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2800000007

第7章 南齐书目录序

【题解】

本文是对《南齐书》校正后写的序,文章在论述了史书写作的目的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创作主张。即:“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何可得而称也。”此虽称“良史”,古代文史哲一家,历史学家兼著作家的多有人在。所以,这也就是曾氏的文学主张。

至于曾氏本儒学观点阐述这个主张,自然对司马迁作《史记》虽有赞扬之辞,而根本上是贬斥的。这是立场观点和学术观点不同的体现。是班固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的继承。《史记》是具有民主精神的,司马迁为出身佣工的造反者陈涉立传,把他跟孔子同样列为世家就是明证。曾氏的反对司马迁,正见出他立场的不对和学术观点的保守。至于文学上的成就,那就不是曾氏几句话就抹煞得了的。

文章最后又回到对萧子显的看法,以及对这部史书的评价,这都是序文应写的内容,显行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原文】

《南齐书》[1],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合五十九篇,梁萧子显撰。始江淹已为《十志》,沈约又为《齐纪》,而子显自表武帝[2],别为此书。臣等因校正其讹谬,而叙其篇目曰: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3],则必得有所托,而后能传于久,此史之所以作也。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之不通,或设辞之不善,故虽有殊功韪[4]德非常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梼杌嵬琐奸回凶慝[5]之形,可幸而掩也。

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唐虞有神明之性,有微妙之德,使由[6]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7],以为治天下之本。号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设,其言至约,其体至备,以为治天下之具,而为二典[8]者,推而明之。所记者,岂独其迹也?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小大精粗无不尽也,本末[9]先后无不白也。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求其旨[10]者,如即乎其人。是可不谓明足以周[11]万事之理,道足以适天下之用,智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则方是之时,岂特[12]任政者皆天下之士哉?盖执简操笔而随者,亦皆圣人之徒也。

两汉以来,为史者去之远矣。司马迁[13]从五帝三王既殁数千载之后,秦火之余,因散绝残脱之经[14],以及传记百家之说,区区[15]掇拾,以集著其善恶之迹、兴废之端,又创己意,以为本纪、世家、八书、列传之文,斯亦可谓奇矣。然而蔽害[16]天下之圣法,是非颠倒而采摭[17]谬乱者,亦岂少哉?是岂可不谓明不足以周万事之理,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

夫自三代以后,为史者如迁之文,亦不可不谓隽伟拔出[18]之才、非常之士也。然顾[19]以谓明不足以周万事之理,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何哉?盖圣贤之高致[20],迁、固[21]有不能纯达其情,而见之于后者矣,故不得而与之也。迁之得失如此,况其他邪?至于宋、齐、梁、陈、后魏、后周之书,盖无以议为也。

子显之于斯文,喜自驰骋[22],其更改破析刻雕藻缋之[23]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夫才固不可以强[24]有邪?数世之史既然,故其事迹暧昧,虽有随世[25]以就功名之君,相与合谋之臣,未有赫然[26]得倾动天下之耳目,播天下之口者也。而一时偷夺倾危[27],悖礼反义[28]之人,亦幸而不暴著于世,岂非所托不得其人故也?可不惜哉!

盖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下之材,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岂可忽哉!岂可忽哉!

【注释】

[1]《南齐书》:纪传体史书。原名《齐书》。北宋始用今名。南朝齐、梁之际萧子显(公元489—537年)撰。原六十卷。今本五十九卷。包括《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子显字景阳,南齐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入梁,官至吏部尚书。时,齐官书《起居注》(中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齐职仪》,江淹(公元444—505年。南朝梁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代)的齐国史《十志》及刘陟、沈约(公元441—513年。南朝梁文学家。历仕宋齐两代,后又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后官至尚书令。与周等人研究汉语四声,于作诗时要求区别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积极影响)两家《齐纪》,吴均《齐春秋》,王逸、熊襄两家《齐典》俱在。子显复请于朝廷,纂成此编。是研究萧齐史基本资料。[2]武帝:南朝齐的第二位君主,萧赜。[3]理:治。法:法则。戒:警戒。[4]韪(wěi):是、对。[5]梼杌(táo wù):古代传说中怪兽名,常以比喻恶人。嵬琐(wéi suǒ):狂怪之人。奸回:奸恶邪僻,此指奸恶邪僻之人。凶慝(tè):凶残邪恶,此指凶残邪恶之人。[6]由:从,跟随。《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7]名:动词,说出来。[8]二典:指《尚书》中记述尧帝的《尧典》和记述舜帝的《舜典》。[9]本末:根本,枝节。[10]旨:主旨。[11]明:高明。周:周全地了解。[12]岂特:岂止。[13]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史记》采先秦以来史书、国家档案,尤重实地采访,记事自黄帝迄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详于战国、秦、汉。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班固曾评为“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汉书·司马迁传》)代表了儒家一派学人对《史记》的看法,其谬误与保守,参见题解。[14]经:指汉代学人整理的儒家经典。[15]区区:自得的样子。掇拾:摘取。[16]蔽害:隐蔽、妨害。[17]采摭(zhí):采摘,摘取。[18]隽伟:同“俊伟”。隽伟拔出:出类拔萃。隽,超出常人。[19]顾:只。[20]高致:高尚情操。[21]迁:司马迁。固:班固,公元32—92年,汉扶风安陵人,字孟坚。父彪撰《汉书》未成,卒,固归家,谋继父业,被人千发私改国史,系京兆狱。弟班超为上书辨白,获释。明帝诏为兰台令史,后迁为郎,典校秘书,使终成汉书。和帝永元元年,固以中护军职从窦宪出征匈奴。四年,帝与宦官合谋杀宪,固被洛阳令捕系,死狱中。[22]驰骋:放纵不羁。[23]藻缋:藻绘。[24]强:勉强。[25]随世:跟随时代。[26]赫然:煊赫、旺盛的样子。[27]夺:摆脱。倾危:危险。[28]悖礼反义:违背礼义。

【译文】

《南齐书》有八篇《纪》、十一篇《志》、四十篇《列传》、共五十九篇,是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开始江淹已写了齐国史《十志》,沈约又写了《齐纪》,而萧子显亲自为齐武帝作了《表》,另自编写了这部书。我们于是校正了它的讹传与谬误,而为它作《序》说:将要用是非、得失、兴坏、治乱的史实来作后世的法则和对后人警戒,那必得托付恰当的撰写人,然后写的史才能流传久远,这是史书写作的目的。然而托付写史未得到恰当的人,那么,有的事实会失掉意义,有的事实会混乱,有的分析道理不通,有的遣词不好,所以即使有特殊功绩,高尚道德及突出的事迹,也将会晦暗而不鲜明,郁闷而不生动,而狂怪、奸猾、凶残、邪恶之人的形迹,也可能侥幸被掩盖。

让我论述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古代所称为好史官的人,他的高明必定足够周全地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他的“道”必定足够适应天下的运用,他的智慧必定足够通晓难于理解的意思,他的文辞必定足够表达难于显露的感情,然后,他的职务就可以相称了。凭什么知道他是这样呢?从前尧舜有绝顶聪明的秉性,有细微高妙的道德,使跟随他的人不能知道,知道他的人不能说出来,他们把这个作为治天下的根本。他们号令所公布的条款,律制度设置的内容,那言辞最简约,那体制最完备,已成了治理天下的工具,而写这两部典籍的原则,推衍一下就明白了。两部典籍记述的,难道只是二帝的事迹吗?那写史的原则,一并跟那精深细微的意义流传了,小的、大的、精细的、粗略的,没有不概全的;根本的、枝节的、在先的、在后的,没有不明白的。使诵读史书内容的人,像处在当时,使寻求史书主旨的人,像接近那时的人一样。这可以不认为高明足够周全地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道”足够适应天下的应用,智慧足够通晓难于理解的意思,文辞足够表达难于显露的感情吗?那么,正当这时,哪里只是当政的人都是天下的学人呢?拿着纸笔而跟随的史官,也都是圣人的门徒。

两汉以来,撰写历史的人离开这些远了。司马迁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已消失数千年之后,从秦火的余烬中,承袭残缺的经典,以及传记、百家的说法,自得地摘取内容,来集中编写那些善恶的事迹,兴、废的起因,又按自己的想法,创制了本纪、世家、八书、列传那样的文章,这也可以称奇特了。然而(他)隐蔽妨害天下的圣人之法,是非颠倒又采摘错乱,又难道少吗?这难道不可以说他高明不够周全地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道”不够适应天下的应用,智慧不够通晓难于理解的意思,文辞不够用来表达难于显露的感情吗!

从夏、商、周三代以后,撰写历史,像司马迁的文章,(司马迁)也不可以不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是不平凡的学人。只是认为他的高明不够周全地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道”不够天下运用,智慧不够通晓难于理解的意思,文辞不够表达难于显露的感情,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圣贤的高尚情趣,司马迁、班固都有未能纯净表达的地方,这些地方却被后世的史家发现。所以,这些地方不能与他们的著作一道流传。司马迁的得和失如像这样,何况其他的人呢?至于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后魏、后周的其他史书,就没有议论的必要了。

萧子显对于这部史书中的文章,喜欢自由驰骋,其中更改、破分、雕饰、藻绘的情形特别多,而这类文章更低下,难道是才华本来不可以勉强有吗?几代的历史已经这样,所以那史实暧昧不明,即使有跟随时代来成就功名的君主,和跟君主合谋的臣子,但是,没有煊赫得使天下人的耳目倾动、在天下人口中传诵的。而暂时苟且地摆脱危险,违背礼义的人,也侥幸地不被暴露于世,难道不是托付写史没有得到恰当的人的缘故吗?这能不可惜吗!

史书是用来使治理天下的道理得到展示的书籍,所以撰写史书的人,也必须是治理天下的人才,然后他担任史官才可能相称。怎么可以忽视啊!怎么可以忽视啊!

同类推荐
  • 拾螺记

    拾螺记

    十五夜,月亮升上天空,母亲坐在门口对我说:“在圆圆的月亮里面,有—棵菩提树,树下有—位老人,坐在那里打草鞋。”接着,念月亮儿歌:月光光,荷宝箱,猪衔柴,狗烧火,猫咪蒸饭气呵呵,鸡公洗碗铃铃响,猢捌挑水井边坐,一坐坐出个大窝窝,窝里栽上几株禾,收成够养老婆,老婆养不起,只好养猪婆,猪婆养得肥又大,它若不下崽,冬天牵到街上卖,卖了几块大银元,一家人留下好过年。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本书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述了夫妻“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
  •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中用诗词鉴赏与传奇故事串联起多位古诗词大家的或凄美,或壮烈,或动人的爱情故事。诗词和故事的交织能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诗词的背景及作者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又能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太多的诗词灵感来源自爱情,爱情不仅是诗词的催化剂,更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 李国文千字文

    李国文千字文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集,共收入文章150余篇,每篇千字左右。其中多篇曾经在《北京晚报》副刊登载。其中既有对历史人物、事件、作品的重新审视,也有对当今社会生活、人生百态、文坛现象的客观剖析。作者以遍览沧桑的胸怀和老到的文笔,将学识、性情与见解融为一体,借古喻今,娓娓道来;观史论事,幽默老辣;叙事抒情,通达睿智。读者可从中增长学识,启迪心智,感悟人生。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热门推荐
  • 卿卿我我的日常

    卿卿我我的日常

    本文是大女主类型。以轻松为主旨会转沙雕风。。顾卿“我这个人吧……” 韩晓“卿卿她最爱我!!!” 池原“滚滚滚”一把捞起来韩晓揍了一顿 顾卿“其实我……” 郑浩“别说话,顾卿是我大哥看看我看看我!!!!” 顾卿:“都给老子闭嘴!!!!!我才是女主!!作者要来介绍我的好吗?!!一个个插什么嘴!!!!!” 作者:不介绍了,都是沙雕,请期待咯
  • 在不要脸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不要脸的路上越走越远

    伍赖一个穿越到帝球的反派,在不要脸,冷酷无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务实是他一贯的作风,也从来不喜欢不追求花里胡哨
  • 学兵瓦当

    学兵瓦当

    瓦当的学兵生涯,是在抗战的战场上完成的,他的教官,个个都是奇人,他们才是本书的主人公。没有狙击镜穿越,没有女鬼子穿帮,没有港台腔扮酷...历史细节真实,演绎才能精彩。西北古驼道,华北青纱帐,平津租界区,军援大通路,云南亚热带丛林...纵横经纬的地理跨度,多彩多姿的人文风情,努力考据的军战史背景,叙写一干传奇儿女的热血抗敌故事。
  • 那年,那月,那一句誓言

    那年,那月,那一句誓言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花开花谢阴晴圆缺。这是诗的语言,也是对于情无奈,对爱坚守的誓言。那么,好好爱拥有的,放下不能收获的吧,人生,这样的匆匆忙忙。几乎没有让我们驻留的时间。还在犹豫不决吗?还是信奉了这样的一句话:“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我只要一条缝”看看爱的花好月圆;看看爱的三生石上与谁共度红尘!
  • 异界临天之魔战天下

    异界临天之魔战天下

    若天下人追杀我,我必化魔战天下!少年林天由于特殊原因无法修炼,后遇见一神秘老人,从而崛起!
  • 医色生香之盛宠太子妃

    医色生香之盛宠太子妃

    苏阮,苏家的千金,国色天香,家人宠爱,更有人人艳羡的未婚夫。谁知,一场出游,却被柔弱表妹推入崖底。再回首,柔弱表妹已经代她嫁入侯门,夺了她的未婚夫。更甚,夺了她的救驾之功,成了太后身边的新晋红人,被册封端福县主,风光无限。她,苏阮,现代赫赫有名的绝世神医,却因先天不足,没有活过三十。她锱铢必较,不信佛不信魔,只信她自己。救人全凭心意,她认为该就的,分文不取也要从鬼门关里抢回。她认为不该救的,纵万千财富,无边权势,也不能令改变。当她成为她,在崖底苏醒,这个天下注定要为她颠覆。养好伤,悠哉上山采药,一个脚滑给摔了下来,直接砸晕了一个美男。为了不损阴德,尽心尽力将这个半死不活的美男给拖回去救治。美男太美,她花了眼,错了药,给美男下了春药。美男在前面,姿色无双,没把持住就给扑了。一夜风流,她吓得赶紧给跑了。她不仅把人砸个半死,还把人给上了,这下梁子结大了。跑,赶紧跑,跑到天涯海角,再不相见。
  • 奇门高手在都市

    奇门高手在都市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玄学最高造诣在于逆天改命,当年诸葛孔明在五丈原布下七星灯欲向天借寿一纪,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斗转星移,二十一世纪玄门奇才林叶,因一纸婚约,前往明珠相亲。身兼帝王之学奇门、六壬、太乙三式的他,会在都市中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我听闻奇门之术登峰造极,布逆天之阵,可毁一城。虽我玄门之人奉天道行事,但为保护最亲近的人,逆天又如何?”
  • 雪域封心

    雪域封心

    生来天赋异秉,与众不同的蓝瞳少年苏云与天性憨厚老实讲责任的苏风,生而不同的两兄弟在这片剑与魔法并存的大路上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使命与责任,背负与救赎,这都是他们不得不去面对的,而最后的一切,都源于他们的选择。(第一次写,希望写个不一样的小说,希望大家喜欢,永久免费)。
  • 系统召唤之金融帝国

    系统召唤之金融帝国

    一个家族的浮夸少爷因为一次醉酒得到了召唤系统···呢么他的人生会怎样呢?是带领自己的商业帝国在宇宙中崛起还是一步步走向灭亡?本书只有一位女主喜欢后宫佳丽三千的读者勿进!!!!!
  • 我左眼能看到属性

    我左眼能看到属性

    半亩方塘一鉴开,绿水青山至此还;鱼虾鳖蟹肥且美,鸡豕鹅鸭自在眠。世间鬼怪魑魅多,只眼看穿天地间;看穿未必要说穿,方得浮生日日闲…………(小苗刚破土,亟需大家的爱护,一个收藏一个推荐,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