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8300000031

第31章 《朱子语类》比较句研究(8)

6)又问:“恐是宋人作之,追述往事,以祀其先代。若是商时所作,商尚质,不应商颂反多于周颂。”曰:“商颂虽多如周颂,觉得文势自别。周颂虽简,文自平易。商颂之辞,自是奥古,非宋襄可作。”(《朱》卷八十一)

例1)由动词“胜”作为比较结果(R),例2)至例6)都是由形容词来作比较结果(R),这些形容词分别是“贤、小、大、密、多”。

在比较结果之前出现有修饰词“较”,例如:

7)又问:“子路气象须较开阔如二子。”(《朱》卷四十)

一般而言,“宋元时期能用为R的词比明清时期为多,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双音节词。”

“XR如/似Y”中作为比较结果(R)的词语多是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词语用例较少,冯春田提出了“XR如/似Y”的局限:“在结构层次上是‘XR/如(似)Y’,但在语言节律上则是‘XR如(似)/Y’,这就不利于R的双音或多音形式的参与(或出现),所以R为双音节式的极少见(然而这少数例子的出现,显示了汉语发展的要求)。”

“近代汉语的‘X+R+如/似+Y’用作差比句在形式上和中古汉语的平比句‘XR如/似Y’无别,因此如果我们对语料的时代没有掌握清楚,就很难判定它是平比句还是差比句。但就近代汉语的使用者而言,并未构成很大的困难,因为到了近代,平比句的‘XR如/似Y’式已没落而为‘X如/似YR’式所取代,原来的‘XR如/Y’式也因此就有机会转用作差比句。”

此类型比较句表示肯定意义的方式还可以是双重否定,出现有“X未必不如Y”,例如:

8)今人多说传闻不如亲见。看得如此时,又却传闻未必不如亲见。(《朱》卷十八)

关于该类句式的历时演变,李吉华作了详细的说明:

宋代开始,用“如(似)”引进比较项的现象逐渐增多,与“如(似)”结合的主要是“胜、强”等动词。为了表示差别的程度,“如”前还常使用“大”“小”“粗”等词。宋代是“胜如(强似)”句开始盛行的时期,元代则更趋广泛。元代的“胜如(强似)”句还多以反问句来表达差比结果。明代,此类句呈现出明显的回落趋势,清代时则颓势更甚。在考察的清代语料中,未见“胜如(似)”句的相关用例,“强如(似)”句的用例也很少见。例如:

元代:

9)(唱)你饶过俺孩儿一命不强似把万僧斋?(《全元曲·薛仁贵荣归故里》)

另外,元代和“如(似)”结合表示差比的词已不限于动词“强(胜)”,还可以是一些形容词,只是相对少见而已。例如:

10)这担轻如你底。你道我担荆筐受苦,强如你担火院便宜。(《元刊杂剧三十种·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杂剧》第三折)

11)若还俺娘知咱这暗私奔,倒毒似那倒宅计,若还恁爷见你这诸宫调,更狠如那唱挽歌。(《元刊杂剧三十种·诸宫调风月紫云亭杂剧》第三折)

明代:

12)你老人家养出个儿来,强如别人。(《金瓶梅》第三十九回)

清代:

13)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红楼梦》第一回)

(二)否定式

(1)“不”类否定式

“X不如Y”式:用否定副词“不”加“如”来表示比较意义。

1)“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物亦各寻个善处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朱》卷十六)

2)若论担当大事,竭力向前,则赵公不如张公。(《朱》卷一百三十一)

3)今人之学,却是敏底不如钝底。(《朱》卷十四)

在比较词“不如”之前有修饰词“尤更”,例如:

4)董仲舒之文缓弱,其《答贤良策》,不答所问切处;至无紧要处,有累数百言。东汉文章尤更不如,渐渐趋于对偶。(《朱》卷一百三十九)

“不如”式的差比句自上古一直应用至今,堪称应用时间最为长久的否定式差比句。“不如”句在唐五代以前主要表现为“X不如Y”式。对“X不如Y”式而言,两个比较项若为体词性成分,全句凸显的是比较功能,若为谓词性成分,则全句的比较功能减弱而建议性显着增强。例如:(引自李吉华2009)

5)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国语》卷四)

6)死而不孝,不如逃之。(《春秋左氏传·闵公》)

7)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卷七)

8)今引军深入,疆埸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三国志》卷六十四)

“X不若Y”式:

1)曰:“既尝读《诗》,不若先《诗》《后》《易》。”(《朱》卷一百一十七)

2)范公“恕己之心恕人”这一句自好。只是圣人说恕,不曾如是倒说了。不若横渠说“以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则是见他人不善,我亦当无是不善。(《朱》卷十八)

其变式有“X,Y之不若”:

3)若依古圣贤所教做去,虽极贫贱,身自躬耕,而胸次亦自浩然,视被污浊卑下之徒,曾犬彘之不若!(《朱》卷一百二十一)

“X不似YR”式:

由“不”作否定副词,表示比较结果(R)为形容词性成分的有“好、难、大、顺、熟、精、全、重、亲切、完具、细密、繁碎、发越、自然、安稳自在、纯然而和”等,例如:

1)惟杨氏后说近之,然不似程说好,更子细玩味。(《朱》卷二十)

2)若如此看得三五项了,自然便熟;向后看时,更不似初间难,亦可类推也。(《朱》卷一百一十八)

3)“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不似九二安稳自在。(《朱》卷六十九)

4)“或问谓朋来讲习之乐为乐。”曰:“不似伊川说得大。”(《朱》卷二十)

5)程子当时此处解得亦未亲切,不似这语却亲切,正好去解“利者义之和”句。(《朱》卷六十八)

6)窦问:“读《大学章句》、《或问》,虽大义明白,然不似听先生之教亲切。”(《朱》卷一百一十四)

7)古文《孝经》却有不似今文顺者。(《朱》卷八十二)

8)广云:“伊川谓,自古言数者,至康节方说到理上。”曰:“是如此。如扬子云亦略见到理上,只是不似康节精。”(《朱》卷一百)

9)今礼亦不似古人完具,且只得自存个规矩,收敛身心。(《朱》卷三十五)

10)看此舞,可想见乐音须是刚,不似韶纯然而和。(《朱》卷二十五)

11)孟子于道虽已见到至处,然做处毕竟不似圣人熟,人不能不疑其所未至,若不引而自高,则人必以为浅近而不足为。(《朱》卷三十六)

12)是时文字不似而今细密,由人粗说,试官为某说动了,遂得举。(《朱》卷一百四)

13)夏商井田法所以难废者,固是有圣贤之君继作,亦是法简,不似周法繁碎。(《朱》卷一百八)

14)谢氏发明得较精彩,然多不稳贴。和靖语却实,然意短,不似谢氏发越。(《朱》卷一百一)

15)曰:“如牛之性顺,马之性健,即健顺之性。虎狼之仁,蝼蚁之义,即五常之性。但只禀得来少,不似人禀得来全耳。”(《朱》卷六十二)

16)如周公做一部《周礼》,可谓纤悉毕备,而《周易》却只掌于太卜之官,却不似大司乐教成均之属样恁地重。(《朱》卷六十六)

17)曰:“揲蓍用手,又不似钻龟较自然。只是将火一钻,便自成文,却就这上面推测。”(《朱》卷六十六)

18)曰:“柳文是较古,但却易学,学便似他,不似韩文规模阔。学柳文也得,但会衰了人文字。”(《朱》卷一百三十九)

例18)比较点在比较后项之后。

比较结果(R)为动词及述宾短语的情况,如:

19)赤子之心虽是已发,然也有未发时。如饥便啼,渴便叫,恁地而已,不似大人恁地劳攘。(《朱》卷十八)

20)孟子多是就发见处尽说与人,终不似夫子立得根本住。(《朱》卷十九)

21)徽宗时郭药师,其人甚狡狯。靖康之难,正原于此。如李宗嗣,此人只是会说,却不似那郭底有谋。(《朱》卷一百三十)

22)阴不比阳,阴只理会得一半,不似阳兼得阴,故无所不利。(《朱》卷六十九)

23)“无可无不可”,学他不可,又却有时而可;学他可,又却有时而不可。终不似圣人事事做到恰好处。(《朱》卷二十四)

比较结果(R)为述补短语,主要搭配如“具得全”“说得活”“见得来透彻”“说得稳”“说得分晓”“说得最着实”等,例如:

24)或问:“如蝼蚁之有君臣,桥梓之有父子,此亦是理。”曰:“他只有这些子,不似人具得全,然亦不知如何只是这几般物具得些子。”(《朱》卷五十九)

此类比较句式的比较结果之前出现有修饰词“恁地、较、更”,例如:

25)看来古时桥也只是小桥子,不似如今石桥浮桥恁地好。(《朱》卷八十三)

26)北辰中央一星甚小,谢氏谓“天之机”,亦略有意,但不似“天之枢”较切。(《朱》卷二)

27)伊川先生说神化等,却不似横渠较说得分明。(《朱》卷九十八)

28)孔子告颜子以“克己复礼”,语虽切,看见不似告樊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更详细。(《朱》卷四十一)

在比较词“不似”之前出现有修饰成分“更”,例如:

29)若如此看得三五项了,自然便熟;向后看时,更不似初间难,亦可类推也。(《朱》卷一百一十八)

在“不似”之间插入“得”字,“得”用于“似”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实施的可能性,例如:

30)或问:“黄宪不得似颜子?”曰:“毕竟是资禀好。”(《朱》卷一百三十五)

“X不如YR”式:

1)又问:“不知此语还是孔子说否?”曰:“固不可知,只是有此理。”曰:“以琮观之,不如观己底稳贴。”(《朱》卷二十六)

2)自孟子以下,如程张之门,多指说道之精微,学之要领,与夫下手处,虽甚亲切易见,然被他开了四至,便觉规模狭了,不如孔子六经气象大。(《朱》卷九十三)

3)又有一说,“怀刑”作恤刑,“怀德”作施德。要之,不如好善而恶不仁者是。(《朱》卷二十六)

4)为学若不靠实,便如释老谈空,又却不如他说得索性。(《朱》卷一百二十四)

5)程子皆以见言,不如张子有作用。(《朱》卷七十七)

6)尝叹自家不如个孙仲谋,能得许多人。(《朱》卷一百二十七)

7)武王不若我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不如且留他在世上,定你之子孙与四方之民。(《朱》卷三)

比较结果(R)出现了多种语言形式,在例1)中为形容词,在例2)中为主谓短语,在例3)中为动词,在例4)中为述补短语,在例5)、6)中为述宾短语,在例7)中为定心短语。

R的语义指向Y,与Y构成主谓关系。“X不如Y”只表示在某方面比不上Y,R将比较结果具体化、明确化。

在此类比较句式中,比较结果(R)之前出现修饰成分“恁地、却、较”,例如:

8)荀子虽然是有错,到说得处也自实,不如他说得恁地虚胖。(《朱》卷一百三十七)

9)《易》是个无形影底物,不如且先读《诗》《书》《礼》,却紧要。(《朱》卷六十七)

10)后来心术一偏至于如此,可惜!可惜!反不如陈应求,全不如他却较好。(《朱》卷一百三十二)

还出现了在“不如”和比较结果(R)之前都有修饰成分“较”,例如:

11)向时陆子静尝说,颜子不如仲弓。而今看着,似乎是“克己复礼”底较不如那“持敬行恕”底较无事,但“克己复礼”工夫较大。(《朱》卷四十二)

另,在比较词“不如”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能”,例如:

12)曰:“晋人制长一尺二分,博四寸五分,亦太大。不如只依程主外式,然其题则不能如陷中之多矣。”(《朱》卷九十)

张赪指出:“明代语料中这两种句式的用例都很少。在《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部小说中只有4例否定的差比句。”他示例如:

13)只见那一位郁大姐……还不如这申二姐唱的好。(《金瓶梅》第六十一回)

14)他拳松脚慢,不如大圣的紧疾。(《西游记》第五十一回)

15)就是淘东圊也不似这般恶臭。(《西游记》第六十七回)

16)石秀的武艺不低似孙立。(《水浒传》第五十回)

其中例16)的形式为“X+不+R+似+Y”。

“X不若YR”式:

1)问“善者美之实”。曰:“实是美之所以然处。且如织出绢与布,虽皆好,然布终不若绢好。”(《朱》卷二十五)

2)“志一动则动气,气一动则动志”,此言未说“动气动志”,而先言“志动气动”,又添入一“动”字,不若后说所记得其本旨。(《朱》卷五十二)

3)伯恭是个宽厚底人,不知如何做得文字却似个轻儇底人?如省试义大段闹装,说得尧舜大段胁肩谄笑,反不若黄德润辞虽窘,却质实尊重。(《朱》卷一百二十二)

比较结果(R)出现了多种语言形式,在例1)中为形容词,例2)中为述宾短语,例3)中为转折复句。

在比较结果(R)之前出现修饰成分“更”,例如:

4)某以为“道”字不若改做“德”字,更亲切。(《朱》卷六)

“X不如Y之R”式

“X不如Y之R”句式的比较结果(R)语义指向Y,R为形容词性成分“切、安、顺、多、备、细、专、大、密、多、细密、和易、深切、省约、无定、清明纯粹”等,例如:

1)“盖谓孔子以‘好仁无以尚之’,故以恶不仁者之为劣也。”曰:“恶不仁者,亦不易得。但其人严厉可畏,不如好仁者之和易也……”(《朱》卷二十六)

比较结果(R)还可以是动词短语,例如:

2)问:“子游初间甚高,如何后来却不如曾子之守约?”曰:“守约底工夫实。如子游这般人,却怕于中间欠工夫。”(《朱》卷三十二)

李吉华对该类句式的历时发展作了说明:

唐五代时的“不如”句则是“X不如Y”式和“X不如YR”式并存。与“X不如Y”式不同的是,“X不如YR”式是功能单一的差比句。唐五代时,“X不如YR”式中的比较项以体词性成分为主,R多为形容词性成分。宋代时,表比较结果的R已不再限于形容词性成分,并且其前还可出现特定的程度副词。元代,“不如”句的各种句法构造已经相当完备,明清时期,该句式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成为运用最为普遍的否定式差比句。

唐五代:

3)莫谩将珠送与他,不如掘地深埋却。(《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

4)三窗六萤不如一户之光。众星朗朗不如皓月之明。(《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

宋代:

5)致知未至,譬如一个铁片,亦割得物事,只是不如磨得芒刃十分利了,一锸便破。(《朱》卷十五)

元代:

6)(正末云)兄弟,那为官的到底不如我闲居的好。(《全元曲·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X不若Y之R”式:

比较结果(R)为形容词“偏、大、苟简、广大、细密、粗率”等。例如:

1)大抵前辈礼数极周详郑重,不若今人之苟简。(《朱》卷九十一)

比较结果(R)为述宾短语的情况,如:

2)“穷理”二字不若格物之为切,便就事物上穷格。(《朱》卷十五)

此式的变式有“较之Y,不若X之为R”:

3)若取荆州,虽不为当,然刘表之后,君弱势孤,必为他人所取;较之取刘璋,不若得荆州之为愈也。(《朱》卷一百三十六)

李吉华对“不若”句的历时发展作了说明:

“不若”句源自上古,刚刚出现时形式上限于“X不若Y”。X、Y为体词性成分时表示纯粹的比较功能,X、Y为谓词性成分时选择功能较为突出。在特定语境中,“X不若YR”还可衍生出“X不若Y之R”。宋时则出现了“X不若Y之R”与“X不若YR”并存的现象,但仍以“X不若YR”为主流句。元代还出现了一种“不若如”句。明代,“不若”句还较为普遍。清代,“不若”句大为减少。例如:

上古:

4)叔孙之位不若季、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国语》卷二)

5)弗予赂地而予之籴,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若勿予。(《国语》卷九)

6)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卷八)

宋代:

7)曰:“若冉有子贡则能问夫子为卫君与否,盖不若子路之粗率。”(《朱》卷三十九)

8)我多才多艺,能事上帝。武王不若我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不如且留他在世上,定你之子孙与四方之民。(《朱》卷三)

元代:

9)天然,不若如桃源洞里仙,可爱堪怜,一搦腰肢,半折金莲。(《全元曲·无名氏散曲》)

明代:

10)行者笑道:“筑还费力,不若寻些柴来,与他个断根罢。”(《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2)“未”类否定式

“X未似YR”式:

1)某旧时看文字极难,诸家说尽用记。且如《毛诗》,那时未似如今说得如此条畅。(《朱》卷一百二十一)

在“未似”之间可以插入“得、能”表示“似”的可能性。构成句式“X未得似Y”和“X未能R似Y”:

2)若言子贱为君子,而子贡未至于不器,恐子贱未能强似子贡。又子贱因鲁多君子而后有所成就,不应鲁人强似子贡者如此之多。(《朱》卷二十八)

3)后之人此心未得似圣人之心,只得将圣人已行底,圣人所传于后世底,依这样子做。(《朱》卷八十四)

“X未如Y”式:

1)“谨”字未如敬,敬又未如诚。(《朱》卷六)

还出现变式“X未必如YR”。

《汉语大词典》释“未必”为“不一定”。

2)若论见处,开未必如点透彻;论做处,点又不如开着实。(《朱》卷二十八)

该式中古已见:

同类推荐
  • 丝路英烈

    丝路英烈

    西汉强盛的原因是什么?西汉为何能战胜匈奴、开拓丝绸之路?概括讲是九代帝王持续两百多年拼搏的结果!是中华文明营造了一个持续两百多年蓬勃向上的氛围!是丝绸路上一代代英烈浴血奋战的结果!
  • 如意状元郎

    如意状元郎

    最强大脑冠军选手,用脑过度,竟然穿越了。在考虑建功立业还是富甲天下之间,李想选择当一名安静的赘婿。“夫君,马上就要科考了,不去看一下书吗?”做官是不可能做官的,这辈子是不可能做官的。“小娘子,你家商铺被我爹给封了呦。”“……,取我笔来!”三元及第,金榜题名……真香!
  • 南宋晚年当皇帝

    南宋晚年当皇帝

    嘉定十年。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年代。成吉思汗已经崛起。残金推行北损南补政策,即将南征。南宋朝廷虽然意识到蒙古的威胁,却不得不被历史的车轮推着走向灭亡。而在绍兴的一户农家之中,几年后即将登基为帝的赵与莒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 水浒之改天换地

    水浒之改天换地

    一朝梦醒成为武松,带着后世记忆的他是否会让武大郎惨死?是否会让潘金莲得逞?是否是杀人如麻落草二龙山?当英名远播,众英雄推举,坐上梁山大当家的位置,他知道,改变历史的时候到了!本书群218395642
  • 我的老婆是皇上

    我的老婆是皇上

    堂堂七尺男儿意外穿越到了大秦元年,成为了开国皇帝的妃子。这还不算什么?!最坏的就是竟然是现在要准备侍寝了?!马上要被摁在地上摩擦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Children of the Whirlwind

    Children of the Whirlw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果时光倒流,我愿陪你永久

    如果时光倒流,我愿陪你永久

    时间荏苒,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回到当初那美好的时光。方晴儿,一个从130斤的大胖子为爱瘦身变成了当地的校花;蓝幕辰,本是兰心高中的阳光校草,当他遇到了方晴儿之后生活与之前大大的改变了;若殇,与蓝幕辰从小定了娃娃亲,回国后与方晴儿争夺蓝慕辰;李彦,转校到了兰心高中,便与方晴儿成为了朋友,涉足于她和蓝幕辰的关系。
  • 剑侠情缘之师父有喜事了

    剑侠情缘之师父有喜事了

    要想练就绝世武功,就要,就要有一个千年不遇的好师父!”师父,小师妹被临安城主掳走了!“”告诉他若不放人,屠他整个家族!“”师父,小师妹想当桃花新人王!“”你们几个都转桃花,替她扫清障碍再由她杀个痛快!“”师父,小师妹看到哪个外装和披风都想买……“”买它!“恶人谷的小菜鸟踏入剑侠世界,牢牢抱住师父这条大粗腿,从此无恶不作,无祸不惹,分分钟被宠的无法无天,演绎了一出爆笑又腹黑的剑侠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荼同龟

    书荼同龟

    ^^^^^^^^^^^^^^^^^^^^^^^^^^^^^^^^^^^^^^^^^^^^^^^^^^^^^^^^^^真不会…………………………………………………………………………………………………………………………………………………………………………………………
  •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

    中国金融安全运行机制与预警管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金融安全内涵及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中国金融安全运行原理与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安全运行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管理实证研究等。
  • 长眠不醒

    长眠不醒

    从今以后,没什么事能把我击垮,没什么人能逼我停下!《漫长的告别》作者开山之作!村上春树的文学偶像、《漫长的告别》作者、美国文坛一代宗师钱德勒开山之作!村上春树曾亲自翻译《长眠不醒》,掀起阅读狂潮!村上:“钱德勒是我的崇拜对象!”《长眠不醒》是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系列的探案首秀,从《长眠不醒》开始,走入钱德勒的文学世界!一位年迈而富有的将军,一对美丽却古怪的姐妹。一件委托,一封勒索信,一个失踪的女婿。一场大雨,一具尸体,一个疯疯癫癫的裸女。一个吻,一次相遇,从此再没见过你。这座城市的黑暗里,正在发生这些故事……
  • 美人计:黑帝有约

    美人计:黑帝有约

    新书推荐《99次说爱:总裁恋爱百分百》他是震撼世界的黑帝,杀伐果断,冷酷无情,不可一世,却偏偏对她,甘愿宠爱无下线。某天晚上:“老公,以后我不吃宵夜了,我今天起开始减肥,如果我瘦回结婚前你可以再追我一次吗?”叶黎刚说完苏爵衍就起床去给她弄吃的。叶黎很是苦闷,这就是结婚和没结婚区别吗?等会儿我是吃还是不吃呢!他这是不想再追我了吧!苏爵衍见娇妻苦闷:“你瘦或你胖,结婚或没结婚,追你千次有何妨。
  • 用时间证明我没有忘

    用时间证明我没有忘

    我想爱你,还是不爱,为什么我喜欢的你,不是原来的他了,我们能在一起吗!小说讲的是女主单纯到不单纯,遇到的感情线,一些事,来看她们两个是否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