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3800000023

第23章 大安改制(23)

王贤妃怔住了,她没有想到赵顼会问她这种问题。停了一会,她才回过神来,微微笑道:“妾身是女子,不当干预朝政的。”

“哦,也是。”赵顼点了点头,心中有点惭愧。此时他突然有点了解为何历史上会有这么多后宫与内侍干预朝政之事——皇帝若遇到什么疑难,想询问身边亲近的人的意见,实在是一种很难抑制的冲动。

每个人都有需要向最值得信任的人征求意见的时候。但这种感情,却极容易被滥用。

王贤妃伸手轻轻拢了一下头发,见赵顼依然紧锁双眉,心中大为不忍,略迟疑了一下,终于又忍不住说道:“臣妾常听人说,朝中以司马相公最为正直,不偏不党。官家若是难于决断,何不召司马相公问问?”

“司马光?”赵顼笑着摇了摇头,道:“他怎么会知朕之心意?”在赵顼的心中,司马光虽然是个正直的大臣,却并非是一个懂得权谋术势的大臣。

王贤妃不料赵顼如此回答,大感诧异,不由问道:“闻道司马相公熟知史事,难道竟是没见识的人?”

赵顼笑了笑,正要回答,忽然间却似想起什么,不由愣住了。

次日。

汴京园林之胜,可谓一时无两。虽然汴京的地价,号称是“尺地寸土,与金同价”,但是宋朝承平日久,上至帝王,下至富豪士绅,无不着意营造园林,因此有名的园林,诸如著名的四大皇家园林不算,也有八十余处。至于不知名的园林,不更知凡几。靠着景龙门——内城的北门——不远,便有一座静渊庄,是汴京数得着的名园。这里原是仁宗时做过枢密使,拜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王贻永的旧第,不过早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此园便已转赐尚万寿长公主的李遵勖——此君便是济公的先祖。王、李二人,都是有宋一朝有名的外戚,前者官至枢使、宰相,自不必言;后者文武双全,更称得上是宋朝前期的名臣。李家虽是世代将门,且李遵勖亦以为官清正著称,但毕竟是外戚之家,且李遵勖又是杨亿的学生,也曾中过进士,非一般武夫可比。因此,得到王家旧第之后,李遵勖便悉心营造,将百余亩空地疏为池塘,在池边遍置异石名木,号称“静渊”,并以池名庄,经常延请士夫名士在园中宴会。静渊庄也因此号称“园池冠京城”,成为汴京一大名胜。

到了熙宁年间,因万寿长公主早已逝世,李遵勖之子李端愿也已致仕,于是又将这静渊庄献出,皇帝转赐给狄詠与清河,因狄詠固辞不受,最终只得做罢,静渊庄因与宫城较近,便因此隐约成为了皇宫向外延伸的一部分。自从狄詠战死之后,两宫太后与皇帝皇后便各有旨意,让清河在适当的时候返京。这静渊庄,便又成了预定给清河的居所。而此时暂住在静渊庄内的,却是削去了封号的柔嘉。

坐在“静渊”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呆呆地望着满池清水,有几叶浮萍在上面漫无目的地漂浮着。柔嘉只觉得人生有时候便如这浮萍一般,既不知从哪里来,又不知到何处去,自己的命运脆弱得经不起一场风雨的考验,却还不得不依附这不值得信赖的池水。再想起婢女向自己介绍的静渊庄的历史,她更是加倍的感觉到世态炎凉。

原来,这座庄园,哪怕是赐给了你,你也不能永远拥有——因为只有得宠的外戚,才有资格居住在这里。柔嘉以前并非没有听说过李家的事情,这一家子人,永远是那么谨慎,在政治斗争中也从来没有站错过队——但是得不得宠,有时候并非是取决于你有没有犯错的。

“真是讨厌啊!”柔嘉无奈地叹了口气,捡起一块石子,狠狠地丢进水池之中。平静的水面,泛起一阵涟漪,但是很快,又归于沉寂。柔嘉赌气似的转过脸去,不去看那水池,却“啊”地一声,跳了起来。

她的身后,正站着她最要好的堂兄,嘉王赵頵。

“十九娘,你在发什么呆哩?”赵頵笑吟吟地望着柔嘉,笑道。

“恪哥?”柔嘉睁大眼睛,唤着赵頵的小名,诧道:“你怎的在这里?”赵頵初名赵仲恪,赵頵是后来才改的名字。

“我进宫请安,顺道来看看你。”赵頵关心地看着她,“住在这里还习惯吧?”

“还好。”柔嘉勉强笑了笑。

赵頵看在眼里,只觉一阵心疼。但有些话,哪怕仅仅是出于安慰,哪怕是对再亲的人,也不可以说。遂笑道:“城南开了个动物园,怎的也没见你去玩?”

“才回来,没问过娘娘与圣人,不便去。且也不想去。”柔嘉忽然向赵頵甜甜地笑了一下,赵頵也疼爱地回笑着。但是他毕竟知道,柔嘉改变有多大——若是以前,她都是想做就做,又要请示什么?最喜欢玩耍的她,又怎么会对新奇的东西没兴趣?

赵頵笑了一阵,脸上的肌肉却渐渐不听他控制,神情终于渐渐黯淡下来。他微微叹了口气,细声道:“十九娘,可惜你生错了地方。”

柔嘉身躯微微一震,缓缓转过身去,面对静渊,不看赵頵。

“你懂事了,本是好事。但……”赵頵的眼眶湿润了,含着泪笑道:“我好怀念小时候,先帝还没入宫的时候。”

“别的兄弟姐妹们,羡慕还羡慕不来呢。”柔嘉笑道,笑声如风铃一般,但始终掩盖不住那份怅然。

“是啊,羡慕还羡慕不来。”赵頵笑道:“但是兄弟姐妹之间变成君臣之后,却只能先君臣后骨肉了,谁叫天子无私家呢?大哥毕竟是个英主。”

柔嘉缓缓坐下来,托着腮子,呆呆地望着静渊的水面,怅然道:“我不懂这些。象堂姐那般贤淑,也未必能快活;十一娘那般乖巧,可从此她也不会真正快乐了……其实,恪哥……” 赵頵静静地听着,但是柔嘉毕竟没有再把后面的说话出来。她其实和十一娘一样,都是想讨得大家的开心,不过十一娘是用她的乖巧与聪明来让大家喜爱她;而她却是用她的顽皮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是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如若大家都不喜欢我任性顽皮,那我便学着做十一娘好了。我也懂得乖巧的,那时候,官家终会赦免我的家人吧……柔嘉甜甜地笑着,泪水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十九娘!十九娘!”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柔嘉与赵頵的身后传来,二人连忙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转过身望去,原来却是庄里的一个婢女,她身后还跟着一人,正在池边的小路上到处张望寻找。这里的奇石异木,很容易遮住二人的身形。柔嘉刚一起身,那婢女便已瞅见,忙匆匆走了过来。

走到近前,却发现赵頵也在,婢女唬了一跳,忙行礼道:“见过大王千岁。”

她身边的人也跟着行礼,“见过大王千岁。”声音极尖,原来却是个内侍。

二人给赵頵见过礼,这才转身柔嘉,那内侍尖声笑道:“小的是贤妃宫中的,唤作童贯,奉贤妃娘娘之命,给十九娘送点日常用度之物。”童贯被调到王贤妃宫中,还不甚久。

柔嘉诧异地望了赵頵一眼,她与王贤妃可以说素不相识,怎会派人专程送东西过来给她?赵頵笑了笑,道:“王娘娘素来这般体贴的。”

柔嘉这才敛衽道:“娘娘厚爱,实不敢当。容改日再进宫当面拜谢。”

童贯笑道:“娘娘说了,叫您有空,便去宫里玩。”

“只怕叨扰。”

童贯笑了笑,又躬身道:“如此小的便先告退了。”

柔嘉笑着点点头,又向婢女吩咐道:“替我送送公公。”

“是。”

赵頵望着童贯远去的背影,转头向柔嘉笑道:“这个贤妃娘娘,是个伶俐人。”

南御苑。

所谓的“南御苑”,便是汴京有名的四苑之一:玉津园。

苏轼有诗云:“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碧水东流还旧派,紫檀南峙表连冈。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千亩何时耕帝藉,斜阳寐历锁空庄。”这一首诗,道出了玉津园在四苑中地位——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从惠民河引水入园,再放水入惠民河下游,水利条件极好,因此玉津园中的青城,也是宋朝皇帝藉田之所。这里“柳笼阴于四岸,莲飘香于十里。屈曲沟畎,高低稻畦,越卒执来,吴牛行泥,霜早刈速,春寒种迟,舂红粳而花绽,簸素粒而雪飞”,园中不仅千亭百榭,树木成荫,芳花满园,而且使用的军卒,都来自吴越地区,穿着也是南方人的打扮,说话亦是南方人的口音,竟完完全全是一副江南乡村的景色,出现在了汴京城南。

除了青城藉田外,玉津园同时还是皇帝接见契丹朝贡使者,赐宴射猎之所。并且,这里也是皇家动物园之所在,“养象所”之内,喂养了几十头大象和其它各种珍禽异兽。单单是给那几十头象种植茭草的土地,就多达十五顷。这种规模,却不是汴京动物园可以相提并论的。只不过,玉津园虽有佳景,却极少向普通百姓开放,以至于宋人写诗说:“君王未到玉津游,万树红芳相倚愁。金锁不开春寂寂,落花飞出粉墙头。”又有人作诗抱怨说:“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

不过这一切到了熙宁十年的时候,便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虽然玉津园依然极少对百姓开放,但是皇帝却特许司农寺的官员们,进入青城,进行研究试验稻种等工作——他们虽然不懂得杂交,却从能经验中知道要选择优良的种子,可以有更好的收成。至熙宁十一年,虽然玉津园依然不开放,但是皇帝又将一部分珍禽异兽卖给商人,直接促成了汴京动物园的创立。

这些小小的变化,虽然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意义深远。

不过,此时的皇帝赵顼,并没有想到这些。

按照惯例对契丹使者赐宴、射猎之后,赵顼将户部尚书司马光单独叫到了他小憩的“莲榭”。

户部尚书是一个事务繁忙的职位。而同时还领导着《资治通鉴》书局的司马光,一面要应付这个庞大帝国的繁琐事务,绞尽脑汁地同时维护着国家的财政与普通民众的利益——这几乎是一件能让人发狂的工作;与此同时,他还要挤出大量的时间,来编撰《资治通鉴》。而以司马光近乎偏执的严谨性格,他对自己的这两件工作,都是不会容许自己有任何轻忽之处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光的气色居然相当不错,实在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事情。

有好事者曾经对这此事进行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却各不相同。养生家认为这是因为司马光有规律的生活与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唯心论者则认为这是司马光能有机会一展所长,精神自然奋发;而人才论者则归功于司马光领导下的两个好团队——户部与《资治通鉴》书局的作风出奇地一致,都表现出同样的严谨、条理、重视细节、不惧繁琐。

也有人比较过户部与工部——在宋廷兵吏户工刑礼六部中,兵、户、工三部是最有活力的,但是兵部的职权虽然有所增强,但始终受到枢府的种种限制,因此作为相当有限,所以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户部与工部,拿这两部来比较,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工部尚书苏辙十分开明,又有唐棣、蔡卞这样两个非常年轻的员外郎,其低层官吏,绝大部分都是学院派进士或者学院派出身,几乎每个人都通晓格物学,因此工部可以说是现在宋廷最为积极进取的机构,也是六部九寺中技术官员最多的机构。有人夸张的说,只要有足够的钱,大宋没什么能阻止工部那帮狂生。但若公正的评价,工部大部分低级官吏在只地方上干过一任甚至一任也没有做过,地方行政经验不够丰富,却是他们最大的缺陷,因此工部也是被门下后省批驳得最多的机构。

而户部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工部。在司马光的领导下,户部渐次起用了一大批老成持重的官吏,同时也吸收了一些有学院背景的新进士,因此户部的风格表现出稳重而不失积极,严谨而不太古板的特点。而且户部的绝大部分官吏,都有极其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对各路的情弊心知肚明,更懂得何者应当纠正,何者只能暂时回避,处置更显得轻重得宜。也因此,使得司马光在朝野中威望日隆。人们当然不会知道,这其实是宋朝的幸运,因为司马光还没有十几年潜居洛阳对政治不发一言的压抑经历,自然也没有机会变成“司马牛”。此时的司马光,在保守与稳健中,依然还有他开明的一面。

“爱卿。”赵顼的目光在司马光身上游移,忽然间泛起奇怪的想法:刚刚他赐司马光座,却被司马光坚决拒绝,于是他马上知道无论他怎么样,司马光是绝对不会坐的。司马光站在那里,能让他感觉到,他就是君主,司马光就是臣子!君臣之别清清楚楚。虽然皇帝也清楚的知道:司马光这样的人,服从的其实并不是他赵顼,他服从的只是他的信仰。司马光会随时拒绝自己不合理的诏命,不惜以生命抗争,但是却永远都会承认自己是君主,而他是臣子。

——其实很多的士大夫,都是如此。

他们并不服从某个具体的君主,在君主的意志之上,有更多让他们信服的东西存在,他们毫不犹豫地为了那些东西与君主抗争,不惜生命。他们也有自己的意志,并会为此坚持。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也会让你感觉到,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既便他们指着你的鼻子痛骂,他们的口沫溅到你的脸上,他们失望得恨不得不要活在这个世界……他们依然会认为,你就是皇帝,他就是臣子。

而石越不是这样的。

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石越身上,石越虽然也会委婉地谢绝,但只要皇帝坚持,那么石越一定会坐下。而他坐下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隐隐的感觉,与众不同的感觉。不知道是什么,但绝对与众不同……

——这一切,以前赵顼只是隐隐约约感觉,但在此刻,他的心中,忽然间无比清晰。他明白了那种感觉——当石越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无论他是跪着、站着、坐着,无论他是微笑、平静、严肃,无论他是奉承、沉默、进谏……他都是平等的。

这一瞬间,赵顼对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感到无比的诧异。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有这么荒唐的想法。

但是他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石越与他所有的大臣都不同,哪怕他向自己低头,在石越的心里,也一定认为他与自己是平等的!

皇帝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他使劲的摇了摇头,试着把这种怪异的想法从自己的脑海中驱除出去。君君臣臣,皇帝与臣子,怎么可能是平等的?赵顼笑了起来,他在嘲笑着自己的胡思乱想。

司马光被皇帝奇怪的表情吓了一跳,“陛下?”

“喔?”赵顼回过神来,自失地一笑,开始他的召见:“卿可知朕召见卿,是为了何事?”

“臣愚昧。”司马光心中是明白的,但是这三个字却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仿佛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样。

“朕是有一件大事,想问问卿的意见。”赵顼温声说道。

司马光微微垂首,认真地听着。

“是关于石越的任命……”

“恕臣愚昧。”司马光抬起头,目光闪烁着,“陛下,石越不是陕西路安抚使么?”

“这……”赵顼一时语塞。停了一下,才吱唔道:“朝中有人以为石越不宜再任陕西路安抚使。”

“陛下!”司马光朗声问道:“可是因为石越才不足以胜任么?”

“非也。”

“可是因为石越德不足以担当么?”

“非也。”

“那是朝廷有胜过石越的人选?”

“非也。”

“陛下。”司马光再次将头微垂,目光投向皇帝龙袍的下摆,沉声道:“臣待罪服侍陛下有年,陛下之志,臣固知之。陛下锐意开拓进取,欲承太祖、太宗之遗志,以臣之愚,是以为操之过急。若陛下能暂缓此心,不以武功为念,则是大宋之幸。臣自当竭心竭力,以微末之学,为陛下拾遗补缺,不敢有丝毫懈怠。若是如此,则臣以为,安抚使之职可罢废。以石越之才,当留于陛下左右。”

赵顼一时无语,心中隐隐有点后悔来听司马光的意见。

司马光没有理会皇帝的感受,微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若陛下之志不可变,则臣以为,惟知人善用,方能遂陛下之志,否则必有元嘉之遗恨。”

听到这句话,赵顼的后悔立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同类推荐
  • 你是谁的太阳

    你是谁的太阳

    这是一部80后心灵反思之作。这是一次穿越理想与现实之行。这是一首慷慨激越的生命之歌。故事发生在2007年东海之滨的宁波,以及华中腹地大别山南麓的西陵城。故事以诗人景远林和作家景唐父子为线索,交替展开故事,将两代人的成长历程置于同一语境之下,形成强烈的文化反差和地域反差,引人深思。全书语言洗练、诗意、新锐、幽默,故事性强,可读性强。
  • 月河桥

    月河桥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虎贲万岁(1)

    虎贲万岁(1)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 我们去看李红旗吧

    我们去看李红旗吧

    张楚,七零后主力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大红鹰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
  • 父与子(世界名家丛书)

    父与子(世界名家丛书)

    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卡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自从汇编成集后,几十年间重印了数十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暑假又将来临,我们精心制作出这本彩色典藏版《父与子》全集,作为假日的礼物,送给全国的小读者。
热门推荐
  • 琉璃下的天空

    琉璃下的天空

    高中狗的科幻短篇集,不定时更新,爱看不看,不喜可喷。。
  • 平民逆袭冰山女王你最大

    平民逆袭冰山女王你最大

    【苏苏苏!甜甜甜!】 接了自家垃圾老爸的一个电话,凌渝悠马不停蹄地飞回国内,结果垃圾老爸屁事没有,只是叫自己去联姻!行吧,她倒要看看自己的便宜未婚夫是何方神圣。 结果面瘫男秒变小奶狗,烦不胜烦!“慕容绯!你好烦!”“老婆,我只烦你。”“...........”谁来把这妖孽打包带走?/后期超好看/骗人我是猪/
  • 黎:微阳初至日光舒

    黎:微阳初至日光舒

    我不会为你的离去找理由就像当初我以为你不会走晏子辰不是除了你我没人要只是除了你我谁都不想要黎微阳
  • 抚柳

    抚柳

    “薇薇,快来呀,我觉得这件衣服小巧精致适合你诶”顾念的声音与七月的蝉鸣混合着
  • 绝世姐控

    绝世姐控

    据说,极道上的湖夜府府主十分神秘,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他”却以一己之力,让湖夜府在短短半年内从一个刚刚冒头的小芽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让道上的其余组织都敬佩不已,其府上成员在道上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据说,在一级家族叶家中,大小姐叶灵慕有一个神秘的守护者,只要一有人说叶灵慕的坏话,那个人马上就会知道什么是地狱。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明明叶灵慕出了一些事,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可是在两个星期后,却毫发无伤地回来了,但是性情大变,手段狠辣到令人畏惧。据说,在顶级家族子桑家中,其实不止六位英俊优秀的儿子,还有一位未成年的女儿,有人说,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言,子桑家根本没有女儿,又有人说,那位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还有人说,那位在子桑家中不受待见,所以子桑家从来不对外说有一个女儿……本文前期女主非真名,后期男主追妻时慢慢暗示大家,不喜勿入,入坑勿喷,喷必回怼。
  • 新结婚时代之婚内的战争

    新结婚时代之婚内的战争

    当文艺女遇上理科男,两人的婚姻里面再加上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大字不识的老年妇女,再加上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儿,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一地鸡毛......恋爱时的我们都以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婚后的我们,才会明白和发现,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事。婚姻是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六个人的结合。爱一个人,不仅要爱他或她的优点,更要爱她或他的缺点,可是要多少年的婚姻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评价求长评……求一切可以求的!
  • 愤虎马峻山

    愤虎马峻山

    1937年7月7日拂晓,早已磨尖了獠牙利齿的小日本儿终于撕破了卢沟桥上空密布的乌云。顿时:炮声如雷、弹雨横飞。国民党守军经过二十多天的死杀恶战;最终小日本儿还是凭着先进的武器;狰狞的闯进了永定河边的宛平城。北平城硝烟未散,小日本儿又开始疯狂进攻我华北各战略要地。并很快占领天津、保定等重镇。随之将冀中古城“保定”作为日寇进犯我华中各地之补给大后方。为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同时也为发展我八路军敌后抗战有生力量。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华北敌后组建抗日先锋军、义勇军。保定西北50公里处的柏山脚下峪东村英俊少年马峻山:在八路军优秀政工干部杨善宗、老先生韩学林等鼓励下。讯速组建起一支由他为首的抗日义勇队。小队员们在队长马峻山、政委刘大龙的率领下,与驻守保定日军及地方恶霸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他们铲恶棍、截敌车、巧设伏、抢弹药、反围剿、回马战松田、端炮楼、救妇女、擒间谍、百里大破袭等。小队员们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他们用头颅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
  • 资深情敌

    资深情敌

    “嗯,小姐睡了怎么喊也喊不醒,先生生气了。”小丫鬟没有说你一个海底捞差点将先生子孙根都捞废了。花雨无所谓的摇摇头,反正不是第一个因为自己睡觉被气走的先生,多走一个不多,少走一个不少。揉揉双腿,回想梦中那种销魂的感受,俏脸通红,仿佛一切都是真的,现在双腿发软,此刻怕是站不起来。“娇儿,我腿麻木了,无法站立,你去帮我倒杯茶来。”每次那样的梦中醒来都会感到极其的口渴。“是,小姐……
  • 云山剑仙

    云山剑仙

    云山之上十三剑,不负盛名憾人间。吾身出于污秽中,唯以长剑寻仙踪。云山脚下,一处偏僻的小山村。阮佟在兄长的逼迫下,踏上了修仙之路……
  • 魅力雄安丛书:善哉雄安

    魅力雄安丛书:善哉雄安

    雄安之善,在从古到今每一个雄安人的血液中。从古黄河文明的大禹治水引洪入海,到白洋淀文化的垦田渔猎、定居兴业;从元朝学者刘因隐居授徒,到明代名臣杨继盛孝老爱亲的家风传承;从展现人民纯朴善良的民间古乐,到耕耘心灵、抒写自由的白洋淀诗群;从英勇杀敌的抗日雁翎队,到当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道德模范……在雄安这片热土上,或小善扶弱济贫,或大善舍己报国,善行义举深深植根于此,犹如一棵棵参天大树,守望着这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们,一代代,一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