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0500000004

第4章 工作就是要挑三拣四(1)

把“不喜欢”与“喜欢”搭配着来做

无论是谁都会有擅长的工作与不擅长的工作,也都会有实在不想去公司的日子,不愿从被窝里钻出来的早晨。

毕竟,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日复一日永远保持最佳状态。

那么,我们就必须想些办法克服这种状态的起伏。

我也不例外,我也曾在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时,连一根手指也不想动。

用音乐保持“节奏”

为了推动自己迈出第一步,状态不佳的时候,我们不妨听听音乐,而且最好是活力十足的摇滚。这绝对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哦!在音乐节奏的伴随下踏进办公室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按照常规流程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在本书的序中也曾提到,有段时间我对工作厌恶到了极点,以至于每天都是哭着去上班的。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对自己的质疑:“把自己搞得这么痛苦了却还要坚持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而帮助我从这种颓废状态振作起来的歌曲,是B'z乐队的“ultra soul”。

“到底要多努力才够?到底是为了谁……”

这首曲子是这样开头的。而我则一边听一边和着歌词在心中默念“对,是为了我自己!”一边穿过公司的大门。

当时我所参与的工作恰恰是我自己提出的企划。但当该企划转为公司的正式项目之后,所有事务就不可能只凭我的个人决断作出决定了。没办法,公司运营就是这么一回事。

每当项目有所进展,我都必须在公司内部进行述职汇报,而执行新企划的过程永远是孤独且艰辛的。

然而我的这份艰辛却并不仅仅是为了公司。一想到自己当初提出申请时的期待,想到自己已经努力到这个地步,我便能鼓起勇气再次迈开脚步。

踯躅不前时只要能重新迈出第一步,困倦的清晨只要能掀开被窝坐起身来,身体的习惯就会引导你自然而然地继续做下一个动作。

在不喜欢的工作前挂上“胡萝卜”

类似于上文所说的播放喜欢的音乐,为了给自己制造一个开始工作的“契机”,我们不妨先设定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

倘若第二天不得不早起,我会预先买一本自己感兴趣但还没读过的杂志或小说,并将它放在桌上。一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就能看书,第二天我便能顺利克服惰性早起了。

或者,也可以在前一晚买好一直想要的某样东西,但忍住不拆封,怀着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拆的期待入睡,那么早起也就不那么痛苦了。

我个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做出差预算或写报告书之类的书面工作。为此,我特意准备了喜欢的钢笔以及富有创意的文字处理软件,规定自己只有在做这类工作时才能使用。

满怀着使用喜欢的东西的期待,就会比较容易搞定讨厌的工作。所以无论是不愿起床的清晨,还是面对烦人工作,我们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期待或喜欢的东西作为“胡萝卜”,来给自己加油。

快乐转变法则6

讨厌的工作→给自己找个动力来源

别用公司统一配给的文具

上文提到我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到公司,那么就再举个例子吧。

也许有不少读者读过我的第一本著作《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而且也是通过这本书知道我的。没错,我十分喜欢文具,甚至专门以记笔记为主题写了一本书。但我在刚踏入社会时,也曾和各位一样,想也没想就用了公司统一配给的本子和笔等文具。

当时我读到一本齐藤孝老师写的书,看到其中提到灵活使用三色圆珠笔的方法,就想要实践一下。但问题来了,公司没有三色圆珠笔可供领用。

于是我只好从仓库分别领取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笔。本来按书上所说应该用绿色的笔的,但因为公司没有,我只好用黄色荧光笔代替了。如此一来,齐藤老师所说的“三色圆珠笔”到我这里变成了“三支不同颜色的笔”。

结果可想而知。三支笔交替使用不是一般的麻烦,并且效率很低。但当时的我却依然固执地继续使用公司配给品。理由么,当然是出于“既然可以从公司领到免费的,又何必再自己花钱去买呢”这种小家子气的想法啦。

大家用的不等于自己想要的

公司的配给品只能满足最低程度的需求。这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经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个部门和岗位对文具的需求不尽相同,总不可能面面俱到。既然只是为了满足所有人最低程度的需求,那么自然会有一部分的个人需求无法获得满足。

当我们需要用到更高端的文具时,虽然也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购请求,但对于仅值几元或者十几元的笔和纸而言,申购流程实在是太麻烦,我们消耗的精力都远不止这点零钱。所以绝大部分的人也就继续用免费配给品对付着了。然而有一天我忽然醒悟,为了节省区区几元钱的纸笔文具而使得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热情,真是得不偿失的大蠢事!

自此之后,我就将自己喜欢的文具带到公司使用了。

各色彩笔、带有漂亮时尚花纹的透明胶带和橡皮……我的办公桌逐渐被各种新颖的文具占领。

在尝试选用自己顺手的文具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些心得。首先,买文具之前必须仔细了解文具的功能,好好想想它们到底能派上多大用场。

一想到是自掏腰包,人就会认真起来,积极寻找是否有更实惠、更好用的文具可供替代。于是挑选文具的过程就会变得愈发有趣了。

用自己的记事本消除上下班的界线

然而使用自己的文具后最大的变化却在于,公事与私事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在使用公司配发的记事本时,我通常只会在上面记录与公事有关的内容。比如会议时间、项目进展状况、想法创意、前辈指点的技巧或是各种注意事项等。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既然本子是公司配发的,那就只能写公事。但这样一来,却也会让公事和私事之间的计划常常“打架”。

有一次别人和我约时间,我查看工作记事本,见工作计划一栏写着“当天傍晚无约见”,就答应了对方的预约。可是回到家再查看私人记事本却发现当天有亲戚要来做客,已经和他说好了提前下班,于是我只好取消预约并向对方道歉。

记事本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利用不同的笔记本来区分公事与私事,就相当于在自己的大脑中将公事与私事彻底区分开来。因为一本笔记本而受到上下班界线的束缚,反而弄得自己很被动。

上班族虽然指的是“付出劳动拿薪水”的人,但只要其劳动付出与工薪所得等价,就和棒球选手、足球运动员一样,也是“专业人士”。既然是专业的,就一定会选择合适的工具。

铃木一郎在比赛时用的可不是西雅图水手队统一配给的球棒和手套。他选用自己最习惯的钉鞋和球棒,才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曾在1998年长野奥运会上获得男子速滑500米冠军的速滑选手清水宏保通过自己的调查试验发现,在冰鞋中添加碳素纤维这种特殊材料就能提高硬度,于是亲自向制造厂商定做了专用的冰鞋。

不仅是这些名人,就连厨师、木匠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会选择自己最称手的工具。

上班也是一种“专业”

可是,会亲自认真挑选笔记本、备忘录和笔等工作工具的上班族,实在是太少了。

换成是运动员,他们绝不会说出“既然是工作,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这种话,也绝不会产生“薪水太低了啊,还是能偷懒就偷懒吧”这样的想法吧?然而同样是专业人士,我们上班族中却有不少人认为,反正不管做多做少工资都不变,所以不如少做点,腾出时间还能花费在兴趣爱好上。

我在自己的书中提出的建议只是将公、私记事本合二为一,但我最希望让大家明白的却是,挑选自己工作用的工具,能令你在工作中体会到数倍于前的快乐。

学着像木工或厨师那样,为了提高自身技艺而重视自己的工具吧!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这种专业意识还会给你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乐趣。

通过亲自挑选文具——也就是上班族的工作工具,我得以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一名“专业人士”。

快乐转变法则7

自己选择文具→成为专业的上班族

用最简洁的方式解决你讨厌的工作

本书反复强调要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但令所有工作都成为让人积极享受的对象到底是不可能的。

我刚进入公司就被派往和歌山负责新型洗涤剂的研发工作。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创造新产品与我的个性十分契合,做起来动力十足。然而突然间一纸调令,却将我派去了东京的公司,让我一时实在难以接受。

正如本书序中所提到的,当时我的妻子即将生产,我只能独自做搬家的准备然后孤身赴任,直到半年后才渐渐在东京安顿下来。当时我完全不清楚到东京后会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很挂念家人,但也只能暗暗腹诽公司实在是太乱来了。

新的工作是负责化妆品研发。作为一个之前一直埋首于洗涤剂研发试验的研究员,面对专业领域跨度如此大的工作,当时的我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

而且在这份工作中,含有大量需要提交书面报告的环节,这恰恰是我最不擅长的。因为这是新成立的部门,所以每个环节都必须向上司以及相关负责人汇报。

虽然我并不讨厌执行工作的过程,但每当到了需要将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的时候,我就会彻底丧失动力。比起总结,我更喜欢进行下一步的新工作。所以对我而言,整理报告书是最痛苦的工作。不过恰恰是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了新的领悟。

那就是,如何才能将讨厌的工作尽快结束。

只动手,不动脑

越是想着“我不想做啊……”就越痛苦。

所以,我们要将工作简化到什么也不用想就能机械地进行的程度,然后以恰好保证不会出错的速度尽快搞定它。

介绍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书籍以及相应的辅助工具有很多,这些信息和工具用来执行无聊的工作再合适不过了。我平时有事没事就会读一些工具书,或者上网搜索办公软件的最新动态,为的就是尽快解决那些讨厌的工作。

有关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和《高效率:办公室文具活用术》等书籍,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本书希望与大家分享的是,在想方设法将讨厌的工作尽快解决掉之后,还应该干些什么?

早解决,早自由

只要是工作就一定有期限。必须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就算在规定的日期之前已经做完自己讨厌的工作,也千万不要将工作结果提前上报。

恐怕有人看到这里会指责我真是太不负责了。然而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某项工作给予了三个月的期限,就代表这个工作用三个月完成是最标准的。同理,若期限是四天,就代表标准是四天;五小时的话则标准就是五小时。

也就是说,只要在该期限内完成,无论早晚都属于合格。

绝大多数人恐怕都是扎实稳妥地将工作一步步做完的人,虽然是自己讨厌的工作,也会提前完成。这时,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告诉领导“我已经做完啦”,那么一定会立刻被委派下一份工作,于是我们恐怕永远也没机会着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因为在他人看来,你能比期限提前并且毫无疏漏地完成这项工作,意味着你很适合做这类工作。一旦让领导产生了这样的判断,相同的工作可能就会源源不断地分配下来。所以,你最好充分利用给定的期限,按自己的喜好安排时间。

我的观点是:快马加鞭将事情做完,剩下的时间你就能随意支配了。

所以我绝对不会在给定的期限之前上报工作结果。就算已经做完了,也会等到期限的最后一刻才上报,多出来的时间就用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反过来,如果交给你的是喜欢的工作,那当然是做完之后越早上报越好。早提交,就有资本主动地要求做这项工作的后续工作。

寻找兴趣与工作的交叉点

当你以最高效率解决掉讨厌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这剩余的时间当然不可能用来钓鱼或玩游戏。但却可以读读资料或学习些专业知识,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充电。

对于加班,我的看法也是相同的。

虽然有的公司以“杜绝加班”为目标,但目前的社会上却依然将加班视作理所当然。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能力高低的差距。明明应该是不把工作拖到下班后的人更为优秀,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却无法丢下一句“那我就先走啦”,然后潇洒下班闪人。

今天的工作明明都已经做完了,但我们却不好意思先走。尤其是如果还是刚进公司的新人,就更不敢比其他人先走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曾经如此。

私下里,我很喜欢玩电脑。所以每次被迫加班时,我都会沉浸在电脑世界里,研究电脑的功能,或者上网调查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如今由于我精通电脑软件的功能,无论是做PPT汇报,还是整理数据资料,我都能以相当高的效率完成。

诸如此类位于兴趣与工作的交叉点上的工作还有很多。空闲之时埋首于此类工作,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还能降低被委任讨厌工作的频率,何乐而不为呢?

快乐转变法则8

工作时间摸鱼→自我充实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哈佛的青春不迷茫: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哈佛的青春不迷茫: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的最好礼物

    创建于1636年的美国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无论是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堪称世界品质。300多年来,哈佛大学先后培养出数以百计的重量财富精英,为商界、政界、学术界及科学界贡献了无数成功人士和时代巨子。正如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哈佛靠什么打造了这些巨人?他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融合《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文本,同时结合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实用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第二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的职场风气、喧嚣的职场环境、只说不做的的低执行力等职场问题入手,对原文进行最新的解析。
  • 只赢不输

    只赢不输

    为了找到一条不必赔上生活也能事业有成的新路,两位作者开始满世界寻找一种新的榜样:一群事业上超级成功,同时又生活得幸福而平衡的创业者们。这25位新生代创业明星在书中站出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如何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提高效率,避免精力和时间的浪费,从而在实现工作游刃有余的同时,更能从容兼顾生活之乐。你可以继续为了工作而“暂时”放弃其他,或者你可以趁早意识到,只有相信并用心,平衡的生活才会来。“只赢不输”是完全可能的,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随的趋势。
  • 山洞里的大师(下)

    山洞里的大师(下)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灾,美国人进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萧条时代。本书作者,当时全美国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师和领袖,《宗教科学》、《心理科学》杂志的创始人拉尔森的事业也同样受到重创,然而,他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慌。拉尔森看到无数的人在股灾、失业的困境中精神崩溃,不愿面对人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重拾信心,度过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萧条初期间,拉尔森远离城市,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洞里隐居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里,他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写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 硅谷禁书

    硅谷禁书

    每个人都想过上最幸福、最圆满的生活。你所需要的,就是找到走向这一目标的伟大途径。而这一途径的秘密,就隐藏在《硅谷禁书》的字里行间。它会使你实现梦想,超越自己。
热门推荐
  • 墨守青玦

    墨守青玦

    我曾经的心愿被毁的干脆 唯一厌恶的也那么干脆现在却又不明了了尔为看客,心有不甘-----我来岸上不是为了片刻之欢,是为了永生难忘。
  • 落衍人生

    落衍人生

    从白雪公主变成灰姑娘,赵清落一朝成长,不再懦弱。当遇见温柔体贴的涵哥哥、“冰山王子”严听衍……时,为了家人,面对未知的未来,她又该何去何从?埋藏数年的真相逐渐水落石出,命运又该如何安排?“纵使我爱得遍体鳞伤,你依旧是我此生唯一的梦想”“此生不是你,我便永不爱”
  • 无悔足球梦

    无悔足球梦

    那不只是足球,那是我整个的青春。因为足球,我哭过笑过,也许我们都有过球星梦,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球星。可那又怎样,我们经历过,我们努力过,那么便无悔了
  • 学长请勿自恋

    学长请勿自恋

    “我对学妹不感兴趣。”“我对学长也不感兴趣。学长能不能不要这么自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有人说,控制世界的是美国,而控制美国的则是犹太人。在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一半以上,在美国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则三居其一。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有18名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历史上,则更是出现了若干世界级的金融巨头、实业家、银行家。超级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华尔街的奇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罗思柴尔德家族,享誉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家族;格林斯潘,曾掌管美国经济命脉的美联储前主席;布林,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 超能战帝

    超能战帝

    全球进化,重启异能时代。霸体觉醒,成就最强战帝。
  • 异界之英雄联盟装备系统

    异界之英雄联盟装备系统

    武帝:“你若能接下我一招,我便退隐山林,不过问江湖之事!”牧离默默把女妖面纱装备上去。“前方就是万丈深渊,看你往哪跑?”牧离望了一眼守护天使的冷却,淡淡一笑,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今日宗门考核,比各位的速度,请大家做好准备。”牧离开启,舒瑞娅的狂想曲,正义荣耀,幽梦之灵,幽灵疾步,闪现。用金身渡九天雷劫,女妖面纱防人偷袭。带着装备纵横整个异界。
  • 天球之旅

    天球之旅

    《天球之旅》是一中篇幻想小说。小说中讲述了几个青年学生在山间写生,意外地被天球人(既“外星人”)“请”上他们的星球做客,从而发生的一系列希奇有趣的故事。这里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异样的思维理念,有对科学的展望,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对民风民俗的设想,更有对自然法则的大胆挑战。
  • 也曾挚爱这个世界

    也曾挚爱这个世界

    是一个双相障碍患者(初二丶十四岁)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