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2000000001

第1章 民间音乐(1)

智化寺京音乐

想要了解京音乐,那么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它的原生环境——智化寺。

智化寺,听起来就知道是一个“寺庙”的名字,对不对?没错,智化寺建于公元1443年(明英宗时期),第二年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意思是说“以佛的智慧度化人”。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根本想不到,这个大名鼎鼎的智化寺,其实是当时的司礼监总管王振的家庙。

《明史》中对智化寺的描述是“穷极土木”。到了现在,我们依然能从遗留下的宏伟建筑、精美的壁画造像以及北京地区唯一留存的明代转轮藏等文物中,多少可以看出一些当年的气象。导致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人,就是开启明代宦官乱政之风的大太监王振。

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虏,王振死在乱军之中。几年后,明英宗经过“夺门之变”重新登上皇位,为了遮掩自己的羞耻,竟然在此为祸国殃民的王振建起精忠祠。明朝智化寺的地位非常高,前三代住持都是由四品以上的僧官来担任,香火非常旺盛。

直到清朝乾隆七年,山东道的监察御史沈廷芳进京述职路过智化寺,看见众多不明真相的善男信女在给王振像磕头烧香供奉。沈廷芳曾经参加过编纂《明史》,了解王振的罪行,感到十分愤慨。于是,他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乾隆很快批示,让地方官封了智化寺,拉倒王振的石碑,并且将石碑上刻有王振名字的地方统统铲掉。对智化寺而言,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之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就住在智化寺,也对寺院进行了破坏。这座寺庙阴错阳差地被历史遗忘,却为北京保留了一座最完整的明代风格的木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集音乐、佛经、壁画等佛教艺术为一体的寺院。

传统智化寺的音乐又称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来源于明代宫廷礼仪音乐,是我国现有古乐中唯一按代传袭的乐种,至今保存完好。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智化寺的工尺谱本带有纪年,最早的一本是在康熙三十三年,由15代艺僧永乾抄录完成的。20世纪50年代,一个僧人在收拾藏经柜时发现了这个珍贵的谱本,便送给了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杨荫浏先生拿着谱本和寺院里第25、26代艺僧所吹奏的音乐做比较后,发现与几百年前的音乐相比,保持得非常完整,没有一点私自加进去的内容。由此学术界推证,智化寺560年的音乐没有任何演变。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它的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智化寺音乐曲目现存共有48首,在气魄恢弘的宫廷音乐和超凡脱俗的佛教音乐中,又融合了几分民间音乐的热情活泼。这从现存的词牌名字可以看出,如《清江引》、《千秋岁》、《金字经》、《华严灯赞》、《滚绣球》、《水鸭儿》等。

从20世纪80年代起,智化寺京音乐即得到政府、音乐界人士和佛教界人士的发掘抢救,但至今仍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智化寺第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目前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第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近两年,在多方努力下,及时录制了现存的40多首乐曲。但是,智化寺京音乐传人在数目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有的规模,音色和内容上层次单一,远不能表现原有古乐的风采。智化寺京音乐如今仍然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进一步保护。

顺义曾庄大鼓

曾庄大鼓,原名大鼓,流传于北京的顺义区杨镇一带,是曾庄农村传统的花会活动,历史由来已久。研究曾庄大鼓,是了解北京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明清时代,中国各地天灾频繁,人民生活贫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到生活相对富足、安定的北京讨生活,这成为一种热潮。河南、山西等地人民常常携家带口,迁到京城居住,曾庄大鼓也因此流传到北京一带,但大鼓具体的起源、流派,直到今天,已经无法考察。

曾庄大鼓以鼓型大、分量重为特点,有别于其他鼓类乐器。曾庄大鼓遂独树一帜,形成了与其他大鼓乐队不同的演奏风格。

历史上的曾庄大鼓在北京地区可谓是声名远扬,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三庙河会、四月初一到十五的丫髻山庙会、四月二十七的麻林山庙会等,曾庄大鼓鼓队都会赴会表演,大鼓乐色新奇,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民国初年,三河县县长唐玉书,在家中过大寿,为了体现出气派,便邀请曾庄大鼓到现场演奏助兴。

为了壮大声势,唐玉书将十二面大鼓分别放置于十一二个大房间中,操演大鼓的人互不谋面,但却鼓点整齐,没有丝毫的紊乱之处,前来参加宴席的贺客大受震撼,曾庄大鼓也被誉为“京东第一大鼓”,曾庄大鼓顿时名声大噪。

曾庄大鼓是一种大型的打击乐器,鼓面直径约在六七十厘米之间,约有45斤重,现存的大鼓鼓面直径为60厘米,鼓高40余厘米,重达20余斤。曾庄大鼓最大的特点是,大鼓没有鼓架,要想演奏只能通过一根绊带挎在胸前,然后用一根木槌敲打。由于大鼓鼓身沉重,因而在表演时只注重鼓点套路,对一般大鼓注重的身形步法没有任何的要求。另外,艺术套路的完整性也是曾庄大鼓的一大特色。历史上的曾庄大鼓鼓点共分为72套套路,其中有12套是基础套路。可惜,大多数的套路早已失传,如今存在的套路包括:《展翅》、《上调》、《乱点子》、《探春》、《迎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每逢重大文艺节目,大鼓必表演的曲目为《扫街鼓》。

曾庄大鼓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走会”和“定点”两种,通常以12面大鼓为一个鼓队,鼓队中有伴奏手和旗手,共计20人,分别进行走会表演和定点表演。顾名思义,“走会”的表演形式关键在于一个“走”字上,一般来说要“走”两天,第一天称为“拉街”,或者“踩街”,形式雷同于今天的“彩排”。第二天才正式“走会”,要走遍全庄的主要几条街道,从上午一直走到深夜,鼓声在十多里之外也可以清晰听到。至于“定点”表演,就是在原地不动,它和“走会”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演方式。

如今的曾庄大鼓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绝种了”,由于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整日忙于生计的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衰很少问津,这也造成了大鼓后继无人的局面。现存的表演鼓手仅有十几个人,主要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练习者,年龄都在三四十岁以上。

值得庆幸的是,北京顺义文化馆已经意识到了保存、整理曾庄大鼓的重大意义,他们认为曾庄大鼓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十分适合群众性进行的大型庆典活动,如果加以整理的话,它将会和中国著名的“安塞腰鼓”、“凤阳花鼓”等齐名。

为此,顺义区做出了三项整理和保护曾庄大鼓的意见。第一,从规范服装入手。以从民族性、地方性等特色,进行服装的规范管理;第二,对表演者的身形、步法进行规划性、统一性的管理;第三,鉴于曾庄大鼓是鼓队表演形式,为了造成更加磅礴、雄浑的气势,改“鼓队”为“鼓阵”。人们希望顺义文化馆的这些举动可以挽救濒临消失的曾庄大鼓文化,因为一个民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那些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那是用金钱也买不来的瑰宝。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提起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人们自然地联想到京杭大运河。在浩浩荡荡的江水前,船工们搬运货物,他们集体劳动的景象会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传,这种号子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在元、明、清时期特别活跃。当年,运粮食的漕船上万艘,首尾相连,浩浩荡荡,此起彼伏,气势磅礴。每当通州运河船工的号子唱起,那么就意味着新一天的劳作,无数的船工们搬运着货物,他们嘴里哼唱着当时最为流行的“音乐”。

通州是大运河北端最重要的运河码头之一,通州位于北京重要地段,更是元、明、清三朝古都的核心区。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码头边都会停留密密麻麻的船只。当年,通州码头曾停下了两万多艘漕船,被称为“通州八景之一”。

光绪末年,运漕被废除了,通州码头的地位逐渐被历史掩埋,但是运河上依旧有客货运输的交易存在。1943年,通州发生了一起大干旱,河内的水越来越少,码头才停止交易。没有了船工的身影,运河上的号子也逐渐销声匿迹。

1987年,通州郎府乡张各村,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说:“我小的时候听家里老一辈人说,当年运河日夜运送漕粮,人们累了的话,就一起唱着号子给彼此提神,所以,运河号子响彻,传遍大街小巷,有人用‘十万八千嚎天鬼’来形容。”

船工号子都是有传人的,大多数是家族传承,其次是师徒传承,或是相互学习,所以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一直流传至今。在北京的一些村庄中,时不时地还能听到一些号子。

通州区永顺镇盐滩村就有一位船工号子的演唱者,他叫赵福庆,他为我们解释了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情况。他喊出来的号子是祖传的,是自己的爷爷教会了姨夫和爸爸,然后姨夫和爸爸又教会了他。赵福庆6岁就登上了船,9岁学会了所有的运河船工号子,因为姨父曾和他说:“学会了我这号儿可以吃遍天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领导演唱号子的人在船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这些人都是有经验的船工,工薪比船上其他的师傅要高。于是,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只要能成为领号人,那么“高收入”就摆在眼前,领号者都会培养自己的后代为领号人。赵福庆的爷爷就曾经收过领号的徒弟。赵福庆老人还介绍了互学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一起干活的船工相互学号。同村的杜亮、王春荣、屈德全等人就是相互学习船号子,不过,他们一般没有家传或师徒传唱的内容多。

运河船工号子与漕运船工的劳作有着紧密的关系,它鼓舞着劳动人民,给他们最大的动力。运河船工号子的种类让人眼花缭乱,现在搜集出来10种,一共22首。包括: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仓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演唱形式各异,有合唱,有单唱,有附和唱法。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其余的都是附和唱法,就是领号人主唱,其余的船工们伴奏。

历史在进步,通州船工们的号子已经变成了记忆,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抢救性保护也是刻不容缓。尽管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现在仍然有继承人,但是学者们对它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研究,让它失去了原本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不仅要将船工号子的精髓给保护起来,最好能挖掘一批传承人。正如拉纤号子所唱的那样:“大家用劲拉哟,嗨哟……”

五台山佛乐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佛教的教义。佛门以净化为主,它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对人类文明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佛门内有很多的传承,其中就有佛乐。最为著名的是五台山佛乐,它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听过佛乐后都会感觉佛门是个圣境。

五台山佛乐与南风少林寺佛乐存在很大的区别,它有着北方人直爽大气的特点。而且,五台山佛乐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史料记载,五台山佛乐来自印度的佛教音乐。唐朝时期,佛教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由于佛教礼仪日益集中化、规范化,佛乐迅速繁盛,形成了多种演唱方式。元明时期,乐器从印度引入五台山佛教,使五台山佛教礼仪艺术性大大地提升。

中国的佛教音乐分为南北两个门派,每个门派都有不同风格的乐色,各有千秋。南方佛乐委婉、清秀。北方佛乐受到古印度佛乐和北方人性格的影响,曲子有些古朴、庄重。五台山佛乐可以说是北方佛乐的代表。

北魏北齐时期,五台山佛乐十分流行和重要。有些文人为了佛乐专门作诗。“箫笛箜篌,琵琶筝瑟,吹螺振鼓,百戏喧闻,舞袖云飞,歌梁尘起,随时供养……”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五台山名字的由来。话说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是太行山山脉中的一支。五台山有五座山峰,山峰看起来像个平台,于是便取名“五台山”,至今一直沿用。

五台山是全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所谓的“声乐”就是,作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4种形式。“器乐”是由很多的乐器和法器来演奏,这些器具组合成一个小队,然后用经文诵咏部分曲调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这种线谱即便是看得懂,但是没有师父在一旁指导的话,也不能完全演奏出音乐。所以,五台山佛乐的传承方式是“口传”,由师父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下一代。

五台山佛乐在发展过程中“取长补短”。它不仅沿用中国的“歌赞”、“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还保存有唐宋以来各种流行的歌曲和乐曲。五台山佛乐的曲目分时段演奏,一天中有好几种风格。和尚们做早课时,其中常见的曲目有《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晚课曲目有《弥陀经》、《忏悔文》、《蒙山文》等。

五台山佛乐是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在北方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五台山佛乐申请为文化遗产后,在当今已经受到重视,人们将这种佛乐的风格融入各种流行音乐中。比如大型舞蹈《千手观音》,从歌星李娜皈依佛门的神秘故事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元素。五台山佛乐是音乐和宗教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地演变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成为社会发展中一种文化现象,价值含量颇高,值得我们将烟火继续延续下去。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内蒙古、新疆是文艺部落中的典型代表。说到蒙古族舞蹈,就不得不提伴奏的乐器——马头琴。

顾名思义,马头琴是一种整体看起来像马头的乐器吗?答案是否定的,马头琴不是一种像马头的琴。那么,它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蒙古高原上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无数匹马儿在奔腾,好不热闹。所以,传统的制作师们,他们在制作马头琴时,都会在琴的顶端雕刻出半匹马身,“马头琴”由此而来。

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头琴逐渐演变成一种异族风格的乐器,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传说,马头琴最初是由一个小牧童做成的,这个小牧童生活在察哈尔草原,名字叫苏和。苏和是由奶奶养大的,祖孙两个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生活还算自给自足。苏和每天都会出去放羊,然后回来给奶奶做饭。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小苏和已经长到17岁大了,俨然就是一个小伙子了。苏和的嗓音嘹亮,有着非凡的歌唱天赋,每每苏和展开歌喉,附近的牧民们都会跑来听他唱歌,苏和对这样的日子很满足。

同类推荐
  •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 盐池1936

    盐池1936

    本书以盐池红色经典文化为题材,以1936年前后的盐池历史为背景,集中展示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盐池,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盐池当时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西大门和经济中心,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宁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从1936年至1949年盐池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打土豪、分田地、援抗日、歼顽敌,努力生产、踊跃支前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 魅影柬埔寨

    魅影柬埔寨

    "边走边画系列丛书”第一辑的三本书,是作者夏克梁行走在三个国家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作者所感兴趣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柬埔寨建筑遗址的沧桑和凄凉以及印度古老建筑的雄伟和颓废。这本《魅影柬埔寨》是该系列中的一册,包括“关于吴哥”、“初识吴哥遗迹”等内容。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钱币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钱币鉴赏及收藏

    货币起源及金属铸币出现的时间是古钱收藏者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在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有不少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述,但这些记述大都是捕风捉影之谈,缺乏确实佐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学科也不断出现。以古钱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学科——古钱学诞生了,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部门,它对历史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有着重大意义。
  • 课外雅致生活-故纸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故纸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狼吻诱惑:藩王的爱奴

    狼吻诱惑:藩王的爱奴

    他捡到了她。在那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她带着天使一样纯真的面孔,沉睡如魔森中的睡公主。他俯身吻了她,没想到,她居然就这样醒来,睁开如水般清澈的眸子,惊讶地看着他。他被那双闪烁着淘气和聪慧的眼睛吸引了……不管她是哪里来的中原女子,这一刻开始,他为她打上他专有的烙印,折断她的翅膀,让她永远不能从他身边逃开——即使,她浑身伤痕累累;即使,她哭着求他;即使,她失却那了无心机却迷人的笑颜……是的,他就是要她做他永远的、唯一的爱奴!即使……他后来才发现,他原来招惹上了一个不得了的女子……究竟是他虐待她,还是她折磨他,又或是两个人互相拉锯直至一方死亡?
  • 都市重生之金牌女帝

    都市重生之金牌女帝

    一句话简介:重生一世,成为演技派影后,写文界影后,歌唱界天后,创业界的女王,撸获小鲜肉,嫁给135亿总裁,称霸国内,走向国际。详细简介:前一世,中考失利进入三流高中,高考失利进入三流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被渣男毁容劈腿骗财骗色,这一世,她企图回中考,拯救被毁容的自己,改造悲剧人生。斤斤计较的小姑,狗眼看人低的外婆,势利眼的伯父,霸占自家土地的邻居,统统给老娘滚开!中考第一,高考第一,学霸女神在手!学生会主席,文艺部部长,国民女王有没有!精通七国外语,制霸娱乐圈,征服大洋彼岸!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活出精彩!开挂人生,走向人生巅峰!剧场一:新婚前一晚,某男扣住她的下巴,“不是一直嚷着要我的积蓄吗?”新婚的早上,某女扶着强,按着肚子,狠狠地骂道:“混蛋!混蛋!明明说好的是积蓄,结果要了人家一晚上!”某男再次扣住她的下巴,“积蓄无限,应有尽有!如果饿的话,管饱!”某女给了他一个眼神,看着他浑身的肌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一定要忍住忍住!剧场二:某娃给了某女一个眼神,“娘,我学校的校花追我,你说我要不要答应?”“兔崽子,你老娘我都还没嫁,你敢谈恋爱!”“反正你都老剩女了!”某男见她一天到晚玩微信,“有功夫搞暧昧,还不如赶紧把婚结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我俩只是谈工作!”“我看是你闲的,有时间去把证扯了。”“野火烧不尽,你咋不相信!”于是,某男气得憋了她七天七夜。
  • 生于1982我是猪八戒

    生于1982我是猪八戒

    对于大学生活,我们心中充斥着复杂的感情,上网,逃课,恋爱,出国,考研,就业等等等等,这些共同的经历在我们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在大学四年间不断变化的故事,描写了80后大学校园里存在的一类略有颓废的群体。激情与憧憬,无奈与迷茫……
  • 空间医女:穿梭古今做代购

    空间医女:穿梭古今做代购

    男友劈腿,云瑶伤心地吞下祖传戒指自杀。一睁眼穿越到古代,护士技能满分,撩汉技能不断点亮,从一个被甩的备胎进化成了美男们追逐的对象。缺钱?从古代随便带些东西回现代卖,瞬间变富婆。缺男人?古代忠厚健硕的猎户、博学儒雅的书生、财权双绝的王爷纷纷向她提亲。猎户脸红:“选我,我们是青梅竹马。”书生温笑:“选我,我们曾共患难。”王爷冷哼:“人是我的,谁再抢,杖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类幻想

    异类幻想

    梦亦或者现实,虚幻无度,你醒了亦或者是睡下,小伙子,你真的活着吗?
  • 那些年谢谢有你

    那些年谢谢有你

    小珊瑚,我喜欢你。毛浪,毕业之后和我在一起吧。楼晨,我们在一起试试吧。方芳,我们都聊天怎么久了,处处试试吧。阮文金,其实我很早就喜欢你了,和我在一起好吗。
  • 灿烂星光:赖上小鲜肉

    灿烂星光:赖上小鲜肉

    莫小白,芳龄25,大学毕业后,收到BJ电台的通知书后,以为天上掉馅饼,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只是个助理小妹,每天做着和导播专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工作,助理一做就一年,某天内心悲愤的小白要奋起,要反抗,头脑发热的冲进了台长的办公室,结果遇到了当红小鲜肉,娱乐炸子鸡林逸凯,于是她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他的专属助理小妹,什么鬼,这个小鬼,明明刚刚20岁,到底拽什么拽啊!
  • 我在每个世界宣扬正能量

    我在每个世界宣扬正能量

    你以为主角死了就结束了?不,结束才是开始。绑定了一个正能量传播系统,霍西贝开始在各个世界死去活来。你遇到的人:坏学生、落魄歌手、怂包太子…而你:傻白甜、命不久矣、结巴…霍西贝表面笑嘻嘻,心里mmp。“你对每个世界男主都爱上你有什么看法?”“呵呵,我们新时代有为青年不谈恋爱只谈积分!”(其实这是一个披着系统外衣辗转各个世界谈恋爱的故事,一对一,囊括各种类型,不喜勿扰。)群号:214087626敲门砖任意角色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