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5800000005

第5章 散文(4)

一个穿着蒙古袍的图瓦男人进来了,没有和我握手致意的意思。他双手握着芦苇秆一样的东西,大约二尺长,坐在狼的对面,示意我和狼坐在一起。

他离我和狼很近。

"你听听音乐吧!"好像是征求意见,其实是在命令。

"什么乐器?"我问。

"苏尔。"

好奇怪的乐器,我没有听说过的乐器,像美丽的少女。

"什么曲子?"

"《风》。"他低沉地回答。

缓缓举起手中的被称为乐器的东西,把一头伸进嘴里,顶在左上唇和牙龈间。快要吹时,又把那乐器从嘴中拿出来,强调:"不怕狼的人能听懂。"他说了一句我很难听懂、很难猜透的话。

他说话的那一瞬,我特意留神,乐器能吹奏的那一头,端口上被斜斜削出半个圆,乐器的上面只有三个孔。

他把木屋里的动物扫视一遍,盯了狼和我一眼,开始演奏。左腮鼓圆,左唇被顶起一个小包。

风从那一件叫苏尔的乐器里吹起,从遥远的天际飘来。

风带着我在草原漫步。

我的头发被风撩起,我的衣衫被风吹透。

风使沙漠流动,风让雷雨交加;风夹杂着骠骑嘶鸣,风裹挟着马蹄声碎;风横扫欧亚大陆,风高扬凯旋战旗。

风跌落在喀纳斯湖畔,风摇撼着阿勒泰森林……

没有小提琴的欢快,只有埙一样的低沉。

那是我有生以来接触到的最凄婉的风的声音。

当悲壮的风的声音悠悠地休止在我的耳朵里的时候,图瓦男人已经筋疲力尽,眯眼低头,沉浸在悲壮中,就像表演历史剧的演员,在幕间休息。而我也像是被风干的木乃伊,灵魂被图瓦人的神秘的风带到历史里去了。

但狼好像无动于衷,仍然迎风而立。

那一夜,和图瓦男人狂饮烈酒,住在图瓦人的木屋里,满脑子是狼的嗥叫和苏尔的声音。

我必须走,我不能和图瓦人一样被大雪封存在深山里,我知道,我的故事不属于喀纳斯。

但我奢望把苏尔带走。

图瓦男人猜破了我的心思。

我被安排和苏尔相会。那是喀纳斯湖畔的森林里一片一片直立着的植物。簇簇白色的花儿已经干枯,但它们和枝干不离不弃。

漫山遍野生长着神秘的乐器。

图瓦男人掏出刀子,很快,站着的苏尔成了乐器的苏尔。

我把苏尔隆重地含在嘴里吹,但苏尔没有一丝风的声音。

图瓦男人笑着说:"音乐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吹不响,演奏员吹不响,外边来喀纳斯的人没有人能吹响。"

图瓦人能吹响别人吹不响的植物。

带着苏尔,带着一种沉重的轻松,带着一种欣然的悲凉,我离开了风起风落的喀纳斯。

就在我以为能带着一节故事回家时,苏尔被"规定"残酷地留在离图瓦人很远,将离我更远的地方。那是一个上能升天下能着地的地方,但绝不是苏尔喜欢的地方。

产生了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我知道他们不会善待苏尔,可苏尔能从我这里得到的仅仅是遗憾。

陪伴我回家的,只有狼的声音、风的声音、苏尔的声音。

图瓦人制造的声音在我的心里生长着。

2004.10.1

崂山的树

品味崂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崂山和宗教纠缠在一起的悠久历史,使这座最高峰不超过1200米的近海名山,弥漫着铺天盖地的文化气息。

崂山上的每一根草,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眼泉,每一条瀑布,都是一个神秘的符号。

崂山太清宫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组成。在太清宫里,我被树的灵性与宽厚深深感动。

三官殿第三道院大门两侧,骄傲地挺拔着两棵高25米以上的银杏树,硕大的树冠在山风中发出飒飒的声音。两棵树像两把撑开的巨伞,罩着寂静的三官殿。站在树前,能隐约感受到款款的绅士风度。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在重修太清宫时隆重栽下这两棵高贵的树,带着皇家霸气,1000余年来潇洒地面对黄海的惊涛骇浪,暴风骤雨,顽强坚定地护佑着三官殿。

三官殿大堂前,文静秀气、亭亭玉立着一棵山茶。这不是一棵普通的山茶,它的万种风情,撩动过蒲松龄多情的心弦。600年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的长门岛把它移植到太清宫。蒲松龄住在这里时,正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季节,山茶千花怒放,树上像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的雪,面对美丽的红颜玉树,作家灵感奔涌,遐思无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香玉》。文章中穿红衣服的花神叫"绛雪"。"绛"是红色,"绛雪"意为红色的雪,实际上寓意这棵山茶是神。

山茶成就了《香玉》,《香玉》使山茶声名大振。

一棵山茶与两个名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很神奇了。但更让我惊奇、更为有趣的是:三官殿外西侧也有一棵山茶,是山茶中的名品"重瓣白雪塔",树龄也有400余年,它与"绛雪"像一对含情脉脉的情人,隔墙相望。他们攀比着、依偎着、对视着。开花季节,一红一白,交相辉映,争奇斗艳,成为太清宫里的奇妙景观。植物学界为此迷惑,不要说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就是在四季如春的山茶之乡云南,这两棵山茶的树龄和长势也属罕见。

是爱情让山茶美丽而长寿!植物学家弄不明白,我却宁愿这样想。

崂山是宽容的,接纳着人们从天南地北带来的树种;崂山的树也很争气,棵棵有风格地生长着,回报珍视它们的人,回报养育它们的崂山。

出三官殿西门向北,到逢仙桥,有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十分壮观的榆树。这棵树形状奇特,虬枝扭曲,好像龙头,被称为"龙头榆"。据传,这棵树是唐代道士李哲玄建三皇殿时所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这棵树树冠极大,南北向冠幅33米,东西向冠幅26米,在崂山所有树木中,它的树冠最大,树荫所及4亩地的面积。盛夏,宽怀的老榆树洒下郁郁阴凉,给在炎热中奔波的无数游人遮挡火辣辣的太阳。

因为三清殿里那些树,人们的感觉是惬意的,眼睛是幸福的,鼻子也在不断感受幸福。

三清殿正殿门两侧,各有一棵桂花树,东侧那棵是金桂,西侧那棵是银桂。我去的时候正是金秋,金桂浓郁醇厚,银桂清淡幽恬,香味浸透心肺,有若酷热时吃冰激凌。

东华殿前的小花坛中,有一株珍奇无比的梅花,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稀有品种,学名叫"银边飞朱砂",树龄已有300余年。"文化大革命"时,太清宫道士全被遣散,此梅无人关照。当地一位驻军干部像收养孤儿一样将梅花搬走,精心抚养了10年之久。"文化大革命"后,修复太清宫时,那位军人忍痛割爱,将梅花送回"娘家"。树解人意,也许是因为多了些伤心落泪的离愁别绪,这棵梅花长得格外让人怜惜。

三清殿里,树和树相互关照着、提携着。

三清殿西偏殿南侧有一棵侧柏,已经经历了700余年的沧桑岁月。修复三清殿时,在柏树下又种植了一棵藤本植物凌霄,柏树不以强凌弱,像呵护弟弟一样为凌霄遮风挡雨;凌霄也不亢不卑,依偎在柏树宽厚的身上,为柏树增添绿色。两种树盘根错节,同生共荣。每到春季,凌霄花与苍郁的古柏争艳夺翠,兄弟俩拥抱着共同演绎无私和忠诚。

三皇殿里生长的一棵古柏,惊得我目瞪口呆。

古柏是西汉道教名人张廉夫初创太清宫时栽种的,距现在已经有2100余年。古柏树干北侧距地面1米多的地方生长着一棵藤本凌霄,凌霄的根全部长在古柏树干中。与之相呼应,在古柏的南侧离地约10米的树干上,又生长着一棵木本植物盐肤木。可爱的盐肤木站在苍老的柏树的肩上,在风中调皮地摇头晃脑。

古柏曾经有过一次灭顶之灾。100多年以前,因为道士疏忽,在柏树下点松明子照明时引燃了古柏,古柏的躯干被烧了一个3米大的黑洞。100多年后,抚摸那块有过切肤之痛的伤疤,我的心还隐隐作痛。

搞不明白,一棵劫后余生的树,自己已经活得艰难凄凉,为什么还能有这样的博大胸怀,为什么还能有这样巨大的承受能力?!

它凭什么要毫无怨言地负重支撑起另外两个生命?!

在它的肩上站起来的凌霄已经100多岁,盐肤木也将近100岁了。本不同宗同族,却同根同生,百年不渝,矢志同心,树的情怀让站在树下的任何一个人都热血沸腾。

很难参悟的树,让我轻易地想起人,想起三清殿里发生的与树无关的故事。

三清殿前,有一块空地,那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海印寺的遗迹。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被尊为明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和尚,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太清宫前建起规模宏大的海印寺,引发了一场长达16年的道佛两家争地官司。道士耿义兰不容太清宫前平地崛起一座佛教寺院,告状10余年无果。后来,状子通过白云观道士从内宫送达皇帝手中。这时候,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斗争已经白热化,万历皇帝想借机削弱母亲李太后的势力,于是偏爱佛教的明朝宫廷判出了支持道教的官司,万历皇帝想收拾收拾生他养他的李太后,大笔一挥,御批了"毁寺复宫"几个渗透了私怨的大字。万历深感意犹未尽,又借张本一案将憨山发配雷州。张本是个内监,曾奉太后懿旨到各名山大刹分发《藏经》,为给亲太后的憨山撑腰,张本擅自将没上名籍的海印寺填写入册并发给《藏经》,后被以假冒圣旨罪割了头。

海印寺在人的狭隘和争斗中消失殆尽。

太清宫因此缺少了包容与和谐。尽管在崂山,历代帝王敕封过的道士有13人之多,但崂山也只能是道教名山,没有成为佛教道教共同繁荣的名山。人为的败笔在历史的记忆里,在人们心头,抹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惜别太清宫的树,拂袖离开海印寺遗址,我无可奈何地把自己丢进熙熙攘攘的人海中。

太清宫的树和故事我无法摆脱、搁置。我何尝不清楚,树和人有太多的不同,有太多的不可比性。可自从崂山归来,我常常固执地把树和人放在同一平台上掂量,有时,甚至产生羞愧感。

2005.1.3

轮椅上的守陵人

西海固有名的任山河烈士陵园里,有一位坐着轮椅的守陵人。

他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他在一次演讲中,讲述了任山河战役的几个惨烈场面。虽然那时他只有十六七岁,声音还略带变声期的不和谐,但他的投入和深情,任山河战役的惊险和感人,让听众沉重地流泪。有一个故事让我揪心:1949年,在解放宁夏的第一次战役中,解放军和马匪在任山河展开激烈厮杀,来自南方的解放军战士以364人献出宝贵生命的代价击溃了马匪的防线。当他爷爷和乡亲们掩埋烈士遗体时,他爸爸发现一位年轻战士怒目圆睁,手里紧攥一粒子弹,以至于他爷爷和乡亲们怎么也无法将烈士的手掰开。他爷爷和乡亲们只好把手攥子弹的烈士下葬……令人心动的演讲,传递出他对烈士鲜血浸染的那一片故土的热恋,传递出他要为那片土地尽力的愿望,他用一首歌名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那些年轻的烈士们究竟是为了谁?那时,他是师范二年级学生。就是那一年暑假,在参加重修任山河烈士陵园的劳动时,红土质的山崖意外坍塌,他的脊椎被压断,高位截瘫,只能无奈地告别他依恋着的读书生涯,只能无奈地告别师范学校那个培养教师的摇篮。

在校园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的群体中,缺少了一个懂事且坚定的青年。

暑假结束,学校委托他的班主任和我去任山河看望他。

他的家离烈士陵园不远,两孔窑洞,三间低矮的平房。他就平躺在窑洞的土炕上,我们进门时,他双手举着一本书看着。他当了半辈子党支部书记的爷爷还健在,看得出,在他们家里,爷爷保持着家长的尊严。当我们谈及他的病情和今后的生活安排时,他爷爷和他父亲一再反过来安慰我们:会好的,会好的,我们能解决好!我们婉转地要给他家留下学校的慰问金和师生的捐款时,他爷爷布满皱纹的脸突然变得僵硬了,生气地问我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们?是不是怕我家没有能力关照孩子?"我们只好依了他爷爷。告别时,他当着爷爷和全家人的面问班主任,能不能给他带些书来,班主任点头答应了。

那天下着雨,走在任山河的红色泥地上,我们举步艰难,心绪复杂。

爷爷不收钱,孙子要看书。师生们用捐款买了100多本适合他看的书,让我和他的班主任把书送到任山河。在光线暗淡的窑洞里,虽然他尽量掩饰,我们还是从他的眼里看到了闪闪的泪花,虽然他爷爷尽量委婉,我们还是从老人的言谈中听出了祖祖辈辈没有出一个文化人的遗憾。

第二年清明节,师生们到任山河烈士陵园扫墓,意外地发现他坐着轮椅,成了烈士陵园的守陵人。任山河的乡亲告诉我们,家人给他从西安买回了轮椅,他爷爷推他到县里主动要求让他做守陵人。

当上守陵人后的第一件事,是用家里人从山里打来的蕨菜赚来的钱整理校印任山河烈士名册,并将任山河战役的准确资料和烈士名单寄至烈士故乡的有关部门,使各地把烈士们的事迹载入地方志。那一纸书信,让烈士在南方各地的家人倍感安慰。在任山河烈士陵园小小的值班室里,我们看到了一张他和安徽肥西籍烈士李成民哥哥的照片,背景是绿意葱茏的任山河烈士陵园。李成民的哥哥千里迢迢手持书信来任山河是祭奠弟弟来的,是感谢他来的。

每一年清明节到任山河去扫墓,每一次都感到任山河烈士陵园松柏更加茁壮,绿色更加浓郁。任山河陵园依山傍水,中间是两组台阶,共有36阶,陵区分四块,烈士墓一字排开,每座坟茔前有一块墓碑,陵区最上方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几年间陵区已经栽种了2000余棵松柏。植树季节,人们来这儿和他一块儿种树,但更多的时候,是他一个人在陵园辛苦。很难想象,他是怎样将短把铁锹和镢头绑在身上,又是怎样爬一步,把一个塑料水壶和一捆树苗往前挪一步;爬一个台阶,把那壶水和那捆树苗往上移一个台阶的……

守陵,本不应该是他这般青春年少的人的工作,尤其不该是他这样的残疾人的工作,可他把陵园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安慰烈士的英灵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寄托。300多个烈士的名字让他铭刻在心,任山河战役的悲壮场面让他彻夜难眠。这让人觉得,他其实就是那场战役中的一名战士。有不懂事的小学生问:叔叔,您的腿就是那场战斗中被炸伤的吗?他微笑着回答:嗯。

帮他抬轮椅的人有两位,左边是他爷爷,右边是他父亲,他自己俨然将军神色。当西边的晚霞染红任山河烈士陵园时,陵园慢慢寂静下来,他也闲了下来。他送给我们一本书,那本《解放宁夏始末》中,任山河战役一节是由他执笔的。他还拿出一叠厚厚的手稿,让我们帮他请专家修改,那是电影剧本《血战任山河》。他的设想是争取资金在陵园中建成一个展室兼放映厅,争取把任山河战役制作成光盘,争取和有关单位联系,征集文物,建一座西海固革命历史文物馆……

2000.11.9

给瓢虫们致敬

同类推荐
  • 彻悟

    彻悟

    本书将多位“文化名家”的人生心得,无论经验抑或教训,无论思辨或随感的相关文章,搜集、汇集起来,贡献于读者。
  • 私房书

    私房书

    人,更多的时候像一张稿纸,布满星空的精灵偶尔敛翅书写,遂有札记。书中所选文字是心灵工程日夜动工的辙痕,在生命与生活、自然与现实、个我与群体、人情与文事之间辗转徘徊的浮绘。这本“私房书”以时间为轴分成五札,因此,不刻意在题材上作分类,就像生活的内容是一齐扑来的一样。在编排上,我把部分的天空留给你去写,当作我们的私心话。
  • 人祖阿丹

    人祖阿丹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复苏,回族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大的氛围的影响下,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破土而出,更加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卡斯柏是只12岁的公猫,它和65岁的主人苏珊·芬登生活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市。每天上午10点55分,卡斯柏都会准时跳上3路公交车开始它的旅行,一路上它会经过古老的造船厂、海军基地、市中心、几个郊区甚至还有该市的“红灯区”。苏珊·芬登用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她和这只猫的故事。
  •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71岁的时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同时,书稿还写了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梦忆者,往事也。一代文学巨匠梁实秋,以时间为经,以夫妇之情为纬,把夫妻之间五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片段编织成了一幅潸然泪下的哀乐图。因为爱过,所以迷恋;因为失去,所以伤悲!
热门推荐
  • 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爱,请深爱

    她的人生在遇见他之前简单的就像一张白纸,家人的呵护和对康哥哥的思念是她赖以度日的精神支柱。可是,康哥哥还没有回来,妈妈却病入膏肓了。他是在她的世界暗无天日之时闯进来的恶魔,他惩罚她的不忠,撕裂她的尊严,折磨她,最后,爱上她整个人!
  • 云月何萧

    云月何萧

    云殇,你知道吗?我有多恨你……当泪从眼角滑落,注定了这一世的纠缠
  • tfboys之久居我心

    tfboys之久居我心

    五年前的一次约定,使他一生一世爱着一个人,而她却忘了他,一个巧合使他们再次相遇,他们还会在一起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龙日记

    恶龙日记

    一条恶龙入红尘,一粒微尘入镜湖。于茫茫众生翻腾,敢问为佳人。
  • 弃女重生:首辅养成计划

    弃女重生:首辅养成计划

    重活一世,她不复仇,只想找一个良人过好这一生。阴差阳错嫁给了浪荡子,这日子,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她也想,不负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封仙图

    封仙图

    宿命的传承,乃是天定,即使跨越星河宇宙,终究会来。少年姜辰,遭遇人生大变,绝望将死之际,意外获得一副神秘画卷——封仙图。此图之中,有以息壤为基的不周山,可接引天界元气镇天塔,记录了百位道门真仙绝学秘技的录仙碑。星移斗转,沧桑巨变,不变只有挚爱的红颜,还有追求巅峰的强者之心。
  • 朦胧花开

    朦胧花开

    用最后七天的生命,换一个朦胧的梦境。未来的科技:身体即使不在、思维可以延续。故事开端在一片废墟中:两个选择题,一是绝望的生存七天,一是梦幻的离开世界。晴天和兄弟选后者,给真实的世界留言,随后思维重生。思维梦境开始:从满是废墟的场景,到记忆模糊的青春。第一个场景出现:青葱的年代,模糊的记忆、朦胧的晨晖、出现在槐花树下、梦幻的故事开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