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5800000032

第32章 杂文(4)

事实上,斯文不斯文已经不重要,怎么办大学已经成为事关学生教师切身利益和哪些人能上得起大学的大事,已经牵扯到大学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问题了。

"杨帆门事件"当然是个案,但最近,一系列事件在大学里集中发生,情况并不偶然,大学的深层次问题已经难以遮掩,曾经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已经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纯洁,大学不是净土,已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轮大学整合避免了一定范围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优化了大学教育结构,中国的大学在阵痛中重生。

紧接着就是大学扩招,扩招给大学带来了两难处境。一方面,设施和基础建设不能满足需要,导致大学的基础建设迅猛扩张,使得许多大学负债累累,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都因集资、贷款或其他问题引发许多麻烦。大家担心,羊毛最终要出在羊身上,负担最终还得转嫁给学生。另一方面,调整专业结构,增设边缘和时髦热门学科,使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乏学科骨干,人才争夺烽火连天。有的导师指导100多个研究生,成了国际笑话。

问题一个个凸显,各种压力和纷扰使大学脱离了真正的学术创新和研究独立的道路而走向媚俗。教授争课题,老师学生共同抄袭,教师成为成果指标的奴隶,学生成了导师、学分的工具。

最严重的是,由于就业困难,毕业就是失业被认为是沉重敏感的社会问题。

还有,哪些人能够进大学学习,也被进一步关注。富人的孩子有钱考不上大学,穷人的孩子考上没钱进不了大学。社会为上不起大学的孩子奉献了足够的爱心,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捐献、资助只是杯水车薪,没有机制保障,问题依然存在。

关于大学增加学费问题的讨论也与"事件"搅拌在一起,使大学的问题更具社会化性质。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出,大学应该增加学费,引来一片骂声。事实上,有的人连他的观点都没弄明白。他的意思是,提高家庭收入高的学生的学费来补贴家庭收入低的学生的费用。知道他全部意思的人也不同意他的看法,人们质疑,抛开"高"与"低"这个涉及公平的问题不谈,收入高和收入低的界限就很难划定,即便是容易界定,操作时也会非常困难,人们担心那会成为大学腐败的新土壤。

也有人因为别的理由不同意茅的观点。他们认为,像发达国家一样,中学教育结束后,所有的人并不一定都要上大学,一部分人可以走职业培训的路子,然后就业。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很难被"上大学才是有出息的"现行观念认同。

收费问题依然会成为今后教育行政部门、大学、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

从上述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中国大学的以下弊端:

学生猛增和学校原有的软硬件不协调,不适应;

缺乏创造,教授居其位后没有流动,许多人追名逐利,不思进取,很难扎实研究和教书;

学费、经费失衡导致许多大学的产业化成分浓重,招生只是为了赢利;

大学忽视基础学科,重视学术,忽略管理;

民办大学降低门槛,提高利润,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把学生当摇钱树;

大学改名和"专"升"本"成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学术型教授身价暴涨,优秀教师饭碗难端。学生认为教授过于关心研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师生关系淡漠;

大学被学生就业问题困扰;

名牌大学格局僵化,与世界一流水平距离很大。

中国大学的弊端远不止这些,但要把这些主要问题解决,就已经很棘手很费时间了。

大学教育需要改革,改革大学教育需要方法。

目前,中国大学的情况有点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大学的情况。那时候,美国大学处在"艰难时期",美国社会和大学生抱怨伙食住宿条件差,质疑高等教育的性质和组织结构,热议学术自治的限度问题,探讨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价值问题、入学上的歧视问题等等,发生了不少冲突和事件。

美国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艰难地解决了诸多难题。

以下几点,我们应该借鉴。

在师资、体制、管理系统等方面全面改进,在进步中求稳定。美国尽量解决终身教职问题,对著名教授有监有护,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革新大学管理系统,改变教学方式,并重研究和教学,推进产学研结合,避免过分产业化,限制公立大学的暴利行为,鼓励有特色的大学良性竞争,并且鼓励创办一流私立大学,限制暴利行为,等等,使美国的大学终于渡过了难关。

现在的美国大学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毕竟比"艰难时期"发展更顺利。

解决好大学发展问题对中国意义重大,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根据我们的实际,借鉴别人的做法,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使大学教育进入良性循环,是百姓的期待和国家的需要。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的神圣、神秘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学的价值文明不会崩塌,作为理性的堡垒,社会理性和科学理性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基础与品质。相信更多的人一定会维护大学的品质。

对有些具体事情的关注、议论、辨析,有利于寻找满意的答案,有利于痛定思痛,选择正确的道路。"杨帆门"等一系列事件激起的波澜,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多方位思考,表面看来,这是坏事,辩证地看,可能是天大的好事。

有人说大学的弊端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让杨帆教授或者某几个人承担责任,有失公允。

不过,更多的人认为,就"事件"本身来说,最好是非分明;就大学教育这个大事来说,现在绝不是让哪一个人承担责任的时候。更何况,哪一个人的肩膀能担得起如此沉重的压力?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每日三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有和谐解决问题的可能。

"杨帆门事件"的当事女学生自责说:"我不够宽容。"只有宽容才可能保持理性,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大学充满希望。

我们期盼跨越式的宽容,毕竟我们责任重大,还有许多路要走,尤其是象牙塔里的人们,更是任重道远。

2008.1.15

胡紫薇打击了谁?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时,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改名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在进行,主持人张斌的妻子胡紫薇突然冲上台发言,曝出丈夫张斌和另外的女人保持着不正当关系。胡紫薇在麦克风前没说几句话,就被人劝退,她嘴里念叨,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弱女子?

胡断断续续说了几句话,中心意思是:法国有一位外交部长说过,中国在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她还说,大家都能过好元旦,她和张斌过不好了。

有个网友力挺胡紫薇,赞扬胡的举动是打击花心男人的最有力的方式。

还真是,这种打击男人的方式很特别,此前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女人用这种方式打击过花心男人。

事件本身具有轰动效应,极具传奇色彩,胡紫薇的话更是耐人寻味。胡把张和自己的事,提升到了社会价值观的高度,把家里的事跟国家强大结合起来了。

不能否认,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确实有问题,不然我们还花精力搞荣辱观教育干啥?但问题是,社会价值观得由家庭价值观来体现,假如张在外面真的有女人,张当然该收拾,中央电视台得好好教育这个家伙,是他把他家的价值观折腾得不成体统。有意思的是,张原来是有妻子的,那么后来怎么就换成了胡紫薇呢?原来在张这一次"外面有女人"之前,张和前妻过日子的时候,外面也有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是不是胡紫薇很难弄清。但是胡遇到张以后,又是打电话倾诉,又是写信狂追,张招架不住,两个人就攒到了一起,张帮胡成了北京电视台的当家主持。

也许在追张斌的时候,毫无顾忌,一点儿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许明明知道不道德,还为所欲为,半点儿都想不起价值观问题。同样的事情有人复制到她的头上,就立即和价值观扯在一起,就觉得很受伤,就把自己当成弱小女子,就把个人的事当成国家大事,就无原则上纲上线,表现出了土匪的霸气。拆别人的家,不讲价值观,自己有委屈,才记起价值观,这是没把价值观当一回事,这本身就是价值观出了问题。

张的前妻眼看着自己的家里窜进了一只狐狸,难道就没有怨言?她一定经历了痛苦的折磨,但她没有多少过激反应,至少不像胡紫薇,听到张斌和其他女人保持着关系的消息后,仅仅两个小时,就有了举国惊讶的举动。这两个女人比较,张的前妻的价值观更高尚、更正确。

胡紫薇连自己家里的价值观都没有搞好,还对社会价值观说三道四,确实有些滑稽。用道德观谈家里的事好像更准确一些。不知道胡是气糊涂了,还是原来就没有搞清。更让人不明白的是,谈家里的事还搬来个老外,外国人的话也能信?有些外国人,从来就没有安好心,他们就盼着你家乱了,社会价值观乱了。只有外国人才惦记着向外输出价值观呢。鸦片战争已经成为历史,西方列强向我们强加价值观的时代已经过去,发展中的中国的地位没有人敢忽视。民族不同、发展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很难趋同。我没有听说中国有向外输出价值观的计划,即便是有,肯定是一相情愿,那个法国外长能轻易同意我们给法国输出价值观?

张斌肯定把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有今天的丢人现眼,还不如早就不要和胡紫薇纠缠。张斌是自作自受。

胡紫薇一点儿都不值得同情。她先把张斌的价值观搞乱,现在又把新闻发布会搞乱,她是咎由自取。

胡紫薇的方式确实有力地打击了花心男人,但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

2007.12.31

跟有些名人聊天

猪年即将结束,鼠年就要到来。岁末年初,普通人难免对人生产生感喟,除了盘点,还要算计,日子得一天一天地过,钱得一分一分地挣。老百姓已经在扎扎实实地想,过去能买肥猪的钱现在连老鼠都买不来,怎么办?但对于丰衣足食的精英和名人来说,情况好像有所不同,接二连三的事件,让在象牙塔里住着的一些人突然被人诟病,变得灰头土脸。

央视主持人的婚外情被以很特别的方式爆料。

网民谴责海归文化名人洪晃,在博客"洪晃找乐子"上扩大辐射面,挖苦为生活奔忙的妇女为"满街都是包法利夫人"。

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控诉其导师艾云灿教授体罚打骂了他和其他研究生。

精英、名人的事情比猪年变鼠年的事情更加引人注目,七嘴八舌的结果是议论纷纷。有人急了,批评群众说,精英就是精英,名人就是名人,我喜欢他们,你连情况都不了解,还胡说八道?

精英、名人的情况群众确实不了解,精英、名人确实也是人,没有错误的人大概都住在天宫里。

可是精英、名人毕竟不是普通群众,他们和普通群众的区别是,他们是公众人物,他们得忍受群众的评说。

就像大苹果小苹果都是苹果,优质杂交品种的苹果和传统退化品种的苹果都是苹果一样,谁敢把这些苹果叫葡萄?但它们毕竟不一样,大苹果、优质苹果更抓人眼球,更受人青睐。既然是这样,精英、名人的事情就更容易让人关注,他们也自然更容易被人臧否。

有人笑话对精英、名人制造出来的事件评头论足是卑劣的看客心理。那就没办法了,群众的嘴长在群众的鼻子底下,他想说,谁也不能用胶条子给封住。

有人批评群众动不动用价值观或者这观那观说事,是无聊、低俗、短见。这是在难为群众,"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那秤无非就是这观和那观,让群众一时半会儿创造出什么新标准,那老百姓不也成名人了?

群众合计完过日子的事以后,说说精英、名人,议论一下他们听说了的精英、名人的事,就当是自己给生活撒了一撮盐。他们自认为天塌不下来。

不让用这观那观评价,群众就只能从精英、名人的角度出发,猜测精英、名人的难处和处境。

胡紫薇同志想用爆炸的方式抗争,群众担心,结果话筒成了双刃剑;张斌同志尽管在事件中保持了君子风度,但群众忧虑,他可能因辜负喜欢他的亿万体育迷而后悔。

不能否认,生活中少不了包法利夫人,但"满街都是包法利夫人",肯定是精神贵族拿为生活奔波的百姓和"小资"妇女们取乐。群众知道洪晃只是用了一个比喻,但这比喻让人心里结疙瘩。群众在羡慕洪名人情趣高雅之余,还替找乐的洪名人瞎担心,虽不愁衣食,可成天待在高高的现代化大厦上边,心慌了就朝街头俯视,那多不自在。群众怕万一她闷得慌,偶尔到街上一溜达,别人会议论:她不也成了包法利夫人?

教育的事情一直让群众惦记,说个几天几夜也唠叨不完。中国的孩子怎么就不长记性,让先生用竹板打了几千年,越打越长不大。过去只听说中小学教师恨铁不成钢,让学生互相打耳光,现在连研究生都要让教授亲自动手动脚了。群众替老师们抱不平,不懂事的学生娃娃、不懂事的青少年呀,还要让艾教授这样负责任的教师、教授们操心到几时?

公众人物注定是公众注意着的人物,精英、名人引领时尚,影响世风,啥世面没见过,啥事儿心里不明白,用这观那观评价他们的事情是杞人忧天。群众只好用大实话劝劝他们,功成名就了,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捧你爱你的粉丝想想,不然,连他们也一起跟着你在群众中抬不起头。

2008.1.6

奸邪的三大特点

读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宋代卷,我发现,在人治情况下,如果要把一个人划归奸邪的范畴,这个家伙至少要具备三大特点。

一是想一套说一套做一套。

二是邀功逐名趋利。

三是胆大脸厚狭隘。

先说一。

日夜盘算得失进退,粉饰自己冠冕堂皇,窃名盗利圆润周延。

说是为给想和做铺路搭桥,是为给想和做施放烟雾,制造朦胧效果。

权柄在手者常常会被迷惑,抑或是因为说不出来的理由视而不见,结果让有些人祸国殃民。

事实上,用人的人不一定是耍"三套"的人,被"三套"用的人不一定是"三套"。"三套"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在得势之前,就精心给上下左右布套。

清明世界,"三套"多有凄惶;混沌环境,"三套"屡试不爽。

同类推荐
  •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在故事中与风雅诗意重逢,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辑录了上古神话传说、名人典故、寓言故事等,让小读者在了解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外,充分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体会诗词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核和时代精神,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 桃花扇故事:英文

    桃花扇故事:英文

    ThePeachBlossomFamisagreatmasterpieceofKunoperaandhasbeenafavoriteofChineseaudiencesformorethan300years.Thisbook,withplainwords,intendstohelpforeignreadersunderstandthestoryandappreciateclassicChineseopera.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心灵鸡汤全集(白金版)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无处不在,人们不得不竭尽所能地迎接挑战,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人们也面临着金钱、权力的魅惑。如果意志不坚定,人们在不断的攀比与盲从中会逐渐迷失自己的本性,丧失自我,陷入人性的沼泽。生活的繁琐芜杂,工作的重重压力,已经使我们内心的心灵之泉日渐干涸,使我们心灵的花朵日趋凋零、枯萎。我们需要滋养、灌溉心灵,拂去心灵上的蒙尘,使其重现往昔的纯净和安宁。
  • 回望征程

    回望征程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所写的消息、评论、通讯、调研报告等选编成的一个集子,记录了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局集团改革发展变化的足迹。
热门推荐
  • 幕后科技公司

    幕后科技公司

    魏来捡了个系统,开了家高科技公司,从此携手国家开启了新时代的探索,征服宇宙中种种未知的神秘。科技发展带来的阵痛,快速前进无法停止的步伐,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又该何去何从?看主角如何引领文明发展方向,做时代浪潮下的宠儿。本书无女主,建设流,科技侧。非硬科幻非专业人士。。
  • 随身诛仙副本

    随身诛仙副本

    一个普普通通身材矮胖的大学生,穿越到这个鬼神并存,人族昌盛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会走出怎样一条路。太古时轩辕蚩尤大战的真相是什么,上古时人王大禹又为何划分九州,随身携带的诛仙副本又藏着什么秘密。敬请我为你展开一幅奇幻、熟悉又陌生的浩大世界
  • 我的明星老公:娇妻16岁

    我的明星老公:娇妻16岁

    “听说几个小鲜肉要来我们学校录制节目!”“真的假的?”“还有其他的明星,好像就要选择我们班喽”
  • 职场实用口才

    职场实用口才

    本书共九个项目,内容包括:走近口才、社交口才、演讲口才、求职口才、论辩口才、谈判口才、推销口才等。
  • 流量女王

    流量女王

    希腊神话曾载,有一名爱好骑马和狩猎的少年,在一次狩猎时误将神鹿射死,悲痛欲绝。于是爱神厄洛斯建议总神将少年变成柏树,不让他死,并令其终身陪伴神鹿。路远对盛柏丽说:“你就是那棵柏树,而我是你的神鹿。”***这是娱乐圈十八线小花与三线男星携手共进,开创娱乐圈新时代的励志甜文~*我和你的爱情就是,从微时与你一起努力奋斗,用实力堵上发出反对声音的嘴。*
  • 在你的世界安度余生

    在你的世界安度余生

    凡女清妍嫁与穆少主,无关爱情,可是这还没有一年怎么就又要娶二夫人了?好不容易没了二夫人,大陆西边又跑来了蛮族,人族之中也是纷争不断,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才能真正的安度余生?夫君说了,你做你喜欢的事,尔虞我诈的事让我来。
  • 重生异界修仙

    重生异界修仙

    总裁李封新婚时被好友下毒身亡,却在冥王的帮助下重获新生于另一个大陆,在这个大陆,强者为尊弱者成尘,且看李封如何异世修仙!
  • 披着鼠皮的龙

    披着鼠皮的龙

    这是一场龙的大戏,由东方神龙、西方魔龙、太古恐龙等联袂出演,主角是一只老鼠,一只由神龙养育并梦想着成为神龙的老鼠。
  • Jeanne d'Arc

    Jeanne d'Ar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风决

    星风决

    穷人一辈子真的只能被踩在脚下吗?命运真的就只能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