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100000029

第29章 大宋王朝的全面解读(6)

狄青(1008~1057),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初,赵元昊反叛朝廷,仁宋下诏挑选士卒守边,并任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当时的边将多次为叛军所败,所以守边士卒都很畏怯。狄青到任后,在四年之内,经过大小战役二十五次,攻破了金汤城、宥州等地,剿灭了咙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少数民族。又在桥子谷修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城堡,于是控扼了边境的要害。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狄青每次出战,都是披头散发,带上铜面具,在敌阵当中来往穿梭,所向披靡,敌军没有能够抵挡的。

尹洙为经略判官时,狄青曾与他会面,二人在谈到军事战略时,尹洙连连称善,于是把狄青推荐给韩琦、范仲淹,并对他们说:“狄青是一名难得的良将”。韩琦、范仲淹见到狄青后,都颇为惊奇,对狄青特别照顾。范仲淹把《左氏春秋》赠送给他,并告诫他说:“为将不知古今,只是匹夫之勇罢了”。狄青因此折节读书,对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都很精熟,他的名气也就更加显著了。

宋代的军队有个规矩,士兵入伍之前都要在脸上刺字,以防他们逃跑,狄青出身行伍,当然也不例外,十多年后,狄青脸上的刺字仍然清晰可辨。这时,由于战功显赫,宋仁宗亲自赐药要狄青除去脸上的刺字,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以功提拔我,不注重门第,我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为这脸上的刺字,我愿意保留下来,以激励士卒”。宋仁宗因此升他为枢密副使。皇祐四年(1052),广源州少数民族发动起义,在侬智高的率领下,攻陷邕州,又攻破沿江的九个州郡,进而包围广州,岭外一片战乱,狄青于是上表请战。起初,大将蒋偕、张忠都冒险轻进,为义军所杀,因此士气不振。狄青便告诫各路将领听自己指挥,不要轻易与义军发动正面战斗。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没有赶到,就率领八千步兵先行讨伐,在昆关惨败;殿直袁用等都落荒而逃。事后,狄青把陈曙、袁用等三十人按军法问斩,所以军中的纪律得以整肃。然后命令部下休整十天,得到侦探的消息后,狄青率领骑兵,出其不意,大败义军,追奔五十里,斩首几千人,生擒五百多人,招降七千二百个曾为依智高所胁迫的士兵,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当时,义军的死尸中有个穿着金龙衣的,大家都认为侬智高已死,打算上奏朝廷,狄青说:“怎么知道这其中不是有诈呢?宁可相信侬智高逃掉,也不能欺骗朝廷以贪功受赏”。仁宗称赏他的功勋,因此拜他为枢密使。

狄青为人谨慎寡言,带兵打仗,赏罚分明,又能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所以士卒争相为他效劳。而且,狄青喜欢把军功推给别人。开始,与孙沔讨伐侬智高,谋略都出自狄青,等到义军平定后,他却把这些功劳归结给孙沔。孙沔原先只赞叹他勇敢,这时才佩服他的为人,认为自己远远不如狄青。尹洙因事被贬死后,狄青便全力救济他的家人,以报答尹洙的知遇之恩。

宋天子为什么说“詠在蜀,吾无西顾之忧”

张詠(946~1015),字复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张詠进士及第,被授为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后出知益州,适逢李顺在西蜀发动农民起义,王继恩、上官正领兵征讨,故意拖延不进。张詠便激将上官正,劝勉他亲自率兵出击,又设盛宴为他饯行。喝酒喝到正浓的时候,张谅突然举起酒杯对军校们说:“你们蒙受朝廷厚恩,绝对不能推卸责任,这次出行,你们必须直捣义军的城堡,平定叛乱。如果久无战功,这便是你们死的地方。”上官正听了张谅这番指桑骂槐的话后,才决定深入叛军阵地,最后果然取得了胜利。王继恩由于驭下无方,他的部下经常有出城逃跑的,巡逻的官吏抓获这些逃跑的士兵,把他们交给张谅,为了免除与主帅王继恩产生矛盾,尽快地平息农民的起义,张詠当即把这些逃跑的士兵投入一口枯井,就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这时,李顺的起义得到了许多农民的响应,张詠又令人四处发放文书,告谕老百姓归田耕作,不要为害作乱。而且,由于战乱频繁,谣言随之四起,当时就有人讹传,有一个白头老翁在中午过后,就会出来吃人家的小孩,因此益州一郡都处在紧张害怕当中,一到傍晚,路上就再也不见人影。不久,张谅把制造谣言的人缉拿归案,严刑处置后,民众的生活才逐渐平息下来。张詠为政,恩威并用,所以蜀民都很敬畏和爱戴他。

真宗即位,张谅被加封为左谏议大夫。咸平二年(999),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杭州头年粮食欠收,老百姓大多私自贩卖食盐来获取口粮,这些违反朝廷政令的人,被当地官府抓获了几百人,张詠放宽了对他们的处罚,把他们全放走了。下官疑惑地对他说,如果不严厉地处罚他们,恐怕无法禁止这类事件的再发生。张谅说:“钱塘郡十多万户人家,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占据了十分之八、九,如果不用卖盐所获的利润养活他们,一旦发动起义,那么祸患就更大了。等到秋天粮食收获后,再加以禁止。”随后,有一农民家的儿子与他的姐夫因为家财的分配问题而分别上诉。姐夫说岳父临终的时候,妻子的弟弟才三岁,因此让自己来掌管他家的财产,并且写了遗书,今后把财产的十分之三分给弟弟,十分之七留给自己。张詠看了遗书之后,说:“你妻子的父亲,是一位聪明人,因为儿子还小,所以托你抚养。如果把十分之七的财产留给儿子,那么他的儿子肯定已经死在你的手下了。”于是命令把财产的十分之七判决给儿子,把余下的十分之三判决给女婿,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明断。

咸平五年(1002),马知节从益州迁往延州,朝廷选择可以取代马知节的官吏。真宗认为张谅以前在西蜀政绩颇佳,因此又命他担任益州知州,还加封刑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碰巧转运使黄观上言褒美张谅的政绩,又派谢涛巡抚西蜀,真宗于是让他告谕张谅说:“得卿在蜀,吾无西顾之忧矣。”

“东州逸党”是怎么来的

“东州逸党”指的是北宋初期活动于京东路诸州、军、监(今河南商丘、江苏徐州、宿迁等地区)的一个文人团体和文学流派。这些文人旷达豪放、任情不羁、经常交游,时称“东州逸党”。代表人物有范讽、张炎、石介、李冠、徐追等。“东州逸党”之名,最早见于宋代颜太初的一首长篇五言诗《东州逸党》,诗中对这个文学团体进行了讽刺和鞭挞。

这些文人之所以被称为“逸党人物”,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整日交游、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另外,认为这些人目无礼法、妄自尊大、行为放浪、创作粗俗、言不由衷,非但无益于世,而且有违道统。实际上,这些看法是极为偏颇的,这个诗人群体在当时应该是一个进步的诗人群体,他们大多官位不高(除范讽之外),但关心国计民生。他们性情大都旷达奔放、不拘细节、“喜豪放剧饮”不顾流俗。据说,有一次石延年、刘潜在京城酒楼对饮,京师王氏正好路过,上酒楼见二位豪饮,甚为诧异,而石、刘二人旁无他人,依旧谈笑风生,第二日便传出了酒楼二酒仙的佳话。这些诗人大多是山东省人,并且彼此关系密切。范讽是这个文人团体的代表人物,范讽年轻有为,做官很有政绩,不仅体恤百姓,还敢于谏言,不畏权要。在他知青州时,青州发生灾荒,他大胆发放前帝相王曾家中数千斛粮食以济灾民。他曾弹劾皇亲贵族、朝廷重臣钱惟演,认为他有不法之事,应当降官。仁宗不听,范讽于是恳请皇帝说:“如果皇帝您不听劝谏,我自己宁可辞官。”仁宗最终降职钱惟演。

逸党人物在当时豪放不羁、不顾流俗,极不合时宜,因此受到了一些保守派、卫道者的嘲讽和鞭挞,他们用“东州逸党”的称谓来贬低这些文人。“东州逸党”也就由此而来。

杨亿“首以词章擅天下,为时所宗”

大宋统一王朝建立之初,在诗坛上影响很大的是称之为西昆体的一个诗歌流派,杨亿就是这个诗派的领袖人物。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传说杨亿快要出生的时候,他身为县令的祖父,做梦梦见一个道士,道士告诉杨亿的祖父他是来谒拜的。没过几日,杨亿就出生了,奇怪的是婴儿的身上长满了毛,并且很长。过了几个月,就自然脱落了。小时候,杨亿就能说会道,母亲教他经诗,立刻便能诵背如流。十一岁的时候,杨亿的才识已被皇帝所闻,皇帝派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去考查杨亿的学识,张去华将杨亿送到都城,出诗赋五篇,杨亿下笔即成。宋太宗对杨亿的才华赞叹不已,杨亿也由此步入仕途。

景德年间,杨亿和一大批馆阁文人奉旨编修《册府元龟》,他们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吟诗酬唱。三年之后,修书完成,这些空暇时的诗作也由杨亿汇聚成集,并取名《西昆酬唱集》。此集一出,轰动了当时诗坛,这种含蓄、绵缈富丽的诗风令时人耳目一新。于是,西昆诗大为盛行,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亿作为西昆体的领袖诗人,他的诗作在这些文人雅士中是首屈一指的。虽然多数作品描写的是他们优越的生活和日常琐事,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空洞,但西昆诗的艺术成就却是相当大的。杨亿主要师法李商隐,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如语言含蓄婉约、好用典故、诗词充满了香艳之感;笔法非常细腻,特别在描写物品上,在形式上达到了纯美之境。杨亿也写过一些咏史诗,借古喻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他的《汉武》诗,就是借汉武帝用尽方法寻求长生术,终究徒劳无益,难免一死的事情,实际上是对真宗求仙活动进行了讽喻。

杨亿在宋初的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作的诗、词、文章被当时人纷纷传诵,竞相摹仿,而且西昆体对后来的宋代诗、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李迪是“贤相”

李迪(971~1047),字复古,濮州(今山东鄄州)人。真宗、仁宗时期两度出任宰相,两度被罢。李迪为相正直敢言,不为利害祸福所动,与丁谓之徒势不两立,是宋初被人称颂的贤相之一。

当初,李迪步入仕途不久,真宗常常听说亳州盗贼猖獗,就命令李迪知毫州。到任之后,李迪明察暗访,摸清了敌情,又派遣骁勇善战的士兵擒贼,抓住盗贼之后,并斩首示众。不久,就平息了盗贼,亳州又是一片祥和、安宁之地了。李迪也曾多次劝谏真宗,有一次,真宗要在蝗旱的大灾之年大兴土木,李迪当面力谏,陈述利弊,真宗深深地信服了。还有一次,驻守陕西的边帅曹玮上疏,请求朝廷增兵固防,朝廷不同意增兵,他就辞了官职。真宗认为曹玮很懦怯,就问李迪:“有没有人可以代替曹玮?”李迪对陕西的驻兵和储粮情况十分熟悉,他给皇帝分析了当时的战势,又力陈曹玮谋略有余,非胆小之辈,并预言曹玮日后定能在边关大捷。皇帝觉得李迪言之有理,就向陕西增兵。后来,果如其言,曹玮打了胜仗。

李迪因与丁谓素来结怨而遭受排挤、迫害。虽然如此,他在皇帝面前仍旧据理力争,鞭挞丁谓擅权弄术,但皇帝听信谗言只将其贬至郓州。仁宗即位后,太后垂帘听政,丁谓得势,派人暗地里迫害李迪,几近致死。后来,王曾为相,丁谓垮台,李迪再次被起用。后又被吕夷简排挤陷害,再次罢相,贬官亳州。

元吴攻打延州时,宋军损失极为惨重,李迪请战,但仁宗不同意。李迪报国无门,积郁成疾,辞官告退,庆历七年(1047),他病逝家中。皇帝亲自为他篆碑:“遗直之碑”。

为什么说杜衍有“大臣之概”

宋真宗、仁宗时期,贤相辈出,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四人皆为当时贤相。

杜衍(928~1057),字世昌,山阴(浙江绍兴)人。祥符元年进士,初任平遥、乾州的地方官,很有政绩。离任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依依不舍地送他到边境,无奈地感慨道:“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的好太守啊?”后来,他以太常博士的身份提点河东路刑狱,依据事实平复了许多冤案。有一次,章献太后派遣使者安抚淮南,使者返回宫中后,章献太后先问杜衍的情况,使者把他的政绩报告给太后,太后听到后感叹地说道:“我知道这些已很久了。”

契丹与元吴在黄河之外交战,范仲淹安抚河东,欲要带兵跟从。杜衍认为不必带兵,他说:“契丹和元昊两国交战,肯定不会来侵扰我们的,我们的军队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妥。”范仲淹在皇帝面前,坚持己见,诋毁杜衍,而有大臣之概的杜衍并未因此与范仲淹结怨。

契丹人刘三嘏潜逃到朝廷避罪。很多大臣建议留下他并厚待他,以追问契丹的事情,连当时的谏官欧阳修也请求留下刘三嘏。皇帝征求杜衍的意见,杜衍缓缓地说:“中国历来以信守誓约而闻名天下,如果自己违背誓约,接纳叛国逃亡的人,这样不但毁了我们的名誉,并且这对朝廷是很不利的啊!何况刘三嘏还是契丹的近亲,他在此安身,定会招惹麻烦,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早遣送回契丹吧。”皇帝听从了杜衍的建议,将刘三嘏遣送回契丹。

杜衍为相,十分清廉,私产极少。他辞官后在南都居住了十几年,屋子十分简陋,出入随从仅仅有十几个人,他穿着也非常简朴,过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为什么说晏殊为相“喜荐拔人物,乐善不倦”

大宋景德年间,江西临川出现了一位才识非凡的“神童”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谥号“元献”,人们称他“晏元献”。仁宗时期,他曾数度出任宰相,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少年得志的宰相之一。

晏殊小时候聪慧过人,七岁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真宗景德元年(1004),当时任宰相的张知白安抚江南,发现了少年博学的晏殊,并且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了朝廷。第二年,真宗殿取进士,小晏殊气度不凡、文章高妙、品性淳直,颇得真宗赏识,赐进士出身,伴在真宗身边。晏殊日益受到真宗的眷注,小小年纪便身居高位,担任要职。据说,真宗每当有头痛之事,就写在一块小纸上请教于他,足以看出真宗对他的器重。

晏殊不但自己做官,而且极喜荐拔人物,他所举者之人大多成就非凡,也证明了晏殊独具慧眼、善识贤才。

仁宗天圣五年,晏殊因用笏板击落随从牙齿,被贬官知宣州(今河南商丘)。到位之后,他大力兴办学校,还请了范仲淹教授学生。过了没多久,朝廷又将他召回做官,由于他很看重范仲淹的才识,就向朝廷举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的仕途也由此开始,最终成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相、一世之师。

同类推荐
  • 逍遥皇帝打江山

    逍遥皇帝打江山

    小镇的平凡少年踏入京城,做最逍遥的皇帝,娶最美的皇后。已有三百万字精品小说《明朝小侯爷》,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新书《诸天最妖孽》欢迎大家品鉴。
  • 史上最软赘婿

    史上最软赘婿

    我要吃软饭,很软很软那种。可是,这软饭怎么还咯牙呢?我不管,谁不让我吃软饭,我就打shi他!
  • 现代化大唐

    现代化大唐

    李恪穿越了,穿越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可是他却发现这个大唐却有些不太对。长孙皇后拿着对讲机指挥宫女做事,太子李承乾正在玩策略战棋游戏,李靖正在在电脑面前分析战局,李世民正在心里面酝酿着无纸化办公。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之前出现的那个时空虫洞开始说起。而刚刚魂穿过来成为了一个穿越者眼中的土著,正琢磨着怎么样借助穿越者们的力量,实现大唐的四个现代化。
  • 回到三国变成蟒

    回到三国变成蟒

    林北穿越了!林北穿到了三国。乱世三国,这是一个谋士如云,武将如雨的时代,无数穿越先行者在三国收猛将,泡美女,可惜这些跟林北都挨不上边,因为他变成了一条大蛇。这是一条蟒带领人们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蟒行三国,这是不一样的三国。
  • 大胤天下

    大胤天下

    殷朝末年,世家公子崔胤于出仕过程中结识了好兄弟慕容金城。“为什么救我。”“不为什么,只因你曾邀我共乘。”“我曾邀过很多人同乘,这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不一样。”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真心话。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注定了今生将羁绊在一起。当慕容金城遭牵连被污谋反,是崔胤不顾家族前途舍命相救。只因他欠他一个承诺,欠他一条命。崔胤与家族反目,叛出洛阳,慕容金城千里相迎。崔胤要与祖父为敌,要推翻他大哥的统治,慕容金城义无反顾为他起兵造反。当他亲率大军攻破洛阳,慕容金城要杀尽洛阳权贵的时候,崔胤却不许。因为他也想要天下,他也想当皇帝。想当皇帝,他就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他提出与他共享天下,但是他却拒绝了。他不想要什么天下,也不想当什么皇帝,于是他黯然离去。当那些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要推翻他的时候,当他们设计要毒杀他的时候。慕容金城义无反顾再次回身相救。但是他们注定今生必须分别,只因一在朝堂一在江湖,一个醉心权力一个淡泊名位。他们是好兄弟,更是好朋友,但是一山却难容二虎。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郑小歪de江湖故事

    郑小歪de江湖故事

    我叫郑小歪,不正也不歪,外号啤酒鸭,十来二十岁,从事着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职业.好吧,还是说点当今江湖的事儿.听说逍遥林要开武林大会,可门票却卖的特别贵.你说这些平日里视钱财如粪土的江湖豪侠们,上哪儿搞钱去?总不能因未参会被‘武林大黄页’除名,今后难以在江湖中立足吧?好在如今开放搞活,江湖人的思维也与时俱进了.看到没有,街口那几个正在推打摩托佬的少林派弟子,人家就是为了兜售方丈大师开光过的按摩保健梳.那可不,负离子按摩缓解疲劳,纯中药泡制更能健脑益智,才卖998元!施主,要不要来一把?再看这边广场上正带领大妈们大跳广场舞的年轻小道姑,没错,正是峨嵋派的菁英弟子!这群小姑娘合练‘温柔
  • 我有一座监狱

    我有一座监狱

    我是一个普通人……意外获得了一个监狱系统。里面关押着无数地球人都知道的牛逼人物的灵魂。炎帝:“小子,你想学习我的斗气吗,只需要1000万经验值。”雷鸣:“算了吧,我一辈子也不可能获得那么多经验值。”夜魔:“小子,修真太不现实了,还是来学学我的神射术吧,物美价廉,只需要20经验值。”雷鸣:“你骗鬼呢,系统说是新手大礼包,开启是不需要经验值的。”夜魔:“……”
  • 风卷长空

    风卷长空

    六月中旬恢复更新~谢谢 年少时的初恋摇身一变成了好兄弟的未婚妻发生过18起命案的酒吧至今依然屹立不倒成了一个谜时隔八年扑朔迷离的黑蝴蝶再次掀起腥风血雨我很幸运比阴谋早一步认识你可是万事万物终会别离“有人说,这世上发生过的一切都必然会留下痕迹,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比如……”我对你的喜欢徐铉(又怂又浪只会说骚话甜言蜜语满级的富二代)×洛锦汐(开枪不眨眼高贵冷艳的刑侦支队副队长)罪案文#言情#不坑
  • 侯门将女

    侯门将女

    一家百口被无情斩杀,她发誓若有来世定血债血偿!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时候,吸引了无数风华绝代的男子相随相伴相追。看将门之女凌休如何扭转乾坤,将谋害她的人一一送进永无止境的地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锦瑟云端,一顾倾城

    锦瑟云端,一顾倾城

    恍惚间,锦瑟似乎做了很奇怪的梦。一群面目可憎的半兽人疯狂的追赶她,她逃到毫无退路的悬崖边上,一不小心失足掉了下去。就在她以为自己肯定要粉身碎骨的时候,却坠入了一个很柔软的地方,这份柔软竟然有几分熟悉。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条凶神恶煞的巨蟒,它张开血盆大口向她咬来,钻心的疼痛让她几近昏厥。就在失去意识的最后那个刹那,她仿佛看到了一名从天而降的白衣少年心疼的把她抱起,温柔的对她说,有我在,别怕,别怕…唯美的校园纯爱,虐心的都市纠缠,冰释前嫌后的甜蜜相守。复杂的身世,解不开的情仇,意外的真相。欢迎来到锦瑟云端,一顾倾城的文字世界。
  • 蝶恋花:凤舞罗裳

    蝶恋花:凤舞罗裳

    她为什么会爱上这个男人?没人可以解释,因为她真的很爱很爱他。很爱很爱。重重情劫,为何唯独爱一字将其沉浸其中?我真的不想走出这里,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看到爱我的他。到底还要多久,才能醒来,或许,很久很久,永生永世......
  • 天谭狂想曲

    天谭狂想曲

    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 总裁奶爸:她不是你妈

    总裁奶爸:她不是你妈

    H市西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子,那是韩家的象征,门前那两座雄伟的石狮子更是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韩家在H市绝对是那种一跺脚整个H市都要晃上三晃的那种,可是韩家的势力虽大却人丁单薄。现在这个偌大的宅子的主人韩振略,多年前在商场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到也从不做什么不正当的买卖,育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性格却南辕北辙,大儿子韩暮凌从小就听话懂事,成绩也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人更是温文儒雅,可这二儿子韩暮川却一点儿也不像哥哥,从小调皮捣蛋,你让他往动他却偏往西,你让他往西他却又要往东,稀奇古怪的想法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的,没少让老爷子费心可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给毁灭了.............
  • 天事

    天事

    愿,以天之名,君有侣愿,以地之名,君无忧长歌当哭若无风尘误或已守余生妾只忧君归来日黄泉碧落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