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2900000041

第41章 著名科学家工学家(4)

教师中有些“有名气”的人兼课。一般说,教学水平也不一定很高。北洋的毕业生所以能有些真才实学,恐怕和这种严格要求是有关系的。北洋的同学,平时很少到校外去活动,顶多偶尔到东北城角大胡同等处转转;大部分同学也就是晚饭后到校旁的桃花堤上走走,一听到上课的钟声(7点钟),便急急忙忙赶回去,不敢稍加停留。在北洋上学,头一年降班的相当多。正因为要求严格,所以基本学科的基础打得比较牢固,这一点给张含英的印象很深刻。

北洋当时与别的学校不同,它接受了美国教育的影响。由于教员很多是美国人,所以不是间接影响,而是直接影响,把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套搬了过来;不但在课堂上讲授的是美国教材,课外还介绍了不少欧、美科技发展的情况,使学生的思想开阔,扩展了知识面。

优美、恬静的学习环境

张含英在北洋大学读书的时间不长,但对它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回忆60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北洋大学是正式的名称,天津市民习惯叫它“西沽大学堂”。西沽桃花堤,风景宜人,是天津八景之一。沿着曲折的北运河堤岸,春日的桃红柳绿,吸引了多少游人。校门巍峨的钟楼和那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每次看到都使他停足注目不已。

走进校门,路两旁高耸成行的白杨树,哗哗作响,使人心情愉悦;悠扬的钟声,引导着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张含英回忆说,这种优美、恬静的学习环境,他在国外也很少见过。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青年时期。

北洋大学创办以前,在我国还没有一所本土大学;嗣经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在1895年10月2日创立北洋大学。这所大学的创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史写下了其第一章。所以,此一大学的创立,不仅是此一大学值得纪念的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始的纪念。

北洋大学创校之初,首设立法律、土木、矿冶、机械学门,嗣曾一度增师范学门及语文班,未几均停。后于民国九年(1920),与北大法、工两科相互交换;北洋法科始行停办,自此乃变更为纯工科大学。

北洋大学位于天津北郊的西沽,距离天津闹区虽不算远,也有7-8里的路程。因为没有公共汽车可乘,过去到那里去的人,除了自己乘坐汽车外,多半是乘坐天津卫人称为“胶皮”的人力车。

出天津闹区,向北郊行,在经过乡村中一个市区附近名叫小王庄的闹区村庄后,就逐渐步入了一条名叫“大学道”的宽敞公路。凡是到这里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想着,前面不远,将会到达一所我国的大学。走上这段大学道不久,首先通过一座“明德桥”;再前行,当绕过一个弯后,遥遥地看到在密茂丛林中点缀着巍峨的各种房舍,就意味着这将是大学道终点上的高等学府了。

在将到学校门口的时候,还要越过横跨北运河上一座木造排架的“新民桥”。过了桥转弯就到了庄严的“至善门”。进门就是当时在天津的我国唯一工科学府——北洋大学。

从上述这一连串的安排,很可以想到这个学校里的作风。《大学·章句》的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至善”),虽不是这个学校遵奉的圭臬,而大学章句的精神,确是她所一直都在追求的目标。

这个学校位于天津附近的郊区,虽没有像国内其它有名学府桥舍的气魄、房屋的阔绰;然而在纯自然的环境中,有着整齐的房舍,也可看出这里环境的朴实无华。从北洋校歌“花堤蔼蔼,北运涛涛”的前两句歌辞中,就可以想到这里织绘着多么自然的一幅图画。天津近郊,每年阳春,桃花盛开、游人如织的西沽桃堤,北运河上经常映出夕阳孤舟的帆影,间或奏着泛舟荡桨、具有韵律的舟子高歌,以及许多高耸入云的密茂松林。你将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倦读的学子,是具有着怎样的诱惑!更使在久别后的游人,会产生怎样的回味!

赵天麟校长:“实事求是”的提出者

1912年4月,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又改名为国立北洋大学。次年,赵天麟被任命校长。赵天麟(1886—1938),字君达,天津市人。他是北洋大学堂第一批派往美国的留学生,190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法律博士学位,并被授予哈佛大学金钥匙一枚。回国后,赵天麟初任天津耀华中学校长。

他回到北洋大学后,总结了“北洋”近20年的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字,遂为“校训”,承袭至今。秉此精神,赵校长将学生自行购买教科书改为“贷书制”,学生的教科书和绘图仪器等可向学校借用。用完后若个人愿留下,可交半费;否则由学校收回,交下一届学生借用。此法深受学生们欢迎。

北洋大学历来课程繁重,影响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赵校长还倡导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规定每一学生按其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自选一种以上运动项目进行锻炼;然后由体育教员检查体格变化进展情况,至达到一定的标准。并在体育设施方面也进行了充实。由此,北洋体育运动之风兴起。

此外,他还重视实践环节,组织建设一批实验室——矿物实验室、岩石实验室、试金实习室、冶金实验室、金图实验室、定性定量及工业分析实验室、选矿实习室,矿山模型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天平室、制图室、水利机室、测量仪器室、机械实习室、工科实验室及机械工厂等,还有各种陈列室——自然地质标本陈列室、矿物及岩石标本陈列室、经济地质标本陈列室等。设备之齐全,当时名列全国之首。

该校图书馆的藏书也得到了极大丰富,馆藏有中西书籍1万多册,中、西版刊物100-200种;另设法律研究室,室内各种刊物增至3670余册。拥有图书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校庆时,正值天津沦陷时期。赵天麟校长在校庆大会上悬挂中国国旗,率领大家高唱国歌,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怀恨,次年被日本宪兵枪杀,时年52岁。

停办法科,专办工科

1917年,根据蔡元培的意见,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任海牙国际法庭正法官的王宠惠、法官徐谟、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王正廷等,均出自北洋法科。停办法科,曾被形容为“失去一翼”,遗患深远。但究其自身原因,当年北洋校内的确弥漫着工科为主的氛围。

张含英就是此年考入北洋的。次年,北大最后一批工科学生转入北洋。北大从那时起就没有工科了,而北洋也没有法科了。

1920年,随着最后一班法科学生毕业,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期,设有土木、采矿、冶金3学门科。直到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因而北洋大学改称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五四运动后全体学生被开除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广大同学卷入到了爱国的热潮中。天津学生受到北京的感染,基于爱国热情,学生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这和当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大姐有密切的关系。

张含英觉得,天津掀起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不是偶然的。他回忆说,拿自己来说,本来是个只知死读书的人,一心只想学点本事,建设国家,算不上个革命青年。可是当运动一起来,他却被时代的浪潮卷了进去,自然而然地行动起来,参加了游行和其他活动。

“五四”运动打破了北洋校园的平静,陈泮岭、孙越崎等学生领袖以及曾养甫、叶秀峰等人组织游行、罢市,一时间颇为活跃。张含英记得,那时白天出去游行,晚上在化学教室——那是个梯级教室里开会。他当时不是活跃分子,只是个一般的参加者,总是坐在后排。

在开会时,他时常看到有两个男青年走进来,坐在最前排靠门口的座位上。没等开完会,他们就先走了。他曾问过那两个人是谁?同学告诉他“南开的”。这印象非常深刻。他知道,这个运动不是北洋自发的,而是有组织的。

1919年暑假后,运动还在继续。赵天麟校长对学潮倍感困惑,因此去职,由冯熙运继任,而冯熙运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冯熙运(1886—1951),字仲文,我国第一批经济法专家。1905年考入北洋大学堂,攻读法律;1907赴美留学,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律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20—1924年任北洋大学校长。冯熙运以强压手段命令复课,并因参加爱国运动的学生拒绝写悔过书,即取消211名学生的学籍,占到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2.8%,此举史所罕见。

冯熙运校长上任不久,学校挂牌出来,将学生全体开除;如有愿意回校继续读书者,便要递“悔过书”。张含英虽然很愿意读书,对北洋大学的感情又很深、很浓,但五四运动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是正义的行动,而学校当局对之则采取这样的敌对态度,十分气忿:既然参加运动没有“过”,为什么要递“悔过书”?他毫不犹豫地吐出了一个字:“走!”

下一个问题,便是转向何方。虽然想到五四的策源地——北京去,但还有待联系。适在这时,北京大学的中学同学传来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北大当局表示,“北洋来多少,北大收多少”。于是,他就转到了北大物理系。除了在马神庙理科活动以外,他还常到“红楼”的文科旁听。

那时,北大旁听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出入。有的教室站满了人。不过,张含英在北大只学习了1年多,就得到山东省的留学生补助费,到美国留学去了。

【名家小传】

张含英(1900—2002),字华甫,山东菏泽人。中国久负盛名的水利专家,中国近代水利的开拓者之一,著名教育家。

张含英之父张建基思想比较开明,家境虽然并不富裕,但很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因此,张含英从小就被送入学校受正规教育。1918年考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次年由于参加“五四”运动而被校方开除,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21年考取山东省官费留学备取生,于当年夏天赴美国入伊利诺大学土木系,半工半读,3年结业,获荣誉结业证和土木工程学士学位。接着又到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1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5年学成回国,即投身治水实践,先后担任青岛大学、北洋工学院、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与北洋大学校长,黄河水利委员会秘书长、总工程师、委员长、顾问,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1950年以后,长期担任水利部和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任部技术委员会主任,任中国水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等职。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休。

在长达70多年的水利生涯中,张含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上卓有成就,先后著有《治河论丛》、《黄河志——水文与工程》、《水力学》、《历代治河方略述要》、《黄河治理纲要》、《防洪工程学》、《水利概论》、《工程与水利》、《明清治河概论》等著作。上世纪90年代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编撰工作。2002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黄汲清在北洋大学、北京大学:热爱地质,踏遍山川

“手把锤子出大门,上高坡,下深谷,越大山,爬峻岭,前行前行复前行。

“美丽的化石,整齐的地层,复杂的是褶皱,逆掩的是断层;

“风吹,雪舞,日晒雨淋,还有毒蛇猛兽,老二强人(指土匪);

“不必怕,不要紧,我们都是征服自然界的人。

“前行前行复前行,莫忘积石西倾和秦岭,莫忘长白与大青。

“横断山高,贡嘎峰峻,祁连积雪厚,天山明月照坚冰。

“锤子在手囊在背,前行前行复前行,莫辜负少年好光阴。”

这是70多年前,年轻时代的黄汲清写下的一首山歌体的言志诗篇。据说,每当行外人对黄汲清痴情于地质投来疑惑的目光时,他总是打趣地说:“久于爬山的人为什么这样不怕吃苦呢?其实我们的苦是有限的,而乐是无穷的。我们的乐是无所求于人、无得失之念存于心,是乐也,诗人之乐也!”

少年志向高,飞蛾向光明

黄汲清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一个当地颇有名望的书香之家。他出生那天,正值天井中牡丹盛开、花团锦簇,身为乡间秀才的祖父便为他取名为黄德淦。

黄汲清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深得祖辈们的疼爱。因家境富裕,长辈疼爱,书香熏陶,黄汲清的童年,不仅拥有良好的智力教育,德行教化也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三国、水浒、西游、红楼等古典名著爱不释手;农夫一年四季在水田里劳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也深深地植入了小黄汲清的心里。

黄汲清的父亲虽是清末秀才,但后来又从成都的通省师范毕业,受过新式教育,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经常向孩子们讲述慈禧太后的荒淫、愚昧,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少年时代的黄汲清,已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以及梁启超主编的《大中华》等书报作为经常的读物。特别是读到梁启超的《中国魂》,使黄汲清深受震撼,暗暗立志要为中华民族争光。

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飞蛾扑火”的寓意,同学们都回答是“自取灭亡”之意,唯独黄汲清回答:“不畏牺牲,向往光明。”

另一次,黄汲清见到同学有一本《中国地理图册》,爱不释手,借阅时还细心地一个省、一个省描绘在薄纸上,珍藏起来。当时的中国国土形似一片秋海棠叶。从此,这片“秋海棠叶”就深深地印在了少年黄汲清的心中。

中学时代,黄汲清就读于成都省立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名校。学习期间,黄汲清深受新文化和“五四”运动影响,深感四川一地的闭塞。他想,要吸收新知识、扩大新视野,必须东出夔门、北上京师。

在北洋大学闹学潮被开除

1921年夏,年仅17岁的黄汲清约上几位同窗好友,背上行囊出发了。伫立船头,望大江东去,不觉武汉已隐隐约约现在天际。

当时的武汉关是英租借。在长长的跳板尽头,英国关员手持钢钎,凡见中国旅客,便将钢钎插进行李,锦缎、夏布被戳得百孔千疮、毛絮乱飞。这一幕幕,深深刺痛了黄汲清的心。他不禁自问:衰弱的中国何时才能自强自立,挺起脊梁,不受外国人的欺凌啊?

来到北京,黄汲清的志向是报考北京大学。但时值暑假,北大尚未开始招生,黄汲清只好去了天津报考北洋大学,并被录取。北洋大学是一流工科大学,对学生要求极严,特别是数学、英文等课程尤其严格。在这里,黄汲清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

当时的天津,是中国北方第一大商埠,英、法、日租界占了大半个市区,而中国北方的军阀又连年混战不休,天津一地洋人、恶势力异常嚣张。其时,“五四”运动余波尚存,青年学生的爱国救国热情未减。梁启超、顾维钧等充满激情的爱国救亡演讲,再一次感染了黄汲清。黄汲清作为学生代表,在闹学潮中冲锋陷阵,惹怒了校方。校方要求学生们写悔过书,黄汲清坚持无过可悔,而被开除学籍。这是黄汲清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同类推荐
  •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本书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剧作家、出版家、戏曲导演李渔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思想中的审美文化做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揭示了李渔在中国审美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 厨房(徐坤文集)

    厨房(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了作者创作二十多年来发表过的影响较大的中短篇小说,如,获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厨房》,连续五届获过《小说月报》大众评选“百花奖”的《狗日的足球》《遭遇爱情》《早安,北京》《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通天河》,获得《小说选刊》及《中国作家》奖的《鸟粪》《一条名叫人剩的狗》等。
  •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选取了阎真、朱自清、巴金、冰心、丁玲、萧红、郁达夫、老舍、茅盾、丰子恺等10余位作家对知名文学前辈的怀念文字,共计20余篇,在这些文字中,我们再次体悟了何谓高风亮节,何谓名人大家风范。并借此表达对文学前辈的景仰之情。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热门推荐
  • 带着直播系统闯异界

    带着直播系统闯异界

    本书是轻松日常风啥?一穿越就到了魔尊的地盘,这个打到上界去的大佬居然要收我为徒?!谁救救我啊!中文居然是嫡传内部交流用的语言,水泥造出来了,水稻杂交好了……穿越者前辈,你能给我留点逼装吗?什么?你给我留了本食谱?拜师之后丹药和秘籍成箱地送给我?身份这么高我可怎么扮猪吃虎!这可是高武世界,金手指居然是画风不对的直播系统……要不我给师尊来段相声?直播挑战人榜高手还不如我吃播获得的瞩目值高?这个世界吃枣药丸!只是借用你宗门的触手灵植直播而已啦,我又不是像我四师兄一样沉迷灭门,你带领全宗投降是怎么想的?什么?需要其他世界的源力才能拯救世界?大佬们别愁!我的系统有联动模块!不过这本书居然是无限流吗?!
  • 二一四传奇

    二一四传奇

    穿越到异世界大陆,得到一个强大的剑术专精技能,结果却是个魔法世界?!战斗、阴谋、妖精、亡灵、攻城、屠龙、异界冒险!
  • 镇世传说

    镇世传说

    天衰地枯,诸生求存;圣者治世,谁执弈棋?当灾难劫苦席卷天地,内忧外患,古今争锋,谁人的手段能胜一筹?侵袭的号角吹奏,诸生奋战为求存,宇宙亡续战矛间,谁人可稳坐无上的宝座?灭世救世,自古纷乱多战血,恩怨情仇难理清,寻策问计图太平,怎奈层阻叠险无人定。少年心坚怀梦修武道,正值天骄并起,诸雄霸世,古今争锋的时刻,这里道统宗族林立,遗脉百族横行,宇宙强者混战…看战争盛宴由谁执掌,盛世的悲歌谁去演奏,枯竭的世界如何拯救,功与罪的预言谁可应验…
  • 再爱难回头

    再爱难回头

    我们什么时候竟变成了这般模样?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要就能够拥有的其实我也没有算和你在一起只是想能够喜欢你就好了但是上天给我了这个机会我一定会珍惜的可是阿苏昀哲你自己不珍惜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一生酷爱苏昀哲再爱难回头。致我的学校生活。
  • 半个竹马斗青梅

    半个竹马斗青梅

    白媛心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次醉酒后吐真言,而且,那个被吐对象竟然是是是她的竹马…怎么办怎么办,不行啦,糗大了,为今之计只有落跑了,小侄女要结婚了,不回去就死定了,唉,谁能明白她的苦啊!
  • 爱你却不能拥有你直至错过

    爱你却不能拥有你直至错过

    晓双双爱了历程20年,从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到现在的家庭主妇。可却只换来了一张离婚协议书。最终还是晓双双放弃了,晓双双:“你的自由,我给你。”历程发现没有晓双双的日子自己根本不习惯,可到头来,只能说一句“我后悔了!”
  • 原来一切都早有注定

    原来一切都早有注定

    缘分很奇妙,可以让两个人相遇,相爱,离别,再遇。因为一场误会而分开的两人,又因缘分相聚,今后,不管何事,都不会再分离
  • 星脉荒路

    星脉荒路

    武之道可谓人道也,星之道可谓天道也!武之极尽,方可踏星入脉,不入星脉者,终是蝼蚁!化腐朽为神奇,捏天外之造化,他一生颠沛,逆而改命,却不尽是所愿!呜呼呜呼,谁来拈花一笑?
  • 怪异之间

    怪异之间

    被前女友大哥追赶的王野,竟意外撞见不可思议的一幕!一夜之间,种种奇遇,改变了他原本平凡的一生。“这就是传说中的系统流开挂吗?难道我也是天选主角,位面之子?”王野心中十分激动。“你是个屁!”‘挂’如是说。
  • 兰陵狂颜

    兰陵狂颜

    穿越前,她是通灵家族的天才。穿越后,她是宰相的三女儿。但不管是现代还是架空古代,她的命运她做主,谁也休想控制她。皇帝赐婚,她不稀罕。世家少主,也是她奴。她不想称霸天下,更不想遵循什么穿越女的框架式穿越法。但是老天爷似乎不承全她过悠哉的生活。随便捡捡,也能捡到只虎王魔兽。逃婚也能遇到妖魔鬼怪,一不小心居然成为了神秘的天玄门的徒弟。修真?OK,没问题。越强大越好,谁惹她谁倒霉。不过什么?她居然是圣女?使命是阻止黑暗魔那个邪肆的男人破坏玄州大陆?神奇的是自己居然未婚就做妈?这世界果然玄幻了!美男与美兽争宠,谁才是孩子他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