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2100000017

第17章 读诗笔记三札(2)

榹桃函列,梅李罗生。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晋·左思《蜀都赋》)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赠孟浩然》)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唐·贾岛《海棠》)

春晚,花暖,锦城花满。

(后蜀·韦庄《河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宋·陆游《成都行》)

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

(宋·陆游《花时游遍诸家十园》)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宋·陆游《梅花绝句》)

蜀国天余熙,珍葩地所宜。

(宋·宋祁《海棠》)

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

(宋·吴中复《江左谓海棠为川红》)

锦城春色花无数,排比笙歌留客住。

(宋·王诜《玉楼春·海棠》)

采花荡桨不归去,暮隔烟水眠幽芳。

(宋·马俌《浣花溪》)

兰舟休远去,只就花边住。

(明·杨基《菩萨蛮·花边夜宿》)

鱼凫开国险,花月锦城香。

(清·吴伟业《成都》)

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

(清·杨燮《锦城竹枝词》)

听得门前花担过,隔帘呼买夜来香。

(清·彭懋琪《锦城竹枝词》)

可笑近村痴儿女,倾囊不惜买花钱。

(清·杨益济《繁江竹枝词》

锦江儿女爱春游,联袂看花上酒楼。

(清·方旭《花会竹枝词》)

二月城南会又开,马龙车水踏青来。

几家不解春游意,几度花场去复回。

(清·谢家驹《花会场竹枝词》)

新年点缀是何花?年景花开到处夸。

小巷人家无器皿,瓦盆卧室映窗纱。

(清·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

城南十里尽栽花,翠翠红红处处遮。

(近代·王蜀瑜《锦江花期竹枝词》)

鲜衣玉帽谁家子,日日花丛尽醉归。

(近代·陈宗和《青羊宫花会竹枝词》)

老来未免看花癖,贪看名花冒早寒。

(近代·陈宗和《青羊宫花会竹枝词》)

5. 田园风情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晋·左思《蜀都赋》)

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

(唐·李白《上皇巡南京歌》)

竹篱茅舍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宋·苏轼《山村五绝》)

后园隙地种胡麻,鹧鸪飞上紫荆花。

(明·何白《成都竹枝词》)

抱城十里绿阴长,半种芙蓉半种桑。

(清·彭懋琪《锦城竹枝词》)

高树阴深见睡鸦,小堤烟重有鸣蛙。

(清·方积《泛舟游草堂效剑南体》)

门前树树水林檎,屋后山田种靛青。

(清·史次星《自流井竹枝词》)

6. 注重园艺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

(晋·左思《蜀都赋》)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唐·杜甫《春日江村》)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宋·苏轼《咏怪石》)

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宋·苏轼《异鹊诗》)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宋·陆游《成都书市》)

寸碧来从锦江远,九嶷分向锡山居。

山中丘壑如金谷,笔下波澜陋石渠。

(宋·王十朋《剑南盆景》)

小筑园林王老开,“玉河”引水绝尘埃。

后来居上“玲珑馆”,仿得扬州略剪裁。

(清·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

堆山匠与花儿匠,到处亭台布置工。

除却鲁园豫何绕,小天竺次小玲珑。

(清·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

以上这些诗句,对我们怎样营造有地域特色的居住环境和文化,多少会有些启迪作用的。

四、女儿耕得华阳田 成都别是一乾坤

——开放性、独特性与亲和力

1. 开放性与包容性

川西民居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布局自由、通透上,更体现在建筑的“不拘法式”和包容性上。

“女儿耕得华阳田”是清末进士赵熙《下里词送杨使君入蜀》中的一句,表现了蜀女在家庭中的作用与北方是不一样的。类似的诗还有不少,如: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宋·陆游《岳池农家》)

廉纤细雨种麻天,男妇招呼尽下田。

(清·李启 《岜竹枝词》)

赢来庙会三三日,士女倾城不约同。

(清·叶殿赓《颂浣花夫人》)

自由打破深闺恨,携手街前自在行。

(近代·琴鹤逸人《温江竹枝词》)

萧然一坝乡风异,儿自耕山女读书。

(近代·赵熙《下里词送杨使君之蜀》)

《四川竹枝词》和《成都竹枝词》中收集的如下两首民歌则更为有趣:

此地民风亦太殊,女当赘婿妇招夫。

乱宗不恤男从女,新妇何曾识舅姑。

(清·罗世勋《西征竹枝词》)

大头和尚笑呵呵,笑煞今人怕老婆。

引得河东狮子去,闺房从此少风波。

(近代·王克昌《春游竹枝词》)

这些诗句告诉我们,四川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决定了她们的地位,从而有了“川妹辣”的评价。因此,对于为什么川西民居院宅内一般不设置封闭妇女的“二门”、独立小户型比北方多、厨房普遍较大等问题的成因,便可略知一二了。这里,似乎又为我们今天推广“小户型”、“大厨房”,找到了文脉。

2. 居住的“和谐”主旋律

川西民居另一特色是注重院落围合,宅院留有院坝、天井和宽屋檐,且四面屋檐连通,形成院内或街边的“檐廊”,作为乡亲和邻里之间的“公共空间”,使川人好聚集娱乐的天性得以自由张扬,故民居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使“和谐”成为民居文化的主旋律。下面6段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唐·杜甫《遣意二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也忘归。

(唐·杜甫《寒食》)

锦城浩如海,我亦与无期,

有花即入门,莫问主人谁。

(宋·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起,

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宋·陆游《岳池农家》)

乡村乐趣四时多,插罢新秧又刈禾。

月里胡琴声响亮,豆棚围著唱《灯歌》。

(清·陈蕴辉《合阳竹枝词》)

自家翻历拣良辰,遍邀诸亲与比邻。

今日娘家明日舅,预先分派配均匀。

(清·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

我们的现代住宅,怎样使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回归故里,是值得我们认真琢磨的。

3. 居住文化的多元化

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移民史的城市,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区,这也是她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清·杨燮《锦城竹枝词》)

磁器店皆湖北老,银钱铺尽江西人。

本城只识无孙锦,老陕亏他旧改新。

(清·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

村墟零落旧遗民,课雨占晴半楚人。

几处青林茅作屋,相离一坝即比邻。

(清·陆箕永《绵州竹枝词》)

分别乡音不一般,五方杂处应声难。

《楚歌》那得多如许,半是湖南“宝老官”。

(清·胡用宾《旌阳竹枝词》)

4. 居住习俗的鲜明个性

晋人郭璞曾有过“蜀犹独耳”的论断。也就是说,蜀文化的进化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内在连续性与稳定性,故能在不断地融合外来文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所以,众多移民入蜀,并未减弱川西居住文化之个性特色(表现在居住文化中的道法自然的居家环境、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等),反而使它在多种文化营养之中,形成了更加鲜明的特色。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唐·杜甫《成都府》)

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

(唐·胡曾《金牛驿》)

锦里风光胜别州,海云寺枕碧江头。

(宋·吴中复《游海云寺唱和诗》

唯兹全蜀区,民物繁他州。

(宋·田况《上元灯夕》)

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

(宋·张咏《悼蜀》)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

(宋·苏轼《和子由蚕市》)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5.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是四川民居的又一特色。川西民居,尤其是一些依山傍水的民宅,十分注重就地取材、依势而就,仿佛就是从山水草木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故有一种自然天成、格外清新的乡土气息。

层层楼屋依山势,个个秋船宿水湾。

(清·陈祥裔《巴渝竹枝词》)

最天然处最离奇,曲磴回栏位置宜。

(清·李惺《味江过王叟山庄留赠》)

黄茅屋覆清泥壁,学得刀耕种蔗田。

(清·张栋《合州竹枝词》)

频将乱石砌高墙,此地人皆住板房。

(清·袁为佐《维州竹枝词》)

杉皮盖屋尽山家,榾柮炉边笑语哗。

(清·郑知同《至雅州偶得新句》)

疏竹编墙指罅宽,任他风雨不遮瞒。

辛勤好把泥灰抹,家室无虞魂梦安。

(清·彭阯《江油竹枝词》)

四川自古有“西蜀有秦俗”、“巴地有楚风”之说,而民居的建筑形式则是民俗的重要体现,因此,四川的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结合本地文化加以创新的结果。我们应当继承这一传统,既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又要注意保持独有的地域特色,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建成富有个性风采的现代川西民居。

2001年3月6日

注:本文所引的近百首(句)诗歌,主要摘录于以下书目,鉴于史称“巴蜀同俗”,所引诗歌中也有少量出自巴地中已划为重庆管辖的区域,特此说明。

① 林孔翼辑《成都竹枝词》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版。

② 林孔翼、沙铭璞辑《四川竹枝词》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

③ 《名城成都的保护与发展》 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1987年12月编印。

④ 《历代咏成都诗选》 成都市文物保护管委会办公室,1986年8月编印。

⑤ 《东坡诗·山谷诗》 岳麓书社,1992年2月版。

⑥ 《苏轼诗文词选释》 巴蜀书社,1990年版。

⑦ 《杜甫草堂诗选》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版。

⑧ 《历代诗人咏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⑨ 《历代蜀词全辑》 重庆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⑩ 《蜀诗总集》 天地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刊载于2001年3月29日《金牛报》,收入本书时作了适当补充)

山水·诗意·乡情

——浅议龙泉房产开发的三大人文资源利用

龙泉房地产业的发展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它有着成都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也有着距城区仅有16公里和“五纵三横”公路网络的交通优势,还有着花木覆盖的浅丘地形和东风渠蜿蜒流过、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的自然生态优势。我们应当看到,这一切,都是龙泉成为二十一世纪成都最佳生态居住区的坚实基础。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些优势又是分别与成都高新西区和郊区的华阳、温江、都江堰等地一些优势相雷同的。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同志讲过,“当代住宅(住区)设计,必须寻根溯源,延续其根系与文脉,解决好材料的现代化与创造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住区文化之间的统一”,今天到会的嘉宾王石先生也曾讲过“房地产行业有它自己的特殊属性,就是地域性非常强”。所以,在研讨龙泉居住区建设之时,我们也有必要研究一下龙泉住区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文脉。因此,笔者试从风水学、山水文化和客家文化这三个方面简略地谈谈龙泉房产开发的人文资源利用,供龙泉的同行们参考。

一、龙泉成为“最佳居住区”的地理(风水)优势

“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天人合一”,是中国居住文化的基本思想之一。在剔除传统风水理论中迷信糟粕的同时,我们更应当看到,其中的进步因素与现代人讲究生态环境是一致的。目前的客观现实是,确有不少中老年购房者(尤其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十分讲究居住地理(风水),甚至相信“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说,“龙泉”这一充满吉祥之意的古镇地名及其山、水、林皆备的地理环境,都可成为促使龙泉建成成都最佳居住区的地理优势。

1. 山水

①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② 水广者鱼大,山广者木修。

——汉·刘安《淮南子》

③ 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

——南朝·宋·谢灵运《游名山志序》

④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唐·孟郊《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⑤ 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

——清·李渔《笠翁文集·梁冶湄明府西湖垂钓图赞》

⑥ 自鸿蒙开辟以来,山水为乾坤二大神器,并雄于天壤间。

——清·蒋平阶《水龙经》

⑦ 山水环抱必有气。

——亢亮《风水与建筑》

2. 地势

① 山无大小,皆有神灵。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

②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明·王君荣《阳宅十书》

③ 龙者何?山之脉也。

——清·叶九升《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④ 山川之性,微妙难明。阴阳配偶,气化形生。一气感成,地灵人杰。

——清·蒋平阶《水龙经》

⑤ 众山维维如城关所以保障龙气也。

——《山龙类语》

⑥ 凡城市地基贵高。

——《阳宅撮要·总论》

3. 水势

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八章》

② 有象之类,莫尊于水。

——汉·刘安《淮南子》

③ 吉地不可无水。

——晋·郭璞《葬经》

④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明·文震亨《长物志》

⑤ 得水为上,得水则气融。

——明·徐善继《地理人子须知》

⑥ 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深处,民多富。

——清·蒋平阶《水龙经》

⑦ 河水之弯曲乃龙气聚会也,若隐隐与河水之明堂朝水秀峰相对者,大吉之宅也。

——《阳宅撮要·总论》

⑧ 水城贵环抱征聚。

——《山龙类语》

4. 山林

① 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

——庄子《外物》

② 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

——庄子《知北游》

③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围筑前,果园树后。

——《后汉书·仲长统传》

④ 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

——宋·郭熙《林泉高致》

⑤ 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明·计成《园治》

⑥ “真穴所在,其山必嫩”,“山明水秀,日丽风和”,“杂沓中清静,清静中繁华”,“气之所蓄,精之所聚,……舍之不能去也。”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二、构成“龙泉最佳居住区”的诗画意境

1. 古人咏龙泉诗

① 青山:

落日平林迥,青山去路赊。

偶居无事在,随意问桑麻。

——宋·杨甲《灵泉山中》

② 龙岭:

龙岭势嵯峨,征轺几度过。

天将山水貺,人为名利磨。

——清·洪锡爵《龙泉驿》

③万木:

百道寒泉万木中,半天凝紫晚鸦东。

道人旅泊游三界,犹滞重关却不空。

——明·赵贞吉《宿天成寺》

④山泉:

乱蛰夹道声声咽,远烧横空处处连;

野虎栖迟风味好,呼童先煮在山泉。

——清·官思晋《夜过龙泉》

⑤花居:

茅屋竹林聊寓迹,布衣蔬食但随缘。

月明树杪猿声切,日暖花间蝶影翩。

——明·楚山《山居写怀》

2. 蜀人及旅蜀诗人桃花诗

①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②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③ 桃花飞渌水,三月下瞿塘。

——唐·李白《宿巫山下》

④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

⑤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⑥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唐·杜甫《题桃树》

⑦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⑧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唐·杜甫《春日江村五首》

⑨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⑩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

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

——宋·陆游《怀成都十韵》

五门收灯药市近,小桃妖妍狂杀人。

——宋·陆游《初春怀成都》

只应芳树下,时见武陵仙。

——宋·文同《桃花》

3. 蜀中水居诗

①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唐·杜甫《怀锦水居止》

② 蜀土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唐·刘希逸《蜀城怀古》

③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宋·苏轼《东湖》

④ 江上流,高枕锦江流。

——明·杨慎《江楼曲送祝鸣和》

⑤ 最好人家近水庄,藤花篱豆簇茅房。

——清·杨燮《北关外早行》

⑥ 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

——清·谭铭《青城山上清宫联》

三、形成“龙泉最佳居住区”气质的客家文化宝藏

德国思想家歌德讲过:“只有带个性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中国建筑泰斗梁思成也曾讲过:“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人之人格。”有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龙泉,其居住区的风格也应有其既适应于现代又扎根于本土文化的高雅气质。

同类推荐
  •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介绍、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钦差大臣》、《狼与羊》、《上尉的女儿》、《父与子》、《母亲》等在内的苏俄现代著名作品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学习和了解苏俄现代文学概貌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读本。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诗经的文化阐释

    诗经的文化阐释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观”、“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等。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任长霞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任长霞的故事

    任长霞,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0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热门推荐
  • 冷妻小夫

    冷妻小夫

    冷心冷情的外科女医生,再醒来,变成古代大龄商家女没爹没娘,只有个粘人的极品病娇弟弟还有一群想霸占她家业的叔叔婶婶呵呵,她对旁人的一切是不关心。可若欺到她头上,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那个病娇弟弟,思想端正点,我是你姐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宿主又睡着了

    快穿之宿主又睡着了

    一觉醒来,余梓就被不知道哪个狗东西坑到了系统知羡面前,天天被逼着做任务。余梓:“……”她就想好好睡个觉怎么了?!做什么任务!把这狗东西屏蔽!日常被关进小黑屋的知羡【……】宿主你醒醒!工头叫你去搬砖了!#我家宿主沉迷睡觉不做任务肿么办##宿主醒醒要搬砖了##宿主怎么又睡着了#
  • 上古世纪前传:薪火

    上古世纪前传:薪火

    “璀璨世纪”后、神与英雄之战落幕一百二十年,东大陆哈里拉。经过两代人的开垦种植、重建家园,战争的伤痛刚刚远去。却在与此同时,新的势力渐渐成型,领主们扩张的野心也熊熊燃起。哈里兰王国,曾经太阳神萨利姆的追随者。奉破坏之神基里奥斯为守护神的他们,却被破坏之神带入神与英雄的战乱之中,曾经占领着原大路上光照最充足的土地、建立了盛极一时的“黑龙之国”埃弗林王国的他们,却被战争损毁殆尽、背井离乡。终于在如今重获新生。同时,存在于哈里拉大陆上的各个领主公国们同样不甘向哈里兰王国臣服,趁哈里兰王国休养生息、鞭长莫及之际,在暗潮中寻找时机、欲与其致命一击。所有王国都在厉兵秣马,跃跃欲试。
  • 云血天国

    云血天国

    你被世人尊称为再世菩萨;我却被世人惊惧为再世妖邪。我们之间阻隔何止是世人的不容?当美好的过往成为而今疼痛伤口;心心念念终是绝望,或许放手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这样,就让我背弃你吧!那么,就算心痛,也让我亲手来斩断我们之间的羁绊!当清雅的花香飘散于夜空时,似乎有人在忧伤地低吟:“既是苍天命定人……”
  • 毕业3年要赚100万

    毕业3年要赚100万

    闯荡多年,现在开始摆脱穷酸。不得不承认,钱,是个好东西。钱能给我们带来体面的生活,帮我们守护健康,能给男人带来无上的尊严,能给女人带来用不完的安全感,能引来荣耀,能帮助我们做善事。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真的是不行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赚钱真的好难。作为平民一枚,没背景、没资产、没门道、没学历、没人脉……太多的没有,赚钱也就成了遥不可及的事。这些年,你日日夜夜都想暴富,但一直苦于找不到门路。通过本书,你会发现,赚钱,真的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
  • 俺要当八路

    俺要当八路

    这是一个人性沦丧的时代。这是一个抵抗日军的时代。这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开始。日本侵略者无耻的侵略中华大地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三光政策更是令人发指!中华这条巨龙终于愤怒了,龙游逆鳞处置必死!雄天本是一个乡下的小伙子,他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氓也是个一身正气血性汉子。他偶然间加入八路军民兵队这也是命运的指引踏上了抗日征程……故事开始了。
  • 最强大脑训练课:越玩越好玩的231个侦探推理游戏(全新升级版)

    最强大脑训练课:越玩越好玩的231个侦探推理游戏(全新升级版)

    本书选取了231个有趣的侦探推理故事,先提出疑惑,再予以解答和分析,让你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抽丝剥茧,冲破迷雾,最终找出真相!以推理游戏为出发点,将逻辑分析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满足侦探推理类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参与其中思考问题,如同侦探一般思考问题,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 京华人生

    京华人生

    来自不同空间的两缕灵魂,相遇并一起生活,性格上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摩擦,最后成为这世上最亲密又最奇妙的存在。我把我的姓氏给予你,从此你将冠上“代”这个姓氏,请称呼我为华少,因为我是代京华。我继承你的姓氏,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请称呼我为代爷。华少:我是一个富家公子哥,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但因为家世和父亲的关系,这个梦想总是遥遥无期。代爷:前世的我,遭到亲人的离弃,如今的我,因前世的关系,明白权利的重要性,此生,只为追逐权势。
  • 霸宠娇妻:总裁我们不约

    霸宠娇妻:总裁我们不约

    原本互不相干,婚礼上做做样子,秀秀恩爱,回到家就卸下伪装,对面相见当做不相识。“老婆,我错了!”某男无赖。“不要乱叫,我有男朋友!”某女懒得看,手挽着另一个男人的胳膊。“他哪里比我好?!”某男眼睛一瞪,就要抢人。天啊,你还赖上了不成?!
  • 天冥九噬

    天冥九噬

    方宇若无我立身之地,便破了这片天地。纵使天下皆为敌,红颜惜命相依足矣。今日欺我少年穷,令我受尽天下欺辱。他日看我天冥之道,噬你九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