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400000040

第40章 “协和”的病案报告(2)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突然进驻“协和”,全校职工出入均受到监视。门诊被关闭,住院患者被迫出院,学院停课,教职员和所有的学生不得不离开学校。“协和”的大夫们只能纷纷寻找出路,各谋生计。有的远走他乡、投亲靠友,有的干脆到别的医院就业,或自立门户开业行医。当时协和医院的内科大夫钟惠澜联系了一批“协和”校友,对一家民办医院中和医院进行改组,开始重新行医。日本人关闭了“协和”还不甘心,他们准备将病案全部销毁。当时在中和医院任院长的钟惠澜教授知道后非常焦急,说:“不要烧!如果你们要卖的话,我们就凑钱全部买下来。”有一天,日军军医松桥堡突然找到协和医院病案室主任王贤星,直接就下命令:“王!把你的病案准备销毁吧。”王贤星不顾冲撞日本侵略者的危险,义正词严地对他进行了谴责,病案才得以保留下来。但那一年日本人“借”走的孙中山先生的病案却再也没有了下落。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经济非常困难,纸张更是缺乏。协和医院的一些领导就提出,可以将部分老病案送到造纸厂做原料。王贤星主任听说以后,马上找到前来征求意见的原炳琨副院长,坚决反对这么做,总算保住了这些病案。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文革”时期,当时这场运动对协和医院破坏得很厉害,专家们被批斗、受监视,医院一度更名为“反帝医院”,病案书写质量明显下降,病案室更是成了重灾区。红卫兵们贴出大字报,“留着这些‘废纸’有什么用?”病案室的工作人员顶着反对“军管会、革委会红色政权”的大帽子,坚决抵制红卫兵们打算销毁病案的行动,才使这些“宝”免遭了一次大劫难。

“协和人”捍卫科学的勇气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敢让人钦佩,正因为如此,数量具大、历史悠久的病案才能保存至今。

“协和”病案与“协和”精神

“协和”240万份病案是靠一份一份病例的日积月累才达到如此的规模。穿越85载,数十年、几代人贯穿始终的坚持,依靠的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在病案室,我们看到一份林巧稚大夫当年记录的英文病案,工整、详尽、条目清晰。这样的病案在“协和”不计其数,而每一份病案的诞生过程,都传递着“协和”独有的文化气息,渗透着“老协和”对年轻大夫的言传身教。

医生训练是从写病案开始的,而不是开刀,也不是开药。这种指导思想使“协和”自建院以来就一直保持重视病案的传统。写病案不仅作为医学院学生临床入门的基本功,也是医院对医生考评的依据。即便是现在,新分来的医科学生到“协和”的重要一课,仍然是如何写好病案。

外人或许以为,病案就是对病情和诊治情况的简单记录。其实病案内容包罗万象,作为一份关于病人的医疗档案资料,它既要记录疾病发生、发展、诊治的过程,也要对病人发病之前的身体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记载。“协和”的病案概念就不是仅仅停留在“病情记录”的层面上,更是涵盖了健康记录的内容。刘爱民主任介绍说,“协和”采集病案的方法是延伸的,前后都延伸到尽可能最早和最晚。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份记录国内最早连体人手术的典型病案。1956年12月,“协和”接诊了首例连体患者刘氏兄弟。1957年做了分离手术,其中一人死亡,一人存活到77岁。这份病案采集的信息既包括刘氏兄弟身穿清代服饰的少年时的照片、剪报,也有手术10年后对存活者的追踪记录,非常完整。分析起来自然很有意义。

协和医院在建院初始,还设立了“社会服务部”。这个特殊医疗机构主要是为确有困难的患者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前的社会调查和治疗后的追踪随访结果。医生们遇到因生活贫困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时,就会去找“社会服务部”。工作人员随后会对患者进行社会调查与家庭访问,写出对其生活状况调查的书面报告。社会服务部再根据这个报告,决定对病人的资助方式。这些调查报告,以及对出院病人进行的随访调查,都要附在病人的病案后面。几十年过去,病案室依旧完整地保留着这些原始记录。在一张张发黄的纸上,仍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这样的字迹:“大夫优待,按八五折计算。”“大夫免收费用。”

对病案高质量的严格要求,就使得大夫必须掌握问讯艺术,学会对病情细致观察,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并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在“协和”流传:一批协和医学院的见习医师到妇产科实习,导师林巧稚要求每人完成10例初产妇分娩全过程的观察,并用英文写出完整的产程病案。学生们仔细观察和记录了分娩的全过程,林巧稚一份份看过后,只在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批了“Good”,其余的全部退回重做。这些学生随后加倍认真地观察、记录,结果林大夫依旧不满意。于是,这些学生找来“Good”的作业,对照之下发现,那位同学的病案记录上,只比他们多写了一句话:“产妇的额头上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在上述连体分离手术的病案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详细的问答记录:你们的母亲是如何生下你们?是否难产?——不详,但母亲没有因分娩而死亡。

你们如何娶妻生子?——与其他人一样,只不过一起结婚。

你们的爱人是否也相连,或是双生姐妹?——不是,她们俩姓都不同更不是相连。

一人受着痛苦,另一个会感觉到吗?——一个人受了痛苦,另一个不会感觉到。

一个人吃饱了食物,另一个会饿吗?——会饿,我们都是各吃各的。“协和”的一些专家教授,至今仍能回忆起导师严格要求自己书写病案的件件往事。那时,写不好的病案被勒令修改十几遍,或者被老师当众摔在地上的事例并不罕见。只有对病人的情况烂熟于心,才能通过前辈们近乎完美的标准和严酷的追问。据说张孝骞教授一直保持检查学生病案的习惯。一次查房时,他发现一位病人的病案写得不够详细,并没有马上批评负责的大夫,而是静静地坐到病床前开始问病史,并做了详细记录。这种无声的行动,一直刻在学生的记忆里。有一位教授回忆自己刚进“协和”时,因为病案写的不合格,曾被罚“重做一年实习生”。在这一年里,她一共写了100余份病例,总算对如何书写病案有了切身的感受。实习大夫不仅要学会对病情进行详细记录,还要学会归纳和分析。为了“对付”导师关于病因种种可能性的提问,他们在向导师提交病案之前,都要跑到图书馆和病案室,查阅相关病例的资料和各种书籍。一位协和医大的学生,毕业多年后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我依旧记得病案室里的书桌和高背靠椅,协和许多教授有着自己的固定座位,他们的星期天常常在那儿度过。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那些熟悉的身影一动不动地镶在窗框里,像是一幅幅逆光的剪影。

这一幕在我们那天参观病案室时也见到了。虽然已近黄昏,但走廊的长条桌旁,仍坐着好几位正在专注翻阅病案的年轻大夫。

正是导师们这种近乎残酷的职业训练,才让一代又一代的“协和”大夫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也才使“协和”留存下来数以百万的质量上乘的病案。

“协和”病案成绩簿

刘爱民主任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1975年他刚分配到病案室工作时,晚上没事就一个人坐在空无一人的病案库里翻阅病案,开始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读着读着就上了瘾,病案中,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当时有一份病案记录,一个知青一顿能吃十几斤生牛肉。他的病情从县、省的医疗机构逐级转报,最后到了协和医院。经过多位大夫会诊仍然找不到病因,细心的大夫发现了他的秘密,原来他为了获得回城的假条,每次吃饭期间要几次跑到卫生间呕出。近两年的病案中,还出现了不少为获取“低保”而不惜造假的病例。

其实,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病案,早已超越了“病情记录、研究身体史”的范畴,它实际上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了社会的变迁,是研究社会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难怪在社会学家眼里,这座世界少有的“病案图书馆”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国内外的不少学者利用这些病案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美国一位学者在“协和”的病案室一泡就是半年,专门研究中国裹脚女人病史与妇女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一些历史学者也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协和医院霍乱病例上升的事实,证实了日本曾在我国东北地区实施了细菌战。

“协和”的病案在2003年还有一次“闪亮登场”的故事。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人一生的健康状况,与最初在子宫内的发育状况密切相关,它甚至关系到一个人中老年可能会得的各种疾病。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起一项名为“宫内发育与老年病关系”的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对1921~1941年出生的人,进行出生期和老年期身体状况的对比统计研究。有关专家到中国考察后发现,只有协和医院还保存着那个时间段在这里出生的婴儿病案。从2003年起,这项研究的中国部分便开始在协和医院进行。刘爱民主任告诉我们,当时他们从病案中找到了符合条件的2000多位老人,其中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吴文藻和谢冰心的女儿吴青。邀请信发出去后,许多老人从国外、从外地回到“协和”参加体检。有一位老人听到工作人员给他翻译自己出生时的病案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因为在他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没有给他留下丝毫印象。而发黄的病案中却有母亲生他时曾患妊娠高血压,右手腕还有一个腱鞘囊肿的详细记录。

有人做过统计,从“协和”出来的临床研究论文,80%以上都是在病案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有了几十例上百例实实在在的病案做支撑,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自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此外,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医保审查时,病案还对保护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协和”病案室2006年复印病案多达5000余份,主要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在“协和”,保证病案的原始、客观、完整、安全是件十分神圣的事。病案室至今仍设有质量控制部门,专门为上交来的病案把质量关。刘爱民主任说,病案记录的格式是统一印制的,但书写病案、管理病案的水平却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协和”病案的出院记录多达五六页,非常详细,外地病人拿着这样的病案复印件回到本地,直接就可以就医。能够达到这种标准的病案目前在国内的医院中还并不普遍。

岁月无声,往事不言。一份份的病案讲述着一桩桩的往事,道出了“医乃仁术”的内涵,也展示了“协和”85年积淀下来的独特的文化气质。

同类推荐
  • 大司马之鎏金卷

    大司马之鎏金卷

    是司马懿与曹操父子初识到决定出仕的过程,从官渡之战至袁氏覆灭期间为时间轴线。袁绍公然对拥护汉帝的曹操发起大规模进攻,使得拜胡昭为师在颍川竹林之内潜习谋略兵法的司马懿无法坐视不理,他破除了自己永不为他人所谋的誓言,出山相助站在刘协身边的曹操。这也是司马懿第一次以谋士的身份开始在战争之中出谋献策。也正是因此,司马懿进入了曹操的视线之中,并且得到了郭嘉的极力推荐。第一次身处战争前线的司马懿看到了血腥的杀戮,也体会了曹操所说“战争就是杀人”的名言,更加看清了曹操的睿智与无情。在他和郭嘉的联手相助之下,曹操成功一举扭转颓势击溃了兵力上十倍于己的袁绍。然而就在火烧乌巢的当夜,他见到了一直在暗地里谋害自己的神秘人...
  • 新风云悟真龙

    新风云悟真龙

    本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群英颂第一部
  • 历史快餐.前八世纪:王国争雄

    历史快餐.前八世纪:王国争雄

    公元前8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央政权被游牧民族覆亡,皇室被迫内迁。自此中央政权不断衰弱,地方势力兴起。甚至有地方诸侯同中央政府发生了战争。中央政府的权威自此不断衰弱,地方争霸开始。不同于远东地区的混乱,近东地区则是亚述的独霸天下。西方世界在公元前8世纪终于开始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罗马、希腊等文明相继形成,王国时代到来了。
  • 明末好国丈

    明末好国丈

    穿越回到水深火热的明朝末年,就是史上最不讨好的那个周奎,覃易还能什么办,当然是要做个好国丈了!灭阉党、灭东林、平建州、打土豪、分田地、造太平盛世。书友Q群:701863094
  • 随棺

    随棺

    曾几何拄杖观月,不过徒留少年白头,空悲切,独酌叹
热门推荐
  • 变身宿舍的漫画
  • 精灵之链

    精灵之链

    贪玩的少年诺亚萨尔米跑出城外碰到兽灵,逃命中被前来的精灵族所救,很快就和活泼可爱的精灵族公主塔夏打成了一片。精灵女王和女魔法师去见诺亚国王,宫殿中还有暗影牧师、天鹰游侠、光之守卫、神谕祭祀、磐石祭祀和刀锋骑士等,镇压兽王的火山开始爆发,他们组成联盟制定屠兽计划,立即前往消灭凶残的兽王……
  • 超忍者之路

    超忍者之路

    以忍者为起点的世界,永久的和平几乎不可能,而有一个人,他做到了
  • 永生之新的纪元

    永生之新的纪元

    看完永生,是不是都觉得里边BUG太多,本大侠来给大家填填坑
  • 瑶辰传

    瑶辰传

    如果可以,我宁愿从未认识过你!更不会与你有轩儿????
  • 穿成Bug修补员

    穿成Bug修补员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通过了大公司的面试,苏冉却接受了一个奇怪的任务,上一秒还在自己的超软大床上打滚尖叫,下一秒就被丢进自己看过的小说世界修补bug。嗯,还不小心拐回来了一个芝麻包。
  • 这就是等价交换

    这就是等价交换

    你的一切都可以交换。舍弃你认为没有必要保留的情感,忘记你曾经的种种负面情绪。玩物丧志的坏习惯要着干嘛?沉沦堕落的小嗜好趁早抛弃。来吧朋友,等价交换,你给我你的过去,我还你一个强大的未来。
  • 穿月之兮

    穿月之兮

    一位(主角)的穿越之旅正式开始ps:更新慢请见谅
  • 在浅浅岁月爱上你

    在浅浅岁月爱上你

    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他,是一个霸道的人。他不知何时已经喜欢上了她,却使得她经历了她这一生最痛苦的事……时间流逝,高考过后,各奔东西……而当她再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他的订婚宴……【全本免费,多多鼓励~】
  • 巨星从电台主播开始

    巨星从电台主播开始

    王小逗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系统:“恭喜宿主获得巨星系统,本系统将会帮助宿主成为全能巨星。”王小逗:“成为巨星什么鬼。我只想回去,做一条咸鱼它难道不香吗?你能帮我回去吗?”系统:“对不起,这不在本系统的能力范围内。”王小逗:“那我要你有什么用。”...王小逗“统哥,作为你旗下的第一狗腿,我现在的身价不符合你高高在上地位啊,你说是吧。”系统:“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ps(单女主,有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