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0700000003

第3章 岁月留痕——我国古代通信

1.狼烟四起——烽火通信

战火骤起,强敌环伺;烽燧并举,狼烟纷绕。在古代那个战争频仍的年代里,烽火传信以通信最初原始的方式以扮演国家第一道安全屏障的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历经沧桑的风化雨蚀中,它似乎向人们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如歌往事……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用至明清,相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也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之间传遍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观望远方的作用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通常选择易于相互了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库等建筑,烽火台之间距离一般约为十里。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是自从长城出现以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

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2.举蓬燃薪——古代蓬火制度

在古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严格执行,汉代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20世纪70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汉简——《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

当时的“蓬火品约”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只对所属候官塞有约束力,品约因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号和总的准则却大体相同。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表(树梢)、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制造狼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烤一堆柴火;超过一千人烤两堆柴火;如果一千人以上攻击亭障时,就要放三堆薪火。除了堆积柴火外,还附带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如果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点柴火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

“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就是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点燃柴火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燃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如果天气恶劣,或者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

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领候史,候史主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要向都尉负责。

3.万里长城今犹在——世界上最大的烽火台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它横穿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巅,总长度7300多公里,始建于春秋战国。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东起辽东鸭绿江,西达甘肃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筑,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全长7300公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完整,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联系起来,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贯。

约公元前7世纪,楚国最早修筑长城。其后,从公元前6~前4世纪前后,齐、燕、赵、秦、魏、韩各国也相继修筑了互防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侵扰,大规模修筑长城。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均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城。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

4.空中信使——飞鸟传书

通信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因此在古今中外都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趣闻。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互相通信了,当时人们通信,很可能是采取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我国古代民间有种种通信方式,而飞鸽传书就是但是一种先进的通信。

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都是古代人们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或鸿雁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由于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古人鸟类的这种特性把所要传递的信息以书信的方式发散出去。所以飞鸽传书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又有效及时地获知了信息的内容,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通信系统。

信鸽传书,也称“黄耳传书”。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它有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的特异功能。

据说,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通信。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在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非常普遍了。五代时期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就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信鸽的主要目的还是被用于军事通信。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要看在这里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要看曲端的全部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史书《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朝和匈奴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奴,要求释放苏武,但单于不肯,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鸿雁传书”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

文字的嫁衣——鱼传尺素

我国古代民间有种种通信方式。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古时写信用绢帛,把信折叠成鲤鱼形。唐朝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文字描述。

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的形状,所以有“鱼传尺素”之说。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形状的信件。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别人私拆。

绿衣使者——鹦鹉告密

唐玄宗时期,首都长安有一富翁杨崇义,家中养了一只绿色鹦鹉。杨妻刘氏与李某私通,合谋将杨杀害。官府派人至杨家查看现场时,挂在厅堂的鹦鹉忽然口作人语,连叫“冤枉”。官员感到奇怪,问道:“你知道是谁杀害杨崇义的?”鹦鹉答:“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某。”此案上报朝廷后,唐玄宗特封这只鹦鹉为“绿衣使者”。

不老传说——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其中的两只名叫诏兰和紫燕,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他们借用的都是“青鸟传书”的生动典故。

5.“风信子”传奇——风筝通信

在现代,风筝已成为一种娱乐用品。然而在遥远的古代,风筝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般(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由此得名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军事上利用风筝的例子,史书上多有记载。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打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面楚歌”典故。

6.漂流“瓶”的故事——竹筒传书

历史总有着惊人的巧合,人们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智慧书写着一次又一次的亘古传奇。今天的放逐“漂流瓶”活动就是源于古代偶尔的一次“竹筒传书”。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11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史万岁在万般无奈之际,因看到竹林风舞而悟出的竹筒传书的办法,不但使自己的部队与上级取得了联系,传送出了战报,赢得了战事的最后胜利,还在不经意间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水上通邮的榜样。

竹筒传书从此被织就上了文学的嫁衣。唐代大诗人李白、贯休和文学家元稹在与朋友的通信之中,就多次使用了这种竹筒水上通邮的方式,充满了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李白在诗中写下了“桃竹书筒绮秀文”的佳句,贯休也留下了“尺书裁罢寄邮筒”的诗句;宋代诗人赵蕃的诗中也有“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的句子,这些诗句里提到的书筒、邮筒,实际上就是指装有书信的竹筒,寄托着诗人真挚的感情和无限的思念。慢慢地,通过诗人们不断演绎,书筒、邮筒的内涵不断深化,最后成了书信的代称。

无独有偶,别有趣味的是,时至今日,在非洲尼日利亚的贝喀萨地区,人们还在让猴子携带着竹筒来帮自己送信。贝喀萨人故意把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不同的地方,并常常将子猴放出去寻找母猴,使其逐渐养成习惯。这样,子猴地区的人如果要同母猴所在地的人通信,只要把信件装在一个小竹筒内,再把竹筒绑在子猴的身上,然后放它去见母猴就可以了。这种邮寄方式确实很别致,虽用竹筒装信,不是水上通邮的方法,但还需要母猴与子猴才能共同完成,这在信息阻塞的偏僻山区,却是十分有效的。

同类推荐
  • 求知文库-绿色的诱惑

    求知文库-绿色的诱惑

    高等植物被分为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植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过程,才形成了当今种类繁多、构造复杂的植物世界。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环保生活100问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环保生活100问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25岁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一个覆盖全美各地的宏大的社区性活动计划。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有2000万人参加了一个叫做“地球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环保生活100问》深入浅出,为广大青少年读者详细介绍了有关环保的100个问答知识,以期能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生活100问》由刘芳编著。
  • 探索未知-力学知识漫谈

    探索未知-力学知识漫谈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职业发展要规划

    职业发展要规划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职业发展规划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什么是职业、职业有何特性、职业对人生的意义何在、职业认识的误区有哪些等。
  • 古代物理世界(下)

    古代物理世界(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热门推荐
  • 星际先遣舰队

    星际先遣舰队

    在浩瀚的星际间,莫拉古畸形星时常侵犯、袭击文明的星际联盟,双方爆发了持久的星际战争。星际先遣舰队是星际联盟舰队的一支精干小队,他们负责星际侦察、解救人质、突袭敌方舰队指挥部等重要星际作战任务。经历了无数惊险艰难曲折,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和辉煌,帮助星际联盟舰队不断赢得胜利,维护了星际的和平。
  • 逆天医妃超凶萌

    逆天医妃超凶萌

    现代兽医容依依穿越了,成了古代山村里寄人篱下的小农女,一睁眼就被凑在跟前的白虎脑袋吓了一跳,本着职业操守,她治好了白虎的外伤后离去。再后来,当朝太子三顾山村请她治病,她才知道,原来白虎是可以变成人的……容依依:“我现在到底算医人还是医兽?”太子殿下:“只要你想,我都可以。”容依依:“那你变回白虎给我吸一口?
  • 道天元

    道天元

    国祸家破,妖魔横行,这一切是上天对于我们考验,还是其中有幕后黑手操控。探寻家国破灭之因,仙境灭忘之谜。
  • 笑似新月满目星辰

    笑似新月满目星辰

    我喜欢你,不是因为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而是,你有的样子我都喜欢
  • 蕴灵觉

    蕴灵觉

    灵,一种古老的传承,亦是一种新生。而灵气却愈来愈少,在那片土地上又发生了什么?
  • 玫瑰誓约

    玫瑰誓约

    作为人类时,洛络娅有三个烦恼:一,肖恩又闯祸了;二,肖恩又对她念情诗了;三,肖恩又陷入人生迷茫中了。这个熊孩子——洛络娅默默地想着。作为魔王时,洛络娅依然有三个烦恼:一,肖恩又被她坑了;二,肖恩又把勇者给揍了;三,肖恩又对她打滚卖萌求调戏了。还是一个熊孩子!但是这个熊孩子是最爱她的,也是她最爱的男人。
  • 盯住了你的篮筐

    盯住了你的篮筐

    艾弗森1米83能在大个子林立的NBA创出一番天下,那么我卓云也可以,从校队后勤到叱咤风云的NBA球星,我靠自己的篮球技术以及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热爱做到了一切。对我来说,无篮球,宁毋死。
  • 红妆经岁

    红妆经岁

    苏府二小姐苏绘遭人陷害,嫁给了死了八位王妃的异姓王爷。本以为可以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各不相干,结果这王爷好像不正常。“绘儿,本王倾慕你已久,姑娘可愿嫁我”“绘儿,你要什么,本王都为你寻来。”
  • 神眷之王

    神眷之王

    未知的寄生病毒降临地球,它们迅速席卷了整个地球,支配了一切被它们所感染的生物,人类在它们的威逼下,生存危在旦夕!就在这危机时刻,人类中忽然出现一群自称神眷者的人类,他们每一个都拥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在他们的帮助下,已经快要彻底崩溃的人类再度站稳了脚跟。陈潜,一个神眷者,一个被称为“最废神眷者”称号的青年,在这个凶兽横行,病毒肆虐的世界里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能力真的只是废物吗?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还是真的如此?面对困境的他,是就此沉沦,还是勇于迎风破浪,超越进化巅峰?
  •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人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常见心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