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092

第92章 苗家女民族魂(1)

——抗清英雄秦良玉传略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秦良玉如一道耀眼长虹,以其璀璨夺目之光彩,划过了祖国上空。人们记住了她的英姿风韵,史籍记述了她的忠贞英勇,她是爱国主义的典范,更是巾帼的光荣。

秦良玉,字贞素,苗族,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生于四川忠州鸣玉溪(今重庆忠县境内)。秦家远祖本不富庶,曾为佃农。后由石柱(今重庆东部)土官招至忠州垦荒,经几代人的勤劳节俭,终成当地名门大户。这秦家祖训严格,教导有方,代代遵循“穷不足惧,耕读为上,习文练武,男女皆当”的训词健康成长。到了秦葵这一代,便不再专事农耕,而是以读书为业,直至成了岁贡生(被选拔到国子监读书,享受朝廷供给,并有望晋升为官的学生)。他饱读经史,以博学多才而远近闻名。他育有三儿一女,女儿就是秦良玉。她一兄邦屏,弟弟邦翰和民屏。在重男轻女的明朝末年,秦葵却独得开明,他偏爱女儿,主张女孩也要学得深厚的知识和练出一身好武艺,文以处世,武则可于乱世中“徒为寇鱼肉”。这位父亲可谓英明,他的女儿岂止不为贼寇所鱼肉,而是一位面对强敌不言败,驰骋沙场的真英雄。

秦良玉自幼便是乖女儿,对于父亲惟命是听,深得父亲真传,饱读经史,武艺超群。才只十几岁的小姑娘,便胸藏大志,膜拜历代英雄。熟稔兵法,深谙古代战争之胜败原因。她聪颖过人,勤于思考,爱国爱家,关心平民百姓。注重操守,友爱弟兄。到了及笄之年,其文之妙、其武之精,已令父兄击掌称奇。

一次,父亲要儿女们赋诗比武,三兄弟很快轻松完成。独良玉沉吟许久,后择李清照之《点绛唇》,缓缓唱道: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祗是无情绪。人河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唱罢,她显出一脸的沉重。这本不是她的性格,父亲很诧异,忙问:“玉儿,今天怎怎么了,为何如此忧心忡忡,难道有什么心事?”

“父亲,您不见朝廷日见衰腐。塞北边关常有犯我之敌,虎视眈眈,觊觎中原。国无长久之宁,民无经年之安。女儿虽然还没有像李清照那样因失北国而‘柔肠一寸愁千缕’,但手握此剑‘祗是无情绪’啊。”秦葵听了,感慨万端,遂说道:“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面对父亲的惋惜,她却转变了态度,竟然豪迈而自信地回答说:“古之英雄豪杰,有男有女,而且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您的女儿早已立志,要与男儿比肩,共驰疆场,保境安民,报效国家。一不辱家门,二不负朝廷。您以为如何?”秦葵听后大悦,连声说好。并鼓励说:“汝既有志,则须饯行。到那时,执干戈,以卫社稷。”他虽然这么说了,但没有料到,这些话,竟成了女儿的座右铭,终生不渝。

到了秦良玉十七八岁时,她带着深厚的知识和超群的武艺嫁给了石柱的宣抚使(地方的军事长官)马千乘。这门亲事是因马家慕名向秦家主动提出的。秦葵知道马千乘也是出身名门。其先祖马援曾为东汉名将。他承袭了将们之风,不只有强悍严毅之性格,还有玉树临风、气宇轩昂之相貌。他为官清正,治军整肃,善待平民,从不鱼肉百姓。是时,秦良玉正植花季,既有苗家少女的阿娜多姿、文雅妩媚,又有刚健崇武、昂然不屈的先祖遗风。夫妻两人旗鼓相当,不辨高低。相互敬慕,知趣相投。新婚蜜月,很少卿卿我我、耳鬓厮磨。而多为挑灯畅谈治军用兵之道,探讨战争胜负原因。

马千乘虽为石柱军事将领,但因地处偏僻,拥重兵而无用武之地。虽然没有到了“马放南山”的地步,但官兵都很闲适。秦良玉是一位手脑勤快,居安思危,常有御敌之未犯,不肯荒废时日的人。她对丈夫及其属下的懒散不备,极不赞赏,便在新婚不久勉励马千乘说:“男儿当求树勋万里,焉能坐守无为。况石柱地处川黔交界,虽偏远,但战事一起,兵家必争。所以,不可松懈大意,而应早做准备。而这准备,除了加紧练兵,还要考虑到战时的粮秣供应。因此,还有大力发展生产,充盈国库民仓。只有兵强民富,才可以说胜卷在握。”马千乘听了妻子的话,如梦初醒,这才振奋精神,按照妻子的开导,一面加紧练兵,一面发动广大苗族同胞发展生产。很快,这里便由原来的冷清寂寥,变的热火朝天。练兵缺少武器,秦良玉便和丈夫一起到处寻找。当地盛产质地细腻、坚硬如铁的白木,树干高耸挺拔,树围合抱。秦良玉见了大喜。建议说:“我们这里具有如此优越的条件,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武器呀。”原来她想“就地取材”“削木为矛”。她很快设计出“矛”的式样:矛端置钩,矛尾配环。钩可穿筋入肉,伤其骨髓;环则可以拉扯,便于生俘敌寇。当她把这想法说给大家后,得到了广泛支持。在她的指导带领下,众人动手,很快制成了大量白杆长矛。官兵们手中都有了方便的武器,操练起来得心应手。秦良玉与丈夫一起指导众官兵练习,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不得丝毫马虎。她经常对大家说:“多练一份本领,就可以多杀一个敌人。对自己也就多了一份保护。”时间久了,石柱手持白木长矛、勇于拼杀的官兵竟远近有名,史书说:“白杆兵为远近惮。”

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今遵义地区)宣慰使(少数民族地区主管军政事务的长官)杨应龙拥兵自守,割地称雄。当时东南沿海屡遭倭寇进犯,朝廷命他率兵征讨,他非但抗命不往,反而乘机叛乱。其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涂炭百姓。石柱地区与之比邻,秦良玉深感不安。她对丈夫说:“杨应龙之祸不平,国无宁日。而遭受战乱之苦,石柱首当其冲。为家为国征讨杨应龙之叛,‘白杆兵’义不容辞。”正当夫妇两人筹划如何平叛的时候,朝廷发出大军征剿,同时诏令马千乘率部支援,要不惜长途奔袭之苦,力争与朝廷军队合力打击叛贼。因马千乘早有准备,当日即率兵三千赶赴播州。

秦良玉担心丈夫军力单薄,难以取胜。便迅速着装备马,亲率五百精兵和充足粮草,紧紧跟了上了先头大军。

平叛之战开始之后,秦良玉部立即投入战斗。她身先士卒,跃马挥刀。马背之上拼杀自如。或蹲或立,或仰或伏,手起刀落,人头滚滚。众士兵各个斗志昂扬,敢打敢拼。一时间,战马嘶叫,杀声阵阵。叛军素少训练,贪生怕死,不肯硬拼,面对大刀长矛,节节败退。马千乘与妻子趁胜追击,连破播州所属金筑等七个营寨,敌人死伤大半,只有杨应龙仍据守播州,秦良玉深知,此贼乃古鲁之庆父,他一日不死,则战乱一日不停。于是与丈夫商量,诚请临近的酉阳土司出兵配合,只有如此才有望一举消灭杨贼。酉阳土司慷慨答应出兵相助,两股大军合力共剿,终于取得了平叛的全胜。

在这次平叛战斗中,秦良玉部立了首功。川贵总都王象乾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曾对各路大军的战绩详加描述,当说到秦良玉时,他写道:“千乘之妻秦氏报效不支饷。兵五百,擒斩一百十七名颗……意不言功,何其忠且顺也。”

夫妻两人班师回到田州后,当地官民热诚欢迎,盛赞苗家女儿初次领兵即获大胜,更为“白杆兵”的忠勇善战而自豪。

誉满朝野的秦良玉,没有陶醉和自满,头脑反而更加清醒。她认真总结和检点了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中她感触最深的是军费粮草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她不得不与丈夫商量这件事情。她说:“多么勇敢的战士,饿着肚子也打不了胜仗,多么剽悍的战马不吃粮草也上不了阵。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既可以增加官府收入,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军队供给充足,兵强马壮,所向披靡。”马千乘同意她的主张,立即以土官的身份下达了种种富国利民的政策。在开办矿业中,马千乘发现,朝廷竟允许太监管理旷业税收,其中弊端很多,他们从中渔利,而朝廷府库却日益空虚。马千乘上书指明了这些情况,直接得罪了主管太监丘乘云。丘为了扫清财源之障碍,便罗织罪名诬陷这位清廉将领,将其关押云阳(四川东部与湖北相邻)监狱,不久冤死狱中。

马千乘之死带给年仅二十五岁秦良玉的不只是丧夫之痛,更有孤身奋斗之忧。她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志同道合的战友。从此一切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一切战争谋划,再也没有人可以与之商量。她哭了,哭他含冤而死,哭他英年早逝,哭他带走了满腹韬略,更哭他带走了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她必须尽快走出悲哀,等待她的是千军万马,是众多百姓。她终于站起来了,而且更加忠勇刚毅。她是个杰出的女人,她的杰出之处,不仅仅是治军有方,杀敌勇猛,还在于她胸怀宽广,不以私仇负国恩。她埋葬了丈夫,也埋葬了一切怨恨。这时朝廷诏令由她继任田州宣慰使职。领职后,她立即剪掉了长发,卸去了头饰,换上了男装,霎时间,变得英姿勃勃,让人很难辨出男女。

为了壮大女人声威,她特地亲自挑选了体魄健壮、骁勇无惧、聪明灵巧的五百青年女子,组建了一支果敢飒爽的“娘子军”。公元1616年奴尔哈赤建国后金,他一直与大明为敌,觊觎中原,很不得一步迈进北京城,坐上金銮殿,这对大明的巨大威胁,国之大患。四年后,即泰昌元年(1620)冬,后金入侵,朝廷急忙征召川黔军旅东赴支援辽兵。秦良玉闻讯,万里请缨,愿率大军远征。她的哥哥邦屏、弟弟民屏均为石柱军之将领,奉她之命领五千名“白杆兵”先行。秦良玉和儿子马祥率精兵两千,昼夜兼程赶往辽东。

当邦屏、民屏到达辽西附近,即奉命不前,就地安营驻扎,负责保卫沈阳,不被金兵占领。

同类推荐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本书是由18位上海医科大学院士校友的故事所编撰而成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上医院士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上医文化的精髓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上医创建八十五周年庆典活动献礼。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热门推荐
  • 极品顽劣妃,爷你别想逃

    极品顽劣妃,爷你别想逃

    她负责高冷,“盖因你刚才救我于危难之中,所以你刚才的失礼抵消,从今以后,离我远点。”她满脸嫌弃,奈何这男人想块牛皮糖一般,甩都甩不掉。中指竖起,她对天泪目,没有穿越就没有伤害!他负责暖被窝,“难道救你于危难之间不应该以身相许吗?”唇角一勾,他笑容潋滟……离远点?嗯,他以后一定离远一些……让那些觊觎她的男人离远一些……,他绰约一笑,风姿入骨。
  • 瘟师

    瘟师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疫病趋小道,冷暖世间情。瘟疫,人惧之。瘟师,天惧之。
  • 宝贝,我宠你

    宝贝,我宠你

    为什么非要娶她才能继承公司?看着这个绵羊小女人,他泪目了!本着先把绵羊钓到手,后把公司搞到手,再给她一笔分手费好聚好散的原则结婚,谁知竟把心沦陷了。刚要表白,她却甩下离婚协议,带球跑了!男人怒,“怀了我的孩子,休想逃!”
  • 跌进情网的女人

    跌进情网的女人

    本书是从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各类小说题材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7篇小说,有数几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有侠义柔肠,有抵御外侮,有两情依依,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再嫁得夫:良姻

    再嫁得夫:良姻

    所遇非人,拣了一条命的古代原生女不得不再婚。原以为二婚的日子就这么将就着过了,谁知竟能再遇美好姻缘。
  • 龙游江湖

    龙游江湖

    极道一个让众所周知的名字,一个极道的存在是国家不承认的,龙作为一个抵御外强黑势力的黑、极道组织,却是不被国家承认。一场极道的争霸、一颗黑暗的心灵,计谋与胆量的较量,生与死的战场,极道中谁与争锋?商场、情场、战场,运筹帷幄。
  • 魔皇战天

    魔皇战天

    血脉苏醒,少年不受控制,嗜血成瘾,魔皇纹身扩张,魔羽悄然绽放!
  • 我们·逆行

    我们·逆行

    “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异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想要的伟大,都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分享。”——陈坤。娱乐圈最具文艺气质与悲悯情怀的明星陈坤,跨界操刀担任杂志出品人,2014年首推全新MOOK《我们》,惊蛰之日,惊艳问世。这里有你,有我,有真实的生活,变化的人生,这里的故事比电影和偶像剧精彩,因为它从不撒谎,它纯朴天然,发自五内,它让你看透人间百态,却仍然保有热爱。这,就是“我们”分享的力量。
  • 意定乾坤

    意定乾坤

    黑暗的混沌世界,沉睡的灭世狂魔,当这一切再次出现,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 我命仙魔

    我命仙魔

    拥有天下武功,却不练武。身负十万冤魂,却不杀无辜之人。我从尸海中走出,为心中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