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2300000016

第16章 行为心理学(2)

趣评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人们总是会根据这个法则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笑话中的心理学

“期望价值理论”是动机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倾向于采取能导致最好结果的态度,拒绝采取可以招致不良结果的态度。人们在决定态度时力图扩大主观效用,主观效用是某结果的价值与该态度产生这种结果的预期的乘积。

举个例子,你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买车的决策,考虑买赛车还是买家用车,在比较时,你认为几乎可以肯定(高预期)赛车是更有趣的(高正价值)。但是也有某种可能(低预期)赛车修理时花钱多,然而你有个哥哥会修车,你认为花钱不会太多(低负价值)。这时肯定的高正价值超过了不肯定的低负价值,所以你决定买赛车。

◎ 给别人一个机会——一致性理论:人们为什么选择世界名胜为目的地

一个病人第一次去看医生。

“关于你的病情,你来这儿之前请教过什么人吗?”医生问。

“只问过拐角药房的老板。”病人回答说。

那位医生最讨厌那些不是医生的人常常向病人提供意见,他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这种情绪:“那个傻瓜给你出了什么馊主意了?”

“他让我来找你。”

趣评

由于医生不喜欢药店的老板,当药店的老板为病人提供了医生赞成的信息时,医生并不会感到愉快,所以为了降低内心的冲突医生不得不试着做一些调整:改变对药店老板的负面态度。

笑话中的心理学

一致性理论是由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于1955年提出的,研究了当信息源提供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是否会引起态度改变的问题。

“一致性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一个人既喜欢自己的朋友,同时也喜欢看美国电影,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朋友表示喜欢或者不喜欢美国电影——朋友则成为信息源,对美国电影的评价则成为信息对象,两者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这个人对两件事都持有一样的态度,他就会感到愉快,无须改变原态度;而假如朋友表明他不喜欢美国电影,这时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

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者放弃对朋友的感情,或者与朋友一样同样不喜欢美国电影。一般而言,人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往往不能明确地意识到。

“一致性理论”涉及3个变量。

(1)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

(2)个人对信息源所评论的事件的态度;

(3)信息源对于事件的论断性质。

这一理论概括起来就是:如果人们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人们赞同的看法,他的论断将符合人们的参照点;如果人们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人们不赞同的看法,或者人们不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人们赞同的看法,那么他的论断将不符合人们的参照点。体验到不符合的人就会改变其对信息源或者信息源所评价的事物的态度。

按照“一致性理论”的观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旅游时,总会选择那些知名旅游地点为目的地。这是因为那些知名的旅游地点为游人提供的服务具有品质保证,它们为游人提供的愉快和便利是可以预见的,按照概率论来推断,在这些知名旅游景点遭遇不愉快经历的风险是很小的。

◎ 你的家也被卷走了——认知失调理论: 为什么有的人会毕生从事不喜欢的工作

堪萨斯州的一个乡村牧师去英国访问后回到了家乡,刚下火车,他便在车站碰到了他所属教区的一个教民。

“我们那里出了什么事吗,希拉姆?”牧师问道。

“先生,不幸极了。一场龙卷风卷走了我的家。”教民回答说。

“亲爱的,”牧师同情地说,“知道了,但我不感到惊奇。希拉姆,你记得吗,我早就警告你,要你注意你的生活方式。恶有恶报是谁都无法回避的。”

“先生,龙卷风把你的家也给卷走了。”希拉姆说。

“是吗?”牧师说,“阿门,上帝以为我去英国不回家了。”

趣评

按照牧师的逻辑,只有那些不注意生活方式的人,他们的房子才会被龙卷风卷走。然而,牧师作为一个注意生活方式的人,他的房子也被卷走了,此时,牧师的观点和现实世界的事实便出现了冲突,为了缓和这种冲突,牧师便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上帝以为我去英国不回家了”——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所解释的正是这种现象。

笑话中的心理学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人们将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这便会让你产生内疚的情绪。一般而言,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比如你与你喜欢的人一起从事很多活动,对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你则爱理不理。但有时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比如一个人认为吸烟有害身体,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要吸烟,但是有一次,这个吸烟的反对者却与同事一起吸了烟。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不舒服感,这个人便为自己的吸烟行为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与同事一起吸烟,有助于让自己得到他们的认同,可以为自己带来和谐的职场关系。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让3组被试者从事重复乏味的作业1个小时,然后让第1组被试者向其他人说明作业的真实情况,让第2组和第3组被试者把作业说成有趣好玩的,第2组和第3组唯一的区别是,第2组的被试者获得了1美元,第3组被试者获得了20美元。最后,问这3组被试者对作业的态度。

实验结果显示,第1组被试者表示出最消极的态度,但是第3组被试比者第2组被试者表示出更消极的态度,实际上只有第2组被试者对作业表示出积极评价。对于第2组和第3组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别,实验者认为,第2组被试者只得到了1美元,他们认为为了1美元的报酬撒谎显然说不过去,这时,第2组被试者便出现了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失调,第2组被试者便改变了自己对于作业的态度,对于作业给予了正面的较高的评价。而第3组被试者获得了20美元,20元钱的报偿足以诱使被试者说出与自己体验相反的话,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所以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评价,仍然认为作业十分枯燥乏味,自己只不过是为了钱而向其他的人撒谎罢了。

在现实的事业选择中,有的人毕生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是十分厌恶的,但是他们仍然为这份工作付出了大半生的时间,其中的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这份工作薪水比较高,他们只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薪水而工作,因此接受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并不会让他们出现认知失调,由于具备高薪这个诱因,他们便会认为接受自己所厌恶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

◎ 莫名其妙——自我实现的诺言:心想事成的秘密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炸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年轻人越想越是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他妈的,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趣评

你怀有什么样的期望和信念,生活便回馈给你什么样的人生。

笑话中的心理学

关于“心想事成”,很多人或许会想,所谓的心想事成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正所谓“三分人事,七分天意”,至于能不能心想事成,主要还取决于上帝的想法。然而,心理学家却通过实验证明,如果你怀有好的期望和信念,你便可能看到你所希望的事情的发生。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誉为“自我实现的诺言”,指的是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试想,某一天,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如果在参加聚会前,你便认为这个聚会非常无聊和浪费时间,当你参加聚会时,你的感觉很可能与你预期的一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1~6年级中各选3个班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他们认为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他们把“大器晚成”的学生名单提供给了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1次测得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对那些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后来人们便把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也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古希腊神话的一个故事——塞浦路斯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宗旨可以概括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的,而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振动频率,因此,世界上才出现了纷繁各异的事物。无论是像桌子和椅子等有形的物体,还是思想和情绪等无形的东西,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组成的。比如,一排音叉,当你敲响其中一个,音叉发出清脆的高调乐声,没多久,其他的音叉也会发出同样高调的乐声,它们的声音会互相应和,产生共鸣,甚至越来越大声。

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人们的意念和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是有频率的,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也就是说,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是你大脑的思维波动所吸引过来的,所以,你将会拥有你心里想得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这就是如今风靡世界的“吸引力法则”。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吸引力法则:无论你的注意力和能量集中在哪个方面,也无论这种注意力或者能量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都在吸引着它们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便是如何心想事成的秘密:持续关注那些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事物,并认为其是可以达到的。

◎ 后来怎么了——安慰剂效应: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有一位医生对他的同事说:“让病人用精神治疗法治病,有时也会起副作用。”

同事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次我接待了一个神经衰弱者,”医生说,“我劝他到气温高的地方去休养一段时间,他说经济能力不允许。我便让他在屋顶上画一个太阳,然后整天想象着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干活。”

“后来怎么了呢?”同事急迫地问。

“唉!后来,他中暑了!”

趣评

心态就像是你发给未来的一张订单,你的心态如何,你便会获得如何的回报。

笑话中的心理学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为“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该词意思为“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使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并不鲜见。因此,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都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比如,医生利用安慰剂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患者对某种药的疗效坚信不疑时,就可以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几十年行医生涯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来到他的诊所后,会释然地对他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这些患者的良好感觉可能出自如下原因: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他们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患者所出现的这种现象与“安慰剂效应”大同小异。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有实验为证。实验者将被试者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其中A组服用一种温和的镇痛药;B组服用色泽形状相似的假药;C组接受针灸治疗;D组接受的是假装的针灸治疗。试验结果显示:4组人员的痛感均得以减轻,4种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镇痛药和针灸的效果并不见得一定比安慰剂或安慰行为更为奏效。

实际上,人类已经有相当悠久的使用安慰剂的历史,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没有任何疗效的粉末,而病人在不知情中却从这些粉末中看到了希望。结果,一些病人果然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鼠疫和猩红热等“鬼门关”。

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安慰剂效应”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一队战士在阿尔卑斯山的风雪中迷路了,凭借一张地图,他们扎营熬过了风雪,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两天后顺利回到营地。当他们讲述着这张非凡的地图时,人们却发现,这是一张比利牛斯山的地图。有的小孩子非常胆怯,他的父母便告诉他上天已经偷偷地赐给了他勇气和力量,结果这名胆怯的儿童积极地参与了学校的很多活动,还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些从小长在城市的人到了乡村后,他们感觉乡村的泉水十分甘甜,然而他们所喝到的泉水不过是同伴所带来的普通矿泉水——种种现象表明,积极的自我暗示虽然不会改变外在的客观世界,但对人们的情绪和态度塑造却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同类推荐
  • 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册,本书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做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管理、解决学生问题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 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本书是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全程记录抑郁症男孩G的治愈过程的咨询手记。作为业界第一部抑郁症案例的全程记录,顾歌通过真实生动的心理咨询对话中,对抑郁症男孩G深入分析与专业解读。此书由SMG《相约星期六》主持人倪琳、朱桢,《生活启示录》编剧王丽萍以及《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等业界名人联袂推荐。出版方漓江出版社表示,这本《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堪为心理咨抑郁者的自助宝典,咨询师的咨询指南。对于抑郁症患者,以及想要了解、帮助他们的亲友,都是一部答疑解惑的宝典;对于咨询从业者和普通读者,也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优秀读物。
  • 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本书对面对心理异常、人格缺陷、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心态和不良嗜好、怪僻等一系列心理、生理不适应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并对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与调试作了详尽的剖析与说明。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热门推荐
  • 论魔鬼进化论

    论魔鬼进化论

    魔鬼小杰这是两个人,前传是小杰后传是魔鬼另注头一次写小说,喷的轻一点……
  • 萌闯仙途:狐妃,哪里逃!

    萌闯仙途:狐妃,哪里逃!

    “尊上,龙三太子向我表白了,要不要答应呢?”某人淡淡看了她一眼:“随你!”次日,龙三不知被谁揍成猪头,再也无脸见她。“尊上,魔帝向我求婚了,要不要答应呢?”某人再次淡淡看了她一眼:“随你!”次日,魔帝不知道被谁打成了终身残废。“尊上,我好像嫁不出去了!”某人冷哼一声,一把将她按倒……
  • 内双

    内双

    感情,从来都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 魔思

    魔思

    世间本无魔,却因人而起。万般皆缘起,魔径亦为道。从前,世间无真魔,我之后,世间同样无魔,疯的是魔,亦是我之心…
  • EXO我的梦境男友

    EXO我的梦境男友

    剩女慕可琪收到了一个梦境的订单,好奇的她穿越到自己的梦境世界。她穿越到了一所学院,在这里,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美男和自己的好闺密,然而,她也不知不觉深陷梦境。
  • 一生为赌

    一生为赌

    君临天下,为祸苍生。一代暴君,为爱而生。
  • 安生你还好吗

    安生你还好吗

    [cp]顾安,顾安薇,顾晨,言笑,苏哲,肖莹,叶尘星。命运环环相扣。如果没有叶尘星的再次出现,如果各自安好,如果没有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该多好。可惜世间怎会有如此美妙的事情呢。[情景一]“你们会在一起的相信我。”闺蜜的预言。“可是我们不会有结果的。”[情景二]“我们在一起好不好。”深情竹马的告白。“你喜欢我吗?”[情景三]“你在不谈恋爱就老了,你真想别人把你当同性恋啊!”朋友的忠告。“我还年轻,不着急的。”[情景四]“我还以为你会吧这书压箱底呢。”腹黑哥哥的玩笑。“您老可别打趣我了。”[情景五]“别怕以后你还有我。”胜过亲情的友情。“那如果有天我伤害到你呢?”[情景六]“嫁给我吧!我们已经错过一次了。”前男友的求婚。“我已经不完整了……”又甜又虐,欢迎入坑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一个不被祝福的男孩

    我是一个不被祝福的男孩

    是我妈一个朋友的真实故事,其实挺绝望的,就一章。
  • 我没想当明星

    我没想当明星

    平行世界娱乐文。 故事从穿成一个过气偶像开始。 【简介无力,请看正文。】……所谓平行世界,就是作者君觉得需要的都有,不需要的都没有,各种乱入别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