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113

第113章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一代女侠——秋瑾(2)

就在公元1905年,满清政府与日本的文部省沆瀣一气,为了压制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竟颁布了一道“取缔清朝留学生规则”,这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怒和反抗。他们通过罢课表示抗议,忠诚的民主革命斗士陈天华,竟以舍身蹈海的壮举,向日本反动政府和清廷发出了最强烈的讨伐。秋瑾在悲愤之余,竟然在一次集会上,登台讲演。她声泪俱下,慷慨陈词。她提议罢学归国,找清廷算帐。说到激情难抑处,她拔出短刀用力往讲桌上一戳,随着“刷”地一声响,她瞪圆了一双秀眼说道:“如果有人回国以后,敢于卖友求荣,讨好或投降满清政府,别人容得了他,我绝不会饶他,要让他尝尝这把刀的厉害!”

秋瑾是说到做到的,她主张罢学归国,自己便率先行动。很快回到了国内。当时她的儿子还不满九岁,女儿才只五岁,在国外她也曾经常思念他们。但是归国以后,她却没有回家。先去了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次年三月,她又到浔溪女校任教。在她的课程表上有日文、有自然科学还有妇女卫生和革命启蒙知识。她在千方百计地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新思想,用革命理论去启发她们。

1907年1月,经秋瑾奔走呼号,又筹得了一些款项,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筹办此报的宗旨是:“开通风气,提倡女权,联感情,结团体,为以后创办‘中国妇人协会’制造舆论,奠定基础”。这是继她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妇女组织“共爱会”以后,开创的又一个第一份中国妇女自己的报纸,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成立妇女联合会的主张。对所有这一切,秋瑾都是竭尽全力、披肝沥胆,没有丝毫怠慢。但她自己仍不满意,总觉得做的不够,做的不好。她在给留在日本的同学信中说:“吾归国后,亦当努力筹划,以期光复旧物,与君等相见于中原。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死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无所悔也。”这段话实际是她发自内心的誓言。由此也就不难看出,这时的秋瑾,对革命的忠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浔溪女校的校董是个顽固分子,容不得她的主张,便将她辞退了,此后她便住在了上海虹口一个革命党人的秘密联络点。因秋瑾在陈伯平家里制造炸药爆炸,她和陈都受了轻伤,秘密联络点也被巡捕房查封。这次事件给了她很大教训,从此,她谨慎多了,不再轻举妄动,把精力用在了宣传、鼓动武装起义和唤醒妇女觉醒上,《中国女报》便成了她最好的宣传阵地。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她想尽了各种办法。她知道,很多女同胞文化水平较低,为了让她们看懂报内文章,她一律用白话文,并且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弹词、歌曲等形式刊出。但因资金短缺,这份倾注了秋瑾汗水和心血的报纸,只办了两期就停刊了。但它在人们、特别是广大妇女同胞的心目中,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少有志于革命的女青年,便是在《中国女报》的激励下走上革命道路的。通过创办《中国女报》,人们进一步了解了秋瑾,她不只是一位言之凿凿、掷地有声、忠诚的民主革命斗士,还是一位爱心绵绵、多才多艺、文武兼长、刚柔相济、世不多见的奇女子。

女报停办以后,秋瑾于1907年2月受陶成章、徐锡麟等绍兴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和进步师生的邀请,到该校担任督办,主持校务工作。因为这所学校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和训练革命骨干、为日后的武装起义积蓄力量而开办的,所以授课内容,除了文化知识、革命理论,还有军事训练。秋瑾从少年就有骑射和拳术功底,做起军操来,身段有刚有柔,娴熟多变,俨然一位很为出色的军事教官。她在大通学堂还建立了体育会,招聘浙江各地的会党头领教习多种兵操。强调女生和男生要一起学习骑射操练,不得有任何落后。一时间,大通学堂十分活跃,一群血气方刚、志在报国的男女青年,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秋瑾见了非常高兴,她觉得中国各地都有不少这样的热血青年,只要大家能够团结一致、振臂一吼,便能使清廷殿堂的根基动摇。这期间,她还忙里偷闲,成就了不少诗作,一首《赤壁怀古》,女诗人仿佛看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拼争就发生在昨天,火攻之后的岸边花草还闪烁着火红的颜色,令人思绪翩跹。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处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蕉灼尚余红。

春天来了她唱春,秋天到了她歌秋。在《柳赋》中,她写道: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消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这看似唱柳,实则怨柳。怨它不知把恨和娇给予何人,实际上是寄托了诗人对那些不知觉醒人们的无奈。

一首《秋海棠》,则是宣泄了女诗人为国“不惜春光力”的慷慨之情: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来一丛浓。

平生不惜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秋瑾本想在大通学堂培养一支女子革命骨干,编成国民革命军,以备将来能够参加起义战斗,但遭到社会和校方封建反动势力的阻挠。在心志受挫的情况下,她写了一首“剑歌”表达了对时世的抨击和她的英雄胆识: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悖悖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诗的末后几句,明显承袭了岳飞的大志大勇,可见诗人当时已经忽略了自己女儿身,把“斩妖魔,澄天下,报效祖国”引为己任了。

大通学堂成了秋瑾从事革命活动的大本营、庇护所。她频繁往来于沪杭之间,与革命党人竺绍康、王金发、吕熊祥、陈伯平、马宗汉等人秘密筹划武装起义大计。她亲自拟定了《光复军制稿》、《光复军起义檄稿》、《普告同胞檄稿》等文件,经讨论通过后,大家又公推徐锡麟为首领,她为协领。各地会党组成了八个义军,对起义的各项事宜都做了规定,具体部署了行军路线,最后议定于当年(1907年)七月中旬,由徐锡麟在安徽、秋瑾在浙江分别指挥义军举事。当这一切都规定下来以后,秋瑾和她同志们,心情非常激动,热血沸腾,相互望着对方那英气勃发的面庞和那双明亮坚定的眼睛,似乎都在说:“祝愿我们成功!”秋瑾还嫌表达的不够,伸手拔出了短刀、刺破手臂,歃血明誓。当秋瑾握着她的同乡、亲密战友徐锡麟的手时,竟一时失了常态,连连说:“麟兄,麟兄;成功,成功;保重,保重!”

时年三十四岁的徐锡麟精明、干练,老成持重,遇事沉着冷静,常把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深藏不露。当时见秋瑾那个样子,心里竟涌起一阵莫名的爱怜之情,他想:她还不满三十岁,而且有个为官的丈夫和一对年幼的儿女,本来可以深居家中过着衣食富足的生活,可她偏偏选择了这样一条荆棘丛生、生死难测的路,而且是如此的无畏和坚定。能与她为伍,实为此生一大幸事。于是,他也动情地说:“秋瑾同志,你现在所做的本是男人应做的事,但有几个男人能比得上你。斗争太残酷了,再相会时,定以浓酒相敬。”

徐锡麟回到了安庆。他的精明稳健早已得到了时任安徽巡抚恩铭的信任,命他担任了巡警学堂会办的职务,这就大大方便了他的秘密工作。进入七月,他所领导的起义准备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就在这关键时候,清廷在上海逮捕了一名革命党人,他在严刑下变节,招供说:“在安庆官场藏有革命党人的头目。”并把安庆的革命党人名单全部供出。恩铭找到徐锡麟商议清剿革命党人事宜,徐锡麟在那份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化名,预感到自己会很快暴露,便决定提前率众起义,打恩铭一个措手不及。

七月六日,趁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的机会,校方请恩铭等官员前来检阅,就在这时,陈伯平等人向人群投掷了炸弹,在一片慌乱中,徐锡麟用手枪打死了恩铭。很快,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经过激战,陈伯平壮烈牺牲,徐锡麟被俘后,惨遭杀害。临刑前大义凛然,开怀大笑,在场的清朝官员,竟吓得连连后退,不敢正视这位英雄。

秋瑾得到了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陈伯平等战友殉国的消息,悲痛得难以自抑,顿足失声,大哭不止。形势在急剧逆转,但她没有绝望、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和英勇。她决定七月十九日在浙江起义,首先攻占绍兴。绍兴是她和徐锡麟的故乡,她要用故乡的率先光复祭奠和告慰战友的在天之灵。她对自己说:“浙江起义或成或败,成是胜,败亦胜,枪弹和鲜血总会惊醒世人,动摇清廷。”七月十日,她给女友徐小淑寄去了绝命书,表示“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

当时秋瑾虽然下了死不退缩的决心,但她对其他同志的安危却是非常顾念。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以图再起,她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战友们迅速离开绍兴,分散隐蔽。当时有不少人劝她暂避锋芒,免遭不测。特别是上海的战友们,已经知道大通学堂暴露,敌人会很快对她下手,便责令杭州女师的胡踵秋督促秋瑾迅速离开。她听了这些以后,一方面表示对同志的感谢,一方面再次坦述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她说:“我如果怕死,就不参加革命。推翻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哪能不流血不牺牲。牺牲了我一个,可以唤醒许多民众。对于我来说,为自己的信仰而死,是革命的胜利、是自己的成功。请你转达两个学校的女学生,要为男女平等而战,要为推翻封建王朝的罪恶统治而坚持斗争。我不入地狱,尚求何人?”说完,便去带领学生做应敌的准备工作,转移武器,埋藏或焚烧文书信件,探望生病的革命师生。一位体育教员因病离校,秋瑾在他一本书的封底,留下了最后一首诗作,表现了她对革命遭到重创的无限惋惜和为国粉身碎骨的决心:

大好时光一刹过,雄心未遂恨何如?

投鞭沧海横流断,倚剑重霄对月磨。

幽谷无泥累铁马,洛阳有泪泣铜驼。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祖国。

七月十三日下午,清兵派重兵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带领为数不多的革命骨干,英勇反击,但因敌我众寡悬殊,激战中秋瑾被俘。敌人早闻秋瑾大名,便想从她口中挖出更多革命秘密。但任凭酷刑折磨,秋瑾除了要求速死,其他事守口如瓶。绍兴知府贵福见秋瑾只字不吐革命秘密,便给她笔纸,命她书写供词。她怀着满腔怒火和杀敌不得的愤恨,挥笔疾书了陶澹人《秋暮遣怀》诗中的一句“秋风秋雨球煞人”,发泄了她痛惜革命受挫、同志们遇难的痛苦心情。

两天后,即1907年7月15日凌晨,不屈的女中豪杰在古轩亭口刑场,惨遭杀害。临刑前,她昂首东方,望着喷薄欲出的太阳,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沮丧,倒是在她那张年轻、美丽、英气十足的脸上布满了“虽死犹生”的安详。

正如秋瑾所预期的那样,她的英勇就义,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舆论大哗,就连一些不问国事、甚或反对民主革命的人,也为一位青年女子的凛然不屈、视死如归的胆量和气魄,扼腕叹息。满清政府扼杀革命的罪恶,昭显于光天化日之下,遭到了国人的责骂和诅咒。

秋瑾之死的影响是深远的,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浙江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秋瑾生前的许多同志和属下都参加了这场斗争,很快推翻了全省十一个府的满清政权,并在她的战友王金发的率领下,攻占了浙江巡抚阁门,光复了秋瑾和徐锡麟的故乡——绍兴。为什么浙江会有这样的辉煌,宁波义军领导人叶颂清说出了个中原因:“推原所自,吾浙实由秋瑾倡之、联合之,故组织颇为完善。”

依照秋瑾生前对好友徐自华的嘱托,她的遗体被埋在了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西冷桥边。她终于可以与碧波荡漾的西子湖水为伴,在静谧的西冷桥边,看着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终年三十岁的秋瑾,用自己的鲜血,又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女英雄不朽功绩”,她的积极进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应当说,她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烁着光芒。

同类推荐
  • 唐景崧传

    唐景崧传

    本书从寒窗苦读中进士到热血请缨赴越南联络刘永福抗法,到任职台湾,后署理台湾巡抚领导乙未抗日,到自台湾仓皇内渡并被勒令休致回籍(桂林),到在桂林革新桂剧、发展广西教育,再到图谋复出却客逝广州,全面叙述了唐景崧的一生。书中对唐景崧的一生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解读,对以往种种以讹传讹的陈年旧账均罗列史料加以澄清,充分肯定了唐景崧抗日保台的英勇壮举,还历史以真相,还人物以清白,重塑了唐景崧的历史形象。
  •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作品将太平天国13年短暂而辉煌的历史,铺排得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从洪秀全金田奋勇起事,到金陵天国姜然落幕,起于腐败亦败于腐败。其间,血与火的惨烈战斗,狡诈险恶的阴谋活动和缠绵悱恻的人间真爱,被作家的椽笔演绎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读这或悲或喜、或怒或哀,久久难以释怀。个性极为鲜明、命运奇序多变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洪宣娇、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物更将永远闪烁在历史的穹苍,他们的千秋功罪任世人评说。本书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描写太平天国最真实、最精练、最可读的一部作品。全书共五十四回,为晚清著名作家,广东番禺人黄小配撰写,首版于清光绪三十二年面世,辛亥元老章太炎为之作,石印本原本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世界十大文豪——普希金

    世界十大文豪——普希金

    普希金于1799年6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其父热爱文学,对法国的戏剧很有研究,有“莫里哀”专家之美称。这对普希金的日后从事文学创作不无影响,伯文瓦里西·普希金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未来的诗人8岁就开始写诗。1811年,进入徒得堡一所贵族学校读书,在这里受到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萌生了作为一个自由诗人的愿望至1817年毕业为止,创作了120多首诗歌,在当时的俄国诗坛上引起振撼。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热门推荐
  • 万邪归宗

    万邪归宗

    灾星降世,妖魔当道。退一步,立地成魔,前一步,放下屠刀。不进不退,是为《万邪归宗》
  • 小可爱和她男孩的故事

    小可爱和她男孩的故事

    这里是小可爱和她男孩的故事。恐龙小熊。鸢一南山。张泽张晗。
  • 异能之灵厨

    异能之灵厨

    林夕一梦醒来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化,看林夕活一个精彩的人生
  • 双面公主逆袭记

    双面公主逆袭记

    【永不弃坑】墨发轻扬,白衣上的点点血迹和她旁边的尸体在向世人倾诉少女的杀戮。少女轻叹一声跳进了晚风之中,只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刚才还在轻叹的少女被一位俊美的青年用双手搂在了怀里,少女的脸上一改刚才的忧愁,忧愁变为一脸难以诉说的幸福。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单纯少女如何从错手杀人到杀人面不改色的故事,旁边还有一个无论少女做出什么事都能面不改色的维护她。他们也会吵架,但吵完架之后却能一起吃饭然后接着吵的逗比夫妻的感情成长史
  • 许你造作许你浪

    许你造作许你浪

    穿越时空的女孩遇到了层出不穷的小白花是好运带给她的真命天子?敬请期待^ω^啊,亲爱的朋友,请别错过那韶光改人的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席慕容《邂逅》
  • 僵尸道长续集

    僵尸道长续集

    毛小方从鬼门关返回之后的故事…让我们看看一代宗师的结局如何
  • 我家的大明郡主

    我家的大明郡主

    平凡的大学生许岩走上了不再平凡的道路,开始了他震撼世界的神奇经历!
  • 逆仙剑宗

    逆仙剑宗

    魂力动,天地和,神关动,战仙境。邪不压正,六界归一,镇压乾坤。魂路之宗,逆天剑。天地光!傲子持剑,逆仙之兆,杀天地!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无法触及的恋人!

    无法触及的恋人!

    此文根据韩剧W引发的创作类型女主角季小白是畅销小说排行第一名的大神,有点迷糊有些宅的她某天进入到了自己的小说世界里面,故事的走向不再如预期的那样发展,季小白还能脱身回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