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3600000026

第26章 李世民:当皇帝这点事(1)

贞观CEO的管理哲学

作为大唐贞观的CEO,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彪炳千秋的煌煌盛世,成就冠绝百代的一世伟业,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拥有一套极其高明的管理哲学。因而能够把当时第一流的人才全部吸引到他的身边,从而发挥出空前绝后的创造力。

从武德年间起,李世民的麾下就可谓是“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到了贞观时代,各种人才更是纷纷涌现,济济一堂。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就曾描述过贞观一朝的人才盛况:“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王(珪)、魏(徵)、来(济)、褚(遂良)之辈以材术显,咸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我之得人,于斯为盛!”(《全唐文》)

贞观的人才集团不仅在当时是最优秀的,而且跟其他朝代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王夫之所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读<通鉴>论》卷二十)

那么,贞观一朝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呢?

换言之,李世民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究竟有何秘诀呢?

贞观元年,李世民刚刚上台执政,就命当时的右仆射封德彝负责向朝廷推荐人才。可是好几个月过去了,一直没见什么动静。李世民很不高兴,就诘问封德彝。

封德彝一脸无辜地说:“不是臣不尽心,而是当今天下确实没什么人才啊。”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沉,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封德彝无言以对,只好惭悚而退。

这段话就是李世民用人哲学的精髓。正所谓“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所以关键是要“舍短取长,然后为美”(《全唐文》卷十,《金镜》)。也就是说,在真正高明的管理者眼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人才。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并且都有一些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或特长。身为一个组织的领袖或者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独到之处,然后把他们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让他们的才能与他们的职务相匹配,从而发挥出最佳效能。

进而言之,在很多时候,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从你身上发掘出的优点,很可能连你自己都很少意识到,甚至根本不曾察觉。

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

封德彝显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因为他缺少这样一双眼睛。

无怪乎李世民会挖苦他:从前天下治理得好的人,难道是跑到别的朝代去“借”人才吗?是你自己没有知人之明,怎么能把天下人全给看扁了?

但是,知人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魏徵就说:“知人之事,自古为难。”(《贞观政要》卷三)李世民自己也说过:“用人之道,尤为未易。”(《金镜》)

那么,李世民又是如何鉴别人才之优劣长短的呢?

除了从战争年代起就炼就了一双识别人才的慧眼之外,贞观年间的李世民还会不定期地召开“民主生活会”,让大臣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准确把握每个人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比如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十二月,李世民就举办了一场宴会,邀请了当时政事堂的所有宰相出席。酒过三巡之后,李世民忽然用一种闲聊天的口吻对侍中王珪说:“爱卿见识深远,而且口才又好,现在就请你从房玄龄开始,对在座诸位一一评鉴,最后也谈谈你自己,看看你的才能跟他们比起来如何?”

王珪略微沉吟,而后环视众人,有条不紊地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房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撰写诏书和奏报事务,详明而公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理繁杂和紧急之务,妥当而周到,臣不如戴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徵;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微臣与在座诸位比起来,也算是略有所长。”

李世民听得频频点头,深以为然。众人也大为叹服,承认王珪确实都说到点子上了。

实际上,李世民的这种做法就是今天管理学中所谓的“人才测评”。要做到“用人如器”,首先当然要知道每个人是什么“器”。而李世民自己就是人才测评的顶尖高手,他对于部属们的优劣长短,可以说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贞观末年,有一次在朝会上,李世民就当着群臣的面对长孙无忌说:“朕听说,主贤则臣直。但是人苦于不自知,今日就请你当面批评一下朕的得失。”

长孙无忌吓了一跳,赶紧捡好听的说:“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孝经》云:‘将顺其美。’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所愆失。”(《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李世民立刻皱起眉头:“朕希望听到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可你却一味阿谀奉承。那好,既然你们不谈,那朕今天就当面谈一谈你们的得失长短,好让大家引以为鉴。大家听一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然后李世民就从长孙无忌开始,把面前的这些宰执重臣挨个评价了一遍。

“长孙无忌为人善避嫌疑,应对敏捷,比之古代贤者也毫不逊色,然而统兵作战,却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面临危难不改气节,为官亦不私结朋党,唯独缺少的是耿直规谏、忠直进言。唐俭言辞漂亮流利,性情平和,善解人意,觥筹交错之间,言语更是滔滔不绝,可惜跟随朕整整三十载,却无一言论及国家得失。杨师道性行纯善,品德无可指摘,但是为人怯懦,难当大任,无论事务缓急,皆不得力。岑文本品性敦厚,文章是其所长,可是惯于引经据典,有时未免脱离实际……”

接下来李世民又一一评价了刘洎、马周、褚遂良等人,虽然总的来说口气还算温和委婉,但是所说的内容却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相信当时在场的这些帝国大佬肯定都听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他们的优点也都得到了李世民的肯定,但是身为臣子,每个人的软肋居然被皇帝拿捏得如此精到,不吓出冷汗才怪。

太宗的这双眼睛可真“毒”啊!

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犀利的眼光和洞察一切的能力,李世民才能“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并且建立起一套“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进而打造出一支各具所长、优势互补的高绩效团队。

在晚年所著的《帝范》中,李世民就对这种“用人如器”的管理思想做出了极为精辟的阐述。千载之后读之,字里行间犹然闪烁着发人深省的智慧光芒。

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或蕴百而尚少,或统一而为多。有轻才者,不可委以重任;有小力者,不可赖以成职。委任责成,不劳而化,此设官之当也……君人御下,统极理时,独运方寸之心,以括九区之内,不资众力何以成功?必须明职审贤,择材分禄。

慧眼识人才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除了“用人如器”、善于对部属进行“性向测评”之外,李世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李世民选拔人才的时候,从来不论门第,不论新故,不论华夷,不论士庶,而是看其品行才学是否出众,有没有一技之长,即所谓“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帝范》)。

在“门第”方面,无论是像长孙无忌、高士廉、杜如晦等出身高门世族的,还是像房玄龄、张亮、侯君集等出自寒门庶族的,李世民对他们皆一视同仁。此外,武德年间,高祖李渊偏重于任用关陇集团的后人,而到了贞观时期,山东(崤山以东)士族也大量进入政治高层。如崔敦礼,出身于博陵崔氏,“世为山东著姓”,历任左卫郎将、中书舍人等职,最后官至兵部尚书;卢承庆,源出范阳卢氏,后来也官至民部侍郎、兵部侍郎。

在“新故”方面,魏徵、王珪、韦挺等人原来都是典型的太子集团,算是李世民的头号政敌,可后来却成为他的股肱重臣;反而是一些秦王府的故旧,由于才学不足,能力有限,所以李世民即位后并没有重用他们。这些秦府旧人曾经跟房玄龄发牢骚,房玄龄向李世民反映,可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确:“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贞观政要》卷五)

在对待异族方面,李世民也根本没有“华夷之防”的狭隘观念,而是以“天下一家,不贱夷狄”的恢弘胸襟,大胆擢用了一批勇猛善战的异族将领。如“以智勇闻”的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于贞观九年归附唐朝,被封为左骑卫大将军,并娶了李世民的妹妹衡阳公主;贞观十四年,阿史那·社尔与侯君集等人一同攻灭高昌,其后又在唐朝对高丽、薛延陀、西域的战争中屡立功勋。此外如突厥酋长执失思力、铁勒族酋长契毖何力等人,也都先后被委以重任,为大唐王朝的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在破格提拔民间人才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对马周的擢用。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命百官上疏直言朝政得失。这对多数人来讲是件好事,因为谏言一旦得到皇帝采纳就有可能青云直上。可有一个人提起笔来却一筹莫展,急得抓耳挠腮。

这个人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常何。

他是一介武夫,要论带兵打仗自然不在话下,可要叫他舞文弄墨实在是强人所难。正当常何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个门客自告奋勇,愿意替他草拟奏疏。常何大喜过望,当即命人笔墨伺候。只见这个门客提笔挥毫,片刻工夫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二十几条谏言。次日常何把奏疏呈了上去,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交差了事,没想到太宗李世民看完奏疏,居然大为赞赏,立刻把常何叫进了宫,问他为何有这么大长进,几天不见文章就写得这么漂亮。

常何不敢隐瞒,只好据实相告,说自己根本没这本事,奏疏是一个叫马周的门客代写的。

李世民一听就来了兴致,追问他马周的情况。

常何说,马周是博州茌平人,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乡里人都瞧不起他,但是他勤奋好学,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先秦典籍。武德年间谋了一个博州助教的职务,可他却不以教书为意,屡屡被当地刺史斥责,马周一怒之下离开家乡,四处云游,随后来到长安,寓居常何家中。

李世民听完,意识到这个马周虽然表面上落拓不羁,却是一个腹有诗书、胸怀大志之人,当即命使者前去传召马周。

不知道是马周有意延宕,还是李世民心情过于迫切,总之那天李世民整整派出了四批使者,才把这个布衣马周请进了宫。《贞观政要》卷三:“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双方一番畅谈之后,李世民发现马周果然是满腹经纶,见识深远,顿生相见恨晚之感,随即让他当天就到门下省报到。

一夜之间,马周就从一介平民变成了朝廷命官,从社会最底层直接进入了帝国的政治中枢。

这是一个典型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马周从此登上帝国政坛,不久就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后来历任朝散大夫、中书侍郎、吏部尚书、中书令等职。史称他“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因而“甚获当时之誉”。(《贞观政要》卷三)甚至连李世民都说:“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旧唐书·马周传》)可见对他赏识和倚重的程度。

虽然马周确实具有比较出众的能力,但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这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皇帝,马周恐怕也难逃怀才不遇、抑郁而终的命运,绝不可能演绎这一出“布衣变卿相”的千古佳话,更不可能成为享誉后世的贞观名臣之一。

任命是一门艺术

无论是“用人如器”,还是“唯才是举”,都说明李世民拥有高度的“知人之明”。但是在管理学中,“知人”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层面,可还有另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必须“善任”。

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只有做到知人善任,让部属各司其职,管理者才能从具体而琐碎的事务中抽身而出,站在一个最宏观的层面上,制订整个团队的战略规划,实现整个组织的愿景目标。如北宋的范祖禹所言:“君人者,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寒暑各司其序,则不劳而万物生矣!”(《唐鉴》)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善任,其实就是授权的艺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善于授权。中国古代的皇帝,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治国能力颇为自负的开国之君,很多人根本不愿授权,也不敢授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不但促狭猜忌,事必躬亲,甚至到最后连宰相都废了;还有隋文帝杨坚,也是一个宁可把自己累死也不敢轻易放权的主子。

在这方面,李世民就从杨坚身上汲取了深刻的教训。

贞观四年,李世民曾经问隋朝旧臣萧瑀:“你认为隋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萧瑀说:“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天朝会都要开到夕阳西下,凡是五品以上官员,都要召见赐坐,与他们谈论政务,以至于经常忘了吃饭时间,只好叫侍卫给他们送饭。虽然他的品性称不上仁智,但应该算是励精之主。”

李世民听完后,笑着说:“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心暗则不通事理,至察则多疑于物。况且他又是靠欺负孤儿寡妇才得天下的,所以总是担心群臣内怀不服,因而不肯信任文武百官,每件事都要亲自决断,虽然殚精竭虑,劳神苦形,却未必凡事都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也就不敢直言进谏,宰相以下,惟有承顺其旨意而已。”

正是因为认识到隋文帝为政的缺失,所以李世民才会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一种“广任贤良,高居深视”(《贞观政要》卷一)的管理方式,对部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授权。

早在武德九年,李世民就素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贤名,于是亲自召见,问以政道。张玄素就建议太宗:“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李世民对张玄素的建言非常赞赏,随后将其擢升为侍御史,并且立即将其建言付诸实施。

张玄素提出的“分任以事,高拱穆清”,其实就是一种充分授权。如果每个部属都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妥善地履行职责,那么高层管理者自然可以“垂拱而治”了。此外,贞观一朝之所以能够确立“三省驳议”的宰相制度,让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衡,并且相权还能够对君权形成有效制约,其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在于这种授权原则的充分运用。

而张玄素所谓的“考其成败,以施刑赏”,实际上就是一种绩效考核。对此,李世民专门制定了对各级官员的“考课之法”,具体的考核标准是“四善”和“二十七最”。所谓“四善”,是指四种优异的工作表现,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所谓“二十七最”,是一套考核百官职守的具体标准,如“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等。根据这些标准每年对官员进行考核,把成绩分为九等,报至尚书省予以公布。凡列为一至四等的官吏,每进一等增发一季的俸禄;五等无所增减;六等以下则每退一等扣发一季俸禄。这套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澄清吏治显然是十分有效的。

同类推荐
  • 万代圣师

    万代圣师

    【打开方式:不是真实历史,没有历史著名小弟,能换个姿势的请打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周云不小心穿越到某个时空做了一个教书先生,他本只想着安安稳稳地教教书,种种田,写写小说,偶尔搞搞创造发明什么的,可是随着他与弟子的名气渐涨,以前他的学问的传承,无奈地被称作:圣师!
  • 山河忠义情

    山河忠义情

    乱世至,妖星降世。在生与死的边缘,爱恨情仇交织。生耶?死耶?一个现代人忽然来到了北宋末年,成了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是争权夺利,还是宁静淡泊。是逃避现实,还是力争求存。权利、钱财与亲情、友情、爱情人生就是抉择,无论悔不悔都要继续走下去,而赵枢会如何选择呢?----------------------------------------------------------------------------兄弟们,清风新书开张,求推荐,求收藏……
  • 梁山时代

    梁山时代

    北宋六贼里为什么没有高俅?真实的一百单八将又是什么样子——谁好汉,谁恶贼?他们又会有着怎样一种真实的命运?又是怎样的脑洞大开才能让施耐庵写出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来?……一段跨越时空的旅行,我找到了答案,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 穿越之侠之大者

    穿越之侠之大者

    高智商青年穿越到西域会怎样?撩美女、开镖局、混官场更为天下百姓负重前行。
  • 大家小书:清史寻踪

    大家小书:清史寻踪

    本书是我国著名清史、近代史专家戴逸先生的学术文章选编,所选文章均是戴逸的代表作,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贴紧时代发展脉络,关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加便捷、顺畅、合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本书观点鲜明、内客充实、史料丰富、文笔生动,思想性与学术性达到完美统一。
热门推荐
  • 屌丝道士

    屌丝道士

    看一个运气差到极点屌丝男,如何变身为一个运气好到极点的道士!他遇到鬼的时候会惹出怎样爆笑的事端?
  • 纪氿家的狗粮敲级多

    纪氿家的狗粮敲级多

    她,是一名记者,却轰动全国,结交各路人士,黑白两道皆交,人见人爱。他,是集团总裁,商界传奇人物,手段狠辣,年轻有为,病娇少年。病娇少年vs腹黑精怪少女&quot;小坏蛋,别离开我,好吗?&quot;
  • 小鲜肉难当

    小鲜肉难当

    粉丝:“哥哥刚刚拿了金曲奖!”网友:“以后我们就黑他演技。”粉丝:“哥哥昨天成了影帝!”网友:“以后我们就黑他人品。”粉丝:“快去看,有人在黑我们哥哥人品!”网友:“。。。在哪?我们去喷死他!”这是一个小鲜肉一步一步洗白的故事。。。本书又名《我的洗白生涯》简介好难写啊!求收藏,推荐。
  • 网游之最后的梦境

    网游之最后的梦境

    时空一共有十一个维度,那么,如果在梦境的维度里,你能够成为你最想成为的角色,你会选择谁?魔兽世界20周年庆典,去争夺首杀,却被bug拖进了艾泽拉斯的巨大梦魇之中。我醒来发现自己身处月光林地,成为了自己的游戏角色--一个废柴恢复德鲁伊。一条来历不明的珠宝颈环,被迫接受了“流沙之战”的史诗任务。然而不断遇到的朋友,为何都没有现实世界的记忆?现实与梦境交错,如何找到小伙伴和他们一起回到现实?如何改变艾泽拉斯的命运?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友情、战斗以及“爱”的故事。根据作者真实经历以及在wow中遇到的人和事改编。脑洞略大,欢迎围观。
  • 吴医生的糖衣炮弹

    吴医生的糖衣炮弹

    h市中心医院,某医生看着电脑上的消息,‘当今小花旦接受娱乐大亨求婚’,开始慌神了,一上午都是心不在焉。科室主任问道“小吴啊,怎么一上午都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吴越泽摘下口罩,说道“老婆要和别人跑了!”得!又一爆炸消息,海龟医生居然是已婚人士,而且婚姻状况岌岌可危啊!
  • 诸皇逐鹿

    诸皇逐鹿

    天地灭、而神永生。混沌纪元后,诸神消失,伪神当道,众生都在寻找成神的秘密!神,是真实的存在、还是最大的骗局!诛仙不仁,以天地为囚笼,以众生的血肉铺就自己的成神路,地球的帝皇被修士转世轮回带往异世,诸皇得天下者带众生伐仙
  • 叛三界

    叛三界

    一个身世成谜的男人,一个三界憎恶的女人,他为她遍寻三界甚至于那之外只为那一丝瞒天改命的机会。
  • 归乡心路

    归乡心路

    意外的死亡,不幸沦落到一个异界的大陆,王心有些无泪,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可这个世界有着修炼这一神奇的体系,这便在王心的心中点燃了熊熊的归乡之火,依稀记得死前电话中,父亲那浑厚的声音,带着藏的极深的思念之情,“过年了,这一年你回不回来过年啊。”“放心,老爸,你和妈好好的,今年一定回,还有你儿媳。”就是为了这一句承诺,王心踏上了修炼归乡之路,无尽战斗,洒血尸骸,挡我路者,看着办吧。
  • 黑暗扎基究极羁绊

    黑暗扎基究极羁绊

    黑暗破坏神莅临人间,救下了一个小男孩,此后消失无踪。十年后,扎基再次找到了小男孩,并让他成为了自己的适能者,一段惊心动魄,复活黑暗之神扎基的旅程开始了!
  • 专属我的定制男友

    专属我的定制男友

    &quot;外婆,我真的不想相亲!也不想谈恋爱!更不想结婚!&quot;回国后的岑安双信誓旦旦,坚决抵制相亲!谁能想到,外婆为了让她能有恋爱经验,给她寄了定制机器男友,让她练练手!沉迷于韩剧网文漫画的岑安双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还能按照自己想法设定各种男友属性和恋爱剧情,就这样岑安双开启了没羞没躁的同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