军的软肋所在。

他的铁骑可以潜下山丘,在南门外整队,然后和城内守军同时发动突袭,从两面横扫十字军。如果失败,他依旧可以从南门进入尼西亚。这样,至少可以为守军送去一支强大援军。

一万多铁骑飞速西进,目的地:尼西亚城,南门。

一路上,阿斯兰对整个计划思前想后,觉得它没有任何破绽。--实际上这个计划还是有一个破绽:速度。

5月14到5月16日的三天,是一场闪电般的赛跑。

如果阿斯兰在5月14号抵达尼西亚,他就赶到了波希蒙德的前面,土耳其大军就可以横扫戈弗雷的部队。--但是他这天没有赶到。

同类推荐
  • 美国人:民主的历程

    美国人:民主的历程

    《美国人:民主的历程》卷叙述的是从美国内战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现代美国在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全方位崛起的脉络,在本书中获得了详尽生动的梳理和描述。
  • 穿越到大秦当将军

    穿越到大秦当将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广汉

    广汉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的光芒异常耀眼,要说最为夺目的,还是那些为守卫疆土抛洒热血的英烈。多少的忠良埋骨他乡,多少故事耳熟能详。汉末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年代。南有山越蛮族,北有鲜卑匈奴,东边乌桓高都丽,西边羌氐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王的父

    王的父

    救了刚出生的皇帝嫡孙是什么感受?如果从此就要不可避免地和因为这个孩子所牵系在一起的好人和坏人,大事小事产生各种各样的爱与恨、仇与杀呢?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养成为九州之王,从旅行者到深切地爱上脚下的这片土地,改变的不仅仅是主角一个人。
  • 清东陵研究丛书·清东陵拾遗

    清东陵研究丛书·清东陵拾遗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热门推荐
  • 重生:绝色嫡女来袭

    重生:绝色嫡女来袭

    直到弥留之际,吉祥方知自己的死是人为,温柔专情的相公、疼爱有加的妹妹,竟然全是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虚情假意,谋她家产,夺她嫁妆,最后更是亲手送她上了黄泉……好在老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重生回到出嫁前。她终于明白了,心不狠便站不稳!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害过我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剧情改了?原本她不是该嫁给贾二少那个渣男吗?怎么夫君却变成了那个败家子贾大少?
  • 酸雨之血色铭牌

    酸雨之血色铭牌

    战争-战争从来没有改变从古代冷兵器的面对面厮杀,到今天飞机导弹的远程轰炸,尽管战争的形式在不停的改变,导致战争的名义和出发点也各有不同,但战争的实质本质却不曾发生变化。酸雨,他就是死神的镰刀,刮取这个世界上所能看到的一切动植物,植物死去,动物死去,食物匮乏,资源枯竭,抢劫,侵略,杀戮,最终一场因人而起的战争,也将是以人类的相互残杀作为谢幕,人类苟延残喘着,这些年人们的生活就是18层地狱中的水地狱,这一场因水而起的战争,最终也是以抢夺水而发展进行,若干年后,如果那时候世界和平,孩子们的历史课将会讲到这一场战争,它被称为——酸雨战争。
  • 后宫梅妃传

    后宫梅妃传

    我带着家族的使命入宫,和其他人不一样,我不爱皇帝,我也不再奢望爱情,我想要的,只有一个——坐到后宫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仅此而已。
  • 战兽大陆

    战兽大陆

    在整个圣兽大陆里,充满着个种不同的圣兽们!它们是召唤者的伙伴,和人类一起战斗到达最高的巅峰。想要知道杨开和他的召唤兽吗?想要见证杨开不平凡的巅峰之旅吗?那就进入这大圣兽的世界吧!绝对的热血,刺激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空破日

    虚空破日

    林升,一个半个丹田被黑色雾气吞噬筋脉错乱,从小被人叫做废材的人。在一次意外下变成了绝世天才的他会有怎样的传奇色彩...
  • 快穿女配的败家之路

    快穿女配的败家之路

    宿主大人败家了解一下呗(?????????)纪梵梵:我可是最会花钱了,先去买个集团玩玩系统:宿主大人真是太敬业了(?????????)看着自家宿主走向男主的家业时系统:秋豆麻袋!!!
  • 惊刺六魂

    惊刺六魂

    世界祭出它的空空荡荡,至少在哪里,起的和终点重叠进孩童的手掌。天使,还有光,温暖,爱,梦,从脚掌中陷落的细沙。原来这是死亡。当露水落下,当彩虹起。当时间继续着时间,当时间停住。当一个任性的孩子被拥抱住。原来这是死亡
  • 快穿之女配不服

    快穿之女配不服

    凭什么这种没外貌没身材的女人会被男主看上,男主审美有问题吗?放着漂亮又身材好的女配不要就喜欢白莲花。女配表示很不服
  • 重生娱乐圈之绯闻天后

    重生娱乐圈之绯闻天后

    本是影视巨星的她,二流男星老公残忍背叛她,上天怜他,让她重返花季年华。拍电影,取影后,炒楼盘,开公司,重生一世混的如鱼得水。地产大亨、导演、国际巨星、经纪人,纷纷拜倒在她裙下,她想牢牢守住自己的一颗心,可是那个男人,宠爱她温柔以对,让她如何逃脱难自拔。且看一代巨星,浴火重生,怎样玩转娱乐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