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104

第104章 清代杰出的女科学家王贞仪

荣获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界的钦羡和赞美,应当说,她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报偿。而出生早于她一百年的一位东方女姓——无论是在刻苦读书、勤奋钻研、大胆实践以及所获成果等诸多方面都不逊于她的中国的王贞仪,不仅没有摘取类似的荣誉桂冠,就连她很有价值的科学专著和诗文记述,都没有全部流传下来。这些不公正待遇和诸多遗憾,只能归罪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姓的压制、歧视和对自然科学的冷漠。

王贞仪,字德卿,祖籍安徽泗县。她的祖父王者辅做过金陵(今南京市)幕僚,故举家迁居该地。她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出生在上元(今江苏江宁)。后来王者辅又擢升为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职位虽然不高,但总算一直从政为官,且学识渊博,多有著述。尤其精通历法和算术,家中藏书颇丰,竟达七十五橱。她的父亲王锡琛也是个饱学之士,喜欢远游揽胜,精通医术。王贞仪生在这样的官宦兼书香之家,自然不同于一般乡间女子。自幼受到祖辈父辈的影响和熏陶,非常喜欢读书和探求真知灼见。她在诗句中曾有:“足行万里书万卷,尝以雄心胜丈夫”两句话,这绝不是两句空洞的话,她用短短二十九年的生命精华填满了它。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一个幼小的女孩喜欢读书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王贞仪却要博览群书,而且还要刻苦钻研。所以,她能文能史又精于诗词歌赋;对于书法绘画,也凸现风流。特别是对自然科学,诸如天文、气象、数学、医术皆情有独钟。对这些门类的研究探索,她都下了大工夫,并有惊人建树。

贞仪十一岁的时候,祖父病故了,她随父亲和祖母北上宣化奔丧。在那里一住就是五个春秋。这么长时间的塞外生活,她不只读了祖父遗留下的大量书籍,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研究。这位江南长大的小姑娘,宽宽的额头、深深的眼窝、纤细的身材,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外表柔柔弱弱,但性格却异常刚毅坚韧,做学问百折不挠。在宣化期间,见一些蒙古族女人身怀骑射绝技,她也心生羡慕,决心亲自尝试。当她向一位善骑射的将军夫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后,那夫人爽朗笑道:“瞧你那弱不禁风的样子,骑上马背一阵风可以吹走,射箭拉不动弓,等几年吧。等你长得粗壮了,再学不迟。”王贞仪听了,嫣然一笑说:“夫人,我们不可能在这里久住,要学,现在就得开始。您不必担心我的身体,您就教教我吧。”就这样,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开始了马上工夫的摔打。说摔打没有丝毫夸张,在学习过程中,她从马背上摔下了多次。马性烈,她的性子更烈,硬是用她那孱弱的身躯,坚强的个性战胜了烈马,学得了任意驰骋草原和“百步穿杨”的骑射工夫。

到她十五六岁时又跟随父亲和祖母宦游北京、陕西、安徽、湖北、广东等地,观揽了多处名胜古迹,收获丰厚。她深切体会到自己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比起社会需要来,简直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这就更加激发了她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她的人生志向。从此,她不再满足于只涉猎文史和诗词,而把触角伸向了自然科学领域。

王贞仪二十五岁时与安徽宣城一位名叫詹枚的学问青年结了婚,她遂定居宣城。已婚女人不可避免地要负担家务,她便在杂务之余孜孜不倦地学习。当时宣城出了一名著述八十多种的著名天文、数理学家梅文鼎和晚于他几年的戴震和梅珏成,以这三人为骨干形成了名噪朝野的安徽数学学派。王贞仪是安徽的媳妇,便冲破道道藩篱主动与他们请教天文与数学方面的问题。三名学者见一名新来乍到的年轻媳妇竟有这样的学识和勇气,甚为惊奇。当他们发现她在这些方面很有天赋、知识和独到见解时,便破例吸收她为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这是当时社会所禁忌的。所幸,她的丈夫詹枚理解妻子的非凡抱负和出众的天才,便大力帮助她。她得到了这份饱含着情感的支持,治学态度更加积极和严禁。她首先潜心探索数学奥秘,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学术成果在内的中西方算法之长,摆脱旧法束缚,化繁为简、归纳概括、灵活运算,很快便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她在自己的数学专著《勾股三角解》中,曾精彩论述:“中西固有所异,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细密,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这种不择中西、唯理求是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对于国内外名家,她既虚心学习,又敢于修改其不合理部分。梅文鼎在当时是卓有成就的数学权威,她对他既尊崇又不迷信。几乎把他的数学和历法著作读遍,且能融会贯通。但她觉得他的《筹算原本》一书内容艰涩,不易弄懂,从而难以普及。她便大胆改进,用浅显的文字和简易的方程予以解读,写成自己的专著,名为《筹算易知》。这本书好学易懂,使初学者可以“朝得暮能”。这与现代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运筹学》和《优选法》何其相近!

17世纪初,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运算法。后传到我国,王贞仪见到后,立即认真运算研究。但也觉得应当有所删补。经她苦心修订后,亦愈简明完善多了。

王贞仪对于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也怀有极大兴趣,不仅阅读了大量有关的中外专著,还常年坚持夜观天象,并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她把所观察和积累的第一手天文数据,认真加以梳理,再对照中外有关书本知识,深入钻研。

在当时,人们的迷信思想非常严重,常常把一些自然现象当做鬼神的趋使或看成是某件事的前兆。比如把“月蚀”说成是狗吃月亮,而且兆凶。王贞仪为了弄清“月蚀”的原因,便在自己的住室内反复实验。她没有实验仪器,便因陋就简,把一个圆型器物悬挂于房梁上当做太阳,搬倒小圆桌拟为地球,自己手中的镜子做月亮,然后依照规律移动小圆桌和手中的镜子,终于弄清了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出现“月蚀”现象的原因,并写成了专著《月蚀解》,精辟而通俗地论述了“月蚀”的发生和月望以及蚀之深浅道理。

由于她阅读了古籍中大量的天文资料,对于“历书”中的岁差,也有她的独到见解。她特别指出“历书”中的岁差并不是如一些著作所说,是始于汉武帝的《太初历》而是天文界先发现了岁差以后,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以致有了“大年”、“小年”之差。

早在二百多年以前,许多人对于地球的认识还十分肤浅。既然地球是圆型的,为什么人们站在地球的“边缘”或者站在“下半球”不会倾斜和摔倒呢?王贞仪经过仔细研究,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科学解释,并有专著《地圆论》。她说:地球上的人都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而居于远方的人则是斜着站立的,似乎应当摔倒。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摔倒到地球以外的。这是因为,生活在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没有上下倒正之分。这种简朴的认识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做学问常常是“触类旁通”,王贞仪也不例外。而且她不止是“触类旁通”还“博学多通”,由于她对天文、历法、绘画,多有涉猎和钻研,对气象学也颇有见地,人们信任她,曾赞说:“言晴雨丰欠辄验”,毫无夸张。

王贞仪自幼受到精于医术的父亲的影响,也酷爱医学。读了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学会了诊断时应用望、闻、问、切等手段。尤其精于通过脉象确认病情。她在与《刘季容妹》的信中曾论及医道,说:“试诊妹左右手之脉,则实系阳盛阴虚”。对于从父学医的事情,她在《敬书家大人〈医方验钞〉后》中谦说:“家父素精于医,而不常临诊,偶有乞之医者亦不辞,仪侍家父侧,亦素推究诸医药之书,又常问习其道,故略知门径。”在这方面最可称道的是她的“以防病为主”的见识,曾说:“(治病)虽有神方,不如治病于未起。”

由于她的知识渊博,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多有探索,所以她不迷信鬼神,对于当时盛行的“看风水”等做法,据理力驳,明确指出完全是骗人的妖术。

王贞仪,一个在封建桎梏下的“闺中弱女”,没有进过学校,没有明师指导,全靠自己的刻苦钻研,竟然成了横跨文理两科的大家,名扬遐迩。这很自然地遭到了封建卫道士们的讥讽和漫骂。但她全然不予理会,并力加反驳。在一首诗中她昂然写道:“始信须眉等中国,谁言女儿不英雄”。这位体弱多病的奇女子,从她能够提笔撰文到英年早逝,总共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而她的学术论文、文史专著竟达几十部之多。现在尚存的有《德凤亭初集》十三卷,其中有序、传、记、书、辩、论、跋、铭和诗、词、歌、赋。此外,还有《星象图释》、《重订策算证讹》、《西洋筹算增删》、《历算简存》以及《岁差日至辩疑》、《盈缩高卑辩》、《经星辩》、《黄赤二道辩》、《岁论定于地心论》等散篇文章。

王贞仪嫁给詹枚以后,虽然生活安定和谐,丈夫也很支持她,曾与她共同删定诗稿。但经济上一直很拮据,再加之她自幼身体孱弱,成人后几乎无一日清闲,终因辛劳过度,尚未达“而立”之年就逝世了。临终前,她对丈夫说:“君门祚薄,无可为者,我先君死,不为不幸。”詹枚听后,非常悲痛,紧执其手,送她西去。几年后他也在孤寂中与世长辞,两人没有儿女,给世人留下的仅有王贞仪的不朽治学精神。

这样一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自强不息,成绩斐然的女科学家,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肯定、官方的赞扬和嘉奖。只有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给了她以公正的评价。她生前好友蒯夫人(她遗嘱把自己的书稿全部留给她)的侄子钱仪吉,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从姑母处得到了王贞仪的书稿后,赞叹说:“其诗文皆质实,说理不藻采。”另一名学者萧穆曾说:“书史所载,女子聪慧,代不乏人,然未有德卿之能兼资文武,六艺旁通者也。”还有清代的著名学者兼藏书家胡思敬、朱绪曾都给了这位弱女子以很高赞誉。胡思敬在他的《十朝新语外编》中说:“嘉兴钱大昕重其(王贞仪)学,以为班昭以后,一人而已。”朱绪曾给王贞仪的《德凤亭集》做跋,文中有:“德卿于书,无所不窥,工诗古人辞,尤精天算,贯通中西。自古才女如谢道蕴、左芬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也;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未闻其通天算也,德卿以一人兼之。”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

    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一生波澜起伏,他抱忧国爱民之心,寄豪情于辞章之间,格调激昂而情致沉练,以诗入词,存世词作颇多。他师法于古诗,壮心激昂,其豪放之词曲律清扬,含蕴高古,风流豪俊又不失婉约之致,南宋飘摇风雨之路,他踽踽独行。本书赏析稼轩词之风格特色,点拨南宋之昔世烟云,以抒情的笔调写出辛弃疾剑胆琴心、词意纵横之间的傲然而立之风骨,结合宋词的创作技法等方面探究,写出词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徒心叵测

    徒心叵测

    ‘叵测’的是徒儿的身份?还是弟子的心?千年万世的永恒存在,实在是寂寞而冰冷,看着六界轮回恩怨,终于想要摆脱无聊的日子。于是乎:某人披上了马甲来谈!恋!爱!结果悲催不是一点点,遇到工作狂,只想修仙、不谈恋爱。于是,某人悲剧了,经历了三生七世都没能撼动君王心,还没告白就被赶走。“你总有一天会后悔!”别看某人信心满满,但是人家会不会为你所动,要看你是否功力深厚。问路之人说:哎,不要瞎搞太多,快回去洗洗睡吧……
  • 保卫地球之铠甲归来

    保卫地球之铠甲归来

    一万年之后,世界再次发生了大灾难,人间出现怪物,开始疯狂杀人想要统治地球,土星,火星,海王星,再次发生动摇,一束金光射向地球,瞬间镇压所有怪物,这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一回事?
  • 正在景行时

    正在景行时

    车祸后重生归来,踏入尔虞我诈的娱乐圈,谁是幕后推手,谁是真正仇人,真真假假,且看正在景行时。
  • 重生之巫师归来

    重生之巫师归来

    江小洛又重生了,为什么是‘又’,第一次重生是在悲苦了大半生刚刚生活上有些好转,就重生到了《哈利波特》世界,成了一名巫师,在最后的决战当中,江小洛又一次悲摧地倒在了幸福生活来临之前,这一次,她居然又一次重生,回到了前世十一岁的时候,老天既然让她重新开始,自然要快意恩仇,悠然此生!
  • 再遇,雨中

    再遇,雨中

    这是个单恋日久生情的故事。一次游玩,两人相遇。女孩不知觉地喜欢上了男孩,可是男孩却有了喜欢的人。。。。。。几年后,两人再遇,在雨中他们……
  • 贯穿未来

    贯穿未来

    2033年,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块陨石坠落在地球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少年从军校归来,试图回到昔日平静的生活中。但一群自称“进化者”的家伙闯入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命运的方向。
  • 存亡日

    存亡日

    故事从一个千疮百孔的乱世开始,在一个繁华淡去的盛世结束。他由一个凡人过渡到权力的制高点,在怀疑和信任之间做出选择。明天很难变得更好,因为只要你活着,“更好”这个概念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 炼金师的寻宝之旅

    炼金师的寻宝之旅

    掌握超凡的炼金师们为了寻找探索“真理”的同行人留下了一个个遗迹一战后的炼金协会统一了所有炼金师,以建造探索“真理”的“战舰”帝都里的皇帝觉得自己的版图可以再大一点深海的人鱼公主又踏上大陆寻找自己的伴侣。。。。。。。。世界是还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传奇,不过王一只想找到梦中的宝藏
  • 时间估客

    时间估客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你要买时间吗?如果不,那来喝一杯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选择没有对错,只不过是结局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