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200000036

第36章 张爷的桂花酒酿 (1)

他是一个下甜酒酿子的老人,别人都喊他“张爷”。江南人多喜欢吃甜酒酿,数九寒冬的夜晚,街头巷口的路灯杆子下,所多的便是下酒酿的摊子,两三张小桌随意摆放着,让你老远就会闻到那种弥散的酸酸甜甜的气味。从戏园子或电影院里散场出来,坐在这样的桌前,将一碗醇香甜润的又加了水子的酒酿子热乎乎喝下肚,整个冬夜便温暖起来。

身腰佝偻、戴着旧绒线帽的张爷便是下甜酒酿子的,他没有固定的摊点,十字街、船码头、影剧院门口都是他常挑着担子转的地方。张爷的担子上,一盏风灯当头挂着,玻璃方罩内燃着煤油浸的棉纱捻子,暗红的灯火,随担子晃悠。担子一头是炉子和锅,一头则装着酒酿钵子和一摞蓝花小瓷碗,还有同样的蓝花瓷调羹。夜风吹过,风灯和炉火都是忽闪忽闪的,枯叶起舞,在担子脚边打转转。“下——酒酿子哇——”张爷喊着,拖长的声腔凄凄的颤颤的,就像担子一头灶膛里摇曳晃抖的火苗,有着一份与冬夜、与风烛残年相应合的穿透人世沧桑的力道……这样的酒酿担子,曾在丰子恺的那些粗黑线条的漫画里铺陈出满纸况味,让人不胜唏噱。

夜晚下酒酿子,白天,张爷就挑着装满甜酒酿瓦钵的箩筐,走街串巷,四处叫卖。还搭售“水子”——一种比黄豆稍大的用糯米粉搓出的小圆子,买回家,先下在开水里,翻两滚后挖一勺酒酿放入,即“酒酿水子”。递上两毛钱,就可以端走一钵甜酒酿,“水子”二分钱一小勺,酒酿可以倒入自带的容器内,也可以端回家下次再还上空钵。老人不多言语,眼睛也很少往别处看,只默默做自己的事。也有人什么都不买,只买一小纸包糖桂花,看着那些晶莹润泽的糯米酒酿,珠圆玉润的粒粒水子,就会想到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黄色桂花、随着热气飘散的动人醇香。

张爷有一间砌得严严实实的大柜子一样的仓屋,下面是个能烧火的炉灶。张爷把糯米洗净蒸熟,再用清水淘成清清爽爽的颗粒状,等沥干了水,倒入一个大盆里。半温半凉时拌入捣成粉末的酒曲,再一勺一勺挖了,装入一个个比碗稍大一点的紫黑陶钵里,四周抹平实,只在中间留一个锥状的洞,稍许泼上一点温开水。目的是让水慢慢向四周渗,可以溶解拌在米中的酒曲,有利于均匀发酵。拌酒曲的时候,如果水放得太多,形成“跑酿”,最后糯米是空的,不成块,一煮就散。如果发酵过度,糯米也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发酵不足,糯米夹生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张爷将那些陶钵摆满仓屋的横档隔层,上面搭好遮尘的布帘,关上防鼠的栅栏门,就算完工。冬天时,就在仓屋下面的炉灶里生火,用炉灰压上一截半燃的柴蔸,能保持一天一夜的室温。在几天的等待中,随着渐渐发酵,有一股诱人的甜香不可遮挡地散发出来。陶钵中间那个孔洞会渗满清亮的汁水,映得钵体泛出湿漉漉的幽光……这就是甜酒液,闻那味道,就知道好醇润呵。酒液越渗越多,最后那一大团缠结成饼状的酒酿子就浮在酒液中了。

做酒的糯米,张爷选的一种叫“白壳糯”,粒形饱满,蒸饭不黏,出酒香醇。梳着巴巴髻的张奶奶,总是坐在小凳上对着一簸箕糯米,将混在其中的稻壳、稗子、砂子还有碎米粒仔细拣出来。张爷住的那幢老屋的后院里,一字排开四棵高过屋顶的桂花树。每到深秋,枝丫间一片金黄,醉人的醇香传出几里路远。张奶奶把家里所有的被单都拿出来,铺在树下。微风起处,花落无声,一天下来就能收满好大一堆桂花,洗净蒸透,放太阳下晒干,拌上白糖腌入一口大缸里,就成了糖桂花。无论是做酒还是下酒酿子时放上一点,黄色的桂花在酿汁中起起落落,啜一口,那味道真是轻盈香远唇齿留芳呵。镇上人都知道张爷做的酒酿甜美芳醇,令人陶醉,许多不善饮酒者单独买回甜酒液灌入瓶子里,当做酒水,即使不在年节的日子里亦可自饮自乐。到了腊月里,常有人上门来买一些带桂花的酒糟回去糟鱼糟鸡,糟猪头猪大肠,糟出深红酣畅的色泽,蒸在饭锅里,热气上来,酒香肉香就缠绕其上,未至上桌,已酿醇一室。

听人说,张爷是大户人家子弟,年轻时迷上无线电,抛妻别子到欧洲学电讯,抗战时回国的,怀着梦想去了重庆大后方,以后留在上海闯荡。其间一波三折难向外人道,最终凭着精湛的技艺,连卖带修理在上海滩开了一家电讯器材部。解放后,他拥护新中国,抗美援朝时捐钱捐物,是个运动积极分子……然而有一天,噩运突降,张爷的一个朋友带了个老头去投宿,作为主人,自然热情招待。谁知那老头是个有血债在身的逃亡地主……张爷一下子就倒了霉,因留宿反革命分子而被审查,判刑,坐牢。出狱后,上海不给留,遣返家乡原籍劳动改造。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约是中美建交后的第二年,从上海发来一份协查通报,要求秘密查找一个叫张安国的人。此人曾为当时帮助中国人抗战的陈纳德的飞虎队工作过,成效卓着,所以美国人记住了他,并为他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这一回,从大洋那边过来一个经贸友好访华团,那个团长提出一定要见见当年的战友。镇上革委会头头脑筋算是转得快,立刻想到这“张安国”一定就是卖甜酒酿子的“张爷”,赶紧通知人去接。很快,张爷和张奶奶一起被专车送去上海。

那正是桂花开得最芳醇酣畅的时候,风起花落,却没有人来收拾满地的落花,真是可惜了。

在我们那里,馄饨被称做“饺子”。不知为什么,下“饺子”只有担子而没有铺子,一年四季,“饺儿担子”可算是街头最寻常的风景了。乡下唱大戏、放电影、玩灯、赶庙会,只要是有人聚集的地方,肯定就有下汤圆下馄饨的担子。担子的一头,下面放着干燥的木柴,上面是烧柴炉,炉子上放着一口锅,锅里是待开或已开的沸水。担子的另一头,是个简易的柜子,里面盛有碗、铁丝爪篱、勺,上面放一方形盘子,里面摆放着包好的馄饨和没有包的馄饨皮、肉馅、葱、胡椒、猪油、酱油、醋之类。翟大贵挑着这样的担子,平衡的功夫极好,不要手扶,手里拿着两块竹片一边走一边不断地敲打,人们听到这种响声,想吃馄饨的人会闻声而来。有时他也把担子停放在街头巷尾,手里竹片发出清脆有节奏的响声:“嗒,嘀嗒,嘀嘀嗒……”

翟大贵家从爷爷那一代起,就靠下馄饨谋生了。翟大贵四十来岁,面色不错,却顶着一头早白的头发,说话声音麻沙,是因为小时得百日咳把嗓子咳坏了。深夜街头昏黄的路灯下,总能见系着围裙的翟大贵在躬身打理着。那担子的一头柴火红红,上面锅里热气腾腾,另一头的极小的案板上码放着油瓶、馅碗、皮子以及包好待下的成品。旁有小桌小凳,有人过来,招呼一声,或是抓一把成品下到锅里,或是现包现下。翟大贵包馄饨手法极快,左手托皮子,右手小竹棒挑点肉糜往上一抹,手指捏着一窝,扔到一旁。再看这边锅里,水滚馄饨浮上,反复几次,皮薄能看到馅心的一面朝上,必熟无疑。几分钟光景,一大碗热气腾腾、汤波荡漾的馄饨就下好端上来。这种皮子薄到透明的小馄饨,只需嘬吸,入口即化。那香气,那暖暖的感觉,总能诱惑夜归的人。

翟大贵的家,在一幢带天井的老旧的大屋里。有时阴雨天不出摊,不少人会拿着大号搪瓷缸或是端一只小锅穿堂入户去他家中等候。去早了,看他剁馅打皮子,也就知道其中是很有讲究的。馅要用当天宰杀的猪前腿夹缝肉,八分瘦两分肥连筋带绊的,若是纯精的后腿肉反而不好。头发雪白的翟大贵,双手各持一把刀上下翻飞,直把一小钵子肉剁成肉末。再用一根圆筒状的棰棒敲打,肉打得越久,越熟,越打越膨胀。打到最后,喷起的肉茸会起丝,极“粘”包馄饨的竹棒。擀面皮的是他老婆,一个穿着碎花旧衬衣、头发总是有点凌乱却不掩姿色的小个子女人。擀面皮要入碱,分量掌握不好跑了碱,在猛火沸汤里一煮一冲,馄饨就会破皮。擀面时加入鸡蛋,能擀出最佳效果,所谓“薄如纸,软如绸,拉有弹性,吃有韧劲”,就是这效果。这边,翟大贵老婆把擀好的皮子垛起来,拿刀切成二寸见方若茶干子大小,一般十张皮放秤上称一下正好一两,再裹进一两馅心,便是一客小馄饨。人家都说,翟大贵一家人个个细皮嫩肉水色好,就是自家小馄饨喂出来的。

可是,小馄饨不似水饺和面条,不是用来撑肚子的。吃这种小馄饨,纯粹就为了味道,为了享受那碗热气腾腾的鲜汤——不求吃饱,只求口味。小馄饨要的是皮薄,肉馅不能多,多了就荒腔走调不是那味儿。小馄饨汤水甚为重要,先在碗里放好盐、酱油、猪油,用开水冲兑,以免汤水混浊,再用笊篱捞入小馄饨。十个似穿了柔软蝉衣的小馄饨在碗里还轻轻地打着转,几棵嫩绿的小葱撒在上面很是养眼好看,用汤匙稍稍搅动,但见一片片羽衣缥缈,裹一团团轻红,上下沉浮漂摇……舀上一个吹一吹,牙齿轻轻一扣,满口的汁水,真上香鲜透骨!

同类推荐
  • 叶赛宁书信集

    叶赛宁书信集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个人书信集,这数十封信件曾寄给作者的亲人、朋友、出版商等等,从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叶赛宁的样子,一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文学巨匠的样子。信件的语言多是生活化的,没有文学创作的束缚,完全是生活化的呈现;译者是著名俄语翻译家顾蕴璞先生。
  • 人与永恒

    人与永恒

    作家周国平的第一本随笔集,也是出版后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书中记录了作者思想的原生态,而这样的原生态正存在于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的人的头脑里。
  • 2015中国年度诗歌

    2015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大风歌:风之碎

    大风歌:风之碎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潘永翔散文选

    潘永翔散文选

    潘永翔散文选,里面收录了潘永翔经典随笔散文:倾听自己、漫过天堂的芦苇、我的1977、人生何处不阳光等。
热门推荐
  • 破魔录

    破魔录

    天才沦为废材不要紧,被人耻笑羞辱不要紧!更要命是摊上了一个疯癫师傅,成天逼着练功、寻宝、找魔典!哪料妖魔当真出来了!值此间,人族已是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天龙族人又未觉醒。这救万民于水火的任务还得落在他身上。世人都道他辛苦,还好身边有美女!世人都说他很累,还好怀中有宝贝!翩翩废少终于走上强者之路,成为盖世英雄!爹娘当以他为傲,可是……什么?!他不是亲生,是天外飞来的?!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做生意更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时代在改变,环境在改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
  • 网游之云鼎天下

    网游之云鼎天下

    仙器,神器,为他所用傲娇,清纯,尽揽其中身世之谜,只要有信念,害怕有什么完不成?面对如另外一个世界一般的游戏他该怎么办?是杀?是逃?为了承诺,他踏上了这条道路羁绊,是为了更好的成长杀戮,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为了她一无所有也为了她逆天改命游戏?不不不,这是一个链接另外一个世界的枢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柔情高手

    校园柔情高手

    出身草根,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路逆袭,称霸校园,富可敌国,美女无数。校花,警花,少妇,御姐,女杀手,未婚妻……
  • 佛圣

    佛圣

    这是一个疯狂的阴谋,这是一场天地间的灭世浩劫,这是一场人为的混乱时代。带着整个地狱众神的期盼,肩负仙界、人界无数生灵的重担,他毅然逃入那即将破碎的轮回通道。经历了洪荒、上古各种时代,完善修补己身记忆与实力。身边跟随者天地之间唯一一只圣灵神兽,他们一起逐渐揭开阴谋的面纱。我佛本慈悲,奈何不成圣。佛旨已背离,佛教皆假徒。圣皇之心,生命之始,岂容异族染指!
  • 侯府千金:呆冷世子的宠妃

    侯府千金:呆冷世子的宠妃

    身为侯府千金,却饱受欺凌,被害的一命呜呼。再醒来,她不再是她。她心狠手辣、肆意狂妄!就在这时,忽有京城来人说要接她回府!回就回吧!可这哪冒出来个未婚夫?还交换过定情信物?“你妹!我看你是想赖上我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上古世纪之双生花未开

    上古世纪之双生花未开

    凌乱了风中飒爽英姿的你纷纷扰扰着的不同命运你笑我淡然苍劲的笔触雪中纷飞着明亮的眼光请为我笑一笑吧散发出你洁白美丽的光芒别让这乱世的冷酷搅了你本善良的心我知道最本真的你
  • 拥城

    拥城

    女主角夏咏樱男主角肖络筠两人因为魏晨结识,从互相讨厌到彼此深爱,从平平淡淡到刻苦铭心,他们在魏晨的演唱会上相遇,不料然后夏咏樱的妈妈带她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相遇了。他爱她时,她不爱他,最终伤心欲绝离开了那座城市,当他离开那天,她明白了她爱他。她去追,却晚了…再遇见又是在魏晨的演唱会上,她从此缠上他,不料一直爱着他的另一个女生心存歹念,处处陷害她。她企图撞死她,上帝眷顾她,并没有让她离开她深爱的他。却因为车祸双目失明,她的颓废,他的坚守。让那个女生死了心…一年过去,她的眼睛还是没好…他却接到夏咏樱所在医院发来的快单子,上面写着“肝癌晚期”最后他带着她在她临终那天陪她看了最后一场魏晨的演唱会…
  • 他筑的蛮荒情场

    他筑的蛮荒情场

    对林牧白来说,莫小染就是一个意外,十三岁义无反顾跳下水库救他,十五岁一声不吭放他鸽子,都是那般的印象深刻。命运的转轮转动的刹那,不只有她的悲喜,也混合着他的哀乐。她以为的他伤她,他陷她入狱,都不过是命运开的玩笑;他爱她,却用极端的方式捆缚她;当一切尘埃落定,层层迷雾散开,能否执一人之手,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