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900000024

第24章 憾,独尊儒术,万世经典再无存(4)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长期的战乱年代,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齐、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再加上东晋、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这与春秋战国时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我们从这时期最显著的思想也就是玄学来看,不管是世界观还是人生观都是对先秦道家思想的发挥,没有摆脱掉老庄思想的影子,也就算不上独创。

别样地看待诠释人生的佛教,的确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大相径庭。但这种外来宗教思想,更算不上中国本土思想的建树了。但佛教的普及速度和为人民接受的程度实在是其他思想所不及的,因此,在玄学佛教兴起的时代,儒家的正统地位一度受到挑战。

很多学者说,唐朝是思想平庸的盛世。没错,原因很简单,因为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已经为唐代准备好了思想工具,李氏家族要做的就是整理和施行罢了,这才有了孔颖达编著的《五经正义》作为唐代国家思想,《五经正义》中的思想大多由汉晋大儒完成,尤其是郑玄的功劳最大。唐初与明初比较类似,国家在做的是执行前哲的思想。而佛学思潮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道教被奉行为国教,儒学思想的地位受到威胁。此时,古文运动兴起,代表人就是韩愈,他排斥佛教思想,倡导恢复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其门人李翱在作品《复性书》中以《中庸》的理论为基础,提出“性善情恶”的人性论,认为只要加强道德修养,消除情欲的干扰,便可恢复人的本然之性,便可成为圣人。我们可以看到,儒学的发展越来越精微,但是这也是对于前哲的继承而已。大唐盛世,是一个和平年代,所以没有新思想诞生的土壤和机遇。

最值得我们再骄傲一番的,就是宋明(包括元清)理学的产生,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个派别就是程朱理学。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到南宋朱熹完成。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二程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的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六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不难看出,程朱理学是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的学说,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也是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程朱理学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不可忽视的是,与程朱理学对垒的另一派新儒学,那就是王守仁心学,并与陆九渊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又称“道学”)把抽象的“理”(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即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陆王心学则将主观的“心”(人的意志和道德观念)视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王守仁集来明心学之大成,他在全面继承和批判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孟子“尽心”说和陆九渊“心即理”说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创建了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从而达到理学发展的高峰。

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最为重要的论题。他的“心即理”直承陆九渊。这一思想很明显地体现了王的一个论断:“心外无物”。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第二个“致良知”。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做善,把善当做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地格物。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王阳明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是:“知行合一。”这是他最为人推崇的一个主张,也是他成为一代大家的“成名之作”,正是由于此说,他才得以与朱熹等人彻底“划清界限”,与陆九渊一道,负手傲立于儒家另一顶峰,让后人“传唱”至今。

儒家之学到宋代时,“二程”已是绝对权威,而按此脉络发展起来形成的“程朱”之学,也已隐然成儒家正统学说,至于其所主张的“知而后行”,自然也被“沉默的大多数”所接受,成为哲学之“主流”,而王阳明以其无匹才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其谬误:“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之险夷者邪”——由此可见,王之知行合一时是极重视实践精神的,是讲求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所以后世之人,因其乃唯心主义大家而断言他之论断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实践相结合”是毫不沾边的,实乃武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做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大高峰。王阳明心学把儒学思想提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但是,我们又忍不住感叹,这些思想再怎么提高与发展,都是在别人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已,而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却再没有出现过。

同类推荐
  • 神起大夏歌

    神起大夏歌

    21世纪有志青年意外身死,穿越异界。这里没有高武与修仙,只有群雄逐鹿,且看猪脚如何在这乱世之中崛起,书写一段属于他的传奇故事。
  • 神策三国

    神策三国

    司徒清风,一个来自现代的穿越者,知前三百年后三百年的神棍,如何辗转三国?黄巾起义是他称王割据的起点,董卓乱政是他颠覆东汉的契机,群雄逐鹿是他问鼎三国的途径。神书仙术只是防身的武器,把握每一个机遇才是走向顶峰的关键。用穿越的眼神注视着这个世界,看着每个读者路过点击推荐收藏!#==#!
  • 回到华夏当城主

    回到华夏当城主

    在那遥远的时空星河,有着神秘的古老传说;经过漫长的岁月蹉跎,依然美丽的东方之歌。炎黄时代末期,华夏大地遭受到异族凶手的袭击,女娲神和伏羲神联手为人族制造了三大结界,以保人族百年时间。谁知人族内部出了奸细,女娲和伏羲遭到邪神的袭击,身手重伤。一个经脉不通的挂名城主,如何能在乱世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尽在华夏之章!
  • 天煞论

    天煞论

    诗曰:繁华消长似浮云,不朽还须建大勋。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驽骀群。时危俊杰姑埋迹,运启英雄早致君。怪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补奇文。这个年代,上天觉醒,只要你有了上天赐予的力量,你就有了你想有的一切,美女,财富,权利等等等......也许下一个被选中的人就是你......
  • 打倒

    打倒

    有的人被大势所趋,昧着良心在压迫,剥削中,浑浑噩噩的过一生,有的人抓住机会,成就伟业,成为站在最高巅峰的神...历经坎坷.不死不休...
热门推荐
  • 你的温暖

    你的温暖

    生活在家暴中,她友情终于得到了友情每日每夜她过的心惊胆战触碰到那份意想不到的情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当学霸》

    《重生当学霸》

    我要当学霸重温美好的学生时代,顺手把文青姐姐培养成大文豪,把音乐老师培养成超级巨星,把同桌培养成???。不想涉黑,可黑社会哥们都成了我的小弟,那就都给我去做义工吧,反正我养得起。不想涉政,可不知不觉成了官二代,那就帮老爸当更大的官吧。既然重生了,请叫我叼炸天。
  • 高冷女逗比:逮到一只小魔君

    高冷女逗比:逮到一只小魔君

    如果有人问唐江玖,不小心捡到一个大帅比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高兴呢?唐江玖就会严肃认真的告诉她,千万别迷恋帅比,帅比神马的都是浮云。她本是天师传人,家族被屠之后为了寻找灭族仇人四处奔走,可是一不小心捡到一个大帅比是什么画风?更可怕的是,这个帅比似乎身份也很不简单?嗯哼然并卵,天王老子来了在唐江玖面前也只有被虐的份!
  • 深沉王妃会赚钱

    深沉王妃会赚钱

    因为与暗恋之人错过的她只想找一个老实的人嫁了,过那种平静如水的日子。而他是被人陷害落难时被她相救,从那以后总是“以身相许”的跟着她,扬言要负责。“你为什么总是跟着我?”“我已经以身相许了,娘子别不要我啊。”“谁是你娘子了,别乱说。”
  • 极品废柴之家有娘子太凶猛

    极品废柴之家有娘子太凶猛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江小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炼成一只凤凰,成为一只神鸟,让世鸟称颂百鸟臣服。然而却在进阶的那一天遭遇了天罚,命大醒来时竟然成为了一个不能修炼没有半点灵气的废柴,要嫁给一个活不长的短命鬼。我嫁你奶奶个腿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了此举竟惹来了传说中的未婚夫,对她穷追不舍。上一秒,“你这个愚蠢的人类,给我滚远点,小心我把你当点心吃了。”下一秒,某女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手紧紧拽着某人的衣摆,好不伤心道“大哥,我知道错了,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吧。”某男嘴角微微扬起,不顾某女的苦苦哀求,扛起地上的人就往里面走。“不是说要吃点心吗?为夫还没有吃饱呢,娘子再陪为夫多吃一会儿吧。”既然跑不掉,江小花决定认命,好在这个男人长得还不错,秀色可餐,对着他,吃饭也会更香。可是,总有些不知死活的小妖精想要勾搭她男人,江小花决定,小妖精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凑一双,来三个……某女对着某男暴吼:死男人,你上哪儿给我招来这么多小妖精的。面对某女的暴怒,男子微微一笑,伸手将某只炸毛的女人揽进怀里,顺毛道“娘子别气,那些歪瓜裂枣为夫瞧都不瞧一眼,娘子要是杀累了,就让为夫代劳可好?”
  • 莫使空樽对月

    莫使空樽对月

    作为琳琅国唯一的公主。她从来没有想过,一切会在他18岁的成人礼那天,一切灰飞烟灭,她心心念念的哥哥,成为了这一切的幕后使者,她的父王战死沙场,尸骨未存,母后思念成疾,郁郁寡欢,最终自尽。她,也在真相大白之时被迫吞了忘记一切的药丸,而这一切,真的会都忘记吗…
  • 《镌刻在我心上只有你》

    《镌刻在我心上只有你》

    命运的追溯,潮起潮落,或许一切皆是梦境,可梦由心生,魇由源起。缘分。遇见他们只是在平凡的咖啡厅,为了躲避死忠粉的追击,他们无奈之下碰到了她们,她们帮助了他们。天意。短暂的告别,却又是重逢的开始,明明是天和地的差距,却让六人再次相遇。
  • 白雪珍相依之且行且珍惜

    白雪珍相依之且行且珍惜

    过往,珍惜,难以捉摸~~为爱,与爱,爱上故事~~
  • 大汉弃妇

    大汉弃妇

    穿越到大汉,成了一名就要被赶出门的丑陋下堂妇,现代中医医生窦纨不由地扶额,苍天呀,难道就这样让她挣扎着出门讨饭?夫郎冷漠,婆婆凶狠,还有小妾闺蜜虎视眈眈,这日子没法过了!统统老实点,不然下点药让你们知道厉害!------------------------------------新书《大汉弃妇》来袭,已有《嫡裔》、《曲江春》、《大唐弃妇》,请大家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