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50500000027

第27章 圆通的领导风格(2)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由于中国领域太大,种族、语言、文化都十分复杂,以致中国人普遍缺乏“归属感”。以什么为中心来促使自己有所归属呢?从小就耳濡目染要“治国、平天下”,怎么可以用归属感把自己束缚起来呢?自古以来,中国人一方面坚持“不事二主”;另一方面却又面对随时可能“改朝换代”的危机,使我们不得不舍弃归属感而重视“依附感”

。暂时找到可靠的人士,依附一下,随时衡量情势的移转,以“西瓜偎大边”的心态,适时改变自己所依附的对象,这不是“识实务者为俊杰”吗?

中国人的共识,通常以派系为主。然而中国人的特性,是“有派系,却没有固定的派系”。

居上位者谁也不敢承认有派系,更不知道自己此时此地到底拥有多少群众?因为一夜之间,自己的派系可能解体,而所拥有的群众也各自解散,正好印证“水(群众)能载舟(派系首领),亦能覆舟”的道理。

员工的共识,来自依附感而不是归属感,形成中国人凝聚共识的第一要件:要让员工觉得靠得住,不能片面要求员工必须靠得住。

组织学者常说:组织成员认定所属的组织是属于自己的,才会产生认同感。中国人好像不会这样傻,我们知道组织永远属于高阶层那些少数人的,不可能属于自己的。高阶层是坐轿的人,我们则永远是轿夫。高阶层人士心目中有我的存在,我就依附他、靠他、听从他,和他形成共识;高阶层人士心目中没有我,我便伺机远离他、不听从他,不可能和他形成共识。

有人因此批评中国人太势利,过分现实。历来替君王寻借口,找理由的伪君子,大多持有这种论调。如果明白易经三才之道的天、人、地配合的原理,便知道员工具有这种“合则留,不合则去”的心态,根本谈不上“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层次。多数人不属于道义的结合,仅仅是“树大好遮荫”、“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过客,能待多久就算多久,按所依附的大树有多少福荫而决定。一般员工并不了解什么叫做“忧患意识”,只希望能够安居乐业,不但是人之常情,而且可以对高阶层人士构成相当的制衡力量:“你如果好好照顾我,我就听你的,我们自然有共识;否则,凭什么我一定要听从你?”这十分符合中国人所信奉的“交互主义”。

中国人每听到一句话,大多会开心地询问:“谁说的?”证明中国人“依据这一句话是谁说的,来判断它的正确与否”。老实说,在中国社会,如果不知道这一句话是谁说的,又怎么能够判断它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这样我们才明白,高阶人士每隔一阵子,便要喊出一些近乎口号式的话语,目的在测试他究竟还拥有多少群众。喊出来之后,看看反应如何,能不能凝聚共识,以便确认自己此时此地的声望,也就是凝聚共识的影响力,然后衡量情势,做出一些比较有把握的决定。

表面上看来,中国人喜欢争权夺利,实际上我们所真正开心的,是塑造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形势。大势所趋,权和利都成为囊中物,高明的中国人,口口声声不为权不谋利,却善于“造势”,因为形势比人强,可以决定一切。

中国人凝聚共识的第二要件:要善于造势,使大家跑不掉,不是用法律、规定、契约来约束大家不要乱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规定中国人鞠躬,还不如把屋檐压低,让他自然非鞠躬不可。

史实证明,当形势大好的时期,员工的共识凝聚得有如钢铁一般,精诚团结而又万众一心,令人赞叹中国人果真“输人不输阵”,一盘散沙被水泥充分融合,照样显得坚牢无比。然而,形势衰弱时,员工的个人意识高涨,人人都有不同的意见,随时伺机另起炉灶。

大凡热心参与的人越多,说闲话的人越少,便是形势良好共识凝聚的指标。而袖手旁观或置身度外的人越多,各种意见毫无顾虑地表达出来,即是形势不利、共识脆弱的警示。

怎样造势,才能凝聚员工的共识呢?“一视同仁”式的组织,首长和成员保持等距离,看起来相当公平,却令人十分纳闷:“难道好人、坏人看不出来?”“差别待遇”式的组织,固然被某些不得意的人讥讽为“大圈圈里有小圈圈,小圈圈里还有黄圈圈。”然而,不同圈圈所造成的形势,正是能不能凝聚共识的关键。

员工对首长不可能有充分的认识,大家习惯于“眼睛向上看”,看大、小圈的安顿公正不公正,看第一圈的人对首长恭敬不恭敬。

大小圈圈的安顿是否公正合理,是员工对首长的最大考验。若是大家认为公正,依附感就会增强,认为“只要好好表现,总有出头的一天”,因而觉得“这个组织值得依靠,而不想离去”。这时候很容易凝聚共识,凡是上头说的话,一定是不可逾越的真理。

最靠近首长的圈圈,表面上必须对首长毕恭毕敬,让底下的人看不出什么矛盾,找不出什么隙缝,大家才会放心:原来他们的看法相当一致,只好死心塌地,依附着他们而凝聚共识。

许多人看出中国人善于奉承拍马,而且喜欢用听话的小人,其实不然。这不过是表面的现象,做给底下人看的,用来“安大家的心”。实际上,单独和首长相处的时候,必须言无不尽,而又知无不言,首长才会放心。这种阴阳的运作,使中国人经常人前背后各有一套,一不小心,就会形成表里不一致的小人。

对中国人来说,组织必须发挥组织力,才是员工凝聚共识的具体表现。中国人生长在黄河流域,对“水”的体认最为深刻。水的力量,一波一波向外发扬,所以组织的力量,也要一层一层向外去扩张。掌握次一层的人员,亦即凝聚次一圈人员的心力,对主管而言,十分必要。

中国人是应考专家,大家精于猜题,而且善于答题。首长怎样命题,如何给分,用不着明言,大家都乐于猜测。愿意应试的人,没有不对考试和评分标准形成共识的;只要公正,用考试的精神来凝聚共识,没有人会产生异议。

凝聚共识的第三要件,在适当选用最亲信的第一内圈,透过这些高层人士来建立共识,然后层层相扣,向外圈传布出去,很快就会凝聚共识。

建立共识的方式,可以视首长自己的条件和意愿,采取下述三种办法,加以灵活运用。

第一,圣主型。首长自己确有过人之处,说出来的话,第一内圈无不忠诚响应,而且十分顺利就能够一圈一圈像水波一般传布出去,自然可以采用“小圈密谈”的方式,以圣主的智慧来塑造共识。

第二,贤相型。首长自认并无过人之处,或者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简直压不下去。这时候可以仿效当年“三请孔明”的故事,请出大家公认的贤人,委托他来建立共识,作为辅助的贤相。

第三,互动型。当今民主时代,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互动型,由首长和第一内圈的高阶人士互动来建立共识。一方面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减少大家对首长独裁的疑虑。只要首长和第一内圈的意见融洽,所建立的共识很快就会向外传播,获得大家自动的依附。

希望中国人“被动”地凝聚共识,实在十分困难。能够让中国人“自动”地凝聚共识,才是坚牢可靠,任谁也无法破坏、离间、或者销毁的。

这被动与自动之间,正是中国员工能否凝聚共识的主要关键。历史证明,凡是强制地、高压地、利诱地建立共识,都不能持久,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阳奉阴违的现象,形成“嘴巴上说的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一套”,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共识立即破坏、消亡,禁不起任何考验。相反地,若是组织员工出自内心,以自动自发的心态来形成共识,那就众志成城,持久不衰。

怎样促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凝聚共识呢?主要原则在于“首长只出题目,不给答案,让干部去猜题,并且找出合适的答案。”而且干部也要依样画葫芦,把自己找到的答案隐藏起来,鼓励员工去找答案。

秉持易经“由下而上”的精神,每一阶层都切实遵照“主管命题,部属做答”的法则。

让员工猜题和解答,不但有参与感,而且充分把中国人的应考精神融入塑造、凝聚共识的过程中,让每一个人都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主管如果关心员工,就会看得起员工,让出足够的空间,使员工有所表现。尽量以“你的看法怎么样”来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员工觉得备受重视,便会自动自发地用心猜题和解答。把自己的心和上级主管的心连结起来,自然很容易凝聚共识。

主管人员最需要的修养在于“不明言”。有答案马上宣示出来,大家觉得被动,于是想尽办法,要抗拒、改变、否定主管所提示的答案。

“有成必有毁”,主管明白地宣示自己的看法,大多数被部属的反抗、扭曲和质疑所淹没,不得不改采高压或利诱的手段,造成大家拍马、逢迎的后遗症。

高明的主管,具备“有答案,却懂得暂时不要说出来”的修养,只把问题抛出来,看大家如何回应?

上司“深藏不露”,部属“揣摩上意”,看起来好像“含含糊糊”,却绝对不是“糊里糊涂”。

通过这种“含含糊糊”的猜测、模拟过程,寻找出“清清楚楚”的结果,才是自动建立共识的精神。许多人看不懂,一直批评中国人不清不楚,浪费时间。殊不知如此这般,才合乎人性的需求,算得上人性化管理。

天性喜欢“自动”、“自主”,设法透过“自动”的过程满足“自主”的尊严所凝聚的共识,自然坚牢可靠,而且持久不坏。

上级“不明言”,底下人自动猜测,是一种历久常新的游戏规则,也是凝聚共识的最有效途径。

首长一切说清楚,干部完全顺从,即为“奴才”,稍有意见,便成为“叛逆”,如何是好?

让部属不至于甘心为奴,也不致冒险叛逆,自然容易心安理得地凝聚共识。

如果认为“时代变了,员工不愿意猜测主管的心意,就算费尽心思出题,大家也不愿意找答案”,那么,戒急用忍,先亮出“没有底线”的底牌,当大家畅所欲言,等待答案合乎自己的意思,才依据大家的意思做成共识,不也是一种民主型的凝聚共识吗?

第四节〓防止小人当道自古以来,身为主管的人,无不以“亲君子,远小人”为座右铭。时刻以此为戒,以求“明哲保身”。无奈小人的拍马屁伎俩委实高超,往往弄得上司防不胜防,受到重重包围还浑然不知。

所谓“上台容易下台难”,固然可以解释为“上台靠机会,只要获得上级关爱的眼神,便可以一步登天,顿时忘记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而下台靠艺术,却由于整天交际应酬,迎来送往,没有时间也缺乏兴趣继续充实学识,以致让熙熙攘攘的官场气焰冲昏了头,搞不清楚何时、何地、如何下台?以致不但不能美妙地步下台阶,反而怒气填胸、怨气满腹,甚至大喊冤枉,深感悔恨。”也可以解读成“上台时脑筋还相当清醒,态度仍然十分严谨,尚未为马屁精所包围,所以一下子就登上台去,显得相当轻松、容易;但是下台时已经习惯于马屁精的细心照料,匆促间发现马屁精忽然有如猢狲般散去,留下自己一个人,连下台的台阶都摸不着,岂非十分困难。”

遍查所有正史、野史、传记、自述,从来找不出一个“自动立志亲近小人,喜欢重用马屁精”的人物。历史的记载,也证明所有上司,都深明洁身自爱的大道理。然而不幸的是,结果却大部分为马屁精所迷惑,造成不知不觉“残害忠良,伤害君子,而自己也为小人所害”的惨局。

中国历史之所以治少乱多,主要原因在此。

小人毕竟不是“有为者当如是”的显明目标,所以我们同样找不到“从小立志成为小人”的“典范”。

没有愿意亲近小人的上司,也没有立志成为小人的部属,为什么有史以来,不断形成“小人当道”的局面?其关键因素,即在一般人所深恶痛绝的“马屁文化”。其中“说好听话”和“奉承拍马”的分野,很不容易区别,以至自己受害、社会不安,而国家也难以求治。

试举一例:凡是能够腾出部分时间,为上司分忧分劳的部属,必然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

请问:为上司分忧分劳,算不算拍马屁?

自己本分的工作,弄得乱七八糟,却经常跑到上司左右问“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当然是拍马屁。

份内的工作做得很好,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为上司分忧分劳,谁敢说他拍马屁!相信大部分同仁都会认为这位仁兄确实不简单,有机会升迁,非他莫属。

问题就出在这种判断标准,现代人越来越搞不清楚。当上司的,看见部属热心分忧分劳,不管他本身工作有没有办妥,便认定他是好部属;做部属的,不管自己份内工作有没有做好,就厚着脸皮要为上司分忧分劳。结果上司造成“小人有机可乘”,而部属则“不知不觉成为小人”。原本不想接近小人的,为小人所包围,而一向不想当小人的,竟也成了小人。

更加可怕的是,看见经常和上司长相左右,不管上班、下班都为上司跑腿的人,一个个都晋升了。这时候不检讨自己,不深一层寻找真正的原因,却轻易地以认定“凡善于拍马屁的,必然快速获得升迁”,将一切责任归罪于“马屁文化”,虚构出一个“马屁酱缸”。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才是中国人一方面深恶痛绝,一方面却也难以自拔的原因。

再看一例:在上司面前,说一些恭维话,上司乐于接受,彼此更加亲近,遇有机会就会优先加以提拔。

请问:恭维上司,算不算拍马屁?

电影最喜欢描述古往今来那些犯颜直谏的忠臣,所遭遇的悲惨、凄凉境况。然而,电影导演,十个有八个喜欢听恭维话,对批评的意见拂袖而去。

据说阎罗王非常厌恶拍马屁,某次审判马屁精鬼时,拍案大怒:“你生前为何专门拍马屁,快从实招来。”马屁精鬼连忙回答:“因为世上的人都喜欢如此,我才不得不拍马屁;如果像大王如此公正廉明,而且明察秋毫,有谁还敢拍马屁、说好听的恭维话?”阎罗王怒气顿消,笑着说:“是啊!这也难怪你老爱拍马屁!”原来非常厌恶拍马屁的阎罗王,也难逃马屁关。

同样一句话,当然应该说得好听一些。恭维话如果是为了公益的顺利达成,不算拍马屁。若是为了私利,或者居于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以便为非作歹,那不是拍马屁,又是什么!

说好听话,上司才听得进去。部属尝到甜头之后,用说好听话来隐瞒事实,求取私利,或为非作歹,便成为存心不良的马屁精。

上司听惯了好听话以后,对比较难听的话,听不进去,甚至产生厌恶感,更加提供马屁精用说恭维话获得各种利益的渠道。于是本来不想当马屁精的人,不知不觉也成了马屁精。

再说,公余时常陪伴上司从事正当休闲活动的人,晋升的机会也特别多。

上司爱下象棋,陪他,有输也有赢,让他斗志高昂。首长喜欢爬山,马上把爬山的装备收集起来,和他所用的差不多,当然牌子、质料要差一些,和他一起爬,体力也维持同样的水准,让首长觉得还年轻。至于打小白球,更应该平日多练习,不要走漏风声,然后在适当机会,稍微表现一下,让首长依据“会打小白球的年轻人,不会做坏事”的准则,对自己刮目相看。

往昔靠饮酒、跳舞、打麻将来接近上司,自从公务人员革新生活习惯以来,大家转变方向,以正当休闲活动来包围上司,照样可以造成拍马屁的机会,达到拍马屁的目的。而这些后果,也都是不知不觉产生出来的。

同类推荐
  • 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

    会把财富越做越大绝对是滚雪球高手。财富无处不在,全凭你的慧眼发现。财富的积累与创造关键在于独到的方法与本领,为什么屹立于群山之巅的财富巨人能一览众山小,鸟瞰芸芸众生。把世界的大部分财富揽于怀中。他们对财富攫取的方式方法向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略。会滚冒球者才能领略滚雪球间的乐趣与奥妙。当财富还如雪花一样散落于各个角落,我们何不也去做一个滚雪球的高手呢?《与众不同的滚雪球高手》的作者是张大羽。
  • 腾讯传

    腾讯传

    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最新著作《腾讯传:1998-2012》微信自媒体“吴晓波频道”联合腾讯文学从2014年9月15日起持续连载,并在“吴晓波频道”发起独家预售。当市值超15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遇上中国财经界最冷静的一双眼睛,一个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正娓娓道来……
  •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加多宝集团与广药集团争夺“王老吉”的战火从2012年烧到了2013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持续关注。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亿元捐款,到“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妇孺皆知的凉茶宣传语,再到2010年巨资赞助广州亚运会,加多宝集团凭借其强大的营销力度,将原本属于广药集团的百年民族品牌“王老吉”推向了千家万户2012年,广药集团却一纸诉状,将加多宝告上了法庭,要求加多宝停止销售和生产“王老吉”商标的产品,拉开了“王老吉”之争的序幕。本书为读者再现了“王老吉”商标之争的前因后果,对凉茶饮料行业的现状深入剖析。
  •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

    经济大潮涌来,想抓住契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想找个事业上同担风险,共创佳绩的好搭档吗?又要怎样做才能拉拢大客户,取长补短,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双赢呢?面对上述问题时,不要着急,因为你手里现在的这本马斐所著的《拿下大客户》。此书为您写下了解决问题的48个上乘秘诀,供您参考和学习。认真阅读,相信聪明的您一定可以悟到其中的通关密语。
  •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本书叙述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理论争论,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的制度特征,并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外部环境要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热门推荐
  • 他心底的小光芒

    他心底的小光芒

    沈煜祺作为包揽的娱乐圈一大半的顶流明星,却不知是流量的代言词,他,是一个用实力与颜值收获一大批粉丝的人某著名导演说“他是为了演戏而生”某著名音乐家说“简直是为了音乐而生”某玉米说‘不,他是为了给我们带来希望而生,为了我们而生’而靠在沈煜祺怀里的林星辰说“不不不,你们都错了,他是为了我而生的”说完抬了抬头望了一眼正在帮她剥橘子皮的男人,男人感觉到他的视线附和“嗯哼,为了可爱的辰宝而生的”“嘻嘻嘻,阿煜真好”作为了一个资深的玉米,林星辰手撕得了黑粉,帮爱豆p的了图的美少女,爱豆专辑打榜第一名,唱得了歌,跳得了舞,想要感受爱豆唱跳,于是跑去参加女团,一不小心就成了女团top了林星辰表示:我也并不想,只是一不小心而已,于是她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想,她要去演戏。
  • 卿本木匠奈何做官

    卿本木匠奈何做官

    清朝的贪官穿越到明朝天启年间当清官的故事
  • 攻略从今天开始

    攻略从今天开始

    一场车祸使她重生在一个娱乐圈的主持人身上,本以为捡回一条命,没想到却要被迫完成所谓的“男神攻略系统”。漫长的冬季,她与神秘人的相遇,相识,还有相爱,她最终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她最后的选择又是什么?
  • 星空下的物语

    星空下的物语

    相传太阳运行轨迹中存在着十二个星座,它们分别包含了宇宙中最强大的十二种力量,所以称之为黄道十二宫,而传说我们生活的地球便存在着获得这些力量的人类地球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有的天赋异禀,有的才华出众,有的精通玄理对于人类而言,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如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换以及漫天星辰存在的意义而这一切的一切皆在《星空下的物语》
  • 乡野少年郎

    乡野少年郎

    北漂白领罗承龙因撞破上司和秘书奸情,被恶意诬陷,气愤不已的罗承龙毅然辞职。心情烦躁的罗承龙回家看望父母,散散心,没想到遭遇危险,几番折腾,一次奇遇。从此罗承龙开启逆天开挂人生,修路建学校造福一方,获得村民的一致称赞和尊敬。以后的罗承龙会有怎样的故事,请乡亲们接着品读……
  • TFBOYS:若能再见

    TFBOYS:若能再见

    穿越,貌似不太可能。。雷人,竟然又穿回去了。。王源王媛傻傻分不清啊!!逻辑怪物pk长腿欧巴看,冠军花落谁家!!
  • 神明之战

    神明之战

    (无穿越,不脑残,猪脚不2不傻,不会自作聪明)“让老子穿越吧,重生吧,这样的生活真的够了”叶冰呆呆的望着天花板,“或者掉个附带各种系统的神器戒指神马的也行啊”萌萌的样子能秒杀各种小不点宠物…
  • 无双世纪

    无双世纪

    在这辉煌的世界,流传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从最初开始到无线未来,是征战诸天还是遨游寰宇,如果你愿意这里也将是你的世界,你也可以成为辉煌世界的一员,谱写一段美丽的神话。
  • 皇帝今年到我家

    皇帝今年到我家

    反转到让人闪腰的剧情,中二十足的配角。有年少时的欢喜,有刻骨铭心的爱,有平淡的陪伴。凤鸣轩的弄弦人,亲卫首领阴丽华,安氏望族安芊穗……以历史人物为模板,写完全不同的故事。满月夭折刘隆,位面之子刘秀,千古一帝李世民,天妒英才亚历山大……天天做皇帝,年年换着玩。前面一本正经瞎扯淡,后面车速稳步上升,各位看到五十章以后的一定要把自己绑死了,车速太快,容易出事。
  • 位面鬼差

    位面鬼差

    项蒙突然意外死亡,变成鬼魂后得知自己阳寿未尽,阳寿未尽怎么会死呢?这连掌管命运的冥王都不得而知,项蒙的死超出了灵界的预料,超出了天地法则,正因如此,无法复活,无法投胎,最终只能留在灵界成为一名穿越不同位面完成任务的鬼差,只是,这一切真的这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