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01200000011

第11章 桃坪羌寨,那些口口相传的根(1)

白石崇拜的缘起

四川阿坝地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主要分布在州内摩梭河流域和岷江上游,作家阿来用自己一本书的名字把这里称为“大地的阶梯”。羌族在松潘一带的分化,决定了后来的党项羌和其他支羌族人的命运。我沿“大地的阶梯”所找寻的是与北上路线相反的一支,他们是昂部落中后来向东南迁徙的羌人以及党项羌中从松潘南下到达摩梭河流域的一支。

隋唐时期,岷江上游一带的羌人迫于吐蕃势力向东迁移至此。据《四川古代史》记载,这一带的羌人系秦汉时期从河湟一带迁来的羌人与当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汉代以后,西北的羌人经过两次较大迁徙来到岷江上游地区,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次是隋唐时期。当时岷江上游已定居着被称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的统称)诸羌”的羌人部落。隋唐时期,由于吐蕃王朝向东扩展,河湟一带的羌人相继内迁,其中一支到了岷江上游的茂州一带,这些人后来成为岷江上游地区的主体民族。如今在羌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远古时候,羌人曾有一次大迁徙,其中的一支后来定居于岷江上游。他们和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戈基人”发生了地盘之争;身强力壮的“戈基人”一次次打败羌人,一年年的战争使族落中的男人死亡甚多,屡战屡败的羌人不得不准备弃地远迁。一个冬天夜晚,大家都已经收拾好东西。夜色最浓处,他们的首领牟芯脸上挂满了疲倦,谁也不知道此时他正在接受神的谕降--应该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并以在颈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准备第二天在羌河边出战。同时,“戈基人”的首领唛荩也在梦里得到神谕:“上天赐予一场利于作战的大雪,羌人已经没了御寒的羊毛毡毯,他们准备离开这里了,他们冻得连武器都拿不动了。现在你们用雪捏出团儿,在羌河边就可以用这个撵走他们。”于是,“戈基人”拿着雪团去了。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唛荩被羌人俘虏,“戈基人”被打垮了。羌人为报答神恩,奉白云石为最高天神。这种习俗相传至今,而且在西夏党项人那里也一直保留着这种习俗。

发源于阿坝松潘县的岷江,穿茂县、经汶川,将341公里的美丽与壮观留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世界上第五大峡谷。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茂县、汶川等地发现和出土了彩陶等器物,它们与陇西及陇南的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器物相似,是典型的羌文化产物。

当地人介绍说,“羌”在这里的称谓是从汉代沿袭至今的。茂县的羌族自称“日麦”,茂县赤不苏地区的羌族自称“日玛”,理县的羌族自称“玛”。“日”是词首辅语词,作冠词用,无特殊意义。在理县的桃坪,龙小琼(这是一个精灵,后面我会专门讲讲她)介绍,他们把“我”叫做“re”。在喜马拉雅山腹地的夏尔巴人村落里采访时,我发现那里的人自称时,发音为“日”和“俄”连称,也为“re”。

石堡里的羌花,云朵上的歌桃坪,我国羌族最集中的寨落之一,距离理县县城39公里,离汶川县县城16公里。寨子里住着98户近500名羌人。相传,羌人迁居到四川岷江流域时,一个叫陶殊的人率先开发了这块土地,人们便称为“陶殊坪”。也有一种说法是:从宁夏平原被蒙古人追杀至此的党项羌人带来了桃树种子,他们在这里栽植,后来这里盛产桃子,所以叫“桃子坪”,简称“桃坪”,羌语发音则为“启子”。

一重又一重的玛羌山把小小的桃坪羌寨拥在了怀里,一块又一块的石片筑成了古朴坚固的羌寨碉楼。来到这里的羌人,已经不像最初在“析支”之地生活时那样逐水草而居了,也不像后来流居在宁夏平原的党项羌那样居住在完全汉化的土木结构房屋;他们已经习惯傍山而住、择水而居,他们对水的利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后来党项人大开大阖地在黄河边上兴修并利用了众多水利工程不同的是,生活在这里的羌人在山寨中构建了复杂的水网系统,让冰凉清澈的山溪水按照他们的意愿在寨中游走,以便淘米洗菜、涤衣涮桶。走在寨子的巷道中,总听到有潺潺的水声,却不见明渠亮道--当地的羌族老人说,这正是羌寨供水系统的独特之处。从山上流下来的水,首先作为动力经过磨房用来磨面打米,然后通过由青石板砌成的暗沟水道流到各家各户作为生活用水,非常方便。

“迷宫”和暗沟水道可以说是羌寨的两大特色,让小小的石头寨充满了灵性与秀气。据说这样的结构对预防地震也有很大益处,这里坚固的石头碉楼加上水系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抵御地震的破坏力。据说桃坪羌寨的碉楼原来有7座,现在只剩下3座,其中的一座就是龙小琼家的。这座碉楼高约30米,经过无数的风霜雨雪和地震侵害仍岿然屹立,像刚强的羌族汉子一样昂首傲视这个世界。古时候的碉楼是羌人与外界发生战争时用来了望敌情的,通过它可以点起烽火传递消息。碉楼是寨子里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前,哪个寨子的碉楼越高越多,这个寨子的政治地位就越高。走进碉楼,道路曲折蜿蜒,如同迷宫一般。一旦敌人来进攻,在这七拐八绕的迷宫里肯定会陷入处处受袭的困境。据说,羌人在建造碉楼时不画图不放线,全凭眼手的配合--碉楼体现羌族人不凡的建筑天赋。

用汗水和生命筑成的古文明成就,在今天把羌人与富裕连接起来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灾难。许多真实的东西被篡改了,羌家文化在商业的冲击下正慢慢消失在现代文明的节奏里。许多来这里的客人总按照自己的需要,有形或无形中改变着这里的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对此,龙小琼很担心,她总对我说,游客来这里游玩也应该尊重这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不要单纯为了旅游而改变这里的原貌。比如,这里的人家多年来就没有锁门的习惯,大家一直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氛围里和谐生活着,来这里的一些游客却要求给安上锁。还有不少客人来这里,晚上酗酒,还要唱歌,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宁静之夜。有一些人家应客人的要求,使一些水泥建筑不和谐地出现在了古色古香的寨子里。如今,流行与时尚旗帜下许多商业化的畸形消费使得整个山寨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厚,加速了这一古文明遗留原貌的蜕变。

如何在传播羌族古文化的同时又能将之妥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村里有个叫王嘉俊的老人,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用于收藏各种散落民间的反映羌文化的文物及生活用品,并开办了一个羌俗博物馆。2005年夏,王嘉俊老人前往银川参加第二届国际西夏学术研讨会,我们一起和其他参会的羌族同胞相聚在银川的“小郑烧烤”,喝酒、唱歌。北川县的拓跋天玑,身穿漂亮的羌族服饰,又有着洪亮的歌喉,结果整个饭厅的人都惊羡羌族人的能歌善舞。

羌寨因为那些古朴的石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变得厚重美丽。然而,勤劳、勇敢、淳朴的羌家人是这个石头山寨的灵魂。这其中,“小龙女”是最让人沉迷的一个精灵。1976年,龙小琼出生在桃坪羌寨一个世代务农的人家。她从宜宾卫校毕业后又到成都学习当导游;回到家乡后她就在这石头寨子里搞起了“羌家乐”,成了当地办旅游“吃螃蟹”的第一人,也成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带头人。

1996年10月羌历年,龙小琼带领姐妹们穿上漂亮的节日盛装,来到寨子旁的317国道载歌载舞,向过往的旅客介绍羌寨,介绍碉楼、漂亮的羌族少女、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庄房”、直插云天的古碉楼、精美绝伦的羌绣。充满激情的羌族歌舞……由此招徕了第一批游客。从此,桃坪羌寨的名声不胫而走,越传越远,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也跟着办起了“羌家乐”。后来,国家领导人接见龙小琼,亲切地称她为“小龙女”,“小龙女”渐渐替代了她的真名。很多媒体报道说她其实姓杨,却并不清楚她的家族史。我走进她家时,在碉楼二层的厨房里看到了内地宋元时期的牌位,正中间上方是“神之格恩”四个字,供奉的是“天地国亲师位”。他们的解释是:羌族人把天供在最高的地位,认为万物是天神创造的;然后供奉提供人生存所需的大地;接着奉国家在上;然后是亲人--羌族人很看重亲情;再下来是给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最后是自己的在位。宋代时西北地区有不少地方就存在这种供奉方式。牌位的左边供奉观音大士、灶君王府君--这与羌族尊重女性的传统符合。右边供奉杨、贾、龙氏等门中的高曾远祖。为什么她的祖先会有三个姓氏呢?“小龙女”的解释是:她的爷爷、她的爸爸都是汉族招女婿。按羌族人的讲究,人老了,怎么能不让自己的姓氏传承下去呢?于是,她就姓了爷爷的姓,叫龙小琼;她的羌族名字叫“萨琪”,翻译成汉语就是“东边的小姑娘”。她的弟弟姓了奶奶的姓,叫“杨天得”。她的妹妹姓了爸爸的姓,叫“贾一洋”,羌族的名字叫“笪笪”,汉语意思是“小乖乖”。当我问起老奶奶的年龄时,老奶奶摆摆手说:“我还小,不好意思说,才87岁。”她是家中最年长者,而6岁的杨承雪是家中年龄最小的,是“小龙女”姐姐的孩子,全家人都很疼爱这朵小羌花。

2004年9月,我和《经理日报》的张心武、重庆钢铁集团的许许从成都出发回银川。这次,我专程邀请龙小琼和她的妹妹笪笪一起前往“寻亲”。以前没有桥,杂谷脑河隔开了桃坪和外界的联系,村民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使这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保持了其原始的文化生态面貌。“小龙女”告诉我,我们一路沿着而来的杂谷脑河发源于马尔康境内的鹧鸪山下,长达190多公里。

寨子里许多人都知道了“小龙女”要去宁夏的消息,大家都很羡慕她。在寨子里摆工艺品小摊的周群华,已年近半百,她从小就喜欢历史,她说:“我们这里的羌族和宁夏的党项人是一个祖先,党项人可能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建立了西夏王朝,这是我们羌族人的骄傲,我们是该早就去看看的。”在杂谷脑桥头每天负责验收门票以及为客人和车辆进出寨子放行的杨天杰,原先在新疆当过兵,他是村里面最早知道西夏王朝的一批人。谈到小龙女这次出行,他的羡慕之情同样溢于言表。他说,寨子里的其他年轻人也一直都想去宁夏看看,等来年时机成熟了,他们想组织一个寻亲团去那里拜祭同胞所出的党项人。他不断向我打听宁夏的情形。

释比,羌文化传承的脉向

一个民族总有它的文化传承者与续递者,他们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代言者,在他们身上浓缩着整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文化脉向。羌族人中,释比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们是羌族有声有色的灵魂。

同类推荐
  • 回到秦朝当皇子

    回到秦朝当皇子

    将要被阴险的胡亥干掉,怒吼的扶苏不甘历史的重复大吼一声:小爷的地盘还没抢完,三千佳丽还没到手,万千猛将还没收服。我要逆天改命,与天下英雄一搏,玩死胡亥,痛扁刘邦,搞残西楚霸王。永享万世皇朝!
  • 美国福音:上帝、开国先贤及美国之建立

    美国福音:上帝、开国先贤及美国之建立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几年里,一些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从上帝那里偏离得太远;其他的人则在担心一些宗教狂热分子正在向美国的自由传统发起“圣战”;许多美国人似乎认为他们正生活在一个无可奈何的、被宗教分裂开来的国家。实际上,上述的这几个观点都没有切中要点。有关美国的好消息——作者将其称为美国福音——正是在让宗教塑造美国的同时,又不让它扼杀美国。
  •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激情三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大变迁

    1978——2008年,这30年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30年,也即是共和国奋起、激荡、变革、开放、向上、图强的30年,它必将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一部瑰丽而不朽的诗篇。而在30年中发生的一桩桩大事便是这诗篇中的珠玑,这已成为许多反映改革开放30年著述的重要内容。本书则有所不同,不是记叙这30年诗篇中的珠玑的,而是采拾这30年中那些不显眼的甚至被“沙石埋没了的一种贝壳”——百姓生活。
  • 帝王的逗比日程

    帝王的逗比日程

    跟随历史的潮流,纵古观今,看帝王的成长史……
  •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统治了260年,这其间有入关时的血腥征讨,有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丑态毕露的贪官污吏,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维新改良的失败尝试……本书回顾了清朝二百多年间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化方式加以讲述,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
热门推荐
  • 大耀女帝

    大耀女帝

    失了幼弟与父君的皇女,为寻找杀亲仇敌而卷入夺嫡之争。一道圣旨为她立下正君,而他,让她被仇恨冰封的心湖荡起涟漪,不料,却是她久寻不着的仇敌……
  • 一誓泪无痕

    一誓泪无痕

    “长生不老?都什么年代了你还信这个?”听到这句话梦梓夜不禁笑了笑,“空活百年疑是梦,无奈梦醒亦无痕。”永恒的生命,没有追求,看不到终点。当你拥有了全世界,却不曾拥有过你自己。看梦梓夜,为探寻自己身世之谜,与女主邂逅,富可敌国却一路扮猪吃虎,逆天改命。是都市言情,还是异术超能,亦或是百年大爱。几生梦如缘,一誓泪无痕。
  • 平民大富豪

    平民大富豪

    一个大都市的小白领,收入不高,颜值一般,通过冥想的智慧,已然超越很多成功人士成为人生真正的大富豪…
  • 吞噬从大涅盘开始

    吞噬从大涅盘开始

    一觉醒来,梦回2010年,金钱?地位?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周寻成功抓住先机完成从屌丝到高富帅的逆转,本以为自己会像都市小说的男主角从此人生巅峰,但没想到2015年的一月开始,整个世界发展却和自己记忆中的变得不一样了.....这是一个从吞噬星空大涅盘开始时期的故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听说你爱我

    听说你爱我

    初恋女友甩了我跟了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子,我知道是为了钱,第二个女友因为我不够帅,跟我分手,而第三个因为我不坏,从此我变了。
  • 神笔小小七

    神笔小小七

    穿越到古代你的职业能干什么?我就不信了做设计的只能当个画师,回到异世大陆,笔比剑强,征服傲娇王爷,续两世情缘,走人生巅峰。
  • 腹黑BOSS专宠妻

    腹黑BOSS专宠妻

    “Boss,夫人想做天后……”“那你把所有天后都干了。”“我做不到。”“?”“我还没说说完Boss,夫人想做天后她妈。”“那我立马回来。”————————————“我媳妇在哪?”“夫人在埃及。”“跑埃及干什么?”“夫人听说埃及有金子就连夜去了。”“把她给我抓回来,晒黑了怎么办?还有我给她的小金库是不是不够?”——————
  • 怪物猎人之影卫所

    怪物猎人之影卫所

    这是一个简单、纯粹又无比绚丽的属于猎人们和飞龙的时代。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维护着这份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 帝国来信

    帝国来信

    赵儿搬进了新家,有一天他忽然被一群蚂蚁包围,原来蚁群帝国送来了一封信…
  • 言之当初

    言之当初

    一个完美的邂逅,一场偶然的巧遇,打开了两人之前的缘分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