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7700000014

第14章 出巡塞外图蒙古 康熙大帝论长城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南方的“三藩之乱”彻底平息了。朝廷里的满朝文武总算平静了下来,青年皇帝康熙内心更是无比欢喜。他赋诗一首——

滇 平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矜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康熙收到收复台湾的快报后,又欣然作诗: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此时此刻,康熙皇帝静下心来想了想,决定明年再次东巡。此次东巡,目的有三,其一,拜谒祖宗陵寝,以平定三藩之功,告祭列祖列宗;其二,会晤蒙古诸王台吉,巩固边防;其三,考察故乡风土人情,体会祖先创业之艰难。

因为第一次东巡太过仓促了,没有到永陵致奠。这次,他事先谕告奉天将军安珠瑚,要亲往永陵谒拜。

康熙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康熙帝起驾动身,前往盛京祭陵。三位后妃和皇太子随驾,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皇上的亲舅舅、贵妃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纳兰性德和曹寅等护驾,一行上万人,浩浩荡荡向东北进发了。

“时值春日,天气晴和,微风动斾,从者溢路,观者夹途,顾瞻远迩,莫不欢跃。”东巡队伍经过三河、蓟州、玉田等地,于三月二十五日到达孝陵;三十日出了山海关,一路走走停停,观光打猎;经宁远州、锦县,大凌河等地,最后于四月九日抵达辽河西。

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

早春的风景,是清寒苍凉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身为侍卫的纳兰性德,一生多鞍马劳役,而更多的是怀家思乡之情,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最忆的还是家中的温暖。所以,纳兰性德的乡梦不成,帐外的风声勾起他对故园无尽的思念。

皇上看出了纳兰的心思,就开玩笑地问:“容若,这闷声不语的,是不是该有新的词作了吧?”

“是啊,皇上!这一路走来,我真是大有感慨。只是不敢和皇上说啊!”纳兰性德谨慎地回答。

“哈哈哈哈,朕猜到了,容若一定又是想那位卢夫人了!说说看,朕猜得对吗?”

“奴才不才,倒是打好了一首词的腹稿了。请皇上不要见笑,因为太低调了,怕影响您的兴致啊!”

“容若啊,诗言志,词言情,到底是怎么想夫人的,让朕领教一番,如何?说不定,你和朕的心情是一样的呢!”

“那好吧,奴才就斗胆在皇上面前献丑了:《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皇上听了,沉吟了片刻,说:“朕和你同病相怜啊,怎么能不明白你的心情和心意呢?愁过之后,当振作起来啊!”

“皇上说得对,您做得也太好了!我向您学习,振作起来,陪您一起大展宏图!”

“这就对了!”

“驾!驾!驾!”君臣一行,扬鞭跃马,继续前行。

四月十一日,康熙帝一行庞大的队伍,开到了福陵、昭陵祭奠,共计五天。他谕示户部和刑部,山海关外实行大赦。

山海关以外,及宁古塔等处地方,官吏军民人等,除十恶死罪不赦外,其余已结未结,一切死罪,俱著减等发落。军流徙杖等犯,悉准赦免。奉天锦州二府属,康熙二十一年地丁正项钱粮,著通行蠲豁。其官役垫补包赔等项应追银两,察果家产净尽,亦并宽免。

四月十六日,康熙帝出发北上到永陵进行了祭奠。

皇上还让曹寅通知乌喇将军巴海,他们将告祭并考察乌喇地区。

四月十九日,康熙帝对乌喇地区进行了巡察,并在沿途围猎;五月二日,康熙帝一行人到达了吉林。

康熙皇帝率文武百官和皇子,在松花江岸边向东南方向的“龙兴之地”——长白山进行祭拜。午时,上至乌喇吉临地方,乌喇将军、副都统以下武职官员跪迎。康熙率皇太子及扈从诸王、贝子、公等,蒙古诸王、台吉等,内大臣、侍卫,京师、乌喇文武官员诣松花江岸,东南向,望秩长白山,行三跪九叩头礼。

康熙帝遥望这祖先发祥的神山,感触万千。“容若,取文房四宝,朕也要诗兴大发了!”

纳兰性德和曹寅连忙笔墨伺候,亲眼见到皇上挥毫写下了《望祀长白山》,诗云:

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

翠蔼笼天窟,红云拥地根。

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

翘首瞻灵昊,岧峣逼帝阍。

“皇上,您的这首诗,太绝了!仅仅四十个字,充分表达了您对根基之地的无限深情啊!真是上乘大作!令臣等五体投地了!”

此时此刻的康熙皇帝和纳兰性德心里应该都在想,长白山是满族的神山、圣山和满族的发祥地。最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三仙女故事,是满族族源创生神话。面对这神秘而神圣的长白山,作为一个满族人,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呢!

五月四日,二百余艘船队泛船松花江上,那个场面真是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啊!康熙帝又有感而发,写出了《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美丽谷明。

彩帆画舣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叫,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现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在盛京和吉林围场狩猎,是天子东巡的惯例。康熙帝在这次东巡的整个过程中,组织的数次围猎之中,射杀猛虎就达三十九只之多。他一生征战,善于骑射,到了塞外,驰骋于草原、山林,就好像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连空气、土地和树林,都是那么的亲切,都会使人振奋。作为一个能左右开弓的优秀射手,康熙十分自豪,他这一辈子,射死过一百三十五只虎、九十六只狼、一百三十二头野猪及不计其数的鹿与麋。

康熙帝一行在向福陵、昭陵辞别后,于当年五月,启程返京。

在这次历时八十天之久的东巡中,康熙帝虽自言“我来问俗非现兵”,但实际上却是深入实地,考察了东北边地情况,对越过乌拉尔山,逐渐东侵,侵犯边境的罗刹,十分警觉,并立即着手部署防御,进行果断打击。

东巡返京后,他决定调遣乌喇、宁古塔的兵力于黑龙江、呼马尔等处,并建立驿站和粮站,开辟水陆交通线,制造军用战船,建成了一支有九十艘船的舰队。

心中装着大清江山,那是全中国的版图,康熙容不得有一寸土地上的臣民们不得安宁。

他腾出时间和精力,又开始研究对付北方蒙古骚扰的雄韬大略了。

康熙十六年,他就第一次越过喜峰口,跨过塞北的长城,经宽城、平泉到了内蒙古宁城的黑里河。

完成了第一次北巡踏查之后,为了安全起见,他率领上三旗的精锐骑兵,顺原路返回了京城。

康熙二十年四月五日,康熙大军从遵化出喜峰口出关,经达希喀布齐口、宽城、察汉城、席尔哈河、拜查、和尔和等地,最远到了内蒙古宁城县的巴尔汉(今八里罕)。

康熙皇帝在这一年,率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出塞,会合三千蒙古骑兵,长驱直上,沿途一面习武射猎,一面相度地势,酌设围场。然后返回,经察汉城,达希喀布齐口,二十四日进喜峰口返回京城,历时二十天。

康熙二十二年,刚过完五月节,天气就热得受不了了,紫禁城里更是异常地燥热,像个大蒸笼。

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太皇太后,在宫里实在待不下去了,就整天烦躁不安地嚷嚷着离开北京,走得远一点,最好出古北口再往北,到口外去避避暑、散散心。

这也正合皇上的心愿。现在,南方大局已定,朝廷政局稳定,可以说整个中原大地,平安祥和。

只是后宫里,皇后死了好几年了,还没有册立新的皇后。后宫地位最高的贵妃佟佳氏,目前还不是皇贵妃,以“副后”身份摄六宫事,干得还算是不错。只是,她身怀六甲,六月份就要生产了,不可能随驾出行。

索性,这次就不带后宫嫔妃了,就好好陪着太皇太后去避暑吧。

皇上和太皇太后一说,太皇太后乐得就差跳起来了,简直就是手舞足蹈。

这位颇有心计的老人家,连忙叫窈窕、淑女、歌舞、昇平四个最贴心的宫女:“快去准备,下个月,哀家和皇上去塞外避暑。就带你们四个去。高兴了吧?”

窈窕、淑女、歌舞、昇平四个美人,名字是太皇太后赐的,这次又有如此殊荣,怎么能不高兴呢?尽管是陪伴太皇太后出去,可毕竟是伴驾出征啊!于是,她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谢太皇太后厚爱,我们马上就去准备!”

皇上也立即叫来兵部尚书艾杭,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皇上的亲舅舅、贵妃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和纳兰性德、曹寅等几个近前亲信、侍卫,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半个多月后的六月十六日,三十岁的康熙皇帝第三次出塞北巡的征程开始了,主要是奉陪奶奶孝庄太皇太后,到塞外避暑。

这一次,康熙皇帝没有重复旧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全新的路线。康熙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和精锐旗兵六千多人,浩浩荡荡开出了古北口,一路向东北方向而来。他们的目的地,是寻找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地方,一来是避暑打猎,二来是训练将士,三来是怀柔或是震慑蒙古地方武装势力。

第一天到了古北口,康熙和众位大臣登上了金山岭长城,饶有兴致地察看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美率兵修筑的明朝中后期最精美的那段长城。

北京以北的这段长城,是名将修筑的名城,先是徐达,继而是戚继光。

徐达是把元顺帝驱逐出北京的大明开国元勋。

至于戚继光,早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后来调防北方边陲。

可惜的是,在这段重修的长城完工之后不久,戚继光也死了。

三十年后,明朝的官兵和努尔哈赤的部队交锋,不顾戚继光将军苦心孤诣拟订的战术和强调的组织纪律,结果是寡不敌众。

此后,八旗军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势如破竹地进入长城重要关口——山海关,取明朝而代之。

有多少明朝将士在心理上,把戚继光视为这段明代长城的守护神。

当然,大明最后的没落,绝非哪个人或哪段长城所能挽救的。

戚继光绝对不会相信:他至死都在苦心经营的长城,若干年之后,居然会成为一个经不住推敲的神话。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揭竿而起的李闯王自西安发兵,经过山西大同,直逼居庸关。目标很明确:“今大兵既兴,志在与朱明共争天下,若破北京,则国皆为我有关。”

过关斩将之后,农民军于三月十六日围困了岌岌可危的北京城,三月十八日傍晚攻克广宁门(今广安门),导致山穷水尽的崇祯皇帝吊死在一棵树上——他自尽前还在推卸责任:“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明朝的开国元勋,肯定预料不到自己的末代皇帝会死在一个农民的手里,而且是在兵临城下时上吊的。有什么办法呢,这个王朝终将遇见自己的天敌:一位敢于在皇宫里放马的西北农民!他用自己的缰绳打了个死结,居然把皇帝给勒死了。

这个王朝的青春期,还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也确实呈铜墙铁壁之势:把长城越修越长,越修越高,越修越坚,比秦始皇更有耐心与毅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胆识惊人地行使了天子守边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定鼎南京,明成祖朱棣上台后,毅然迁都北京。把边塞重镇定为国都,是需要勇气的。

可见,这真是一位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的皇帝!

第二天早晨,李自成率领大部队通过大明门(即天安门),像梦游一样进入了紫禁城。

头戴白色毡笠、身穿蓝布箭衣、骑着乌龙马的闯王李自成,张弓搭箭,轻而易举地射中了城楼上的门匾。以这礼仪性的动作来象征一个农民对一个王朝的致命一击!

这一箭戳穿了泱泱大朝的脊梁骨,以及那曾经不可一世的神话。

可惜呀可惜,明代不遗余力地修筑了二百余年的长城,简直像纸老虎一样,在瞬间就垮台了。

长城,成了明朝的墓志铭。

李自成骑马跨越长城之间,想些什么?已不可知了。正如自居庸关至北京城途中的那尊闯王塑像——表情模糊、高深莫测。想当皇帝是肯定的,想搜罗点粮饷也是可以理解的,错只错在他还想到了衣锦还乡、荣宗耀祖,并且让街坊四邻羡慕。

李自成认为“十个燕京也比不上一个西安”,可见他并不情愿在北京安家落户。北京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中途遇见的最大的一座客栈,饮马、歇脚、饱餐一顿之后,还是要打道回府。当然,最好是把此地的宝贝全搬运回去。所以他特设“比饷镇抚司”,向明王朝的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们追索赃银助饷,共获白银七千余万两。

李自成过于看重银两,却忽略了长城。他把几万名太监赶出紫禁城,就感到天空地广,可以高枕无忧了,却一点没把山海关外的边患当回事。

他未慎重对待远处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态势。

其实,长城的城砖比他孜孜以求的那些金银玉器重要得多。

一旦大墙颓塌,则玉碎宫倾,玉石俱焚。

李自成仅在北京城里做了四十二天皇帝,用俗话说就是“吃了四十二天饺子”,长城就出现了新的缺口。

多尔衮率领的清兵,由投降的吴三桂引路,自山海关涌入,就像滚滚洪流一样,淹没了北京城,淹没了中原以及江南,淹没了整个明王朝的版图。

这是一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决堤!

康熙皇帝一边往长城上走着,一边不停地想着。

他爬上那几阶障墙,站在金山岭长城库房楼的制高点上,手指北方无垠的山川,慷慨激昂地说道: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诸位爱卿,你们看,这一道长城,挡得住北方的寒风吗?挡得住北方的大兵吗?朕不信,你们信吗?你们不会那样蠢,朕更不会那样蠢!我要用人心换人心,用天下人的心,来抵挡外敌,安抚我的大清子民!

“肄武绥藩,才是大清的治国之策!”

“圣上英明!肄武绥藩,江山永固!臣等领悟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们的回声,震荡在雄伟的金山岭长城上。

康熙皇帝站在长城之颠,面对古北口,诗兴大发。

纳兰性德立刻记下了这首《古北口》: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日傍西山,皇上率众人下得山来。当晚,安营扎寨,住在了离金山岭长城不远处的口外第一泉行宫(今滦平县拉海沟的清水湾)。

十七日天刚亮,康熙起来后,站在帐外,远远看见了雾灵山。于是,吟诗一首《晓发古北口望雾灵山》:

流吹凌晨发,长旗出塞分。

远峰犹见月,古木半笼云。

地迥疏人迹,山回簇马群。

观风当夏景,涧草自含薰。

君臣将士一行大队人马,过了今天的滦平县县城鞍匠屯,一连两天,住在了兴州河边的喇嘛洞附近。这里地势平坦,有山有水,白天训练兵马,夜晚研究防务。随行的兵部侍郎忽然进帐禀报:“据此处不远,便是内务府派驻的兴州皇粮庄头余道宽的庄头府了。”

皇上也听说过,塞外有个皇粮庄头,叫余道宽,几十年了,一直干得不错。

二十日早上,皇上接到北京宫里快马飞报:“报皇上,贵妃佟佳氏,昨天生了皇八女,母女平安!”皇上和佟国维、纳兰性德听了,不约而同地笑了。

纳兰风趣地说:“皇上的这株大白牡丹,又发出新芽、长出新骨朵了,可喜可贺啊!”

“哈哈哈哈,朕的牡丹!此次北巡回去,该册封这个白牡丹为皇贵妃了!名不正言不顺,一个贵妃,代理副后,也难为她了。这里离小兴州不远,归途在此驻跸,朕要考察一下这个皇粮庄头,京畿之地,几百个皇庄,这个兴州的余道宽,可是首屈一指的。朕要奖赏他!”

太皇太后也见缝插针,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的命根子,皇上是该好好奖赏这位皇粮庄头了。返回的时候,哀家就不在这里停留了。让佟国维佟大人护送我们,他当姥爷了,更高兴。哀家要快点回去,看看贵妃和我的第八个重孙女。”

五天以后,君臣大队到了“波罗河屯”,后几天,经过张三营、唐三营一带,二十五日到达九隘口(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庙宫)。又经过五天的昼行夜宿,终于到达了当地人称之为“坝上”的塞罕坝。

经过整个一个闰六月,直到七月初九,康熙皇帝带领着行猎的大军,在后来称为木兰围场的这片大地上纵横驰骋,几乎跑遍了各条山川。其间两次到“红川”,即今围场乌拉岱川,行猎并驻跸十二天。最北面,他到了拜察,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芝瑞。最后两天,住跸噶拜谷口。然后取道滦河川自上而下返回。

归途中,君臣们一路在研究着木兰秋狝的定制等相关事宜。一连三天,康熙皇帝都是在今隆化县境内的滦河行帐中驻跸。

离到兴州大约还有三四天的时候,快马加急奔赴兴州去报信,让余道宽准备接驾。

康熙皇帝又在今隆化县境内活动了三天,晚上在滦河行帐中驻跸。

七月十五,住到了黄草川(今丰宁县凤山镇)。第二天,到了喀喇巴克(今丰宁波罗诺老营盘)。

七月十七日,皇上到了兴州,在这里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一住就是三天。

二十日早晨,皇帝一行打道回府。当跨过偏岭梁的时候,皇上射杀了一只猛虎。当晚又住在了口外第一泉。康熙皇帝在古北口外驻跸最后一夜,七月二十一日,入古北口回到了北京紫禁城。

第三次出塞北巡,长达六十多天,其中在兴安(后来改叫木兰围场)的时间,近一个半月。

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兰大地,是满清一朝大规模的木兰秋狝活动的开端。

同类推荐
  • 战争版:我们播种爱情

    战争版:我们播种爱情

    《我们播种爱情》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以西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发表的年代与小说描绘的年代几乎同步。作者在25万字不算太长的篇幅内,依托广阔的社会背景,以现实主义的有力笔触,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众多人物典型,真实地展现了西藏人民和平解放初期的历史风貌,准确地预示出西藏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质。
  • 下一个是你

    下一个是你

    老罗在退休后由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便以偷东西的方式重新寻找生活中的激情,借此摆脱生活的庸常,非常态的生活方式、怪异的行为下是都市生活中人心灵和精神的钝化。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科幻大师经典译丛-宇宙波飞船

    科幻大师经典译丛-宇宙波飞船

    本书精选了《宇宙波飞船》、《吸血鬼》、《逆时间飞行救总统》等科幻小说。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知识面较广,不仅能够唤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还能开启小朋友们的智慧与想象之门,促发小朋友们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提高人们的科技和文化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 十日谈 (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十日谈 (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卜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
热门推荐
  • 邻家爱豆已长成

    邻家爱豆已长成

    肖瑾自出道,便凭借着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容貌斩获了“肖美人”的荣耀,无论男女老少,对家黑子,没有一个能够在他的颜值上做文章…肖瑾很郁闷:明明颜值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而已,为什么大家都看中了自己的颜呢?张慕晓也很郁闷:明明已经有颜有钱了,为什么还有那么优秀的人品才华和可爱机智的粉丝呢…几千万的“情敌”:对我们家肖美人好一点呀,也别惯着,该收拾还得收拾,要是敢拈花惹草,我们也一定不会放过他……张慕晓:这届粉丝真是太优秀了…本文甜宠,夹杂硬核斜杠青年的日常(^_?)?☆
  • 海贼之帝王之路

    海贼之帝王之路

    雷洛五岁开始修炼,修炼将近三十年,达到剑斩空间的地步,剑指天龙人之王伊姆,与其最终一戰!成就帝王命格...。本书非系统流,纯属修炼.....
  • 莫成仙

    莫成仙

    仙,无数人的追求,追求了一生,到头来也只是虚妄。为何要成仙?是为了长生不老?还是为了至高无上的力量?错,全错,这里,有最完美的解释——天降大劫,乱世将起,群雄林立,豪杰并起,血魔当道,欲存?唯成仙矣!!一颗守护之心,持剑,踏遍天地,寻族人,觅父母,情谊大过天!!我之守护!天难灭!地难葬!万法不侵!我之逆鳞,触之必死!碰上修罗手下,遇见麒麟当小弟,操控时空,穿越平衡仙界,斩龙,灭魔,起起落落,成就不凡道途。且看一代传奇如何走上至尊仙王之路!!!!(新人洪荒报道,耐心等待,50天后洪荒爆发,目前洪荒备战中考,对不起大家,更新较慢,或者暂时不更,请理解)
  • 重生之精灵魔法师

    重生之精灵魔法师

    狗血的撞小三抓奸情节让她丧了性命,重生在书中的世界里,成为一个人类和精灵混血的孩子。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她只是想活得精彩些,却不想一步一步走上命中注定的道路。觉醒在体内的火元素独一无二,让她成为精灵族中的一朵奇葩;现代元素构建的机械举世无双,让她成为矮人族中的座上嘉宾;独角兽、兽人、龙族,她在历练中一点一点展露着锋芒……痴心的大臣之子念于她,霸道的帝王之子追于她,傲慢的精灵族少族长为她放下尊严,且看她如何由无心到有心,成长为出色的精灵王。
  • 旧事难掩

    旧事难掩

    唐铭从不曾忘记宋语,在最意气风发的年代,他自以为万事皆在掌握,包括宋语。后来,他眼见那人一言不发离开,成为自己二十几年辉煌历程中唯一的败笔。不甘,愤恨,羞辱,折磨,直至再不相见。时光荏苒,那些难言的往事都已成过去。最后他说:宋语,我的以后都给了你。旧事如流水,我就在河流的对岸守望你。而你,可愿渡河归来……
  • 浓香家常小炒

    浓香家常小炒

    本书内容包括营养招牌菜、美味招牌菜、金字招牌菜、厨房小常识等。
  • 矮人的崛起

    矮人的崛起

    张恒带着战锤全面战争里矮人的主城卡拉兹-卡拉克和250万矮人穿越到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的本土矮人过奴隶一样的生活只能在矿坑工作和一些低贱的工作。不过张恒来了他为矮人带来荣耀!!“啥?你看不起矮人?那不好意思看来我只好用我手里的符文锤教你做人了。”——矮人至高王,葛特瑞克,恒,张(HighKing)
  • 这世界其实很温暖

    这世界其实很温暖

    我是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条件一般的公司上班,发现了不同的人,他们颠覆了我的三观,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怀疑。我到底该怎么办,才能顺利地走入社会呢?
  • 凡神旧事

    凡神旧事

    般若,神之。侠之大者,神之般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取天道而善自身。
  •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本书讲述了柳永的一生,内容包括:初露锋芒的少年柳永、风流潇洒的青年柳永、艰难跋涉的壮年柳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