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000000028

第28章 毛泽东说佛教谈佛经(4)

我赞成有几千人学经,成为佛学知识分子,你看是不是他们同时还要学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懂得政治、科学、文化及一般知识。……佛学不可不学。我们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搞政治。我看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再拿两年专门研究佛学。政治上好,在佛学方面却没有学问,还是不行的。

这里,毛泽东强调的还是“又红又专”,政治与业务的统一。

出神入化用佛典

在毛泽东的著作和讲话中,经常引用佛经中或与佛教有关的成语、典故,如“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一相情愿”、“一知半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劫难逃”、“引玉之砖”、“口头禅”、“对牛弹琴”、“空中楼阁”、“闭门造车”、“五体投地”、“敲骨吸髓”、“拖泥带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三灾八难”、“牛鬼蛇神”、“同床异梦”、“隔靴抓痒”、“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这一方面使文章、讲话文采斐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毛泽东涉猎过很多佛教典籍。

下面,仅择其中的9条略作介绍。

(1)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当毛泽东谈到贫农是农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他们积极加入农会时,写道:

富农带着讥笑的声调说道:“你们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有什么不进农会!”

《五灯会元》卷十三《云居膺禅师法嗣·扬州丰化和尚》中记载:一僧人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丰化和尚答:“莫飘露么?”又据《传灯录》:“夹山问船子和尚,如何是道者?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卓锥”即置锥。此语往往用来形容人贫穷至极。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是由佛典中的成语“上无片瓦,下无卓锥”衍化而来。

毛泽东用此语来说明贫苦农民在反动势力的剥削压迫下,一无所有的赤贫状态。

(2)一相情愿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在谈到军事指挥员要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情况通过思考加工,然后才能形成正确判断时说:

粗心大意的军事家,不去这样做,把军事计划建立在一相情愿的基础之上,这种计划是空想的,不符合于实际的。

“一相情愿”亦作“一厢情愿”。源自佛教典籍《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美丽的公主,却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这一事实,只想和公主结婚,结果害了单相思病。此语多指单方面的愿望或计划。

毛泽东在这里用此语来说明那种不从实际出发,单从个人主观想象出发的主观主义的军事计划是空想的,实现不了的。

(3)在劫难逃

《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在谈到日军对中国的公开掠夺时说:

敌人的这一野蛮政策,还要施之于更深的内地。他的胃口很旺,不愿停止战争。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日本内阁宣言的方针,至今坚决执行,也不能不执行,这就激怒了一切阶层的中国人。这是根据敌人战争的退步性野蛮性而来的,“在劫难逃”,于是形成了绝对的敌对。

“劫”为梵语“劫波”音译之省略,意译为“远大时节”,与“刹那”相对。“劫”可分大、中、小三劫,一大劫为128亿年,一中劫为32亿年,一小劫为1600万年。佛教认为,世界从生成到坏灭为一个中劫的时间。后来“劫”衍化为“劫数”,指厄运、注定的灾难。“在劫难逃”即从此而来,谓注定要遭受的灾难,难以幸免。

毛泽东在这里用此语来说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没有退让躲避的余地,只有奋起抵抗,才有出路。

(4)口头禅

在《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文中,毛泽东在谈到国民党中的反共分子放弃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时说:

在此辈人员眼中,三民主义不过口头禅,而有真正实行之者,不笑之曰多事,即治之以严刑。

禅宗本来主张顿悟见性,重实际参禅,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但其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作为谈资,因此被斥为“口头禅”。后来,人们把口头上经常说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

毛泽东在这里用此语讽刺国民党中的反共分子心口不一的卑鄙嘴脸。

(5)空中楼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说:

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地还是为了群众。……一切这些同志都应该和在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从他们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典出《百喻经·三重楼阁》。说的是过去有个富翁,欲造三重楼阁。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说,我不要下面两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说明不造下面两重就无法造第三重。但富翁仍执迷不悟,结果引来众人嘲笑。

佛祖用这个比喻,告诉人们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毛泽东这里用此语教导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应自觉地和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密切联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五体投地

在《评战犯求和》一文中,毛泽东谈到1949年蒋介石元旦声明的“求和”条件之一,即所谓“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时讽刺道:

这个条件一经我们的可爱的蒋总统提了出来,几千万的工人、手工工人和自由职业者,几万万的农民,几百万的知识分子和公教人员,惟有一齐拍掌,五体投地,口称万岁。

玄奘《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致敬方式分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指“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十住毗娑婆·入寺品》中说:“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五体投地”说明礼佛的虔敬态度,人们常用其比喻倾倒、佩服至极。

毛泽东在这里用此语,其实是辛辣反讽,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反人民的“高压”政策的猛烈抨击。

(7)回头是岸

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毛泽东说:

自我批评的方法只能用于人民的内部,希望劝说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反动派发出善心,回头是岸,是不可能的。

“回头是岸”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省略。佛教把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的无尽“苦报”称为“苦海”。《法华经·寿量品》:“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摆脱生死轮回,达到超越生死的“彼岸”,才能出离苦海。而要到达“彼岸”,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见“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去恶向善。

毛泽东这里反用此语,说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劝说其改变这种本性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唯一的办法是组织力量同他们进行斗争,打倒他们。

(8)三灾八难

在《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说:

每一个人都是忧患与生俱来。学生们怕考试,儿童怕父母有偏爱,三灾八难,五痨七伤,发烧四十一度,以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之类,不可胜数。

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它将“坏劫”之末的可怕水灾、火灾、风灾称为“大三灾”,将“住劫”阶段的饥馑、疫疠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八难”,指难以见佛闻法、不能修道的八种处境:“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盲聋喑哑,五世智辨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长寿天。”(《大乘义章》卷八)后来人们用“三灾八难”来形容多灾多难。

毛泽东这里用此语来说明人生忧患之多。

(9)无事不登三宝殿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一次讲话时说:

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到一点问题,交换意见。

佛教将佛、法、僧合称“三宝”,故以“三宝”泛称佛教,“三宝殿”即佛殿。寺门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殿中闲逛、闲聊。所以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意谓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商或相求。

毛泽东这里用此语形象地说明召开会议的目的,在于和同志们交换意见,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

古人有云:“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上所举,足见毛泽东对佛典的熟悉,也足以领略到他的“丹青妙手”炉火纯青的点化“功力”!

同类推荐
  •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是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经典力作,全景再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些人与那些事,重新梳理沈从文从湘西凤凰到中国文坛中心的创作经历与心路历程。“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打开一扇窗

    打开一扇窗

    “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是宁波市委于2011年提出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实践活动。本书是镇海区“三思三创”主题先进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全书分10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报告了镇海全区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和9位先进个人的事迹,为镇海区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次文学上的提炼。本书对于进一步学习实践“三思三创”精神,构建和谐宁波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 穿越生死线日记

    穿越生死线日记

    本书记录了癌症患者自己患病18个月的经历。突出了与癌抗争的精神及有效实用的医疗手段和方法,可为广大患者借鉴与应用,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热门推荐
  • 专家诊治肠道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肠道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挂号费丛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每册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而且作者皆是各科专家,病人或家属所需了解之事他们自然十分清楚,所以选题撰稿,必定切合需要。而出版社方面则亦在字体、版式上努力,使之更能适应各阶层、各年龄之读者需要。
  • 你是我一的N次方

    你是我一的N次方

    “简单一点也不简单。”这是认识的人对她评价。有人嘲讽她不择手段,可有人却说她精明能干。可只有南宫童却像母狼护着幼崽那样恶狠狠对着那些人说:“谁敢伤了简单,我送他下地狱。”当他遇到简单时他看到她眼里的恐惧。他害怕她再次“消失”便小心翼翼拉着她的手极度讨好她说:“我不管你是丫丫(南宫雅)还是简单,别再离开我了好不好。”他笑着替简单捋了捋耳边刘海柔声说道:“还记得你教我那道数学题吗?我问你一的N次方是多少……而你是我一的N次方。始终如一……”
  • 神奇龙世

    神奇龙世

    卡奇是个孤儿是个龙子,在某些情况下遇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是为了世界而开始了动人的冒险,一路上非常惊险,他们是为了世界而走遍天涯海角的少年。
  • 零幻

    零幻

    灵异者频繁出现,究竟是和缘故?凡神作为灵异高手,为何流落人间。各个国家的灵异调查局,本来明争暗斗怎么突然组成了联盟。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夜之间,似乎太过突然。对此叶空凌展开了一场密查,这一场活动就称作——零幻。
  • 与死神玩游戏

    与死神玩游戏

    我叫叶青,在八年前,我失去了所有对我好的人,他们都不是我的亲人,却胜过那丢弃我的亲人,为了养母最后希冀,我将生命与死神做了一场交易,这使我和妹妹苟活了八年。但是一场噩梦的死神游戏无止境的开始了,每一场游戏都会加速我和妹妹俩人的生命凋谢程度。我已经没有多少天可活了,但是为了妹妹,我必须要在这死亡的深渊里徘徊,解开一场又一场的绝望谜团。哪怕是生不如死,万劫不复,我也要让妹妹活下去!本书群号:485966175,欢迎光临,让17越写越好,将最好的给真正看书的朋友!
  • 南燕北萧

    南燕北萧

    籍籍无名一书生,英雄气概无可争,南燕北萧皆豪杰,不如种花弹古筝。尘世一枚无名花,内藏深沉是奇葩,无欲无求无牵挂,放浪形骸闯天涯。可笑世人看不清,纷纷扰扰求利名,到头不过一场空,可笑人生只如戏。夕阳斜落,枯藤瘦马,刀客走大漠。
  • 一家之主

    一家之主

    一对惊世至宝元青花梅瓶,搅动了一个平凡家族的宁静。幕后奸商一心觊觎,制造重重事端,浓重的阴影笼罩着平凡善良的一家人。巨大的困境以及人性本质的贪婪,不断捶打着孤独疲惫的老人。要守住家族,还是守住60年前的千金一诺?
  • 迷雾中的长白山

    迷雾中的长白山

    逢乱世,多魑魅魍魉。然鬼魅并不可怕,可怕的那颗贪世的心。周毅,本是凡人,吸食头狼鲜血至元神出窍,得神秘道像传法,从此拥有修真之躯。那神秘仙人究竟是何人?本是猎人的父亲,竟也是修真之人,出手时已是深蓝灵气,是修真之人,怎会在一起生活二十余载而不知。生身父亲究竟是何身份?深山的道观,神秘的深山来客,疑云密布。当层层迷雾揭开,周毅又当何处?原来真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影子shadow

    我的影子shadow

    我是影子,不会说话,没有思想,只是默默看着主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