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200000035

第35章 『挑水老王』王大仁 (2)

晚年的何先生以编蓑衣为业。他在每年的立秋前后去河湾里割来一大堆蓑衣草,晒干了用木棒捶软备用。有一个关于蓑衣的谜语,叫“千疙瘩,万疙瘩,猜不到,憋死他”,一件蓑衣,就是由无数根蓑衣草打成一个个菱形疙瘩连接而成,每一个疙瘩都大小相等。蓑衣外表毛茸茸的像个怪物,但内里平滑柔软透气。何先生编的蓑衣就挂在茶馆门口,乡下人买回去,雨天遮雨不湿身,晴天遮阳晒不透,同时,还是田间、地头、树荫下休息最好的铺垫。

何先生养了一只乌龟,让它在铜盆里自己磨皮擦痒消磨着岁月。有时,他身披蓑衣,把乌龟用帽子托了,捧在手里招摇过市。可笑的是,帽子上还飘一张字条,上面有毛笔写的墨字:

千年老鳖万年龟,

一入江湖浑不悔;

甲骨犹存酩酊字,

缩头始信是无非。

石裁缝的老子是早先的石针匠。老一辈人都说,方圆百十里的裁缝师傅,还没有哪个人的手艺能超过石针匠。石针匠缝制的对襟衫,上点年纪的人穿上显得年轻、精神,缝制的掐腰旗袍,年轻女人穿在身上,更加妩媚、窈窕。石针匠能和大布商王个移的三姨太暗度陈仓相好一场,就是因为他旗袍做得好,俘获了女人心。但民国三十三年,日本鬼子把石针匠打死在上街头的河滩上。石裁缝那时还小,学艺未成,这就造成了他终身技术缺憾。常有人摇头说,唉,这石裁缝,比起他老子,差多了……

差到什么程度?街坊都知道,石裁缝做裤子还将就着穿,做褂子,不是两边不对称就是前后难协调,总之穿上身,用我们那里专为石裁缝准备的评语,叫“像吊鳖的样子”。那时候裤裆口没有拉链,全是扣子,密密的一排。石裁缝挖的扣眼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有时候内急,真的很慌张,生怕扣子被扣眼卡死了解不开,尿了裤裆。尽管石裁缝收费低廉,但我们小时每每让大人领着到石裁缝那里量体裁衣,心里总是气鼓鼓的,老大不高兴。系着蓝布围裙、脖子上挂根皮尺的石裁缝却丝毫不受影响,哈着腰满脸堆笑地一律称我们为“小同志”。 他不紧不慢地帮我们量尺寸,手指凉凉地滑过我们的脖颈,很异样的感觉。量过之后,拿了粉饼在布料上做记号,嚓嚓,嚓嚓,布料上现出一道道粉色的线,空气中,弥漫着棉布的味道。我们搞不明白,鬼子打死了他老子,可他一点不恨,偏偏留着电影上常见的从中间两分的那种汉奸头,还镶着亮晃晃的大金牙,就差没在身上斜背一只王八盒子枪了。

入了冬,也有人把石裁缝请到家里做衣裳,他随身带一个厚厚毛毡布针线包,上面别着各式各样的针,裹着一把剪刀和一支竹尺。还有一个生铁的熨斗,熨衣服时就在里面装入点燃的木炭,含一口水喷在衣服上,把衣服喷潮湿再烫。他一般会教当家的女人或姑娘们做下手工,如缝纽攀条、开纽扣洞等,还教她们穿挽布纽珠,制作盘香纽、琵琶纽等。一边忙手里活,一边与打下手的人说说笑笑,似乎很得女人心。也有男人们看不惯他的这副奶油腔,怀疑他心术不正。

“文革”初起时,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皆以穿军装为荣耀,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草绿或屎黄的还有自家染出的绿一块黄一块斑秃一样的伪劣军装。那一阵子,石裁缝带了两个女徒弟加上自己的老婆,日夜不停地做假军装。直到一年后,他将其中一个最漂亮的女徒弟肚子搞大了,女徒弟未过门的婆家来人好一通大闹,砸了裁缝店,不但把石裁缝头打破,还逼得石裁缝远走他乡。

两年后,石裁缝悄悄返乡,且带回了一项包括成套工艺在内的先进技术成果,就是生产“假领子”。虽然,他旁边的案板上照例放着剪刀、粉饼、直尺、裁剪好的布料、零碎的布头,但是已不大对外接活,而是一心专务“假领子”。“假领子”又叫“假衬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深受年轻人喜爱。衣领并不假,是真的,但半截领身仅仅几寸长,有三粒纽扣,领口有风纪扣,只是第三粒纽扣再往下就没有文章了,唯在两边腋部用细带子襻了,套在身上,外衣一罩,露着里面漂亮的领子,别人不知下面的真实内容,看上去很是体面。那时物质匮乏,一般人家多少年也很难添置一件新衣,虽强制在灵魂深处闹革命,但野火春风,爱美之心难死。石裁缝做出的足以乱真、很是撑面子的“假领子”,可说是顺应民心,风光无限,一下占领了市场。石裁缝这回又带起了五个女徒弟,加上自己的妻儿,组建了一个作坊式生产流水线,只是他老婆长了心眼,看得紧。他那不大的屋子里,终日挤满了人。一年过去,外人还看不出有哪个漂亮女徒弟肚子变大的迹象。倒是石裁缝抓住机遇,口袋里很是进了不少分,并且终于撬掉了那颗刺眼的大金牙,梳起了油光锃亮的大背头,脸也往横阔里长了不少。

石裁缝倒霉亦离奇。那一次,在乡下一个女徒弟家吃多了酒,深夜归来腹胀如鼓,蹲在河滩边草丛里解手,突然不知打哪蹿来一只野狗,往屁股瓣上狠咬一口,生生扯下了一大块肉,半年不得复原。

石裁缝的大儿子叫石小军,约比我们年长五六岁,长一脸的粉刺疙瘩,喜欢在外游荡,无心学艺,曾因偷看女生解手被人抓住,气得石裁缝一巴掌将他耳朵扇出血来。那一阵子我们教室给征兵办借了做体检,学校放假,我们没事就跑到教室窗子外扒着看验兵。正好看见石小军进了一间写有“耳语”两字的教室,我们就跟过去看。教室一头的桌子后面坐着两位女医生,见石小军进来,示意其站在门边一道石灰线后,其中一位轻声说了两个字“祖国”。石小军回复了一句“赌博”。另一女医生说:“台风。”石小军迟疑了一下,复说:“裁缝。”两个女医生看着他摇了摇头,石小军脸上红了。“你再辨听一次吧,你听好——将领。”这回女医生音量略有提高。石小军辨听有倾,仍是不敢断定。两位女医生眼光一直盯着他,甚至其中一位又放慢声音给重复了一遍:“将——领。”石小军终于吞吞吐吐复述道:“假……领……”窗外哄地一声笑翻了天。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有个磨刀人,是来跟李玉和接头的地下党,出场时喊的“磨剪子来——锵菜刀——”中气十足,极有韵味,让我们都喜欢跟着模仿,时不时就拖腔拉调地吼上两嗓子,弄得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磨刀人”。但那是在游戏里,我童年时代常见的真实磨刀人,却是一个很瘦小的老人,连胡楂都花白了,肩上戴一副看不出颜色的帆布坎肩,扛一张同样骨瘦如柴的矮条凳,挂上不几样简陋家什,一声声喊着“磨——刀来——”“磨——刀来——”,巷子里响着悠长而苍凉回音。老人黧黑脸面上的刻纹,就像他扛着矮条凳面对的一条条曲折巷道一般深深浅浅,纵横交错。

要是有人喊:磨刀老爹,我家有刀磨。老人就停住身,找一处避风且平坦的地方,把那条绑着磨刀石和一支推铲的矮条凳缓慢地从肩上卸下来。当他从主顾手里接过一把刀或是一把剪,瞅一瞅,用拇指刮一刮钝了的锋刃,便已了然该磨该锵的下手角度。老人骑坐到矮条凳上,将凳头的磨刀石调整一下,再用缠绕着布条的小棒从绑在凳腿上混浊的水罐里蘸了水,分别淋在刀和磨刀石上,接着,就右手握着刀柄,左手把刀刃摁在磨刀石上,前倾了本已十分佝偻的身子磨起来。他磨得非常娴熟又有节奏感,从刀的前锋到后锋,一点点地磨过去,磨几下,用水淋一淋,然后拿拇指轻轻刮一刮……那张苍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嘴不停地颤动,让人看着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不知打何时起,街坊们都喊他“磨刀老爹”。 年复一年,似乎他一辈子都干着这个,磨呀磨……张家的菜刀李家的剪刀都是他磨。只听他说话稍带江北口音,但谁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有无儿女,等等。那年头,平常人家过日子,一把菜刀,一把剪刀,用场最多。菜刀不用说了,剪刀用处也多,剪布头,剪鞋样,剪草绳,剪头发,连接生婆剪婴孩的脐带也用它。冬腊年底,家家户户的刀剪都要拿出来磨,是老人最忙活的时令。如果人少,老人当场就给磨好让你拿走,如果送来的刀剪比较多,老人家会细心地给每把刀和剪子做上记号,等主人有时间再过来取走。

一帮小孩子围在一旁看他做活,看他不时用缠绕着布条的小棒蘸水淋到刀上。磨刀修剪,有时少不得要动用推铲一般的锵刀用力地铲削一番。如果磨的是剪刀,似乎更费工夫一些,一双粗糙的有不少裂口的大手,横捏着剪刀的柄和尖,就那样磨呀磨……磨好了,老人拿抹布擦拭干净,给顾客试试,碎布片上剪一刀,快不快?是不是满意?有时剪子松了,还得给“琢一琢”,就是拿个小锤把剪子的铆钉敲打几下,使其紧密,顺手好用。

起先街坊们情愿多给他三两角工钱,但老人总是不声不响将多给出的部分还给你,渐渐地大家都习惯了,磨菜刀两毛,铲一下外加一毛,剪刀连磨带修理也只两毛。倘碰上正是吃午饭时,老人会找人家讨碗开水,再从凳头吊着的口袋里倒出点锅巴或炒米泡上吃下肚子。有时,老人的头发太长了,像个刺猬,到了老刘剃头挑子跟前,就让老刘给他剃个头。老刘看他太艰辛,不收钱,他就拿过老刘的刀剪一下一下认真磨起来,最后是两不找。

秋天深了,剪子反口了,刀钝了……怎幺还听不到那苍凉的吆喊声呢?

整个冬日里没见磨刀老爹再来。

翌年春天亦没见磨刀老爹再来。

同类推荐
  • 耳边奔跑的花田

    耳边奔跑的花田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耳边奔跑的花田》是林卓宇的个人选集,文字从从容容,而且还有一点老辣的意味。他的这份老成持重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表现在他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上。恋旧,或者说怀旧的情结,在他的文字中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人世的沧桑,世事的变迁,都会在他的心灵上发出或轻或重的声音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迁徙,小小的搬家,也会让他发出一阵如梦似幻的感叹。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 锦城觅诗魂

    锦城觅诗魂

    成都是一座文学的城市。《锦城觅诗魂》作者赵丽宏专著的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游,在杜甫草堂凝思,在锦江岸畔寻觅,在浣花溪边流连,聆听这座城市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诗歌的印记留存于一砖一瓦,静心感受,似乎能够隔着岁月听见文字的曼妙歌声。杜甫、薛涛、陆游、巴金、沙汀……《锦城觅诗魂》内蕴深厚的文字糅合空间的广度与时间的深度,将带你感受伟大文人留在这里的诗情画意。
  • 在天边:苍茫之水

    在天边:苍茫之水

    “在天边”系列精选了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无论行到何处,人生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回家。《苍茫之水》一书中,作者们跋千山,涉万水,带读者领略祖国河山之壮美,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作者们对祖国的热爱。
  • 恕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在2016年至2017年发表的文字的合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是散文和小说;第二辑是《红楼梦》和《金瓶梅》的研究与评点文章;第三辑是作者在讲座、读书活动、记者访谈时的录音整理文字等。作者文字流畅生动,笔触敏锐温润,通过回忆旧友往事、关注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群,分享“红学”和“金学”研究成果和心得、与读者和媒体的互动交流,展示了文学功底和魅力,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修道重生

    修道重生

    今世少年家境贫寒,遇恶霸强拆,怎料大仇未报却含恨穿越唐朝,万念俱灰之时,偶遇大师袁天罡收为弟子,从此踏上修道之路,后历经磨难返回今世报仇雪恨、斩妖除魔。
  • 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

    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

    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传奇,原本是21世纪的魔女却一朝穿越成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家毁人亡,寄人篱下,遭人横刀夺爱,凄惨离世?要她在重复林黛玉的故事吗?怎么可能,她,要活出精彩人生,改写精彩传奇。
  • EXO之花千骨虐恋

    EXO之花千骨虐恋

    曾经那么相信你,我却失去了所有。推荐小说【吴世勋俏皮丫头戏美男】
  • 无敌从病毒游戏开始

    无敌从病毒游戏开始

    末世降临两年,普通平民都是一阶异能,而林昊,一阶两年了,然而!一朝重生他发现!他从来不应该是所谓的低阶异能者,而是——神别人苦苦修炼,狩猎打丧尸,他只需要玩游戏,解放肉体承受力,世间五阶少有,而他到五阶只需要一天,他!生而为神!只是被人类肉体所困!
  • 神之癫

    神之癫

    一群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神秘的能力却被开发,只要人们想开发这种能力就会使用而有的人却想用这种能力称霸世界,我们称它为第六感
  • 答应我活下去

    答应我活下去

    2377年,末日毫无预兆降临在地球,丧尸开始屠城,所有医院里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死人睁开双眼,人类还没有研造出任何高科技武器,他们把那些稀有材料都用来疯狂建造方舟和大量血清。医院地下的停尸房,静静地躺在福尔马林内的尸体开始静静地睁开双眼,它们看到一片漆黑的地方,没有任何光,没有任何温暖的房间。房间内人类已经死亡,人类的身体开始布满蛆和苍蝇,但死了还没有十分钟……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聚合在一起,拿起手中的武器。对于丧尸群没有任何概念,直接砍掉就没有任何阻碍了!
  • 前妻,原谅我

    前妻,原谅我

    当她全心全意的爱着他的时候,得到的是痛苦,当她和初恋情人在火灾里,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初恋情人。当她被初恋情人陷害时,初恋情人总是没错,而她却要承受他的怒吼。终有一天,她带着他的种愤然离开,等她在回来,身旁多了个小奶包。某不要脸的男人:你长本事了,带着我的种逃跑,罚你和小奶宝永永远远不许离开我。
  • 明瞳

    明瞳

    七落,寒冬生。嗜好极多。最讨厌的事情是没有存在感,思维呈现跳跃式,喜欢不断地反省自我。在喧闹的吵嚷之市中,希望能够保持从容与淡静,不去模仿别人,也不愿复制自己,崇尚柏拉图式人生。
  • 傲娇男的小宝贝

    傲娇男的小宝贝

    她,是龙门大小姐;他,是黑夜王子。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却像一对冤家一样。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快来看他们的故事吧!
  • 斗破之最强抽奖系统

    斗破之最强抽奖系统

    古风本以为重生斗破会是自己的逆天崛起之路却不想自己根本就没有修炼天赋索性他还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