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8400000010

第10章 招降失败,出兵台湾(3)

康熙决定进攻台湾,引起了朝臣们的不同反应。水师提督万正色上奏:“台湾断不可取。”朝廷高级官员讨论“进剿方略”时,“咸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闽海前线最高军事长官,镶黄旗满洲都统宁海将军喇哈达对进攻台湾也表示反对。支持以武力进剿台湾的,有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等人。李光地,福建安溪人。他深知不收复台湾,东南永无宁日,不用武力,平定无期。他们支持武力征剿台湾郑氏,反映了闽浙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渴望消灭战乱,在沿海地区恢复和平与安定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在康熙任命万正色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前后,姚启圣曾一再上疏举荐施琅担任此职。但施琅因有长子施齐(化名王世泽)、族侄施亥(明良)都在郑氏集团供职,所以朝廷对他不甚信任,迟迟未予任用。后来姚启圣查实施齐、施亥因谋“擒郑逆献厦门以报本朝”,于十九年(1680年)二月事泄被杀,两人满门灭口,从而解除怀疑,使清廷恢复了对施琅的信任。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李光地也推荐施琅:“他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形。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所畏。”此时,万正色对康熙进取台湾的策略依然表示反对,但是康熙帝毅然采纳李光地的建议,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代替怯懦的万正色。他于七月二十八日向议政王大臣等宣布:

“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现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尅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其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诺迈还京候补。”

对于启用施琅,那些不同意进攻台湾的朝臣们坚决反对,“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则坚信:施琅不去,“台湾断不能定”。于是排除一切阻力,作出正确决择,表现了超人的胆略和见识。

三藩之乱后期,康熙帝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把注意力转向了台湾。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在台湾问题上,他同意大学士明珠所奏,闽疆新定,逋逃残寇应静等它消亡,再若梗化,进剿未晚。但君臣这一问答,已提出了用武力统一台湾问题。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姚启圣向康熙帝奏报郑经已死,台湾出现内乱的情况,康熙帝认定时机成熟,谕督抚提商讨平定台湾一事,毋误事机。七月,他决策进攻台湾,迅速调整人事,根据学士李光地、总督姚启圣的推荐,他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与将军督抚商议克期进取台、澎,原水师提督万正色改任陆路提督以配合水师收复台湾的工作。

当时,收复台湾问题引起了大臣们的争论,当康熙帝决定武力征讨后,“重臣宿将,至于道路之口,言海可平者百无一焉”。当康熙问及剿取方略时,廷臣就都推说海波难测,没有可以制胜的办法。陆路提督万正色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台湾难攻,且不必攻”。比较起来,总督姚启圣对于进攻台湾最为支持。但他对清朝自己的水师信心不足,因而信奉“吾但以贼攻贼,贼亡无日矣”。在此情况下,他没有把精力放在训练水师之上,而是主张引荷兰殖民者参战,甚至提出派间谍、刺客去台湾的建议。大臣们的退缩不前,极不利于收复台湾的工作。

康熙作为最高决策者,他以坚定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心推动着整个事情向前顺利发展。

施琅自受命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抵厦门视事,对于攻台一事,他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整顿水师。选拔将领、训练水兵、修造海船、准备甲仗。施琅所挑选的将领有侍卫吴启爵、同安总兵吴英、兴化总兵林承、金门总兵陈龙、平阳总兵朱天贵、海坛总兵林贤等人。这项工作,施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

第二,再三申明进征台湾的必要性和取胜的必然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给事中孙蕙、坐塘笔帖式谭木哈图连续上疏,反对进攻台湾。七月,施琅上《决计进剿疏》,指出郑氏绝不会投降,内应又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援而不敢公然发难,只有进兵台湾才是唯一的破敌之法。

第三,要求清廷给以专征台湾的兵权。施琅作为加衔提督主持攻台事宜,仍要受督抚的节制,一旦双方意见出现分歧,便有可能被掣肘。当时福建督抚都决意进兵,平台建功,但施琅对此仍然有顾虑。从上任伊始,他就连续上疏,提出独任征剿的问题。这里反映出他与姚启圣等的矛盾。因他与总督意见不和,原定于二十年(1681年)五月的出兵计划落空了。事实证明,事权归一才能避免扯皮,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征剿工作。施琅在《决计进剿疏》中重申要求独任,而令督抚为他提供物质供应,攻台不要有出兵的时间限制,只要顺风,他将出师台湾,如果不能收复台湾就治他的罪。他终于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明珠、李光地的有力支持,康熙看出问题症结,同意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施琅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第四,制定作战方案。清军水师经过近一年整顿,已有精兵二万余人、战船三百艘,与郑军在数量上不相上下,作战本领也大有提高,而且士气正旺,但海战经验不如郑军丰富,而且郑军是以逸待劳。因此,施琅提出南风盛发的五、六月出兵,首先攻取澎湖的作战方案:“夫南风之信,风轻浪平,将士无晕眩之患,且居上风上流,势如破竹,岂不一鼓而收全胜!”在澎湖决战,一举歼灭郑军主力,可知明郑虚实,直取台湾,或“暂屯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近巢穴,使其不战自溃,内谋自应”。总之,占据了澎湖就进可攻退可守,事半功倍。

准备过程每一步都异常地艰辛。总督姚启圣反对施琅的作战方案。姚启圣坚持乘九、十月北风起时两路出击,或先打台湾,后攻澎湖。在此方案被否定后,他又重弹“剿抚并用”老调,并派人渡过台湾海峡,对台湾进行招抚。施琅反对,抚局失败。

施琅全力准备征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月,他向姚启圣要求调捐膳船兵。姚启圣顾全大局,抛弃前嫌,分拨平阳总兵朱天贵统捐膳兵1100名、船61艘随同施琅出征,兴化总兵吴英统捐膳兵和陆师驾船43艘出海策应。

在姚启圣的全力支持下,六月十四日,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统水师3万余人、战船300余艘进攻澎湖。

当时澎湖、鸡笼都有郑军重兵把守。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武平侯刘国轩出任总督守澎湖,左武卫何祐任北路总督守鸡笼,在那里修筑城池炮台,开沟浚濠,架设火炮,加强防御。澎湖是防守重点。刘国轩在此集中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但与清军相比,澎湖守军在数量上处于明显劣势,而且粮饷不足,形势对郑军不利。但是郑军毕竟是一支久经战争考验的部队,其士兵英勇善战。右武卫林升、左虎卫江胜、宣毅左镇丘辉、戎旗二镇吴潜等都表示要死守。因此,清军能否攻下澎湖是关系到整个战争的关键。

施琅水师于十五日出发,直驶澎湖。刘国轩闻讯戒备,但他慑于清军兵威,放弃了主动进攻,只作死守,幻想康熙四年(1665年)施琅征台历史重演,等侯台风起,以逸待劳,不战而胜。他由此而丧失了战机。刘国轩命令陆上和各岛要口、战船都严密警戒。丘辉建议先发制人,乘清军战船停泊未定之际,发起攻击,被刘国轩拒绝。当日傍晚,清军从容进泊郑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八罩岛、猫屿、花屿。丘辉再次请战,提出乘晚上潮落时奇袭清军,又遭拒绝。刘国轩期望夜半风起,会把清军扫荡无遗。刘国轩最终失望了。

第二天清晨,清军水师开始进攻澎湖。刘国轩赶忙指挥各部迎战。清军因战船密集,互相挤靠在一起,不得施展。在船尾指挥作战的施琅被流炮击中,他为稳定军心,站起来继续指挥。蓝理见提督坐船被困,直冲过来,连续击沉几艘敌船,总算解围。激战中,蓝理中炮,血流不止,仍高喊督战,后又被炸伤左腿,施琅见攻击不利,便下令全军暂时退出战斗。

丘辉此时又提出要夜袭清军,刘国轩仍坚持扼险守隘,坐等风起。十八日,清军进取虎井、桶盘两屿,向郑军主力逼近。施琅亲自视察岛屿形势,准备与郑军决一死战。

二十二日,澎湖决战爆发。清军吸取了上次作战的教训,改变战术,主力分路进击:战船50艘从东路攻鸡笼屿,派50艘战舰从西路入牛心澳,以牵制敌人;56艘均为八股,各作三叠,施琅领一股居中调度,总兵、游击等官分领其余七股直扑郑军大营,余船分股后援。刘国轩指挥迎战,一场血战开始了。清朱天贵喊话招降,中炮阵亡。林贤的战舰遭丘辉、江胜等的包围,林贤四面应战,身负重伤。清兵援舰到达,与林贤内外夹攻。炮火矢石交攻如雨,烟焰张天。清军东、西两路奋勇夹击。双方都奋不顾身,自辰至申,持续激战。清军8条船围攻丘辉,丘辉左足断右足伤,但他坚持督战,直到自己被炸牺牲。施琅在组织和使用力量方面,充分发挥数量上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将郑军战船一只一只地消灭。他命令实行“五梅花”,即“遇贼船一只,即会数只合攻”,“以五船结一队,攻彼一只”。这一战术十分有效,基本歼灭了郑军的有生力量。郑军被击沉、焚毁战船百余艘,征北将军曾瑞、水师副都督左虎卫江钦等将领阵亡,江胜、吴潜等自杀,1.2万名士兵阵亡,将军果毅中镇杨德等将领165人率余部4800余人投降。刘国轩仅带30只船逃回台湾。

澎湖大战以清军的胜利宣告结束,随后澎湖三十六岛皆降。清军官兵战死329人,伤1800人。几天来,施琅一面出告示安民,一面向总督姚启圣和康熙帝奏报澎湖大捷。

澎湖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郑军的有生力量,无论和、战,台湾都已经是清军的囊中之物。

澎湖激战,郑军主力尽灭,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

清军取得海战的胜利有其必然性。清军在政治上以统一对割据,在军事上、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这决定了其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交战双方在战争指导思想和战术运用上,施琅的正确、刘国轩的错误导致了郑军的失败。这之间也有偶然性,施琅不可能拥有科学的气候预测手段,“稽古以来,六月时序,澎湖无五日和风,即骤起飓台,怒涛山高,变幻莫测,三军命悬,悉听于天”。在这点上他又有些冒险,他此次“抵澎旬余日,海不扬波”,刘国轩期待的台风竞没有到来,是偶然性帮助了清军成功。

澎湖失守后,冯锡范令台湾各港严加防备。但北路总督何祐等却秘密向清军通谋纳款,并将淡水港的守军撤走。明郑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闰六月初,当郑克塽集议战守时,冯锡范等主张南走,而刘国轩力主投降。

施琅大军仍驻澎湖,一面因台湾港道深浅莫辨,到北风起时再进军,就有更大的把握。

在这段时间里,施琅乘机做进军台湾的准备。一面派刘国轩旧部曾蜚乘胜去台招抚。郑克壤、刘国轩上表请降。

七月,台湾兵民剃发投降。八月,施琅抵台料理善后。九月,刘国轩等相继进京陛见。康熙帝授刘国轩天津卫总兵、郑克塽正黄旗汉军公、冯锡范正白旗汉军伯,赐郑、冯第宅居京师,并安置了其余投降的官兵。十一月,施琅将台湾交兴化总兵吴英把守,自己班师回福建。

康熙认为施琅收复台湾,立下了大功,于九月初十“加授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以示酬庸”。征台官兵,除照云南例加级、赏赉外,康熙考虑到出海作战难度更大,因而决定“在事官员著再各加一级,兵丁再赏一次,以示特加优渥至意”。康熙七年(1668年)施琅上《边患宜靖》遭否定,并被撤去福建水师提督职,任内大臣,隶汉军镶黄旗,留住北京十余年。收复台湾后,他于是又“疏辞侯爵,乞如内大臣例赐花翎”。兵部认为无此先例,拒绝了施琅的要求。康熙真心体会施琅的心情,命毋辞侯爵,“并如其请,赐花翎”,仍享有内大臣的殊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二月,郑克壤等奉旨到京。康熙肯定郑克壤等“纳土归诚”有功劳,授郑克壤公衔,刘国轩、冯锡范被封为伯,都被抬入旗籍,隶属上三旗汉军,命户部分别“拨给房屋田地”。其他投诚武职1600多人,文职400多人,兵4万余人,也都被妥善安置。刘国轩因主张降清而得到康熙帝的亲自召见,特实授直隶天津总兵官,还赏赐他白金二百两,表里20匹,内厩鞍马一匹,以示特殊恩宠。后康熙得知刘国轩“家口众多,栖息无所”,又特意赐给刘国轩宅第。俾有宁居,以示优眷。

在康熙统一台湾的过程中,如何使用“海上投诚人员”,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最初清廷并不信任“海上投诚”者,不授予他们官职,也无饷银,并把他们派到他省垦荒,另从外地向福建大量增兵;后来才开始信任和重用“海上投诚人员”,不仅没有向福建派兵,而且还裁兵,而平定海疆也正是依靠这些“海上投诚”者,最后完成统一大业。事过20年,对“投诚”者的功绩,康熙帝仍无法忘记,对臣下说道:“昔之海上投诚者,习于水战,今亦不可多得矣。”台湾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康熙的知人善任,他既没有御驾亲征,也没有具体的作战方略作出指示,而是选用了几名得力官员。姚启圣、万正色、施琅三人,就其出身而论,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康熙把他们从众官将之中选拔出来,大胆使用,且用而不疑。他们得到皇帝支持,都为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赵翊故作神秘道:“此物是用来加工酒水的,加工过后的酒香气扑鼻,醇馥幽郁,香气浓烈,而且清澈如水,比之你如今喝的水酒好上数倍不止”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 虎钤

    虎钤

    本人小学五年级,作文偶尔及格,请谨慎入坑
  • 华丽高卢:法国皇室

    华丽高卢:法国皇室

    本丛书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
  • 我佛不渡魔

    我佛不渡魔

    你以为这是个正经的故事?那你实在太天真了——不说了放设定:这是一个混乱的纪元中的混乱时代,乱序王的存在更是让这混乱更加严重……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众生万灵们,相信着,唯有杀戮才能阻止杀戮!......
热门推荐
  • 废话日记本

    废话日记本

    一些奇奇怪怪或者琐碎的思考偶尔和自己握手言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心经

    侠心经

    经历了江湖的风风雨雨,侠心是否依旧?这是小人物的故事,也是江湖人的故事。易小年翻开面前泛黄的一本册子。这本书记录了我行侠一生,便叫他《侠心经》吧。――――――――――――――――非穿越,不无脑。欢迎书虫评论
  • 妖怪日志

    妖怪日志

    轻微吐槽向。所谓肉的理想白菜的命,一个寄身于人类身体里的貘妖,却偏偏念叨着要重返昔日的荣光。呐,尽管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不要逃命,不要做官,也不要江湖,为什么不想要的偏偏都来了!假若一切都是浮云,那么什么是真的。“是我太贪心么......”“不,我只是不甘心。”“但是,我怕死。”【两日一更OR一日一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orz..顶锅盖遁走】
  • 骑士的悲之挽歌

    骑士的悲之挽歌

    我的骑士。你愿意为我而战吗?一首剑与血的合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贴身保镖之屠夫

    贴身保镖之屠夫

    华夏最古老最神秘部队,不受于任何制,不参与历届政治纷争。历史上几次守护华夏于危难之中,威慑诸国。部队番号“屠”,除去极为权位国家领导和华夏军界,见识过之外,怕是只有极少数的劲敌知道了。“屠”似军非军,似痞非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男友

    无敌男友

    单女主,无敌爽文,他是华夏第一家族的少爷,却因为上辈子是作恶多端的魔王,这辈子受穷命惩罚。手握巨富,却不能享受富贵,为了逆天改命,他隐藏身份在都市,跟着他的人都一个个暴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