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8600000059

第59章 编户齐民(1)

因为那时候画地图,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标准,那时候画不准,也不好看,只能象征性地画,一块地一块地,画得跟一片片鱼鳞似的,于是这种图册就被叫作“鱼鳞图册”。

上一讲我们说到朱元璋为了恢复被元末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在全国推行移民垦荒和屯田,而且还在军队里推行屯田,让商人也参加到运粮养兵的工作中来。

明朝人说朱元璋这样做的结果是“野以日辟”,田野荒地都一天天地被开垦出来了。我们把这种做法叫作“大生产运动”。当时全国上下,从农民到士兵,从官员到商人,全都被纳入这场恢复发展生产的运动中来了。

在这场运动中,最不好组织的就是大规模的移民开荒。这种由政府组织和鼓励的大规模的移民,虽然是在进行土地的再分配,可是人户这么一移动,实在是有点儿乱。要知道,任何一个朝代,要想国家稳定,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农民和土地结合,但是同时也需要对农民和土地结合后的有效管理。

看起来朱元璋在这方面是心中有数的,因为他有一个法宝。这一天,他下发了一道不同以往的圣旨。

一、编造户簿

这道圣旨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圣旨不一样,没有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类的套话,甚至也不是文言文,而是一篇大白话。朱元璋在圣旨中对官员们说了这么一段话: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著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著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著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拏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拏来做军。钦此。”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半印勘合户帖》)

一看就知道,这篇圣旨,不是出自那些文臣之手,而是朱元璋亲自写成的。

说起朱元璋写大白话圣旨,还真有点儿故事可讲。他打天下那时候,下面的将领大都不识字,他下发的命令,如果让身边文人写,文绉绉的,别说下面的那些大老粗出身的将领看不懂,就算是找人给读出来,他也听不懂呀。于是朱元璋就想了个办法,他把下达给这些武将的命令都写成大白话,写的文字都是什么“说与你每知道”,“你每须遵照去办”等等,只要有个识字人一读,将领们一听也就明白了,不会闹出什么误会。这个办法在战争年代非常有效。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虽然有了皇帝圣旨的格式,可是他习惯了,自己写的东西,还是大白话,好懂,清楚明白呀。这后来也成为一个传统,明朝皇帝批东西,大都用这种白话批写。

朱元璋这道圣旨,讲的是关于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且给全国老百姓建立户口的事情,让中书省着手办理这件事。他说如今天下太平了,可是户口还不清楚,有点儿乱,所以要让中书省制定出户口的格式,再去教各地方官员怎么编造户口本。当时的户口本就叫“户帖”。把地方上管理的百姓,按人户写清楚,谁家有多少口人,这些人都姓甚名谁,一一登记清楚,务求真实。这些人户资料都要做成勘合的格式,就是加盖官府齐缝章的户帖,一半放在百姓家里,一半放到官府收存。如今不是不打仗了吗,我那百万大军都可以派下去,挨家挨户查对户口,造册存档。凡是人户情况对得上的,就是本分的老百姓,就让他在当地开荒种地,如果对不上,就是流民,就把他充入军队。如果有哪个官吏胆敢弄虚作假,一律处斩!老百姓要是有意躲避不接受官府登记的,全都视同流民,抓去当兵!

大家也许会问,朱元璋为个登记户口的事怎么这么严厉呀?其实朱元璋这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的。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基础就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朱元璋建国之初要想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发展生产,当务之急就是让农民有土地,而且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去种庄稼,有所收获,因此他鼓励移民开荒。但这只是第一步,这一步的特点是“动”。完成了这一步以后,朱元璋就必须把这些有了土地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不能让他们再随便流动了,要让他们在开垦的土地上安心生产,这就叫“定”。这一动一定,就完成了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两步,这样国家也就能够按人户和土地征收赋税,佥派徭役。

现在移民开荒算是基本完成了,可是怎么才能把全国百姓管理起来呢?中国历史上不是把这些百姓都叫编户齐民吗?就是要有用户籍管理起来的老百姓,这样国家才能按户籍去收税,征派徭役,整个国家也就能有序而有效地管理了。

我们前面讲到过明朝的户籍册,说这种户籍册也叫赋役黄册,现在怎么又叫户帖了呢?其实这都是一回事。户帖就是一家一户的户口本,赋役黄册就是把一里,也就是一百一十户人家合在一起编制而成的户籍册,它们都是由官府保存的户籍档案。由于分散在各户的户帖不好管理,而由官府按里甲合编的黄册便于管理,所以起初是编造户帖,后来就改成黄册了。

朱元璋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就下令编制户帖,前后用了十多年时间,直到十一年以后的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朱元璋才下令编造黄册。编造黄册以后,户帖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也就被黄册所代替。从此黄册十年一造,成为明朝对农民的管理制度。

要说朱元璋对农民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不是说给了你土地,你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国家征税就是了。朱元璋还让人下发了关于农业生产的国家指导意见。

给你的地,你光种粮食还不行,当时规定,农民凡是种地五亩到十亩的,必须种桑、麻、木棉各半亩,种地十亩以上的农民,必须种桑、麻、木棉各一亩。如果你按规定种了,种的桑树四年以后才征税,种麻每亩征八两麻,种木棉每亩征四两木棉,征得不多。可是如果你不种,那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出麻布一匹;不种木棉,出棉布一匹。这样看来,还是种桑、麻、木棉要合算些,于是老百姓也就都去种植了,国家也就有了绢布征收。

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89年,朱元璋派了一批国子监的太学生,到全国各地去审核粮区,任命粮长,并且丈量土地,按照字号编制成册,写上户主及土地情况,画成图册。因为那时候画地图,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标准,那时候画不准,也不好看,只能象征性地画,一块地一块地,画得跟一片片鱼鳞似的,于是这种图册就被叫作“鱼鳞图册”。

全国老百姓户口土地都记录在册了,也就都成为名副其实的编户齐民了。

二、后湖黄册

因为有了当初户帖的基础,所以到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全国编制黄册,事情就容易多了。

黄册编制出来,各地方府、州、县都有存档,户部也有一份,各级政府就以这些黄册为依据,审核赋税。户部的黄册就存放在南京玄武湖的库房里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湖黄册”。这块地方原是沈万三的花园。

黄册放到后湖,还要派专人保管,每天清理,以确保完好无损。不然黄册被损坏了,国家就没有了征收赋税的依据,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黄册每十年根据人户土地变化情况重新造册。后湖库房中的黄册虽然有专人保管,可是那些库房都是老式房子,不像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图书馆档案馆,有良好的通风卫生条件,南方又比较潮湿,再加上老房子里面一般来说难免会有虫吃鼠咬,所以里面的黄册应该是难免受损的。

可是据说南京后湖的黄册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而且有一个传说,说老鼠在后湖库中不能生存,每年管库人员清理库房的时候,都会发现好多死老鼠,有的就死在黄册的下面。这种说法显然是夸大了黄册的神奇。应该还是管理黄册的官员们为了防止虫鼠之害,要么在黄册的纸上,要么在库房里面放上了灭鼠杀虫的药物罢了,可是经人们一传,就说得神乎其神了。

不过这些传说也说明了一个情况,当时后湖黄册库的管理是有一套严格制度的。我们今天还可以从文献中看到当时对于黄册管理的一些内容。

首先是存储黄册的库房,虽说是旧式的房屋,可是建造得极其讲究。据说洪武初年,地方官员来到京城朝见皇上,其中有一位乡里的最基层的干部,当时叫“老人”。朱元璋问他:“朕将命工部筑室于后湖之中,以为藏天下黄册之所,然当作何向宜乎?”意思是说,我要在玄武湖建黄册库了,库房朝向怎样才合适呢?老人回答说:“此堂当东西相向,庶朝夕皆为日色所晒,而黄册无浥烂之虞也。”把库房盖成东西向的,东西通透,早晚都见太阳,里面的黄册就不会受潮变质。这个建议被朱元璋采用了。后湖黄册库果然都建成东西通透,都有大窗户,早晚都见得到阳光。

(李默《孤树裒谈》卷二)

因为库房建得实在太好了,明朝人说:“盖后湖之广,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由是而库于其上,由是而册于其间,诚天造而地设也。其为图籍万年之计,殆无逾于此矣!”

(《后湖志序》)

黄册库建在湖中的岛上,四面有水,既安全,又方便管理,真是天造地设。所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没有给黄册库搬家。有明一代,黄册就放在了后湖。

明朝不是规定每十年搞一次人口普查,重新编一次黄册吗?存放黄册的库房一般也要十年修造一次。修造的时候,每一根柱子上都要刻上修造这根柱子的工匠的名字。如果这根柱子坏了,那工匠就要负责任。就是这种实名责任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别看就是这么一个档案库,明朝政府非常重视,朱元璋专门派了一名户部侍郎来管理。后来觉得一个副部长管理档案库不太合适,到了朱元璋的曾孙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就改由一名六科给事中和一名户部主事管理这些库房了。也就是说,后湖黄册库,到这时候,就从一个副部级单位,改为了处级单位。

黄册库虽然后来降了级别,但仍然是一个国家正式机构。下面设有办事员三十名,库工一百余名,因为库房建在湖心岛上,所以还要设船夫三十余名,还有医生二名,伙夫、杂役若干。每年还配国子监监生五十名到库房实习,帮助整理和晾晒黄册。黄册库的钥匙,则交给宦官专人管理。

同类推荐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孙传芳

    孙传芳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漫漫自由路

    漫漫自由路

    1990年2月11日,面带微笑的曼德拉以矫健的步伐和胜利者的姿态,迈出了监狱的大门。作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囚犯,经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和出狱后4年的奋斗经历,他不仅被南非人民推举为总统,还以他完美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由一个长期实行野蛮、落后、残暴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在40多年的奋斗生涯里,曼德拉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名睿智的预言者,更是一位永不退却的行动大师。本书是曼德拉迄今为止唯一的自传作品,也是全球超级畅销的励志经典,书中从他出生到罗本岛监狱岁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罗本岛监狱中创作完成的,罗本岛之后的文字是出狱后增补的。
  • 千古智圣——诸葛亮

    千古智圣——诸葛亮

    本书讲述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诸葛亮是一位谦虚谨慎的政治家。他不贪名利,为官清廉,注重品德修养;他身居高位,对子女要求却很严格,一门三代,都是忠烈。
  •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虽毁誉参半却止于宫廷内斗,于民休养生息,可谓“明主”。吕雉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她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事业,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吕雉封王诸吕是她临朝后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她的封王诸吕而使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一度极为紧张,最后引发出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虐杀戚夫人和刘如意,表现了吕雉的暴虐和不仁。吕雉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热门推荐
  • 这豪门我不嫁了

    这豪门我不嫁了

    她一直以他的女朋友自居,像个女主人一样,帮他操持各种家务。可是,在他的眼里,她却卑微的像女仆一样。
  • 赖上薄情相公:娘亲要改嫁

    赖上薄情相公:娘亲要改嫁

    22岁没男朋友很丢人吗?她竟然春梦,而且,还是3P!什么,不是梦,她竟然穿越到一男二女的床上,迷迷糊糊的就被人踹下床,甚至还有个5岁的拖油瓶!这娃谁的?被人吃干、抹净、欺负个够后竟然还要娶别人!靠,孩子他爹,你以为就你抢手啊,老娘也改嫁去!
  • 穿越:丑颜泪之下堂王妃

    穿越:丑颜泪之下堂王妃

    她很丑,她右脸有块半巴掌大的黑色胎记。她从小就不得父亲疼爱,父亲看到她,眼里只会有着深深的厌恶。在她妹妹和她的心上人的婚礼上,仇家寻仇而来,父亲亲手把她推送向仇家的枪口。穿越千年重生,在这里,她仍然丑,那魔梦般的胎记仍然如影随形。在这里,她是王妃,也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欺负践踏的丑王妃,有着王妃的身份,却连王府里的一条狗也不如。
  • 灵斗武决

    灵斗武决

    一念神魔间,一指破苍穹!何谓法?何为道?我就是法!我就是道!若这天不服,我就捅破这天!如有人阻我,杀!杀!杀!一怒伏尸百万!连这天也要颤抖!悠悠岁月,武道浩瀚!而我,欲证道法!欲睥睨天下!欲,登武道之极!
  • 元始登天

    元始登天

    天柱捅穿地球,灵气改变世界。冯云沉睡十年,醒来发现自己脑中多了一本混沌天书,地球人类被天书称为元始人族!九界破碎,且看冯云如何攻略时空碎片,一步步成长;且看元始人族如何逆袭,踏上登天之路。
  • 存真年代

    存真年代

    北美周氏家族子弟周思源从伊顿公学毕业,回乡祭祖遇到一样高中毕业的中国女生苏文佳。背景不同的男女主人公和他们身边的朋友们会怎么面对青春,又会对爱情,友情,学业,方向,家庭,传统,时代,长辈,自由,死亡,时尚,艺术,有怎样的想法,做出什么抉择呢?
  • 道定七界

    道定七界

    何为仙?何为神?何又为道?仙是人,神也是人,唯有道,亘古不变,长存于天地之间!因此只有人,才是七界修炼的基础,成仙也好,做神也罢,只不过是人得道的阶段和过程而已。一部清心经,一套太极拳,开始了穿越男耿直精彩绝伦的七界之旅。且看他如何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灭仙弑神,收获友情,守护爱情,最终成道,打造出一个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人生。
  • 昨夜似你星辰

    昨夜似你星辰

    让人忧愁的,除了解不开的物理几何,还有“他到底喜不喜欢我。”让人欢喜的,除了年级榜上进步的名次,还有和三五好友一起追逐打闹的大课间。后来呢,几天考试,几张试卷,一阵结束铃,就匆匆宣告了青春的收场。直到离开的那天才发现,当年觉得怎么都跑不完的800米操场,原来它这么小。多希望老师们再将高考试卷讲一遍,这次我们不喧哗打闹,而且希望您可以拖堂。幻想着有一天累到不行睡着了,突然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睡着在一节数学课上,看着黑板的数学题,窗外的篮球场,告诉同桌我刚刚做了个好长好长的梦,梦见我们考完了高考,然后各奔东西。他照旧白了你一眼,说你神经病。所以这里有你曾经的影子吗?
  • 兵领天下

    兵领天下

    刘浩,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种部队精英,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却幸运的回到了东汉末年,在命运的安排下,卷入一场场激烈的斗争之中,为求生存,一步步成长为强者,且看他刘浩如何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个世界。
  • 亿次元

    亿次元

    宅腐双修萌即正义亿次元世界等你探索迷离神秘,无边无际跨越生死边界,穿梭时间空间的漩涡漂流在亿次元世界的武将们将与你相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欢脱与泪水齐飞(什么鬼)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