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6100000030

第30章 通简(2)

思叠看到檄文后,知道自己的做法将关系着所有人员的祸福问题,又听说郭绪平乱的决心异常坚决,就派了名酋长来接受诏令,并向郭公赠送了当地的土产。郭公坚决拒绝了,只是邀请思叠前来面谈招安事宜。

两人很快就见面了,郭绪理清了思路,陈述了思叠的劳苦,又为思叠申明了冤屈,最后才斥责他叛乱的行为。和思叠一起来的夷人被郭绪的一番话所折服,都趴倒在地,痛哭流涕,答应退还他们以前侵占的土地,接受朝廷的招附。

郭绪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这时候,大家都向他叩首敬礼,连称“万岁”,欢声动地。郭公又向思叠问道:卢参将先前派来的联络人员现在何处?思叠便把他们一一交出还给郭公。卢参将得到了郭绪的公报,兴奋得飞马赶来,这时思叠已经退兵,把他们以前侵夺的土地归还了朝廷。

郭绪是通简奇才,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具外交才能的人。他没有辜负倪文毅的使命。完成了这样的重任,但在历史上却只记载给郭绪晋升一级的官职;实在令读史的人心痛。况且那些在征剿缅甸、罗防中乱杀无辜百姓的人,却得到了封妻荫子的大功劳!

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讲到这一事例时,在故事的后面著有一段话:“呜呼,事情到了末世,不只是建立战功的人难,要让人知晓真正立功的人也似乎更难。”说得真是贴切。

(第二节)通简元帅郭子仪

史称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是一代军人楷模。平定李唐大乱后,被封的位子更是大得不得了,已经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但他为什么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遭到当时帝王的猜疑,落个悲惨的下场呢?这是郭子仪的“致世”策略决定的,他功高从不自居,他具备了各个功高震主者所没有的“德行”,在《智囊》的智慧中,郭子仪是个通简大家,一代将才楷模。

郭子仪从小就对兵书、练武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读书还是习武,常常因为太专注而忘了吃饭,练得一丝不苟。他非常欣赏孟子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据说,在郭子仪20岁的时候,在河东(今山西太原)当兵,曾经因为触犯了刑罚,按军律要被斩首。当他被捆着双手押赴刑场时,竟然昂首阔步,大步向前,临危不惧,毫不慌乱。正巧,当时著名的诗人李白从此经过,看到了这一幕。李白本来和他并不相识,见他年轻英俊,相貌非凡,临刑不惧,又听说他颇有才能,意志坚强,便赞叹地说:“这样的人,将来一定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杀了多可惜啊!”李白是个爱才之人,为郭子仪感到惋惜,便立即到当地官员那里说情,最后以自己的官职做担保,把郭子仪救了出来。这样,李白和郭子仪成了莫逆之交。后来,李白参加永王李磷幕府,因受牵连入狱,郭子仪曾经请求替他赎罪,以报答李白当年的救命之恩。

郭子仪的青年时代,正处在唐代中前期,即所谓“开元之治”时期。当时国富民殷、繁荣昌盛,以唐玄宗李隆基为首的唐朝政府,励精图治,扫除积弊,任人唯贤,政治清明,使得社会经济得以稳步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强盛。

郭子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年轻时就立志要做一个保家卫国、统兵作战的将帅,为保卫国家的安危做出贡献。

郭子仪最初做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的时候,因为多次建立战功,所以就平步青云,一路升迁。749年,他做到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这时,唐朝廷对外还没有大的战事,几十年间相对太平。在这样的环境里,由于外部环境轻松,没有危机,时间久了,人们便开始安于逸乐,贪图物质享受,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唐朝政府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唐玄宗李隆基整日花天酒地,把大权交给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自己则与宠妃杨玉环夜夜笙歌,不理朝政,再也没有了昔日励精图治,重整山河的雄心。只有郭子仪等少数人尚能居安思危,经常为战事做准备。他一面坚持不懈地操练兵马,一面守卫大唐的疆土,保卫着大唐的国家安全。

当时边疆各地居住着我国各族人民。他们勤劳勇敢,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朝同边疆各族虽然也发生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却是主流。

从高宗开始,唐朝一直有重兵驻守边疆。玄宗时,为了加强防御,在重要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每个军镇都设置一个节度使。节度使起初只负责几个州或一个道的军事,后来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一天比一天大,再加上远离朝廷,成了独行一方的土皇帝。当时唐中央的禁军不过20万人,而边疆的10个节度使共拥兵49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对社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那时候,唐玄宗重用安禄山,任命他做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父亲是西域人,母亲是突厥旗人。安禄山作为节度使,总揽三镇军政大权,又招募北方很多牧民补充兵力,势力日甚一日地强盛起来。

因为安禄山经常到长安去,所以他对唐朝内部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见唐政府日益腐败,便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他招兵买马,积累钱财,壮大实力,收集朝廷情报,观察朝廷动向,伺机行动,准备反唐。可是沉溺于享乐的玄宗皇帝却还蒙在鼓里,对安禄山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防范,反而对他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竟然让他认杨贵妃为干妈,对他很是信任。

到了唐玄宗后期,政治弊端越发明显,自从杨贵妃入宫后,玄宗便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安逸生活,终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宰相李林甫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先后当权,飞扬跋扈,任用亲信,干了许许多多的坏事,各种社会矛盾聚在一起,变得越来越尖锐。

看到时机已到,居心叵测的安禄山认为是反叛的时候了,大唐江山很快就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755年十一月九日,他以“清君侧”、“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动15万大军,号称20万,长驱南下。由于唐政府没有防备,致使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地方官吏听说叛军来了,一点也不抵抗,不是弃城逃跑,就是屈膝投降。就这样,安禄山的叛军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很快就渡过了黄河,不到三个月,就占领了东都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唐朝政府临时招募了8万人,由大将哥舒翰率领去抗击叛军。这些人大多是城里的无业游民,既没有严明的军事纪律,又缺乏基本的作战技能,军事素质很差,在与安禄山叛军的决战中,很快就溃不成军,就连大将哥舒翰,也因为战败而被俘去。

看到形势无法弥补,玄宗只得带领皇族亲贵和左右臣僚,仓皇逃出都城。长安于是陷入叛军手中。玄宗一行逃到马嵬驿,将士鼓噪不前,愤怒地杀死了奸臣杨国忠,并要求处死杨贵妃。看到群情激愤,玄宗没有一点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割爱,派人缢死了杨贵妃。这时马嵬驿的人民请求皇帝留下来同他们共同作战,唐玄宗哪肯答应,留下儿子李亨,自己却带着大臣逃往四川避难去了。

当时,有许多的百姓自觉参与了反抗叛乱的战争,一些地方官也积极地据守反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颜杲卿,他最后被安禄山杀害了。百姓的积极反抗和一些地方官吏的抵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叛军,为唐军在以后收复失地,平定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不可一日无君,玄宗逃往四川以后,他的儿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肃宗为了收复长安,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决定任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并把朔方军作为反攻的主力军。为了加强朔方军的实力,肃宗又派李光弼同郭子仪一起作战,平定叛军。

郭子仪和李光弼曾是安思顺手下的两员部将,两人的才能不分伯仲,职位也相同。当郭子仪受命代替安思顺做朔方节度使时,李光弼不服,决定马上离去。忽然接到皇帝的手谕,要他同郭子仪同心协力平定叛军,李光弼只好遵奉王命,留了下来。郭子仪把朔方的兵马分给李光弼一半。郭、李二人共同表示:一定要同心协力,英勇抗敌,收复失地,还大唐王朝以安稳。

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战争,洛阳终于被收复了。郭子仪返朝,肃宗非常欣喜,亲自带领仪仗队到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迎接。皇帝见了郭子仪,激动地说:“我有了你,如鱼得水,大唐的天下,所以能保住,全靠你的英勇奋战啊!”郭子仪却连称不敢当,这是作为一个臣子的职责。

两京收复后,肃宗把玄宗从成都迎回,玄宗做了太上皇。

在收复两京的战斗中,郭子仪多次立大功,这对安定唐室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功绩很快传遍各地,声誉鹊起。

两京虽已收复,但李氏王朝所受的威胁仍然没有解除。

肃宗回到长安以后,先后重用宦官李辅国和鱼朝恩,把军权交给李辅国掌管。李辅国的权势很大,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没有人敢反对。肃宗让鱼朝恩监督神策军驻守陕州,防御潼关。由于肃宗听信李、鱼的谄言,开始怀疑忠君爱国的贤臣,对他们不再信任有加。

根据李辅国和鱼朝恩的主意,肃宗出动全国全部九个节度使的兵力去攻打叛军,希望能一举歼灭叛军。

九个节度使的兵马一共有60万,全部出动,围攻了相州城。安庆绪好像被困在笼中的野兽,落入网中的鱼儿,既不能战,又不能退,处在绝境之中。

以九个节度使兵力雄厚,如果指挥得当,是可以一举消灭叛军的,可惜群龙无首,诸将各自为战,互不所属。叛军中史思明的军队,养精蓄锐已经很久,士气很旺盛。史思明是个极其狡猾的家伙,他知道唐军数量远远超过他的军队,必须抓住唐军士气低落的弱点,用精兵突击,才能出其不意、克敌制胜。他带兵来到相州城外,但却不急于进攻。过了10多天,却突然同唐军展开激战。两军正交战时,遇到一阵狂风,顷刻之间,天昏地暗,尘土飞扬,对面不见人。唐军望见城下来回奔跑的人马,误以为是叛军追来,纷纷逃散。郭子仪见情况不妙,只得收集残余部队,领着人马向洛阳后退,以求先保存实力。

在这次战斗中,唐军损失惨重,战马万匹,只剩3000,刀枪10万,几乎全部扔掉。九个节度使中的八个各回原来驻地,郭子仪暂且留守洛阳,守卫洛阳的安危。

本来这次战斗失败,应该处罚鱼朝恩,但由于肃宗的昏庸,他不但不斥责鱼朝恩,反而给他封官加爵,宠爱有加。鱼朝恩得到皇帝的宠爱,越发盛气凌人,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他一向嫉妒郭子仪,怕他功高盖主,对自己不利,因此一心想害郭子仪。所以他常在肃宗面前说郭子仪的坏话。为了陷害郭子仪,鱼朝恩硬把相州一仗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郭子仪,说是由于郭子仪指挥不当造成的。

昏庸的肃宗听信了鱼朝恩的“谗言”,免了郭子仪职,把他从洛阳调回了京城。

平时,郭子仪对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不打骂,也从不训斥,因此很受官兵的拥护与爱戴。现在郭子仪要走了,士兵们都很不愿意让他离开。

听说郭子仪被免除了官职,夺去了兵权,史思明心里窃喜,认为机会来了。759年五月,史思明便带领大军向洛阳进犯。唐政府十分恐惧,但也苦无良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向朝廷建议:“郭子仪曾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善于用兵,为什么放着良将不用,让叛军逞凶呢?”肃宗认为这话说得有道理,就又决定起用郭子仪为兵马都管使,诏令刚传下,就被鱼朝恩拦住了,好不容易让肃宗罢了郭子仪的官,岂会有机会让他翻身。所以,郭子仪虽然想为国效力,却也没有机会。

史思明的军队打到洛阳的时候,驻守洛阳的李光弼,接连吃了几个败仗,于是李光弼就放弃了洛阳,带兵退守到河阳。当时,鱼朝恩也带领一支人马,说是迎击叛军,可他还没看到叛军的影子,就吓得退到了陕州,再也不敢回来应战。

到代宗时,因为连年不断的战争,国库空虚,民穷财尽,人民难以度日,生活极其困难,可是官府的盐、铁、茶、酒等税,名目竟有200多种,这些苛捐杂税,自然都要落到人民身上。代宗重用宦官程元振,让他参与机密,操纵政权。宦官在肃宗时就开始专权,如宦官李辅国曾对肃宗说:“大家(宫中对皇帝的称呼)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专权的宦官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朝廷对将士的赏罚,宰相的任免,甚至是皇帝的废立这样的大事,也都由他们决定。程元振飞扬跋扈,为非作歹,把皇帝束缚得像个木偶,没有一点实权,完全是一个皇帝傀儡。无论大小事情,只要程元振出口,代宗便百依百顺。程元振痛恨功臣名将,特别憎恨郭子仪。程元振在皇帝面前诬陷诽谤他,总想免除他的副元帅职务,让他做肃宗山陵使(皇陵的督工),但未能得逞。郭子仪明知皇帝受程元振控制,误了国家大事,便向皇帝上书道:“我为唐朝的强盛披星戴月,南征北战,请陛下相信我对唐朝的忠心。陛下要亲近贤人,远离奸臣。不然,唐朝危在旦夕!”郭子仪的劝告,并没有打动皇帝的心。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朝廷外部藩镇割据,唐朝的政局仍然是一片混乱状态。

安庆绪、史思明死后,史朝义还盘踞在洛阳,仍然对朝廷构成威胁。朝廷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德宗)为统兵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让他们出兵镇压史朝义。鱼朝恩、程元振坚决反对郭子仪为副元帅,但这一次朝廷坚持自己的意见。雍王和郭子仪认为单靠唐军的力量,无法消灭叛军,便向回纥借来10万大军,唐军和回纥兵一起打进洛阳。史朝义兵败后带领残军逃往莫州。763年正月,史朝义的部下田承嗣、李怀仙等,眼看已无回天之力,纷纷向唐朝投降。史朝义看到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便自杀了。这场战乱,直到这时才算正式结束,前后延续了7年零3个月,这就是唐朝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同类推荐
  • 快乐是生命的花朵

    快乐是生命的花朵

    本书共八辑,介绍了很多生活和处事的哲学。内容包括:乐观如糖、邂逅希望井、挖掘生活中的感动等。
  • 学会低调低调是一种人生态度:低调是一种处世谋略

    学会低调低调是一种人生态度:低调是一种处世谋略

    低调做人是职场与交际的秘密武器。职场如战场,社会如染缸,在这个可能是处处危险的环境中,要想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就要先做出一副低调的姿态,让周围的人解除对你的心理防范,揭开他们冰冷的面具。这样做会让他们更有面子,更有尊严,反过来他们会给你更大的面子,更多的尊严。这时,你已经拥有了成功者所必须拥有的关系网,就能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了。
  • 人生哲理枕边书1

    人生哲理枕边书1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淡定力:不浮躁的智慧

    淡定力:不浮躁的智慧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我们称之为淡定!淡定,是内在的心态修炼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公正永远是相对的,永远没有完美的现实,有的只是庸碌凡俗的世人,以及随时可能会裂变霉变的脆弱人性……有了这种冷静的态度,遇到不公正、遇到误解、遇到委屈,就不会伤心,就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自怨自艾,而是咬紧牙关,苦炼内功,“面壁十年图破壁”,等待和寻找胜出的机会。
  •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长需克服的12项人性弱点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长需克服的12项人性弱点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我们在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切勿墨守成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boss轻点宠

    腹黑boss轻点宠

    被人设计下药,她误打误撞上了他的车,与他一夜欢情后,她却将钱一把甩在他面前便匆匆逃走,本以为不会再相遇,去工作实习,没想到他竟是她未来上司,并且陷入了他无止境的纠缠之中。C城第一帝国集团总裁?可撑半边天的人物?关她什么事,她只想远远躲开!上班时在公司里压制她,她忍;下班后又处处纠缠她,不让她与别的男人接触,她也忍,可还要让她给他生包子?!抱歉,她忍不了了
  • 太子知错没

    太子知错没

    “顾承,你可曾有过心?”苏君悦刚刚小产,惨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张口喃喃的问这眼前抱拥美人的人。“太子妃只怕是失了神智,来人,把院门封上,让太子妃安心静养。”顾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转身带着杜侧妃离开。进宫前,苏君悦是受尽万千宠爱的苏王府嫡出大小姐。入宫后,苏君悦是步步谨慎小心的东宫太子妃,言行不得有半分不得体。苏君悦本无意嫁给达官显贵,奈何皇命难为,眼见太子不疼,奴婢欺主,终于下了狠心。只是,怎的一切尘埃落定后,会念起拂柳下,那一声含着情意的悦儿?
  • 拒嫁太子,庶女狠逍遥

    拒嫁太子,庶女狠逍遥

    爹不亲娘不爱?无妨,她会被让他们悔不当初。姨娘们轻贱嘲弄,不怕,她会让她们从此没脸见人。不就是‘不小心’将姨娘们养小白脸的‘好事’公之于众,又‘不小心’的让嫡姐的贵妃梦破碎,可这个太子殿下怎么就抓着她不放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屠神魔

    浮屠神魔

    听神皇,转世也。九死一生过送葬路,终获封号。一百年苦修,得上古大帝之传承。一百年间,逆天战神出,自由魔皇现,乱世将启。少年百年重登神界,得神兵,灭魔种,杀鬼头。从此,天下无人不知秦洛阳。
  • 灭世

    灭世

    玉儿官手中一只蝎:鬼斩阴司暗影流,一代生死传一代。冰封妖灵七窍心,六道轮回散人间。金箍散仙灭世书,蛟龙归海尘归土。三界殊归罗曼女,五行阴阳朗乾坤。神兵剑印恒空出,玄冰寒咒天外客。
  • 写给远方迷路的爱情

    写给远方迷路的爱情

    最好的时空,最好的青春,总想把最好的自己给你。可是,我们跌跌撞撞,终究还在世界的两端迷失,终究没能够走向彼此。这是我们的命,也是我青春最大的哀伤。——楔子
  • 茫茫人海,我可曾遇见过你

    茫茫人海,我可曾遇见过你

    蝴蝶很美,可终究飞不过沧海…你很完美,可你终究不属于我…待我不再有她,许你粗茶淡饭…待你不再有他,君言何断真假…待我长发及腰,我嫁少年可好…
  • 洪荒新话

    洪荒新话

    无边无垠、浩浩长空的宇宙。里面包罗万象个个大陆星球纷争不断。上古域外魔族降临洪荒大陆屠杀无数仙神,而后诸圣齐出共同抵御魔族,魔族被灭,同样洪荒诸圣也只十存一。接下去又是怎样的一个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