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0700000016

第16章 从自强到变法(3)

但是,反观洋务运动,我们也发现,其实在中国搞现代化还是有便利条件的,同样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其他国家可能都会在一定时期引起很强烈的反弹,但是中国人对这些新玩意儿却不排斥。你看参与太平天国起义的农民,没见过世面,也没什么文化,但看到洋枪洋炮好使,很快就喜欢用。轮船最初在中国出现时也是,大家都觉得新鲜,发现它跑得快,都喜欢坐,有些人其实没什么目的地要去,就是喜欢上去坐。我前面也讲过,洋人第一次在修建淞沪小铁路时,当地人也是有事没事都去坐坐。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这些新事物都很好奇,并不是持排斥态度。在英国,火车刚出现时,农民都非常恐慌,都传言这玩意一来,奶牛就不产奶了,母鸡就不下蛋了,当时各种谣言满天飞。但中国人没这样的担心,除了一些冬烘的士大夫。不过中国人也有害怕的东西,那时他们怕电线。当时有线电报已经出现,就是用莫尔斯电码拍的,但需要架设电报线,一路得埋杆走。中国人一直想不出来沿路立杆子是为什么,上面牵着线到底是要干吗的,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谣传,比如说电线就是摄小孩子的魂的,小孩子的魂被收走后,就顺着电线杆跑到外国去了,这一类谣传很多。因为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很难想象一种无法具体化的新事物。轮船是可以装人的,枪是可以打人的,这些都好接受,但是电报乃至电码都是无法具体化的东西,他们自然会对其怀有莫名的恐慌。

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中国整体环境对于引进新事物、搞现代化有好处,而且,中国的农民,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洋务企业里的工匠,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中国人的文化水平,尤其是男人,与欧洲在开展现代化时的工人的文化水平相比,一般都要高出很多。欧洲的农民长期是不识字的,而中国印刷术发明得早,出版业一直很发达,所以书籍传播很广。而且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很普及,所以农村的成年男子多少都曾读过一点书。一个家庭,不论家长职业是什么,一般都会送孩子去读几年书,所以中国当时的识字率很高。这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在成为工人后,显然要比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在学习新技术时更有优势。中国搞现代化,其本身条件要比很多国家好,甚至比刚开始搞现代化的欧洲国家要好。

但关键问题是,在最早的变革中,士大夫的参与度不够,这就导致洋务运动的中坚人才长期匮乏。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我们最早办起来的洋务企业都是官办企业。当然,并不是说官办企业就不好,日本开始工业化时也都是官办企业为主导,只是后来逐渐发展为官督商办,最后发展成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商办企业。但在中国,这一过程只走了两步:由官办到官督商办。为什么中国办洋务由衙门独办发展到衙门掌权,商人办事,就是舍不得完成最后一步,让商人,或者说新兴资产阶级成为推动现代化的主体,完成私有化呢?就经济改革而言,在自强运动中,政府的推动最后遗留下一个半吊子工程。但很多国人却在此时开始思考,是不是真的需要对制度进行变革。其实,中国的变法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每次改革都没有走完它应该走的路,然后很多人就喜欢跳出来对变革进行反思,反思道路选择得正确与否,进而怀疑变革本身的正当性。

虽然刚才我提到,中国的整体环境对支持现代化变革是有利的,但也有很多阻碍之处。比如,当一个大型工厂建成后,大机器、大锅炉、大烟囱林立,许多人就开始退缩了,就连比较开化的江南地区也是如此,很多人不敢去做工。后来是先招了些童工,让别人发现他们也都活着出来了,然后其他人才敢去做工。像陈启沅,现在一般把他看成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家,他在他的老家,即现在的珠海一带,购置先进机器开办了一个缫丝厂。缫丝原来都是农村各家各户利用土机子来做的,这样做起来比较慢,效率也比较低。陈启沅想采用新的运作模式,但是工厂从建成开始就受到极大的抵制,不仅地方士绅抵制,普通老百姓也抵制,根本没法办下去。后来他想到一个招,就是重新变通设计,制成一种可以一人一具的小型缫丝机,他一家送一具这种小型机器,这样一做就很顺利了,然后就很容易地将工厂办起来了。也就是说,当时的民众对这种大机器集中生产还存在抵触情绪,仍然青睐于分散于各家各户的独立生产模式。中国人对于这种家庭生产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而对在现代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的积极性一般都要差一点。

北洋水师

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也有一个特例,就是北洋水师。整个洋务运动都是变物不变制,器物可以引进,大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可以学习,但一般的制度性变革是不被允许的。不过,筹建北洋水师却把制度也变了,要想练制一支新式的海军,不变制度是不行的,像当时买回来的定远号、镇远号这类大军舰,都类似于一个小工厂,如果不对制度进行变革,这些军舰根本没法操作。所以,北洋水师全面引进英国体制,把英国的海军章程全文翻译过来,把无关紧要的地方改改,就成了中国的海军章程——《北洋水师章程》。而且他们也把英国的军阶制度引进中国,只是把具体的称呼都改了;同时还把英国的军官请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训练中国的水兵;让从福州船政局毕业,又从海外留洋回来的学生当管带或舰长,指挥军舰。所以说,北洋水师对传统的军事制度变革得比较彻底,但它也有自己的问题。

首先,北洋水师仍然是由李鸿章掌控的。我们在讲湘淮军兴起的时候说过,湘淮军与八旗、绿营最大的区别就是兵为将有,北洋水师也是李鸿章所建构的军事体系内的一部分,他要保证北洋水师首先是忠于他的,至少他能够对其施加控制。所以舰队的司令,也就是水师提督,只能是一个忠于他的淮军军官——丁汝昌。丁汝昌原是淮军骑兵出身的军官,骑马毕竟跟开船大不相同,他自己也不懂海军,让一个不懂海军的人来当舰队司令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司令需要全盘指挥舰队作战,如果他不熟悉军舰的性能和海战的规律,那么指挥起来也是很困难的。但李鸿章为了保证北洋舰队对他个人的忠诚,宁愿选任这样一个司令。此外,中国人建海军,内陆的气息还是留存得很重。海军是要到海上去打仗的,死也应该死在海上,它本来就是和陆军不一样的兵种,但是中国人建的海军仍然带有很强的陆生心态。比如甲午海战中在黄海大东沟迎战日军,大东沟那里是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的,这个战场的选择就很奇怪。大东沟不适合打海战,而且即使能看到陆地,陆上也没有海防炮可以对舰队进行支援。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离海岸较远、比较广阔的海域呢?其实这就暴露了北洋舰队的问题,它只敢沿着海岸线航行,有点小孩子断不了奶的感觉。北洋舰队有两个基地,一个在旅顺,这个还不错,但另一个建在威海旁的刘公岛附近,这个地方根本就不适合作为海军基地。刘公岛是个离海岸不远的小岛,北洋舰队的基地就建在这个岛和海岸中间的夹缝里,然后这个夹缝两侧朝内建了大量坚固的炮台,这个堡垒就像一个乌龟壳,基地就修在乌龟壳里。黄海一战,北洋水师战败后,剩余的军舰都躲在这里面了,这有什么用呢?日军一看,这很简单啊,从威海东南边的荣成湾登陆,然后兵分两路,迂回一下,就把威海打下来了。这时日军可以直接利用岸上的炮台,而躲在乌龟壳里的北洋舰队就都成了活靶子,想出也出不去了。他们在躲进来的时候,就在两边的出口都布满了水雷,本来是怕日军舰队攻进来,结果自己也出不去,倒是自己把自己包了饺子。从现实的海战来看,这种海军建起来的确没什么大用。

还有更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当时建起的舰队有四支,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各行其是,各搞一套,其实有点半军阀的味道。这样互不统属,最后只会被人各个击破。之前水师曾聘任英国军官作教习训练水兵,但中国人一发现自己会开船了,能把大军舰开到外洋去了,就觉得不需要外国人了,干脆中国化算了。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搞中国化,然后就发生了权力纠纷,最后把当时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赶走了。把教习赶走以后,军队的训练就开始松弛、马虎了。虽然那种关于北洋水师在大炮上晒裤子的传言不一定是真的,但的确管理非常疏忽,疏忽到什么程度呢?日本人的间谍进入基地后可以随便拍照,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北洋舰队各军舰的样子,都是日本人拍的,我们自己则没留下照片来。所以日本人对中国的舰队了如指掌。而且,舰队的管理也很落后,海军每天都是要把舰炮擦得一尘不染的,检查的军官会戴着白手套往上蹭,要没有任何脏东西才成,但后来北洋水师的这些条例规章都没有得到有效遵守。邓世昌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他的致远号兵舰,各个密封舱的密封圈都老化了,结果中一颗鱼雷就沉了,作为舰长难说他没责任。这些留学生,战败之后,一个个都自杀了。他们这些人都是国家花大钱培养出来的中国第一代海军人才,结果一打败仗基本上都自杀了。邓世昌本来可以不死的,但他偏偏自杀了,刘步蟾也自杀了,林永升也自杀了,方伯谦是被杀的。他们那一茬人里好像只剩下一个萨镇冰,萨镇冰又是其中学习最不好的一个,最后国家海军重建,他反而成了海军大臣。

洋务运动未必是场失败运动

总体上讲,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什么是西方工业。洋务运动后期,炼钢工业、通信事业、铁路事业也都发展起来了,虽然进行得比较慢。像开平矿务局原来就是用马来拉火车嘛,当时不让用火车头,说是用了火车头会震惊皇陵什么的。李鸿章比较聪明,他在皇宫和镜清斋之间建了一条小铁路,让西太后坐着去玩玩儿,西太后一坐,感觉还可以,于是开平矿务局就可以用火车了。洋务运动后期,铁路开始兴修,后来的京汉铁路(当时叫芦汉铁路)也开始修建,北京的前门火车站也开始建了。由于电报很方便,所以也开始普及。总的来说,成就还是有的,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后面的改革就很难,虽然说经济改革只走了一半,没有走完,但毕竟也开了个头,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民营工业,尽管都是买办来办的,但毕竟还是有了。

所以,不管如何评述,洋务运动毕竟是中国第一次自主的变法,毛病很多,但不能因此说它不行,甚至说是失败。为什么很多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呢?是因为中国旁边有个邻居日本,日本人向西方学习的成绩比我们好。比如学海军,日本人是一直老老实实地学,直到甲午海战时,那些英国教习还在军舰上任职,而我们一直嚷嚷要中国化、本土化,老早就把这些洋教习赶跑了。打个比方,日本是个优等生,我们虽然比不上日本,但至少也能及格。但一个中等生碰到一个优等生,失败也很正常。中国人倒霉就倒霉在有个并排的同桌比自己学得好。所以我们后来就觉得,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运动。其实,我觉得未必。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武昌起义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武昌起义

    1911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步走向倾覆。这一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湖北省城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它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 贞观闲王

    贞观闲王

    坐一次飞机,竟然会遇到超级气流,意外穿越到大唐,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程咬金,李靖……王平安的悠闲大唐生活开始了!
  • 篡那个朝谋那个位

    篡那个朝谋那个位

    一段可歌可泣可爱可笑的官场腹黑史。一个对物质生活宁缺勿滥的痞子少年。官场上的心狠手辣,生活中的幽默风趣。他纵然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他的宗旨一直是:为了自己能吃肉让别人看着,不择手段又如何。(各位大大,看完别急着走,没有票票也放入书架,小弟跪求.本书有望成为第二本《庆余年》你们怎么看)书友群:176025142
  • 穿越之在古代开个美容院

    穿越之在古代开个美容院

    处处不如意的周深一不小心穿到了古代的一个小村子,利用专业技能开启了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人身巅峰之旅。
  • 凤鸣九天:我的夫君是聂政王

    凤鸣九天:我的夫君是聂政王

    简介:她是来自现代22世纪的一搂孤魂,意外死亡。一朝穿越到了架空历史的南晋王朝,成为一代名将沈将军—沈一鸣的独女—沈清涟。民间有传:沈清涟倾国倾城,貌若天仙、却空有了一副好皮囊,亦无文采、又不会武功,刁蛮任性,臭名远扬,人人都知一代名将沈一鸣之女是个草包。他是南晋王朝战功赫赫有名的聂政王,性情暴虐杀伐果决。外界传言他脸戴半张面具是为了遮住鬼厉般的丑颜,他凶残、冷酷无情,比魔鬼还恐怖。一道圣旨,她成了他的妃。萧晟睿说权势、江山不及她沈清涟的一颦一笑。(这是一篇男强女强的文章,)
热门推荐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舍你其谁

    舍你其谁

    重生之后的冷云清,冷漠的令人心疼。可是现在的他不需要别人的怜惜了,武功深不可测,世人生死全在她一念之间,是时候开始了。楚翼然凌宣辰不染尘世的王子,终究逃不过那一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从那一瞥开始。接着有人要复仇,有人要苦守,有人。。。。
  • 接近女上司

    接近女上司

    昔日的优秀特工魏浩回到中海,没想到刚下飞机就被一个美女老板看中,不仅让魏浩做她的贴身保镖,更是在某一晚,火辣大胆地走进了魏浩的卧室。
  • 天眼少女

    天眼少女

    【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个能够看到死人生前看到的最后一幕的少女,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她不得不离开她原来的学校......后来,发生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案件......
  • 浮生六日闲

    浮生六日闲

    晴天的烦恼,大概是没有白云来点缀吧。师父将徒儿辛辛苦苦养大,却有个劳什子西海二龙皇子想拐骗去。平日木讷高冷清贵的师父立即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徒弟当然是留着给自己的啦。师徒恋从温馨爆笑慢慢变成……尽情期待!
  • 星光坠入眼眸里

    星光坠入眼眸里

    阮明月:“我不是一开始不喜欢你,也不是一瞬间就不喜欢你了,而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能陪着我,我发现,渐渐的我不再需要你,到最后我不再喜欢你了。”许清风:“第一次遇见你,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劫。”
  • 荆棘手刺:猎心游戏

    荆棘手刺:猎心游戏

    一纸通知书,竟是A市最负盛名的贵族学院,据说那里有着无数的秘密,无人可破解。轮回千年只为等待你的到来,将我唤醒,我的公主。”他傲然无双。爷爷去世前交代的一串手链竟成为众人争夺的稀世珍宝,而这所学院的千年之谜也随着少女的出现浮出水面。千年之后,少女强势归来,一切都将臣服在她的脚下,血蔷薇,黑荆棘,一念之差,万年悔恨。这辈子只守护吾之所爱。
  • 十分遇见你

    十分遇见你

    女主(安和)一个文静的女孩与男主(顾子熙)在一场大火中相遇,安和喜欢他,喜欢了十一年,殊不知那个她等的男孩却忘记曾经的誓言,男二(易阳)在安和受伤是时照顾,陪伴,才发现,当年那个男孩其实是他……
  • 那年我们曾相遇

    那年我们曾相遇

    还记得那个夏天吗?告别了充斥着非典警报的高三生活,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六月高考,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离开父母,离开家乡,走进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印象里,象牙塔有阳光、有伙伴、有青春、有初恋。可经历过才知道,阳光会偶尔被乌云遮挡,伙伴要经历时间考验,青春有欢笑但伴着泪水,初恋有时甜蜜有时悲伤。毕业十年,暮然回首,最珍贵的依然是那段回不去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