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3800000022

第22章 大安改制(22)

总而言之,赵顼过个生日,便导致了大宋天地之间异象频生……至于各地歌功颂德的文章,堆起来简直如同一座小山。有人甚至公然在奏章中建议皇帝应当封泰山!

而除此之外,各地守令进贡给皇帝的寿礼,也无不费尽心机,一份比一份奇巧,一份比一份贵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凌牙门都督蔡确与归义城都督狄谘的贺礼:二人都是满满一船的奇珍异宝!其总价值达到数十万贯!

这二位都督的礼物,让整个大宋朝廷都为之震动。但是蔡确与狄谘却都是迫于无奈——并非二人想要显摆,而是蔡、狄二人素来不和,兼之曾布与薛奕也知道他们的底细,此番皇帝三十岁生日,加上国力日增,对西夏又连打两场胜仗,全国官员都可着劲的拍马屁,二人又哪敢落后?一个“不敬”的罪名,无论是狄谘还是蔡确,都担当不起。

当然,在这股大拍马屁的风潮中,也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异类存在。

比如苏轼给皇帝的生日礼物,便只有一抔泥土,一副字画。

刘庠给皇帝的贡品,则是一副描写陕西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画卷。

而当朝宰相吕惠卿的贡品,只是一张新印的熙宁交钞。

……

身子稍稍好转的曹太后与高太后,在内侍的指引下,检视着种种贡品礼物,二人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的丰富。她们身后,跟着皇帝赵顼与向皇后、朱妃、王妃,以及回到京师不久的柔嘉。柔嘉似乎长大不少,比起以前的调皮,竟显得沉稳许多。这种变化,曹太后与高太后表面虽然不说什么,但却都有点心疼,与柔嘉从小亲密的皇帝,更是暗生悔意。三人都以为是那处分过于严厉了。因此,柔嘉回京后,虽然没有了封号,两宫太后与皇帝皇后,反而更加宠爱她起来。

“不料官家过个生辰,竟能发笔小财。”曹太后看着蔡确与狄谘那长长的礼单,忍不住开起皇帝的玩笑。

皇帝瞄了礼单一眼,笑道:“看来归义城与凌牙门的差使,着实做得。”

曹太后笑了笑,在那些奇珍异宝面前,并没有驻步,反而在苏轼的礼物面前停了下来。

“这份寿礼,倒极别致。”

赵顼笑道:“还有御史弹劾苏轼沽名钓誉,是为大不敬。”

“做皇帝的,有民有土便够了。”曹太后又指了指刘庠的寿礼,道:“若依我看来,便是这两份寿礼最为珍贵。”

“娘娘说得极是。”赵顼望着刘庠的那副画卷,叹道:“朕为万民之父母,若不能致太平,是愧对天下。”

“官家确是个英明天子。”曹太后温声道:“天下太平,不是树木里生几个字便可得的。”她的身体虽然略见好转,但总之是一日不如一日,曹太后也是自知天年不久,对赵顼寄予的希望便更多。

“娘娘的教诲,孙儿定然牢记在心。”

曹太后忽想起一事,又问道:“听说石越前日上表,要求官家下旨,让那个说满山石头变玛瑙的县令,限期三个月,将满山玛瑙全部送至广州变卖?”

“确有此事。”说起此事,不仅赵顼,连带高太后、向皇后、朱妃、王妃都笑了起来,柔嘉亦忍不住侧耳。

“这可为难那县令了。”曹太后笑道。

赵顼笑道:“石越说得也有理,这献祥瑞之风,无助于教化,反害淳朴。朕早想找个机会惩治一下,但却总是上下相瞒,让人无可奈何。”

曹太后笑着摇了摇头,她心里自是雪亮:石越这一招十分阴狠,那个县令除了自杀以外,恐怕不太可能再有别的生路了。她心中虽有几分不忍,却终是没有直接说出来,只笑道:“水至清则无鱼。献祥瑞之事,自古便有之,虽然多是荒诞不经,但亦难于杜绝。无非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官家不好这个,官员得不到好处,自然不会再献。”

“娘娘说得甚是。”赵顼笑着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这种事情,若不杀鸡儆猴,绝难杜绝。赵顼并非全然不信天地,不信神灵,只不过在王安石的影响下,这种信仰早已非常有限。但无论他信不信神,他也绝不可能相信自己过一个生日,就会搞得天下神异百出。

在皇帝看来,这已经是欺君了。

“却不知石越的寿礼是什么?”一直注意着柔嘉脸色的王妃,忽然好奇的问道。她早就听到过种种传闻,以她的冰雪聪明,柔嘉那沉稳外表下的些微动作,便足以让她明白一切。

果然,她问出之后,柔嘉眼中便闪过一丝关注之色。

赵顼笑了笑,朝李向安呶呶嘴。李向安立时便将一副卷轴捧了过来。

“又是一副画么?”

赵顼笑道:“打开看看便知道了。”实际上他也不知道石越献的是什么。

两个内侍缓缓的将卷轴展开,展现在众人眼前的,却是一副地图!地图的右上角用楷笔写着:“西夏山川形势图”!

曹太后与高太后对视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担忧之色。

而皇帝却望着这副地图,喜笑颜开。

西夏生辰使李乾义,不那么严格的说,也算是西夏的宗室。西夏内部政治斗争极其血腥残酷,与夏主的血统关系过于亲近,本身便是危险的代名词。而李乾义得以在西夏国中平平安安地占据一定的高位,完全是因为他只是李彝超的后代,与夏主的血缘上隔得非常非常的远。所以,李乾义才可以一面享受所谓“宗室”的虚名,一面平平安安地当官。这个中年官僚,虽然精擅各种礼仪,懂得汉、契丹、西夏三种文字,但却是个毫无原则的人。在西夏国内他便游走于夏主与梁乙埋之间,处世相当的圆融。

在这个关键时候,夏主秉常派遣他这样的人前来宋朝拜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称得上是“物尽其用”。

宋朝对西夏的态度,可以说让人完全捉摸不透。

李乾义一行进入陕西之后,便受尽冷遇。宋军派了两都的兵士“护卫”他们进京,一路上都如同押解犯人一般,在通过关隘要道的时候,更是故意将使团夹在中间,在两旁高举旗帜,挡住他们的视线——这种毫无必要的举动,其实表露出来的,是赤裸裸的敌意。

而他们一路上的食宿,虽然有诏旨,待遇并未降低,但各地驿馆的态度,却倨傲得让人难以忍受。经过各州县时,宋朝官员们也是十分的傲慢。

因此,未出陕西,李乾义便已知道这一行绝不轻松。

秉承着“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思想,李乾义厚着脸皮,嘻笑自若的从陕西到了汴京。而入汴京之后,他才发现一路冷遇其实不过是刚刚开始。

辽国自然不必论,宋朝一直视辽国为地位平等的大国,对辽国的外交礼仪从来都是特别的,李乾义自然不敢去比。但这次宋朝竟然将西夏的待遇,降到了高丽国与大理国、吐蕃以及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什么注辇国之后,仅仅与交趾国并列,略略高于南海地区那些闻所未闻的小国!

这几乎是公开的羞辱!

李乾义据理力争,得到的却是生硬的回复:若是不满意,你们可以回去。

李乾义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忍气吞声接受了这个待遇。

但是事情还没完,四月十日,诸外国、属国、蛮夷使者在紫宸殿道贺之后,宋朝皇帝在偏殿单独接见了大辽、高丽、大理、吐蕃、交趾、注辇、蒲甘七国使者,各有赏赐,却独独漏了李乾义。

李乾义对此行终于彻底绝望。他已经做好了一事无成,打道回国的准备。但是老天好象成心和他开玩笑,便在此时,驿馆的宋朝官员却带来一个让他喜出望外的消息:陕西路安抚使阌乡侯石越奉旨接见他。

都亭西驿。

李乾义打量着闻名已久的石越。三十余岁,身材修长,面容削瘦无须,一身白袍十分的干净整洁。李乾义知道石越身上的这种袍子:没有宽大的袖子,裁剪得十分紧身,前摆与后摆都不是很长,却分得很开,更便于骑马与射箭。他的头上也没有如一般宋人一样戴帽子,反而似秦汉普通士人一样束发——这种装束,让人显得多了几分英武,而又不失儒雅,在宋朝年轻的士子中非常流行。

这个人,绝对是东朝极有“权力”的人物。

“贵国上表所提诸事,皇上都已知晓。”石越的语气仿佛在向他的下属训话,“在京兆府常驻使节一事,朝廷以为此时并非适当时机,已押后再议;绥德城以及附近诸寨归属,此本是朝廷之土地,亦不必再议。朝廷对横山蛮夷之惩戒,亦与贵国无关,无须再言。可商议者,惟俘虏与互市二事。”

李乾义张嘴刚想辩驳。石越又说道:“以上诸事,贵使虽有苏张之舌,亦请免开尊口。皇上圣意已决,断不会再改。若要朝廷改变心意,请贵国日后勤修贡事,谨守臣节,方有转圜之机。”

李乾义一肚子话被石越硬生生逼得吞了回去。只得说道:“石帅明鉴,除了俘虏与互市之外,至少请朝廷停止在边境用兵。如此,敝国才能少安。”

“那便要请贵国率先约束边境将领。”

“此事恐非一国之错。朝廷若不示之以诚,敝国上下,实难心安。下官来时,已知朝廷在平夏城附近修葺城寨,各地兵力频频调动……”

“此特为防盗尔,贵使不必多疑。”石越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贵国屡次挑衅,这才自取败军之辱。朝廷以德治天下,对天下万民,皆一视同仁。虽夷狄之邦,皇上亦以之为子女。盖人之常情:子女不孝,不过略施薄惩而已,足下回复贵国国王,请不必多心。”

自居为他国之“父母”,将修葺城寨布署兵力称为“防盗”,这又岂是能让人“不必多心”的行为?但是石越的语气与神态,却分明告诉李乾义,这并非是言语可以改变的事情。

宋朝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难道宋朝真的有了灭掉大夏的实力与决心么?

如果宋朝果真已决意灭夏,那么无论如何,至少也要拖延他们的时间……

正当李乾义在心中几乎已经做了最坏的判断之时,一线希望突然间出现在他面前。

“朝廷并非容不下夏国。”石越的语气略有缓和,“西北之地,朝廷取之无用,远不若南海诸国富庶,且有通商之利。”

李乾义听出了石越话中的暗示。

不要说薛奕是在宋、辽、西夏都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也不必说在汴京正传得无比离奇的两位海外都督的寿礼,只要曾经读过宋朝的报纸,就知道在宋朝的确这样的舆论——几乎每份报纸上,都曾有人撰文呼吁,认为宋朝既然在西方和北方受阻,就应当改变方向,向南方积极扩张。这些人出于现实性的目的,认为西北苦寒,并不适合农业,花很大力气打败一个游牧民族,又会被新来的取代。远远不如环南海地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适于耕种,而人民亦更加驯服,兼有通商之利,虽然也有缺点——瘴疬盛行,但相对而言,总比北方要划算得多。这些人因此将南海诸岛称为“大宋之后花园”。

这种观点提出之后,在宋朝朝野得到了无数的呼应者。

宋朝的内敛性,本质上不过是一种被限制住后的假象。它并非不想扩张,这个帝国,在它的每一个方向,都曾经有过扩张的尝试——只是因为本身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导致了向每一个方向的扩张,都遇到克服不了的阻力,而不得不表现出“内敛”。

如今有一个方向已经向宋朝打开了大门!

李乾义心中怦然一动,他听说过,宋朝海外有如此局面,几乎是石越一手开创。他不会相信宋朝对大夏不抱野心,但是每一个大夏人,其实在内心深处,都相信宋朝要灭亡西夏,必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若宋朝果真想将注意力转向南方,也并非不可思议。而石越抱持这样的政见,更是合情合理。

那么,宋朝也许并没有非要灭亡大夏不可的意思。

“朝廷恩德,敝国君臣尽皆感戴。”李乾义谦卑的说道:“敝国愿永远朝廷之藩蓠,为朝廷镇守西北。”

“是么?”石越犀利的目光,注视着李乾义,意味深长地问道。

“敝国愿永为朝廷之藩国。”李乾义诚挚地重复着。反正“信义”二字,对大夏国从来都不重要。

石越又注视李乾义良久,方缓缓说道:“但朝廷绝容不得一个时有叛乱之心的藩国!”

“敝国对朝廷,并无贰心。”

“这种事,言不如行。”

“是……”

石越望着李乾义,嘴角流露出讥讽的笑容,他冷淡地打断了李乾义的话,道:“足下虽然如是说,然则夏国国相却未必如是想。”

李乾义心头一震,不禁抬头望着石越。

“梁乙埋屡次冒犯朝廷,其不仁不义不忠不信,朝廷断难信任。某此来,特为请足下转告夏主,若梁氏当政,除互市与俘虏二事之外,余者一律不必多谈。卧榻之侧,朝廷必不容此君酣睡。若夏主能内除国贼亲政,推行汉制,外则亲附朝廷,勤修贡奉,朝廷必可既往不咎。为臣为贼,请夏主自择之。”

石越说完,也不管李乾义的反应,起身抱拳,说声:“告辞了!”便扬长而去,只留下李乾义在那里怔怔地发着呆。

赵顼回到睿思殿,还在想着石越献上来的“寿礼”。

是不是要让石越回陕西,赵顼还在犹豫不决。他托着腮子,想起和几个臣子的对话。赵顼首先询问的是吕惠卿。那日在崇政殿,众人退朝后,赵顼独留下吕惠卿,委婉问起石越的去留。吕惠卿回答道“石越可任枢密使”,赵顼当时便有一丝心动,石越担任枢密使,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来枢密使之重,足以赏石越之功;二来枢密使一职,也足以让石越大展拳脚。但是三十多岁任枢密使,宋朝应当是没有先例了,而石越在军中的威望……赵顼并不相信石越会谋反,他也记得有一次与石越谈论史事时石越说过的话:使霍光生于操、莽之世,霍光固然未必会为操、莽;然若使操、莽生于光之世,操、莽却未必不会为霍光。这段话让赵顼记忆深刻并且深以为然。只要有足够的外在制约,曹操、王莽,也可以成为名臣。何况是石越?所以,大臣之间的平衡与相互制约,是非常重要的。三十多岁便成为枢密使,虽然眼下也有足够的人来制约,但若从长远来看,却非常危险。做为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君主,赵顼可以说明于史事——他清醒地知道臣子的寿命长于君主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所以,吕惠卿虽然不避讳他与石越之间的嫌隙,秉持着公心推荐石越担任枢密使,这一点难能可贵,但是这位宰相的见识,却毕竟不及长远。

在石越过于耀眼的光芒下,赵顼亦不免有点忽视了他的宰相。他哪里知道吕惠卿这一招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早就料定了皇帝的心思,才提出这个不可能被采纳的“合理”建议。而万一被采纳,对他也并无损失,这不过是“驱虎吞狼”之策,借此激化石越与文彦博的矛盾,并顺便将石越置于一个更容易招到嫉妒与忌讳的地位。

不过吕惠卿的用心埋藏极深,若非在心中对他已经有了深深的偏见,绝难识破。

赵顼询问的第二个人便是枢密使文彦博。

文彦博的才干与见识都毋庸置疑。但是他的策略,却永远偏向于传统。拥有更多权限的安抚使,虽然受到种种制约,但毕竟是对宋朝固有国策的一次挑战。对此文彦博虽然并不反对,但却始终抱着谨慎的态度。如今陕西路的大捷,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安抚使制度的成功,但同时也加深了他的疑虑。虽然文彦博并不认为应当从安抚使制度上后退,但他认为谨慎一点始终是不会错的——以石越此时的威信,已经不适合久镇地方了,尤其是同一个地方。虽然石越到陕西的时间不过一年,远远谈不上“久”。

所以文彦博给皇帝的建议是:六部尚书的任何一个职位,或者转任河北安抚使,都不失为合适的处置。

赵顼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

文彦博的想法,有点谨慎有余,进取不足。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始终是解决西夏!

从这一点来说,文彦博的确远不如石越与吕惠卿那样懂得皇帝的心思。也许,他不是不懂,而只是不想迎合。

但不管怎么样,文彦博的建议,并不能让皇帝满意。

“官家。”王贤妃将一件披风轻轻搭在赵顼的肩上。

“唔。”赵顼随口应了一声,忽然脱口问道:“爱妃以为让石越当什么官好?”

同类推荐
  • 爱情向前冲

    爱情向前冲

    在姐弟恋里,如果有勇气、很执着、有智慧、肯知足,能够做到这四点,即便还没能得到幸福,也已经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了。而年龄?则可以忽略不计了。
  • 大区经理

    大区经理

    毅然从政府离职的林芮做了一名台资公司的销售,并凭借她独到的社交方式出奇制胜,拿下诸多大单。在她被调派到北京做了华北地区的大区经理后,林芮的爱情、友情以及来源于行业之中的竞争压力全部汇集于她的生活之中。面对种种困难,大区经理的林芮选择逃避还是挑战?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红颜

    红颜

    藤雨带着联姻的使命来到世交沈家,以为嫁入官宦家庭可保现世安稳。这个表面繁花似锦的旧时家族一边刺激着藤雨家道中衰的隐痛,一边吸引着她不动声色间观察隐藏在沈家大院里的诸多人事。可就在她为将来未雨绸缪时,偶然间遇到同沈老爷调情的丫鬟奴儿;听到平日里心思缜密、左右逢源的三姨娘却和沈少爷一起亲热赌咒;而沈少爷在一次晚宴后的迷乱中捉住藤雨的手喊“姐姐”。慌张的藤雨心里仿佛落满了细密的绒毛。
  • 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狄家将(下)

    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狄家将(下)

    《中国古典小说精品书库——狄家将》所讲述的是狄氏家族狄青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调教太平洋
  • 我是代职女军官

    我是代职女军官

    青春,就是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找长大的路。【作者的话】2016年,我在游戏里认识了这样一群年轻人,在繁华的城市里,在绿色的军营中,他们怀揣着一颗热血的心去寻自己的理想,使命,和爱。这是他们的故事。[狗血版]她本是背景深厚的科研院所精英,却被莫名下放到基层成为和尚团里唯一的女兵,看她如何开挂发力,走上强大之路。[流水版]本书记录了一个到工程团代职的技术干部,四年的工作学习生活。
  • 总裁大人送上门:错爱99天

    总裁大人送上门:错爱99天

    他帅的惊天动地,那一晚她将醉酒的他从花痴女手中解救,怎知他却缠上了她的身,压倒了她的人,还吐了她一声,浴室中,她开始犹豫不决……美男在前,是扑上去呢还是要坐怀不乱,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 总裁大人的甜蜜仙妻

    总裁大人的甜蜜仙妻

    绝世女王之王者归来 第一世,她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一场意外去世。第二世,她是缠绵病榻的闺阁小姐,父母宠爱,却逃不过病魔的魔爪。第三世,她成为了非人类?!老天能更会玩一点儿吗?老天:想更刺激,有,保管刺激得你欢天喜地,对我感激涕零。奚菡菡:……我现在拒绝来得及吗?显然是来不及了。作为一个修仙的非人类,要成仙得经历很多的挫折。前路的无数挫折她都走过来了,然而在成仙的关键上,她却被打败了。因为,她要成仙,要得到一个叫令狐安的大总裁的真心,还得和他发生关系。老天:刺不刺激,惊不惊喜?PS:女主一心修仙,找男主做任何事都是修仙,前期心里没有任何的情情爱爱,但女主人很好
  • 逗逼王子的冰山校花

    逗逼王子的冰山校花

    第一次见面,她泼了他一身水;再见,他却对她纠缠不清。后来,他伤了她的心,她离开了故地。五年后再次相见,她却说已不爱他了,他不相信,又开始了漫漫的追妻之路......片段一:“喂,你眼瞎啊,我这么大的人站在这你看不到啊,还泼我一身水。”欧阳流殇对上面说到。“......那是你活该。”某冰山冷冷地说到。“......"”欧阳流殇。片段二:“呵!我真是瞎了眼才会爱上你,从今以后我们再无任何瓜葛!”某女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阿翎,你知道吗?我的心好痛。为什么?为什么连他也要背叛我?难道我真的不配拥有感情吗?为什么为什么!!”某女对身旁的女生说道。简介无能,各位还是进书看吧。
  • 还以清晨

    还以清晨

    我并不是世界的主角,可你却闪耀了我平凡的人生,给我繁华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不老商奚

    不老商奚

    一副不老不死的皮囊,因为一具二十年前的被盗的尸体,守墓一族的慕容与寻找杀害父母凶手的商辞聚到了一起。慕容作为一族之长,事情不用自己操心,每天吃吃喝喝还有一族的人把她当神明供奉,日子过的不可谓不舒坦。可是渐渐的她发现这一切都是编制起来的谎言。
  • 望你温柔以待

    望你温柔以待

    简介:她是上官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大小姐,一夜之间家族衰落为了保住父亲的心血和保护弟弟。被迫嫁给一个一直把他当哥哥的人,新婚之夜被惨遭虐待,嫁给他注定了不会有幸福可言。但事实上......却发现自己。
  • 魂越三千世界

    魂越三千世界

    漫天的星辰,满地的蝼蚁挣扎是最好的选择你说对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