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063

第63章 她培养了一代名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热爱唐诗的人,都几乎要熟读甚或背诵白居易的七言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前一首中的一些诗句,如“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被誉为传世佳句;后一首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也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歌。

白居易,祖籍太原,代宗大历六年(772)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王建、李绅等人,是中唐后期“新乐府”运动的领衔人物。他们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直讽时弊,反映市民阶层的心声。由于他们的乐府诗行个性突出,首尾完整,情节曲折多变,描写细腻生动,所以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白居易一生作诗无以计数,现在可见的最早刻本,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所刻《白氏文集》七十一卷本,共收诗文3600多篇,诗近3000首。他是幼年立志,少年成名,青壮年为仕,暮年壮志不减。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从刑部尚书职致仕还乡,两年后,仍主持开凿黄河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陕西韩城东北部)、节石滩,疏通水路,以利舟船通行;会昌六年(846)仍有诗作,时已年高七十五岁,八月仙逝。他的陵墓就位于这一山水之间。

白居易之所以能文能诗,为人耿正,为官清廉,其名其诗均享有世界声誉并得以流传千古,应首先功归他的母亲陈氏,是她自襁褓开始便注重对儿子的教育和影响。陈氏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居易为仲。三子白行简(字知退),元和年间进士,亦善诗文,文学上颇有建树,他的传奇小说《李娃传》负有盛名。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庾娶陈氏为妻,是不符合科学要求和伦理道德的,因为他们是近亲。陈氏的父亲陈润,曾为陕西防州解城县尉,其夫人白氏,人称太原白氏,乃巩县(今河南中北部)县令白鍠的女儿、白季庾的同胞姐妹。而陈氏则为白季庾的外甥女。舅舅娶外甥女为妻,在普通百姓人家是没有的,只有汉惠帝刘盈,迫于母命娶了外甥女张嫣。这样的婚姻违背的不只是人伦,且与繁衍后代有害。据说,近亲婚配,所生儿女多残障。但也有特例,这白陈两家的联姻便出现了奇迹,所生四个儿女,不但没有残疾,反而有两个成了文学大家,其中之一就是白居易这位诗文奇才。

白居易的外祖父陈润死得较早,夫人白氏便独自抚育幼女,教她诗书经典,嘱她恪守妇道、端庄做人。这个自幼受到寡母良好教育的女人,便是白居易的母亲陈氏。白居易生性聪颖,父亲为他取名、命字都有出处。《礼记?中庸篇》中有“君子居易以俟知命”,而《周易?系辞》里的“乐天知命故不忧”句,都成了定名居易和字为乐天的依据。

母亲陈氏对儿子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她爱他们,更关心他们的成长做人。由于她自己幼年受到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所以深知母爱、母训对子女的深远影响。她认为,作为母亲,不只要给儿女们一个健康的血肉之躯,还要给他们一副晶莹无暇的心肝和一腔爱国恤民的热血,做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陈氏也发现白居易在兄弟四人中,最为正直聪慧,肯礼让兄弟、关怀他人,因此她也就特别关爱他,对他寄予了更多希望。

陈氏的父亲陈润也是一位诗人,尤其擅长五言体诗。她便经常以父亲的遗作为课本,教儿子背诵。白居易记得,母亲让他背诵的最多的是外祖父所作《赋得池塘生春草》(按当时规定,凡是应考之作,诗题前面必须加“赋得”两字)全文是: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绦,香爱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这首诗对白居易的影响深刻,他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母亲问他:“你外祖父这首诗好吗?”他点头。母亲又问:“好在哪里呢?”当时白居易才只五岁,一时语塞,母亲没急,反而微笑着说:“随便说吧,说错了也无妨。”白居易才认真说:“全诗都好,但‘年来草自春’和‘香爱雨中新’两句,尤其让孩儿耳目一新”。陈氏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好。这种早期的诗歌熏陶,为白居易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就在这之后不久,因避北方兵乱,白居易的父亲委托堂弟白季康,将陈氏母子带到了江南越中寄居。致使白居易渡过了一段“时难年荒事业空,兄弟羁旅个西东”的颠沛流离生活。但由于母亲的悉心照顾和严格管束,他与弟弟从未荒废学业,坚持苦读不息。他不满六岁就开始作诗,第一位读者兼鉴赏家便是自己的母亲。母亲读后大喜,尽管儿子的“处女作”还非常单纯稚嫩,但构思奇巧、造句朴实、平仄和韵、对仗工整,完全可以称之为诗了。她慈祥而认真地鼓励儿子说:“你才只有六岁,敢于提笔为诗,说明你很勇敢。但这只是开始,路还长远,要成功、要出人头地,必须坚持苦学苦练,不畏艰难。”当时,他不仅听懂了母亲的话,更懂得了母亲的心。

白居易九岁了,他已深谙格律音韵,诗作不断。他十二岁时,又随母亲弟弟迁到符离(今安徽宿县北)居住。符离是个小城,南临汴河,西北有著名的濉河,两水碧波荡漾,风景秀丽。水运方便,贸易云集,是个适合人居的优胜之地。

一天,母亲忽然对他说:“易儿,你还记得当年背诵过的外祖父的《池塘生春草》吗?”他答:“记得,记得,母亲还想听儿子背诵吗?”“不,我是想让你模仿那首诗,写你经常看到的‘符离草’。”白居易听了含笑说:“好啊,我这就说给母亲听。”接着吟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惜别情。

少年诗人自从学会背诵外祖父的《池塘生春草》以后,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忘却“年来草自春”和“香爱雨中新”两个佳句。符离小城雨水充盈,绿草茵茵,环境优美宜人,对于“符离草”,诗人情有独钟,所以能够出口成诗。这首诗,不仅道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原之草“春风吹又生”的由衷赞美,还隐喻自己要学习小草那种不惧“严寒”打击,一遇“春风”便又茂密芳香、郁郁葱葱的顽强精神。

白居易十五岁的一首《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收入《白氏文集》首篇流传于世的诗作。二十岁以后他仍住在符离,不久,父亲病逝,全家人的生活只靠其长兄担任饶州浮梁县主薄(负责监印和检核文书籍薄的小官)的微薄收入维持。经济拮据,生活贫苦,几乎居无定所,仓无储粟,常常“衣食不充,冻馁并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对儿子们依旧关爱备至,靠着自己的勤俭操劳,使得一家人总是愉快地生活着。白居易和兄弟们都深爱母亲,决心不辜负她的希望,越发努力读书写作,惜时如金。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走出家门,应对乡试;第二年赴京城长安参加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及第。三年后,即到了贞元十八年(802)在长安又应吏部试,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当上了一名文职官员,是时他刚好进入“而立”之年。

白居易认真接受了母亲爱民恤民的教育,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便是他的讽喻诗。当时官府对穷苦百姓的盘剥压榨,使得人们几乎无法生存,诗人对此十分痛恨,别无它法,便以诗讥讽。其中的《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可视为讽喻诗的代表作。如在《重赋》一诗中写道:“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乡官)迫我纳,不许暂逡巡”,还有“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等,后来诗人气愤已极,竟然骂道:“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元和初年(约806年前后)白行简的苦读,也有了显赫收获,紧步哥哥后尘,高中进士第,也被授予校书郎。母亲陈氏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有了功名,并被委以朝廷官职,甚是欣慰。

因白居易才华横溢,又逐步擢升为左拾遗(属中书、门下两省掌管供奉和讽谏的官员),司门员外郎(在朝廷负责国门及诸要塞出入的官员)和主客郎中(掌管各藩国朝聘之事)等职。后因其性耿不阿,被贬至江州司马。他的母亲知道后,非但没有一句怨言,反而鼓励他说:“要学做官,先学做人,你做到了。做人就要光明磊落,不媚权势,不羡富贵。官职只有高低之别,没有贵贱之差,我打算命行简随你同赴江州,学习你如何为官为人。”果然,白行简跟随哥哥去江州多年。

白居易对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信奉,但他最为赏识的还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论,他曾多次表示“仆虽不肖,常师此语”,还说过:“仆志在兼及,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其意也。”这就是他为文的指导思想、做人为官的行为准则。

后来又回到朝廷,任左拾遗和赞善大夫(负责祀典和指导礼仪的高官),直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素与元稹友好,有“元白”之称;晚年又与刘禹锡相交,又被世人称为“刘白”。

白行简在仕途上也极似胞兄,曾担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和主客郎中等职。

陈氏,一个嫁与自己舅舅,且“舅舅”曾多次移情别恋的柔弱女人,却心怀大志,穷尽一生精力,培养儿女,致使两个儿子功成名就,而其中的白居易竟成了文坛之瑰宝、流芳千古的著名诗人。她,功莫大焉,伟哉,大哉!

同类推荐
  • 吴佩孚全传

    吴佩孚全传

    本书在全面记述吴佩孚一生的生活轨迹和行状思想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吴佩孚的军事、政治、社会活动以及围绕着这些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

    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
  • 萧劲光回忆录

    萧劲光回忆录

    本书是萧劲光生前的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热门推荐
  • 都市侠歌行

    都市侠歌行

    世人以为相师一至九品,一品为宗师,九品为神棍,但在我看来,术数界太难混,一品难于登天,顶着个九品相师名头在娱乐圈给美女看看手相,在地产圈里忽悠大亨买买地,在金融圈里赚点零花钱,这么多圈圈,随手打个叉叉,生活就是如此,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到贵圈一游!
  • 绝世小帝师

    绝世小帝师

    她是世间最平凡的女子,也是世间最美丽的女子,她有着无与伦比的睿智和卓然脱俗的气质,谈笑间的低眉浅笑,抵过了世间所有的女子。她,保留了前世的部分记忆,有着无人可及的阅历六岁为太子太傅,手持先帝御赐的戒尺,手为天宇王朝培养了两代盛世明君。帝王神相才子名臣一抹生命的延续不知道像谁,典型的魔神转世,天纵奇才,年仅三岁,已经超过母亲当年的风范,世间所有的毒物和动物都对他心生恐惧,人称小小“鬼见愁”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神的天空

    神的天空

    大地崩塌,远古的遗迹重见天日!血水翻滚,来自远古海洋的霸主肆意地吞噬着人群!雷霆阵阵,神话中的生物再次降临,主宰天空!疯狂的时代只有疯子才是正常人,是在这混乱的时代走向灭亡,还是在进化的十字路口奋力怒吼?来吧,将整个世界作为终极猎场,只有强者才能活下来!
  • 红粉战刀

    红粉战刀

    敌若进犯,我必挥刀!本小说讲述了女主公杨胜男带领军民在狼断山一带,与日寇斗智、斗勇,经过无数次生死较量,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杨胜男说,在中国的地方,自然是中国人说了算,哪轮得到一个东洋人指手画脚;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自有五千年的智慧,当然有五千年存在的价值。任何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者,最终都会失败!
  • 国民艺术家

    国民艺术家

    重生到平行世界,作为一个保安,赵小康表示压力很大,杂志社放鸽子,网络连载没人看,出版之路需自费,面对这种情况,穿越到平行世界的赵小康毅然决然……从此,他踏上了成为国民艺术家的逆袭之路,文学、音乐、诗词、编剧……,在这个崭新的世界,赵小康成为了万人景仰的国民艺术家。(PS:本书已经内签,且小弟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作品,人品无需怀疑,望敬请收看)
  • 这本书名叫我们

    这本书名叫我们

    十年前相遇我们彼此怀揣着懵懂;十年后再次相见我们熟悉而陌生;最美好的高中三年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爱情;却在刚毕业后的青春年华里销声匿迹;七年后的同学聚会我又重新出现在你的世界了,只不过早已时过境迁,心有内疚再也不敢有何奢望,但是一次的见面勾起那被尘封却永不会忘记的青春。夜深人静,打开电脑,想将我们的故事写成文字给那段不曾忘记的过去画上一个句号。这本书里有你有我,这本书名叫我们。
  • 同桌是洛冰大人

    同桌是洛冰大人

    ——一个转校的漂亮女生成了你的同桌,感觉怎么样?呃,挺荣幸的吧。——那如果这个女生刚好是你的邻居呢?那也太巧了吧。——那,要是你发现你的同桌居然是网上万众瞩目的女神主播,你又会怎么样呢?这......我......信息量有点大......——哎,看来你还没有准备好呢。
  • 经历幻想

    经历幻想

    一个菜鸟女生的成长经历,文字很短,短小精悍,这样的经历是不是和你一样~
  • 非常大脑

    非常大脑

    这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故事。地球原来是一个超级宇宙文明“天堂星”的秘密试验场,所有人种的祖先都是复制人,父系是天堂星所在鸿蒙星域的龙武星人、白魔星人、黑力星人及森林精灵棕人。天堂星的目的是解开每个人种的基因秘密,促进自己的进化,然后征服整个鸿蒙星域。不过每个人种都在自己的基因中种下了多重基因锁,千万年来只有极少的地球人解开了基因锁。总之天堂星在地球上的收获可怜,他们要失去耐心了……燕飞,一个普通的地球华夏国高二学生,最大爱好就是身材苗条的美女。他偶然被好心的外星人开发了脑域,突然拥有了一颗非常大脑,并一点点发现了天堂星的阴谋,然后他开始为自己和地球的自由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