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7700000015

第15章 木兰秋狝初定制 一统天下展雄风

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不是一般的孙子和奶奶的关系。

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康熙的生母就去世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十岁的小皇帝,就由五十岁的祖母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太皇太后来抚育了。

康熙和孝庄的祖孙感情很深,对孝庄言听计从。

孝庄嫁给皇太极的时候才十三岁,是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向满族人谋求政治利益的筹码之一。在皇太极驾崩前,孝庄的活动很少。虽然她谥号“孝庄文皇后”,事实上她从并没有做过皇后。福临被立之前,她是皇太极五位正妃中的最末一个。直到当上太后,她才有了接触政治的机会。而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她更多的是辅佐,而不是主政。

孝庄与顺治母子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与隔阂。在教育儿子方面,至少在顺治婚姻问题上,孝庄并不是一个成功者。这一年,顺治在郁郁寡欢中感染天花而病逝。孝庄在极度悲痛中,又把心思精力全部转移到新的皇位继承人玄烨身上。孝庄对玄烨的要求非常严格,玄烨出痘痊愈后,孝庄就让他“入书房读书”,还让皇孙与随从“站班当差”,同大臣一起参加各种跪拜礼仪。

玄烨曾经多次这样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不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可见,孝庄对玄烨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都悉心照料,而且十分严格,完全按照帝王的标准训练这个爱孙。为使玄烨自幼就接受满族文化教育,她指使自己信赖的侍女苏麻喇姑,既照料玄烨的生活,又教他说满语、写满文。同时又让其入书房,请名师为其讲读儒家的四书五经,且“必使字字成诵,从不敢自欺”,使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在学习满汉文化的同时,孝庄也给康熙灌输“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的传统思想,让侍卫教练玄烨的骑射本领,如同读书写字一样,日有课程,坚持不竭,最终使玄烨弓马娴熟,箭不虚发,为日后亲政治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感情是双向的,康熙对这位老奶奶也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因此,对抚养教导自己的祖母有着特殊的依恋。康熙对奶奶也表现出特别的尊敬和爱戴。他每次出行的时候,如果祖母不能同行,他天天不忘让快马回到北京,把自己一天的行踪告诉奶奶,不让奶奶为他担惊受怕。

一次,孝庄去五台山礼佛,康熙提前备下了八人抬暖轿一乘。因考虑到轿夫行走山路不便,孝庄坚持乘车上山。康熙就让轿夫暗中随车后行,以防万一。由于山路颠簸,乘车实在不稳,孝庄脸上不时露出了不开心的表情。

这时,康熙让暖轿赶紧跟了上来,来到了奶奶面前。

孝庄大为感动,抚着孙儿的背赞叹说:“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

康熙率众东巡盛京祭告祖陵,同时巡边设防,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防御。当车驾行至吉林乌拉时,康熙与官兵一起捕鱼,收获了很多大鱼。康熙马上想到了远在京城的祖母,他当即命令内务府,把他亲自捕到的大鱼,浸泡在羊脂中,差人快马加鞭送到紫禁城。

他说:“朕只为祖母看到此鱼时,能嫣然一笑。”可见祖孙感情之深。

这次,康熙陪着奶奶塞外避暑,就是想尽一尽当皇孙的孝道。同时,正好举行一次更大规模的实战练兵,让北方的蒙古部落首领们,看看大清的军威和士气。

出发前一天,皇帝派遣皇子及扈从的大臣祭告奉先殿,向列祖列宗表示不忘“国语骑射”的家法,同时也请祖宗保佑。

六月十五清晨,举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皇帝和随从的文武官员们,身着戎装征衣,披弓挂箭,陈设大驾卤薄(仪仗队)出宫。留守的王公大臣们,穿着朝服跪送皇帝出城。

一万二千名八旗官兵组成的秋狝大军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队伍最前面是乐队,乐队边走边演奏着《行幸乐》。

其后是仪仗队,由数百人组成,各种御仗,旗、纛、伞、扇、武器交相辉映。

皇帝一身戎装,骑在马上,神采奕奕,威风凛凛。

御前侍卫、护卫禁兵、王公大臣紧随其后。

前锋营、健锐营、神机营、虎枪营等八旗亲兵,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等八色旗帜的统领下,整齐有序地向前开进。

威武雄壮的仪卫,充分显示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强盛。

皇上一行大队人马,越往北走,地势越高。当他们算计着离开北京有七百里的时候,已经到了“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一片广阔无垠的高台上。

侍卫曹寅差人打听清楚了,这个高高的台地,叫“塞罕坝”,是一个蒙汉合璧的名字。“塞罕”是蒙语,表示美丽;“坝”就是汉语了,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美丽的高岭”。

“塞罕坝,蒙汉合璧的名字,真是好地方啊!”曹寅心花怒放地向皇上禀报。

此时,御行营护军先头已经到达,先选好御营地形,建好了御营和帐幕。所有入围人员都住在帐幕,设行营卡座,各按次序排列,整个御营外圆内方,皇帝住在中间的黄幔城。

黄幔城外面,是用黄色绳结网构成的网城。再外边设连帐一百七十五座,称内城;外城设连帐二百五十四座。

外城的周围有卫帐九个,内阁六部、都察院、提督衙门等机构就设置在这里。

最外围是蒙古等诸王公营帐。八旗兵按八旗固定顺序分左右两翼,驻扎在御营周边。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

一座御营简直就是一个由帐篷组成的城市,也成了清王朝的临时中央政府。

孝庄看到了久违了的旷野、森林、山川、草原,还有那草地上建造起来的帐篷营垒,别提有多高兴了。

康熙即兴为奶奶赋诗一首:

夏日奉太皇太后避暑兴安

玉辇亲扶出凤城,青霄遥指五云生。

鸣鸾日映中天永,避暑风来北塞清。

万里山河通远徼,九边形胜抱神京。

登临但得慈颜喜,长侍瑶台岁岁行。

康熙一行在安下营寨以后,就有先遣御林军官兵来报:“满朝文武大臣和蒙古各部头领,已经在大帐内恭候圣驾了!”

康熙搀扶着太皇太后,来到了一个早就准备好了的庞大的营帐内,即将在这里举行盛大晚宴。康熙大帝威风凛凛地出现在随行文武大臣和蒙古部落首领面前的时候,文武大臣和远道而来的各地蒙古王公,毕恭毕敬地迎接圣驾,觐见皇上。

这时,纳兰性德示意一个太监,跪着端起一个御制酒杯,双手举过头顶,敬献给皇上。康熙皇帝接过酒杯,面向众位,慷慨陈词:“朕这次奉陪太皇太后来兴安这里避暑,并举行实兵操练,意在展示我大清旗兵之威猛,联络蒙古王公和首领,以共同抗御大清的敌人!”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双目炯炯有神,向着四周扫射了一遍,接着说道:“朕和王公大臣、八旗将士以及蒙古部落首领,来此避暑,又绝不仅仅是为了避暑。此时的京城,还是酷暑连天。而兴安这里,已是秋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左传》上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秋狝’二字的意思是秋季打猎。满语‘哨鹿’就是汉语‘木兰’的意思。‘木兰秋狝’,以后就是朕和大清王公大臣、八旗将士,在塞外兴安举行的大规模秋猎活动。此后,这个地方,就叫木兰围场,每年例行一次,木兰秋狝形成定制。”

这时,康熙皇帝示意兵部尚书艾杭,具体部署了一路上君臣们策划草拟的行动计划,并宣布明天开始实施。

然后,盛大的宴会开始了。

第二天黎明前,一千多名蒙古官兵,首先进入围场里布围。草深树密不适合马匹活动的围里,就派步兵前往,地势较平林木稀疏的围里就派骑兵挺进。

布围官兵在前哨导引下,由围场两边成弧形自远而近向“看城”方向驱进靠拢。这“看城”,就是皇上行围时的瞭望台和指挥所,建在围内的至高点上,能够居高临下总览全围形势。天亮时分,就把围内的禽兽驱赶到接近看城的小包围圈里。

这时候,圈里的野兽已经十分密集,天也大亮了。于是,统领派人骑马飞报皇上此围已合。

先已来到看城的皇上,身佩弓箭离开看城前去射猎。

面对仓皇奔突的兽群,皇上开射行围的第一箭,接着就连连引弓而射。射够了,再传谕御前王公大臣、皇子皇孙、侍卫们开射。围内的熊、虎等猛兽,绝对不放过。

管围大臣必须立即派人奏报皇上,而皇上一旦得报,就会立刻驰马前去,亲自用名叫“虎神枪”的火枪或是弓箭把猛兽杀死。

第一天,只行了一围。罢围以后,皇上就率领扈从人马回归驻跸大营,清点猎物,犒劳随从。

以后的几天,也都是如此程序。前半个月,为初试阶段。

皇帝行围期间,各个蒙古王公都要随从皇帝出围,服务左右。行围结束后,皇帝就和蒙古王公们一起饮宴,一起娱乐,一起谈心,犒劳他们,赏赐他们,帮助他们,感化他们……

坝上草原,天高云淡,草木青青。

这时候的君臣关系极为融洽。

康熙帝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是有其深远政治目的和战略意义的。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清代自设立木兰围场之后,每年都要在这里以行围狩猎的方式演练军旅,训练皇子、王爷,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从而达到控制蒙古、震慑沙俄、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

这时的木兰围场,实际上已成为清政府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场所。

水上春围,陆上秋弥,打水鸟,射虎豹野猪都是为了法祖继武,演练八旗兵士,而不是为了嬉戏。

康熙首开水围之先河,是在他二十四岁那年。皇帝出行,而且是狩猎大典,队伍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当天就到了霸州,贴近了白洋淀,歇息了一宿,第二天开始入淀水围。一生中,他抵达白洋淀四十次,其中二十九次是来水围。水围的场面壮观得难以想象,直隶的督抚率领地方官员,乘舟悄悄从四面八方向中心围合,把水鸟水禽赶上天空,成千上万的凫雁、水鸟遮天蔽日。看时机一到,皇帝、皇子、臣工们和八旗官兵,立即搭弓放箭,响镝鸣炮,白洋淀顿时硝烟滚滚,漫天箭雨,飞禽飞落如雪。

康熙皇帝这次的坝上之行,锻炼了八旗军队,安抚了边疆,选中了木兰围场这块地方,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献伊逊河东岸牧场”的名义,伊逊河西岸原为皇家所有,设置的木兰围场,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依照山的走向和动物分布情况,共划分为六十七围,后来又在此围基础上增加五围达到七十二围。因此,后来的人们习惯称木兰围场为“七十二围”。

整个木兰围场围与围之间以木栅栏或在沟口植柳为界,俗称“柳条边”。木兰围场境内设立八处营房,营房是八旗官兵管理围场的常驻地。以北部镶黄、正黄旗为中心,向两翼延伸即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以此分别守护木兰围场四周各隘口,木兰围场的八处营房每旗一处营房,分属八旗管辖。

满族人以北为正为大,上三旗驻扎在正北和东北。

正蓝、镶蓝、正红、镶红、镶白分别为王公统领,被称为下五旗。每个营房各辖五个卡伦。卡伦是满语,“哨所”之意,卡伦下边还有固定的巡逻队——拨。“拨”是满语,汉译为“领队”,是八旗军队中的低级军官名称。

这些驻兵按分工分地轮换对围场巡逻检查,绝对禁止一般平民进入这个皇家禁地。

康熙皇帝选择这里作皇家猎场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控蒙古,南拱京师,东通盛京,西临察哈尔。地处漠南蒙古诸部之中,它是北京通往内蒙古、喀尔喀蒙古、东北黑龙江的重要通道。康熙皇帝在这里可以就近接见、宴请、赏赐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

其次,木兰围场自然条件好,它地处蒙古高原、燕山余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汇合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地域广阔适合大规模行围打猎。

第三,这里的夏天气候凉爽,适合避暑。

第四,木兰围场地形复杂有高山、峡谷、丘陵、草原等,为训练八旗军队骑射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场地。

从第一次木兰秋狝开始,康熙就做出规定,以后每年行围都一次派兵一万二千名,分为三班,一次猎拨兵四千,并令宗室及各部院官员随行。分班随围的还有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

皇帝在木兰秋狝期间,照常看全国各地奏折,内阁六部、都察院、提督衙门等机构组成临时中央政府,各职能机关同样办理所属事务,向全国发布政令,但在发出的公文上必须加盖“行在”二字的戳记。

半个月后实兵演练,木兰秋狝的行围过程确定为“布围”、“观围”、“行围”和“罢围”四个步骤。

第一步——布围。五更天的时候,由管围大臣统领科尔沁王公带领布围的一千二百五十名蒙古骑兵和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巴林、敖汉诸部提供的一千九百零八名围甲兵、虎枪手、向导及八旗军队等分头布围。八旗官兵不论打仗还是围猎,都要按八旗固定次序方位展开,即以黄旗为核心,分两翼以红旗和白旗延伸围拢,蓝旗为两翼前哨,两翼都要服从黄旗指挥。由远而近绕围场而布围,两翼前各数骑拥纛飞驰。两翼布围队伍军旗摇动,呐喊鸣金,压山而下,前哨进,后队依次而发,依山川大小、道路远近,最后形成十五公里、二十五公里以及三四十公里的人并肩、马并身的地步,严严实实的形如铁桶一般的包围圈。

第二步——观围。那就是皇帝观围,分猎前观围和猎后观围两种。合围后,由管围大臣到皇帝居住的黄幔城请围,也称待围。请皇帝观围,皇帝在护从大臣和曹寅、纳兰等侍卫的簇拥下,从行营来到看城,登上看城观看。这时,黄旗指挥官发出号令,全军脱帽、举鞭、束马,高呼“玛喇哈(意为围毕)”。皇帝一要看围猎队形是否整齐,相当于检阅队伍;二要看围内野兽多少,如果围得过多,就命令合围士兵开一个口子,放出部分野兽待以后繁殖。然后指挥官执旗疾驰看城,礼毕,高呼“围毕,请皇上猎”。

第三步——行围。行围分为皇帝驰猎和皇子、皇孙、大臣、王公及八旗将士驰猎、追击、阻截、聚歼等几个步骤。皇帝出看城,佩橐鞬,具弓矢,凭高立马,环视,举鞭。皇帝出猎时,各班近卫尾随其后,有牵狗的、有驾鹰的、有递箭的、有专职护卫的。猛兽如果负伤逃跑,皇帝则命令一两个侍卫追杀。偌大个围子,众多野兽,任一人信马驰猎,天威所临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者,有带箭仍奔者,所获不计其数。皇帝猎后归看城,陪太皇太后观围,以考察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及八旗将士的表现,作为赏赐、任用、提拔的依据。

驰猎,是等皇帝猎罢,一声令下,皇子皇孙、各部大臣、蒙古王公、八旗各营及从全国各地派来的射手们,在围内驰骋。只见矢上弦、剑出鞘,战马萧萧,旌旗猎猎,身飞逐走,左右是宜。此时是“雁行左右排千骑,鱼贯联翩认五旌”。但一旦听到中军号响,必须立即收猎。

追击,就是四面围合。先将兽群从一头压向另一头,然后放开一个口子,两厢击鼓助威,不得发射。各班选手从后追杀,不得放牲,直至全歼。

阻截,与追杀反之。也就是三面合围,马队从一头顺走廊轰赶,迎面设若干道甲兵堵截杀射。

聚歼,就是四面围合。八旗各营所选射手相等,听到令声,万箭齐发,步步为营,直至全歼,数获请赏。

此时整个围场就成了战场,刹那间,围场之中百骑并发,弓箭齐鸣,围猎官兵左奔右突,呼啸山林,酷似一场短兵相接的实战演习,时而人****斗,时而围追堵杀。军队进退分合,井然有序。将士们有时飞马跨越山谷,穷追不舍;有时舍马步行,攀岩截杀,受伤的野兽不论逃到哪里都要捕获。

第四步——罢围。行围结束了,围中射获的猎物,官兵就要把尾巴割下来,用车运到幔城,等候皇帝颁赐。蒙古王公贵族和二品以上的官员,获得野兽在皇帝面前要跪着敬献。皇室子孙射获的,都要记入档册,以备皇帝奖赏。在围猎中,如有队形不整齐,以及不奋勇追杀者,要给予严厉惩处。对于勇敢不怕死伤的人,则给予提拔或优恤。

随着暮色降临,一天的驰骋射猎结束了。营地点起熊熊篝火,满蒙官兵席地而坐,烤炙猎物,同进野餐。酒足餐饱之后,他们吹响乐曲,翩翩起舞,引吭高歌,满、蒙官兵们沉浸在“君臣和乐”的热烈气氛之中。

康熙大帝,此时此刻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要和文武大臣及满蒙官兵们共同度过这篝火狂欢之夜。

他大声喊道:“王公公,快去朕的御帐之中,取来朕的诗稿,与将士们一同分享。”

“喳——”王公公应声而去。

不一会的工夫,王公公取来了皇上的一叠诗稿,交给了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高声朗诵起来——《驻跸兴安八首并序》:

出古北口,冈峦盘亘,地形渐高。行五百里至兴安,峻岭竦峙,自张家口蜿蜒而来,横亘塞外。南北诸山,尽出其下。地当蒙古诸部道里之中,为曩昔枕戈擐甲战争之所。迨我列祖,肇握乾符,恢廓天绪,德威所被,四十八部,罔不倾心内附。古之瓯脱,今隶方舆。癸亥夏六月,奉太皇太后避暑来游,驻跸于此。炎歊不至,清风满林。山雨既濡,万卉齐发,于时远迩大小藩臣,各率其属,趋侍行殿。既于苗以讲武事,复燕衎以怀远人。抚此遐陬,在禹迹方行之外。声教四讫,皆祖功宗德之贻。朕今绍祚,获际升平,能无永念乎!即事抒怀,得诗八首。

其一

祖德隆三后,天心廓九围。

讴歌通毳幕,风雨想戎衣。

一自车书合,长看职贡归。

黄图无内外,时迈有光辉。

其二

特奉仙舆出,晴峦驻羽旄。

风多停彩扇,驿远进冰桃。

丽草金莲涌,浓荫碧树高。

墉台新月上,广乐奏云璈。

其三

重岭叠云烟,旌旗拂塞天。

草香熏翠幄,花暖接红川。

雁碛长城外,龙荒胜地传。

回瞻亭障远,千里抱幽燕。

其四

六月浮埃静,高居暑气消。

千山低接帐,万木迥凌霄。

地擁边沙阔,天临塞曲遥。

封章达行在,银烛秉凉宵。

其五

虎戟闲清候,逍遥览物华。

烟笼千树柳,暑发四时花。

风土暄凉异,山川道里赊。

濯枝新雨歇,皎皎散飞霞。

其六

地脉连荒服,山形赴上陉。

炎歊移月令,分野别星经。

桦屋参覃白,松林断续青。

云沙一万里,属国尽来庭。

其七

边云澄霁色,山翠点行衣。

马引雕弓过,禽连羽箭飞。

旌旗开一面,草树入长围。

我武当蒐狩,非因耀德威。

其八

紫塞行巡日,琱舆问俗年。

大庖陈折俎,仙醴秩初筵。

屏翰金汤壮,光华赐予宣。

示慈良有意,裒对在敷天。

纳兰性德读完皇上的八首诗,整个篝火晚会的现场,沸腾起来了,火光如同阳光,炮号如同炸雷,旷野、山谷、草原、森林回响起了连片的呐喊声——“万岁、万岁、万岁……”

秋狝结束后的几天里,康熙大帝隆重设宴,款待蒙古王公官员及兵丁,并赐食物、布匹、绸缎、白银等。

当地盟长则代表所属蒙古各部在驻地向皇帝进宴。

宴会中,表演民族传统的诈马(赛马)、什榜(蒙古乐曲)、教(驯生驹)、相扑(摔跤)等节目。

宴会将结束,当地盟长向清帝呈白马、白驼等,献“九白”之礼,表示对朝廷的忠诚。

此时的塞罕坝上,康熙大帝亲率满汉蒙八旗军,上演着一场威风八面、雄风大振的空前盛典。

同类推荐
  •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残本)

    《闪电窗》,清代世情小说,酌玄亭主人著。本书仅存6回残本,原书回数不详。小说叙述福建漳州,举人林鹍化为人正直,与新举人邬云汉等三人不投缘。林进京会试,船停苏州,富户陆家失火,其家小姐匆忙中赤体逃入林船,为林救护。陆未婚夫沈天孙亦为举人,闻此退亲……
  • 时间的孩子们

    时间的孩子们

    一部魅力四射的小说。叙述简洁中见丰富,明快中见尖新,生趣盎然,而又时有《福乐智慧》式的幽默和哲理闪烁其间。《时间的孩子们》描写了穆明孤儿、哈力克、苏里堂是交心知己,三人生活在新疆,闲来在穆明孤儿开的小天堂景点一聚。穆明孤儿无父无母,先是一个打馕师傅,后来富甲一方,一生执着于寻找生母的美梦。苏里堂本来过着安定的婚姻生活,一不小心坠入美丽的春天古丽编织的情网,离婚、下海,却被生活打碎了爱情的梦。哈力克在婚姻中挣扎纠结,痴迷于插在门缝里的一支玫瑰。他们都是时间的孤儿,他们是时间的孩子。时间没有耳朵,所以它永远年轻。
  • 中东版《无间道》:巴勒斯坦之恋

    中东版《无间道》:巴勒斯坦之恋

    这是一部交织着爱、激情与阴谋的黑色罗曼史,堪称中东版《无间道》!2007年“美国犹太图书奖”和“美国近20年最佳短篇小说奖”得主乔纳森·威尔逊,用天才式的拼图结构,书写一段交织着激情与阴谋的中东传奇。本书的背景是1924年巴勒斯坦地区在英国托管下的耶路撒冷。小说以一战后的巴勒斯坦的人口流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交织着爱,激情与阴谋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与巴勒斯坦局势一如今天的中东局势一样,动荡不定,难以预料。1924年,小说主人公约翰·布鲁伯格,一位心灰意冷的伦敦画家带着他的妻子,乔伊斯,一位狂热的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同情者,一来到巴勒斯坦便目睹了一起谋杀案。从此卷入一场阴谋。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矛盾,英国人,美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妻子与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的神秘联系,与英国军官之间的暧昧,使得小说从一开始就充满悬念。
  • 隐页书城2:永夜之国

    隐页书城2:永夜之国

    第二册:永夜之国——芙莉亚的身上开始散发出书香:她正在顺利地成长为顶级的书巫。与此同时,反抗军却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方面,是亚当学院无所不用其极的高压手段,另一方面,是反抗军内部的分裂与动摇。芙莉亚早已知道,书巫世界是自己儿时的笔友塞弗林、她两百年前的先祖、盗匪小说作家“七芒星”创造出来的。但她没想到的是,就连七芒星,也只是一本更高的书中的角色——“是我通过写造物书创造了菲德拉和书巫世界,如果说我自己也只是一本书里的人物,是某个人想象出来的,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不是吗?也许整个宇宙都不过是一座图书馆中的图书馆,每本书都是另外一本书的一部分……
  • 完美谋杀:刑警王大林

    完美谋杀:刑警王大林

    本书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刑警,他尽职尽则地面对自己的工作,也很用心地安排自己的私生活,逻辑思维敏捷,让许多罪犯胆寒,但更多的选择与他作朋友。他遵守警察的原则,在办案时也时不时用些见不得人的小手段。他可能不记得女友的生日,却对感情忠诚的无以复加。
热门推荐
  • 神魔之恋三世情缘

    神魔之恋三世情缘

    三世情缘。她为此付出多少真心,付出了多少努力,一世情缘的短暂,二是情缘的没有结局,第三世当她知道一切,她道这一世我要让四海八方为我们做见证,沧海岁月做陪伴。他前两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爱,都在默默陪伴,都在默默的付出,这一世他想要让她知道,只许一人一偏爱,愿尽余生以慷慨。而有一人,他用行动来证明,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 墓室与焰火

    墓室与焰火

    《墓室与焰火》是对反常生活的非理性探讨,小说读来别有一番意味。
  • 楚材秦用:李斯

    楚材秦用:李斯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李斯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李斯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求知文库——地理中的攀登勇士

    求知文库——地理中的攀登勇士

    本书主要介绍了郦道元、徐霞客、李四光、莱伊尔等古今中外的对地理学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的生平、学术贡献,再现了人类对于地理学的认识过程。
  • 魔神敖天下

    魔神敖天下

    管你是谁?杀我亲人者必将屠之!就算现在不可以,我也会一直努力,直到有一天可以报仇!傲天为了给自己的爷爷报仇而踏上了征途,这个征途艰难,充满荆棘,但傲天不曾放弃,直到有一天,傲天报了仇以后才发现自己从一开始便处在了一个局中?这究竟是谁布的局?傲天又该如何去战斗?
  • 璃殇决

    璃殇决

    剑仙璃璃,琉璃塑身,被弃华而无实。碎王母金钗,罚行百世。罚行结束,却因缘重回罚行第八十八世。剑仙璃璃,仙力被封,成为了通敌叛国将军府的小姐赵璃璃,抄家时深夜逃离,踏上了一条不得不往的不归路。重回第八十八世的璃璃决心要挽回初次轮回的遗憾,不想再有那么多人因她枉死。殊不知,这才是她真正历练的开始。此行无归期,遥遥莫牵挂。【主线无男主,介意勿点】
  • 南镇忆事集

    南镇忆事集

    忆事于南,悠悠间,事满则淡,时而去,去而往。烽烟一过淼淼不在归来,居北而念南,然而几度。益友离,红颜殇,空居一室,有悔有恨,且看风云再起,我主山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穿越归来

    末世穿越归来

    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击败了无数的敌人,拥有着庞大经验的吴宇终于走到了异界的顶点。厌倦了战斗的他终于回到了地球。然而,回到了地球之后,吴宇失去了他的力量,除了过人的精神力和脑海中神秘的玉石他却是连战五渣都不如的普通宅男,而此刻,全地球陷入到了‘生化危机’之中。本想好好休息一下的吴宇只能皱着眉头,带领着自己的亲友开始了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