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98600000011

第11章 1894——香山,走出一位孤独的寻路人(1)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在这战云密布的半个世纪里,满清帝国先后经历了两次惨败,一次败给了西洋,一次败给了东洋。

甲午之耻,举国悲愤。它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也使中国陷入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应试的举子们“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的序幕。

在香山,一位孤独的寻路人出发了。他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是共和政体的缔造者,他是皇权统治的掘墓人,他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他,就是孙中山。

1853年7月8日,也就是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十一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九年之后,在日本江户湾南方的浦贺海面上,突然浮现出四艘通体漆成黑色的巨型战舰。这些黑色战舰的指挥官,便是改写了日本现代史的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将军。日本人将这次突发事件,称之为“黑船来航”。

在“黑船来航”的当晚,江户城里陷入一片恐慌,许多人跑到神社里祷告,乞求神风大作摧毁这些可怕的黑船。然而,海上始终风平浪静。到了白天,那四艘总共装备了六十三门大炮的黑船不理会日本官方的警告,一路耀武扬威,径直越过了德川幕府规定“夷船阑人开炮击沉”的警戒线。日本人当然不敢向这些海上庞然大物开炮。正好相反,不打开国门就开火,却成了居高临下的佩里将军向日本人发出的强硬信息。

次年2月,佩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陈兵江户湾。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条约,同意开放口岸。随后,日本又和英、俄、荷等西方列强签订条约,结束了锁国时代。“黑船事件”成了日本打开国门的里程碑。

在美国与日本进行签约谈判期间,有一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传教上、汉学家卫三畏作为翻译始终参与其中。由于对中国已经有了长久的观察,初次踏上日本国土的卫三畏不免将这两个东方民族进行了一番比较,他在给弟弟的家信中这样写道:“和中国人比起来,日本人给人的感觉是更加理性,精力也更加充沛。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中国人那样舒适。他们的行动很不自由,也没有中国人那样有灵性。不过,与中国人相比,他们有着更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当这两个民族都认识到与别国进行交流的重要性以后,很可能日本人会在世界上为自己谋取到更高一些的地位。”

日本人的“理性”,异常鲜明地表现在他们对待“黑船事件”的态度上。如果按照中国人习惯的历史叙述方式,佩里将军肯定会被描述为一个蛮横无礼的侵略者,美日条约也会被习惯性地称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然而,事实仿佛并非如此。作家张承志曾经专程走访过位于日本横须贺的佩里纪念馆,他写道:“美国黑船扮演的,不像殖民主义侵略者而更像新时代启蒙者的角色。即使不是无比亲切,至少也是令人怀念。”而且,“为佩里纪念碑挥毫题墨的,是主刀宰割中国和朝鲜的日本第一代首相伊滕博文。纪念碑建立时,甚至得到明治天皇的赐金。——佩里有恩于日本的历史进步。他是推在日本陈腐的锁国脊梁—卜的一巴掌。”

在“黑船事件”之后,日本迅速进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代——倒幕运动、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思想指导下,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传统的东方文明,开始全面学习西洋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匆忙复制出了一种“盗版”的、以邻为壑的现代文明。

因为悄悄爬上黑船,想偷渡到美国考察新文明而被捕的吉田松阴在狱中写下这样的书简:“既与鲁西亚或亚墨利加缔结条约,当恪守之,勿失信于外国。于其伺滋养国力。至于与其贸易得失之壑,可夺朝鲜满洲支那之土地,以填实之。”日本明治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在他的《脱亚论》中这样写道:“为今日谋,我国不可犹豫于邻邦,待其开明后共图兴亚。毋宁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至于支那朝鲜相交之法,无须因邻国之故而顾虑。唯径以西洋人风,予之处理可也。与恶友交亲者难免共有恶名,我应自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之恶友。”

就在中国的洋务派大员们还在幻想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时候,这些精明、清醒而冷酷的日本人早已经看清了他们必然失败的悲剧性命运。在他们看来,以中国(或蔑称为支那)为代表的传统东方文明大势已去,“西洋文明国”的强势崛起更绝不是千疮百孔的满清政府,靠着洋务运动的修修补补就能“制”得了的。这时,在他们眼里,腐朽的满清帝国已经成了未“开明”的、羞于为伍的“恶友”。更加让人瞠目不解的是,这个被中国长期视为“倭奴”的国家,竟然在一夜间就抢占了“文明”的制高点,甚至自得地将日后发生的甲午战争描述为“文野之战”——文明与野蛮的战争。

在全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全面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疯狂的民族主义思潮的综合作用下,满清朝臣们眼里的蕞尔小国,迅速走上了武力扩张之路,演变为一个嗜血的新兴帝国。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们的确是一个“恶友”,他们制造了比西方列强野蛮无数倍的历史惨剧。这些惨剧制造者,无论是按照东方或者西方的文明标准,都是最令人不齿的衣冠禽兽。

然而,对待西方先进文明两种不同的态度,却实实在在地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边是在抱残守缺中持续沦落,一边是在洗心革面中迅猛崛起。

就在日本人鼓吹“脱亚入欧”,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全面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中国的许多觉悟者也对本国的种种弊端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知道,中国若想走出困境、险境、窘境,追赶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只有学习西方这一条出路。可是,相对于顽固的保守势力,他们力量薄弱,未能扭转乾坤。

梁启超曾经说:“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盖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凌逼,憔悴虐政,无可告诉者,其所以抵抗之术,只有两途,小则罢市,大则作乱,此亦情实之无可如何者也。”

中国老百姓的性格始终是温和敦厚的,这个民族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乱,都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之后的极端选择。所以,它总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的暴力循环。清朝末年,西学东渐,在西方文明的成功示范下,中国终于有了一次和平进步的机会,可惜,发现这个机会的,却是那些无力左右中国政局的边缘知识分子。

在清朝中后期,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中国知识分子的组成结构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改变。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等级体系中长期处于末流位置的工商业者异军突起,特别是那些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洋商买办,逐渐成长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的新生力量。对此,许倬云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

……当时最先警觉到世界在改变,中国可能跟不上世界脚步的人,便是这些跟外国人有往来交易的买办,而不是读书人。

例如,郑观应便是一位广东的买办,有着不错的教育水平,他曾在当时便写了《盛世危言》等书,提出时代的警告。这些书也在上海流传开来,等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租界同时印制这些书籍。另外,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之后,颇致力兴学。他们教导中国人,并与这些人合作,告诉他们国外世界的发展,以及英美的制度如何等。因此第一批真正介绍现代思想并提醒中国警觉的人,便是这些身在中外两边的边缘人。这类当时在上海用中文所著的书籍,也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了解世界的重要来源。日本于了解西方世界后便开始明治维新,快步赶上世界脚步,而中国反倒得仰赖日本的介绍来了解世界……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在这战云密布的半个世纪里,满清帝国先后经历了两次惨败,一次败给了西洋,一次败给了东洋。如果说,前者还能从对方“船坚炮利”,我方“器”不如人中找到安慰,那么后者则完全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文化失败或文明失败。所以秦晖先生才说,晚清人感到的“三千年未有之变”,不是因为我们三千年来都没有打过败仗或者败得没有这么惨,而是几千年来人们第一次对我们的道统产生怀疑,是与西方接触后使“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危机。

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到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从洋务运动到维新改良,来自满清朝廷之外的新生力量一直在试图通过文明启蒙、思想渗透的方式,渐次实现和平的政治变革。1895年,甲午之耻,举国悲愤,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京应试的举子们“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的序幕,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刚好为这些变法人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纷纷主张效仿。于是,魏源在中英鸦片战争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被康有为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提出的“以强敌为师资”驭而代之,成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口号。从学西洋,到学东洋,被谁打痛了学谁,这既反映了那个时代急于改变现状、奋发图强的焦虑,也表现了在吸收现代文明过程中的被动和茫然。

事实证明,僵化顽固的满清王朝既不是西洋的好学生,也不是东洋的好学生。它总是半途而废,总是为了维护其必将破败的政权而抗拒历史进步,结果,又将人民逼上了暴力抗争的老路。

就在洋务派和改良派相继为改变中国反反复复地做着无望的努力,就在他们于争论的喧嚣和镇压的血腥中,等待着注定将要失败的结局的时候,香山,一个孤独的寻路人出发了。他是革命的先驱,他是共和政体的开创者,他是皇权统治的掘墓人,他,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谱名德明,乳名帝象,年纪稍长,取学名文,字载之,初号日新,后改为逸仙,别号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后,又曾化名中山樵等。

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参观的那座孙中山故居,是1892年由他哥哥孙眉出资,孙中山参照檀香山、香港等地的西式建筑风格设计修建的,其实,孙中山在这座两层小楼里居住的时间并不多。它的外观或许能够折射出孙中山青年时代中西结合的改良思想,它的内部却与他的童年和少年时的生活际遇毫无关系。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幼年时,全家男女老少七口人居住在村边一间简陋的泥砖房里,靠租种两亩薄田过活。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为了贴补家用,还兼做村里的更夫。由于家里这间破烂的小屋实在挤不下日渐长大的孩子们,孙中山和他的哥哥孙眉只得时常到邻居家里借宿。由于家境贫寒,他九岁时才入村私塾读书。

翠亨村位于香山县城东南,与香港隔海相望,与澳门紧相毗邻,距村子不远又有外轮经常停泊的金星港,得地利之便,领风气之先,当地民众素有与外国人往来交易或放洋海外谋生的传统。对于自己的家乡,孙中山曾经做过这样的介绍:“文乡居香山之东,负山濒海,地多砂碛,土质硗劣,不宜于耕,故乡之人多游贾于四方,通商之后颇称富饶。”

为了摆脱贫困,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十六岁即跟随舅父漂洋过海,到檀香山做工。靠着省吃俭用、勤劳智慧,经过十来年的艰苦创业,一步步发展成当地有名的农场主。1877年,孙眉回家完婚,行前获夏威夷,(檀香山)政府特许,可顺便招募华人以兴垦务。少年孙中山“见乡人由广州、香港、澳门、金门、檀香山而回者,经济丰裕,并谈洋务,故有出洋之志”。今日见此机遇,便非常想跟随哥哥出国,一睹异域风貌。可当时孙中山的父亲却执意要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因而未能成行。两年之后,孙眉的朋友雇了一艘两千吨的英国铁壳汽船“格兰诺克”号,到澳门运载中国侨民。这次孙中山终于抓住了机会,和他的母亲一起先乘帆船到澳门,再由澳门搭英轮赴檀香山。

1879年6月的一天,天高云淡,风清气朗,十三岁的孙中山身穿土布衣衫,头戴瓜皮小帽,拖着细长的辫子,跟在母亲的身后从摇摇晃晃的小帆船里下来,转而登上英国的铁壳轮船,驶向浩瀚的太平洋。就在他的同龄人还在“子曰”、“诗云”里埋首低吟,苦读那些远离现实世界的古书时,他已经“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并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的远大志向了。

三个月后,孙中山进入火奴鲁鲁(夏威夷首府)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1882年7月,他以英语文法考试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夏威夷国王卡拉鸠还亲自向他颁发了奖品。当年秋天,孙中山考入夏威夷最高学府奥阿厚学院继续求学。这所学院是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校制为美式,孙中山原本打算在这里毕业后去美国深造,却因兄弟失和,中途退学,提前回国了。

孙中山长期在教会学校读书,深受基督思想影响,而且“信道渐笃”,甚至要接受洗礼。孙眉却只想将弟弟培养成谙熟洋务的经纪人,以便帮助自己一起发展农牧商业。现在见他的思想言论与自己的愿望相违,并与中国礼俗相悖逆,一怒之下,便责令孙中山停止学业,决定送他回国。

1883年7月,在海外生活学习了四年的少年孙中山,自夏威夷抵达香港,然后改乘一条中国沙船回香山县金星港。

大约三十年前,容闳自美国学成归来,刚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目睹了中国官员的残暴与野蛮,并且深深为之震撼。如今,孙中山也为中国官员的无法无天、为非作歹而惊心骇目,义愤填膺。从香港到香山,途中必须经过一个设有海关的无名小岛,沙船靠岸后,一拨又一拨的满清官吏分别以征关税、收厘金、缉鸦片、查火油等借口,轮番对船上乘客进行了四次勒索。最后,孙中山实在忍无可忍,挺身抗辩,拒绝检查,还声言要向官厅控告。结果,惹得那些骄横惯了的官吏们恼羞成怒,干脆就把船扣下了,一直等到船主奉上一大笔贿礼之后才准许他们离岸起航。

这…遭遇,让刚刚进入国门的孙中山深受刺激。回到家乡之后,他看到乡亲们依然那么愚昧、迷信,官吏差役们依然那么腐败、凶残。总之,由于见识了海外文明,如今耳闻目睹的一切,使他更加痛恨满清政府的邪恶统治,更加痛恨迷信思想对底层百姓的愚弄,进而萌发了强烈的反叛精神。

在令人窒息的家乡十分郁闷地呆了几个月之后,孙中山因为和同村好友陆皓东一起毁坏村庙里的神像“玄天上帝”和“金花娘娘”,引起轩然大波。村民们纷纷找上门来,要对孙中山予以严惩。他父亲孙达成为平息众怒,让他暂时离开了翠亨村。

同类推荐
  • 世界最美的散文

    世界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你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则故事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帮你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优美的散文,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燃点希望。期望读者在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 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慰藉

    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慰藉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第一辑生命中这样那样的风景,展示了人生、生活、生命历程沿途的无限风光,有悲欢离合,有生死歌哭,有生命体悟,有生活感念;第二辑有TA在,是种多么温暖的力量和第四辑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慰藉,则记录了在作家人生历程中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力量;第三辑氤氲的茶香润心田,则是对世间百态、人生万象的认知与评判;第五辑我和美食有个约会,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诸多美食的回忆,体现了生活情趣,回溯了生命况味。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我们时代的诗人

    我们时代的诗人

    本书是著名诗人陈东东讲述我国多位当代优秀诗人的创作与思考的一部散文集。写作源于《收获》杂志的专栏“明亮的星”,栏名出自约翰·济慈的诗句。作者首先讲述的是病逝于2010年的张枣,然后又继续写了昌耀、郭路生(食指)与骆一禾。作者希望通过讲述他所选择的这些中国当代诗人,提供给对当代诗不甚了解的人们一个入门指引。
  • 传统诗词要论解析

    传统诗词要论解析

    几度折腾之后,中国社会终于步入了拨乱反正的和谐时代。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无不溢于言表,更欲形诸笔墨在亲友间互相传递。于是中华传统诗词遂应运而复苏。
热门推荐
  • 娇宠之许你相思

    娇宠之许你相思

    男主面前的女主,耍乖卖萌,柔弱可欺,生活不能自理,眼泪说来就来,抓住一切卖可怜的机会;其他人面前的女主,清冷淡雅,坚强隐忍,对事漠不关心,眼泪那是什么东西,欺负老娘的,直接弄回去;而男主从一开始知道女主的小把戏,他只是愿意陪着她闹摆了
  • 灭道主宰

    灭道主宰

    神界神帝凌枫,千年前婚礼前夕,被未婚妻一剑穿心。夺走一切。千年以后。逆天重生,修炼禁忌功法,修逆天之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然而…我特么居然九世轮回?有没有搞错…还有我的经脉呢?我艹,我居然堕魔了…呜呜…某人十八岁的时候哭道。随即…算了这不是有个把美女吗,也不是特别糟糕。某人天真的想道逆天重生之人,何必要遵循大道,这一世,我要大道臣服!
  • 重生在以王者荣耀段位为尊的世界

    重生在以王者荣耀段位为尊的世界

    十亿年前,林飞在王者大陆,和射日大帝、碧波女帝谈笑风生。一亿年前,他见证了那场风云变色、大陆崩塌的巨变。千万年前,他手把手教导“麻花大帝”重塑王者峡谷,顺便提点了几个小辈。数万年前,他帮助老牛、老爱、老麦他们,研制出了可以玩王者荣耀游戏的无上神器——手机。从此之后,王者大陆,游戏为王。游戏之中,段位为尊!经历了在王者大陆数十亿年的漂泊,他终于附体重生,降临到了一个同名的废物身上。从此之后,这个废物林飞,一路从无段位扶摇而上,黑铁、青铜、白银、黄金......一飞冲天!最后,他成为了屹立在整片大陆顶端的男人。(一部深度好文,希望大家多多捧场鸭~)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 流泪地球

    流泪地球

    《流泪地球》是我30年前写的科幻短篇小说。故事由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切入。地球脱离了轨道,海洋变成一湾死水。地球植被和热带雨林全部消失。陆路动物只剩下人类和老鼠……为了拯救地球,全世界各个国家团结协作,把用于战争的所有核武器、核燃料全部用于拯救地球。《流泪地球》写完并未投稿,束之高阁。主要原因是对一些科学观点心里没有底。30年后的今天,看到电影《流浪地球》后百感交集。原来,科学和幻想之间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翻开《流泪地球》心里踏实很多。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我想说书能抄袭,但时代的印记绝抄袭不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有每个时代的印记。我在这里发的每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包括现通用的千米(公里)等,如果你愿意,你有心情的话就请你来验证我的《流泪地球》吧!
  • 变成一只烧焦凤凰后

    变成一只烧焦凤凰后

    凤栖栖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烧焦的凤凰,有个莫名其妙突然出现的神君说是她的主人,另一个清风霁月长得贼帅的神君说是她的前主人。面对两个主人一言不合要动手干架的架势。凤栖栖只想说:她想静静
  • 爱情已盛开

    爱情已盛开

    多年之前,她有情,他有意,二人站一起仿佛就应了一个极为恰当的词-----天作之合。天作也是敌不过命运,谁成想他竟然是李家大族多年之前的遗弃婴孩,当他一脚踏入李家,谁成想这一去就离了她是幽幽千里,甚至误会重重。二人皆被扯进命运的转轮,齿盘转动,暗涌翻转,掉进圈套失去至亲的她,选择黯然出国流亡,他是追?还是不追?一切都已是多年后,当在灯红绿就的聚会上相遇时,又有什么是在慢慢流动?也许他马上就可以走过去,走过这隔绝的多年向她说一句:“好久不见,我很想你。”
  • 阎尊的盗圣皇后

    阎尊的盗圣皇后

    啥?又是不受宠的庶女,白眼一枚!想打我是吧,见你第一面,我就踹的你七荤八素!想阴姐,你还不够格!而他颜泽,面具下的丑颜,谁知却是举世无双的容颜,第一眼,她入了他的眼,嵌入他的骨血,“别人我不管,但,你不能怕我,即使我丑如鬼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之霸宠喵妃

    异世之霸宠喵妃

    “老阴逼,姐姐记住你了!你这个可恶渣男”奔三圣女蓝喵喵开着全部麦怒道。“哟,老阿姨又被我爆头了哈,气大伤肾,哈哈哈……”御姐爱渣男回道。“死渣男我告诉你,你才是阿姨,你才老,你全家都老,给姐个痛快,遇到你六次也是够恶心的!我……”蓝喵喵正说着,胸口一痛,喵喵明白,她的生命马上要到尽头了,虽然有好多心愿,有诸多想做的事,但癌症这个病魔是不会给她时间了,她只求下辈子可以健康自由,意识开始涣散,一滴泪悄然滑落,滴在胸口的水晶吊坠上,吊坠光芒闪现,把蓝喵喵的灵魂吸入,悄然消失。“老阿姨?姐姐?……”御姐爱渣男见蓝喵喵突然没声了,有些纳闷,试探的喊了两声,然而再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