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8600000060

第60章 编户齐民(2)

大家会说了,不就是一个存放户口簿的库房吗?至于这么重视吗?我们先听听明朝人是怎么说的。当时一位户部的官员写了这么一首诗:

王者从来重所天,六朝无计置民编;

后湖藏册高千古,永保皇图亿万年。

(《后湖志》)

诗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可是这位官员居然把这个库房跟大明朝的命运联在一起了。官员写诗当然难免夸大其词,可是这个黄册库还真是十分重要。当时有些省里、府里或者县里面的户口赋税材料不全,就得到这里来查。那时候老百姓的户籍都是有区别的,有一般的农户,也有专门的军户,还有船工的船户,煮盐的灶户等等。军户世代为军,家里当兵的人死了,就要从这个家其他的家人中选补。他的家里找不出替补的人,就要从他家乡的亲戚中找。有的官员到地方上找军户家属补充军伍,又不知道这个军户家乡的亲属关系,就得到这里来抄材料,回去对证。当然,这里可不是随便能来查抄材料的,那是要经过上报批准的。

黄册的管理,体现了国家对于全国老百姓的管理。

三、税户人才

老百姓安顿下来了,土地开垦出来了,庄稼也有了收成,又完成了登记造册,没有国家不掌握的人户了,国家就开始收税了。税收是由县里面管理的。可是一个县,地方也不算小,就靠县衙门几个人,当然没办法完成,还得有人帮着干这些收税的事。朱元璋又想出一个办法来:

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岁七月,州县委官偕诣京,领勘合以行。粮万石,长、副各一人,输以时至,得召见,语合,辄蒙擢用。末年更定,每区正、副二名轮充。

(《明史·食货志二》)

原来朱元璋在县一级的下面,又划出了粮区,每一万石粮划为一个粮区,设立粮长一名、副粮长一名,让他们去管理当地税收。这些当粮长的都是当地田多的大户。

每年七月,粮长们要跟着县官进京,可以直接面见皇帝。到那个时候,哪个粮长工作干得出色,再跟皇上沟通得好,立刻就会被提拔安排使用,就当了官儿了。这种出身的官员,在当时就叫“税户人才”。

朱元璋为什么专门找大户人家出任粮长呢?一方面,这些大户人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有威信,人家能听他们的;另一方面,他财产多,如果税收不上来,他能够赔得起。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聊斋志异》里面有一个关于明朝皇帝斗蟋蟀的故事吧,那个故事就跟明朝的粮长和里甲长有关。说有这么一个人,为人老实,朝廷让他充征里甲赋役。可是他为人太过老实,总收不上来,就只好自己拿出钱粮赔补,结果家里都快过不下去了。后来因为皇帝好斗蟋蟀,朝廷就让地方交蟋蟀。这位粮长好不容易得到一只,本想可以应差了,没想他的小儿子觉得新鲜,打开蟋蟀罐来看,结果蟋蟀跑了。孩子怕挨爸爸打,跳井自杀了,变成了一只蟋蟀去比赛,哪只蟋蟀也打不过它。后来他活过来,说出自己变成蟋蟀的事,爸爸才知道,给皇帝上供的蟋蟀竟是自己的儿子。

这个故事说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是他的曾孙子宣德皇帝朱瞻基。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会说,原来粮长、里甲长这些差也不好当呀,闹不好还会弄得家破人亡。确实如此。可是粮长、里甲长还是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也可能成为祸害老百姓的地方恶势力。

明朝的粮长在朱元璋时代还管理有序,到后来就不行了。要么仗势欺人,搜刮百姓,要么就被迫赔累,甚至家破人亡。

朱元璋设立粮长的本意,是想以此解决府、州、县官员害民的问题。所以他专门告诫粮长们说:

“粮长,往常民间不便,盖是有司官不肯恤民,止是通同刁诈之徒,生事多端,取要财物,民人一时不能上达。如今教你每户家做粮长,民有事务,粮长除纳粮外,闲中会乡里一万石粮内长者、壮者,与他说,各处府、州、县从古设社稷坛场,官长每祭祀。春谓之祈风雨以时,五谷丰登,秋谓之报成也……所以春祈、秋报,为民造福。今民有数千亩、万亩或百亩,数十顷、数十亩者,每每交结有司,不当正差……其家食其利以安生,往往不应正役,于差靠损小民,于粮税洒派他人;买田不过割,中间恃势移丘换段,诡寄他人;又包荒不便,亦是细民艰辛。你众粮长会此等人,使复为正,毋害下民,了毕画图贴说。果有荒田,奏知明白除豁。粮长依说办了的是良民,不依是顽民。民有不遵者,具陈其所以。”

(朱元璋《御制大诰·开谕粮长第六十二》)

这是朱元璋教育粮长们的一段话,也是在替粮长们撑腰,让他们保护百姓,限制豪强。可是我认为朱元璋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就在朱元璋下令编造黄册的第二年,洪武十五年,也就是1382年,他就下令革粮长,让里甲长催征赋税。直到洪武十八年,也就是1385年,又复设粮长,所以他才专门为粮长们讲了这一番话。

朱元璋告谕粮长的这番话刚刚说过一年时间,一大堆关于粮长们不守法纪的事情就都暴露出来了。

吴江县正粮长名叫张镠孙,副粮长名叫朱太奴。这正副两个粮长都告发当地有凶顽之户,不肯输纳官税。朱元璋于是让人把被告发的人抓到京师审问。可是这一审问,就问出一些问题来了。

原来被张镠孙举报的那个人名叫张奇二,是张镠孙的亲叔叔;副粮长朱太奴举报的那个人名叫盛夔,是朱太奴的亲舅舅。这两位正副粮长,真是大义灭亲啊,把自己的亲叔叔、亲舅舅举报了。可是一审问,事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原来这正副粮长二人倚仗权势,多收老百姓钱一万贯,米六千石。他们收完了税,又回乡里团局再次造册,每户再收三斗。张奇二虽然是粮长亲叔叔,可是这位粮长只认钱财,六亲不认!自己亲叔叔交不上钱,照抓不误。可是他自己,骗诈人家的妻子回家,还宿娼于市肆。

朱元璋听到这些,心里能不火吗?他安排的粮长要是都这样,还能保证乡间稳定和国家税收正常吗?所以朱元璋说:

“粮长之设,首便于有司,次便乎良民,所以设立之时,定殷实之家。当关勘合之际,面听朕言。朕乃竭气语,谕之再三,曰毋害吾良民。更兼前《大诰》内,戒敕分明。岂其所在粮长,不遵《大诰》,仍前为非,虐吾民者多矣。”

(朱元璋《御制大诰续编·粮长金仲芳等科敛第二十一》)

这些粮长搜刮民财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巧立名目,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贪官和一些贪赃机构利用手中权力敛财的最简单最能捞钱的办法。

当时揭发出来的嘉定县粮长金仲芳巧立名目就多达十八项:一、定船钱,二包纳运头米,三、临运钱,四、造册钱,五、车脚钱,六、使用钱,七、络麻钱,八、铁炭钱,九、申明旌善亭钱,十、修理仓廒钱,十一、点船钱,十二、馆驿房舍钱,十三、供状户口钱,十四、认役钱,十五、黄粮钱,十六、修墩钱,十七、盐票钱,十八、出由子钱。

从名目上看,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地方上要办的事情,也有个别不清楚具体内容的名目,比如使用钱。只是这些钱,收多用少,大头就落入了粮长的腰包。

比如当时上海县有一个纳粮的农户,名叫宋官二,他就上告当地粮长矍仲亮“科敛太重”。把这些纳税人的税收完了,还把纳税人都关押起来,没收了通行证,害得这些人都没办法回家。宋官二被逼无奈,想办法把矍仲亮告到皇上那儿去了。

朱元璋让人把瞿仲亮带到京师,亲自审问。

朱元璋问他:“你除去必须费用外,还收人家一万贯神福钱,是干什么用的?”

“神福钱是给纳税人户远近求神用的。”

朱元璋说:“好,那我们算算账。”

宋官二的粮食从松江起运,在松江拜一次神,到苏州再烧拜一次,无锡一次,这三次烧拜的费用可都是他自备的。直到出了江,才按照船只用钞,用的都是纳税人户交上的钱,每船六贯。

于是朱元璋问了:“余钞何用?”

“船钱用。”瞿仲亮这时候已经是支支吾吾的了。

朱元璋这个人办事,要做就要做到底,决不姑息。他让人叫上宋官二等纳税人,让他们说用了多少船钱。

“官二等一十七石,葛观一、黄观二二户各十石,皆系自挑赴仓。”

对证之下,瞿仲亮无言以对,终于低头认罪了。

朱元璋为此感叹道:“呜呼!既已富豪,朕命办集钱粮,为朕抚恤细民,无生刁诈,广立阴骘,以待子孙绵远,岂不善哉!何本户该纳粮储,众户已行包纳,犹且无厌,巧立名色,需索百端,以致告发,身亡家破。临刑却乃神魂仓皇,莫知所知,惟欷歔而乞免,可得免乎!”

(朱元璋《御制大诰续编·粮长矍仲亮害民第二十二》)

朱元璋这段话意思是说我让你们当粮长,是为了让你们为我办钱粮,也让你们关爱小民的。你要是好好干,给子孙积点阴德,让子子孙孙长远不绝,那不是好事吗?如今你那么有钱,你的钱粮都由纳税人替你交了,你怎么这样贪得无厌,巧立名目,百般勒索,结果让人给告了,闹得家破人亡。到临刑的时候,吓得魂都没了,只知道痛哭求饶,岂能饶你!

朱元璋用这些富户当粮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官府的吏员们为害百姓。老百姓俗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就是这个意思。地方乡间的富户,有身份,有威信,又是当地农家,应该比吏员好多了。可是还是弄出这么多事情。

这些粮长因为是当地人,对民情上下,了解得清清楚楚,对付起官府来,更有一套办法。于是有的粮长就动歪脑筋:把一个粮区的一万石粮食都收上来以后,拖欠不交,存起来自己先用,一直拖到第二年秋天,才把上一年欠的粮补交上去。这就跟我们今天贪官挪用公款差不多。上面的官府催来催去,最终总算是把拖欠的粮食收上来了,也就不再追究了。

可是朱元璋是什么人呀?这些不法的粮长想跟他斗法,还差了点儿道行!针对粮长违纪的情况,朱元璋下令,让各地衙门将每年的粮米,按月收储,一个月置一个仓库,一年置十二个仓库,分储十二个月的税粮。仅这一个办法,就追查出一百六十多名违法的粮长。

我们从朱元璋跟粮长们斗法的过程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粮长的设置和管理,非常重视。粮长虽然不是官员,但是他们既关系到国家税收,也关系到地方百姓生活的安定。

话说回来,这些粮长也不好当,他们是老百姓和官府中间的一个夹层。他们站在老百姓一边,不肯逼税,自己就得家破人亡;他们站在官府一边,对老百姓逼税再从中多吃多占,早晚被百姓告发,也只能是一条死路。那明初的粮长中有没有把百姓与官府征税处理得很好的呢?当然也有,这其中有些人,就因此被朱元璋看中,当了官。这就是明史上所谓的“税户人才”,是在收税过程中表现出才能做出成绩的人才。

朱元璋抓迁民垦荒,抓户口黄册,又抓粮长收税,这些都是他抓的农村经济建设。应该说朱元璋时代,农村经济建设是大见成效的。洪武朝全国人口、土地和税收,都是明朝的高峰,税收平均一年将近三千万石。

这应该让朱元璋高兴了吧?可是朱元璋这个人,一辈子闲不住,农村经济建设初见成效了,他又开始琢磨怎么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了。

朱元璋究竟琢磨出一些什么新主意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同类推荐
  • 科学伴你行-荣誉的背后

    科学伴你行-荣誉的背后

    荣誉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并不是每一个渴望荣誉的人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每一个获得荣誉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都凝聚了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与辛勤的汗水。荣誉之花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但其中的汗水里又凝聚了些什么?这里有坚持真理的信心、有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还有……在科学界,有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奖项——诺贝尔奖;还有一个专门的数学奖——菲尔兹奖;如果谁获得了这样的奖项,他会有什么样的荣耀?你可以设想一下,当他们站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上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是激动、是欣慰、还是……在本书中,你将会领略到这些科学家的风采!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Iknowfor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一生所经历的86年,正是中国由日渐瓦解的传统政体向新的体制过渡的时代。在那天翻地覆的时代,黄金荣先是依仗殖民者的势力,由一个地位卑下的瘪三流氓而成为租界警探,并由此起家,脚跨黑白两道,跃为法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蒋介石、杜月笙曾拜他为师,他的一生主要经营黄、赌、毒、盗,大发不义之财。他以接纳过困境中的蒋介石为契机,以参与四一二事变为媒介,与国民党联姻从而飞黄腾达。他靠巧破宋教仁被刺案,除掉袁世凯的爪牙,拒绝日伪征招,成为民国社会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一个近代帮会的首领,他从现实利益出发,写下了长篇忏悔书,最终与新政权合作,平安地走完了人生历程。
热门推荐
  • 让青少年养成习惯的经典故事

    让青少年养成习惯的经典故事

    本书精选了160个关于自信、乐观、孝顺、诚实、设定目标、关注细节、时间管理等27个方面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习惯的力量,对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可以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报恩行吗

    我不报恩行吗

    紫灵月,妖族少主,神族的小祖宗,母亲是妖界女帝,父亲是天界唯一古神,背景强势。从小天赋强大,性格却极其顽劣。一朝外出历练时,亲人遭人背叛,全部失踪,她无奈离开妖界,被迫成长,性情大变。为了报仇,寻找亲人,夺回妖界,一次次生死历练,让她解开了体内封印。从此便开挂一路上升。六界皆传她,一镜能晓天下事;一扇能杀数万人;手中琴现,可杀人也可救人。可偏偏就有一个人从遇见她起,就一直缠她却也陪她走到如今。情节一魔溟月:我对你是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紫灵月:恩可报,身不许。魔溟月:你弹琴,我吹箫,为绝配。紫灵月:心中有恨,无心情爱。魔溟月:你无心,我有心,刚好凑一对。
  • 狂战九洲

    狂战九洲

    当强敌压境,国家收到侵略的时候,是举手投降,还是奋起一击,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了答案
  • 黄帝素问直解

    黄帝素问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彩虹归处雨纷飞

    彩虹归处雨纷飞

    南宋末年,内忧外患:蒙古南侵,宋廷内斗;偏生出了个落拓子弟贾似道,凭着堂姐贾贵妃的裙带关系,巧计钻营,终成“蟋蟀宰相”。然而此人胸无大志,不顾国难当头,只知拼命享乐;始终误国坑民,导致亡国大祸!会稽尉郑虎臣,身负家国仇怨,木棉庵怒诛奸佞;自知擅杀朝臣,有违国法。为家人故,隐逸山林。贾似道伏诛,不救亡国之祸。蒙古伯颜,兵临城下,侵略气焰嚣张至极;状元宰相文天祥,“盛世风流,乱世英雄”,临危受命,怒斥伯颜,意欲力挽狂澜。可惜大厦将倾,人力奈何?亦且陷身敌营,壮志难伸。所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巧脱樊笼,于是立誓以死报国。郑虎臣有感于此,毅然重出江湖,不料遭到宰相陈宜中的诱捕······这才演绎出郑虎臣死而复生,誓死抗元复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武侠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疯狂的交际术

    疯狂的交际术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一些在交际生活中所用的一点手腕,是聪明人在当代社会里必备的本事和必须遵守的法则。包括不可不用的人情世故、不可不学的说话技巧、不可不建的人脉圈子、不可不打的初次交道、不可不懂的迎来送往等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