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1500000028

第28章 山西省各市县书院(15)

弦歌书院在城西北隅,即勉庸书院故址。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言如泗因亳城书院屋止数楹,不足容多士,因此廓勉庸书院旧址,创建弦歌书院。建有讲堂3楹,东西房各8楹,过厅3楹,大门1楹。又将原亳城书院并入,悬挂“弦歌书院”匾额。“额曰弦歌书院,志祖德也,或曰武城,所教以礼乐”。乾隆二十五年(1760)有佛云寺地一块,经知县拨入书院管理,年收地租银70两,为书院经费。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汤登泗于讲堂后增建北房3楹,东西房各3楹,又于讲堂西南增建北房3楹,聘国学生张卜公为书院山长。道光五年(1825)知县毛凤仪增建正本堂5楹,堂前东西房各8楹,二门3楹,大门东增3楹,西增2楹,规模较前宏阔。光绪三年(1877)征收地丁银1270两5钱;光绪五年(1879)知县由藩库领回此银归入书院,发商一分生息,年收利息银127两5分,为书院膏火经费。光绪二十八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

有《弦歌书院记》,言如泗撰文。

闻喜县

董泽书院院址在阜底村。宋相赵鼎世居董泽,元至顺四年(1333)其六世孙进士赵筼翁仕元,为国子监博士,归乡后请作书院,名“董泽书院”。县志载,董泽在县东40里,即舜时董父豢养龙之所,一名豢龙池,宜植莲稻,董父庙、裴晋公湖园、赵筼翁董泽书院皆滨此。董泽书院时断时续,后废为赵忠简公祠堂。明隆庆五年(1571)知县王象乾曾重建董泽书院。阜底村小学现存一匾,上书“董泽书院”,为清道光四年(1824)悬。

有《董泽书院记》,元·虞集(1272—1348)撰文。

涑水书院院址在县城西关红鹤楼湾。清康熙元年(1662)邑人翟凤翥建。自记曰:“……此涑水书院所繇兴也。社初立于大觉寺,改于邑城隍庙。今于涑水西湾建书院,即以涑水名,法司马也。中堂塑至圣先师孔子像,左配子夏,以卜子设教西河,今河津有墓在焉。右配汉寿亭侯关公,以公解人,好读《左氏春秋》,圣贤也;次以乡贤郭有道、王文中十公从祀,曰圣坛;左右厂廓各五间,以课诸生;前为泮池,再前为星门,坛后为洞林内章学堂,堂后为太极阁,延名儒主之,周列洞号以居学者,左讲堂,右射圃,统名之曰‘涑水书院’。”书院在乾隆时废。

有《涑水书院序》,翟凤翥撰文。

义仓书院院址在县城北街旧布政司东。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沈光瑀建。有“讲堂三间,立朱子神位于中,旁刻抚军乘时积贮及仿古义仓书社原谕一道,复设两庑各三间,延有德艺者为之师,俾阖邑子弟得擔簦而就业焉。颜之曰‘义学’。后又辟堂三间,其广与深之数与义学等,左右分廒房二间,即以所现输粟暨将来所续捐粟于内,颜之曰‘义仓’,岁丰则于刈获时出陈易新,勿致红朽;岁歉则上饥授粥,中饥授粟,咸于是乎取之,庶不至岁或不登而坐嗟无策也。此仓与学并建,亦犹教养兼资之遗意与?总颜其名于大门,谓之‘义仓书院’”。乾隆年间废。

有《创建义仓书院记》,沈光瑀撰文。

香山书院院址在县城西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李遵唐捐俸首倡,共得银5000两有余,创建书院。计大门3楹,二门1楹,讲堂3楹,后堂5楹,左右生徒肄业房各数十楹,又东西建文昌阁,构亭筑台为游息之地,其他寝室庖湢之所具备。以县境东南魁伟耸立的香山命名,颜之曰“香山书院”。“香山为邑东南文明地,前列三塔,形如文笔,以是钟灵毓秀,代产伟人,如裴文忠公、赵忠简公,俱起家进士,学术勋业,彪炳千古,而修身立名之士,往往接迹而生,诸生徒仰止前型,瓣香有在,所为尊,所闻行,所知者,岂惟是章句之末已耶……”有杨来青、乔柄南、张捷清、费玉凤等任山长。香山书院有地1顷90亩6厘,每年征收租银54两4钱3分,由租户送交清徭局绅士经理,转发书院山长为束脩应用。有本银550两,钱1600千文,发商生息,每年应得息银160两,由当商送交清徭局绅士经理,转发书院生童膏火应用。又香山书院向由清徭局每年由差徭项下提钱500千文,按时估易银津贴书院生童月课膏火之费。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

有《新建香山书院记》,邑令李遵唐撰。

芮城县

文学书院原名子夏书院,又称卜子书院。原址在县东北8里冯村南(今南铠乡书院村)前临大河,后负条山。相传芮城为魏国祖庭,故建卜子书院以为祀。后人名之子夏书院,又称卜子书院。遗址仅存,为居民侵耕。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李选始捐俸赎地筹建书院。万历四十年(1612)知县赵庭琰于故址建祠堂3间,中祀子夏,左右以田子方、段干木配享;前为讲堂3楹,名致道堂;东西为斋房各3楹;外缭以崇垣,中为大门1楹,而匾之曰“文学书院”。“盖以子夏在圣门居文学之科”,又称卜子书院。后书院栋宇倾圮,渐就荒芜。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毕盛讃、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县王用明、乾隆五十六年(1791)庠生董建泰相继重修,使书院得以延续。书院共有祭田若干亩,收租银为经费。书院废时不详。其书斋场圃遗址今为县良种场占用。

有《重修卜子文学书院序》,毕盛讃(康熙八年任知县)撰。

《文学书院碑记》,任光统撰。

《重修文学书院记》,王用明撰。

西河书院在县署东南邵公祠(祀知县邵璇)旧址,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州言如泗同知县莫溥移祀邵公于义学,于故址创建西河书院,其名亦出于“卜子夏于西河设教”之说。书院为三进院,一进大门1楹,转西为致道堂4楹,东西厢房各2楹;二进为仪门,东为切问斋,西为近思斋各3楹,中为传经堂3楹,东西夹室各1楹,还有东厨房、西茶房;三进为内屏门,门东西为博学斋、笃志斋各3楹,中寝室3楹,东西夹室各1楹,后门1楹。聘请进士韩性善为山长,解元张定基、马安邦、王瀚曾等主讲。咸丰八年(1858)斋长薛于瑛将书院迁建新址,薛逝后于此处建薛公祠。书院经费来源:乾隆二十八年(1763)奉省批准,从县东清凉寺旧有地2000余亩内留地10顷供本寺香火,余地10顷67亩5分归入书院,又垦无粮官地数十亩;乾隆六十年(1795)知县李承恺重修书院,并庭断争讼之无粮滩地1700亩入官;道光二十三年知县符壮图劝捐银3000余两当生息,置地3顷40亩,每年定租70余石;咸丰四年买城内市房1座,又典城内西街市房1座;同治九年知县郑逢辛劝令行户德升合等14四家共捐银400两,贡生任寿捐银200两;光绪元年因案断令姚月恒捐地34亩,每年定租3石,以上共计地15顷13亩4分5厘,共收夏秋租小麦93石2斗8升,大麦1斗5升,谷17石6斗4升5合,银98两9钱8分1厘,生息银3600两,共完正粮61两7钱5分4厘,俱作为书院经费。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月,知县彭履德改西河书院为第一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西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校。

有《建立西河书院碑记》,莫溥撰。

《重修西河书院碑记》,李承垲撰。

《书院兴修碑记》,符壮图撰。

《西河书院续置房地碑记》,丁树勋撰。

申义书院院址在陌南镇东后土庙,创建年代不详。后以时值麦秋,农事方殷,偶一次官课,课卷无多,某知县遂废申义书院,将其改为义塾。芮城限于河山东西袤延,县城偏处西隅,陌南镇为东路巨镇,自此书院撤毁之后,沟东学者皆裹足兴叹,以致废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邑绅景耀月留学日本假归,禀请知事彭履德,就书院旧址创办公立初等小学校,参以日本学制,令本镇学生一律归入学堂,不得建立私塾,以牵制其乡儒士人必经官方考验授与文凭,方准在本镇为师。后又改为高、初两等小学校,民国九年(1920)改为第二高等小学校。

考盘书院清光绪十四年(1888)田上村(今属风陵渡镇)例授修职郎常秀文创建于田上涧。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曾赐书院银牌一块(现藏侯马寺博物馆内)书院废于清末。

跃龙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晓理镇文武秀才牛彦林建于本镇西山庙(又称西山书院)民国六年(1917)改为第四模范小学。民国十八年(1929)因灾荒停办。

弦歌书院院址在今大王镇张村玉皇庙,创建年代及书院情况不详。1935年高崖头村义士张荣昌于弘歌书院旧址重建昌立义务两级小学,如收平民子弟200多名免费就读,办学12年,就读人数达2000多。

蒲阳书院(永乐书院)院址在永乐镇文庙,建于明代,毁于嘉靖中。清乾隆七年(1742)重建。嘉庆间又毁。道光元年(1821)蒲州府永乐同知陈世昌倡捐银3900余两,在原址上兴工复建,共费银1900余两,存2000两发典生息,作为薪膳之资,立石以记。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蒲阳初等小学堂,三十四年(1908)改为两等小学堂,民国年间改为蒲阳高等小学堂,后又改为永乐第二高等小学堂。

乐善书院中条山之北面历山上有虞帝祠,“庙踞雷首之巅,古柏森阴,条山自东而北蜿蜒迤逦而来,崭然欲尽,隆然盘一巨邱,四望辽阔而黄河自西赴南,蓬勃排荡而去,乃山水雄胜之境,据一邑之壮观。”同治十二年(1873)六官村(今属中瑶乡)生员姚廷辅读书其间,虞帝庙首事者与之议定,以两廊创作学舍。五村联合重新修葺,祠中两廊廊坊20余间作为学舍,由薛于瑛题名“乐善书院”。“盖因帝庙而示人以仰止其善与人同之量也”。并募集制钱10万余枚作经费,选董事8人经理。至光绪三年(1877)遭灾废学。

有《乐善书院记》,薛于瑛撰。

归儒书院清同治八年(1869)上阳村(今属中瑶乡)人秦魁炎(醒清)少壮业商而喜读小学,曾于村东购麻谷废寺创立书院,名“归儒”。“顾院号归儒,必儒之所为远胜于佛而后可。夫读书而专为干禄计与假学佛法以求供养者相去几何”。“以归儒名书院有幸之之意焉,有闵之之意焉,有勉之之意焉,有戒之之意焉,有传圣道之意焉,有充王道之意焉,有信天道之意焉。衣钵之区转为弦诵之场……”聘芮城进士薛于瑛及弟子主讲,一时请业者踵至。平定人李用清为之记。观察升泰题书院额,并与山西学使麐伯谢为作楹联,马丕瑶书“学近知非”门额以奖之。光绪三年(1877)大祲,书院即废。

有《归儒书院碑记》,李用清撰。

《归儒书院记》,薛于瑛撰。

平陆县

虞城书院院址在县东城内,为察院旧址,清雍正元年(1723)知县梁迪与绅士筹划改建,名“虞城书院”,因“平陆,古虞城地”而名。有后堂3楹,堂之左右为廊房各5楹,东西相向;前堂3楹,门3楹,皆南向;大门、仪门各建置若干楹。其旁余地,仍留以待增建。又清厘更名田,为延师养士膏火资。书院规模粗就,知县调任屯留。乾隆二十八年(1763)书院废,改为粮仓。

有《创建虞城书院记》,朱一凤撰。

《虞城书院记》,杜滨撰。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巫医、动物与我: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巫医、动物与我: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作者以兽医的身份到非洲行医,神秘的巫医姆津巴大夫第一个到访,不仅带来几只孱弱的需要医治的小狗,还抛下一句:“我已经等了你十六年,十六年前我就看到你了!”光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足以让人汗毛直立。而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在非洲行医的日子里,他遭遇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人和事:拿着大刀和市场上的肉贩干架;在酒吧跟人比腕力、教酒吧女郎下棋;主持当地人的成年礼并学习如何联结“圣灵”;甚至和巫医成了好朋友,与他一起探讨人生哲学问题。看似不务正业,却真正地帮助了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和动物,也让这趟非洲之旅格外与众不同。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权臣末路(上)

    权臣末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3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沿黄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发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上实现新突破,取得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十四号院

    十四号院

    2200年,科技迅速发展、自然灾害频发、一股奇异的能量突然在全球蔓延,各种生物发生异变,世界变得不再像从前。与此同时,人类也出现了赋有特俗能力的人,他/她们被称为“觉醒者”,蓉城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年,和他的伙伴,在末世中开启了不平凡的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月梨花香满袖

    明月梨花香满袖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仓央嘉措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赛尔号之战神进化

    赛尔号之战神进化

    在宇宙深处有几颗行星,上面住着战神,他们从一只很弱小的精灵变成非常强的精灵,本书讲述了他们在的奇遇及故事……我比较喜欢卡修斯和布莱克,所以本书是以他俩为主角哟,请读者们见谅!
  • 这颗星球有点小

    这颗星球有点小

    种田就要种的霸气,不种个十万八千里怎么能够容得下我伟大的理想,只要咱家收成好,给个总统也不换!什么美女?什么明星?都乖乖的给我一边待着,等着飞哥种完田再说。
  • 封魂瞳1神之预言

    封魂瞳1神之预言

    现代学院,奇幻的瞳术师,封印在瞳的英雄。每个瞳术师都肩负着封印坠落的灵魂之使命,猎捕四大凶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世代的争斗,万载不息。故事便从寄居姑妈的衰仔苏子轩的校园生活展开,衰仔?亦或是英雄,也许只有一层薄纸罢了...
  • 网游之刺客新生涯

    网游之刺客新生涯

    屌丝青年楚随亦在经历了失败的北漂生活之后误打误撞的加入了一个新游《英雄》,很快便在其中展现了自己异于常人的游戏天赋,并在游戏中狠狠的踩了昔日的上司一脚,当他在网游里叱咤风云的时候,却收到了职业联赛的邀请函...
  • 我只喜欢他

    我只喜欢他

    “墨亦你醒过来好不好,只要你醒过来我什么都答应你”许一白用带有哭腔的语气说到。三年后,“墨亦我要走了,我陪你三年的时光已经用完了,或许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来和你道别,再见”许一白刚踏出这个病房墨亦的脸上流下了一滴眼泪。~后面还有剧情许一白变成了霸气的boss但是在墨亦面前还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