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1200000045

第45章 人物春秋(2)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人,生卒年不详。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授官行人,不久,擢升为御史。因不畏强暴,弹劾权奸严嵩父子而名扬天下。

邹应龙身带西北人的直率、坦荡,心系黎民百姓。面对严嵩父子的专权纳贿,残害忠良,邹应龙冒死上书《劾严世蕃父子疏》。明世宗阅奏后,为其忧国忧民之心感动,将世蕃斩首,严嵩革职,抄没家产。邹应龙劾倒了严嵩父子,为国为民除了大害。

明穆宗时,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朝弼骄横一方,“廷议遣大臣有威望者镇之”,邹应龙秉公执法,查实其罪状,押解京师治罪。

由于邹应龙秉公严明,故树敌颇众。东厂太监冯保,衣装有僭越之嫌,应龙劝而不听,遂“劾保僭肆”,遭冯保忌恨。

查办沐朝弼,得罪沐的后台靠山宰相张居正。但他仍忠心耿耿,恪尽职守,不为之动。

万历初,邹应龙奉诏平定云南铁索菁及藏族拇拨等人的叛乱,部将被侬兵族所败,邹被巡按御史郭廷捂、给事中裴应章等人弹劾,于是被“削籍”为民,卒于家。后复应龙官,赐祭葬。

邹应龙为官刚直清廉,死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所著诗文大多散失,《劾严嵩父子疏》收入明万历《临洮府志》中。

(14)郝璧

郝璧,字仲赵,号兰石,明代兰州人。生于明万历中期,卒于清顺治末年。

崇祯十二年(1639年),郝璧中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政府任命郝璧为太常博士,不久又升为给事中(谏官)。任职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改革祭祀典礼制度,主张删繁就简,突出主要礼制;二是多次上疏,有漕运、盐法、河道诸议,中心内容是治理黄河。他主张“引黄夺淮”、“疏通故道”,并提出通航、灌溉综合利用的意见。清廷接受了他的意见,治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后来,郝璧以黄门侍郎身份赴江西南昌和浙江主持乡试,坚持以“质”选取人才,选取200百多人,得到了朝廷的赞许。

郝璧晚年回到扬州,著述讲学。他把往年的文章、诗篇按年代分为18卷。死后由其学生编为《兰石集》、《罗疏斋集》刊行于世。今存的《兰石集》收有各种文体的文章246篇,诗词铭颂1108首,30余万言。其诗文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造诣,受到同时代文人的推崇。

郝璧晚年清贫,客死在扬州。死后,仅“遗书数箧而已”,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为官清廉的高贵品质。

(15)岳钟琪

岳钟琪(1676—1754)字东美,号容斋,原籍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市),名将岳飞之后。明万历间,其高祖父落籍兰州,遂为兰州人。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他任四川永宁协副将。时准噶尔扰西藏,岳钟琪奉命率军随定西将军葛尔弼入藏,直抵拉萨,一举歼灭了拒不投降的里塘第巴,“擒首逆七人从而使巴塘第巴惧,献户籍”。因战功显赫,后升为四川提督。

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授岳钟琪奋威将军,征讨罗卜藏丹津事宜。岳钟琪以少胜多,“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出师十五日,斩八万级”,青海平定。青海叛乱后不久,新疆准噶尔部有企图进行分裂活动,雍正任命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平定了叛乱。

屡建奇功的岳钟琪声名显赫,同时又握有兵权,这令满族大臣心生不满,后他被弹劾入狱五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川金川酋长莎罗奔等发动苗民叛乱,朝廷重新启用岳钟琪,他不负众望,平定了叛乱,于是他又因功重返朝堂。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又出叛乱,岳钟琪岁年事已高,但国难当头,他义不容辞。于是,他主动请缨亲自带兵平息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这位战功显赫,功勋卓著的武将卒于资川(今四川省资中县),享年78岁。乾隆皇帝有感于岳钟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做出的功绩,称岳钟琪为“三朝武臣巨擘”。

(16)唐琏

唐琏(1754—1836)字汝器,号介亭,一号栖云山人,兰州人,终身布衣,时人称“隐君子”。他是清代兰州著名的书画家,集多种技艺于一身,尤善书画,在中国书坛画苑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琏学书习画非常刻苦,功力深厚,有意到笔随之妙。他的书法,古朴雅健,苍劲有力。楷书、行书和草书“效法钟王,得其神髓”;篆书“专学李斯,肖其古朴”,而更“独饶秀逸之气”。他“尤擅汉隶,特精小楷”,书法体型特异,号为“童子体”。他说:“学书不贵形貌,筋骨精神尚焉”,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他论画主张“骨格清奇,笔意生动”。他画的《秋山萧诗图》,具有苍茫古秀,千沟万壑之势。《古木寒鸦图》,树身老状离奇,枝乱二整,简而有趣,寒鸦数十,姿态横生。其他画点染云山,随意挥洒,水木清华,生机勃勃,情趣横溢。清嘉庆时,国子监祭酒法式善对他画的《诗龛图》大为赞赏,称“眼空黄鹤楼,心荡洞庭水”。

唐琏除精工书画外,还以行医买药自治,“淡饭充饥肠,读书务农圃”,著有《松石斋集》等。

(17)秦维岳

秦维岳(1759—1839)字觐东,号晓峰,兰州人,五泉书院创始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被授职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国史,后晋升都察院御史。

少年时代的秦维岳,刻苦勤奋,立志报国,并受其父捐资助学影响很深。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清廷风雨飘摇的年代,而他却能“出淤泥而不染”,从善如流。针对日益严重的漕运积弊,他直言敢谏,并提出改良的基本措施。在两任湖北盐法道期间,修明政治,体察下情,使吏治刑狱,肃然一清。

作为名儒,他又时时不忘捐资助学。同时,他潜心文学,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著有《皋兰县续志》一书,文辞优美,深入浅出,为后人研究皋兰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秦维岳因母病逝辞官回兰守孝,从此再未出仕。在兰州,热心公益事业,兴学从教,培育人才,捐资创建五泉书院,并先后被聘为五泉、兰山两书院山长为了激励学子专心于学业,他赋诗“惜阴当趁中年进,砥行惟从介节先”,以训勉学生。

秦维岳以高洁的作风为官,以严谨的态度为学,以热心的姿态助教。他上为朝廷,下为苍生,鞠躬尽瘁,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后人不断奋进。

2.近代名人

(1)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1792—1850)字少穆,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在遭诬陷被遣戍伊犁途中及东返时,曾两度来到兰州,作数日短暂逗留。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九日,林则徐进入兰州城,慕名拜访他的客人络绎不绝。之后的几天里,诗酒往还,游览风物,参观名胜。七月三十日,林则徐“答拜各客”。陕甘总督的富呢扬阿设宴款待林则徐,并伴同游赏督署后花园(今市委大院),那里给林则徐的印象是:“园甚宽整,连及北城,之上有楼曰‘拂云楼’,登楼望北岸诸山,俯瞰黄河,眼界颇佳,其下有小碑林,镌怀素、米、董诸帖于壁,皆那文毅公所留物也。”八月一日,林则徐上午“为人书联、扇”,并接待访客。下午,他出兰州西关,答拜兰州道云麟,参观汇园,“其地依山面河,有亭榭花木之胜。”八月二日中午,陕甘总督富呢扬阿邀林则徐共进午餐。八月四日,林则徐应甘肃布政使程德润之邀,意在饯行,席间程德润赋诗送别,林则徐也作了题为《程玉樵方伯德润饯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己有园次韵奉谢》的七律二首,抒发忧国忧民之襟怀。八月七日,林则徐出兰州西门,过黄河浮桥离兰西去。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受朝廷任命,署理陕甘总督,于次年(1846年)三月返回兰州,三月二十日授陕西巡抚。六月二十四日离开兰州,前往西安赴任。

(2)朱克敬

朱克敬(1792—1887)名亦轩,字香荪,兰州人。朱克敬少年时读书刻苦,但因出身贫寒,只得流寓云贵,后来到湖南,捐官为龙山县典吏。在任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尽己之力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朱克敬生活的时代,清廷已苟延残喘,各地起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朱克敬深感中国将有“千古未有之变”。他主张清廷派人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

朱克敬不但是一名爱国之士,更是一位著作甚丰的诗人。

他的诗意境幽远,常常具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写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相关诗作,为后人研究太平天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位卑未敢忘忧国”,朱克敬关心国事,思想超前,为后人景仰。著作有《鹧言内篇》等多种,收入《挹秀山房丛书》中。

(3)马世焘

马世焘(1809-1875)字鲁平,回族,兰州人。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博学能文。

马世焘少年师从平番(今永登)寿山先生学诗,懂得“读书当先正本原,愿将学业溯源头”的道理,博涉群书,学业大进,后在十四七岁时考中举人。

同治年间,河湟多事,民生疾苦,然而兰州大吏议办房捐。面对民不聊生的惨景,马世焘以“疮痍未起,若复剥削,民何以堪?”为由毅然上书谏阻,才使百姓免于涂炭。

马世焘关心民生疾苦,更关注社稷之安危。同治五年(1866年),兰州被围,马世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他深夜缒城而出,大义凛然去见敌军。他晓以大义,最终说服围兵,才使兰州得以解围,同治帝赐书褒奖并授予官职。

马世焘学问渊博,贯通中西,著作颇丰。著作有《四书集注解释切要》、《日新堂诗文集》各4卷,惜佚。现仅存《枳香山房诗草》2卷。左宗棠读其著作后,赞不绝口,函拟保荐,亦被马婉言拒绝。左宗棠钦佩马的为人,撰联书赠:“钟鼎山林各天性,风流儒雅是吾师”以表达钦慕之情。

马世焘在皋兰书院、五泉书院当山长时,授徒数十年,桃李满兰山,著名学者张国常就出其门下。

(4)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清朝大臣,道光举人。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

同治年间,沙俄侵占我国西北部领土。国难当头,左宗棠主动请缨西征,清廷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凭借过人的胆识与智谋,他仅用半年时间即平复北疆大部,次年便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全疆领土。后连续五次上书清廷在新疆建省,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设立行省,对新疆的安定、发展和为西北边防的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时,在兰州创办制造局和织呢局等近代工业,拉开了西北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他对甘肃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甚为关注。在他的力陈下,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廷允准甘肃分闱取士。光绪元年(1875年),贡院建成,士子欢腾。驻甘期间,他又主持扩建、修葺兰州城池,整修陕甘道路。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下令在陕甘大道两旁栽种耐旱的杨、柳树和榆树26万余株,他认为这样可以美化环境、荫旅行人、巩固路基,人称“左公柳”。诗赞:“上相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位为官清正廉洁、为甘肃做过巨大贡献的湖南人将永驻陇人心中。

(5)吴可读

吴可读(1812—1879)字柳堂,兰州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河南道监察御史、吏部主事等职。著有《携雪堂诗文集》。

吴可读生于兰州一个耕读世家,生性颖悟,尤善诗文。在主讲甘谷朱圉书院时,他就因材施教,号召学生眼睛向下,仔细观察,“诸生何处觅文宗,绝妙文章到处逢。”在主讲兰山书院期间,培育弟子要关心国事,砥砺品行。另外,吴可读在帮办甘肃团练、宣传牛痘免疫、帮助左宗棠设立贡院一事上贡献颇多。

吴一生铁骨铮铮,最为后人乐道的是死谏慈禧。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穆宗病卒。慈禧太后立醇亲王之子载湉为咸丰次子,其用意是她仍可以继续垂帘听政。这一举动有违祖制,但众臣敢怒不敢言。然而身为吏部主事的吴可读却决心以死抗拒。光绪五年(1879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是同治皇帝的大葬日,吴自杀身亡,遗书中严厉斥责慈禧的行为,并要求载湉生子后,仍旧承继为同治之子,使“大统有归”。慈禧震动,下懿旨宣示:“将来诞生皇子,……其继大统者为穆宗毅皇帝嗣子,……至吴可读以死谏言,孤忠可悯,著交部照五品官议恤。”吴可读成功了。他的丧礼十分隆重,并在北京设立吴公祠,以示纪念。

(6)张国常

张国常(1836—1907)字敦五,号冬坞,兰州人。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主讲兰山书院达30多年,人才辈出。他高瞻远瞩,志虑清纯,品德高洁,治学严谨,堪为典范。

张国常虽受儒家忠君思想影响,但他不抱残守缺,能与时俱进。光绪十六年(1890年),陕甘总督杨昌浚在兰州创设电报局,栽电杆,架线路,适逢旱情严重,部分绅民由于封建迷信,谣传是栽电杆破坏了风水所致,群议拔除电杆以缓解旱情。张以地方大绅身份出面解释劝说:“电杆与旱情风马牛不相及,尔等勿轻信谣传”,群情渐次安定,电信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甘肃各地改书院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下诏停科举,兴学堂,士大夫都对此迭出怨言,而张却认为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

张国常一生潜心于教学与研究,著述甚丰。其中有《听月山房诗文集》30卷,《重修皋兰县志》30卷,《甘肃忠义录》30卷,《土司蕃族考》1卷等。《重修皋兰县志》是通体志书,考证翔实,是一部研究兰州的重要参考文献。

张国常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声名远扬,至今遗风犹存。

(7)马保子

一提到清汤牛肉面,人们便会立即想到兰州。牛肉面以美味可口、经济实惠而名闻兰州,享誉全国乃至世界,号称“中华第一面”。清汤牛肉面的创制者就是马保子。

马保子,晚清民国时兰州人,回族。从1915年起,他沿兰州街头挑卖热锅子牛肉面谋生,面适合大众口味富有营养,价格适中,生意逐渐红火。至1919年,积攒薄利,在兰州东城壕北口租的一间低矮铺面,现煮现卖,打出清汤牛肉面的招牌,开创了第一家牛肉面馆。这种牛肉面比热锅子牛肉面好吃耐嚼,食客众多。至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经营面馆。马杰三下功夫,反复试验,终于将牛肉面的质量提高到:汤要清者亮,肉面要烂者香,面要细者长,的意境。以至食客大增。又租得对面一间铺面、一间套房,摆方四张小方桌,食客即可坐下就食。20世40年代,马保子清汤牛肉面迁至南关什字繁华地段,两间木楼,生意红火。1946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莅临兰州,亲尝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后赞不绝口,由于于右任的赞誉,东南一带人士来兰州,多寻找面馆,品尝马保子清汤牛肉面。

(8)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青少年时期曾随侍在兰州为官的父亲谭继洵游历陇上,豪情壮志,赋诗寄怀,足迹遍兰州。

谭嗣同在兰州期间,曾住在甘肃布政使署。署内多鸽子,且生性灵异,传说能随印信往来,兼可守护藩库。谭嗣同对此亲眼目睹,写到:“甘肃布政使署多鸽,《池上草堂笔记》记其灵异,皆不诬,岁出帑百余金,酬其守库之劳”。兰州夙产牡丹,昔以金天观、潜园、藩府后花园为最盛。谭嗣同记到:

“甘肃故产牡丹,而暑中所植为冠,凡百数十本,著花以百计,高或过屋”。

谭嗣同在兰州时,为名胜古迹写了弥足珍贵的诗篇。如《由秦陇赴兰州道中即事》云:“怪石逼人道旁立,乱山迎客点头来。”《兰州庄严寺》云:“访僧入古寺,一径苍苔深。

同类推荐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热门推荐
  • 仙魔圣神

    仙魔圣神

    【我们是人,是鬼是魔也是神!】我有一道,可灭混沌须臾!我有一法,可刹仙魔神明!我有一诀,可斩虚鸿天地!我有一招,可行横扫无敌!我有一式,可葬寂无自己!…天道浩瀚,众生如尘,谁人不死?圣神之者,大武狂魔,唯我!…一个猖狂的穿越之魂,窃华夏无上神魔传承,过沧溟真命,斩帝神,炼樊古,晋紫极,大闹诸天万界,闯出一条乾乾晟天大道。苏忘聪:冲冠一怒为挑衅,一命至死战方休!
  • 天启寒武

    天启寒武

    但是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只为一个目的:活下去。
  • 攻情掠爱·二嫁绝情暴君

    攻情掠爱·二嫁绝情暴君

    从小她便和年龄相仿的十二个女童一起长大,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及十八般武艺!十八岁那年门主却下令只允许留下四人!那一夜,血溅三尺,女子美丽的容颜扭曲不复,只为活命!活下来后,她便做为陪嫁丫鬟远嫁云沧!一嫁!陪嫁入宫之后,她阴差阳错的闯入了他的浴池还与他肌肤相亲!第二天就被封妃,成为众矢之的!他对她百般呵护,万般柔情,直到成为后宫第一人!她的防备一丝丝瓦解,而在毫不犹疑将处.子之身交托与他时,那个神秘女子睁开妙目霎那,她被弃之如草芥。圣旨一道,废黜她淑妃头衔,成为天牢死囚!他揽着身侧女子的纤腰,红艳的唇畔轻启,云淡风轻:“你于我始终无足轻重。”十三天,她清楚的记得这个数字。双眼被挖,精致的容颜被毁!十指被废,经脉俱碎!脊骨生生被敲断,再也爬不起来!死的时候,被残忍的扒皮!全身无一处完整!二嫁!重生后的她是漠狼国臭名昭著的公主,舞技超群,绝艳无双!一举一动,倾倒城池!传闻她祸乱宫闱,与其皇兄有染,红墙内醉生梦死!更是使用巫蛊之术,毒害谏臣!传闻她是被群臣十八道谏书才“赶出去”的和亲公主!她远嫁云沧的那天,举国欢庆!再次入宫,她身着薄纱,妖娆地卧在莲花制成的贵妃榻上,媚眼如丝,她缠上他精壮的腰身,潋滟红唇狠毒道:“凤华延,我回来了。我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女主先弱后强,果断复仇!撒花~推荐新文:《王爷的惑心小宠》http://novel.hongxiu.com/a/541492/
  • 阴间轶事

    阴间轶事

    她,一界之王一殿秦广王;他,平凡人类会点道法;千年前到底是什么事?为何忘了回忆?喝了孟婆汤?一见到她就会头痛,这是相生相克吗?魔王魔后的魂,到底该何去何从?最后,真的要承受那痛苦吗?
  • 鬼故事灵异事件合集

    鬼故事灵异事件合集

    短篇恐怖故事合集!!虽然文字篇幅很短但是却很吓人...看后背脊发凉!胆小勿入
  • 千千晚星置尘外

    千千晚星置尘外

    小时候天上有好多的星星,她以为星星永远不会变,哪知,那时的星空只会存在记忆里了,就像那是的他也只存在旧时的记忆里
  • 逍遥异世,魔腥邪神

    逍遥异世,魔腥邪神

    每个人都有一个面具,而我的面具就是风流倜傥,放荡不羁!谁又能真的懂我?笑傲江湖,看破红尘。一杯浊酒,浪迹天涯。笑!谁痴?谁狂?为吾魔腥,邪神!
  • 网游之大神别追我

    网游之大神别追我

    “你的时代,你的网游,欢迎来到Lv世界。”她,犯二少女,总是在不该犯二的时候犯二。打得过敌人,斗得过白莲花,却败在了大神膝下。【私聊】晓夜微白:我们成亲吧。【私聊】倾城倾梦:大神,你确定你没有表错人。她欢欢喜喜的和大神成亲。...【私聊】倾城倾梦:我们离了吧。[系统]:倾城倾梦提出强制离婚,本系统宣布倾城倾梦和晓夜微白之间的感情破灭,离婚成功。...“你还要闹多久。”“我要闹你这一辈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也有一种爱叫做此生陪你闹。
  • 许你一世汪洋情深

    许你一世汪洋情深

    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爱。一句戏言,她闹,他笑。他一直在身后默默守护,陪伴……青春,拔节的疼痛……他说:白皊,我喜欢你,许你一世汪洋情深。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唯有,那句戏言,他一直守护成诺言……她说:汪海洋,你真傻……
  • 不义春秋

    不义春秋

    人间哪有公平事,人间怎有逍遥人。一杯浊酒,一盏粗茶,一碗淡饭,一世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