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900000004

第4章 稚嫩华为,破土而出(1)

闯通信江湖,华为横空出世。

“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是一个筚路蓝缕的过程,时时充满风险,它是对人生的一次磨炼。前方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创业需要披荆斩棘,经历无数的失败与挫折;需要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努力。华为创立之初,任正非就提出以技术立足,独立自主,决不向跨国巨头低头,为此他“泼金如水”,保证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中,聚集了大批研发人员,顶着负债和破产的压力,他毫不畏惧。就是凭着这股倔强劲,华为的路越走越宽。

电影大师卓别林的《淘金热》,以1 9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黄金为背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人们趋之若鹜、急于淘金发财致富的场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经历了一场“淘金热”。当时的深圳,正值倒买倒卖阶段,“知识无用论”盛极一时,接着又经历了泡沫经济(房地产、股票),不少人从中大发横财。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深圳一直是中国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那里有太多白手起家的奇迹和迅速致富的神话,创造了华为、中兴、万科等名噪一时的知名企业。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奔波在这一片新兴的热土之上,为的只是一个梦想:功成名就,发财挣钱。

但是,任正非最初来深圳时可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在他的心目中,有两个字最重要:“生存”。

当一连串的挫折砸向任正非时,他虽然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挺直自己的脊梁,但是,他也有疑惑:前方的路到底在哪呢?

俗话说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于是任正非就“偶然”地做起了程控交换机的代理。80年代,程控交换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任正非根本不清楚其为何物。

一、发现商机,凭的是敏锐的嗅觉。

在南油集团打工期间,任正非曾经给南油老总写了“军令状”,请求将其旗下的一家公司交给他打理,未果。这时,一种当时对中国人来说的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任正非的注意,那就是数字式程控电话交换机。

1876年,世界上第一部电话诞生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一部固定电话要打通,核心设备就是交换机,它承担着所有接转功能,好比整个网络的大脑,通过接入网、传输设备、计费设备等中间层辅助设备,用电话线连接各部终端用户的电话机。

1965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部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程控交换机,是电话交换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与传统机电式交换机相比,程控交换机接续速度快,话音质量清晰,工作效率提高了上万倍,而体积只有机电式交换机的十几分之一,很快成为世界各国电信网中的主流设备。

一直到80年代,我国的电话还没有普及,原有的固定电话网设备正由传统的步进制、纵横制向数字程控交换转型。全国都在大兴土木,对电话的需求以每年翻番的幅度增长着,很多生意人想要买的第一件东西就是电话,而此时中国还不能生产程控交换机,西方限制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此项技术无法通过引进获得。

很多聪明人选择了代理程控交换机生意,有的还贴牌生产。他们从港台把形形色色的交换机产品弄进海关来转手倒卖,或再贴个自己的标签。北京中关村的早期风云人物、华科公司老板许瑞洪把进口组件搬进暑假学校的空教室,找来一帮学生组装机器,教他们插元件、电焊,连生产许可证也没有,贴个“华科100”的标签居然供不应求。一个暑假装起500台120门小用户交换机,每台成本20 000元,能卖75 000元,由此一个暑假就赚了两千多万。

过量进口、低价倾销和走私进口的交换机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使我国原有的纵横制交换机产业发展受阻。由于通信发展迅速,程控交换机市场大,很多国内厂家都想抢占这个市场,但鉴于技术瓶颈一时难以实现突破。

技术出身的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迅速领会到了其中所孕育的商机,也对贴着形形色色标签的交换机充斥国内市场感到不满,认为国有企业完全应该在这个领域里发挥作用。据说他立即向公司董事会申请成立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发组,说服了公司领导同意拨款研制。很快一年过去了,耗资100万(当时的天文数字),项目没有成功。他向董事会申请再研究一年,并追加200万,一年又过去了仍然失败,任正非辞职了。

1987年10月,在深圳湾畔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的两间“简易房”里,任正非和他人合伙投资21 000元创办了一家小小的公司,取名“华为”,注册为集体企业,经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警报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最初两年,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HAX交换机,靠价格差获利。就这样,华为横空出世了。不过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将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大公司,还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华为创办初期,任正非与父母、侄子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里,在阳台上做饭,生活十分清苦。父母为了省钱,专门买死鱼、死虾吃,等到晚上菜市场快收摊时才出去买菜。

经过几年的发展,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但是,任正非很不甘心。当时我国大型局用机和用户机大多是来自国外大企业和它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巨大风险。做代理既没有大风险,又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润,任正非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虽然做代理也能赚钱,但任正非是永不服输的硬汉,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在任正非看来,这样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他不想走这条路,坚持自己的信念,要为自己的发展找出一条生路。

二、列强肆虐,任正非拍案而起。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通信设备市场几乎全是外国公司的天下,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企业能制造出自己的程控交换机。那时中国企业发展刚起步,技术落后、实力不足,与那些老牌企业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在激烈的竞争中,“巨头们”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

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世界各国程控交换机厂商来华淘金。当时从省到县各级电信局都有采购权,由于很多国外产品都有政府贷款,可以马上建设立即投入使用,加之据说“买机器就可以出国考察”,各地电信引进的时候几乎来者不拒,局面比较混乱。最终形成了中国通信史上有名的“七国八制”,即日本NEC和富士通、美国朗讯、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和法国阿尔卡特八家产品共同瓜分了中国市场。

这些交换机价格高昂:欧美厂商的交换机价格一般是每线300—400美元,日本厂商便宜一些,也需180美元。跨国巨头们仰仗着垄断技术,宰起人来毫不手软赚得盆满钵满。曾经中国人装一部电话要收初装费5000元(后逐渐降到3000、2000以下),而且还不能及时装上,要排队等几个月乃至一年,要递烟送礼请吃饭才可以加塞装上。而且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制式的交换机互不相通,造成了通信市场的混乱。

身为军人的任正非,看到“七国八制”肆虐中华大地,国人受尽“洋人”的压榨,满腔的怒火顿时进发出来。这正印证了尼采的话:“在强毅而能负载的精神里面,存在着尊严;在傲立着的尊严之中,存在着意志力;在意志力中,存在着对最重的重负的内在渴求;在渴求之中,存在着欲望的爆发力。”

为了活下去,为了捍卫神圣的祖国,任正非离开军队后,走上了充满汗水和泪水的辛酸创业路。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没有任何家庭和政治背景,创业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任正非经常说:“市场已没有时间等待我们的成长,它不是母亲,没有耐心也没有仁慈。”

二十岁创业凭年轻,摸爬滚打全不怕;三十岁创业靠实力,先苦后甜打天下;四十岁创业则滋味苦涩。著名企业家邱永汉说:“25—35岁为创业最佳时期,40岁已经相当迟了,40岁以后则是例外中的例外。”

然而,就是在不惑之年以后,任正非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咬紧牙关,为了“保家卫国”,在最艰难的时刻挺了过来,成就了华为后来的辉煌。

任正非曾慷慨激昂地说:“在战场上,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尊严;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使命则是捍卫企业的市场地位。而现代商战中,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研支撑体系,企业地位就是一句空话。”

李嘉诚说:“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的精神和富足的家园。”

第一,为自强而战,华为奋勇前行。

五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烈响应共产党“保家卫国”的号召,高唱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人民打退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进攻。西点军校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校训,作为军人就有捍卫国家荣誉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通信市场已被跨国公司“瓜分”得所剩无几,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愤怒一并爆发。

任正非义愤填膺地说:“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的。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

“江山”已经丧失殆尽,没有核心技术就谈不上竞争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攫取高额利润,“榨取”我们的血汗钱。

任正非认为,技术自立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中国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强。因此,任正非一开始就给华为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发展民族工业,立足于自己科研开发,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巨头”抗衡。

只有技术自立才能自强,这不仅是为国家,更是企业生存立足的根本。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占领市场,实现价值增值。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靠“拿来主义”是不行的,需要拥有核心技术,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与那些大腕们较量,才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实现自强自立成为必然的选择。

任正非,倔强的军人,勇敢的斗士,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自立自强,决心要打造出民族品牌,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方向的选择是创业的第一要务。做什么?做产品!不过,知道做产品,也只能是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不巧”的是,这种误打误撞使任正非给自己套上了红舞鞋。在破落的民房里憧憬未来的远景,感谢上苍赋予的执著、智商和大势,任正非带领弱小的华为搭上了开往成功的顺风车。

一、背水一战,功到尽处自然成。

华为刚刚创办时,位于深圳南山区南油工业区里一栋七层高的破旧大楼的五楼。后面是一栋名叫亿利达的大厦,一家名为深意压电的中意合资公司占用了整幢大楼。有老员工回忆说,那时候很是羡慕这家大公司,觉得在那里上班很神气。但是“10年以后,它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有变”。后来华为搬到南油工业区另一栋大楼。当时所在的那栋大楼每一层都是仓库型的房屋,华为就占用了十多间仓库。

环境虽然简陋,可这并没有阻挡任正非和同事们的热情,他们豪情万丈,准备大干一场。

在仓库的另一头用砖头垒起墙,隔开一些单间,员工就住在这些单间里。仓库很少有窗户,这些隔开的单间更是没有阳光,隔墙只垒了一人高,屋上无片瓦,“斜风细雨”全不挡,根本不用担心忘记带宿舍的钥匙——从仓库翻墙过去就可以了。仓库里到处堆放着从香港公司进来的交换机配件、组装好的整机,员工们在仓库一角开发用于做配件的板件(SKD),再将买来的配件组装成整机。

赚了第一桶金之后,任正非不安分了,他想到的是,华为应该做出自己的产品。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为任正非鼓掌,他像一个侠客一样勇敢地站了出来。中国人喜欢侠客,古代侠客中流传着亮剑精神。这些侠客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不管对手多么强大,即使是天下第一,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惨败也虽败犹荣。这是中华民族的真精神,难能可贵。

任正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敢于亮剑,勇于挑战最强大的对手。为了民族工业的独立,为了在市场上立足,他努力搞研发,决心打造自己的品牌与国外巨头一争高下。

做产品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是难上加难了。做贸易需要的是敏锐的眼光、灵活的头脑、迅速的执行力以及复杂的人际网络,当然还需要勇气和胆量。而做实业尤其是研发型的高科技企业就不同了。从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原料采购、成品销售、售后服务到与之相关的人员管理、组织设计、流程运作,都充满挑战,其中的变数很大,需要持续的认真务实精神和过人的毅力。敢于创办企业是一种勇气,敢于冒着倾家荡产、准备跳楼的危险也要搞研发更需要一种勇气。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曾有件真实的事件,一位英国妇人非常瘦弱,平时连一部电视机都搬不动。在一场大火中,她竟然奋不顾身地左手扛电视机,右手抱保险箱,安然逃出火场。她在危急之中发挥潜力,从弱女子变成了力大无穷的力士。

任正非相信,自己及伙伴们是有这种潜力的。

当时跟着任正非赴汤蹈火的是一群思想简单的年轻人,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满怀着建功立业的热情和期望从内地南下特区闯荡。凭出色的口才,任正非用他的激情、鼓动和同甘共苦把这群年轻人打造成一支目标简单又充满激情的铁军,每个人智慧和创造性都空前爆发出来。任正非让所有的人从内心相信他们所从事的是前途远大的事业,只要公司能生存下去,每个人都将拥有极其美好的未来。任正非说了一句很有煽动性的话,让员工以后买房子时要选阳台大的朝南的房子,以后可以用来晒分到的钱,这就是后来“晒钱”传奇的由来。

自主研发,人人都想,可是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当时我国邮电部下面好几家国营单位都已在生产34口和48口的单位用小交换机,华为的第一款打着华为品牌的产品叫BH01,这其实是一款从国营单位买散件自行组装的产品。华为公司将散件买回,做包装,写说明书,然后打华为的品牌,再到全国找自己产品的代理商进行销售。

同类推荐
  •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在最近几年里,没有哪一位运动员像斯特凡·埃芬博格这样处于聚光灯下,成为舆论的中心人物。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比如荣获2001年欧洲冠军杯赛冠军,很富有传奇性,他在1994年世界杯赛时被赶出国家队,也同样是一段奇闻。关于他的失败的婚姻以及他的新女朋友克劳迪娅·施特伦茨的报道已经屡见媒体。现在斯特凡·埃芬博格第一次自己站出来发言了,他说自己是一个独特的、敏感的讲述者,他生活中的有些情节跃于纸上后听起来就像是由一位充满幻想的小说家写的。他充满感情地讲述了他的开端,他怎样从一块墓碑上摔下来压断了腿骨,以及他怎样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伟大梦想。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锷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生于1882年12月18日。湖南是近代中国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曾涌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蔡锷就出生在湖南中部略偏西南的宝庆(今邵阳)县城东的亲睦乡。这里山青水秀,潺潺的流水、密密的林丛、巍峨的山岭,如画的风景伴他度过幼年的时光。正像不平凡的人物大都是从平凡的家境中陶冶出来的一样,名垂青史的护国大将军蔡锷也是从旧中国一个极其普通和相当贫寒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热门推荐
  • 炼虚诀

    炼虚诀

    一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修者世界不过是凡间世界的一种投影,同样有着种种不公,诱惑,困顿,或是黑暗。一个小人物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中挣扎求存,继而认清自我,在通天旅途中求索大道……(书中会有很多我自己的观点构想和猜测,大家不必太多当真,这些只是我的强迫性逻辑思维作怪,当然也欢迎探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我们一起前进

    当我们一起前进

    她太平静了,那双眼也太清澈明亮了,像是能看透世间所有的污浊却不会被污染。
  • 无限扩张的世界

    无限扩张的世界

    这是一个初始面积只有100平方公里大小的世界,但是每隔一段时间这个世界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怪物,与此同时,世界也会同步扩大。标签:游戏,召唤,无敌
  • 弃妻太诱人:不嫁邪魅小老公

    弃妻太诱人:不嫁邪魅小老公

    简介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重新拟定。
  • NPC日常之今天你穿了吗

    NPC日常之今天你穿了吗

    吴小迪:说啥工不工作的。像我这么兢兢业业的好员工已经不多见了。天道:你可说点实话吧!吴小迪:。。。
  • 倾慕记

    倾慕记

    话说将军盯着自己宠出来的这货很久了……贪财好色……还要继续宠么?…………
  • Legends and Lyrics

    Legends and Lyr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属性超人的副本诸天

    无敌属性超人的副本诸天

    煌倚天、伏大唐、战仙剑、飙魔兽……一切从继承并超越超人开始。若游戏的一周目诉说着血泪屌丝,那焱飞煌习惯性修改到极致数据的二周目便是逆天重生。焱飞煌点开属性界面,看着那几千万的生命、内力上限,视线扫过面前的几人,宁道奇、石之轩、傅采林。然后,他笑了……如果不是身上那数值3亿的内力,自己还会依然站在这里么?左叶孤城,右西门吹雪,立于中间的焱飞煌如此想到。“小李子,碾压水魔兽的第一捷径,9999级。”艾泽拉斯,望着眼前如山高耸的萨格拉斯,少年感叹:“原来这就是你。”随即他瞄了一眼自己999亿的魔力值,“那你,知道真正的我么?”行星艾尔,那双眼望着汹涌而来的混合体汪洋:“埃蒙,我的万兆幽能保证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