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8600000051

第51章 科场内外(1)

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举行了会试,这就叫“开国第一科”。这一年会试一共取中了一百二十名,经过皇帝亲自殿试,排出一、二、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这三名被皇帝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这一百二十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朝第一科的新科进士。

上一讲我们说到了朱元璋建国之初办学校培养人才的情况,从乡里的社学,到府、州、县的儒学,再到京师的国子监,三级学校成为明朝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虽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朱元璋也确实从国子监的监生中选了一些人出任各级官员,但是明朝大部分官员却不是从学校直接选用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式,那就是科举考试制度。

一、开科取士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开科取士。他在诏书中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洪武三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取怀材抱德之士,务在经明修行,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其中选者,朕将亲策于廷,观其学识,品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材学出众者,待以显擢。”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科试考》)

其实早在朱元璋建国的前一年,他就下令开文武二科,但那还算不上是科举取士。到了洪武三年,这回才算是真正宣布举行科举考试,用这种方法取士任官。

其实开科取士大家都不陌生,从隋朝就开始了,到唐朝以后就成为读书人当官的必经之路。年轻人读书就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考举人,考进士,然后去当官。我们大家知道的那些有名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这套办法还得用。首先要选定考试的年份,过去就叫“大比”之年。

明朝科举制规定,凡是子、午、卯、酉的年份,就举行乡试,这四年的第二年,也就是丑、未、辰、戌的年份,就举行会试。也就是说每四年举行一次乡试、一次会试。乡试在八月份举行,考中的叫举人;会试在第二年二月份举行,考中的叫进士。考试时间都是当月初九开始,三天一场,一共考三场。

大家听了这段解释,说不对呀,洪武三年,是庚戌年,应该是举行会试的年份,怎么才开科举行乡试,第二年是辛亥年,不是大比之年,怎么也举行了会试呢?

这是因为,朱元璋时代,刚刚开始举行科举考试,制度还不完备。虽然制度不算完备,但是已经有了乡会试文字程式,对考试内容、形式,考中者的安排,以及乡试会试时间、参考人条件等都作了相关规定。除了没有按照规定年份举行,基本制度已经形成了。

这算是明朝建国以后第一次全国性的考试,虽然当时还有些读书人不愿意入朝为官,但是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参加了这次考试。宋濂是这次考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记述当时京城乡试的情况时说:“兵后废学,不敢求备于人,其来试者一百三十有三,在选者过半焉。”

(《宋文宪公集》卷一)

因为是建国之初,经历了多年战乱,学校也废坏多年了,所以不能要求过高,当年录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比例也算够高的了。

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举行了会试,这就叫“开国第一科”。这一年会试一共取中了一百二十名,经过皇帝亲自殿试,排出一、二、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这三名被皇帝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这一百二十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朝第一科的新科进士。当时,江南士子们的文化水平高,尤其是浙江。这次录取的新科进士中,浙江籍的有三十一名,占了三分之一还多一点儿。

这一科的状元名叫吴伯宗,当时就被授官为礼部员外郎。一个新科状元,立刻就授官为部郎,就相当于今天大学刚毕业就当上了副司长,这也算得上是超擢了。这大概是明朝开国时候选用人才的一个特例,以后慢慢正规了,也就不会再有这样高铁速度超擢的干部了。

这个吴伯宗不仅是明朝开科第一位状元,而且他当官以后,也还算有点政绩。史书中说他为官刚正不阿,因为不肯依附丞相胡惟庸,被谪贬到凤阳。后来他上书弹劾胡惟庸,胡惟庸被杀后,他又被召入朝中,先后在国子监、翰林院任职,还当过殿阁大学士中的武英殿大学士,后来因举荐人才不实,被贬官为翰林院检讨,死在了翰林院的任上。

除去吴伯宗外,这开国第一科进士中有点影响的还有叶砥,号坦翁,他历官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担任史官多年。永乐初年曾经因为直书“靖难”史事,就是明成祖朱棣夺位的事情,被抓起来过,后来放出来仍然修史,主持过《永乐大典》编修工作,当过副总裁。

还有一位聂鈘,在诗文方面有名气,官做得不大,只当过一些国子监助教之类的小官,退休后给了一个教谕的待遇。不过他跟当时当过国子监助教的另外两位文化人张美和、贝琼被人称为“成均三助”,是三位很有名气的老师。

这一科其他的进士们就都不大有名气了,一百二十人,在史册中留下传记的也只有十来个人。

有意思的是,这一科参加考试的还有三位外国人,都是朝鲜人。其中一位名叫金涛的朝鲜青年,得中了三甲第五名,授官为东昌府安丘县丞,就是副县长。另外两个,一个名叫朴实,一个名叫柳伯儒,都没有考中。这三个人虽然能读汉文书,写汉文文章,但是用汉语说话交流有困难,所以最后还是请求回国去了。

从洪武三年开始,只有洪武四年举行了一次会试,可是一连三年,年年都有乡试,一直考到洪武五年。大家想想,一连三年考试,录取的士子都授予大小官职,对于读书的年轻人来说,那可是个让人兴奋的年代。昨天还是个读书的小青年呢,转眼之间,就官袍在身,赴任为官了!

正当这些读书青年考中乡、会试,弹冠相庆的时候,洪武六年,也就是公元1373年到了。这一年的农历干支是癸丑年,按照当初规定的考试年份,丑、未、辰、戌这四年是会试,就是全国性考试的年份。而且前一年又举行了乡试,就是省一级的考试,已经考出来一批有资格参加会试的举人。可是突然之间,明太祖朱元璋却下令停止举行会试。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元璋在给中书省的一份文件中说得十分清楚:

“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甚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应朕,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别令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科试考》)

原来自从实行科举取士以后,年轻士子们为求功名,纷纷努力读书学习,这样一来,他们的书确实是念得不少,可是学的净是些没用的东西,学来学去,只会纸上谈兵,文章写得漂亮,而所学的书本知识不能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当然跟朱元璋的期望相距甚远。

当时文坛宗师宋濂说起这些考生,评价就更糟糕了:

“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则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瞠然视,舌本强不能对。”

(宋濂《宋学士全集·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

说的是当时的考生,大多成了考试机器,只知道钻研经学,知识只限于考试的内容,多一点都不看,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与之交谈,瞠目结舌。

朱元璋刚刚建立起大明朝,要的是实干的人才,他求贤心切,既然科举取士办法不好用,他老人家干脆就把科举考试给停了。他这一停不要紧,问题可就出来了。从隋、唐那时候开始,士子们读书,就是为了通过科举得到一官半职的,你这一停,读书人的读书劲头就差多了,读书没用了嘛。可是如果年轻人都不读书,又怎么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呢?这样一来,朱元璋想找为国家所用的人才不是就更难了吗?但朱元璋自有他的办法。

二、举贤荐能

朱元璋的办法就是令有司察举贤才。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得选拔人才,为国家服务。可是人才选拔的办法一直在不断变化。国家选用人才主要办法不外三种:世袭制、举荐制、科试制。

世袭制不用去说了,举荐制也是从有等级的举荐开始的。从东汉时代起就有了等级与选荐结合的人才选用办法,在历史上就叫九品中正制。当时按家世和德才,把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一共三等九品,朝廷按等选取人才任官。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所有人都要凭本事,通过考试选用,跟家世没有关系。这应该是个进步。

从唐、宋两朝开始,科举选士就成为主要任官手段。元朝虽然是少数民族统治,也仍然实行科举取士的办法,只是考试录取的时候,把考生按民族分开,你是蒙古色目进士,他是汉人进士,区别对待。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立即开始了开科取士,这也是继承了前朝的选取人才手段。只是在选取过程中发现,这些考中的新科进士文章虽好,却缺少工作能力,不实用,所以才停了科考,开始采用举荐的办法来选取人才,弥补不足。

朱元璋对荐举人才并不陌生,他打天下的时候得到的那些文人士大夫,就都是通过手下的人举荐的。

自从明朝停止了科举,所有空缺的官员位置,都要由官府推荐人才来填补。这种情况整整维持了十年。这十年间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我觉得朱元璋这样的做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明朝建国之初,情况有些特殊。我们以前说过,因为朱元璋是农民起家又参加义军,夺取了政权后当上皇帝的。元朝的那些读书人大多数没有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到了新朝成立后,他们大都躲在家中,有些根本就不肯跟新朝合作,不愿意当官。也有些读书人,虽然不跟朱元璋作对,可是也在民间观望,不会主动参加科举考试。这些人文化素养好,又有政治阅历,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可是要通过科举考试得到他们是不可能的,朱元璋于是就想通过举荐,让他们出山为新朝服务。

洪武六年二月,朱元璋宣布废止科举。两个月后,朱元璋下命令,让吏部访求天下贤才,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选用的人才分这样八种:一、聪明正直,二、贤良方正,三、孝悌力田,四、儒士,五、孝廉,六、秀才,七、人才,八、耆民。“皆礼送京师,不次擢用。”

(《明史·选举志》)

史书中记述当时的情况说:

“时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下至仓、库、司、局诸杂流,亦令举文学才干之士。其被荐而至者,又令转荐。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

(《明史·选举志》)

从最低下的位置,到最尊贵的位置,都通过举荐人才出任,刚刚热闹了三年的科举,改成了热闹非常的荐举。说“不可胜数”是有点夸张了。不过从史书记述来看,被举荐任官的,也确实不少,“多至三千七百余人,其少者亦至一千九百余人”(《明史·选举志》)。

同类推荐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林汉达小传

    林汉达小传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民主运动还是从事教育问题、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或是翻译工作、历史普及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广大工农群众。不了解汉达先生这种光明磊落的人生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下能那样冒着掉头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斗争,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党交给他的任何行政工作都那样全力以赴,为什么在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以后依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那样忠心耿耿,为什么对学生、对朋友总是那样热情爱护、关心备至,为什么他在身患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仍能够那样夜以继日地完成周总理交给的翻译任务。今天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这样一颗纯净、单一的心和对自己信念的赤诚。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云袖江山

    云袖江山

    红袖一染,江山如画。纸鸢灯,青鸾剑。不过江湖异国,战场纷乱,半生怨尽天煞念,帝王奈何如。嗤血江山,一眉如剑。朱红嫁衣,香映十里,残壁戈垣,她弹琴阮破琼山,一入藏军深俗海。俗情唱罢,赤血一生。风云看遍,思量可见,携手于江湖,忘恩于岁月。
  • 胜负游戏

    胜负游戏

    三个平凡的年轻人在网络上相识,他们的生活从那一刻开始改变。连环凶杀案、球场枪击案、总统刺杀案,接下来是恐怖组织的核威胁。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把三人引向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最终,他们面临着和15个国家顶级特工的同场竞技,参加一场博弈大脑的胜负游戏。而这背后,更有颠覆世界的阴谋在等待着他们。且看三个落人如何仅以智慧作唯一的武器,创造各自的命运……
  • 米先生你媳妇又丢了

    米先生你媳妇又丢了

    一场深痛的误会让上官暖暖离开京都。两年后,尹皓阳得知真相开启在线追妻模式。尹皓阳:暖暖乖,跟尹哥哥回家好不好。米星辰:这是我媳妇儿,你想得美!上官暖暖:……
  • 妖娆狂后:强嫁极品奸相

    妖娆狂后:强嫁极品奸相

    "她,带着异能穿越而来,邪肆张扬,狂傲嗜血,狠辣决绝。前世的她,身为皇后,软弱痴傻,废柴无能,一杯毒酒送了性命,再次睁眼,她绽放绝世光芒!他,乃当朝一品右相,奸佞腹黑,强大无比,却是残废之身。当狂傲的她,撞上了腹黑的他,怎一个精彩了得!看狠辣狂妄的她,如何驯服奸诈腹黑的他。看他们如何演绎一段惊世传奇!只为那一句,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美不过那年华灯初上,赏花时节,一曲霓裳舞艳惊天下,翩若惊鸿。回眸间,让人相思断肠,江山再美,怎及她笑靥如花?"
  • 我在梦的深处等你

    我在梦的深处等你

    B市的一家KTV里,安笙成为了一名有名的卖唱歌手,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她从一个菜鸟迈进到成为了整个B市最有名的歌后!谁又能想的到她其实还是全国通认的影后!身份更是格外隐秘一直都是用的代号担替自己的名字。午夜的KTV成了安笙唯一的归宿,夜夜买醉,她早就已经被伤的偏体鳞伤。夏南辰的到来估计才是她一辈子的归宿吧!我爱做梦,但我更爱你!
  • 丑女闹翻天:陛下江山我都要

    丑女闹翻天:陛下江山我都要

    当她是丑女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她,凤凰涅槃,复仇之后……是昔日情人,还是妖媚的鱼族王子?是生死相依的微服君王,还是双眸剪水的宗主?是绚烂缤纷的护卫,还是纵横天下的魔法师……她的爱何去何从……
  • 九渊之七公主

    九渊之七公主

    女主(林涵)是二十一世纪的有名才女,再起来时自己居然穿越成了九渊的七公主,她遇事从容不迫,淡定应对一切,所有的事情到她这里都能化干戈为玉帛,除了感情,她爱透了墨殇,愧对许阁,成全了梦若轩
  • 冷男霸爱萌女:不放手

    冷男霸爱萌女:不放手

    “伤的我真的好痛。我曾经是那么的信任你,你说过你会陪我过挫折,过障碍。可是呢?你不但没有这么做,而且,竟然还……我对你真真正正的失望了!以后,哦不,没有以后,就今天吧。嗯……我希望你幸福,因为我不想当第三者,也不想走出去受人屈辱,我还是诚恳的说一句:‘幸福’。从此,我们就当没有在碰过面,如陌生人,擦肩而过,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成年往事都忘了吧,你好好的过生活。我认命了。我输了。”“我不知道能够再说什么。嗯……我也希望我们以后那就这样吧。从此,从此不见面!”“能如此最好!”默默抹了泪。转身走了。你就这么无情?这一夜,是她哭得最惨的一夜。无力的靠在路边。………
  • 修武神通

    修武神通

    家族被灭,少年该何去何从,一次传承,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后逆天改命,踏破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