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4200000034

第34章 民国八年六月七日至十八日(1)

古城——镇西县

民国八年六月七日 发古城[即今新疆奇台县驻地老奇台镇],东偏南行,五十里,三马厂[今新疆奇台县东南坎尔孜乡东约二十里]。

里数人口:出古城东门,南行三十里,三十里墩[今新疆奇台县东南坎尔孜乡驻地三十里大墩],居民三家。东行二十里,三马厂。蒙古及哈萨克毡幕帐房十余顶。蒙古奉佛教,哈萨克则奉回教。计行土里五十里(即土人约计之里),实测三十七里。上午九时发,下午一时半到。

运费:由古城至绥远[指当时绥远特别行政区治所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骆驼车坐二人,脚价三百五十两,人骑驼百十两,货驼三十两至五十两。皆系新疆省币,每两只五钱余。驼车长约七尺许,宽约五尺,高七尺余,左右两轮。上架篷,如轿车,左右开窗,以二驼拖之。车乃客人自备,共需银二百余两。行时可代步,夜间可为卧具,白日则以为临时书室,其用处极广也。

沿途概况:沿途草场肥美,自古城至三十里墩犹有农地,后此均系牧畜。骆驼阵阵,恍如潮涌。三马厂有官马四千,系归蒙古人牧放。

习俗:自古城直至绥远之归化,均非驿道,沿途除游牧之民逐水草而居外,惟拖运货物之驮夫而已。驮夫支帐而居,货物环置四围,饲恶犬以守夜。犬梭巡[往来如穿梭般巡逻]甚严,如I}缶大敌。生人至必远远高声,待驮夫出始敢入,否则必被犬咬。既入,即请上坐,供茶饭,不少吝。

山脉:出东门则天山在南,积雪皑皑。由西趋东,与巴里坤天山相连,距大道约八十里。

水道:东门外有水磨河,系泉水。自东南而西北,灌溉田亩甚多,居民多取饮。

道路:今日道路平坦。出东门,往东北三十里,西地[今新疆奇台县东北28里西地乡驻地西地]。十五里,东地。四十里,罕沟。六十里芨芨湖[今新疆奇台县东北106里乔仁哈萨克族乡的芨芨湖]。八十五里,煤窑。九十里,四十里井子。九十里,元湖[在新疆奇台县东北266里五马厂哈萨克族乡的园湖],出奇台界,为趋科布多[今蒙古科布多省会吉尔格朗图]及阿尔泰[指当时承化寺县佐治所承化寺,即今新疆阿勒泰县]要路。今日所经之三十里墩,有大道向东南,为通哈密路。

地势:地势平坦。北面一望无垠,南面有天山,气象雄伟。三马厂高出海面四千四百叹。

气候:晴。早六十度[本卷所记温度,无论作者标明与否,均为华氏度],午八十度,晚七十度。

六月八日 发三马厂,东北行,四十八里,东成渠[当在新疆木垒县雀仁乡境内。

里数人口:东行十里,榆树窝,有颓墙数座,回事以前人家也,水草甚佳。十里,头工,水草佳。王里,五马厂西水,水草亦佳。五里,五马厂东水[即新疆奇台县东北五马场乡的东水]。五里,柳青疙瘩,有水草,有颓垣。十里,三角抓子,土屋二间,庙一座。过三角抓子即入东成渠界,有水草。计行土里四十八里,实测四十三里八分。下午四时发,晚十时到。

沿途概况:沿途草场繁茂,大好牧场,帐房历落,尽系牧民。东成渠旧日皆系垦地,旧日渠道,今尚隐约可辨。

矿产:煤窑在北面百余里,周围数百里,尽系矿苗。自明代失火,迄今二百余年,延烧不绝。土人于煤烟出口处置以石,久之则石之外部结一层脑砂,为药品中之一种。又在未烧处挖煤,岁产数十万斤。

疆域:五马厂[今新疆奇台县东北46里五马场乡驻地五马场]以西属奇台县界,以东属木垒河分县[旧县名,治所在今新疆木垒县木垒镇]界。

山脉:天山仍在南面,由西而东,复渐趋东北,与大路并趋,相距约百二十里。

地势:平坦。东成渠高海面四千五百二十叹。

气候:早六十度,午八十六度,晚六十度,下午风雨。

杂记:到榆树窝,大风雨,旋息。昨日出城时,车用马拖,尚稳。今日改用骆驼,驾驭未熟,殊为颠摆。南望一片黑影,约三四十里,为旧奇台[今新疆奇台县东南72里的老奇台]。本站有井二。

六月九日 发东成渠,东行七十里,红柳井[今新疆奇台县东北约50里]。

里数人口:发东成渠交界处。东北行,五里,东成渠,有颓垣数座。渐向东行,三十五里,木垒渠拜申。拜申,蒙语屋也,言其地有土屋也。五里,耶索鄂博。二十五里,红柳井,有驼帐数座。计行土里七十里,实测六十里。下午三时发,晚十一时到。

沿途概况:沿途但见骆驼遍野,旧时有垦地。近已荒废。

山脉:天山相距百余里,渐由西南趋东北,与大道渐近,山势亦渐低。至红柳井,木垒河分县之照壁山,即在目前,相距不过四十里,亦天山支脉也。北面白塔山[属阿尔泰山,在新疆奇台县东北与蒙古的边界上],即拜克达山,西由阿尔泰而东趋,为新疆奇台县与科布多界山。再东北直趋科布多、唐努乌梁海,是为杭爱、唐努二山派。

水道:木垒渠拜申系木垒河之下流。木垒河之水由天山南流,灌溉田地,至此只秋令有余沈而已。

道路:今日道路仍平坦,惟中间有小石戈壁数里。由东成渠以东,则上微斜之坡路,至木垒渠拜申为最高点。是地有车道通木垒河分县。又四十余里,红柳井。东南四十里,为头畦[即今新疆奇台县东北12里新户乡的头畦]、二畦庄地,亦通木垒河。平原之地,头头是道,固不可以轨辙限之也。

地势:南高而北稍低,至木垒渠拜申为最高点,达五千余呎。现一大高原,较昨日之地高七百余呎,成一阶级状。红柳井高出海面五千二百七十呎。

气候:今日早晴,午雨。华氏早六十度,午六十二度,晚低至四十九度。虽白日行,亦着羊裘以备暴风之袭。

杂记:红柳井有井六。草地之井或由蒙古人挖开,或系驼夫出资雇工开挖。大约出新疆界,即多开自蒙人。

六月十日 发红柳井,北微偏东行,五十里,芨芨湖[今新疆奇台县东北约100里的小芨芨湖]。

里数人口:发红柳井,北行。二十三里,大梁头。二十七里,芨芨湖,营盘一座,已改为小店,以备木垒河至沙窝采柴者住息。计行土里五十里,实测三十三里二分。下午七时发,晚十一时到。

沿途概况:沿途多斥卤,惟芨芨湖一带多芨芨,宜牧。

山脉:天山在南,相距约八十里,东北趋。白塔山在北,相距约二百余里。东南行,为哈拉腮斯克山及哈布塔克山,为科布多南、新疆北之界山。

道路:平坦。惟远望大梁头,有石梁一道,以倾斜甚微,不觉升降。其地东南通木垒河,为木垒河取柴之路。由芨芨湖东北,八十里,沙门子。经煤窑,八十里,胡桐窝。东行,八十里,纸坊[即今新疆巴里坤县西北266里大红柳峡乡的纸房],有卡,镇西县派兵驻扎,以防哈萨克。又东行八十里,段家地。东南行八十里,下白墩子。此道夏令无水,然地较平。冬令行归化城者,因他道阻雪,多取之。余等则采取红柳峡[即今新疆巴里坤县西北240里大红柳峡乡驻地大红柳峡卜一道也。按:芨芨湖至白墩子有三道:卧龙居一道最近,行红柳峡一道多一站,行胡桐窝一道又多一站。

地势:较昨日为低,高五千零五十呎。

气候:晴。早五十度,午六十度,晚六十度。

杂记:芨芨湖有井三,有小营盘一座,旧日驻兵一棚,今日改开小店。

六月十一日 发芨芨湖,东行,九十里,黑山头[在今新疆巴里坤县西北大红柳峡乡北]。

里数:发芨芨湖,九十里,至黑山头。计行土里九十里,实测六十七里五分。下午五时发,晚二时到。

沿途概况:沿途惟生骆驼刺,无水,垦牧均不宜。

山脉:天山在南,东北趋。拜克达山在北,东面即哈布塔克山,系拜克达山分支。纵列南北,为奇台与镇西界山。

道路:平坦,多沙砾。

地势:东高而西低。黑山头高出海面五千四百六十呎。

气候:晴,早七十度,午九十度,晚四十度。

杂记:黑山头四围皆低,中间隆起如覆釜,无水,俗称为干站。饮料须从芨芨湖携来,吾人饮料均赖骆驼驮运,则余所携马二匹亦赖骆驼负水以供用。至於骆驼之本身,则不饮不食,闻可支持至二三日之久。天下之最可贵者,莫若牺牲自己以救他人。骆驼虽未尝如人类存行仁行义之心,而其行为则类于是。饮水思源,不能无感焉。

连日吾等早起食粥,午食面片。晚间至子夜始到,人已困倦,急欲安睡,多不食。驮夫则早晨饮茶一次,午食面片,晚以干馍馍泡开水充饥。干馍馍系以馒头晒干敲碎为之,行此地者每人至少须携带五六十斤,以备沿途数十日充饥之用。以北方气候干燥,能经久不霉,且轻松易带,食法简便,又能经饿也。

六月十二日 发黑山头,东微偏北行,百里,红沙泉。

里数人口:发黑山头,东行二十里,路南有独山子。三十五里,小黑山头。二十里,抓子山(东经卧龙居,再东微偏北行至白墩子,即于此分路)。二十五里,红沙泉,水草甚茂。计行土里百里,实测八十六里二分五。下午四时行,次早三时到。

沿途概况:红沙泉有泉一泓。由南至北,四围草甚佳,宜于牧畜。

山脉:天山东北趋,渐近大道。拜克达山,即白塔山[在新疆奇台、木垒二县与蒙古交界处],在北,亦东北趋,与大道渐远。东面横在眼前最高者,即锅底山,在镇西县[新疆巴里坤县的旧称]境内。黑山头东二十里道南十里有独山子,系卧龙居一带小山脉。

道路:由抓子山东行。二十里,卧龙居。又东行五十里,地窑铺。三十里,菜子地,有坝甚高,可望新疆省城博克达峰。又东行五十里,双泉。三十里,锅底山,会大道,骆驼多取道于此,车不可行。菜子地有沟,日火烧沟。双泉子有坡,甚陡。今日道路平坦,如天然马路。至红沙泉始有少许石头当道。

地势:由黑山头东行,地较低,以后渐高。距海面六千一百九十呎。

气候:晴。早六十度,午八十度,晚六十度。六月十三日 发红沙泉,东北又东行,九十里,红柳峡[今新疆巴里坤县西北240里大红柳峡乡驻地大红柳峡]。

里数人口:发红柳泉,东北行三十五里,拐坝泉。又十里,转东行,四十五里,红柳峡庄,居民七八家。十里,红柳峡泉脑,住,水草甚佳,蒙古毡幕二顶。计行土里九十里,实测八十四里。午四时行,晚二时半到。

沿途概况:红柳泉以东多沙砾地,惟生沙葱、骆驼刺,农牧不宜。至红柳峡口则水草丰茂,牛羊嗥于山,麦稷秀于野。

疆域:红柳峡以西属木垒河分县,以东属镇西县界。

山脉:北面为拜克达山之东哈拉腮斯克山余脉。渐趋东南,是为哈布塔克山。南面为天山脉,渐趋东北。二山支脉纵布东面,最高者在东为锅底山,偏东南为卧龙居诸山。今日所经拐坝泉、红柳峡诸山,亦皆二山之支脉。

水道:红柳峡泉脑水自东而西,直抵红柳峡庄,灌溉田亩数十顷。

道路:红沙泉东北行,低阜起伏,小坡上下,约行四十里始尽。惟道路仍平坦,毫无阻碍。此外一望戈壁。四十里,始入红柳峡口,两山相距约一里至二里之间,道仍平坦。至红柳峡庄以东,始越一坡,上下约二里,由东北而东南,两山相距三十叭,稍有阻碍。后此即下微斜之坡,直至泉脑。

险要:红柳峡绵长十余里,为镇西、木垒河交界,形势颇险。

地势:红沙泉东北至拐坝泉十里,多低阜起伏,为波状地,后此为低原。至红柳峡,乃为长隘地。至泉脑,又现一平原,四围石山,高约六百呎。红柳峡距海面六千四百九十叹,拐坝泉六千三百二十叹。

气候:晴。早六十二度,午七十五度,晚六十五度。是日晴。红柳峡以在山谷之间,地气较寒。

杂记:此间汉人,因冬令每有哈萨克游牧之民偷盗牲畜,无力防范,只得于草场上烧纸宰羊以祀土地山神,祈其保佑平安,亦可笑也。

六月十四日 发红柳峡,南又东行,八十里,锅底山[其地当在今新疆巴里坤县西北高地山南]。

里数人口:发红柳峡,南行三十里,红柳湾,土屋颓垣一座。二十里,梭梭湾。东行三十里,锅底山,蒙古二家,有泉水。计行土里八十里,实测七十一里。午四时发,晚十二时半到。

沿途概况:沿途多野苜蓿草及芨芨草,宜於牧畜。惟中间有草一种,土人名日闹草,牲畜食之易病。一路土质均为黏沙土,惜少水,故不能耕种。

山脉:自红柳峡南行。两旁皆石山脉,相距约半里,皆南北趋,至梭梭湾乃东行。其西又别有东西趋之山脉,至锅底山即入高原,山之主峰在北十余里。

道路:自红柳峡出至峡口,中间有石块当道,颇碍车行。此外虽有上坡之路,道仍平坦。由抓子山行卧龙居之歧路至此地会。

地势:红柳峡行三十里出峡,渐行渐高。至锅底山现一大高原,出海面七千二百二十呎。

气候:晴。早六十五度,午八十五度,晚五十度。

杂记:东面里许有马王庙一座,旁有泉一泓。凡行远道,牲畜最易发热,必须随时灌以清凉散或大黄之类始佳,今日所有骆驼均行灌药。余今日试骑骆驼十余里,不觉甚苦,惟腰摇头点,非久练必感痛酸耳。

六月十五日 发锅底山,东行,六十里,专金。

里数人口:发锅底山,东行五里,马王庙。三十里,芦草沟,有蒙古包数顶。二十五里,专金。计行土里六十里,实测五十六里。午间三时五分发,晚十时五十分到。

沿途概况:出锅底山,行山峡,山间水草丰茂,宜牧畜。有闹草及断肠草二种,牲畜忌食。至芦草沟,山沟内遍生芨芨,亦宜于牧畜。至专金附近,亦有水草,惟不甚佳。

山脉:昨今两日均行乱山中,四面围抱,然均哈布塔克山脉。其南端即与天山主干连接,北端即与拜克达山之哈拉腮斯克山相连。行至芦草沟,见天山主干在南面。

水道:专金东面有小河,长不过数里,自南向北流。

同类推荐
  • 阿诗玛

    阿诗玛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民族叙事长诗是民族民间文学最重要、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以及云南各地的文艺调查队对云南的少数民族诗歌进行了收集、翻译、整理,并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诗歌,形成了一个汉译民族民间诗歌的宝库。《阿诗玛》便是其中影响巨大、流传颇广的经典之一。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阳春集

    阳春集

    《阳春集》作为冯延巳词作的集合,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既流露出“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样悲春伤秋、相思恨别的细腻情感,也时常发出“人非风月长依旧”这样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由此劝君珍惜年少时光,不负人生。《阳春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有评:“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海子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海子诗选

    《海子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收录了诗人100首短诗和少数单篇组诗,包括《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祖国,或以梦为马》等名篇。以浪漫梦幻的抒情诗为创作基调,借助朴素、清新的语言表达,爆发出炽热的情感力量,一窥作者悲凉的情感世界。通过“麦地、月亮、海水”等神圣、淳朴、普遍意义强的自然意象,赋予世间万物鲜活的生命意义,扩宽诗歌的想象空间。诗歌节奏明朗轻快、诗风灵动飘逸,展现了作者复杂、矛盾、孤独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从宏观经济到金融世界,从股票市场到房地产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打下了市场化发轫初期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胶着的深刻印迹。数百年来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数千年形成的民族性格成为制约中国人更加富有的阻碍。突破它,需要强大的中产阶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产之前先要树立中产意识。这是物质上富有之前先必须做好的精神准备。
  • 夜庚

    夜庚

    原本生活在阴墟里的秦斋,偶然间来到人间。带着自己的愿望和信念决心在这里自由的生活下来。可命运之门并不会因此打开,一次次的经历让秦斋看清了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各种邀名夺利、哗众取宠、权贵相争……此刻秦斋已然明白,自己苦苦守护的不过是空白的纸张,吹弹可破。自己要做的——唯有改变这个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鬼契约书

    妖鬼契约书

    三千多年前,于氏一族本家单脉---于静书与少青玄相遇。而后六年,于氏本家被灭。千年后,于氏一族于静与少青玄相遇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阴谋?于氏一族是否还有因为少青玄而再次受到创伤?前世,于静书与少青玄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她到底是不是于氏史册上记载的那位的转世呢?想知道的话,看文呗!!PS:男主是个活了好几千年的老男人......呵呵哒!
  • 冷面王爷的绝色倾城妃

    冷面王爷的绝色倾城妃

    他,不苟言笑,却有一片情深;她,一笑倾城,却又暗藏玄机。那年冬天相见之后,是谁闯入了谁的心门,又是谁一见倾情。及笈之时,又是谁春心萌动,一切尽在不言中。纯属霸道加女强,偶尔撒糖的小甜文,故事又是怎么样的精彩呢......尽请关注吧!
  • 英雄联盟之王者从来不流泪

    英雄联盟之王者从来不流泪

    4岁开始捡破烂,睡过桥头要过饭!一个被命运玩弄不堪的少年,却被上天赐予了无敌的游戏天赋。单杀过官人、dopa,吊打过若风、草莓!他是国服号称无敌的上单,也是被韩服封神的路人。一个搬砖少年,从屈辱的人生中爆发,站上职业的舞台,登上逆袭人生的巅峰!
  • 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能使读者加深对卡耐基成功学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人生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姜糖味初恋

    姜糖味初恋

    年少时的李棠舟自以为窥透世情,苦口婆心的劝诫周围人别瞎折腾。她对着江逾白态度笃定:每一个高喊“那时我们有梦”的人最终都会在深夜颓然饮酒。正如北岛在《波兰来客》中说的那样:“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可多年以后李棠舟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着那个人,她才懂得,和他在一起,山林可以是公寓,电铃可以是诗。
  • 前夫先生又来偷心了

    前夫先生又来偷心了

    白尚城微眯着眼睛,眼里闪烁着危险:“老婆,听说你要出墙。”简汐疑惑:“哪里来的墙?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已经离婚了。”白尚城:“……走,马上复婚去。”白尚城拿着两个鲜红色的结婚证,一脸得意:“这回有墙了吧!你要是敢爬墙,我就……”简汐笑眯眯道:“你就怎么样?”白尚城立马怂了:“我就把墙挪远点,让老婆永远爬不出去。”
  • 强者归途

    强者归途

    灾难过后,人类团结一致消灭丧尸。但是接踵而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变异动物,变异植物,还有未知的威胁……这次还能挺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