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7300000016

第16章 贝尔尼夫人之死

巴尔扎克拆开旅意期间在巴黎堆积的信件时,突然注意到1836年7月27日发自纳穆尔的信件。这封信发出的时间是他和“马塞尔”出发的前夕。写信人具名亚历山大·德·贝尔尼,这封信已等了他三个多星期了。他读信时悲伤得差一点支撑不住了,这是报丧的信:“亲爱的奥诺雷,经过10天的神经疼痛、呼吸困难和水肿,我们的母亲上午9时去世。我们的母亲已寿终正寝。明天上午10点安葬在格雷兹公墓她亲爱的阿尔芒墓旁。”

巴尔扎克非常难过,在这个他非常爱的女人弥留时,他却和另一个穿着男装的女人兴高采烈地坐车旅行。他悔恨交加,可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一切只不过是推卸责任而已。1835年11月,德·贝尔尼夫人的儿子阿尔芒死后,她自己也长期生病,医生说她已患不治之症,得让她好好安静地休息。她也不再想让别人去看望她,巴尔扎克只好从命。他恨自己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点子动身上路,如果推迟出发,他就有可能在她最后时刻守在她身边。不久,他得知《幽谷百合》就是这位不幸女人爱读的书,她不厌其烦地读巴尔扎克写德·莫尔索夫夫人的死那几页。她打算叫他到她身边,在她去另一个世界前能给她一些安慰,她要亚历山大到巴黎去寻找巴尔扎克,她亲手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以便庄重地接待他。后来,她觉得不能久等,招来了牧师,做了最后的祈祷和忏悔。但是,在她最后闭眼之前,她叫亚历山大把巴尔扎克的来信捆成一包,用绳子系上,把它全烧了。亚历山大遵命。第二天,15年的柔情蜜意一霎时化为灰烬。

德·贝尔尼夫人从地球上消失了。然而,在巴尔扎克的头脑里,一切都依然存在。他本来就心绪紊乱,家里还有操心事。他的兄弟亨利,既无能又会挥霍,已经把他母亲的财产挥霍殆尽,母亲求助于他。叙维尔也是四面楚歌,不知道他的宏大的运河计划是否被政府所接受。巴尔扎克这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贴心的女子倾诉衷肠。

从都灵回来后,巴尔扎克分析了他在新闻界的形势:自从他打赢官司后,比洛的两个杂志(《两个世界杂志》和《巴黎杂志》)已向他关门;他继续写稿的《纪事》已难以为继。他写的文章得另找出路。正好有两个报纸干得很欢,互相竞争,一个是埃米尔·吉拉丹办的《新闻报》,一个是阿尔芒·迪塔克办的《世纪》。吉拉丹知道巴尔扎克的作品对读者很有吸引力,只好消释前嫌,与其重修旧好。

巴尔扎克立即紧握伸过来的手,将刚完稿的《老姑娘》交给《新闻报》,写的是新闻界重大事件。这是他在法国的日报上连载的第一本小说。因而,读者紧张地跟随每期报纸,注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广告商受其诱惑,在报刊上大吹大擂。1836年10月23日至1836年11月4日,《新闻报》分12次登载《老姑娘》后,十分风光地将其汇编成册,在书店发行。而读者们在片断刊载时领略其风味,牢记要买一本最后定稿的书再读一遍,这是招财进宝的好方式。用这种方法出版书,最使巴尔扎克高兴的是,随着文章的发表,可提供他一个副本。从此以后,他的大部分小说都在日报上首先露面。

巴尔扎克在写作《老姑娘》时,信手拈来,即席编写已到顶峰。他同时编写小说《被诅咒的孩子》、《鲁杰里的秘密》,撰写专栏文章,还有一些写作计划。如果说巴尔扎克对《老姑娘》是很满意的话,《新闻报》的某些读者对小说中的粗话、挖苦和讽刺颇为反感。有些订户写信给报刊领导,对“过分猥亵的细节”表示抗议。巴尔扎克打算向《新闻报》提供两篇《女人研究》的小说:《电鳐》和《高贵的女人》。巴尔扎克降低要求,补偏救弊,至少在口头上作了让步,为的是摆脱财政困境。这回他再次离开卡西尼街,到了战斗街。他在四层的阁楼上,按他的主意布置了一间工作室。他得顶住丧事、债务以及埃米尔·德·吉拉丹不断地催稿等烦心的事,他花600法郎买了一根他根本不需要的手杖。他拄着手杖,拐到纳卡尔医生处去度周末。

1837年初,巴尔扎克的经济状况和法律上的处境均颇尴尬。他行事向来轻率,他把韦尔代的票据给达克德作担保以赎回《纪事》的股份。韦尔代已宣告破产,达克德托词巴尔扎克过去经营印刷厂和铸造厂,因而属于商人范畴,回过头来起诉巴尔扎克,并威胁因债务问题要逮捕他下狱。巴尔扎克对这种前景胆战心惊,他得躲起来。但躲到哪里去?达克德已经叫人扣留了巴尔扎克炫耀的四轮马车。法庭的执达吏(又称执达员,是负责执行及传达法官裁决的官吏、职员)来到了战斗街,看门人正式地申明,他不认识巴尔扎克先生,只有迪朗夫人,而且她也不在。执达吏要强行进入,看门人则要控告他擅入民宅。执达吏虽然狂怒,但只好离开,不过扬言要继续调查。

巴尔扎克无计可施,想弄张护照到俄国,躲到韩斯基家去。但是,基多波尼·维斯贡蒂提出一个更方便的解决办法。他家的继承案子还在意大利法庭拖着,仍在米兰打官司。这回,伯爵夫妇建议带着他们的委托书,由他们出资到当地履行法律义务。如果官司打赢了,他还可以在收回的款项中适当提成。这时候巴尔扎克正想逃避法律的严惩,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这一次,他是自己一个人去的。1837年2月14日,他打点停当,坐上马车,穿过法国,经过辛普朗,到达米兰。

像上次在都灵一样,他带来的许多介绍信发挥了作用,无论是米兰社会或奥地利占领当局,都热情款待他。这里,既没有债主,也没有执达吏,更没有那些冷嘲热讽的新闻记者,而是一批花枝招展的崇拜这位法国作家的美人儿。在众多逢迎他的新结识的朋友中,他特别欣赏那位非常年轻和富有魅力的克拉拉·马费伊伯爵夫人,她在家里接待政要、艺术界和文学界名人。

不幸的是,巴尔扎克在米兰还得操心基多波尼·维斯贡蒂的案子,有三个人在争夺一笔数目不大的遗产:近7.4万里拉。这倒不是他灰心丧气的理由。他授权办事,得捍卫朋友的利益,并最终为这小笔款项取得和解,而且从中提取旅费和佣金。但是,这个协议要认可,得有已亡人的女婿,也就是未成年的继承人的父亲加尔瓦尼男爵的同意,而他住在威尼斯。与其通过通信解决,倒不如到威尼斯去更妥善。

巴尔扎克于3月13日出发,在倾盆大雨中到达道奇城堡。

天气放晴,巴尔扎克心情振奋,加尔瓦尼男爵同意和解计划,这件事就办妥了。他又动身回米兰。一个星期后,他决定经热那亚回法国。长期以来,他想参观意大利海岸,但怕在热那亚染上霍乱。一到这个城市,巴尔扎克不得不在一家医院里度过八天的隔离生活。他在这里认识了热那亚商人朱塞佩·佩齐,此人跟他谈起了撒丁岛有一个已废弃的含银的旧铅矿,开采这个矿可能获利。巴尔扎克忽然想明白了,这不是解决经济难题的好办法吗?开掘银子,这确是他所需要的。回法国后,他得问问卡罗少校,他过去是工程技术人员,想必会指明这些情报的价值。当然,最明智的办法是实地咨询当地老百姓。但是,隔离期完了,他坐“小火轮”不是到撒丁岛,而是到里窝那,接着到佛罗伦萨。然后,他又回到米兰,向朋友们辞行。巴尔扎克在零下25度的严寒下,穿过埋在厚雪中的圣·戈塔尔山口:“桥梁折断在激流中,只见激流奔腾。虽有11位向导,我差点丧命。”

在离开巴黎两个半月以后,巴尔扎克于5月3日回到巴黎。于是,又得对付书稿、债务、写作计划。这里面,有两本戏剧的计划:《第一小姐》和《普鲁东的婚礼》。但是,他暂时放弃写作戏剧的尝试,觉得写小说更得心应手。不管通过什么手段,最主要是要挣到钱。他母亲很伤心地埋怨儿子把她忘了,而她周围的人谈起法国人最喜爱的作家花钱如流水,慷慨大方。1834年9月,他轻率地答应她母亲,从1835年4月1日开始,每季度给她200法郎以支付房租和佣人的工资。到1837年4月,已有两年补贴费没结清了。

叙维尔一家本想搞几个大工程项目,但总不称心如意,日子混一天算一天。洛尔有两个女儿要出嫁,还得维持已破了产的母亲的生活,哥哥奥诺雷才能卓绝,但挥霍成性,弟弟亨利是个庸才,多灾多难,这个小家庭看不到什么希望,她为此颇伤感。因此,家里人劝亨利回毛里求斯岛,那里可能找到饭碗。到潘博夫临上船时,他说已没钱付客栈费。叙维尔为救急,给了点盘缠,亨利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巴尔扎克周围的人和他自己都很倒霉,如果他没有作品要写,他真想跳到塞纳河自尽。但是,桌子上的笔墨纸张又使他想起该干的事,它们在鞭策着他,也是要活下去的动力和保证。他背了6万法郎的债,最紧要的事是避开执达吏。他得找个安全的藏身之处。可是他不知该躲到哪里,基多波尼·维斯贡蒂建议他隐姓,躲到他在香榭丽舍的住处去。

巴尔扎克感激涕零,立刻搬到她那里,并马上投入工作。他得完成《高贵的女人》一书,《新闻报》迫不及待地等他交稿,还得给阿方斯·卡尔领导的《费加罗报》、《凯撒·比罗多》交付预件。此外,桌子上还有《甘巴拉》手稿,此书在埃弗拉的印刷厂大火后,在巴尔扎克旅行时,由奥古斯特·德·贝卢瓦重新编辑。他对这次改编不满意,要从头到尾改写。这次修改,除《甘巴拉》外,还有其姊妹篇《马西米拉·多尼》。除了《马西米拉·多尼》一书外,巴尔扎克用4天时间编写了《高贵的女人》(后来题名为《职员》)。正当巴尔扎克竭力设法兑现与报刊及出版商的合同时,威廉·达克德也并没有善罢甘休。那些负责抓不诚实的债务人的“商业警察”通过调查,已发现了香榭丽舍大街54号的新地址。基多波尼·维斯贡蒂已向佣人们传令:告诉所有的来访者,德·巴尔扎克先生不住在那里。7月初,有一个商业警察乔装成运输公司雇员来到他们的住处,说是给巴尔扎克先生带来价值6000法郎的包裹,要亲手交给收件人并签个字。佣人去征求当事人意见,巴尔扎克想了个点子,从隐藏地点出来,以“巴尔扎克的朋友”出现在送信人面前。但是在接受包裹时,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这个商业警察立刻抓住了他的衣角,并向他宣布因3000法郎的官司判决逮捕,如不当场交钱就逮走他。他已无法逃走,房子也被警察包围。在这时,好心的萨拉进行了干预,尽管基多波尼·维斯贡蒂家自己也较拮据。和商业警察算清了债务,他们满意地走了。

这件事使巴尔扎克不仅灰心丧气,日暮途穷,而且已感到自己身体不佳,阵咳几乎使他健壮的身体像散了架似的。纳卡尔医生发现他的肺部有啰音。他将巴尔扎克送到萨谢的马尔戈纳处以便休息治疗。但巴尔扎克不是像人们嘱咐那样停笔休息,而是快马加鞭卷起袖子猛干,以便完成《凯撒·比罗多》一书,他不愿半途而废。同时,他还在写《纽沁根银行》。

巴尔扎克在乡下享受安谧宁静,他照样惧怕返回巴黎,他怕债主的逼债,还有几乎是同样可怕的新闻记者们的骚扰。他最理想的是藏身乡下,又不时地能到首都寻开心。巴尔扎克此时想在郊区买一所简朴又舒服的房子,远离喧闹与找麻烦的人,好好地从事创作。

巴尔扎克考察了巴黎郊区,发现一处绿荫遍地、坐车离市中心不过一个半小时马车路程的村子:维尔·达弗莱。开始时,他以叙维尔的名义租了一套房子,1837年9月16日,他以4500法郎的价格,在雅尔迪地方从织布工人瓦尔莱手中买来一块地皮和一座房子。次日,他又购得毗邻的地皮,以后还有几小块地。2600平方米的地皮面积总共花了6950法郎。他想,叙维尔会在这里盖一座房子和修整纺织工人的小屋,一旦收拾好了,可以当基多波尼·维斯贡蒂家的别墅,他们会支付这笔款项。他以后会以写作的收入偿还它。这种友谊的职责激励了他的工作。

为了使离开巴黎有个说法,他说是搬家到塞纳·瓦兹省塞弗尔县凡尔赛区的维尔达弗莱。在他躲避国民卫队、执达吏和那些不好惹的新闻记者而藏到乡下时,他还不确信是否会定居在那里,或仅是个休憩寓所。这是最终的流放地抑或是短期度假地?这是要由他的小说或是由读者来决定的事。不管怎样,有一点他是有信心的:他脑子里有这么多的选题,维尔·达弗莱的小屋的款项他很快能清偿,他要的是威尼斯、维也纳、凡尔赛的宫殿式住宅……

同类推荐
  • 如果种子不死

    如果种子不死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纳兰容若:独自闲行独自吟

    纳兰容若:独自闲行独自吟

    纳兰容若,清初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画,善骑射。康熙朝进士,官一等侍卫。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有《侧帽集》、《饮水词》、《通志堂集》传世。纳兰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老舍先生著述丰富,文笔生动,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老舍先生的这本自传是著名老舍研究专家、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徐德明老师权威选本,记录了老舍先生爱茶、爱花、爱猫,柔而刚的一生。
  • 一颗心的史诗:王阳明大传

    一颗心的史诗:王阳明大传

    本书以王阳明龙场悟道作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了他从“悟道”到“体道”再到“证道”,创立“心学”的整个过程。王阳明的“心学”是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挫折、险难之后得来的。王阳明用自己的一生,不仅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更开创了“人应该怎样活着”的崭新领域。他从年轻起孜孜求道,开悟以后,又用了毕生的精力传道,以一己之力,重新接续上了中国文化的几千年“道统”。
热门推荐
  • 贵妃有疾

    贵妃有疾

    徐青澜出身将门,十五岁征战沙场,打造战神威名。二十五岁嫁给皇帝成为后宫第二人,只因皇帝曾对她说:得青澜,孤之幸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风过微凉

    风过微凉

    你若负我即便逃到天涯海角我也定要你偿还我若负你即便跨过世间轮回也要还你前世情债简介不够阿黎发挥,详细简介见正文第一章
  • 微笑中的虚伪

    微笑中的虚伪

    叛逆……抽烟……喝酒……打架……这都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想身边的人更在乎我!
  • 噬道补天

    噬道补天

    天下苍生,纷乱不断。天道有缺,我欲补天!
  • 无心问仙

    无心问仙

    何为源头、何为尽头,问仙不知、问天不语。逍遥自在无心仙、九天之上证天道。
  • 暗夜无边天欲晓

    暗夜无边天欲晓

    她--倾国倾城,却渴望做个天地间的自由女子,终究难逃宫廷命运。他--天潢贵胄,才华灌溢,驰骋战场,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女子步入深宫。他--天命所归,霸道冰冷,却要莫名落得哥哥娶妹妹的罪名!清华一梦,情之所终,已过大半生年华!凤凰偌自懿,杜鹃啼血痕!闲情无处寄,情转渐眉梢!寸寸愁发生,红颜不经老!妾身何所思,妾身何所依!倦鸟犹归林,自在多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