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093

第93章 苗家女民族魂(2)

到了次年,即明天启元年(1621)三月,后金集中优势兵力,向沈阳发起了迅猛进攻,邦平兄弟急忙率兵奔袭,欲救沈阳于危难之中。但因一步之迟,沈阳失守,落于金兵手中。“白杆兵”目睹了金兵的疯狂进犯,全军大怒。官兵们同仇敌忾,誓死收复失城。当他们渡过诨河到达沈阳之北时,金兵已经有所防范,所以,他们立足未稳,便遭到了敌人的激烈反攻。金兵多达六万之众,而邦屏兄弟的白杆兵,加上援军,总共不足万名。寡众悬殊,实难取胜,经过激战,金兵得胜。

此次战斗十分惨烈,白杆兵自知兵少势弱,但他们的勇气不减,决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各个勇猛拼杀,致金兵死伤千名。白杆兵损伤也相当惨重,邦屏以身殉国,遗骨沙场;民屏身负重伤,血染战袍。这一仗白杆兵输赢各半:输的是兵死马上,赢得的却是大好名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历史谱写了耀眼的一页,用白木长矛挫败了敌人的威风。史学家称这次战役为明军“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而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这次血战石柱的白杆兵立了首功。兵部尚书张鹤鸣在给皇上的奏折中也承认:“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

当秦良玉部赶到浑河附近时,血战已经结束。而战场上的血腥味还浓浓地飘荡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当她得知长兄战死、幼弟负伤,心中极为悲伤。但她知道这里不是流泪的地方,她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她首先收拢抚慰兄弟的残部,安排他们治伤疗养;再恤养阵亡将士之家属,使得他们的父母妻儿,少有所教,老有所养。随后,又派人进京赶制一千五百套棉衣,分发给那些缺少御寒衣物的兵将。一切安排就绪后,她又奉命退守榆关(即山海关)附近之杏山,与酉阳土官共同守卫这边关要塞。

榆关为金兵入侵中原之必经之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具有“咽喉”之能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她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是朝廷信赖的将领。而金兵久闻其名,对她多有忌惮。她率兵驻守这边关要塞,使得金兵又怕又恨。他们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心尽快拔掉。秦良玉知己知彼、对于金军欲灭她而后快的心事了如指掌,所以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安营扎寨以后,便与酉阳土官商议:金军知道我方万里用兵,人马劳顿,必会趁机连夜劫营,必须作好应敌准备,迎头给予痛击。酉阳土官相信她的猜测和谋略,两人便指制定了败敌方略。

是夜子时,万籁寂静,大地沉睡,好一派太平景象。可就在子时刚过,金兵大队人马悄然出现在杏山近旁。他们马不嘶,人不叫,顺利地搬掉了石柱、酉阳寨前屏障,然后蜂拥而入,直到进得寨中仍入无人之地,带兵的头领疑惑,不知这是何计。他忽然想到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方觉不妙,便急令收兵。但为时已晚,正当他们踌躇之际,四面杀声骤起,马蹄阵阵,其势如江海之潮,如大厦即倾,势不可挡,连逃跑都不辨途径。他们只见领兵入寨的是一位身着战袍,横眉立目的女将军,她一手高举白杆长矛,一手紧握三尖两刃快刀。长矛与快刀共舞,近者死,远者伤。金兵见了顿时慌乱,不知是该逃还是该守,只顾左右张望,这给白杆兵提供了良好机会,与酉阳部队配合默契,很快占了上风。东方刚刚破晓,金兵已经死伤数千。所剩残兵败将,急忙逃窜。天明之前,战争结束。经清点,白杆兵伤亡有限,伏击战取得了大胜,秦良玉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敢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声望。

金兵吃了败仗以后,气焰大大收敛,不敢轻举妄动,有了一段时间的安宁。秦良玉抓住这大好时机,积极投入到整顿军队,总结经验教训等备战的忙碌之中。反复告戒大家力戒骄傲,不要轻视敌人。随时作好迎战准备,睡觉都得睁者一只眼睛。她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白天监督练兵,深夜查岗,几乎昼夜不眠。

朝廷对这位亘古少见的女将领如此精明强悍和能征善战,十分重视赞赏。针对后金的野心不泯,仍在不断扩充武备,朝廷命令秦良玉回到田州,再征兵两千。秦良玉盛赞朝廷的英明果断,接到诏旨后立即与刚好伤愈的民屏同时返回石柱。到了家乡之后,立足未稳,便传来了永宁(贵州关岭西南)土司屠崇明举兵背叛朝廷的消息。朝廷又急命石柱的白杆兵增援巡抚朱燮元。尽管秦良玉千里奔波,疲惫不堪,但接到朝廷命令,忘掉了浑身的不适,立刻抖擞精神,整军出发。她爱国胜于爱护自己,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她愿意肝脑涂地,骨留沙场。

屠崇明与他的儿子野心膨胀,疯狂至极。强占了重庆之后,又纠集杨应龙余部,拼凑数万兵力,连续攻占了泸州、遵义,并坐守遵义,建国大梁。接着发兵成都,欲意进一步占领川西平原的大量沃土,从此独霸一方。

秦良玉精于判断,对于屠崇明的野心追求,早有准备。她鼓励白杆兵发挥擅于长途奔袭的优势,昼夜兼程,务必抢在屠宠明叛军的前面,保住成都。屠宠明向来惧怕秦良玉的远谋深算,更没勇气与白杆兵交锋。当他得知秦良玉已经屯兵成都附近,便望风而逃,撤兵东去。而这时贵州巡抚朱燮元乘胜出击,一举收复了遵义城。屠宠明及其子成了丧家之犬,狼狈逃遁。但他们的野心不死,蛰伏待起。后来他们果真又抢占了遵义,秦良玉再次率兵平定屠宠明之叛,这一仗打得旷日持久,艰苦异常。在这次战斗中民屏战死,她的两个儿子马佐明、马祚明双双血染沙场,负伤而归。至此秦马两家为铲除国之内忧外患,已经死伤数人。而秦良玉以一个女儿只身,依然挺立于千军万马之中。她没有悲戚,没有悔恨,一腔热血仍在沸腾。

明思宗朱由检于天启七年(1628)即皇帝位后,大明国力日衰,立国270年来所沉积的诟病,已无药可治。尽管崇祯是个不错的皇帝,欲挽狂澜于即倒,曾勤于政事,事必躬亲。但是晚了,后金的取代已成局,血写的悲剧在等着上演,一切努力都将写进史书之中。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金兵再次大举进犯,绕道喜峰口,占领了遵化城。次年三月,又攻占了蓟州、三河、顺义等地,紧逼京门。都城之危,急待解除。年已五十六岁的秦良玉和小儿子马翼明立即奉诏东进勤王。多年的战乱,已使石柱地区经济受到很大损失,财税收入减少,而军事开支却日益增大。这次护国进京所须粮饷,府库已无力支付,秦良玉慷慨出资,现金不足,只好变卖家产。这在别人看来,很难割舍,但对她来说,却是小事一桩。她笑谈售卖,连眉头都不曾皱一皱。战死沙场都在所不辞,身外之物又何足珍惜。

白杆兵到了北京城郊,已有各路兵马约二十万人之众屯驻。但相互观望,无人肯做领兵先锋。秦良玉见了那一个个高头壮马和阳光下不断晃动着的肥硕头颅,暗自感叹:国家养兵千日,为的是一时用兵。现在大敌当前,却无一个血性男儿甘为先锋。可耻,可悲!随后,一声喝令,白杆兵立即蜂拥出动。直到这时,先于她到达的官兵,才肯出动。经过激战,金兵抵挡不住,不断后退。不久,便收复了遵化、蓟州等四城,京城的威胁得以缓解,百姓复得暂时安宁。崇祯皇帝十分欣喜,亲自召见秦良玉母子,赐其一品夫人服,并当众赋诗褒奖:“蜀锦征袍手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皇帝把肯为沙场万里行、并一马当先杀退胡虏的女将军,视为救驾有功,又以诗表示“凭将箕帚扫虏胡,一片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个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秦良玉居功不傲,一直低调做人。回到石柱后,继续练兵不怠,并将自己大半生的战争的感悟和经验亲传其子,勉励他忠君爱国,关注民生。

后金宠德元年(1636)太宗皇太极改后金国号为清。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由于汉将叛变,清兵终于入关。满清王朝开始了对汉民族的统治。是时秦良玉已是古稀之年,但对大明的忠贞不渝依然如故。她再次抖擞斗志整理战袍,不顾年老体衰继续投入到“执干戈,保社稷”维护南明小朝廷的斗争中去。1646年8月,南明隆武朝廷(唐王朱聿键称帝)赐年高七十二岁的老太太秦良玉“太子太保”爵、封“忠贞侯”。同时又命她接“太子太保总镇关防”铜印,亲自挂帅出征。当时,隆武政权赖以御敌抗清的主要军事将领只有郑芝龙(郑成功之父),而他却在这时叛变降清,直接导致了隆武王朝崩溃于执国之初。秦良玉面对这种局面,除了感到孤立无援和报国无门外,还十分悲愤。但大势已去,自己无力挽回,只有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屯兵石柱。在这片热土之上,发展生产,训练兵丁,保境安民,恪尽职守。

公元1648年,一代英杰秦良玉以七十五岁高龄逝世。她为国为家奋斗一生,留下的只有两袖清风和经久不衰的英明。

一个少数民族女人,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绵长,为了人民不受敌寇践踏蹂躏。丈夫冤死狱中她强压悲痛;兄弟马革裹尸,她泪不长流,儿子重伤,她顾不得照看抚慰,她能做的只有扬鞭再战。她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江山社稷,留给自己的只是满头白发和瘦骨嶙峋。

秦良玉是一位爱国英雄,但决不是个完人,她犯过很大的错误,是她洗不清的污点。她曾经曾参与镇压农民起义,亲手扼杀过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这是她的愚忠导致的后果,她到死都不明白这是她政治生命中的罪过.但她的爱国情操,她的英勇善战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历史也会公正的评价她的功过是非。

秦良玉是个全才,不只是热衷于战场厮杀,她还是一位风度闲雅、精于词翰,谈古论今,见地新颖。还熟稔女红,经常带兵纺纱织布。直到现在四川她的兵营遗址还留有“金印夙传三世将,绣旗争认四川营;至今秋风秋雨夜,隐约钲听杂纺声”的诗句,这是对她一生功绩的肯定。

同类推荐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王维:且向山水觅深情

    王维:且向山水觅深情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他的书画特臻奇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禅喻之。他不刻意作诗,而被称为诗佛;他不刻意作画,而画绝古今;他精通音律,擢进士第,解褐为太乐丞。本书用清越明快的语言、诗意的笔法和翔实的资料,将王维的一生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对诗歌独到的鉴赏,又含有传奇性、艺术性的描述,为我们讲述一个真实而爽朗的诗佛——王维。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热门推荐
  • 绝声

    绝声

    淮南阁是名动江湖的第一大门派,而阁主萧殊是名动洛阳的人物。孟善八岁那年见到了萧殊,萧殊这个名字起的委实贴切,殊容绝秀,故生而名殊。那时候孟家恰遭灭门惨案,江湖人士趋于两个利益,一为《绝声》,二为染玉,于是便杀了孟家上上下下六十六口人。从此她的愿望只有报仇。而他们的故事,就从报仇开始。
  • 明日方舟反向穿越

    明日方舟反向穿越

    “丹封!苹果派呢~”阿能的声音又一次在丹封耳边响起,不过不是在手机里,而是正坐在他的旁边……几天前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作者的书友群;582706384
  • 蜀山如甄传

    蜀山如甄传

    修真界中被誉为炼器炼丹双魁的顶尖女修,带着被背叛的疑愤兵解坠入轮回,百年后神魂苏醒在一具同名身体内,机缘巧合进入以颜值为入门标准的奇葩门派,带着一群大小怪咖开始重返巅峰之路。某人:我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我们是天生一对!关键词:热血、温馨、激情
  • EXO之最爱的你

    EXO之最爱的你

    她是世界首富欧蒂宸家族的三女儿,因为二姐的感情留下了很大的影音,父母为了她,让她去了SM公司,作为F.H的队长出道,一出道就红遍了大江南北。遇见了拥有超高人气的EXO,她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遇上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遇上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不知是天意弄人,他参加了一次晚宴,然后遇到她。在那个男人面前她是那么的卑微,为了她的可笑的爱情而坚守着初心,却不知心仪的人早已变心,那场晚宴他丢了他的心,握在手里的是独一无二的领夹,却不是他的,那是她给那个男人的,却被男人捡到,戴在身上,从此不爱戴领带的总裁戴上了领带,还夹上了一枚领夹。终于等到一天他们分手,他毅然上前为她挡住流言蜚语,声称是他让她和那个男人分手得,将她纳入了自己的羽翼下,不受伤害。
  • 凤舞妖娆之绝色摄政王

    凤舞妖娆之绝色摄政王

    她本是Z国黑道首脑,被最爱的人陷害致死,下至冥界与冥王做交换,用爱情换取重生,只为向自己证明没有爱情她会活的更好,再次醒来,她收获了亲情友情,却爱不上任何人,他,外表温文尔雅,内心腹黑狠辣,他本是一国太子,八岁时被陷害谋权篡位,逼至跳涯被无涯子索救。十年后,她成了一国的摄政王,而他成了江湖流传的第一殿的殿主,再次碰面相视一笑,斗皇帝,杀奸臣,携手天下……
  • 傻瓜的邂逅

    傻瓜的邂逅

    没人喜欢的傻瓜,呆笨愚蠢的双蛋,经过自身刻苦的努力,多磨难而不投降,最后终于变成了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有情有义的爷们。(虚构的故事,如有雷同,定是巧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穿越后的精灵们都不太对劲

    我穿越后的精灵们都不太对劲

    类精灵宝可梦的架空设定,有模仿雷同,正在尝试,如果有什么不太好的地方尽管骂!
  • 陈让诗文集

    陈让诗文集

    陈让诗文集分诗歌卷和小说卷两部分,是陈让的作品选。两卷中,精选了陈让有代表性的文章,体现了他含蓄、典雅又不失现代化的文风特点。读陈让的诗文,你能品味年轻一代对社会的一种别样见解,和陈让不张扬、重感悟、及时抒情的个人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