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4200000010

第10章 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1)

包头——石嘴子

十二月十二日 晴华氏早一○度。晚零下五度哈拉补达地高二六○○呎

早发包头,晚宿哈拉补达[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全巴图乡的东哈拉布达村],计行七十里,实测五十里。早十时头半离包头,出西门。大车三辆,装运食物及测量器具,并坐工人。轿车四辆,供余与邵、陈二君坐,第八师旅司令部派步队四人护送。由包头至五原,计有前山、后山两路。后山路崎岖,站口较多,路稍短,故商旅多趋之。前山则反是。余等趋前山,以平坦为铁路主要条件也。三十里,古城梁,打尖。其地属乌喇特中公旗,有古城基一处,附近又有废营垒数座。南望烟树稠密,为乱水泉一带之村庄。

午后西行。四十里至哈拉补达,四面旷野,只小店一家,逼仄不堪,夜宿其中,烟熏目迷,不敢言苦。闻前进尚有甚于此也。今日沿途平坦,惟人烟甚少,苟能开井灌水,皆良田也。

十二月十三日 睛。风华氏八度,加各尔气地高三四○○呎

早发哈拉补达,晚宿加各尔气[当在今内蒙包头市西哈业胡同乡境内],计行八十里,实测六十里。早八时发,循乌拉山之阳,西行。沿途荒凉,无处打尖。八十里,至加各尔气庙,小店一家,住客人四十余,极拥挤之至。店南三里有喇嘛庙一座,地以庙名。其东北有蒙古土屋十余家,从事牧畜。

今日计行八十里,实测只六十里。道路平坦,间有沙砾。大路之南为三虎河,黄河汊道也。附近地土肥沃,罕有其比。近归化垦务局,曾派人在此处放垦。每顷三百元,领者甚众,尤以军人为最多。闻其地全部开放,可得数千顷。所有荒价,一部分给蒙旗,以地权多属蒙旗王公所有也。惟蒙人心理,殊不愿将土地开放,以迫于时势,无可如何耳。

按绥远一带之荒地,大半属于蒙旗各王公及各寺院。一般蒙人仅知以荒地作牧场,从事牧畜,而不知种植。日常需用粮食,反而取给于内地。负重涉远,固不必论其中市价之被明瞒暗骗,以及经过局卡之种种困难。蒙人之稍有识者,虽明知其苦,而无法解脱。汉人之欲开辟其地者,彼复多方拒绝,死守其地,任其荒废。有心西北者,当图有以启发之也。

十二月十四日 晴 华氏十三度,姜白店地高三五四○呎

早发加各尔气庙,晚宿姜白店[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公庙乡西],计行八十里。早八时发,西行。五里,为加各尔气庙所在。下车,人览,规模不大,住喇嘛四十余人。地属乌喇特后旗。庙后遍山皆小杉树。庙之西北十五里,为乌拉特后旗贝子府。三十里,至三虎河北岸之脑包补隆村。村北八里有达巴庙,住喇嘛四十余人,庙貌极为壮丽,建于清康熙间。四十五里,姜白店,小店一家,宿焉。其东有公庙[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的公庙乡],楼阁巍峨,平沙遥望,斜日反映,无异空中楼阁也。旧住喇嘛一百余,近只八十余名。庙之东十余里,有乌拉特后旗营盘一座。

十二月十五日 晴 华氏六度 拍士补隆地高三五二○呎

早发姜白店,晚宿拍士补隆[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的新安镇],计行九十里,实测八十里。晨兴甚早,因测量须待天明,候一时许,始西循乌拉山麓行。五十里,见鄂博一(鄂博为蒙古人祀神之物,详见后),在乌拉山头。车至此,有岔道二:其一西上陡坡,走山径,路线较短;其一绕乌拉山嘴之红同布拉庄,路线较长而坦平。坐大车者,宁绕远道,以中途可以打尖,人马得以休息,且车重亦不能行山径也。余等坐轿车,径登山坡,见黄河在南,相去仅十余里,汪洋万顷,洵大观也。前进尚须四十余里,始达止宿之处。中间无村庄,余等乃吃冷馍馍以充饥。渐行渐低,十余里,下山入平原,乌拉山脉亦尽于此。沿途盛产芨芨草,土人谓乃地土肥腴之证。四十五里,拍士补隆,亦名洋堂。无车店,住蒙古人土屋内,四壁洁净,不似一般蒙古人之肮脏。异而询之,始知系耶稣教徒,曾受牧师之感化者。

当余至村口时,即见树木齐整,渠水畅达。有土堡,周约一里,状甚坚固。又见有西洋小女一人,心殊为异。忽忆昔年曾阅某君游历西北日记云:“去五原不远,有洋堂一所,美牧师居焉。垦地甚多,往来者胥受其惠。”得无指此乎?询之,果然。乃急偕陈雪蜂君趋访。人堡,见正屋及厢房均洋式,余悉土房,以住工人及堆物者。正屋为殉道堂,厢房为蒙满小学教室。见群儿熙熙融融,睨余至,均趋前行礼,或鞠躬,或打千,或作揖。牧师之女则效蒙古打千,殊觉可爱。时牧师方在祈祷,余候之出,相见甚为惊喜。旋引入室,器具整洁,中置洋炉,温度适和。连日处陋室,至此如登天堂。未几,邵君亦来。牧师为治晚餐,牛乳、面包、羊肉,均取之于自己农圃牧场间,甚鲜美。饭后,牧师为述其经营此地之历史:

光绪二十四年前,余(牧师自称)随牧师某来此传教,一行五人。拳匪之乱,彼四人均被戕。四人者,沙勃立Subrry,鲁脱H—1wnd,及女教士安得生与其姊卡拉辣安得生Claraandcrson是也。今萨尔沁村西及萨拉齐城东之耶稣纪念碑,即其遗骸所在也。余逃往恰克图之北俄境内,为俄人工作,并于是时学得俄、蒙语言。事平,余始返原处,房屋塌毁,已非旧观,田地契券,亦悉无存。向蒙人索还原地,蒙人皆不认。遂吓以杀人罪,将请政府严办,乃惧。许余租田地一千顷,署日永租。现开辟尚未完成,均由教民领种而课其租,人数约千人。此外,本堂又牧羊一千余,牛马各百余。在堡内服役者,五十余人。浇田之水,由三十里外之黄河引入,每亩可产小麦八九斗,麦豆、胡麻收成亦佳。堡内住军队一连,专司保护之责。卢占魁被收抚后,经过此问,索草二千担,与以五百担始去。

牧师名费安河,美籍,年五十四岁,善蒙、汉语,专为蒙人讲道。堡内蒙、汉学校各一所,共学生七十余人,汉学生二十余人,汉教师三人。本村属达拉旗,居民二百余家,蒙民居十分之一。

十二月十六日 睛 华氏七度 隆兴长地高三五○○呎

早发拍士补隆,晚宿隆兴长[即今内蒙古五原县驻地隆兴昌镇],计行八十里。包头至此,计行三百五十里。自丰镇至此,共行旱路一千零二十里。自京至此,共行一千八百二十八里。早九时发,西北行。十五里,荆格社,居民二十余家,车店一。又十五里,西槐木[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北北圪堵乡的槐木村],午尖,居民八十余家,地属五原县之南社。三里,东大河,居民十余家。四里,冷气古图。五里,三姓区,居民二十余家。十三里,晏安和村[今内蒙古五原县胜丰乡的燕安和村]。二十里,东柳,渠流交错,垦地最宜。五里,隆兴长,住旧司令部,空寂无人,饮食一切,均感不便。

自包头出发,均遁乌拉山麓向西行。昨日至鄂博,始与乌拉山分离,渐向西北行。沿途平坦,芨芨、红柳,相望于道。大好河山,有待开发,海内志士,曷兴乎来!

十二月十七日 睛早华氏五度。晚华氏二十度隆兴长地高三六○○呎

今日住五原县属之隆兴长。隆兴长为五原县一市镇,居民约四百余家,商店大小百家。有邮、电、垦务各局,步兵团部亦设于此。五原所属,以此镇为大,城内人烟寥落,反不及此地。故东来者不日住五原,而日住隆兴长。惟无车店,行旅均借宿商店,商人殷勤招待,并无望报之意。边地生活容易,遂得保存淳厚之风,此诚内地人士所不能梦见者也。然流弊所届,关内游民遂麇集此间,借以糊口,久之遂流为匪徒,忠厚者渐引为寒心矣。

下午徒步出村之西北,约三里,即五原县城所在。城建自民国四年,分东、西、南、北四门,周围八里,四方形。城内人家仅四十余,小商店三,驻兵一营。至县公署,访知事王文墀,与谈逾一时许,据云:

“五原于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已设治,建衙署。然官以地僻未尝来驻,而居于萨拉齐县属之包头镇,此间则设巡检一人,受理民刑事件,凡事皆奉承焉。直至民国四年五月,本任因上峰催促及百姓请求,始行来此。故一切规模均甚简陋,较之东南繁盛之域,尚不及一小村。然其辖境之大,则又有出于常人想像之外者。县分东、西、南、北四区(区有区长,今改为保卫团董。有兵十余名,或数十名不等。区下有社,社有社长,均归官放。社下有会,则不由官放矣)。北区以北山麓为界;南区在黄河北者三分之一,在河之南者三分之二,仅河南一隅,东西凡七百里,南北一二百里不等;东区自包头西三十里起,至本城止;西区自城西起,至阿拉善蒙古止。全县东西凡千余里,南北二百里至五百里不等,亦云广矣。……

“本县收入,钱粮计九千两(征收分三等:上等地二分二厘,次等二分,又次一分。新地开熟,三年升科);屠宰、印花、烟酒各税,合计数千两。收支不敷,须仰给于财政厅。然请领均不能照发,滋可叹也!全县出产,以小米、豌豆为大宗,胡麻、麦次之。矿产以煤为最多,距城东北六十里乌兰脑包,城东百六十里拴马庄,城东三百里营盘湾,城西百五十里浪山湾,城北四十里万和长均产煤。多而且佳,均已开采,运销包头各处。惟万和长及浪山湾二处,蒙人不允开采,方在争持中。此间土地肥美,多赖黄河开渠引水以灌溉。渠之大者有八,日刚目、沙河、丰济、永济(缠金)、义和、塔布、通济、长济,长自数十里至百余里,灌地自数万亩至数十万亩。各渠工程浩大,足见当时开浚之不易。其横贯隆兴长之南北者,即义和渠也。黄河故道在北山之麓,距城北约四十里,无水。秋间渠水不用时,均人之,俗称五家河,仅为退水之用。民间争水案件,向归水利局判断,每顷地须向该局纳租四两五钱,渠道亦由局疏浚。近年该局改收一两五钱,不任工作,于农民丝毫无补。……

“本县土地,概由政府向蒙古永久租来,重租于民而收其息。每顷年收地租十五两,分~部分与蒙古。至县府征粮之地,即系蒙古之报效于国家者,与蒙古业已脱离关系矣。近来民间有私向蒙古租地垦种者,政府为收入计,下令禁止,然未能净绝也。全县人口,固定者约五千户,流动者二倍之。汉民居多,多山西之河曲、府谷、沁州,陕西之榆林,及山东、河南等处之人。春间来租地,种植一年或半年,即行他徙,往来无定。回教徒仅数十家。蒙古即有乌喇特三旗,达拉半旗,杭锦一旗。蒙古之诉讼,本应归县管理,以近年内争不息,威令隳替[废弃],蒙人多不肯听命。历年屡有入其境而被杀害者,是亦边地之隐忧也!……

“本县商业,以乌兰脑包为集中之地。距城东北四十里,有商民五十余家,专营蒙古贸易。五原商会即在其地。近年因匪祸频临,蹂躏不堪,悉行停业,商务重心乃渐移至隆兴长矣。此间教育无可言,人民对于学校,恍如内地三十年前。今年成立小学一处,小学生只二十人,聊以备数而已。市面流通货币,计有中交钞票、现洋、小洋、铜元及本地商号所出之钱票各种。小洋、铜元殊不易见,现洋居钞票二分之一,所常用者惟中交钞票及钱票。钱票十角,可换钞票一元,十八角可换现洋一元,现洋合制钱一吊五百文。市间购买货物,虽称一百,实钱只合八十文。此犹北京所谓‘用小钱说大话也’。”

与王知事谈毕,出县署,至酒楼用饭,简陋粗率,极为不堪。饭后,散步市街,见摊头甚多,陈列各色洋货、药材、烟茶、葡萄干、冰糖、松香,凡日用必须之物,无不具备,盖边地之百货商店也。

按五原县北依乌拉、贺兰二山,以乌喇特三旗与外蒙古为界;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三旗为界;西以阿拉善蒙古为界;东以包头镇为界;西南界宁夏;东南界山西。一望千里,土壤肥沃,古所谓河套是也。以形势论,处汉、蒙之交,四塞灵通,得此可以控制三边,历代西北用兵,恒以此为重地。以经济论,黄河自宁夏磴口至此,河流已甚纡缓,水与岸平,开渠引流,则农利甚溥。平原千里,水草丰美,牧畜尤宜。至于地居四塞,矿产繁多,则工商之业尚焉。然而至今仍荒芜满地,百事未举,何耶?此无他,土匪为患,民莫能安其业(历代套匪为患,时有所闻,在明尤甚。清代虽不害于匪,而害于兵。民国以来,巨匪卢占魁即倡乱于此);交通不便,农产品不能外销(河套之粮,不能运至归化,他处更无论矣,以运费繁重故也)。在昔清末,归化将军贻毂,虽曾极力提倡开发,渠水四畅,计户授田,蔚成大观,然不旋踵,均归失败。是故欲经营河套,非先经营交通不为功。交通便利,则土匪自不易聚,歼灭亦易。今者归化商人,已自办汽车行驶于包头、归化之间。闻宁夏护军使,亦欲以汽车往来包头、宁夏。若再铁路成功,则河套可成天府,固不仅为牛羊黍稷之场而已也。

十二月十八日 早晴午阴 华氏七度 兴隆社地高三五○○呎

早发隆兴长,晚宿熊万库[在内蒙古五原县西南88里,属民族乡](隆兴社),计行九十里。早九时发,团长靳春圃,派骑兵一棚[清制以十人为一棚]护送。西行过义和渠,西南循电杆行。五里,留土拉格图,居民十家。二十里,合井,小店二家,居民四十余家。十里,马克苏,小店一,居民三十余家。十五里,十八顷地,小店一,附近居民有三四家,午尖于此。八里,生道图,居民十余家。十二里,五家地[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复兴镇驻地邬家地],居民三百余家。有清源局一所,专征皮毛等税。并有歧路可通包头(东循黄河行,十五里,二社。三十里,甲方内地。四十里,布袋子口,有店。七十里,长野店。九十里,姜白店,归包头至五原大道),凡骆驼往来宁夏者均取之,税局之设,亦即为此。二十里,隆兴社,又名熊万库,地属五原西区。有社长,居民百余家,小店一,小商店二。晚住油房。

今日沿途,一望平原,均为膏腴。惜年来渠道失修(开渠一方,长一尺,宽一丈,工价六百文),农民灌溉失时,未能丰收耳。各地居民多为晋籍,亦有从天津一带来者,土人称日京东人,半农半牧为业。

十二月十九日 阴 华氏二十度

早发隆兴社,晚宿何家栅[应在内蒙古临河市东北约20里,属八一乡],计行六十二里,实测七十里。早八时半发,西微偏南行。十里,哈布挞,居民三家。八里,杨福来,即敖尔淘气,居民十余家。九里,过封济渠,土人称为皇渠。一里,天吉台,其地旧有商店,为直隶人王同春所设,地因店名者也。同春本一流民,未尝读书,顾胆豪力强,而有机智。当其来河套时,满目荒土,王乃私修水利,自行开垦,自行放荒。一面兼营商业牧畜,复时以权术愚弄土人。数十年来,豪富甲于河套。弱者奉之若神明,畏之如蛇蝎。强者则妒其奸,而嫉其能,至欲得而甘心。今一目已盲,闻即为仇者所害也。近年政府已将其地没收,商店多行倒闭,天吉台亦其一也。(竞按:王同春恃其胆力,不免巧夺豪并,为世所嫉。然而利用其机智,披荆斩棘,化土壤为黄金,为政府所不能为之事。吾人为国家地位着想,总觉其功浮于过,今政府没收其地,吾知意在惩其过失,但不知对于开拓之功,又将何以处之?)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拂晓绿遍山冈

    拂晓绿遍山冈

    《拂晓绿遍山冈》包含小说、散文、翻译、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以表现大自然生态为主,反应今天文学人的生态情怀。该书由靠前14位作家的作品组成。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系列。
  • 咏图集

    咏图集

    这部诗集概括起来,有以下突出的特色:首先,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镇琬友以深深的忧患之思与悲悯情怀,去展现自己的内宇宙与外在的大宇宙的多种客体物象,此刻便以咏图的艺术途径呈现于笔端。他从诗人与画家的艺术个性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眼光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体现自己的爱与憎。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
  •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三毛:梦里花落惜别离》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三毛,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梦 里花落惜别离》以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这名传奇女子48年的人生,和她留 下的泪水、温情、凄清交织的世界。
  • 文学的出路:关注民生

    文学的出路:关注民生

    思考、关于现实主义创作现状的思考、文学的出路:关注民生、审视当下乡村小说创作、小说家的家园、“新生代”作家锐气何在?走出小说创作的尴尬、呼唤文学大师、不能不尴尬的文学批评、自由撰稿人何时能成气候、世纪之初的城市文学、判断、研究、影视等。
热门推荐
  • 暗黑界点影

    暗黑界点影

    原本应该是校园的恋爱与邂逅“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带着影子的面目寻觅需要释然自己内心黑暗的人”替别人活着,是得不到,救赎的。“然而这一切隐藏着谎言?”每个谎言都一个颜色,颜色叠多了会变黑。“然而他的目标是?“zero。”“那我们,开始吧!”
  • 全系召唤师:冥王宠妃

    全系召唤师:冥王宠妃

    他不可一世的冥王,冷酷无情。但遇上了她,一切都为此改变。万年前他俩陨落,誓誓言来生再见……曲折的发展,两次的差点错过,两次的生死离别。‘我愿为你存在!’
  • 穿破吧次元壁

    穿破吧次元壁

    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身为一届宅男之皇宅了24年的男人——楚邪。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脑袋中竟然意外的出现了系统?瓦特!现在可是现代,我也没法修仙啊!
  • 炮烙

    炮烙

    谁的手炮烙了神,弑杀了天?天的残躯,血,龙鳞甲,剑,头,心散落六具水晶的棺椁……
  • 暖冬之时有你在

    暖冬之时有你在

    L市的冬天永远那么冷,叶暖冬每次想冲出去玩儿雪都被华丽丽地拉回来裹得严严实实的,根本玩儿不起劲儿。来到A市的第一个冬天,根本就没下雪——网上谁说A市年年都有雪的?!没有瑞雪吉兆,叶暖冬似乎似乎霉运连连,早有感应:图书馆与校草大人误传绯闻;被校花误当情敌。。人家爱慕者那么多,默默说一句这样错误狗血的剧情能再逼真一点吗?以后的日子能安生嘛!?一年后,当她被某人执手于掌心,共度暖冬时,她才真正明白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若开始的相遇就是个错,那就不要去纠正它了吧——这样错下去,好像也不错!愿,以后每一个暖冬,都有你在我身旁,伴我同行,让时光静好。
  • 最迷

    最迷

    我最迷头顶的那片星空,璀璨且无与伦比。但这并不是全部,更多的,还是一个名为长岁的故事。一个疯子,一个精神病人的故事。他时常说活着不好,但却死皮赖脸地活着;他时常疯言疯语,但却说是放飞自我……他,就是一个疯子,一个看起来不像疯子的疯子。
  • 旷世仙尊

    旷世仙尊

    天才之子却是连武者都无法成为的废材,甚至连父亲留下的遗物都无法保住。受尽嘲辱的落魄少年在偶然之下结识了一个从画中走出的傲娇小萝莉,少年就此迈向一条充满荆棘的逆天之路。与人斗,与天争!气吞山河,睥睨万物!“那些属于我的东西,我要一件一件拿回来。那些羞辱过我的人,我会一个一个扇回去!”
  • 弯与直

    弯与直

    弯弯直直,花开堪折弯折直,莫待无花直折弯,是理性迷茫了感性?还是感性诱惑了理性?弯念感性搁浅执念,执念流放了直念。弯直红尘雷霆万丈,既下尘涯,尽落黄泉!人生苦,执念苦,直念苦,弯念更苦。谁能道的清,谁人又能讲的明……多少人不顾一切的寻找‘爱’,背弃‘爱’,可‘爱’无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之女配不好当

    穿书之女配不好当

    穿书不恐怖,恐怖的是坑逼系统强迫接近三观不正的男主。王瑶作死的撩啊撩,撩成了女朋友。“不许穿漂亮衣服!”“不许不做作业!”“不许不接电话!”可拜拜吧你?管这么宽?大海是你家?撩死人不偿命的王瑶完成任务拍拍屁股走人。回归世界还没嗨皮一天就被系统强制返回,王瑶:“……”五年了,看着褪去稚嫩面孔的男主……她很慌!陆承晔眉间阴郁沉淀,深邃瞳孔里隐藏着寒芒利剑,舌尖低着后槽牙,抱着她痴痴笑着。“我亲手为你建了一座金屋,以后你就再也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