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1800000021

第21章 与中国市场一起成长(3)

人们往往都理想地考虑问题,我们只能在有限空间里寻找有效面积。在有限空间里把面积更大地体现出来,还有一个视觉空间的问题。扩大视觉空间的惟一办法就是玻璃,玻璃面积越大,墙的面积越小,视觉空间就越大。我们当时想用落地玻璃,这当然有很多阻力,阻力首先就来自公司内部。我们公司的人就说这不行,这么高的楼,站在边上还不把人吓死,说这审批肯定通不过,认为这玻璃面积大了,不能承重,风一大不能承受这么大的风压。我当时就不听这个邪,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没见过这样的房子,香港寸金寸土,一点点房子就靠这来拓展空间,所以许多房子都是落地玻璃,风压问题可以找工厂解决。还有就是阳台,北京的阳台实际没有用,每个阳台其实都封上了,封起来晾衣服种点花储存点大白菜。要是把中间墙去掉,变成客厅的一部分多好,因为这几平米都是花钱买来的,拿十几、二十平米做了阳台,整体就少了这些平米。这在一开始也受到阻力,工程人员说,北京习惯就有阳台,没阳台的房子卖不出去。

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这么简单的问题,现在大家都认同,当时每步推行都很困难,所有问题都是斗争的结果。我们追求的是最佳效果,把能压的都压下来给客厅,所以大家看我们的房子,都说你们的客厅真好,就是这儿那儿的小了一点,他就不知道客厅好的前提就在压缩了别的东西。

材料的争论在当时也比较大。按当时的标准,先是大理石,然后是不锈钢。我们想把钱放在永久性的地方,比如窗户、暖气。我们用的是德国维卡的窗,中国原来用铸铁的暖气,又是漏水啦,又是生锈啦,然后用破木头包起来,又占了半平米,我们选用的这个暖气是现在欧洲很流行的暖气,我跟厂家联系时,连生产线都没上呢。现在这家厂紧俏得不得了,商品房再也没人用铸铁的暖气了。

我记得做现代城样板间时,第二天就要做好了,前一天他们给我打电话,说反映糟糕的不得了,他们要敲掉了。我去一看说,不是挺好吗?我们一个部门经理,还有一个投资商,说这个样板间要砸在你手里了,什么木头啊,都是最简单的东西,又没花岗石、大理石、水晶灯。墙还是活动的,是黄色的,说墙不能用黄色的,北京的面的才是黄色的,非说要拆。我说你明天等我交工了再拆行不行,不差这一天吧。后来总算宽限一天,我们连夜赶出来,放上家具,他们也就说好了。现代城的颜色归功于建设部设计院的设计师崔恺。崔恺是喜欢大胆创新而总是没有机会,我跟他合作,就跟他说,你一定要大胆创新。崔恺说,如果我把房子涂成各种颜色怎么样?我说好啊,北京到处都灰乎乎的,咱们把颜色搞鲜艳一点,多元化、多色彩才是美好的。他听了特别激动,再好的设计师,你也得给他空间,他的创造力才可以充分发挥;不给空间,出来的都是垃圾。

服务

我们计划今年之内编两本书,第一本现在已经出来了,立意是讨论中国现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我们可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给大家一些思考;社会、材料、设备都在变化,这种情况下究竟什么建筑能适合人们的心理习惯。第二本书打算出《投诉现代城》,把所有客户对现代城的投诉汇集起来,把他们完全暴露在公众的监督面前。

投诉之后如何改进,这是服务、管理上的事。我们到哈佛去,感觉他们没有多少管理概念之类的东西,都有案例,提供一个个案例让你思考。所以我想,出员工手册、出制度,不如给员工搞这么一本《投诉现代城》。不光让付给我们钱的人投拆,我们付给别人钱的,你服务不好也应该投诉。前一段,我们公司原来的工程总监因为与部门经理闹矛盾,最后要离开了,他跟我说,我现在觉得窝火。我问为什么,他说你要是把我炒鱿鱼了,我心甘情愿;我现在窝火的是我是甲方,让乙方告状,乙方给我气受,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问他甲方乙方有什么差别。他说,甲方就是掏钱的人,人家就得听我们的。甲方乙方在合同法上是平等的。但商场上,乙方求着甲方,甲方是业主,乙方是施工方,是供应材料的,在中国人观念中,服务意识上是不平等的。我给你掏钱,你就得求着我。这就构成了中国的独特文化景观:官大的一个样、官小的一个样;有权力的一个样,没权力的一个样。几年前,有人总结:“爸爸爸、×你妈”;现在,对有权有势的喊“爸爸爸”,对没权没势的就用“×你妈”去骂。

我强调,房地产开发商不能把房子卖出去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今后的服务。这个服务不是指表面上要有多殷勤,一个有生命力的机构、公司,不仅要看产品质量,而更重要和最缺的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我在高中的时候就读到孔子说,人的最大的弱点是“迁怒”,当时不明白:人贪婪,丑陋的东西有多少,为什么单单迁怒成最大毛病?最近我仔细反思,发觉大部分人有一个毛病:你给我气受我给你气受。老婆给我气受我就给员工气受,员工给我气受我就给儿子气受;服务员给我气受,出来我给卖东西的气受;一个机构,一个人反复迁怒,就像病毒一样传染,社会就会变得浮躁,大家没有信任感,没安全感,一点也不能和善。我们作为一个机构,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骂你骂得有道理就改正,没道理也就像一个容器一样,把这迁怒过来的怨气承载下来,不让它再传播出去。

我们提出“无理由退房”,其实也是针对这种思考而言。因为现在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普遍低,所以市场缺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就想从根本上解决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问题。

角色

我从内心里就喜欢禅宗,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拿着禅书就会感觉特别平静,比较注重简单。

房地产发展商现在在社会中,是一个特别尴尬,而且没有一种理论支持。就像有人比喻的那样,说房地产发展商与城市的关系,就像疯牛进了瓷器店。现在的建筑师都成了反建筑主张者,把厂房改造改造就行了,别建新房子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的,人为建造的建筑都被认为是垃圾,这是现在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普遍能接受的观点,这就使我们这些发展商缺少合法地位。深圳不是把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排名了吗?倒数第一是坐台小姐,第二是股评家,我们是不是排在第三?

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建筑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不受制于交通、信息,而是受制于垃圾。我最近刚读过《垃圾之歌》,本来有了垃圾,该烧的烧,该腐烂的腐烂,现在人们为环保而把垃圾堆起来,没氧气也就没细菌,就不会腐烂成为文物了。一层一层的垃圾堆山,考古学家用大钻头往下钻,在取出样本的垃圾里,报纸的年月日都能看清。人们在环保过程中实际也在破坏环境,堆起的垃圾山就使这世界上永远有这么一堆垃圾,这说明越追求事物的本质,就离事物越远。

前些天看凤凰卫视杜宪主持的节目,反映美国黄石公园在80年代着一场大火,着了好几个月。美国政府与学者都认为这场大火不能灭,是一种自然界把能量释放的过程,只有把老树烧了,新的物种才能茁壮成长。而这时市民开始游行,批“无能政府”,美国政府没办法,出动了好几千人,出动飞机喷洒化学灭火物质,结果这火根本灭不了,大火烧过后,两三年专家们发现,新的物种全出来了。这说明树在成长时产生了腐烂杂质,积到一定程度,雨水、细菌正好把落叶氧化成肥沃的土壤,形成良性循环。落叶越堆越高,没法向大自然释放,就只能着火。

我以为一块土地的净化可能会经过不同阶段。一段时间可能长的都是松树,过些日子,周围环境变化了,不长松树了,变成阔叶林;又过些日了,阔叶林变成灌木,灌木完了又变成草原了;它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变化。这是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房子呢?北京城明朝清朝时建成了,过了一段时间到了一定程度,技术水平、材料、交通、能源变化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它就会自动变迁。不要人为地去担心,人往往把自己看得太伟大,把自己当成大自然的观察者,认为人自己对大自然的影响太强大。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人显得渺小,大自然的能量要远远比我们想像的能量大得多。

其实可以从另一个社会变化的角度去思考,在工业社会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交流需要凝聚到一个点上,成本才低,离得远交往成本就高,信息化到来的其中一个变化是把城市拉平,不是像摊大饼式的拉平,而是在周围形成像硅谷、星座这样的生长点。城市密度究竟应该有多高?其实完全没必要从环保角度操心。有人认为建四合院,搬到郊区才是环保,但马来西亚有个建筑师却认为,只有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才是最环保。他的观点很有说服力,认为每个小乡村不管搬到哪里都是在地球上,每个房顶都会形成热导效应。高楼从容积率来说,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成为绿地;而且把平行的交通改变成垂直的交通。他认为,摩天楼可以帮助大自然空气循环,摩天大楼多的城市降雨量会高10%至15%;另外对鸟也有好处,因为热气往上走,昆虫往上飞,鸟能吃到食了,看来高的建筑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坏!

我小时候在农村,家境贫苦,衣服一定要穿破了才舒服,吃饭可以吃好东西,但一定要吃完,剩下一大堆浪费我心里就不舒服。坐飞机一般情况下都是坐普通舱。张欣在美国华尔街工作,她大老板是美国前十大富翁的儿子。一次我们一起去上海,我秘书照章办事,就给我一个人订了普通舱,其他人都是头等舱。后来到了机场一看坐不到一起去,美国人特别客气,说你还换个头等舱行不行,这个航班没了,我们一起坐下一个航班。结果让人家一大帮人一起在机场坐了两小时。这些都是我不人流的习惯,但我自己觉得舒服。

我现在看禅的故事和书,和两三年前不一样。原来是虚无缥缈的,现在好像有了点理解。原来尽管禅说不要被形式所左右,没有经典也没有权威,没有崇拜没有偶像也没有寺院。但我以前想把悟性的东西用理性去作解释。越想理性牵强地去解释,越是偏离了禅的本来意思。我从内心里就喜欢禅宗,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拿着禅书就会感觉特别平静,比较注重简单。人们追求形式上的繁琐,总是表现得没有自信心。

我一般早上八点起床,晚上一般每天都是十二点以后睡觉。对运动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半时间用来应付工作,也会看孩子。这次张欣生孩子,我一个月时间完全脱离公司工作,就是侍候老婆孩子,人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生活安排。生孩子对母亲与孩子都是特别大的事,一个新生命要出来,别的事都可以慢待一些,唯有这事太重要了。多少生命刚出来,稍微疏忽一点,就出了问题。看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但跟孩子接触也可以让你平静下来。这社会有时会不断让你往前跑,人家官衔比你大,做的事比你大,挣的钱比你多。孩子能让你感觉到人的一种原始状态,使你把周围的一切回到单纯的状态。看到刚出世婴儿的状态,你就会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误入歧途走了多远!

我从骨子里还是一个挺封建的人,家庭观念比较强。小时候在那样一种家庭中长大,对家庭成员与家庭外成员的界线,对家的顾忌程度,要比一个在城市中长大的人强。城里人的进步,就是对家庭内外成员的界线,要比像我这样从比较荒凉的地方来的人要淡化一点,对外面朋友与家里成员的轻重程度不像我一样重。我从骨子里还是大男子主义,从小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男人要说了算,老问女人意见,男子汉角色哪里去了?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变化,到国外去,看到男人不管是多大的官要给女人开车门,处处要把女的照顾好,如果一帮人出去,一定先要让女人处处满意。我看这不掉价,这是文明社会意识,想不明白才是老农呢,所以我现在有意识地在改变自己,接受文明。要是在二三十年前,突然发现一个男的老给女的拎包,跟在她后面走,我一定不能接受。

挑战的境界,我原来有过,但我好像生下来就不爱赌博,连麻将扑克都不打。

朋友拉着去拉斯维加斯,我就换了一百美元放在那儿,没了就出来睡觉去了,完全没有乐趣。在前一段时间,挑战的意识,觉得要做好、做大,是一种特别强烈的感觉,现在这热情好像在慢慢消褪,觉得这不是特别本质的东西。现代城做完了,员工们都在着急地问有没有新项目,我反而平静了:先不要着急,不要急功近利,有和无难和易是相对的。

最近特别强烈的想法是想做一个“中国建筑师走廊”。我想在长城脚下,一平方公里,都是参天大树,让最好的中国建筑师设计成不同的风格,给中国年轻的建筑师提供一个机会。中国建筑师受各种影响太大,没有机会发展,放开他们的手脚,看他们能不能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

【本文写于2000年。本书在选用时略有删节】

同类推荐
  • 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家麦家说,“我一直都有这么个梦想,开一个三合为一的书店,有人读书,有人谈论文学,更有人进行文学创作。两年了,这个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便有了麦家理想谷。理想谷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同时具备创作封闭性和思想流动性的作家交流据点和文学交友栖居地,一个所有文学爱好者和阅读者的精神枢纽,一个能够孕育文学灵感的母体。散文集《遇见更好的自己》,由麦家理想谷青年作家周佳骏、黄双双主笔,代表着理想谷五年来与自己、与读者的一次诚意对话。“生活,理想”“人生,感悟”“浅说,深思”“谈书,话影”,一部作品,四十一篇深情手记,承载着理想谷与广大读者的多年付出,也记录下了理想谷的成长历程,传递出了理想谷的最大心愿:将生活的温暖回馈广大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回到温暖的家。一如谷主麦家常说的,“读书就是回家”。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书海泛舟记

    书海泛舟记

    幼读唐诗,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禁不住问父亲:“万卷书有多少?”父亲指着书柜说.“没多少。一部《全唐诗》九百卷,一套二十五史三千七百八十二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一部小小的《古文观止》还十二卷呢。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万卷书其实并不多。
  • 南欧现代作家作品大观

    南欧现代作家作品大观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热门推荐
  • 桌旁的尸体
  • 低调做领导高调抓管理

    低调做领导高调抓管理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二章,讲述了领导者提升自我魅力的艺术以及高调抓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低处修身,用魅力赢得人心;和声细雨,沟通需从细节做起;雷厉风行,提升员工执行力;高调授权,提升自身领导力等。
  • 冥天轮

    冥天轮

    我虽是一件神器镇压下的万千苟延残喘的蝼蚁之一,但我也要有我的故事,我的传奇!这是一个天尊统治的世界,这是一个分封王族的世界,这是一个诸盟分裂、相互攻伐的世界,这也是一个血腥残酷、战火纷飞、人命如草芥的世界,也是一个仙侠、战争、谋略并存的世界。这里没有那种废柴被休妻、莫名遭凌辱的雷同剧情,没有那种升一个境界就可以强大数十倍、杀低一个境界的人如杀狗的不合理设定,没有那种千军万马都是摆设、只依靠最强者、漠视人数的空洞架构。这里有热血,有痛苦,有坚毅,有权谋,有浴火重生,甚至到后期有真正的指挥千军万马,并且千军万马与高手有着同等地位的修仙争霸。能让你眼前一亮。散敖生仙侠系列之一,慢热型新书,你值得期待!另外,“冥”这个字好像被点娘屏蔽了,要找本书的话只搜“天轮”才可以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即是阴阳

    我即是阴阳

    这里有变态,有杀人魔,有各种精神病患者,有穿越者,有投机者,有疯子,有欺诈之人,有罪犯,有咬人的,总之什么都有。什么?你只是个正常人?那你活不过两分钟。本书为慢热详讲型。前期剧情为丧尸和星际题材过渡。文中对角色的动作和情感,思想方面的表达会写的较为的详细。这将是我在这个世上留下的唯一的痕迹。
  • Wz家族

    Wz家族

    四个人组成的Wz家族,四人分为:暮糖,辰饼,霖淰,奶皮
  • 我家媳妇又开挂了

    我家媳妇又开挂了

    想我异世第一女星,明明就是过个生日连男朋友的都没呢怎么就穿了呢?没关系!那就重操旧业就好,这辈子我就一个愿望,拐个男朋友回家!牵手手!搂抱抱!还有一件事,珍惜生命远离那个人。
  • 你还活着

    你还活着

    当你从培养皿中苏醒,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你所踏足的土地变得无比陌生,漫天的辐射尘遮蔽天空,没有植物与飞鸟。辐射生物在废土中横行,异化的变种人占领了曾经的繁华都市。你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再熟悉,大脑中被植入的中枢系统让你一再怀疑自己是否还是人类。但你必须活下去,哪怕是践踏着别人的尸骸。在绝望之中挣扎,在死亡边缘进化。唯一陪伴你的,只有脑海中回荡的提示音。
  • 第九大陆

    第九大陆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夏鸣幽幽一叹,就这么静静的站立于山巅,微风轻抚,随风闪耀晶莹光芒的泪珠消逝在空中。
  • 超级帝君系统

    超级帝君系统

    帝皇一怒,伏尸百万;帝君一怒,万界崩塌!且看一异世少年崛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