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5200000013

第13章 大秦帝国(2)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为消除北部边境上的祸患,同时也是为了开拓帝国的疆土,想要攻伐匈奴。匈奴族是我国古代居住在今蒙古高原地区的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民族,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匈奴族在头领单于的领导下,开始强大起来。他们常常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地区作为其侵略的对象。由于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处在紧张的兼并战争中,各国均无暇顾及反击匈奴人,以致匈奴的势力越发强大,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匈奴人甚至还占领了黄河的河套地区,这一地区被秦国人称为“河南地”,这等于在秦国的背后插了一把刀,对秦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就将反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作为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战略并加以实施。但是,他并没有在统一国家后立即对匈奴动手,直到前215年,“从天而降”的那块刻着“亡秦者胡”字样的石碑,促成秦始皇最终下定攻伐匈奴的决心。

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统率秦军向西北追击匈奴,在今陕西省东北角依傍黄河向东直达阴山,在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设置34个县,重新设置九原郡。接着,秦始皇又令蒙恬渡过黄河攻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修筑亭障以驱逐胡人,令有罪之人来这里谪戍,以充实新设置的诸县人口。

前211年,秦始皇又下令从内地迁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这是其中一说,故地所在历来说法不一)屯垦。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其意义远远超出了防止匈奴入侵的初衷,它大大有利于秦帝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边境地区的民族融合,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交流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恬率大军攻击匈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最终使匈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但是,这次胜利的取得也使秦王朝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而守卫攻占的领土和巩固边防,又给秦王朝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像对匈奴作战中的后勤粮草供给,不能不是秦军的一个沉重负担,作战中的“死者不可胜数”也是在所难免。“发丁男以守河北”以及从内地迁徙3万户居民充实边境,对加强和巩固北部边防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一切毕竟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从长远的观点全面地思考这一问题,并意识到必须寻求一项从根本上为巩固北部边防提供保障的措施。于是,秦始皇决定修筑一条横亘于匈奴南进中原道路上的人工军事屏障。至此,在秦、赵、燕北部边地长城的基础上重修长城的方案,被秦始皇确定并付诸实施了。主持并负责实施这一浩大工程的,理所当然的是大将军蒙恬和他所统帅的数十万军民。

前214年,在北伐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的大将军蒙恬应秦始皇诏令负责修筑长城,一时间,军民奋战,轰轰烈烈,从齐国临淄开始,绵延万里,到燕国的辽东为止,一场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运动开始了。新的长城在各国旧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扩建而成。这条长城贯通东西,屹立在秦朝北部边疆,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由关隘、边城、城墙、城台、烽火台等构成。关隘、边城居高临险,扼守要冲,一般设在江河渡口之滨、险峰峻岭之侧或交通要道旁,凭山壑之险,构成边防线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对来犯之敌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战态势。城墙依山傍水,阻隔交通,可以有效地防止匈奴彪悍骑兵的长驱直入和大规模运动。城墙上在每隔大约500米的距离设有城台、敌楼可供屯兵、据守。其外沿修筑有用于作战的垛口。当敌人攻到墙身之下,利用高大的墙身所形成的死角掩护自己的时候,守军就可利用墙台射杀敌人。墙台之外还有战台,它是供守军住宿和警戒的军事设施。战台一般都修筑在高处,顶部是一个平坦的空间,便于瞭望。同时秦长城的修筑也继承了古老的消息传替方式,在城墙之外,每隔若干距离,便设置一烽火台。若遇紧急军情,白昼燃烟,夜间举火,依次传递,能在很短时间内将消息传遍防线。并在长城沿线设有重兵驻守,还有大量移民实边,军民可以利用长城的各种军事设施及时抵御匈奴的侵扰。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的设计和构造,都已经达到了古代军事建筑工程水平的巅峰。

然而,如此浩大工程,却仅用数年即告完成。这不仅有赖于设计者、建筑者的聪明才智,还必须集中大量人力、财力、物力。长城工程多建于偏僻险要之地,在工具简陋、交通不便、劳动条件恶劣的条件下,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民众负担的沉重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样,数十万将士兵卒、楚乡童男、齐鲁壮汉、三秦囚徒用血肉之躯,背扛肩担,绵延万里,将一块块巨石垒起在高山之巅、峭壁之上、峻岭之间,汗水伴着血水一路流洒。有多少曾经健壮结实的身躯最终变得形若槁骸,又有多少风华正茂的青春被埋葬在这一块块厚重的砖石之内。可以说,长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血泪,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歌。秦人曾留下一首《长城歌》,歌中唱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吊亡夫的故事虽为民间传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的哀怨与愤怒。

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在修筑长城上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难以用数字来计算的,如此靡费资财、滥用民力,对于大局甫定、亟须休养生息的大秦王朝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伤害,这也是秦始皇所梦想的万世相传的大秦帝国在十几年就灰飞烟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万里长城也确实起到了抗击匈奴、巩固边防的军事防御功用。如果从战争角度来讲,秦始皇修筑长城在当时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当然,修筑长城在秦始皇眼里,不仅仅在于防御,同他巡行天下、封禅泰山、观兵耀武一样,这也是在炫耀他那不可一世的丰功伟业。

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人们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文人学士们都在寻求一条可以使社会安定的救世之路。于是逐渐产生了诸多学派学说,并撰写出无数著作,史称诸子百家。

前221年,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与朝臣就是否分封诸子为王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以王绾为首的朝臣,请求秦始皇将燕、齐、楚分封给诸子,以求秦的稳固。李斯则认为春秋战国之所以纷争不断,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而百家争鸣的思想,与秦始皇的统治发生冲突,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已经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前213年,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李斯还向秦始皇提出三条焚毁古书的建议:①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上交官府销毁。令下30日之内不上交的,处以鲸刑并罚苦役4年;②但凡谈论《诗》《书》者处以死刑,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报者,同罪处治;③有愿习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之后,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秦国皇家图书馆内的藏书。这一事件,史称“焚书”。

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在秦国都咸阳坑杀了460余名术士。

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死之药。而侯生、卢生两位方士对秦始皇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他们二人散步谣言,说秦始皇刚愎自用,专任狱吏。秦始皇知道后大怒,下令拷问咸阳460余名方士,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余名方士全部坑杀。这次事件,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为“焚书坑儒”。但究其原委,所谓坑儒,本只是对方士的一次坑杀而已。当然不能说被杀的460余人中没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是由其代表人物可推知,被杀的主体应该是方士,但被杀者也有儒生。

除了坑杀在咸阳的460余人外,秦始皇还下令谪迁一批人至北方边地。事情发生后,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为术士们求情,秦始皇不但没有减轻怒气,还将扶苏贬黜出咸阳,北卞的宋志辉被秦始皇下令诛杀九族。史称“斩宋叼,诛九族”。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残暴的事件。目的在于打击复活的旧贵族政治思想,强化思想统治,但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深远,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不仅使先秦大批文献古籍被付之一炬,给中国文化造成重大损失,还使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陈胜吴广起义

为了抵抗匈奴的侵袭,秦始皇发兵30万,征集了民俘几十万修筑长城,还动员军民30万开发南方。后来,他还发动70万囚犯修建了规模宏大奢侈的阿房宫。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劳苦大众的苦难没有结束,反而越来越沉重。秦二世下令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陵寝地基深厚牢固,是用大量的铜熔化后铸灌而成,并在地基上修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还在陵寝里用水银装饰出江河湖海的样子。秦始皇被安后,为了防备将来陵墓被盗,将所有参与建造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在墓道里,没有一个工匠幸免。陵寝还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劳民伤财。那时候,全中国人口不过2000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陵寝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百姓怨声载道。

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900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身强力壮、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就是陈胜、吴广。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当了屯长后,两人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

陈胜年轻时很有志气,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时常在心里想:我这样年轻力壮,为什么要如此永无休止地给别人当牛做马呢,总有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都是做苦力的伙伴们听了大笑着说:“咱们都是给人家卖力气种地的,哪儿来富贵呀?”

同类推荐
  • 唐朝入仕生存指南

    唐朝入仕生存指南

    本书着眼于唐代著名文人的人生历程和日常交游。作者将扎实深厚的唐代文学和史学知识,贯穿到轻松幽默的时尚文字中,还原出全景和另类的唐代诗人的“圆雕”形象,讲述大唐才子诗酒年华浮世清欢背后的人性倾轧和个人仕途。其文字清纯质朴,厚重不失活泼,游刃有余,大俗大雅。
  • 芸其黄矣——故梦旧

    芸其黄矣——故梦旧

    因一句长生不老的传言,入宫,封为公主。城破国亡,第二次逃离皇宫,却发现一切都不过一场只为天下苍生的局。或许人生命数既是如此,注定万劫不复或是庸了余生。苕之华,芸其黄矣。似盛,实悲。
  • 我家娘子可能是穿越的

    我家娘子可能是穿越的

    一个新安宅男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自己变成了明朝的一个农家念书人。想上进,资质不够咋办。挺急的,在线等。不过,好像自家的娘子最近有些不一样。也许,会有转机!
  •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

    本书采撷历史趣闻轶事,揭秘人性美丑善恶,展现社会风云变幻,感悟人间世事沧桑。它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为旨趣,成大众休闲阅读之美。全书分为八章:先秦时代、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
  • 明将之路

    明将之路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有流民四起,外有蛮夷虎视,现代武术教师意外来到了这乱世之中,看主角驱除鞑虏,平息流民,抗击倭寇,辅助笈笈可危的大明朝在这乱世中成就千秋霸业
热门推荐
  • 天玄四城

    天玄四城

    每个人都有爱有恨,有血有肉。在武侠的世界里,也有人生百态。豪情的人就要够豪,狂妄的人就要够狂。让我们踏上武侠这块宽广的土地,在刀光剑影中细细品尝个中滋味!
  • 明月当时在

    明月当时在

    一个叫明月的现代女孩穿越到明朝变身为七七,和朱允炆谈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朱允炆的皇位被朱棣取代,朱允炆和七七逃到贵州德江,建立扶阳城。
  • 穿越三国之恋

    穿越三国之恋

    当我们同时爱上同一个男人时,林可莉毫不犹豫笑着说我会把他让给你,因为你是我最最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同时爱上同一个男人时,如果你们真心相爱了,我也毫不犹豫会把他让给你,因为你是我最最最想祝福的好友。当我们真心相爱了,林可雅最最最希望得到你的祝福时,却遭来最最最好的朋友嫉妒。当我看到相爱的你们,而我却无法得到时,我会毫不犹豫的拆散你们,因为你抢走了本属于我的幸福。
  • 百炼飞升录

    百炼飞升录

    秦凤鸣,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 男神,我要定你了

    男神,我要定你了

    大学第一天就被黑白通吃的太子爷看上了,最好的朋友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亲密无间的同学差点将她烧死,她不过是个普通女孩,却被卷入了一场贵族纷争之中!神秘的第四家族突然出现,平静的校园里风起云涌,还让不让人好好读书了!男神我好怕,求罩求抱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草莓味棒棒糖

    你是我的草莓味棒棒糖

    听说云城一中来了个小仙女,人美声甜娇弱可推后来……看什么看,你爸爸还是你爸爸!!!听说一中的校草是个又冷又傲的谪仙某人:你确定这是同一个人?时间:再来一次众人: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
  • 唐山大地震
  • 历代小说(下)

    历代小说(下)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 魂洲志

    魂洲志

    魂洲大陆,古老而又神秘;魂洲其东名朔东,其南谓南疆,其西称极西,其北唤北荒,其中为中州。魂洲中,炼药师,兽魂师,植魂师,器魂师,拳师,更有可掌握自然之力的神秘术士,还有魂兽,魂器,魂晶等等一切,魂洲古老神秘,先代所传下的一切看来早已定型,但所有的一切却在渐渐异变,那些古老的传说似乎也变得愈来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