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500000011

第11章 斯基泰黄金毛皮之路(2)

当斯基泰人先被伊塞顿人、后被马萨革泰人击败,从亚洲逐出并越过伏尔加河后,便以“排山倒海的军势”袭击黑海北岸今乌克兰一带的西梅利安人。西梅利安人是斯基泰人的远房亲属。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到黑海北岸游历时,还看到西梅利安人王族的坟墓; “还残留着西梅利亚的城墙和一个称为西梅利亚的渡口,还有一块叫做西梅利亚的地方和一个称为西梅利亚的海峡”,以及他们逃往亚细亚时,在当时的希腊城邦“西诺普建城所在的那个半岛上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11、12。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可见,西梅利安人被逐出今乌克兰一带约200年以后希罗多德到达该地,其遗迹仍保存不少。所以希罗多德才说这里一向是西梅利安人的土地。

在斯基泰大兵压境之时,西梅利安人内部则分成“主战”(王族)和“主撤”(民众)两派,双方就怎样对付斯基泰入侵者发生意见分歧,首先窝里斗起来。后来民众杀死王族并将他们埋葬在黑海北岸的杜拉斯河畔,便举族撤离。斯基泰人到来时,这里已空无一人。

西梅利安人为躲避斯基泰人,逃跑路线是向右沿黑海东岸南下,穿今格鲁吉亚,越高加索山,然后沿黑海南岸折向西,进入安纳托里亚和小亚细亚西部。此时,小亚的吕底亚王阿尔杜斯正忙于向西部海岸扩张,西梅利安人进入小亚西部后,曾占领萨尔狄斯城。希罗多德说:“阿尔杜斯攻占了普里耶尼并向米利都进攻。而正当他作萨尔狄斯僭主的时候,给游牧的斯基泰人从家乡的土地驱逐出来的西梅利安人进入了亚细亚,把除了卫城以外的全部萨尔狄斯给占领了。”[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I,15。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西梅利安人又紧步吕底亚人后尘抄掠小亚西海岸的希腊城邦。希罗多德回顾说:“比(吕底亚王)克洛伊索斯更早地进攻(小亚西海岸)伊奥尼亚的西梅利安人,他们不是为了征服各个城邦,而只是为了打劫才入寇罢了。”[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I,6。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直到阿尔杜斯的孙子阿律铁阿斯作吕底亚国王时,才“把西梅利安人驱除出亚细亚(小亚)”[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Ⅰ,16。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

胜利的斯基泰人在追击西梅利安人时,过高加索山后并未沿黑海南岸向西折,因“迷失道路……却是沿着右手的高加索前进的,因此他们最后竟把路转向内地而进入米底的领土”[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Ⅰ,16。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斯基泰人来到乌尔米耶湖地区,便与米底第三代国王库阿克萨列斯率领的军队遭遇。当时米底人正与亚述人作战,“在一场战斗中亚述人被打败了,(米底王)库阿克萨列斯已经把这个地方包围起来,但是这时在(前斯基泰王)普罗托杜阿斯的儿子、斯基泰国王玛杜阿斯率领之下的一支斯基泰人的大军为了追踪被他们赶出了欧罗巴的西梅利安人而侵入了亚细亚,因此便到了米底的领土”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Ⅰ,103。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斯基泰人在那里曾遇到米底的抵抗,米底人给他们战败,从而丧失了他们的帝国。斯基泰人就成了全亚细亚的霸主。”[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Ⅰ,104。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 “这样,斯基泰王玛杜阿斯统治上亚细亚(指波斯帝国西部高原地带——

笔者)达28年之久”[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1。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按希罗多德的说法,在斯基泰人对米底的28年统治中,由于暴虐无道和忽视农耕,结果使土地荒芜殆尽。直到米底王库阿克萨列斯策划在一次宴会上杀掉斯基泰人的首领们之后,才将斯基泰人的残部从亚洲赶回今欧洲的乌克兰。米底王库阿克萨列斯的这次胜利保障了米底王国侧翼的安全,使他得以腾出手来转向南方。接踵而来的历史事件是米底与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的迦勒底人联手,南北夹击,于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亡了强大一时的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的灭亡,标志着闪语系人领导西亚及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终结,他们已为新兴的雅利安民族所取代。

总之,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的民族大迁徙中,由于诸族递相攻击,不断侵占邻族的牧地,形成了一个由东向西滚动的波涛,终使“草原之路”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通行,使黄金、毛皮、大黄等商品得以流通;而且又因西梅利安人和斯基泰人先后从黑海、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南下,由北方草原路到南方绿洲路的纵向通道也由此而开通,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可与伊朗西部、小亚细亚甚至两河流域的绿洲农耕居民进行交流。

至于这场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大多都从中国境内寻找根源。本书认为公元前800年前后的严重干旱是促成这次向西迁徙运动的重要因素。过去常说“人定胜天”,但在古代也有“天定胜人”的时候。我国自然科学家纵观了五千年的气候史,发现曾有过四次寒冷期:第一寒冷期的最低温度约在公元前1000年,延迟至公元前800年后,导致了西周后期的“南夷北狄交”的局面;第二寒冷期从公元初持续到公元600年,最低温度约在公元400年左右,导致了“五胡乱华”及以后的长期割据局面;第三寒冷期的最低温度约在公元1200年左右,导致了北方民族契丹、女真、蒙古接踵南下的局面;第四寒冷期的最低温度约在公元1620—1720年间,导致了满族入主中原的局面。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也说:“任何最冷的时期,基本上都是从东太平洋沿岸开始,向西波及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这就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方位上与游牧民族的西迁南下相吻合了。国外学者也以大量资料统计证明:寒冷期即是干旱期,里海水位下降15英尺—14英尺,这也与民族大迁徙相吻合。程洪撰:《新史学: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收于论文集《历史研究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1984年,第31—32页,原载《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公元前700年左右亚欧草原诸民族波浪式的迁徙运动,正是第一寒冷干旱期所导致的结果。

四、希腊人亲践之草原丝路

黑海北岸海岸线一带希腊殖民城邦的商人,为向希腊本土雅典等城邦提供粮食、鱼干和其他农副产品,经常深入到斯基泰内地;他们要到草原路的东端收购黄金、毛皮,也要经过斯基泰人居地或者是那些曾与斯基泰人同根但在民族迁徙中分裂成各种部落集团的驻牧地。我们只要弄清他们的居地究竟在何处,斯基泰黄金毛皮之路的走向也就清楚了。

希罗多德的著作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些民族名称。对这些民族及其所在地点的考证,从公元19世纪以来,曾有过多次笔墨舌战,有的问题争论了将近200年都没有结果。的确,要把希腊的、古波斯的、汉文史料及考古材料对应起来,特别是要在现代地图上找出上述民族的居地所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下面,我们就依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列出希腊商人和斯基泰商队亲践的各个路段;一旦有诸家意见分歧之处,再补充笔者的观点。

1.黑海北岸斯基泰人居地

在多瑙河口至顿河河口的海岸线上,希腊殖民城邦星罗棋布。城邦之北,便是斯基泰人的国土。从东至西分布着“王族斯基泰人”、“游牧斯基泰人”、“农耕斯基泰人”(播种和食用麦子、洋葱、大蒜、扁豆、小米——笔者注,下同)、“农业斯基泰人”(只为出售而播种麦子)。[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17—20。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 “这样看来,斯基提亚就成了一个方形的国家而且有两面是临海的(黑海、亚速海);它有两面在内地,再加上沿着海的两面,就构成了四面相等的一个正方形。”[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101。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它的每边是20天的路程,横断斯基泰的距离是4000斯塔迪昂(约合460英里)。这里有许多大小河流由北向南注入黑海,如伊斯特河(多瑙河)、杜拉斯河(德涅斯特河)、包律斯铁涅司河(第聂伯河)、叙帕尼司河(布格河)、塔纳伊司河(顿河)等等。希腊人可以溯河而上进入斯基泰内地收购农产品和畜产品,斯基泰人可以到沿海城邦求购希腊工艺品。这里道路纵横,无处不达。

2.东去商路的出发地

希罗多德说:“王族斯基泰人”的领地向东延伸到“麦奥提斯湖(亚速海)湖上称为克列诺伊的商埠”,[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20。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它就是亚速海东北角塔甘洛格湾的塔奈斯市场,中古时代称塔纳。[英]赫德逊著:《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第6页。距今罗斯托夫不远。希腊商人和斯基泰商队从这里出发,渡过顿河,就进入梭罗马泰人的居地。

3.梭罗马泰人居地内的道路

希罗多德说:“越过塔纳伊司河之后,便不再是斯基提亚了;渡河之后,首先到达的地区就是属于梭罗马泰人的地区,他们的地区开始在麦奥提斯湖和凹入的那个地方(即塔甘洛格湾),向北扩展有15天的路程,在这块地方是既没有野生的、也没有人工栽培的树木。”[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21。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希罗多德所谓“向北扩展”犯了方向错误。[英]赫德逊著:《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第8页。 “顿河在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附近有一个大转弯,接近伏尔加河上相反的一个大转弯不过48英里之远(称‘土腰’,希罗多德未提伏尔加河,大概是将两条河混为一谈了),然后从东北方,倒不如说更是从东而不是从北,流入亚速海。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顿河是斯基泰人与梭罗马泰人之间的边界,而且梭罗马泰人居住在该河左岸的话,那么他们的国土就不能延伸到塔甘洛格湾以北。这里有着研究古代地理的学者所熟悉的方向错误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起头的错误会牵涉到对以后沿线各地方向的注释。希罗多德不知道第聂伯河与顿河两者朝东的大转弯。他猜想这两条河大体上是笔直地从北向南流。因此我们有着一条从塔甘洛格湾沿顿河左岸走的商道,它被想象成首先通向北,后来才偏向东方。但是很清楚,通过梭罗马泰领域的,头15天旅程的大方向大致是东北向的。如果再加上随后两次的偏东方向,而不是希罗多德所假定的一开始就向北,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这条路线的最终方向是东而略为偏南。”总之,“希罗多德由于不知道顿河的流向,对阿尔吉帕伊商道的方向一开始就整整错了45°”。[英]赫德逊著:《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第8页。由此可见,商队在梭罗马泰人境内行进的道路应该是:过顿河后,紧靠顿河东岸一直向东北行进,穿过伏尔加格勒“土腰”,到达今卡梅申一带。全程走15天。这条路纵穿了“没有树木”的梭罗马泰人领地。

4.穿过布迪尼人居地南境

希罗多德说:“在他们(梭罗马泰人)的上方(实际是东北方)的第二个地区住着布迪尼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到处长着各种茂密的树木。”[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21。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 “布迪尼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民族。他们都有非常淡的青色的眼睛和红色的头发。他们有一座木造的城市,称为盖洛诺斯。……城墙很高而且完全是木头造的。他们的家宅和神殿也是木头造的。……原来盖洛诺斯人的根源乃是希腊人,希腊人被逐离他们的商港而居住到布迪尼人中间来;他们所讲的话一半是希腊语,一半是斯基泰语。但是布迪尼人所讲的话和盖洛诺斯人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布迪尼人是当地的土著。他们是游牧民族,……盖洛诺斯人是务农的。……他们的国土到处都茂密地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在树林深处有一个极阔大的湖,湖的四周是长着芦苇的沼地。人们在湖里可以捕到水獭、海狸……方型面孔的动物(海豹)。”[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Ⅳ,108—109。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版。从以上描述看:第一,布迪尼人境内森林茂密。希罗多德不仅在不同的两节用“茂密”来描述这里的树木,而且也讲到他们以木造房,甚至以木造城。没有原始森林和大批木材是无法造出木城和神殿的。学者们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只有在伏尔加河西岸的沿岸高地,(因一些小河流的切割)才间或有森林地带;[英]赫德逊著:《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第9页。有的认为可能是今天的萨拉托夫州。孙培良撰:《斯基泰贸易之路和古代中亚的传说》,收于中外关系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6页。 但笔者认为,布迪尼人的领地应从今萨拉托夫州进一步往东北扩展,范围应更大,商路只是从其南部穿过而已。第二,布迪尼境内的湖泊、沼地,应指由萨拉托夫向东北方向延伸的那一段伏尔加河上的一系列滩涂、沼泽。水獭、海狸和海豹就生息于其中。在古代这里的森林面积肯定很大,否则就无“湖在树林深处”之感。第三,希腊人在这里建立过殖民城市(如萨马拉等)。他们从伏尔加河口的希腊商港溯河而上,来到布迪尼人领地,并建立盖洛诺斯木城(后来被波斯军队烧毁)。盖洛诺斯人虽和布迪尼人共处一地,但希罗多德反复强调他们之间在语言、宗教、生产、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希腊人当初来此,主要目的是贩运这里丰富的木材和河沼中珍贵动物的毛皮;岁月荏苒,改变初衷,几代人过后,收购土产的商行演变为木栅城市,人种也渐渐向布迪尼同化。总之,布迪尼人领土面积很大,其主要部分在萨拉托夫以上伏尔加河沿岸;商道仅仅是从布迪尼人居地南境,即卡梅申至萨拉托夫森林区的边缘掠过。商人们无须北上深入布迪尼人内地森林湖沼区。其原因:一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到东方收购黄金,这里只是来去匆匆的路过地;二是布迪尼土产多由当地希腊移民顺河南运,已贮存于商道交叉点上。

5穿越荒漠的7天路程

同类推荐
  • 八俊图

    八俊图

    二六二年,魏国发动灭蜀战争,刘禅降,蜀亡。二六四年蜀国大将姜维自刎而亡。二六五年,晋王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二七二年,东吴大将陆逊之子陆抗与西晋名将杨肇、羊祜在西陵等地大会战,吴国风雨飘摇。此时交州大地战事频发,群雄割据,风云再起。本故事讲述这一背景之下八名才俊征战天下的故事。
  • 昭理司

    昭理司

    昭理,昭昭天理!定正义之基,行纣虐之事,强权畏如虎,昭理何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然手握权柄,安奈平甘?屠龙者,终成恶龙!
  • 仙狙

    仙狙

    他是共和国狙击之王。他是仙界人民大救星。在人间,他拯救失踪航班,深入敌境作战,剿灭恐怖组织……自从莫名其妙妙地飞升,仙界就有了坦克大炮,有了陆海空军,更有了铁血烽烟!东方仙界,西方天国,荣耀神殿,诸神混战!叱咤天地,纵横捭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条男儿成长路,一部仙界战争史!书友群:仙狙群号543688195
  •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作品简介:小说以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为依托,用简洁鲜明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形象描绘了主人公们的反海盗、捉土匪、中科举、反贪官以及与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而最后辞官的传奇经历,提出了忠臣与英雄人物在那沧海横流的封建落后势力的强压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需要后来几代人不断努力,国家才有前途的主题思想。作品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有蕴含哲理的清新笔调与刻划人物的心理的叙事艺术,把独特海域风光和诱人气息的海洋文化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作者:蕃炘
  • 为君再弹一曲相见欢

    为君再弹一曲相见欢

    徐德本是职场的一个普通小员工,一次公司团建活动中,打瞌睡的他居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元末时期,从“小透明徐德”摇身一变成为“一代神将徐达”,且看他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在历史中书写属于他的一幅篇章……
热门推荐
  • 遵命,我的女王陛下

    遵命,我的女王陛下

    某天,一腹黑男无辜的看着她“娘子~我不是故意要隐瞒你的”。某女在一边静静的看着他理都不理他一下,于是某男有了漫漫的追妻路。
  • 浪漫夏天的回忆

    浪漫夏天的回忆

    这是一篇校园唯美浪漫的小说,讲述了大学中的友情与爱情,活泼可爱的女主遇上阳光帅气的男主,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
  • 他一眼便是江湖

    他一眼便是江湖

    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一人,当你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已经想到了余生。所以魏潇谣尽管武功高强,还是心甘情愿的被挟持了。对于某女的穷追猛打死皮赖脸,某男终于忍不住:“你怎么这么不要脸?”于是接下来某女更加不要脸,哪怕有旁人在,她也撩得心安理得。终于沦陷的某男:“谣谣,你看谁不爽,我帮你打。”
  • 天灵世界圣魔传

    天灵世界圣魔传

    这里是灵气充斥的世界,世界分为七天,圣魔古族伊邪千圣魔究竟是为族人复仇,还是被邪族消灭,伊邪千圣魔遇师父,少年持剑,劈开乱世,平定天灵世界!
  • 王的意志

    王的意志

    五行之道孕育世间相生相克,五灵之道理顺自然相依相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多少人想参透五行,幻想飞升,多少人又探索五灵而求称王称霸,乱世沉浮,必出王者以平天下,而禀赋五行的海林又能否参透五行循环相生相克,傲世九州,能否执掌五灵之道,造福众生?
  • 吴世勋与呆萌少女的日子

    吴世勋与呆萌少女的日子

    时光匆匆,如今的我们没有了那时的稚气和天真的性格。我们都变了,没有了我们当时毫无防备的心。吴世勋我到底该怎么让你相信我,你真的不能忘记你的曾经么?她对你真的那么重要吗?
  • 穿越明朝当道士

    穿越明朝当道士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你会怎么办?本书主角穿越到明朝当了一名小道士,从一名什么都不会的小道士成为嘉靖皇帝的师父。本书又名《小道士北上记》《明朝小道士捉鬼记》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 傲娇王爷废材妃

    傲娇王爷废材妃

    她,现代人人皆知的绝美神医,暗中却是外出任务的“杀神”!一次任务后,因搭档背叛,得而丧命。她却意外穿成了墨家的宠儿,世人皆知的废物,任人欺辱。他,是大陆上的天才,有天神一样的容貌,爱慕者更是比比皆是,可挂在心尖上的只有她一人......第一次相识,某男悠闲的坐在她的床头,把她小脸的清白吃个透,调笑道“唔......手感不错,不知道亲起来怎么样呢......”,他对她死缠烂打,卖萌撒娇求包养,苦肉计神马的屡试不爽。“君千冥!闹够没有,乖乖吃饭!”某男道“不要自己吃,我要你喂我嘛~”......这小媳妇的口气是哪来的,弄完后,某个欠虐的小小小男人,又傲娇了,“我要你用嘴喂本王吃!!!”
  • 做人要懂心理学 做事要讲博弈术

    做人要懂心理学 做事要讲博弈术

    要想让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各个方面都游刃有余,那就要注意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博弈术也同样如此,懂得了博弈术,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博弈术,一切都会变得更顺利。本书从做人、做事两个大的方向出发,讲述做人要懂心理学,做事要讲博弈术的道理。文字生动简洁,案例翔实,耐人寻味。读了这本书,会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让自己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