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4300000012

第12章 寻觅它的足迹(2)

新中国建国初期,使用的邮戳是点线形的,这种邮戳线粗,点儿大,不美观。自1957年开始使用新戳式,一直沿用至今。我国现在用的邮戳上的文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普通邮戳除了地区名称不同外,模样都差不多。由于它广泛地用于邮政各种业务,在戳上就要表示出各种业务用处的区别。通常在上半圆或下半圆中刻制了甲、乙、丙、丁……表示邮戳的用途。比如,“甲”表示邮局营业专用戳,“乙”表示汇兑业务专用戳,“丙”表示函件分检业务专用戳,“丁”表示包裹业务专用戳等,收集邮戳时要留心。

纪念邮戳:为了纪念国家或地方的重大事件而刻制的邮戳,叫做纪念邮戳。纪念邮戳的图案,有的全国统一使用一个式样,有的是地方邮政部门自行设计刻制的。纪念邮戳的使用日期是有限制的,一般在纪念日的当天盖销邮票才有效,过了日期就不能使用了。纪念邮戳多用红色油墨盖销,也有用紫色、蓝色油墨盖销的。

首日纪念邮戳:邮政部门为配合新邮票发行而刻制使用的邮戳,叫做首日纪念邮戳。首日纪念戳的图案和内容与新邮票相关,形式多样,艺术性强。它只在邮票发行当天使用。要是在新邮票发行的当天盖上当日的普通邮戳,也是首日戳。

特种邮戳:我们把火车邮戳、轮船邮戳、机要通信邮戳和军用邮戳等叫做特种邮戳。例如,我国就在众多列火车上设有火车邮局,以方便旅客途中通信。火车邮戳上刻有铁路线或列车起止城市的名称。

集邮纪念戳:集邮组织或个人为了纪念一些集邮活动而刻制的纪念戳叫做集邮纪念戳。这种戳记邮政部门不使用,它盖销邮票后,邮票不能邮寄。因此在称呼上去掉一个“邮”字,把它叫做纪念戳。当下,我国集邮活动蓬勃开展,各集邮组织刻制了许多纪念戳,有的很有地方特色。在收集分类时,要注意把它和纪念邮戳区别开。

内部邮戳:凡是不在公众正常使用的邮件上盖用的邮戳,多属于内部邮戳。如邮政公事戳、军邮邮戳、机要通信邮戳等等。内部邮戳也可分为普通、专用、纪念等,因其使用方式上的特殊性,故统归于一类。

当然,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划出更多的邮戳类别,但是,不论如何划定,以上几种是公认的。邮戳不同种类的形式,也是人类在邮政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创新、创造的,为我们收集邮戳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无穷的乐趣。

现在,由于邮戳是邮政部门在处理某项业务而留下的印记,因此,邮戳对邮政部门而言,其作用主要是反映邮政系统作业的规范性、严肃性、可靠性和资料性。它的存在为后来查证某项业务的踪迹留下了可靠的证据,既可以考证邮政发展历史,又可以考证邮票使用的首、尾日期或邮资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验证某些不明邮戳的真伪,甚至在某些民事纠纷判决中,也常将邮戳作为物证。同时,由于邮戳的长期、广泛的使用,其印记、图案千差万别,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宣传戳、纪念戳、风景戳及某些专用邮戳的使用,极大地扩充了原来单调的普通邮戳的内容,在客观上为加强宣传精神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科学知识起到了载体作用和教育作用,其功效不亚于邮票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邮票的三要素,即国铭、面值、图案(或文字),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发行的邮票可能只具备其中一种或两种要素,或为特殊品种。据此而言,从邮戳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可验证邮戳,特别是邮政日戳、纪念戳、风景戳、宣传戳、邮资机盖戳和部分专用邮戳也带有邮票三要素的特征。邮戳中除少数带有国铭外(如国际邮政日戳等),一般只标明国内的城镇或区域地名,由于这些地名的唯一性,如北京,全世界只有一个,故可认为此地名即为所在国国名的代名词,也就可说邮戳具备邮票上应有国铭这一要素。

邮资机盖戳上标有邮件的寄发费用金额,可视为邮票的面值,对邮资已付或邮资总付,亦可视为无面值邮票。至于邮戳上的图案,更是数不清,加上文字衬托,其内容不亚于邮票上的图案和文字,尤其在风景戳上的表达手法非邮票所言。邮戳可以同时具备邮票的三要素,也可以只具备其中的一两种,但其盖销邮票的功能仍是第一位的。反映邮政业务内涵是主要的,不可与邮票混同,只能讲邮戳在某些表现手法上带有邮票三要素的特征。邮戳有时可代替邮票,如邮资机盖戳,但邮票绝不能代替邮戳,这点是我们应认识的。

从对邮戳的了解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邮戳的启用时间,相当于邮票的首发日;邮戳使用期限(特别是纪念戳、宣传戳、首日专用戳等等,往往用一段时间就被封存起来),相当于邮票的“使用时间”;其使用的次数相当于邮票的“发行量”。只使用一天或几个小时的临时邮戳(时效性强)是“发行时间”最短、“发行量”最少的,其存世量也许还少于某些品种的邮票。

据资料显示,邮戳的珍罕程度并不亚于邮票,特别是史前封上的邮戳,其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非常可观的。因此,邮戳在集邮中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增加了集邮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史料性和娱乐性,为我们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今天,随着邮政业务种类的增加,邮政戳记所反映的记事越来越复杂,各种各样的邮戳也先后产生,它们生动地记录了邮政部门的业绩,是人们在邮政业务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作业过程的结果。所以,不可否认,邮戳记录了邮政史。

●罗兰·希尔,发明者的“困惑”

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

因为昂贵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当收信人看到这些标记就了解了信中的意思,然后就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如此一来,自然就免不了引起信差与收信人之间的争执。为此,英国人罗兰·希尔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

邮票的鼻祖是以黑色油墨印刷,其面额为一便士,世称“黑便士”。而发明它的人就是罗兰·希尔,他1795年出生于英国的密特兰城。

黑便士发行前,英国已有邮政服务。当时手续复杂、邮资也很贵,是以路途的远近计算,不但信里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开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费。所以,当时人们写信大都不加封套,以节省邮资。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件人负担。由于邮资太贵了,收件人常会因为付不起邮资而将信退回。这样一来,信差就无法收到邮资,常常白跑一趟。

在19世纪30年代,为了一封远方的来信,收信人就得付出昂贵的邮费,使一些平民百姓望而生畏。因此就诞生了这样一段小故事。

有一天,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一位叫艾丽丝·布朗姑娘,突然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一封远方亲人的来信。她满面羞红地匆匆从邮递员手中拿过信件,看了片刻,没有将信拆开,又立即还给邮递员。她腼腆地说:“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多钱付邮费,请你把信退回去吧?”说完就要回走,邮递员不同意,两人便发生争执。

这时,许多人围了上来,大家都很同情这位美丽而贫穷的姑娘。而正巧罗兰·希尔散步时也经过这里,见此情景,好奇心顿生,就赶忙走上前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罗兰·希尔明白这位姑娘是由于付不起邮资而拒收信件时,便主动要代姑娘交付邮费,但艾丽丝姑娘却说:“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需要这封信。”姑娘自己交不起邮资,又拒绝别人的帮助,邮递员只好收回信件走了。这时,罗兰·希尔也十分好奇,他就问道:“姑娘,远方亲人的来信,字字千金,为何拒绝收下?”

而艾丽丝见罗兰·希尔确是个好心之人,便坦诚向他说明了一切。

姑娘嫣然一笑,不好意思地说:“信虽没有收下,但是我看见信封上画有一个小小的圆圈,便知道了亲人的近况很好。”“为什么?”希尔又追问了一句。姑娘接着答道:“是这样的,事先我们已经约好,通信时,只在信封上作一种暗号——划个圈,表明亲人在远方平安健康。其实信封内什么内容也没有,这样,既可以不付邮资,又可以互通音讯了。”

“哦!原来是这样。”听过之后,罗兰·希尔感触很深地点了点头。同时,还引起了他久久的回忆:当他还是孩提时,一天,妈妈收到一封邮资很高的信,因没有钱,妈妈叫他去卖掉了一包旧衣服来付清邮资。

而其实,那时候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8便士,收到一封远方来信有时竟要付出17便士,几乎是全月的工资。一般市民且不说,就连国会议员们都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人们寄信不用信封,通常是把写好的信折叠起来,背面封腊后交寄。为了判断是单页信还是双页信,邮局工人只好在微弱的烛光下照来照去,这让邮局的工人也感到十分费劲。

昂贵的邮资对人们确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就这样,罗兰·希尔便强烈地萌生了要求改革当时的邮政制度的想法。于是,他及时向国会提出:将邮费由收信人支付,改为寄信人购买凭证,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在这项建议中,他还主张邮资应当低廉,不论路程远近,信件邮资一律为一便士。他认为这一改革的实施,就不会发生收信人拒收信件的现象,还能增加邮政收入。

在1837年1月出版的著名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里,他提出的邮政改革建议是这样的:

1.由寄信人预付邮资;

2.英国本土范围内,邮寄重量每半盎司统一收取1便士邮资;

3.邮资收款问题“可以用一小块印上戳记的纸来解决”“这种纸大小与邮戳相仿,背面涂有一层薄胶,人们只要弄湿背胶就可以贴在信的背面,从而不必再到邮局面交信件”。

罗兰·希尔的三条建议,得到英国政府的赞赏。英国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委托他付诸实施。1840年1月10日,政府规定信函每重半盎司收费1便士。1840年5月6日,由罗兰·希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枚邮资凭证——邮票,就这样在英国诞生了。这也是现在作为各国邮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预付邮资,均一邮资制和背胶邮票。

同类推荐
  • 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埃及,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埃及人创造了众多的奇迹——神庙、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等古代遗迹令人无限神往,图坦卡蒙法老、拉美西斯大帝、埃及艳后等历史人物让人艳羡不已。如今,对他(它)们的不解之谜又产生了新的解答。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文字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意纪

    意纪

    "形体可灭,唯意不死!意念,生命的主宰,一个身在斗技家族里的男孩却丝毫不会斗技,一个贵为王子的殿下却没有王子该有的心机和心计,他该何去何从?相传大脑是生命的禁区,人类的大脑是被上古神灵所封印了的,人类所能利用的大脑空间仅仅被开发了还不足百分之十,那么其他的百分之九十开发后人是否就是神?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开始了他的旅程,所有的谜团扑袭而来!
  • 助灵

    助灵

    一个师门中辅助派的垫底却被顶尖高手所救这个叫医者的人赐名他为孙槑两个人不是师徒胜似师徒不是父子却恰似父子不是情人却如同情人一个江湖中被称为最无用的职业却屹立在了血雨腥风之中不倒不灭
  • 天棺将启

    天棺将启

    一口深埋地底亿万年的巨棺,它培养过一代代无敌的至尊,覆灭过一代代无敌的传承,它的传说到处都有记载,但它到底是人?妖?神?鬼?没有人知道,因为巨棺从不曾开启,但,这一世,神秘的巨棺——开启了!!
  • 罪与灰与爱

    罪与灰与爱

    六出从出生就是不幸的,但是小时的六出既活泼又大方,从不吝啬。六出是个天才,进入青春期的六出就帮舅舅侦破案件,但青春也是她堕入深渊的开端,长大成人的六出因为母亲再婚家哥哥而陷入在灰色地带,不知选择光明还是黑暗,但六出始终是六出,她知道永远不要伤害那些爱着自己的人,就算做不到也要把伤害程度降到最小。不管六出做什么她都会说:“你所认为的就是正义!”“什么事都能被解决掉,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
  • 只待南风起

    只待南风起

    何谓众生,众生皆苦无所事事而作,难登大雅之堂【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世界的普通人

    斗罗世界的普通人

    前世地球上的普通人,即使转世重生,依旧平庸,跟着剧情走,仍然四处碰壁,但心中依旧充满对强者的渴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前期用第一人称写有点难受,现在已经在改进,希望坚持看下去。
  • 魂师之途

    魂师之途

    传说中,魂师能够飞天遁地,举手牵动漫天的霞光,挥手又能招来巨大的海啸,在普通人眼中,魂师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而当一位异界来客意外进入魂师世界,踏上魂师之路时,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我的老婆是仙君

    我的老婆是仙君

    一觉醒来多了个仙君老婆也就算了,但是那么多的修士徒孙是什么情况?我老婆的辈分到底有多大啊!看着身边一个个仙风道骨,却对自己毕恭毕敬的修士,叶然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老婆留给自己的糖豆不多了,绝不能便宜了这些老不羞的,必须得想办法让他们也出点血……