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6600000046

第46章 五唐代后期的佛教哲学(6)

而形体,则是承载性命的容器。性命,是虚而灵的,也是使生命成为生命的东西;它们虽然处于视听所不及的地方,但它们是永生不死的。形骸,是得自自然,它“朝合而暮坏”,不值得留恋(《无能子·质妄》)。因此,形骸就是在它活动的时候,也是死的。因为它自己不能动,是神气使它运动,“形骸非性命不立”(《无能子·析惑》)。所以无能子主张要保养人的精神。他认为,使精神疲劳而求保持生命,是不可能的。他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个“自然生死之理”而进行修炼。而真正的修炼,不是炼形,而是任其自然。任其自然,就是无心、无为。无心的境界,乃是真正自然的境界。比如权衡由于无心,所以能够公平;镜子由于无心,所以能够明亮;鱼鸟无心而游而飞,水火无心而湿而燥。因此,自然的状态,也就是无心的状态。无心表现于人的处世,就是虚心。虚心以对待事物,就是泯灭事物的差别。泯灭事物的差别,无心以应对事物,就是无为的境界。无能子说:无为则淳正而当天理,父子君臣何有哉!有为则嗜欲而乱,人性孝不孝、忠不忠何异哉!(《无能子·首阳子说》)因此,天下祸乱的根源,也就是人君的欲望。要消灭祸乱,也只有君主节欲无为。而无为,不仅是少加干涉,而且是根本不作分别:“无所分别,则忠信邪佞一也;有所分,则分者自妄也。”(《无能子·宋玉说》)无所分别的最高境界,是“无邪无正,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功无罪”(《无能子·宋玉说》)。这样,处闹市也不感到喧哗,“斗鸡走狗于屠肆之中”,也不异于“夺旗斩将于兵阵之间”(《无能子·答通问》)。这样泯灭了一切差别,疼痛疾病也无所感觉,作鱼作龙都非常适意。这样处理朝廷事务,就不会区分忠与奸、善与恶,也就不会引起争执。但《无能子》关心的不是个人修炼问题,而是社会安危。他希望天下太平,但又无能为力。“无能子”这个名称,就反映了作者的心境。无心之论,也反映了作者的无奈。《化书》是五代谭峭所作,在此一并介绍。《化书》讲天地人物都在变化,有情的人和动物可以变成无情的石头花草,草木也会变为人和动物。至于蛇化为龟,雀化为蛤,更不待言。事物可以由此变彼,说明他们彼此相通。形体,使事物相互分开;变化,又使事物冲破障碍。一切差别,都是主观设定的,都仅是我们的感觉。这说明,“万物本虚,万法本无”(《化书·水窦》)。因此,人们的处世,应该“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化书·铅丹》),无知、无为、无心,这样就可以解脱痛苦,超越生死。

在这里,《化书》和无能子有着共同的心境。《化书》认为,道的自然进程,是“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有了形,万物才有了分别。因此,道的运用,应该是“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以消除分别。圣人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化书·道化》)。圣人们看到物的变化,但追求的是不生不化,这样才能无所不通。只有小人们才企图模仿自然界,移山造海、作金作玉。在《化书》看来,小人们所追求的,只是“术化”,为圣人所不取;大人们追求不生不化,就可以无所不化。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依赖“虚无”:“师于无者,无所不至”(《化书·狐狸》)。这些思想,也都和《无能子》相近。天地间一项重要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教化,就是为了促使人向善变化。《化书》评论了从古以来圣人化民的各种手段,看到每一种手段都须有另一办法来补充,其结果并没有使天下太平,反而诱发欲望和争斗。天子作了弓矢来镇服天下,天下却用弓矢来反对天子。赏赐,本来是为了使人感恩,但赏赐不均,反而生怨。这就好比墨鱼吐墨,本是为了防身,却招来了渔人的渔叉。因此,《化书》和《无能子》一样,也向往古代那淳朴的社会。不同的是,谭峭还提出了一套治国方略。谭峭说:“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所以“民事之急,无甚于食”(《化书·七夺》)。但是,人民的食物,“王者夺其一,卿士夺其一,兵吏夺其一,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道释之族夺其一……”,使农夫只能吃“橡栎之实”(《化书·七夺》)。《化书》认为,这是天下最不平不义的事。所以,治国最根本的问题是“均食”: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化书·奢僭》)《化书》认为,食物可使猴子跳舞、鹦鹉学舌,可使牛马拉车、鹰犬搏击。人在饥饿的时候,就想一口吞下一头牛。这种时候,讲什么仁义、用什么刑罚,都没有用。这种时候,人们可以无所不为,所以是“兴亡之机”(《化书·兴亡》)。谭峭激烈攻击那些贪官污吏,认为是他们逼得人民造反。均食的关键是俭。俭,就是要求统治者节省开支,减轻一点人民的负担。《化书》认为,俭,不仅可使统治者清醒,而且是化民的根本手段:俭者,可以为万化之柄。(《化书·民情》)《化书》的目的,是化民,是防止民众造反,因而它的理论也是一种统治理论,乃人君南面之术。从《化书》反对道释夺民食物的内容看来,作者谭峭不是一个出家或入籍的道士。但《化书》被收入《道藏》,体现了唐代道教辅君王、致太平的目标。

(二)唐代后期丹术和丹术理论

1唐代后期服丹风唐代前期,丹术,尤其是外丹术,就已经呈现于社会表面,且有大规模发展的势头,但是和后期相比,则相对不很发展。除唐太宗晚年因服药而死外,其他几位皇帝和丹术也都处于若即若离之间。唐代后期,从君主到贵族,服丹求长生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天宝年间,安史叛乱,此后又绵延数十年,所以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时期,未见有炼丹的记载。唐宪宗时,割据的藩镇政权遭到打击,出现了中兴气象。于是,唐宪宗又想起了长生术,下令到全国征集会炼制长生药的方士。因贪赃枉法害怕败露的鄂州观察使李道古,通过宰相皇甫镈向唐宪宗推荐了方士柳泌和僧人大通。柳泌不甘心仅仅在京城为他设置炼丹场所,借口炼丹需要原料,让唐宪宗封他做了台州刺史,以便到天台山采药。一个方士,做了国家地方主官,是向来未有之事,群臣劝谏,认为不可把一州百姓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方士管理。唐宪宗说,用一州的人力,换来皇帝长生,难道你们不愿意吗?话说至此,群臣也就再无话说。柳泌到台州,驱赶州内数县百姓上山采药。一年多过去,一无所获。柳泌害怕,携妻带儿逃往深山,后被抓回,解送京城。然而唐宪宗不仅不治柳泌欺君之罪,反而要他继续炼药。药成服下,唐宪宗变得脾气暴躁,臣子动辄得咎。近臣不堪忍受,就杀了这位皇帝。唐穆宗继位,将柳泌和大通乱棒打死。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忘了其父的惨痛教训,又开始服食丹药,并且因服食丹药而死于非命。唐敬宗继位时还是个孩子,且淘气异常。他信任道士赵归真,又到全国寻访炼丹者,有个叫周息元的,说自己有几百岁,于是被请到京城。唐敬宗本就诸事不晓,只知胡闹,甚至把朝廷当作球场,晚上要臣子们陪他外出抓狐狸。又喜欢角斗,找来一帮力士,日夜相斗,不少人手断脚折。他服药后,脾气暴躁,胡闹更没有边际,力士们动辄得罪被杀。有天晚上,力士们勾结宦官,吹熄灯火,杀了这位才十八岁的皇帝。继位的唐文宗把赵归真流放海岛,自己吸取教训,不再服食丹药。他以后的唐武宗则又忘掉前车之鉴。唐武宗修了望仙观,其中的住房有539间,供方士居住。重又请回被流放的赵归真,封为先生。宰相李德裕劝谏,但无济于事。唐武宗服丹后浑身难受,忍耐不住。方士们说,这是正在脱胎换骨。武宗因身体如此,难以理政。病情日益严重时,方士们又像汉代甘忠可等劝哀帝改元易号一样,劝武宗改名为“炎”,说这样可以避免和国家的土德相克。

但唐武宗并未因此好转,不久就死掉了。唐宣宗即位,杀掉赵归真,流放道士轩辕集。然而十几年后,宣宗也想成仙了,他召回了道士轩辕集。但是轩辕集坚决拒绝炼长生药,他对宣宗说,做君主的,戒除嗜欲,崇尚德行,自然可得到上帝赐福。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可求长生。德行,成了求仙的唯一手段。唐宣宗无奈,只好放他归罗浮山。然而不久,医官李玄伯就和道士虞紫芝、王乐勾结起来,炼成了丹药献给宣宗。宣宗服药不久,也送了性命。唐懿宗继位,立即杀掉李玄伯等人。皇帝们如此,王公贵族、文人学士们也不甘落后,炼服丹药,成为一代风气。据说初唐四杰中,王勃曾学仙经,卢照邻在龙门东山学道,服食丹药,受尽痛苦,几乎送命。盛唐的李白曾从事炼丹活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后有白居易,曾和元稹一起炼丹,由于没有掌握好火候,丹砂全部飞走。这样才为我们保全了一位诗人和许多优秀的诗篇。至于将军王侯,服食丹药的就更多。有个将军叫李抱真,晚年好交结方士,希求长生不死。有个叫孙季长的,为李抱真炼丹。李认为自己得了秦皇、汉武也没有得到的至宝,一下服了两万丸,病得要死,多亏医生相救。但孙季长说,眼看就要成仙了,为什么放弃?于是他又服三千丸,立即死去。据韩愈《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提到他亲眼见的服丹者有太学博士李于、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刑部侍郎李建、工部尚书孟简、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孟简还把仙药送给韩愈,韩没敢服用。上述人物,都是呈现于社会表面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可以作为抽样调查的样品,供我们分析。在这些从事炼丹和服丹的人物中,首先是皇帝。一个独尊儒术的国家,不管人们怎样理解儒教这个概念,皇帝首先是儒教的皇帝。为皇帝炼丹的,有天竺僧人、方士,也有唐朝自己的僧人,如老尼弟子武什方、洪州僧人胡超、僧大通等。如果把天竺方士也算在僧人范围,则僧人可说是炼丹术一支重要力量。其次是方士。这些方士,是不可都归于道教的;道教,也不应替他们的行为负责。相反,道士叶法善倒是为清除这些方士作出了很大贡献。炼丹术士中,确有不少身份明确的道士,道教对他们的言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们不是炼丹者的全部。而且重要的是,唐代史书上关于道士服丹的,却非常罕见。服丹又炼丹,倒是儒者居多。韩愈所见的几位,也几乎全是儒者,而且是儒者中的优秀分子。因此,事情仍然像秦汉时代一样,追求长生不死,是不分儒家、道家的,它是一种普遍行为,不是道教的专利。

而且道士炼丹,多是为别人服用,而儒者炼丹,如白居易等,却是为自己服用。或者说,道士也应有为自己服用的,只是未见记载罢了。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但无论如何,炼丹不是道教专有的事业,无论有功还是有罪,都不应单归道教,这应该为学界接受。更重要的是,唐代炼丹活动也像秦皇、汉武求仙一样,皇帝的推动具有决定的意义。炼丹求仙,没有皇帝的推动,自然也会存在;但要使这种活动动辄上百人,耗费上千万,甚至驱使成千上万的人从事炼丹术,没有皇帝的推动,是绝对不可能的。这里不能否认道士对皇帝的蛊惑,但不能归结为道士的蛊惑。因为几乎每一个皇帝,在受蛊惑的同时,也有人进行劝谏,而且他们自己也几乎都看到了前车的覆辙,为什么信此而不信彼?看来,问题不在于道士,而在于皇帝自身的长生欲望。而长生欲望,可说是人人皆有的,这也正是僧人、儒生也都炼服丹药的根本原因。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我们要反复强调的,那就是,道教本来并不是以求长生不死为基本目的的宗教,后来,求长生不死也不是它的主流,更不是只有它一家。儒佛两家都有求长生的活动,而且他们的规模,决不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甚至从某些时期、某些角度看来,儒教,可能比道教还要迫切一些。但是到了唐代后期,随着儒教对道教的排斥程度加强,道教日益感到自己的生存危机。一些本就从事长生术的道士自不必说,在对《道德经》的注释中,也正式把丹术作为道教的基本内容之一。以后的道教,也基本上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教义。2对丹药和服气术的反省唐代后期,服丹成风,对丹药效果的反思和批评也日益强烈。当柳泌骗局败露之时,起居舍人裴潾上奏章道,为天下消除祸害的人,才能享受天下的利益;使天下百姓幸福的人,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从而寿命长久,政治安定。可是国家从去年以来,却召引了大量的方士,希望依靠他们求取长生。假如真有神仙,也一定是隐居深山,唯恐世人知道;那些奔走权贵之门,以大言自炫,以奇技惊众者,都是追逐名利、居心叵测的家伙,不可相信他们的骗局,更不可服他们的药。接着,裴潾又论述了金石之药的药性:夫药以愈疾,非朝夕常饵之物。况金石酷烈有毒,又益以火气,殆非人五脏之所能胜也。(《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一)裴潾要求,炼丹者应像古人对待自己的君主一样,炼就的丹药,自己要先品尝,然后才能给皇帝服用。裴潾的奏章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江陵县令。裴潾被贬,其他人也就不敢再说话了。唐穆宗服食丹药后,接到了一个名叫张皋的处士的上书。书中写到,药是治病的,无病不可服药。过去孙思邈说过,药性都有偏向,胡乱服药,容易导致内脏功能失调。即使有病,服药也要十分慎重。百姓尚且如此,何况贵为天子!先皇帝服药死于非命,记忆犹新,陛下怎可又重蹈覆辙!如今臣子们都怕得罪、不敢说话,只有我没有官职、不怕丢官,又懂得一点尽忠的道理,希望这信对皇上有所帮助。唐穆宗倒是非常赞赏这位处士的信,派人去找,却找不到这个人。而且为时已晚,不久之后,唐穆宗也就死于丹药。在反省和批评丹药危害的文献中,韩愈的文章最为深刻。见于史书所载,服丹药的后果,一种是腹泄,直到泄死。如唐太宗、李抱真;另一种是脾气暴躁,如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武宗、唐宣宗。有人认为,唐代死于丹药的皇帝有九个,这个数字当不是夸大。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一念间:星云说喻

    一念间:星云说喻

    本书是《舍得的艺术》、《定不在境》、《宽容的价值》三本书的合集。主要讲述了星云大师所主张的对待他人与环境的态度。要懂得取舍,舍得放下,与人方便于己方便。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调解人世的悲欢离合。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民国的楚先生

    来自民国的楚先生

    我是守陵人,误闯了一处墓穴,从此怪异事情不断。黑暗中,他一身月牙白长衫,触碰的指尖冰凉,笑得妖孽。我的情人,来自民国,带着百年之殇……
  • 暮雪霏霏,往生玉

    暮雪霏霏,往生玉

    她本是往生玉的一部分,吸收日月精华才得精魂,大衍灭朝,她从牌匾上坠落粉碎,本该魂飞魄散却意外重生到了大衍皇朝七公主宁玉身上,也就是说,她回到了大衍初期,两百多年前?
  • 暮雪拥春色

    暮雪拥春色

    当沙雕少女泪星走进大学,遇到善良的雪拥,全才的折柳,温柔的慕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慕绩学长,你说系花是吧是喜欢你?嗯?”“那么喜欢八卦?学生会的事情处理好了吗?”“咳咳嗯…今天天气好晴朗…”……“雪拥雪拥!我今天看到表白的了,啊啊啊超甜”“泪星,你是不是思春了?”“……”“折柳学长,你在我脸上看到了什么?我告诉你,大写的穷!”“我是你想欠钱却欠不了的人。”“……”泪星,卒
  • 轻松萌律

    轻松萌律

    【完结】天空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兴奋的盯着主席台上的周律自信阳光的代表着一班讲话,心跳一点一点的加速。因为接下来就是我代表我们二班上台讲话了,那就说明我会和他擦肩而过。他讲话结束了,到我了。强压制着内心的激动,我一步一步的踩着主席台的台阶,就在还差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发现走到一条水平线上的周律竟然冲我浅浅的一笑。我一激动,整个人都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咔嚓!万籁俱静,我清晰的听见了脚踝处骨头错位的声音,眼前一片天旋地转。砰!我摔直挺挺的摔倒在地,手里的演讲稿随之散落一地。我永远都忘不了周律眼神惊恐的盯着我……【女汉子VS天然萌】
  • 你身上有罪

    你身上有罪

    正因为什么会迟到?还不是因为罪恶先行了一步。你以为我讲的是鬼怪?这个世界的许多关系都是用利益连在一起的。你身上有罪。
  • 宫主追妻狂:盛宠彪悍妃

    宫主追妻狂:盛宠彪悍妃

    她,慕倾羽,前世本是修真界三大散之一,邪魅张狂,冷酷绝情,却又有点二,有点彪悍她,慕倾羽,南易国四大家族之一的慕家的大小姐,却是人人为耻的废材,胆小懦弱当她变成她,谁敢说她废物?呵呵,她一定把你变成废物!他,云焚兮,云宫宫主,清冷高贵,心狠手辣,却唯独对她,从来都是嘻嘻哈哈,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云焚兮:既然招惹了本宫,那你就得负责!慕倾羽:男人那东西离我远点!!我对男人没兴趣!!
  • 在告别与告白之前

    在告别与告白之前

    飘渺的雾渐渐散去,四周明朗了许多。只有雾知道,这句话才是真正的玩笑。或许,有些时候玩笑和实话本就没有多大区别。
  • 将军策之嫡女权谋

    将军策之嫡女权谋

    她是战王嫡女,却流落在外十七年,她身负许多,已是堕入万丈深渊。当她回到大景朝,成为人人艳羡的长安郡主。千里之外,手执天下棋局,言笑晏晏,杀人不过唇齿之间。这如魔似仙的女子,携一身高雅走入人世,从容的神情迷惑天下。他是大景朝长宁王世子,面若谪仙,人似莲,却也是朝臣惧怕的冷面阎王,杀人如麻,手握重兵,深得皇帝宠信。当清冷面瘫的他遇到言笑晏晏的她,是缘还是劫?小剧场:苏子衿微微一笑,绝美的脸容浮现一抹高雅:“世子可知夜闯女子闺阁是登徒子所为?”司言面无表情,薄唇清冷的吐出一个字:“知。”“那为何世子要来?”苏子衿从容道。司言:“睡不着。”苏子衿:“原来世子睡不着就夜闯闺阁?”司言垂眸,谪仙般俊美的容颜依旧淡淡道:“只是突然想你。”苏子衿:……简介无能,戳文看看哟,本文一对一,双处。非小白,宠文!爽文!权谋文!本文也可以叫做《冰上世子爱上我》
  • 在斗罗世界当驱魔师

    在斗罗世界当驱魔师

    斗罗大陆加驱魔少年同人,闲着无聊写的,大家随便看看吧。另外,高三党,学业紧张,上学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